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妹妹邓太后君临天下,邓氏家族也是一门显赫,无人能及,但是,邓骘并没有骄奢狂妄、得意忘形。相反,邓家越是得势他越是谨小慎微,时刻不忘以前代覆亡的吕氏、窦氏等外戚家族为戒、警醒家人。邓家上上下下也经常互相劝勉,对待荣宠格外小心,有时甚至对朝廷的封赏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引火上身。比如,和帝驾崩后,为了方便商议政事,邓太后经常把邓氏兄弟留住在皇宫中,邓骘担心惹来非议,多次上书请求允许他回家,坚持申请了一年多,邓太后总算答应了他。永初元年(107),朝廷再次给邓家封爵,邓骘为上蔡侯、邓悝为叶侯、邓弘为西平侯、邓阊为西华侯,食邑各一万户,鉴于邓骘设计拥立安帝有功,额外加赏三千户。面对这独一无二的至尊荣宠,邓家人诚惶诚恐、坚决拒绝,邓骘躲开前来册封的使者,辗转来到皇宫,亲自向太后上书,言词恳切,态度坚决,表明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同时冒死请求太后收回封赏。起初太后不听,邓骘坚持不懈,频频上书,直到第六次,邓太后终于答应了他。同年夏天,凉部羌人反叛,西州局势动荡不安,东汉政府很是担忧,派邓骘前往镇压,安帝亲自在平乐观设宴为将士饯行。后来,汉军在与羌人的交战中打了败仗,考虑到当时汉军远行作战,后勤补给跟不上,繁重的劳役让老百姓叫苦连天,怨声载道,是年冬天,朝廷命令邓骘班师回朝。虽然邓骘吃了败仗无功而返,但是碍于太后的原因,邓骘的回京仪式还是很隆重的,朝廷特别派遣五官中郎将亲自迎接并拜邓骘为车骑大将军,回朝以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封赏邓骘布帛和马匹。败军之将受到如此礼遇,邓骘获得的恩宠之盛一时间震惊朝野,无人能比。
难能可贵的是荣耀加身的邓骘从来没有自我膨胀,在荣誉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躬身克己,在百姓饥荒、饿殍遍野、盗贼蜂拥而起的乱世,他一方面崇尚节俭,减免劳役,与民休息,同时,又不断地举荐贤良,为朝廷网罗可用之才,治国安邦。在朝为官,邓骘恪守臣道,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家为父,邓骘教子极严,铁面无私,有一次邓骘的儿子邓凤私下收受中郎将任尚赠送的马匹,邓骘知道后,主动剃去了妻子和儿子的头发,将二人送至官府向朝廷请罪。
永初四年(110),邓骘的母亲新野君卧病在床,以邓骘为首的邓氏兄弟都上书朝廷,请求回家侍奉,因为邓阊年龄最小,一直都很孝顺,邓太后特别恩准他回家,并赐给他车马。后来,新野君去世,邓骘兄弟纷纷上书请求离官回家,为母守丧,因为当时法律还不允许两千石以上的官吏丁忧离职,所以,邓太后没有答应,后来,兄弟几人连番上书,邓太后无奈,只得答应了他们。居丧三年,邓骘兄弟吃住在母亲坟前,寸步不离,人都瘦了,在当时传为美谈。服丧结束以后,朝廷下诏让兄弟几人回京复职,协理政事,但邓骘等人坚决不从,叩头请罪,最后,邓太后让他们做了奏朝请的闲职,位居三公之下,列侯之上,国家遇有重大决议时,他们就入朝参政,和其他公卿们一起参与谋划。元初二年到元初五年,邓弘、邓悝、邓阊相继去世,兄弟三人都要求死后薄葬,不接受追赠官爵,邓太后均满足了他们最后的请求。
建光元年,执政长达十五年的邓太后驾崩,还没等太后大殓,安帝重申先前的命令,封邓骘为上蔡侯,位列特进。后来,安帝的乳母王圣等人诬告邓太后曾与邓氏兄弟谋划废除安帝,另立新主。安帝听后大怒,邓家陷入灭顶之灾,宗族成员全被免官,邓骘被没收钱宅遣回封地后,与儿子邓凤绝食而死。可怜邓氏一家尽忠尽孝、一心为国,终究也逃不过世家大族先贵后贱、风光过后满族覆灭的历史轮回。尽管邓骘兄弟一直小心谨慎,时刻不忘窦氏前车之鉴,但任凭他们怎么努力,到头来还是繁华落尽,徒留悲伤,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自杀的自杀,曾经的荣耀无限化作一声叹息。
五、汉代的夺情起复
在汉代,丁忧守制作为一种强制性规范开始出现,不过,它还没成为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强制性规范。具体来说,受其约束的只是上层社会的王室诸侯,中下层的官僚士大夫和普通百姓并不受此限制,官员丁忧更多地表现为道德层面一种自觉自愿的个人行为,丁忧与否政府并不干涉。但是,由于汉朝以孝治国,统治者重视孝道教化,朝廷选人用人也是以孝为先,在这种重孝意识的引导下,再加上王室诸侯的示范效应,丁忧守制成为官僚士大夫们品评一个人人品高下的重要指标。弃官丁忧成为一种风尚,大小官吏竞相效仿,宁过而无不及,人们无不以服丧逾礼和服无服之丧(即按礼制规定不应该服丧而服丧)为荣。愈演愈烈的去官丁忧之风导致政府各级衙门严重缺员,极大地影响了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统治者为了维护政府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保障国家机构的稳定,不得不对一些重要岗位上的文武官员夺情起复。由于丁忧的泛滥集中在东汉,所以,夺情起复现象也多发生在东汉。
(一)太尉赵熹丁母忧被汉明帝夺情
赵熹(前4~80),字伯阳,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人。赵熹出生在西汉末年,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少年时的他立身处世已经展示出大家风范,自愿替堂兄报仇却又不肯乘人之危的义举让仇家折服,主动负荆请罪,赵熹不忍杀他,闭门不见,无奈仇家也是个血性刚烈的人,求死的心无法动摇,无奈之下,赵熹只得成全了他,为堂兄报了仇,这件事在南阳传播开来,赵熹名声大震。
王莽篡权后天下大乱,赵熹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被人举荐加入了绿林起义军。赵熹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在帮助光武帝刘秀重建汉室,平定天下的大业中立下汗马功劳。建武二十七年(51)赵熹升任太尉,赐爵关内侯,负责巡视边疆。光武帝病逝后,赵熹亲自主持丧礼并根据遗诏辅佐汉明帝刘庄继位,永平元年(58),被封为节乡侯。永平八年(65),赵熹代替辞职回家的虞延行使太尉职权。后来遇到母亲丧事,赵熹上书请求回家守孝三年,明帝坚决不同意,因为皇帝深知朝廷政务离了赵熹可不行。于是,在赵熹服丧期间,皇上特地派使者前往赵家,强行脱了他的丧服,让他回朝照常上班。赵熹无奈,只好乖乖地被皇上夺情,亏孝全忠,虽是身不由己被逼夺情,但皇帝对赵熹的器重与赏识也由此可见一斑。起复后的赵熹更加兢兢业业,内管宫廷警卫,外行宰相职权,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偷懒。永平十八年(75),明帝驾崩,赵熹再次主持丧礼,送走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位皇帝,章帝刘炟继位后,赵熹升任为太傅,主管尚书事务。建初五年(80),84岁高龄的赵熹偶感风寒,一病不起,皇帝亲自探望,为他求医问药,终究也没能挽留住他的生命,这位从平原走出去,历经东汉光武、明、章三朝的宰相,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二)太傅桓焉丁母忧被汉安帝夺情
桓焉(?~143),字叔元,沛国龙亢(今属安徽省怀远县)人,出生于经学世家,是典型的名门之后。桓焉的祖父是明帝的老师,一代经学大师桓荣,父亲桓郁是章帝、和帝两任皇帝的老师。桓氏一家备受恩宠,因为父亲的缘故,桓焉年少时就被朝廷封了郎官。性格敦厚的他酷爱诗书,精于学问,传承家学,身体力行,口碑很好。永初元年(107),桓焉入宫给汉安帝讲授经书,得到提拔,被任命为中步兵校尉。永宁元年(120),安帝立刘保为太子(即后来的汉顺帝),任桓焉为太子少傅,一个多月后,就升为太子太傅。后来遭遇母亲病故,桓焉上书请求退职,回家丁忧,安帝同意他以大夫的身份回家居丧。刚过了一年,丧期还没结束,皇上就派使者带着美酒和牛肉到桓焉家里,下诏封他为光禄大夫,升为太常,当即除去丧服,夺情起复。
顺帝即位后,桓焉被封为太傅,永和五年(140)代王龚为太尉。汉安元年(142)因为出现日食这种不祥之兆被免职,第二年病死在家中。桓焉一生传承经学,弟子众多,其中不少日后成名,青史留名。
汉朝自高祖刘邦江山草创以来,虽然期间出现王莽篡国、外戚专权、宦官当道、政局动荡等混乱局面,但是以孝治国的方针从来没有改变。不管是谁执掌江山,孝始终是统治者号令天下、御民治吏的不二法宝,儒家孝道在汉代受到的礼遇可谓空前绝后,地位之尊贵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白,不管统治者怎么抬高孝道,美化礼教,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其封建统治,捍卫其根本利益。不管是道德教化还是严刑酷法,手段可以千变万化,但目的永远不变。孝道的践行必须是在不影响统治者利益的前提下,一旦当彰显孝道的丁忧守制影响权力运行和国家安全时,统治者会毫不犹豫地以国为重、亏孝全忠。所以,当官员事亲尽孝与事君尽忠发生冲突的时候,统治者无一例外地剥夺了大臣为父母居丧尽孝的机会,于是就有了为人臣子自古忠孝两难全的千年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