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9600000008

第8章 华尔街之星(7)

在这种环境下,在别的地方看似普通的友好姿态也显得令人难以忘怀。有一次,当温尼克在准备一次难得的意大利之旅时,米尔肯给他写了一封信,祝他一路顺风、旅途愉快。当他们搬到洛杉矶时,米尔肯扩大了个人贷款的范围,几乎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得到贷款,以便买套好房子。当达尔和他的妻子在棕榈泉庆祝结婚纪念日时,米尔肯给他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并送给他们一张贺卡,上面写道:“结婚纪念日快乐!迈克尔和洛丽贺上。”有一次,办公室一位后勤工作人员的哥哥患重病,米尔肯到医院探望,并且资助其治病。

米尔肯在交易中总是贪婪地榨取利润,特雷普对此十分吃惊,他不得不经常提醒米尔肯按照相关原则,证券交易商只能加价5%。米尔肯对市场的影响太大,以至于他常常试图加价25%。作为交易主管的特雷普,其职责之一就是签署交易单据。当他看到单据上的加价幅度太高时,他就会把它推给米尔肯。但是,米尔肯仍然会把交易做成,他会找别人伪造特雷普的签名,而特雷普根本不知道是谁。

至少有四次,当特雷普认为交易严重违规时,就以辞职相威胁。他同米尔肯大声争吵,每一次米尔肯都会退让。米尔肯很讨厌解雇员工,因为他知道任何人只要一离开就会透露他的秘密,揭露他“圈钱之术”的范围和成功之处。

压力导致大家产生各种生理或心理问题,程度各异。彼得·阿克曼最初是一个交易员,有一次被米尔肯训得哭起来。他后来就不干交易工作,转而进行客户开发,更像是米尔肯的助手。他因为总是阿谀奉承米尔肯而招致其他人的嫉恨,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闻屁虫”,因为正如一个同事所说的,“他的鼻子总是在迈克尔的屁股下嗅来嗅去”。

特雷普开始抽烟,一天四包。另一名交易员开始喜欢嚼橡皮筋,还有一个养成了酗酒的恶习。布鲁斯·纽伯格,被许多同事认为是个天才的交易专家,也患上了高血压,不得不服用降压药。有一天,纽伯格在打电话时,电话声音突然消失了,他气得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最后却发现是自己把电话线给嚼断了。

温尼克被大家认为患上了办公室忧郁症,因为他总是认为自己得了脑瘤和其他严重的疾病,有时,他还到圣地亚哥的斯克瑞普斯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e)去检查。

情况最糟糕的可能就是卡里·穆尔塔什了,他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米尔肯允许他回到纽约,担任米尔肯同德崇公司总部的联络人——实际上就是米尔肯的耳目。他在那里继续为米尔肯处理交易工作,每天下班时,他都会遵照米尔肯的指示把交易记录全部销毁,因此在纽约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米尔肯详细的交易情况。

米尔肯不喜欢手下的交易员和营销员利用时间自己做交易。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把员工组成不同的投资合伙人关系,让他们利用他提供的各种投资机会进行投资。他禁止进行私人交易,但是允许员工们在合伙人关系中按照分配的配额进行投资。在办公室内,员工们根据在合伙关系中所分配的配额,加入“A队”或者“B队”。有些受到优惠的员工,如阿克曼,甚至可以得到合伙人的股份作为奖金的一部分。在有些情况下,米尔肯为员工提供了大量的个人贷款,这样,他们就可以把他们的配额全都用来投资。

在达尔到加利福尼亚州上班之后不久,米尔肯邀请他到自己位于恩西诺的家中做客。米尔肯也少有地休息了一下,和达尔在水池边闲聊。米尔肯告诉达尔,合伙人关系会使他变得富有,但是他也警告达尔不要太奢侈浪费,并告诉他不要买大房子,至少现在不要,以后会有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做这些事情。

这种许诺只能算是口头承诺,因为对合伙信息的接触是严格限制的。没有人提前知道这些钱会被投到哪里。办公室的电脑运行程序是经过特殊改造的,只有米尔肯一个人知道合伙人的交易活动。

当然,所有这些活动的补偿都是金钱。尽管他们的收入还没有达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高水平,但是这已经是华尔街大多数同行收入的5倍了。例如,达尔在抵达洛杉矶第二年,收入就超过了100万美元。1982年,米尔肯自己的收入惊人,高达4,500万美元,但是在当时,除他以外,没有人知晓。

然而,大家都遵守米尔肯的告诫,外人几乎都不知道他们的收入有多高。特雷普买了一辆白色的劳斯莱斯敞篷跑车,但是米尔肯不让他开着上班。米尔肯自己生活也相对比较朴素。他的妻子每年都穿着同样简朴的黑色丝绒礼服参加圣诞晚会,他自己开的车是一辆有点破旧的黄色奔驰车,在开了8万英里时,卖给了达尔。当米尔肯和德崇公司的一位重要客户,著名的企业家阿曼德·哈默(Armand Hammer)到他的办公室参观时,米尔肯用塑料杯为他冲咖啡,而办公室的墙上也只是挂了几幅装裱好的奥运会海报。

米尔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在好莱坞社交圈,米尔肯故意表现出一副普普通通的样子,不给别人留下印象,甚至在生意和业务圈子里也是如此。他阅读的东西几乎全都是研究报告、招股说明书和其他的金融文件。在同事们看来,他是一个完全不谙世事的人,对艺术、文学、政治几乎一窍不通,甚至对时事问题,如果不是和他直接相关的,也一概不知。

温尼克、达尔和其他一些交易员都读过罗伯特·鲁德鲁姆(Robert Ludlum)于1979年出版的惊险小说《恐怖黑手》(The Matarese Circle)。他们惊奇地发现米尔肯和书中的一个主人公十分相像。这本书是鲁德鲁姆的代表作,描写了一个跨国公司征服世界的故事,内容怪异,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构思这一阴谋的是一个聪明能干、野心勃勃的金融家,他一心想着征服世界。他的名字叫盖德龙(Guiderone),但是在书中他从头到尾都被称为“牧羊人”,因为他出生于一个科西嘉的牧羊人家庭。他的追随者全都十分忠诚,甚至愿意为了实现他征服世界的梦想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书中的一个人物说:“我听说过他,他是一位现代的卡内基或者洛克菲勒,不是吗?”

另一人回答说:“更厉害,更厉害。没有人能够同盖德龙相抗衡。他是巨人,一位工业和金融帝国真正的仁慈君王……我想你们可以称他为‘美国梦的真实写照’。”

米尔肯在比弗利山的门徒们也开始称他为“牧羊人”,这个绰号竟然流传开来。温尼克把鲁德鲁姆的这本小说送给了米尔肯,想看看米尔肯会有什么反应,是否会看出自己和书中的主人公有相似之处。但是据他观察,米尔肯从来都没有读这本书。

对比弗利山的许多员工来说,当米尔肯的弟弟洛厄尔于1979年加入这里的德崇分部,他们的办公室生活更加恶化了。洛厄尔曾经是一位律师,是洛杉矶的艾尔·马尼拉律师事务所(Irell and Manella)的合伙人,专门研究税法。米尔肯同他的弟弟既有激烈的竞争关系(米尔肯似乎总是想在网球场上打败他),又有保护关系。据同事们讲,洛厄尔到这里来,是为了帮助米尔肯监管所有的合伙人投资活动,并帮助他处理税务事宜。但是,在办公室的其他人看来,米尔肯在这项工作上只相信自己的直系亲属。

洛厄尔与他哥哥一样是个不甘平庸的人,但他对人从来都是冷冰冰的,这还不如米尔肯,米尔肯有时对人还表现出一点热情。在那些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交易员看来,他既冷若冰霜,又让人讨厌恶心。洛厄尔基本不与其他人交流,他在办公室里单独加了一扇门与外面隔开,这样就可以不用从交易室经过。以德崇公司的标准来看,他的办公室极其奢华,完全超标了,里面用专门定做的木条装饰,并摆放着昂贵的艺术品。除了米尔肯以外,如果其他人走进洛厄尔的办公室里,他会立即夸张地把桌子上的资料合上捂住。有几个交易员故意嘲笑他,也模仿他的动作,无论何时,只要洛厄尔一走近他们的办公桌,他们就把桌上的东西也合上。他们还经常嘲讽洛厄尔,最典型的就是当洛厄尔转过身时,他们也双手叉住胯部,模仿洛厄尔紧张时的一种习惯性动作。

洛厄尔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他帮助把德崇公司西海岸的办事处从世纪城搬到了比弗利山一座由他和米尔肯共同拥有的房子里。这是一项精明的投资,公司租用他们的房子,他们除了可以收租金外,在税收上还能获益。而且这里的地理位置又很不错,有升值的空间。街的另一头就是著名的比弗利山威尔希尔酒店,还有许多时尚精品店,如阿玛尼和毕扬。

现在,这里成了德崇公司的办事处,虽然周围繁荣奢华,魅力迷人,但是就米尔肯而言,办公室里的风格却和这些毫无关系。米尔肯在办公室里摆放了一张巨大的“X”形交易桌,他坐在中间,手下人分坐在四边,桌子上配备着最先进的通信工具。办公室的装修却很简单,只有地址——比弗利山威尔希尔大道9560号——显示出了它的独特身份。

洛厄尔到这里后,给大约12名员工每人发了一个密封好的白色信封,里面是他们的贷款明细,包括米尔肯给他们的住房贷款数额、累计利息以及当期偿还的要求。从那时起,洛厄尔就被看成了米尔肯的财务主管,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开始恶意传播洛厄尔的小道消息,包括他和妻子的私生活。

1981年的一个下午,米尔肯正在交易桌前工作时,突然昏倒在地。特雷普、达尔、温尼克和身边的其他人都惊恐万分,害怕他们的老板突发心脏病。他们立即把洛厄尔叫了过来。洛厄尔从他的办公室里出来,看了看失去知觉、昏倒在地的米尔肯,然后转身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一句话没说就把门关上了。大家全都目瞪口呆,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米尔肯自己醒了过来,这次神秘事件没有对他造成长期的影响。

虽然办公室的生活非常紧张,但与在米尔肯的带领下所挣得的钱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米尔肯明确表示,要让每一位员工每年挣到的钱逐渐增多。大体上来说,米尔肯的手下人发现米尔肯身上确实有让他们喜欢的东西。

奇怪的是,无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能够赚多少钱,他们都很清楚地发现,仅仅金钱已经无法吸引米尔肯了,在他看来,金钱的作用很有限。有一天,米尔肯在同温尼克闲聊时说,他的梦想之一就是让他的净资产增加到现在的10倍,比如从30亿美元增加到300亿美元。说完,他转头望着从世纪城一直到洛杉矶西部,再到太平洋沿岸的广阔区域,然后问道:“你认为把从这儿到海边的建筑全都买下来要多少钱呢?”

米尔肯可能认识到,只要继续控制高利润的二次发行和垃圾债券的新股发行,这些目标就能够实现。在洛杉矶,他开发了一个垃圾债券客户网,远远超过了他早期在纽约的客户数。其中,同他关系最为亲近的是哥伦比亚储蓄与信贷银行(Columbia Savings and Loan)的负责人托马斯·斯皮格尔。

斯皮格尔非常崇拜米尔肯,与米尔肯一样,他也是个工作狂。在同米尔肯结识之后不久,斯皮格尔就在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他同米尔肯以及洛丽的照片,有在饭店吃饭时照的,有在聚会上照的。

查尔斯·基廷是林肯储蓄与信贷(Lincoln Savings and Loan)的负责人,他是米尔肯的另一关键联系人。基廷和米尔肯经常谈论家庭问题,两人都很重视家庭关系,认为这是生活中唯一真实的东西。

但是,同米尔肯关系最为亲近的可能是人寿保险公司(Life Insurance Co.)的执行总裁弗雷德·卡尔。卡尔十分聪明,是最早赞同米尔肯的垃圾债券理论的人之一,很早就成了米尔肯的热情支持者。让办公室其他人吃惊的是,米尔肯在每周五下午都会检查卡尔和德崇公司的投资组合,然后,他问都不问卡尔,就直接在这两个账户之间进行交易。相比之下,他同美国金融公司(Financial Corporation of America)的负责人查理·克纳普之间的关系十分糟糕,他也毫不掩饰地说他是一个“蠢货”。

米尔肯不满意只能通过大型的储蓄信贷银行和保险公司获取惊人的购买力,尤其是现在联邦政府解除了管制,使得储蓄和信贷业务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机会。垃圾债券本身利润丰厚,但是它可以发挥更大的力量。米尔肯清楚地看到美国的金融环境即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从卡尔·林德纳和索尔·斯坦伯格等客户那里听到了这些消息。赚大钱的机会就在于争取公司的控制权,并进行兼并收购,而且似乎还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变体:杠杆收购(或称融资并购),它可以把一个公有的公司进行私有化。在米尔肯看来,这种方式似乎更有利可图——控制了公司就会获得权力。

米尔肯在悄悄地培育自己的金融网络,并致力于把它变成一个巨大的印钞机,很明显,他重新进入收购领域是早晚的事。米尔肯常常告诉特雷普,没有他不能做的交易,没有哪个公司可以强大到不害怕他的实力。他用坚定的语气告诉特雷普:“我们要拿通用汽车公司、福特公司和IBM公司开刀,让它们胆战心惊、坐卧不安。”

同类推荐
  • 领导一定要知道的说话方略

    领导一定要知道的说话方略

    口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用口语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技巧,也是衡量领导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没有人会是天生的口才家,但是成功的领导者大多都拥有一副好口才。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案例生动经典,文字通俗易懂,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入手,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介绍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如何在不同的场合拿捏好分寸、掌握好尺度,把话说好、说对、说全,并揭示了领导说话艺术的奥妙之所在,是一部全面提高领导完美口才能力的指导书,适合各行业各层级领导阅读。
  • 账户:新经济与新金融之路

    账户:新经济与新金融之路

    交易效率超出生产效率已然成为一个局部性的事实,更将成长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整体性的事实:这将是社会历史总体进程中的根本性变革。这一变革正是由社会经济体系中最微小、最基础性的单元——账户的革命所导引的。账户在未来将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变革的策源地和风暴眼。本书揭示了:宏观经济是基于各类微观账户的排列组合;微观经济则是宏观账户的有序分解。我们正在进入由"账户革命"推动经济系统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
  • 不懂销售,你就自己跑断腿

    不懂销售,你就自己跑断腿

    很多销售人员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快速找到客户,说服他买下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经常遭遇拒绝,被拒绝后该如何继续开展业务?为什么简报做足一百分,却还是拿不到订单?为什么有人很受欢迎,并且在与客户谈判后能够快速完成交易,而有人则是不太受欢迎,费尽唇舌还是很难完成任务?别担心,业务营销是有成功方程式可以套用的,只要掌握成功的沟通技巧,就没有搞不定的客户。台湾资深销售大师、亚洲企管十大名嘴林有田集结30多年实战经验,教你如何展现你的影响力和说服力,随时都派得上用场。想要快速重塑个人形象,充分发挥自己的表达力,利用本书5大沟通法则,让你与人沟通、洽谈业务零阻碍。
  • 员工忠诚教育

    员工忠诚教育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专业精神:一切员工必备的信念与行为准则

    专业精神:一切员工必备的信念与行为准则

    专业员工不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们才把他们称为专业员工。专业精神是一种专业素质,包含了博爱之心、强烈的责任感、坚定的使命感,不仅是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更要有坚定的信念、极强的探索和奉献精神。专业精神对于老板和员工都是一笔财富。
热门推荐
  • 我是喷火大怪龙

    我是喷火大怪龙

    我是一条龙,一条会飞会喷火的大怪龙。作为一条喷火大怪龙,我的任务应该是飞到每一座城堡之中抢走最漂亮的公主。又或者是应该冲进任何一座宝库中洗劫所有的金子和宝石,把它们搬到我的山上,然后在财宝堆成的山上打盹,顺便打败想要屠龙的勇士们。最后,趴在我自己的小窝里,吃过几条烤鱼,看着太阳落山,安稳地睡上一觉。
  • 重生空间之未世为王

    重生空间之未世为王

    冷血寒瑾权带你们从末世玩到星际。(作者啥都不懂,还是初中生,整体结构想得非常简单,这个月完就要上学,写书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这本书保证前一大半都是免费的或者全是免费的。绝无虚言)?????
  • 网游之天之神判

    网游之天之神判

    天月是什么?是《世界》里最顶级的游戏设备!全世界仅此一件!华秋渐渐地发现天月有很多隐藏的功能……比如可以不用吃饭,不用下线休息去上厕所……甚至可以修改装备属性!随着《世界》的维护与升级,天月还能,还能……
  • 婚姻之宠你没商量

    婚姻之宠你没商量

    北京农历七月的天气,室外温度三十八。烈日当空的中午,敢出门的人真的勇气可嘉,何处也算是勇敢人群中的一员。没办法,她的好友兼舍友荀子在商场采购刷爆了卡,打电话让她赶来江湖救急。要不是荀子在电话里连哄带诱的说要请她吃一个星期的早餐,她才不会大中午的放着宿舍里的电风扇不吹,跑出来晒日光浴。即便这样,刚出校门,何处就后悔了。正寻思着调转车头返回去,口袋里的手机便感应的响起来。电话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冷的边山热的血

    冷的边山热的血

    当你真正理解了士兵,也就一定理解了人的存在,理解了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每一个士兵都是社会结构中的一员,他不能不与这个世界相通,而且与你与我都相通:就看你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合适而独特的通道(那怕是一座桥),——《冷的边山热的血》应该说是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的:小说的作者理解了或正在理解。当然,这种理解不仅属于生活,而且属于文学——生活与文学都在如列车似的行进,那我们的理解也应该向更广远的地方行进。以上作为序,既献给小说的作者,也献给诚恳的读者。
  • 拆字法

    拆字法

    你拆开是什么,是人和尔我拆开是什么,我和你
  • 你有权保持沉默

    你有权保持沉默

    去公安厅何良诸匆匆迈下台阶,钻进文化厅的轿车内,心里发愣,神情恍惚,说:“去公安厅。”司机一怔,文化厅的车,常跑省委宣传部、电视台、几大艺术院团、各基层市,从没有去过公安厅。司机觑后视镜,何良诸脸色苍白,丢魂失魄,像个投案自首者。司机将烟蒂塞进暗盒内,关闭音响,起动了轿车。何良诸心烦地坐直上身,扭脸向外望,金碧辉煌的会展中心,电子工业园,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医大附属医院,掠过去了。
  • 创业密码解读:人、团队、投资

    创业密码解读:人、团队、投资

    本书简洁实用,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的绪论部分对时代创业背景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创业动机,明确了方法和思路;第二章的综述部分主要对创业的定义、创业研究的现状以及创业者、创业团队构成、创业投资、创业绩效等几个关键词的定义、划分等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三章为实践模型与假设,阐述了创业要素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的问卷设计部分,对所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第五章的讨论部分对提出的数据假设进行了验证;第六章为结论、不足与展望,指出了创业投资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同时给创业新人指出了建议和借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