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人从来都会很清楚地认识自己,从来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认清了自己,才会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找准自己的位置,才会越努力越幸运!
1.认清自我,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们一直都认不清自己,找不到适合自己走的人生道路的话,这一生,我们都将在迷茫中度过,将过得不开心,过得不精彩。谁都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就这么索然无味地度过吧?谁都不希望自己一直都生活在痛苦之中吧?因此,一定要认清自己,绝不能让自己生活在迷茫之中。
俗话说得好,我们最了解的人是我们自己,最熟悉的人也是我们自己,但是最不容易搞清楚和弄明白的人也还是我们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先来看一则寓言故事。
一个小男孩在父亲农场附近的山上玩耍时,发现了一个巢穴,里面有一个蛋,他以为是鸡蛋,就把它带回农场放在了鸡窝里。不久之后,一只老母鸡将它和众多的鸡蛋一起孵出了新的小生命。这个被小男孩带回来的“蛋”其实是鹰蛋,被孵出来的自然就是小鹰了。不过小鹰因为长期跟小鸡们一起成长,完全不知道自己真实的身份,对于自己的身世更没半点的怀疑。每天跟“兄弟姐妹们”一起玩耍,有专门的饲养员照顾自己,它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好,很快乐。对此,它也很满足。
可是它一天天地长大,内心总有一种很不安的奇特感觉,它很多时候都有一种冲动,要离开这个农场,要高飞,要去外面闯荡,但是它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都飞不起来,就觉得自己肯定也飞不起来,所以就不曾去尝试。有很多次它想离家出走去闯荡,但是一想到自己在农场里有吃有喝,也就懒得行动了。
然而有一天,它在农场玩耍时抬头看到一只老鹰翱翔在天空中,它突然就来了劲儿,不顾一切地张开翅膀飞起来,真没想到,它真的能飞!它觉得自己浑身都充满了力量,越飞越高!直到自己高高地飞在天空中俯视着自己的“兄弟姐妹”的那一刻,它才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一只小鸡,自己应该是一只鹰,一只能飞上青天,能栖息在山崖上,能自己在山林中生存觅食的鹰!想到这儿,小鹰用力地扇动着自己的翅膀,向青天飞去,向山崖飞去,向属于它的宽阔的天空和山林飞去。
小鹰因为一出生就生活在鸡堆里,一直都过着小鸡式的圈养生活,它眼界所及的地方都与鸡有关,它的活动场所也只局限于农场,这使它长期以来都无法认清自己真实的身份,以为自己只是一个小鸡而已。殊不知,自己竟然是能击破长空的鹰。如果小鹰一直都认不清自己,其最终下场只能是跟其他小鸡一样,等大一些了就被卖到市场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幸运的是它还是认清了自己,知道农场根本不是自己的“家”,自己根本就不适合被圈养,于是它展翅高飞,飞向自己的理想天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属于自己的人生。
人的认知能力跟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生长的家庭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很容易被特定的环境所迷惑,以至于看不清自己,认不清自己的内心所想,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过怎样的生活,要做怎样的工作,自己的一生该如何度过。
如果我们一直都认不清自己,找不到适合自己走的人生道路的话,这一生,我们都将在“迷茫”中度过,将过得不开心,过得不精彩。谁都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就这么索然无味地度过吧?谁都不希望自己一直都生活在痛苦之中吧?因此,一定要认清自己,绝不能让自己生活在迷茫之中。
我的父母都是精明的财务工作者,他们自然希望我继承他们的“优良基因”,也加入这个行业。我没辜负他们的希望,在他们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中,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了财务专业。
原本以为自己会喜欢这个专业,也会勤勤恳恳地去学,但是才上几天课,才接触财务知识没几天,我就发现,我根本无法静下心去学,课堂上我完全不在状态。第一个学期我还会强迫自己好好学,用心地去学,期末考试的时候也确实考出了好成绩,可是第二个学期还没开学,我心里就打退堂鼓了,我不想再继续学下去了。我跟父母讲了自己心里的想法,但是他们对我说,坚持就是胜利,只要我坚持学下去,一定会有所成!在父母的鼓励和引导下,我最终坚持完成了学业。
可是临近毕业的时候,问题又来了!我是选择跟自己专业相吻合的工作岗位呢,还是跨专业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工作呢?当时我很迷茫。说实话,大学四年的财务专业学习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折磨,什么统计学,什么概率论,什么审计学,什么会计学,我看着就头晕,要不是父母一直在我耳边嘀咕:要坚持,要努力,要加油,你能行的!我想我一定坚持不下去。
虽然熬过了4年大学生活,可是未来还有漫长的几十年,难道我要继续在会计学、审计学、统计学领域中“徜徉”吗?我的这一辈子就一定要跟财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吗?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地奔往财务工作岗位,加上父母语重心长的劝说,“你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不用在今后的工作上,多么可惜啊……青春时光不是用来浪费的,是用来积攒知识的,你都积攒了4年财务会计知识,你要是毕业后不做财务工作的话,你能做什么工作?你有其他的技术和水平吗?”
想想,父母说得也没错,于是我再一次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加入了财务人员的大军之中,成为了父母的“接班人”。
做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我很不开心,我将心中的痛苦告诉了一个好姐妹。好姐妹问我,你不是喜欢写作吗?大学的时候不是发表了很多文学作品吗?你不是在学报兼职做过编辑吗?为什么你不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尝试着往文学道路上发展一下呢?说不定哪一天你的文学之路走通了走顺了,你就不再需要做一名财务人员了啊!好姐妹的话点醒了我!我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一定要好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乐趣,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写作和阅读上,几年下来,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也出过几本小说。后来靠着这些发表的作品我成功应聘到一家报社做记者,终于脱离了我一直不喜欢的财务工作,做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现在回想起自己那些年的经历,回想起自己那些年所走的弯路,只想说一句:人,一定要及早地认清自己。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克服的困难是自己心中的那道坎。只要我们找准目标,认清自我,勇敢地跨过心中那道迷茫的坎儿,就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2.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完美
既然时光无法倒流,悲剧无法避免,不管我们怎样挣扎都改变不了不完美的事实,那不如敞开胸怀,勇敢地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然后挺起胸膛,傲然地面对一切苦痛与灾难。
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正是因为不完美,我们才会更加在意完美,但一味地去追求完美,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做法。正如冯小刚在女儿冯思语18岁的成人礼上说的一段话:“亲爱的女儿,现在你要开始接触到真正的人生了,生活有时候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公平,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要学着面对一切真实,接受一些不完美。”我们唯有接受事实,接受不完美的世界,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能努力地让自己变得更加趋于完美。
有位朋友,她的母亲在过世之前送给她一个金手镯,可能是因为母亲收藏了太久吧,手镯的色泽变得有些暗淡了,形状也不再是圆形,而近乎于椭圆形了。朋友将其戴在手上,横看竖看总觉得不太好看。于是她拿手镯去金铺让师傅帮她加工一下,希望恢复其原来又圆又亮的样貌。师傅很用心地帮她修整了一番,当她把手镯重新戴到手上时,感觉是比之前好很多了。不过没几天她就发现了新的问题,手镯上有一道小小的细细的划痕,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朋友觉得虽然这个划痕很小,她没看到倒没什么,可是她看到了之后心里就是不舒服,总觉得它不够漂亮不够完美,戴在手上怎么看怎么别扭。于是,她又把手镯拿去给师傅,让师傅帮她修整一下。师傅看了看那道划痕说,无伤大雅,不用修的,修了反而麻烦。朋友不嫌麻烦,硬是让师傅帮她修。师傅在划痕处洒了一些金粉,采用高温技术将其跟手镯熔合在一起,然后将其磨光滑了才把那划痕给掩盖起来。
有些东西,一旦有了伤痕,不管通过现代多么先进的技术去遮掩,其结果也还是一样,伤痕还是有,依然在,只是它显现出来的程度不同而已。被掩盖起来的伤痕并没有让我朋友感觉到心里舒坦,她反而心里一直有个疙瘩,总觉得那个手镯不完美、有瑕疵,戴在手上浑身不自在。后来,她又去找了师傅,把整个手镯熔掉了,打了一串手链。
别以为让手镯“改头换面”变成了手链,它就获得了新生,我朋友对它依然是心存芥蒂,依然觉得它是个有缺陷的物体。
其实有缺陷的不是那个手镯,而是我朋友的心理。她一开始就接受不了这个手镯的不完美之处,对于它存在的瑕疵非常介意,以至于她用尽了办法想让这个手镯变得完美起来,殊不知,越变心里就越难接受,越觉得这个瑕疵在变大。
美国曾经做过一项民意调查,问了很多人愿不愿意用克隆的方法获得一个完美的孩子?结果有6%的人欣然应允了,但是有76%的人则毫不动心,他们认为不需要破坏自然,一切顺其自然就好。可是又有人说了,没有谁一出生就是完美的,也没有任何一件事会做得完美,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任其自然发展,没有努力地将其向完美的方向引导的话,又怎么可能会有完美的人和完美的事物出现呢?
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谁也不想自己身上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吧?谁都想自己变得完美一些吧?那就首先要接受不完美的客观存在,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处,然后再努力地改变自己,将自己的不完美之处进行改造,促使自己不断地接近于完美。正如音符一样,有高音,有低音,有强音,也有弱音,我们只有接受了各种不同音符的特点,将其合理地排列在一起,才能组合成完整优美的音乐。
曾经采访过广西工学院一位名叫方宏川的学生,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方宏川因10岁那年的一次意外失去了双手。他不知道老天爷为什么对他那么残忍,但是既然事实已摆在眼前,他只有咬咬牙,接受这个事实,从此以后,用胶带把调羹和手腕绑在一起吃饭,用胶带把笔和手腕绑在一起写字。
方宏川是一个非常有韧性的孩子。虽然他失去了双手,被列入了残疾人的行列,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可以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去常规学校读书、学习,所以他拒绝进特殊学校就读,不想自己被当成残疾人而得到那些特别的照顾。双脚依然可以蹦蹦跳跳的他坚信自己“残而不废”,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因为他的坚持,因为他的自信,父母将他送进了普通学校就读,让他在正常孩子的圈子里成长,这不仅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不完美之处,更激励他勇于接受事实,勇于面对现实,并努力去弥补自己的不完美。比如,他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用双手去洗衣服,他就用两只手臂去洗去搓,尽管细皮嫩肉被磨伤了,尽管如此洗衣服洗出来的可能是血水,他还是坚持做了下去。他的生活,就这样从洗衣服开始慢慢地进入了普通人的轨道。虽然他的手不怎么灵光,但是他的脑袋一直在转动着,在生活上和学习上,他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差。
2002年的某一天,方宏川去县残联换残疾证时得知了一条有关残疾人体育运动方面的信息,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残联自荐,介绍自己平时在学校运动会上所取得的成绩。不久,残联的同志就接他去首府南宁进行了测验,他跑出的成绩让当时在场的领导非常兴奋,当即让他回去加强训练,去参加全国的体育赛事。之后,方宏川一边学习一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着紧张的训练。
在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方宏川获得了男子T45级400米、800米的第二名、200米第三名和4×400米的第四名,并且还打破了男子T45级400米的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从此之后,他便走上了体育运动这条道路。
高考过后他被广西工学院录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学生,进入了人生另一个重要的阶段。大学期间,他依旧一边训练一边学习,不仅拿了国家奖学金,还多次获得了多项体育赛事的大奖:2004年第五届广西大学生运动会上获男子甲组800米第五名、4×400第一名,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获男子乙组T45级200米、400米、800米三项第一并获组委会颁发的体育道德风尚奖,2005年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获男子T46/45级400米第六名并破了该项的全国纪录……
“在人生的征途上,只要勇于拼搏就会不断地取得胜利,身体的残缺并不可怕,而精神的残缺才是最可悲的。我没有健全的双手,但是,我有坚强的意志,有应付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信心……”方宏川多年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自己争得了各种不同的荣誉,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证明了自己“残而不废”的意志,虽然他失去了采摘成功果实的双手,但是他还可以用双脚或行走或奔跑到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