登陆注册
5836900000004

第4章 过犹不及:即便神童也会厌学

很多家长因为自己急功近利,常对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压力,长此以往,使孩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种来自家长、老师“过犹不及”的错误教育方式,并非是在挖掘孩子的潜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对孩子潜力的一种扼杀。

当今社会,孩子的学习无时无刻都在牵动着做家长的心,父母都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强,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将来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社会的精英。于是,家长就迫不及待地向孩子身上施加起了砝码。

近年来,关于“神童”的报道越来越多,可谓遍地开花,并大有蔓延之势,一时间中国似乎已经迈入了神童年代,各个地方的神童层出不穷。孰不知,许多那些所谓的“神童”,竟是成年人用残忍的方式培养出来的,这样的孩子在某一科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谁研究过他们的内心是否快乐?他们取得了本应在成年再取得的成绩,却永远失去了本应充满欢声和笑语的童年。

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孩子因为父母、老师采取了“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使其长期处于一种高强度学习、高心理压力的状态,自然而然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表现为轻者沉默寡言,对学习丧失兴趣;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心理疾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

虽然每个为人父母者都知道揠苗助长的危害,但是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虚荣心的驱使下,许多父母依然大兴揠苗助长之风。很多家长让孩子过早地学习着与其年龄不相称的知识和技能:背唐诗、学英语、学乐器……却无视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甚至强迫孩子加入到补课大军的行列,而其目的就只有一个——人为地制造神童!

可创造神童运动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看看泪的教训就知道了。

一个叫欣欣的孩子,就是在父母的神童梦下逐渐凋零的典型例子。

欣欣从小开始就表现出了数学方面的极高天赋,2岁就能从1数到100,而且能够做对1到10之内的加法,3岁已经学会了简单的乘除运算。很多人都夸欣欣聪明,说欣欣是一个数学神童,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数学家,说不定还会成为陈景润第二。欣欣的父母也因此非常开心,决心把欣欣培养成才。于是欣欣的爸妈就让小小年纪的欣欣经常上各种各样的数学班。而欣欣也不负父母的重望,在一次又一次的数学比赛中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奖项。

欣欣一点点长大了,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了,11岁开始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厌烦那永远上不完的数学班,厌烦那些永远做不完的数学题,厌烦那一次又一次的数学竞赛。于是欣欣就偷偷摸摸在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和同学去打乒乓球,因为在打球的时候他感到很放松、很快乐。

可是当爸爸妈妈发现欣欣的这一爱好时,非常愤怒并警告欣欣:“以后不许打球。”面对爸爸妈妈的坚决反对,欣欣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但是也没有办法,只得每天回来就看书,连家门都不能出一步。但是欣欣已经对学习产生了严重的厌烦情绪,他总会想着此时小伙伴们打球的情景。可想而知,欣欣的成绩一再下降。

面对孩子的退步,欣欣的父母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他们坚决要实现自己的神童梦。他们要求欣欣每天回到家除了看书、做题之外,电视、故事书等一律不准看,更不要说打乒乓球了,就连洗个袜子,妈妈也会一把抢过来,说是浪费时间。

结果,父母愈是严厉,欣欣愈是叛逆,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淡,最后欣欣宁可坐着发呆,也不愿意学数学,其他的科目更是懒得理了。

最终,欣欣父母的神童梦也没有实现,而且把欣欣给毁了,欣欣再也不愿意接触学习,他厌烦学习、厌烦父母,甚至也厌烦社会,变成了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生”。

欣欣的故事,值得所有怀着神童梦的父母去思考,如果欣欣的父母不是急功近利,而是循循善诱、尊重孩子的爱好和特长,结果肯定不一样,欣欣是具备成才的资本的。父母们一定要明白,神童可以发现,但绝不能一味地去创造神童。

世界上确实存在神童,这不能否认,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真正意义上的神童毕竟只是极少的特例而已。如果不顾一切执意采取拔苗助长的方式使自己的孩子成为所谓的神童,虽然孩子可能会获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另一方面,孩子却彻底失去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失去了童年所应该享有的自由和快乐,对于学习,也很容易产生厌倦和逆反的心理。欣欣就是最好的证明。

和欣欣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也曾被神童化的小康。

1983年出生的小康2岁时就掌握了1000多个字。4岁学完初中全部课程。在小学,小康只上了二年级和六年级。1991年10月,8岁的小康就跳到了县属重点中学,也跳过了他的童年。而这一切,都伴随着小康妈妈的理想。儿子取得的赞誉不断膨胀母亲的理想。母爱从此像掘井机一般没日没夜地挖掘着小康的潜力。在小康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也没有玩具。

13岁时,小康以高分考进湖南某大学物理系。2000年,17岁的小康又顺利考上了北京某著名学府的研究生。这以前,小康一直是在母亲的监督甚至是监视下学习的,从内心里讲,他早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甚至恨自己的妈妈。到了北京以后,妈妈无法再跟随他、监督他的学习,厌学的情绪终于开始爆发——小康出走了。母亲千里迢迢地从湖南赶到北京,费劲周折才找到孩子,可是小康却再也不愿意去读书。

电视台记者采访小康的时候,小康说:“我似乎懂的东西比别人多很多,可是对有些东西却一点也不懂。我很迷惘,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迷惘,是“天才”类孩子厌学的突出表现,孩子的这种迷惘情绪主要是因为他的知识体系、年龄层次和现实环境严重脱节造成的。

北京的一家心理研究机构做出的调查显示:“天才类”学生的厌学情绪都是由于父母或者老师的过分压制、没有任何个人空间所造成的,无一例外。

这类孩子一般天资聪颖,父母又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资金和精力,所以孩子在考试、升学上并没有太大压力。但是父母的期望却远远不止是考试那么简单,一旦孩子在考试中轻而易举地取得一定成绩之后,父母就自然地提高了自己的期望值,并强制孩子去完成它。这样强制性的灌输,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而且“天才”类孩子的厌学情绪有一个特点,就是这类孩子的性格一般都是外柔内刚,不像一般孩子一旦有了厌学情绪就很自然地表现出来。“天才”类的孩子一般都会把这种情绪掩藏得很深,但一旦爆发,便不可收拾。

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超前教育确实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对全国几千例进行超前教育、培养“神童”的个案调查当中发现,孩子取得一定成绩的占70%,另外30%则比以前成绩更差了。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有80%以上的“神童”出现了厌学情绪,甚至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纵观“神童”的成长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父母发现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第二阶段是父母开始进行“拔苗助长”式的培养;在这两个阶段中,往往孩子厌学、叛逆的情绪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到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当孩子的自身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到不堪重负时,错误的教育模式导致厌学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发生,这时候往往已经是悔之晚矣。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这一点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一提起爱因斯坦,人们都会肃然起敬,他几乎成了科学的化身。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3岁才开始讲话,曾被人认为是个反应迟钝的孩子。直到中学时,有些教师还认为他长大了不会有出息。在他中学的成绩单上,除数学优秀之外,其他学科均属低下,因而在1894年遭到了退学。后来,爱因斯坦离开德国,于1895年去苏黎世投考瑞士联邦工业大学,但未被录取,只得转学到一所中学……读到这里,没有人再相信爱因斯坦是天才或是什么“神童”了吧?但就是这样一位看上去没有任何出众之处的人,却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其实,就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样,家长眼里出神童。家长们的“神童情结”是很可悲的。因此,我们成年人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用平常心来看待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本该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快乐地成长,不要不切实际把过高期望押宝在孩子身上,否则就会给孩子带来莫名的精神负担,自然厌学也就成了孩子必然的结果。

同类推荐
  • 让孩子学会自立的50件事

    让孩子学会自立的50件事

    本书属家庭教育类书。从孩子的生活、学习、交际等方面的细节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关于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50件事。
  •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是在畅销书<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作、改良,引入更多富有时代意义具体案例和教育方法,全面仔细地为父母介绍“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要做的全部工作。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父母更有效、更出色地做好孩子的学前准备,为孩子未来的腾飞垫上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 当教育成为束缚

    当教育成为束缚

    1975年,以他名义在美国加州欧佳谷创办了橡树林学校。本书记录了学校创办之初,他与基金受托人、教师和家长之间非凡的谈话。核心是,如何破除教育带给孩子的各种制约,让教育回归它的本初意义,教育的使命就是发展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 学校的宗旨是,在这个地方可以学到一种健全的、理智的、神圣的生活方式。“健全”首先指的是健康,生理健康。不吸毒、不酗酒、不抽烟,保持绝佳的身体健康状态。恰当的营养,优质的食物,以及所有相关的东西。“理智”意味着没有被某些信仰扭曲思想,没有被某些宣传制约思想,意味着能够清楚地、自由地思考,不受任何特定传统的束缚。
  • 不容忽略的细节

    不容忽略的细节

    每一个故事都是经典,每一本书都值得珍藏。书中那些激励人心的正能量小故事,能够激发和提升孩子们内在的豁达、进取、愉悦等正性能量,彻底改变孩子们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全书着重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正确的做事能力,让孩子通过阅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热门推荐
  • 早安我的鹿先森

    早安我的鹿先森

    建筑系高冷禁欲男神VS文学系鬼马精灵女汉子江浔:&quot;你要对我负责。&quot;沈檀:&quot;为什么?&quot;江浔冷笑:&quot;为什么?因为你撩到我了。&quot;沈檀表示作为一个集美貌与魅力于一身的女子,一不小心把校草带回家,自己也很无奈。
  • 脉诀汇辨

    脉诀汇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

    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

    人生总是会有阴晴变幻的坎坷,也难免铺天盖地的风雨,而谁的一生不是伴随着这些风雨起起落落,就像历久弥深的唐诗宋词,平平仄仄,让人充实无比,又回味无穷。风雨路上,期待你与作者并肩,共赴这场诗词之约。《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是作者用诗词体裁记录心情的一本个人诗词集,前后有十几年的时间跨度,系作者坚持创作的结晶。
  • 与君初相忆

    与君初相忆

    街角有个平淡无奇的面摊子,老板娘是个力气大如壮汉、抠到一毛不拔的人物,想讨好富商却送坛腌菜都心疼。然而又怎么知道,前来光顾的那个少女俏皮爱吃,是否就如看起来那般透明,悲惨的逼婚或许只是家族利益的假象。她和他午夜阴山密林中的初遇,就已经注定了一些事,有口不能言的无奈,爱而不得的遗憾,终究逃不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路数,这里写满看江湖暗商的往事。他们都知道,世事有太多刻意才促成那些不经意。
  • 遗憾的补救

    遗憾的补救

    希望这部作品能够表达一些东西,谢谢大家的阅读。
  • 剃头匠

    剃头匠

    我的爷爷是民国时期远近闻名的剃头匠,江湖人称“阎罗剃刀”,自从他金盆洗手后,就把剃刀封了起来。但是随着他的离世,这把剃刀重现天日,引发了一个家族的血雨腥风。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 面包会有的

    面包会有的

    《面包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是挨过艰难时世的咒语,也是杨大卫奋斗多年的生活成果。他安心地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可以吃到地球上最稀有的**美味。一次美食巡礼,他与朱海伦完成了两个吃货的隐秘相识。不料杨大卫遭遇一场恶疾,几乎丧命。美人离去,重生的杨大卫也不得不告别美食,仅靠简单烹制的食物为伴。吃得简单之后,他的欲望也随之发生改变,怀念起面包还未泛滥的那个年代。《土豆烧熟了》:探险家哥伦布、麦哲伦为地图添上新的大陆和海洋,哲学家笛卡尔、牛顿变更心灵在宇宙运行的轨迹,但是谁发起了人类味蕾上的一次次革命?
  • 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

    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把天道修歪了

    我把天道修歪了

    (慢热~逗比)当游戏宅男开启穿越穿越遇Bug,当然是选择搞事!搞事!搞事!这是一个弱肉强食却又奇妙的异世界,一场真实的策略性游戏,一个巨大的阴谋危机,且看凤九如何逆转乾坤,玩转异世。异界帝君正在加载,尔等都是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