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和个性化是一个组合,标准化是基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没有标准化就无法个性化;个性化是主导,人的需求,各不相同,只有个性化才能满足不同需求。标准化与个性化的结合关键靠软件。
传统的经营模式是生产推动消费,这是供不应求时代的“推动模式”。转型后的经营模式是消费拉动生产,这是供过于求时代的“拉动模式”。全新的经营模式是由消费者、生产者、供应者之间通过互动来实现价值创造,这是最佳的“互动模式”。
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发展潮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企业都要应全球化之运而生存,顺全球化之势而发展。全球化通过产业、资本和人才的互动优化,实现全球一体化发展。
再创造是一个新兴产业,将废旧产品通过收购、拆卸,对其中有用的原料、部件进行循环制造,日本人称之为“静脉产业”,也是大有可为的“城市矿业”,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出新的路子。
价值观是根本性的,不同的价值观将产生不同的结果。一般都重视有形的价值,对无形的价值关注不够。当今的竞争主要在有形价值之中,而在无形价值中却存在大量空间,是开不完的金矿。
生态系统的概念非常重要,生态系统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联系性,生态系统中每个成员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具有共享功能;第二开放性,生态系统是开放的,既向外开放资源,又对内优胜劣汰,具有优化功能;第三互动性,生态系统在互动中不断增值,具有升级功能。生态系统是个有机系统,形成一个网络平台,在网络中所有成员按照自身的资源条件创造价值,同时获得相应的回报。生态系统是有生命的,在运动中不断发展壮大。
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三个方面,一种是资源驱动型,一种是效率驱动型,一种是创新驱动型。资源驱动型的路子已经走到尽头,现在需要的是提高资源效率,要通过创新来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从历史的中长期来考察,任何重大事项的发展都是由基本规律所决定的。从短期来看,某些策划、调控等有一定作用,但必须符合规律,否则只能起负面作用,与强大的规律相比是极其有限的,规律才是不可抗拒的。
许多新生事物,初生时都是粗糙的、不完美的,必须允许其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时最大的政策就是不争论、鼓励试、容忍失败、保护创新。当然也不要怕争论,历来新生事物都是在争论中长大的。
战略要有前瞻性,以未来看现在,站得高,看得远;战术要有执行力,找准切入点,做得小,抓得狠。战略决定生死,战术决定成败,两者相辅相成。
抓机会与建能力两者要找到结合点,机会果然重要,但太多的机会是抓不完的,建能力更为重要,能力建设需要时间,机会与能力结合好方得成功。
东亚经济圈往往是“见物不见人”,更多地关注土地、厂房等有形资产。而欧美发达国家往往重视无形资产,更多地关注专利、专有技术、企业的诚信意识和企业文化。两种做法的竞争力也因此而不同。
新世纪以来,中国已从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发达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的经营理念、模式和方法不可沿用,成功无法复制,必须与时俱进,在经营理念、模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
在供不应求的时代,供应不足是主要矛盾,因此生产处于中心地位,起决定作用。到了供大于求的时代,市场处于中心地位,起决定作用。现在不是生产决定流通,而是流通决定生产。过强的生产情结是落后于形势的,只能使企业长期处于被动地位。
产品服务化和服务产品化是两大趋势,通过产品与服务两者的深度融合,出现了一批“硬拉软”和“软带硬”的新型产品与新服务。服务产品化的主导理念是将工业设计的思想延伸到服务设计,运用工业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于服务研发,将服务形成产品。
低收入时期,一般是经济增长高于收入增长,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到了中等收入以上时期特别是高收入时期,一般是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市场竞争的初期,一般都是价格导向,企业用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这样就形成恶性竞争,利润空间被挤干。市场竞争加剧后,必然转向价值导向,企业要把提高产品附加值放在首位,从低附加值走向高附加值。
工资收入是整个居民总收入的一部分,一般为60%左右,同时有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这里关键在于经营性收入,这是创业形成的收入,是主动性富民,要提高经营性收入才能使居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居民收入结构要形成橄榄形格局,中间大两头小,这有利于社会稳定。从统计规律看,“172”是最佳结构,也就是高收入占10%,中等收入占70%,低收入占20%,当然这是一个动态平衡。
一般来说,一个产业中80%的低端生产能力只创造了20%的价值,这里的竞争十分激烈;而20%的中高端生产能力却创造了80%的价值,这里的竞争相对较小。企业决不要在价格上做减法,而要在价值上做加法。
对工资的形成机制,工业化初期是生存工资理论,以满足劳动者生存需要来定最低工资标准。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到工业化的中期后期则是分享工资理论,经营成果由劳动者共同分享,必须有效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制造业不等于生产,完整的理解应该是:制造等于生产加服务。在工业化初期是生产型制造业,生产占主导地位;到了工业化中后期逐步上升为服务型制造业,服务占主导地位,创造主体价值。企业的经营模式要从橄榄型转向哑铃型,做大微笑曲线的两端服务环节:即品牌市场和研发设计,而生产环节立足于做强,这种转型的本质是提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不正当竞争是一种商业现象,抱怨和愤慨是徒劳的。关键在于强化自身实力,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加强企业经营实力上,通过转型升级来增强企业内生力量,从而达到克敌制胜。
事物结构中的匹配十分重要:如需求型技术变迁与供给型技术变迁的匹配;产业技术基础与经营基础的匹配;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的匹配。这种匹配在一定的时空中优化组合。
消费结构的升级,由生存性消费到享受性消费再到发展性消费,生存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包括吃穿用住行等,发展性消费主要是健康、娱乐、教学、信息等。要重视非物质的服务性消费,这是未来的方向。
与市场对手在同一层次竞争,必定会打消耗战,只有在更高层次上与对手拉开差距,才能化竞争为合作。最重要的是自创品牌,直接拿订单,就能在市场上有话语权和定价权,将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形成有效的产业供应链。
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不能把现代化仅仅理解为一个经济的概念,现代化首先是理念的现代化,然后是制度的现代化,以后是经济的现代化,最后是人的现代化。
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要推动生产方式的变化,如今在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移动电话也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消费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为此生产方式的变革已势在必行。
商业生态系统支持着整个流通,供需双方的交易是在时空环境中进行的,必须由许多支撑机构来提供优质服务,使交易过程变得顺畅而富有效率。
投资家要为企业家创造资本价值,集中致力于发现价值、挖掘价值和提升价值。企业家做加法,投资家做乘法,共同创造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对资源的理解要有新的眼光,除了人力资源外,未来最有价值的资源有两种:一种是废弃物,所有废弃物都是新的资源,可以创造全新的价值;一种是数据,数据是最好的战略资源,通过数据加工,应用于实体经济,可以创造无比巨大的价值。
规模经济将逐步演化为流量经济,在一个产业中形成规模经济是传统的发展方式,将不同产业通过交联形成流量经济,这种新的发展方式是对规模经济的创新超越。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微时代”,诸如微博、微小说、微访谈、微电影等形成一个“微家族”,这代表时间是一种成本,快生活成为时尚,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高工资是低成本,而低工资却是高成本,人才是向工资价格高的地方流动。对于真正的人才而言,价值要与价格相适应,价格高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未来的消费是服务,必须拓展新的消费领域,大力开发服务性消费,包括娱乐、旅游、健康、信息、培训等,这些都是消费领域的蓝海。
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发展是第一阶段,只有发展才能创造财富,但发展会产生和积累各种矛盾问题,为此可持续发展是第二阶段,必须追求长期的永续发展,低碳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买”与“租”两种方式是不同的资源使用方式。“买”往往由于规模不够,使用频率低而维护费用高;而“租”比较灵活,使用成本低而服务质量好。一定程度上讲,“租”比“买”更好。
有效产出观十分重要,现今普遍的要求是强化投入,而不管产出,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性投入。只有强调有效产出,不必要的不行动,以产出定投入,才能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全球化是建立在各个国家和地区自主发展基础上的一体化发展。公有制是建立在个人所有基础上的共有制。建立以个体活力基础上的群体合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标管理是一种有效管理,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二是调动资源和能力,为实现目标而创造未来。
正如乔布斯所说的,只有对一千件事情说“不”,才能确保我们不会误入歧途或浪费过多尝试。机会有时往往是陷阱,机会太多却会丧失机会,关键在于选择机会。
绿色智慧化是发展的大趋势,传统工业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资源的低效使用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绿色智慧化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整体解决方案,其核心是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和智慧新技术。
供需平衡是在动态中实现的,有时供大于求,有时求大于供,在一定范围的产能过剩是必然的要求,只有过剩才能促进竞争,淘汰落后。正如有人总结农产品市场时说,多不得,少不得,不多不少真难得。
世界的本质是网络,网络结构是宇宙的基本结构。大到天体世界,小到基因组成,都呈现网络形态。网络系统与物理内容的结合就构成体系,在共生互动中不断进化发展。
技术节省只能节省生产费用,而制度节省可以节省交易费用,对企业来讲,交易费用高于生产费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高于技术,好的制度设计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培育中产阶层至关重要,中产阶层要占社会的60%以上,对全社会起到稳定器的作用。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终端市场是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中产阶层又是税收的主要来源,中产阶层的富裕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
边界本身是模糊的,许多边界正在突破,突破边界往往是新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边界就是中介。当今,产业边界的突破具有革命意义,把不同产业联系起来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商机,伟大的创意在于边界突破。
对事情本质的理解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投资来讲,对行业本质的理解最为重要,把握行业本质的项目,这是投资价值之真正所在。
一般认为,高科技就是知识经济,其实高科技产业都是实体经济,遵循实体经济的规律。知识经济本质上是信息经济,是有别于实体经济的新经济,信息经济是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其规律不遵循实体经济而具有独特的规律,信息资源是最好的知识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