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题扩展法
许多课文的题目本身就点明主要事件,提示了主要内容。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并进行适当的补充,使表达更加全面。例如,《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篇课文,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宇航员在太空睡觉、喝水、走路、洗澡等许多生活的趣事。
4.要素串连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写人、记事的课文,只要把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清楚了,并加以串连,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争吵》一课,主要内容用要素串连法概括为:“我”和克莱蒂因一点小事吵架,事后,克莱蒂主动请求和好,而“我”因不主动认错受到父亲的批评。
5.句子摘录法
对于以中心句统帅全文的课文,用这种方法概括主要内容比较准确、快捷。只要摘录中心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主要内容。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第一自然段就有一个总领全文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抓住这个句子,就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四)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
阅读一篇文章,单是理解主要内容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意图,明白作者通过课文的内容赞扬、批判什么,反映什么,说明、表达什么,也就是要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进而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在不同的文章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不尽相同,有的比较单一,有的却比较复杂。例如,同样是赞扬人物高尚品质的文章,《小摄影师》一课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一夜的工作》一课则不仅赞扬了周总理“辛勤工作”、“生活简朴”这两方面的品质,而且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热爱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表达就复杂一些。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阅读课文,通过对内容的思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
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主要内容分析法
主要内容分析法是概括中心思想最基本的方法。许多课文的中心思想没有直接点明,必须通过对课文人、事、景、物的描述的思考才能领悟出来。因此,概括这类课文的中心思想,就要认真阅读课文,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然后才能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和时间赛跑》一课主要叙述“我”从外祖母去世这件事知道了过去的就不会再回来,并和时间赛跑的故事。分析主要内容后概括出中心思想为:本文通过记叙“我”从外祖母去世这件事知道了过去的就不会再回来,并和时间赛跑的故事,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才会成功。
2.文题分析法
有些文章在题目上直接点明了中心思想。例如,《中国救援队员,真棒!》就是赞扬了中国救援队员对其他国家的人们无私帮助的品质。运用分析文题法来概括中心思想要注意的是,课题虽然点明中心,但课题往往是课文意思浓缩后的词语或短句,要概括成中心思想,还必须加上自己对内容的领悟,把课题扩展成意思完整的句子。
3.重点段落概括法
不少课文中有能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重点段落,抓住这些重点段落进行分析,就能得出课文中心思想。例如,《落花生》的第十三自然段讲道:“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就是课文的中心。
有些课文的重点段落包含几个自然段,这就要先概括出段落大意,再根据段落大意推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4.中心句分析法
在一些文章中,有直接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中心句,抓住这些中心句,就能很容易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例如,《詹天佑》开头的“詹天佑是我国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一句就是“中心句”。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中间。例如,《落花生》一课的“中心句”出现在第十三自然段:“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结尾。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最后一句“我们的心跟你们永远在一起”,点明了中朝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中心。
5.抒情、议论分析法
有的课文,作者会把中心思想放在自己的议论部分来表达。例如,《白杨》一课,我们就可以从课文的“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吗?不是,他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的一段议论概括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有的文章通过抒情的句子表达出中心思想。例如,《草原》一课的最后一句“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就充分体现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情谊这样的中心思想。
6.语言分析法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作者有时候会把中心思想放在人物的语言中表达出来。例如,《登山》一课就能从列宁说的话“我们应该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一句中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
五、朗读、默读、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主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的展开与阅读方法技能的运用中获得真正的阅读能力。朗读、默读、诵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技能。
(一)朗读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积累语言素材,培养良好的语感,受到情感熏陶和教育。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朗读的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至三学段的朗读目标是,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由三个学段的朗读目标可以看出,“正确、流利、有感情”是目标要求的核心。“正确”,是要求朗读时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音,吐字清楚,发音响亮,读时要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流利”,是要求朗读时语气要连贯、通畅,能读出句读和段落之间的停顿,节奏自然,速度适当;“有感情”,是要求朗读时通过轻重、抑扬、停顿等变化,把所阅读文本的情感传达出来,同时有主体的感情渗透其中。
三个学段的朗读目标看上去十分相似,但仍存在差别。例如,第一学段提“学习用”,是指初步学习用普通话朗读,其间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第二学段提“用”,强调的是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读的实践过程;第三学段提“能用”,强调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要求学生基本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水平。
2.朗读的训练形式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用的有齐读、自由读、小组读、个人读、引读、分角色读、表演读、比较读、轮流读、竞赛读等。
每一种形式的朗读都有各自的优点,如齐读,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朗读中来,能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对增强气势、渲染气氛有很好的效果;如个人读,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能让每个学生在比较充分地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再如引读,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读中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促进思维的发展。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适合的朗读形式,学生的朗读才会更有成效。
3.朗读的训练指导
(1)扫除语音障碍。
在初读课文时,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在学生自读后,教师可进行抽查,对容易读错的字、词、句做出纠正和引导,要把集体读和个人读结合起来,让全体同学都能真正把课文读准确。
(2)提供示范,掌握技巧。
针对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师可通过自己的范读或多媒体示范朗读,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朗读的技巧,并进行模仿,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3)创设情境,引导感悟。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这样在孩子们朗读时才能感情投入,才能自然而然地读出“味道”来。
(4)要给足“读”的时间。
在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层次地朗读课文,给予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从而达到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二)默读
默读是一种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的阅读方式。由于默读不用出声,所以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进行文本的理解和领悟。由于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特别是阅读报纸杂志时经常要运用默读的方式,所以抓好默读训练,是提高阅读效率、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1.默读的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至三学段的默读目标是,第一学段: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对于默读的要求,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起始阶段要求“学习”默读方法。到中年级时要“初步学会”这些方法,“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就是要和朗读区别开来,逐步脱离朗读,这是对默读的基本要求。到了高年段,则对默读的速度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2.默读的训练指导
(1)注意朗读与默读的衔接。
有研究表明,小学生默读能力的形成,要经历“小声读”和“无声读”两个阶段。“小声读”是朗读向默读过渡的重要阶段,为此,在学习默读的初始阶段可先指导学生“小声读”。读的时候还要提出“边读边想”或“边读边做标记”等要求,为“默读”做铺垫。
(2)教给学生默读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教给学生默读方法并逐步提高默读的要求。例如,默读要做到“三不”,即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还要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所谓眼到,就是认真用眼看;所谓心到,就是看到哪里,想到哪里,集中注意力思考、分析课文中提出的问题;所谓手到,就是随时动手作批注。在低年级的学生学默读时,绝大部分学生会有嘴动并发出轻声的现象,注意力也不够集中,读的速度很慢,还不会边读边思考。所以在学生初默读时,可适当放低要求,延长默读时间,教师要做出评价和引导。到了高年级则不但要求学生做到“三不”、“三到”,还要求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3)设计问题引导默读。
让学生默读之前,教师要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一种阅读的导向,让学生有目的的读,读有所思、读有所获。例如,教《巨人的花园》一课,就可以带着问题自主探究:为什么说“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使学生通过默读深思,明白快乐要与他人分享的道理。
(4)保证默读的时间。
在教学时,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默读时间,不要让默读环节流于形式,体现不出默读的作用。一般阅读一篇中年级的课文,需要3~5分钟。如果时间不够,学生没读完或匆忙浏览完,既无法把握文本的内容,“边读边想”、“边读边做批注”的习惯也无从谈起。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文本的长短以及学生的特点,计算好默读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思、批注,默读效果才更明显。
(三)诵读
诵读是在对文本达到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是一种眼、口、耳、心并用的智力活动。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诵读要求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味道。诵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进入作品的桥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进眼、出口、闻耳、记心,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领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1.诵读的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具体地提出了诵读的内容和方法。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感情,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从上面的目标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对诵读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从诵读的内容看,第一学段以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为主,因为它们篇幅短小,富有童趣,朗朗上口,很适宜低年级的学生吟诵。第二、第三学段则以优秀诗文作为诵读材料,并且阅读的范围和诵读的难度逐步增加。从诵读的要求看,第一、第二学段侧重引导学生以体验情感、想象情境的方法感受语言、领悟大意;第三学段强调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诵读要求也更趋细化。
2.诵读训练指导
(1)诵读强调一个“熟”字。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对于“读书”有这样一番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读书不是读一遍、两遍,而是要读好多遍,即所谓“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这样,才可能对文本的意蕴有所体悟和触动,才能读出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