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4200000002

第2章 礼仪概述(1)

礼仪的含义与类型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人类交际的表现形式之一,同其他诸如文字、绘画等文明表现形式一样,礼仪是人类摆脱愚昧、野蛮,逐渐走向文明、开化的标志和见证。

最早的“礼”和“仪”是分开使用的。古汉语中,“礼”主要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礼节仪式。如《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其损益,可知也”。《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第二,表示尊敬和礼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执事不礼于寡君”(热事:指晋国国君。寡君:指郑国国君)。

第三,礼物,即赠送的物品。《晋书·陆纳传》:“及受礼,唯酒斗,鹿肉一”。

“仪”既指容貌和外表,又指礼节和仪式。

梁实秋先生在他的《秋室杂文·谈礼》中说:“礼是一套法则,可能有官方制定的成分在内,亦可能有世代沿袭的成分在内,在基本精神上还是约定俗成的性质,行之既久,便成为大家公认的一套规则。”

在西方,“礼仪”一词始于法语Etiquette,它的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的法庭为保证法庭秩序,把各种规则写在进入法庭的通行证上,让人们去遵守。后来,“礼仪”一词进入英语,演变成“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它同样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二是指教养和规矩,也就是礼节,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

从古今中外对于礼仪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礼仪,从广义上讲指的是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为人们所认同和共同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礼仪的上述涵义主要表达了以下几层意思:

1、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我们说“入乡随俗”,就是说你要进入某一地域,你就要对那里的人的生活习俗和行为规范有所了解,并按照这样的习俗和规范去做,这才是有礼的。礼仪与胡作非为是水火不相容的。

2、礼仪准则或规范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在社会实践中,礼仪往往首先表现为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习惯,然后才逐渐上升为大家认可的,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来作准确描述和规定的行为准则,并成为人们有章可循、可以自觉学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3、讲究礼仪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交往各方的互相尊重,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表现出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自己才会被他人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只有在这种互相尊重的过程中,才会逐步建立起来。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的文化教育传统源远流长。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礼仪的起源,至今并无定论。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流行的观点:

1、祭祖说。认为礼仪源于祭祖,它是原始人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规则,后来才逐渐发展为调整相互关系的风俗习惯。

2、风俗说。认为礼是由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的,进入文明社会后,由所谓的“圣人”加以改造,变成系统的礼。

3、父权制说。认为是为了划分尊卑贵贱的需要,类似于家长制的说法。

4、需求说即认为礼仪是人类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源于人际交往的需要。

我们认为,如果从时间上分析,礼仪肯定源于原始社会;如果从缘由上分析,它是人性的要求。比如握手的起源,就有很多有意思的观点。有人认为,在远古时代人类以打猎为生,不同部落的陌生人在路上相遇,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恶意,便主动丢掉手中所握的石块或利器,并让对方触摸、检查手掌,以表示对对方的信任和友好。这种礼俗沿袭下来,便诞生了见面之时要握手的礼节。还有一种观点是,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之间为了超越对手,证明实力,要进行格斗,败者摘下头盔,甘拜下风,乞求胜者宽宏大量,饶其不死。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格斗双方势均力敌,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使用动作来谈判。他们把平时持剑的右手伸向对方,相互上下摇晃,一直达到满意的协议才分开。这种骑士的规矩后来便传播到广大民众中,而成了当今遍布全球的握手礼节。

据考古学、民俗学等方面的材料证明,我国原始社会生活中已经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礼仪规范,宗教礼仪、婚姻礼仪等初具雏形。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说法,在一些保留着很多原始特征的民族中,可见一斑。

我国东北的鄂伦春族,在解放前仍沿袭着原始社会的一些礼仪规范,如相信万物有灵,他们对熊的崇拜,正像某些汉族人对龙的崇拜一样,十分虔诚。打猎归来,若捕到了熊,大家都伤心地痛哭一场,吃完熊肉后,还要再哭一次,并对熊骨进行天葬。

在西方,礼仪的演变与中国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特殊性,这不仅表现在礼仪的具体形式上,还在于关于礼仪的哲学论述上。

爱琴海地区和希腊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约自公元前6000年起,爱琴海诸岛居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此后,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的“荷马时代”。《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这部著名的叙事诗主要描写特洛伊战役和希腊英雄奥德赛的故事,其中也有关于礼仪的论述。如讲礼貌、守信用的人才受人尊重。

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如毕达哥拉斯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任务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要身体力行;柏拉图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理想的四大道德目标: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亚里士多德指出德行就是公正。他说:“人类由于志趣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去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

公元1世纪末至公元5世纪,是罗马帝国统治西欧时期。此间教育理论家昆体良撰写了《雄辩术原理》一书。书中论及罗马帝国的教育情况,认为一个人的道德、礼仪教育应从幼儿期开始。而诗人奥维德通过诗作《爱的艺术》,告诫青年朋友喝酒时不要贪杯,用餐不可狼吞虎咽,但追求情侣的男子,却可以用手指蘸酒写情书。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开始封建化过程,12~17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中世纪欧洲形成的封建等级制,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将封建主与附庸联系在一起。此间制订了严格而繁琐的贵族礼仪、宫廷礼仪等。例如于12世纪写成的冰岛诗集《伊达》,就详尽地叙述了当时用餐的规矩,嘉宾贵客居上座,举杯祝酒有讲究……

14~16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该时期出版的涉及礼仪的名著有:意大利作家加斯梯良编著的《朝臣》,《朝臣》论述了从政的成功之道和礼仪规范及其重要性;尼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1466~1536年)撰写的《礼貌》,《礼貌》着重论述了个人礼仪和进餐礼仪等,提醒人们讲究道德、清洁卫生和外表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指出:“一个人若有好的仪容,那对他的名声大有裨益,并且,正如女王伊莎伯拉所说,那就‘好像一封永久的推荐书一样。’”

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逐渐取代封建社会的礼仪。资本主义社会奉行“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则,但由于社会各阶层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因此未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平等。

资本主义时代也编撰了大量礼仪著作。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于1693年写作了《教育漫话》。《教育漫话》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礼仪的地位、作用以及礼仪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英国政治家切斯特菲尔德勋爵(1694~1773年)在其名著《教子书》中指出:“世界最低微、最贫穷的人都期待从一个绅士身上看到良好的教养,他们有此权利,因为他们在本性上是和你相等的,并不因为教育和财富的缘故而比你低劣。同他们说话时,要非常谦逊、温和,否则,他们会以为你骄傲,而憎恨你。”西方现代学者也编纂出版了不少礼仪书籍,其中比较著名的如美国教育家卡耐基编撰的《成功之路丛书》等。

礼仪发展演变到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礼仪文化和规范。比如英国人的绅士风度、美国人的洒脱自由、日本人的男女有别、中国人的尊老爱幼等,已为世界所共知。但另一方面,世界上也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礼仪惯例。礼仪规范个性与共性并存,特色与惯例同在,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礼仪的亮丽风景。

礼仪的特点

礼仪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由经济基础制约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其本质特点在于它的文化性。礼仪具有五个特性:时代性、地域性、具体性、操作性、理智性。

1、时代性

礼仪跟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以前理所当然的礼仪,今天可能已经不合时宜。西藏在和平解放前,基本上是农奴制社会。那时,农奴主外出,农奴既要备马,还要跪伏在马的一侧,供主人当“阶梯”。对当时的所有人而言,这就是天经地义的礼节。

农奴主根本不会对农奴的尊严、人格有丝毫的牵挂,从农奴的背上上马,耀武扬威,非常合乎礼节。而农奴制一旦被推翻,日月换新天,就不可能再有这样的礼仪,若再有,在法律上违法,在礼仪上将被视为“无礼”,这就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20世纪初,在欧美如果有一位少妇外出遛狗,将被视为极大地丧失风度,有辱礼节。即使那只哈巴狗很有“教养”,同样证明少妇是没教养的,周围的异样眼光将使她陷入尴尬的境地。但是20年之后,欧美遇狗成风,成为最有风度的少妇最有风度的行为。在人们羡慕的眼光里,这不但符合礼节,而且是一种上层生活的表现。

由上可见,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必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历史的进步而进步,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后人对前人的礼仪规范也没必要墨守成规,要正视礼仪的变异性、现实性,正如黑格尔所说:“传统并不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东西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和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礼仪。我们可以预测,未来更高度的文明,会有更高阶段的礼仪。

2、地域性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国家、民族,甚至于同一国家的不同地方,也都有着不同的礼仪。

中西礼仪的差距是众所周知的,它基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呈现了各有的地域特色。

中国人崇拜龙,就是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开始的,进入君主时代,龙又成了“真龙天子”的象征。到今天,龙又成了吉祥喜庆的代名词。然而,在英国以至整个西方世界,龙是凶残阴险的标志,人人惧怕厌恶,而且很多关于龙(蛇)的故事中,它总是落个被宰杀的下场。所以,圣诞节给中国人送龙的贺卡,则很适合中国人的欣赏口味,若对英国人也如此,则是大大的失礼了。

关于“老”的理解,中西也是毁誉不一。在我国,虽然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但是人们依然尊敬地称呼上了岁数的工人为“老师傅”,称德高望重的老师为“吴老”、“钱老”,称年事已高的先生为“老伯”或“老大爷”等。“老”意味着着经验丰富,我们常说“姜还是老的辣”。不过,假如我们满怀敬意用“老”字称呼一些西方人,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在美国,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美国一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欢迎校长的母亲光临时,尊称她为“老夫人”,结果“老夫人”竟拂袖而去。对她来说,“老”意味着魅力丧失,风韵不存。无独有偶,一群欧洲游客在北京附近登长城时,热情的导游想搀扶一位外国老人,却遭到老人的“白眼”。“我不是‘老先生’,我自己能行”。在西方,“老”意味着“精力不济,走下坡路”,“老”有时就是“不中用”的代名词。谁愿意被人瞧不起呢?而独立意识强、不愿麻烦别人、不想拖累子女的西方老人,更是不言老,不服老,自然也不乐意被别人尊称为“老人”。所以当我们与西方老人打交道时,要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意愿。

在宴请语言方面,更是有趣。宴请是一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方式,东西方人士都乐于此道。但是,同样是请客,中国主人和西方东道主致辞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同类推荐
  • 敬业胜于能力

    敬业胜于能力

    这是一本体现完美职业精神的培训经典,是一本造就优秀企业和员工的职场箴言!敬业胜于能力——世界500强企业成员信奉的第一标准。敬业是职场人士的第一美德,也是聪明的生存之道,敬业能焕发你内心的力量,从优秀走向卓越,忠诚于自己的职责,最终的受益者是自己。
  •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不管是朋友圈里年入百万的斜杠青年,还是、喜马拉雅上的大师专家,无一不在刺激着在积极上进的年轻灵魂。有没有一种科学的,符合每个人思维规律的学习方法,可以让自己瞬间提升职场竞争力和商业生存力,以此走上财务自由、精神独立的人生。在《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这本书中,你将掌握学习领域的规律:为什么说天性懒惰孕育了认知规律和心智模型/只需1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从28跃迁为39/知识是平面的,复合型知识是立体的/哪些“良性干扰”能提习效果/别在无法克服的学习困难上浪费时间/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掌握几个适合自己的记忆技巧事半功倍……本书案例丰富,论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认知科普读物。总的来说,《认知天性》这本书,可以看作是认知科学目前在“如何更地学习”这个课题上取得的所有成果总结。读者能从中获取的,不仅是切实的学习方法,而且会对人脑的工作机制有更深的了解。
  • 凝聚力

    凝聚力

    一个一团散沙般的企业和一个凝聚力强的企业会有完全不同的气象。每一个倒下去的企业最后的状态一定是人心涣散,企业领导人威信全无企业缺乏社会资源的支持。这种可怕的景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很多,缺乏凝聚力是企业管理失误所造成的,是加速企业衰亡的原因之一。
  • 犹太人的幽默与智慧

    犹太人的幽默与智慧

    本书主要内容为:金钱智慧,死了也要把金钱带走,赚钱的哲学,大钱是小钱的儿子。
  • 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

    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

    处于20几岁的你,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也经历了一些事情,对待是非也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此时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态是否存在缺陷。因为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着人生的整个基调。人生是自己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指挥官,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一切主动权皆操之在自己手里。
热门推荐
  • 禛情曼舞

    禛情曼舞

    我和胤禛之间,漫长而又迂回的缘分。一生一世,几经轮回。相爱却互相折磨,相逢却又偏偏错过。纠缠的彼此,痴恋的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莲荷之叶

    莲荷之叶

    这只是我对她平淡的情感。我自己的感想或许很蠢但我真的很想她。
  • 吞噬之永恒

    吞噬之永恒

    诸天万界即将毁灭,少年在前世挚友的帮助下吞噬万界,跳出时光长河,开辟永恒国度。
  • 另类药师

    另类药师

    1。简洁版:一个不怎么小白,又神经粗大,自认内心腹黑,实际上有点二的萌妹纸在药师路上越走越远的故事。2。抒情版:你冲吧,我用生命来守护你!3。真实版:游戏中的一切,因为她的种种无心之举,都在悄然的改变着……最终,当谜底揭晓时,真正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 战神爱红衣

    战神爱红衣

    一个偏爱红衣的天族女战神,面若冰霜,不苟言笑;一个身着白裳的魔族太子,聪颖精明,处事理智;但只要这两人聚到一起,一个极易动怒,另一个则总不太正经。为了六族的安好,这两人还是守着各自的族人避而不见才好,但偏偏就是发生了各种事,恰好将两人频繁的聚到一起。不过真的是恰好吗?还是有人有意为之?
  • 勇敢女孩

    勇敢女孩

    本书为《隐身女孩》的续集,但杰兹明已经不再隐形了。她有帅气的男朋友利亚姆,还有很多朋友。可她的生活却仍然一团糟:她晚上噩梦连连,在学校里惹毛了交际花安吉拉,而最好的朋友加比却似乎从地球上消失了。妈妈也有了自己的秘密,和利亚姆在一起时也发生了各种不愉快。当杰兹明面对自己最大的恐惧时,她会依旧把自己隐藏起来吗?她能找到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吗?
  • 遮天一世之歌

    遮天一世之歌

    不求长生不死,但求一世辉煌。以敌人之躯铸就无敌的信念,威压万古,流芳千世绝唱一世之歌!(单女主)
  • 虞令天下

    虞令天下

    【仙魔大陆,十二古国,女帝组团打怪兽】虞灵儿,二十一世纪实打实衰女一枚。走路会摔,喝水会呛,满身肥肉越减越膘!然而一遭穿越,身居将府,腰肢苗条,原以为人生从此开挂,坐享人世繁华!哪知府门被抄,双亲亡故,幼弟失散,迫走他国!还……还有更惨的吗?哼!我命由我不由天!看女主如何逆袭十二国,做富婆,打团战,集灵珠,开天门,最终抱得美男归!幽冥之都封印松动,人界妖魔肆意猖狂,虞灵儿临危受命继任神宇国主。在师兄陆离协助下,集结抗魔先锋队,铲除魔界一个又一个阴谋诡计!陆离,洪荒火灵修炼成精,遨游四海之间,超脱三界之外!却为一女子甘入轮回,辗转万年,生死守护。当尘封的记忆苏醒,原来过去的你不曾离开,未来的你更不会放手!人、妖、仙、魔共存的世界,携手而行,披荆斩棘,你守护世界,我守护你!
  • 王爷咱俩走着瞧

    王爷咱俩走着瞧

    江莫桐有可能是穿越史上起点最低的女主。没家世、没背景、关键是没有钱,她忍!一路打拼,成了军医,破案救人,困难重重却还被腹黑王爷看上了,她认!有这么个能动手就绝不动口的王爷,惜字如金的大冰块。就算是她江莫桐也之好认栽了。???且看她如何俘获王爷芳心!??分割线-----------???萧齐君揉着眉心,道:“江莫桐你要气死本王?”???“瞎说!王爷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某女翘着二郎腿,一脸痞笑。
  • 岁月忽走远

    岁月忽走远

    史七和苏云静在同一个城市认识了几年,两人已过青春年少,史七一直喜欢苏云静,只是不敢表达,最终史七按耐不住内心的爱恋和苏云静第一次约会,只不过没成功,过了很久又第二次和苏云静约会,史七把喜欢苏云静的话全部说了出来,始终没有史七想象的那样,苏云静没有对他说那些史七想要的话,其实苏云静也很喜欢史七,只不过史七太过于求成了。最后史七离开了这座城市,去另一个地方生活,以为能够忘记,连续几年,史七总是不经意间想起苏云静,史七没有忘记过苏云静,有一天史七一个朋友来到他这里,告诉了史七苏云静前阵子已经结婚了,而且史七走后不久,苏云静告诉史七的朋友一句话,苏云静喜欢着史七,只不过岁月回不了头,史七非常难过,这些年来,他知道他错了,他明白有些东西一旦过了就真的没有了,岁月忽已晚,而人总是对没有失去的东西加以珍惜,所以他非常痛苦和悔恨自己,之后他离开了这个地方,去别的地方,但始终也没去过他爱苏云静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