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6800000032

第32章 一个新人生论(下)(3)

第五节人生术

儒家之知命,亦是一种人生术。今再以人生术为题目,略广论之。

好之意义,已如上述。若将好分类,则好可有二种:即内有的好(intrinsic good)及手段的好(instrumental good)。凡事物,其本身即是可欲的,其价值即在其本身,吾人即认其为有内有的好;严格地说,唯此种方可谓之好。不过在此世界,有许多内有的好,非用手段不能得到。凡事物,我们须用之为手段以得到内有的好者,吾人即认其为有手段的好。换言之,内有的好,即欲之目的之所在;手段的好,非欲之目的之所在,但吾人可因之以达目的者。不过在此世界中,何种事物为有内有的好,何种事物为有手段的好,除少数例外外,全不一定。譬如吾人如以写字为目的,则写字即为有内有的好;如写信抄书,则写字即成为有手段的好。大概人生中之一大部分的苦痛,即在许多内有的好,非因手段的好不能得到,而手段的好,又往往干燥无味。又一部分的苦痛,即在用尽干燥无味的手段,而目的仍不能达,因之失望。但因人之欲既多,世上大部分的事物,都可认为有内有的好。若吾人在生活中,将大部分有手段的好者,亦认为有内有的好,则人生之失望与苦痛,即可减去一大部分。“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正因多数的事物,多可认为有内有的好,于其中皆可“自得”。此亦解决人生问题之一法也。

近来颇有人盛倡所谓“无所为而为”,而排斥所谓“有所为而为”。用上所说之术语言之,“有所为而为”即是以“所为”为内有的好,以“为”为手段的好;“无所为而为”即是纯以“为”为内有的好。按说“为”之自身,本是一种内有的好;若非如老僧入定,人本不能真正无为。人终是“动”物,终非动不可。所以监禁成一种刑罚;闲人常要“消闲”,常要游戏。游戏即是纯以“为”为内有的好者。

人事非常复杂,其中固有一部分只可认为只有手段的好者;然亦有许多,于为之之际,可于“为”中得好。如此等事,吾人即可以游戏的态度做之。所谓以游戏的态度做事者,即以“为”为内有的好,而不以之为手段的好。吾人虽不能完全如所谓神仙之“游戏人间”,然亦应多少有其意味。

不过所谓以游戏的态度做事者,非随便之谓。游戏亦有随便与认真之分;而认真游戏每较随便游戏为更有趣味,更能得到“为之好”,“活动之好”。国棋不愿与臭棋下,正因下时不能用心,不能认真故耳。以认真游戏的态度做事,亦非做事无目的、无计划之谓。成人之游戏,如下棋、赛球、打猎之类,固有目的,有计划;即烂漫天真的小孩之游戏,如捉迷藏之类,亦何尝无目的、无计划?无目的无计划之“为”,如纯粹冲动及反射运动,虽“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然以其为无意识之故,于其中反不能得“为之好”。计划即实际活动之尚未有身体的表现者,亦即“为”之一部分;目的则是“为”之意义。有目的计划,则“为”之内容愈丰富。

依此所说,则欲“无所为而为”,正不必专依情感或直觉,而排斥理智。有纯粹理智的活动,如学术上的研究之类,多以“为”为内有的好;而情感之发,如恼怒愤恨之类,其态度全然倾注对象,正与纯粹理智之态度相反。亚力士多德以为人之幸福,在于其官能之自由活动,而以思考——纯粹的理智活动——为最完的、最高的活动(参看第九章第十节),其说亦至少有一部分之真理。功利主义固太重理智,然以排斥功利主义之故,而必亦排斥理智,则未见其对。功利主义必有所为而为,其弊在完全以“为”为得“所为”之手段;今此所说,谓当以“所为”为“为”之意义。换言之,彼以“为”为手段的好,而以“所为”为内有的好;此则以“为”为内有的好,而以“所为”为使此内有的好内容丰富之意义。彼以理智的计划为实际的行为之手段,而此则谓理智的计划亦是“为”,使实际的行为内容丰富之“为”。所以依功利主义,人之生活多干燥——庄子所谓“其道太觳”——而重心偏倚在外;依此所说,则人之生活丰富有味,其重心稳定在内(所谓重心在内在外,用梁漱溟先生语)。

人生之中,亦有事物,只可认为有手段的好,而不能认为有内有的好。如有病时之吃药,用兵时之杀人等是。此等事物,在必要时,吾人亦只可忍痛作之。此亦人生不幸之一端也。

第六节死及不死

人死为人生之反面,而亦人生之一大事。《列子》云:“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睾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天瑞》)古来大哲学家多论及死。柏拉图且谓学哲学即是学死(《非都》,64节)。人皆求生,所以皆怕死。有所谓长生久视之说,以为人之身体,苟加以修炼,即可长生不老。此说恐不能成立。不过人虽不能长生,而确切可以不死;盖其所生之子孙,即其身体之一部之继续生活者;故人若有后,即为不死。非仅人为然,凡生物皆如此,更无须特别证明。柏拉图谓世界不能有“永久”(eternity),而却得“永久”之动的影像,时间是也(Timaeus,37节)。又谓人不能不死,而却亦得不死之形似,生殖是也。凡有死者皆尽其力之所能,以求不死。此目的只可以新陈代谢之法达之,生殖即所以造“新吾”以代“故吾”也。男女之爱,即是求生殖之欲,即所以使吾人于有死中得不死者。故爱之功用,在使有死者不死,使人为神(以上见《一夕话》,207、208节)。后来叔本华论爱,更引申此义(《世界如意志与观念》英译本第三册,336页)。儒家注重“有后”,及重视婚礼,其根本之义,似亦在此。孔子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已重焉?”(《礼记·哀公问》)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盖人若无后,则自古以来之祖先所传下之“万世之嗣”,即自此而斩,或少一支;谓此为不孝之大,亦不为无理[2]。此等注意“神工鬼斧的生小孩”(吴稚晖先生语)之人生观,诚亦有生物学上的根据也。

宗教又多以别的方法求不死与“永久”。凡有上所谓宗教经验(参看本章第二节)者,皆自觉已得“永久”。盖一切事物,皆有始有终,而宇宙无始终,已如上述(参看第十二章二节)。故觉个体已与宇宙为一者,即自觉可以不死而“永久”。盖个体虽有终,而宇宙固无终;以个体合宇宙,藏宇宙于宇宙,即庄子所谓藏天下于天下,自无地可以失之也。“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然此等不死,与上所说不死不同。上所说不死,乃以“我”之生活继续为主。此所谓不死,则不以“我”之生活继续为主。此种不死,且往往必先取消“我”,及“我”之生活继续,方可得到(如佛教所说)。上所说不死,可名为生物学的不死;此所说不死,可名为宗教的不死。

又有所谓不朽者,与上所说生物学的不死,又有不同。生物学的不死是指人之生活继续;不朽是指人之所作为,继续存在,或曾经存在,为人所知,不可磨灭者。柏拉图谓:吾人身体中充有不死之原理,故受异性之吸引,以生子孙,以继续吾人之生活。吾人之灵魂中,亦有不死之原理,亦求生子孙。创造的诗人、艺术家、制作家等之作品,皆灵魂之子孙也。荷马之诗,撒伦(Solon)之法律,及他希腊英雄之事功,皆为灵魂之子孙,永留后人之记忆,长享神圣的大名。此等灵魂之子孙,盖较肉体之子孙为更可尊贵(《一夕话》,209节)。中国古亦常谓人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人能有所立,其所立即其精神之所寄,所谓其灵魂之子孙;其所立存,其人即亦可谓为不死。不过此等不死,与上所谓不死,性质不同,故可另以不朽名之。

不过人之所立,其能存在之程度,及后人对之之记忆之久暂,皆不一定。如某人之所立,烜赫在人耳目,但过数十年、数百年或数千年,其所立已不存在,后人已不知其曾有所立,则此人仍可谓为不朽否耶?就一方面说,此人所立已朽,其人亦即非不朽。但就别一方面说,此人亦可谓不朽。盖其曾经有所立,乃宇宙间一固定事实,后人之知之与否,与其曾经存在与否固无关系也。就此方面说,则凡人皆不朽。盖某人曾经于某时生活于某地,乃宇宙间之一固定的事实,无论如何,不能磨灭;盖已有之事,无论何人,不能再使之无有。就此方面说,唐虞时代之平常人,与尧舜同一不磨灭,其差异只在受人知与不受人知;亦犹现在之人,同样生存,而因其受知之范围之小大而有小大人物之分。然即至小的人物,吾人亦不能谓其不存在。能立德、立言、立功之人,在当时因其受知之范围之大而为大人物,在死后亦因其受知之范围之大而为大不朽,即上段所说之不朽。大不朽非尽人所能有,若仅只一不朽,即此段所说之不朽,则人人所能有而且不能不有者也。

***

[1]幻想与理想之差别,乃程度的,非种类的。理想即幻想之较有系统、较合理、较有根据者。如柏拉图之理想国,莫尔(Moore)之乌托邦,实亦即空中之楼阁,特以其较有系统、较合理,故可不称为幻想,而予以理想之名耳。又理想一语有二义,参看第一章第一节。

[2]自生物学的观点言之,凡人之所生,无论男女,皆其“新吾”,皆所以代其“故吾”者。必有男子方可为有后,乃男统社会中之制度,无生物学上的根据。

同类推荐
  • 柏杨的智慧忠告

    柏杨的智慧忠告

    磨难是柏杨一生的主基调:周碧瑟为柏杨执笔写回忆录,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停下笔来,看着柏杨叹息:您的灾难怎么没完没了!求真,是柏杨文章的大方向:杂文在柏杨的各种文体中成就最高,这里有深刻的剖析、幽默的谈吐、犀利的文风。求真,让他的文章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力量,令浊者惧,使清者快。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叔本华论智慧人生

    叔本华论智慧人生

    这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一本谈论人生的书,就人生如何活法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属于励志类图书。而叔本华此后一生也基本上再没写过此类书。因此,此书是叔本华很重要的一本书。另外,还附赠了《叔本华论女人》。所有对叔本华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叔本华对女人的态度是什么。因此,拥有此书并读它,会更全面地了解叔本华的思想脉络。
  • 列子御风: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列子御风: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本书主要通过讲述《列子》中的寓言故事,将其中的奇妙哲理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给读者。全书分十篇,从不同的方面讲述天地、讲述人生,给读者一个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他把一切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并且可以由自己的内心加以消除。书中记录了他摆脱激情和欲望、希望获得冷静而达观的生活态度,阐述了理性与死亡的关系,分析了个人德行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同时要求人们常常自省,并付诸行动。
热门推荐
  • 大禹治水传奇

    大禹治水传奇

    本书是一本有关大禹治水的传奇故事。大禹是伟大的先驱,其事迹彪炳千秋,本书填补了大禹治水的事迹没有完整的故事书的空白,作者根据《尚书》中“禹贡”一文提供的大禹治水的大概轮廓,凭此演绎想象而成,再现了远古时期大禹治水、疏通九州的全过程,语言通俗易懂,故事跌宕起伏,出场人物个性鲜明,是老少皆宜的传奇故事读物。
  • 因为年轻,所以我们伤得起:我是摩羯座女孩

    因为年轻,所以我们伤得起:我是摩羯座女孩

    认识梁隽绎的时候我二十二岁。那年夏天,我赤手空拳地来到这个城市。我花了一周就找到了工作,找房子,却花了近一个月。还好,总算满意。这是一个老式四合院里的一间大平房。我喜欢这样的老院子……
  • 我的地图不见了

    我的地图不见了

    一朝穿越,好在得了一个地图系统,可是有一天……
  • 我想靠近你一点点

    我想靠近你一点点

    “我想离你近一点点,再近一点点,哪怕你可能不知道我来了,可是只要我自己知道我离你近了一点点,我就很满意了
  • Areopagitica

    Areopagitic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宫正清秋

    南宫正清秋

    三十岁的女白领方知非在祭奠故人的洋槐树不远处发生了车祸,深度昏迷的她意外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王朝。背负着皇命的她不得不带着有秘密的近身侍女青冥入宫。从此甘愿做自己侍女背后的幕僚,扶持她上位得宠,并且发誓在这个世界中决不对任何人动情,安然回归自己的世界就好...
  • 我真的没那些身份啊

    我真的没那些身份啊

    穿越后赠送了个聊天群,可是这群里显示的那一大堆身份是什么鬼啊!
  • 望儿山

    望儿山

    沛河边上,有座悬崖峭壁,苍松挺立的高山,人称它鱼龙山。人们所以称它为鱼龙山,并不是因它高大雄奇,而是它肚里有一洞,洞中有一潭,其深无比,直通东海龙宫,东海龙王的子女常来潭中,嬉戏作耍,散落下无数龙虱,变成世间稀有的小鱼,当地农民称叫龙鱼,又有叫着霉鱼,因为只在霉雨季节,在潭中方可捕捞到此鱼。不管是叫什么鱼,此山是因鱼而得名,故叫鱼龙山。这当然是民间传说了。不过,潭中确有一种鱼,很为罕见。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人生总不会一直一帆风顺

    人生总不会一直一帆风顺

    爱好读书写作和吹笛,代表作有《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潘维诗歌草木集》《疯人日记之夜殇》,以及正在续写的《植物医疗诗集》等,其短视频原创音乐有《上海滩》《上学歌》《生日快乐》等。本书《人生总不会一直一帆风顺》是作者在成长路上经历的一些事,是作者内心灵的互动,望大家喜欢,不喜欢勿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