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1600000008

第8章 中世纪文学(1)

第一节 概述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古代历史的结束,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其中5至11世纪为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12至15世纪为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16至17世纪为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就文学发展而言,中世纪文学只包括前两个时期的文学。

一、中世纪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中世纪是欧洲社会的封建时期,早在3世纪,曾经盛极一时的古代地中海区域的奴隶制就开始衰落,欧洲发生民族大迁徙,原来居住在北欧的凯尔特人、日耳曼人等民族大举南下。当时这些北方民族还处在氏族制末期,所以被罗马人称为“蛮族”。公元476年,西罗马在内部奴隶起义和“蛮族”大举南下的夹攻下灭亡,这被视为中世纪的开端。此后,在这个奴隶制帝国的废墟上出现了一系列大小不等的“蛮族”国家,这些国家之间为争夺土地,不断发生战争,在几个世纪的混战中,欧洲各国的版图逐渐划定,同时封建庄园经济和森严的等级制也逐渐形成,10世纪前后,欧洲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在12世纪,欧洲历史进入了被称为“美丽的中世纪”的新时期,生产工具的进步带来了物质产品的丰富和社会制度的巩固完善。与此同时,古代城市恢复了生机,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成批出现,极大地冲击着封建主义的自然经济,开始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它所催生出的新兴的市民阶层大大增强了反封建的社会力量,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和条件;市民文学的出现与繁荣,则为欧洲中世纪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欧洲封建制确立过程中,基督教不断地向“蛮族”国家传播,并与封建统治相互扶持,在王权的支持下,中世纪教会的势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某种程度而言,中世纪的历史,就是欧洲“基督教化”以及基督教“欧洲化”的历史。到公元9世纪左右,欧洲已经形成了初具特色的基督教文明,基督教通过与世俗统治者争权夺利,获得广泛的政治权力,逐渐实现了宗教权与政治权合一的教皇统治。除掌握政治权力外,教会还在经济、精神、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掌握着绝对控制权,一切学术科学都成为神学的奴仆。欧洲中世纪历史的基本特点,就是基督教处于主导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1]尽管在中世纪后期,基督教走向世俗化、专制化,教会制度体现出了扼杀人性的一面,但在欧洲中世纪文明的初创与重建时期,基督教对封建制国家的形成和社会的稳定是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的。作为统一的欧洲的象征,它使欧洲形成了文化上的同一性,同时运用一整套关于人的思想、伦理、道德方面的规范,遏制了封建君主之间无穷无尽的战争和“蛮族”骑士们无法无天的行为,并通过大量的慈善事务撒播了一种普泛的人文关怀。

在文化传统上,中世纪文学是由非常复杂的成分糅合而成的。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伴随基督教的扩张而来的希伯来文化传统。《圣经》文化适应了中世纪初期信仰维系方式建立的需要,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要素之一,对欧洲文化影响极为深远。此外,影响中世纪文学的还有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传统、为欧洲精神注入崇拜女性与追求神秘思想的日耳曼文化传统和主要经由西班牙与南部意大利对欧洲产生影响的东方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在互动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大的融合。第一次是“加洛林文艺复兴”: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国王查理(742—814)崇尚文化,善待学者,兴修教堂、学校和图书馆,重写古代歌谣,支持改革旧有的拉丁文字,首次使欧洲古代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大规模地融合起来。到了12世纪,随着欧洲经济的繁荣,欧洲文化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交流、大融合和大统一。通过11世纪到13世纪的8次十字军东征,欧洲结束了封闭状态,一方面吸收了拜占庭基督教文化的因子和要素,孕育出神学异端思想,导致以柏拉图理论为基础的拉丁基督教文化转向了以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为基础的基督教学说体系;另一方面吸纳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文明的文化因子。这些因素,促成了“12世纪文艺复兴”。从此,信仰的盲从被取消,理性的价值被张扬,人们所具备的最高品格是探索真理的激情。自主精神与个性意识的苏醒使人们重新理解上帝的内涵和人与上帝的关系,同时在宗教的名义下探讨自我的价值。而此期出现的圣母崇拜则是基督教人性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为此后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创造了有利条件。到了13世纪以后,欧洲文坛就兴起了研究古代文化的潮流。这股微微吹拂的文艺春风,终于孕育出了中世纪文学的杰出代表——意大利诗人但丁。

二、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特征

中世纪文学成分复杂,风格多样,主要呈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文学创作的原初性与多元性。在中世纪,由于滚滚而来的“蛮族”几乎摧毁了一切社会文明,中世纪文学不得不在古代文明的废墟上重构,经历新的阵痛。具体而言,欧洲近代诗歌是经由教堂仪式的唱诗、赞歌发展起来的。戏剧最初产生于宗教弥撒仪式上的“衍文”以及随后的“圣歌”和“续唱”,以后逐次发展成为宗教剧、奇迹剧和城市戏剧。近代长篇小说是由英雄史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孕育发展起来的,短篇小说的前身则是中世纪中期民间极为盛行的韵文故事与散文故事。

与此同时,中世纪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不断吸纳了古希伯来、古希腊、日耳曼乃至东方文学的传统。这种文化多源性必然造成它在思想上的多元性。在内容上,中世纪文学产生在宗教万流归宗的一统天下之中,因而具有深厚的宗教色彩,另一方面又常常披着宗教的外衣,反抗严酷的宗教桎梏和封建统治。在文学类型上,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等组成了文学的主潮,而民间故事、谣曲等强劲的亚文化文学潮流又往往与其互相渗透。在叙事风格上,中世纪文学也表现出了梦幻、象征手法与写实倾向的结合。

第二,象征、寓意、梦幻手法的广泛使用。神学笼罩下的中世纪,一切文学都被打上宗教的烙印,即使是非宗教性的文学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宗教思想。为宣传抽象的宗教思想与宗教精神,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在中世纪文学中被普遍使用。象征成为文艺创作的一个指导原则,一切文艺表现和事物形象都与象征有关,背后都隐藏着一种宗教奥秘。在造型艺术中,光辉象征上帝,牧羊人象征基督或传教士,羊象征基督教徒,三角形象征神的三位一体,蛇象征恶魔之类,乃为妇孺皆知。这种象征是一种低级的形象思维,因为其感性形象不能够鲜明地表现理性内容,颇具神秘色彩,使得中世纪文学普遍呈现出审美意识的朦胧化与神秘化。

第三,艺术风格的讽刺性与戏拟性。中世纪文学具有深刻的讽刺精神。早在13世纪初期,骑士传奇《奥卡森与尼柯莱特》写的是骑士以粪便为炮弹轰击敌手,居然所向披靡;或写男人卧床分娩,女人冲锋陷阵,开启了讽刺时尚的先河。与此相比,其时盛行了两个世纪之久的数量惊人的民间故事则博采生活中的滑稽情节,以强烈的讽刺力量表现了市民反对宗教和教会的情绪。如《驴的遗嘱》写一个教士用20个银币买通了上帝,《神甫阿米斯》讽刺教士的祷告能产生连驴子听了也会念《圣经》的“奇迹”。大量的以列那狐为主人公的讽刺叙事诗,以及通过剧中人物讽刺贵族和教士并指斥时弊的城市戏剧,更是鲜明地体现了中世纪城市文学的喜剧性和讽刺性。

三、中世纪文学发展概况

欧洲中世纪文学是在古代文明的废墟上生长起来的。在中古初期,文坛荒芜一片,只有教会利用文学进行宗教宣传的一些作品。民间创作虽然丰富,但由于受到教会的摧毁和破坏,流传下来的只有部分经过教会选择、加工过的早期英雄史诗。中世纪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歌颂封建时代具有民族意识的爱国英雄的英雄史诗广泛流传,反映世俗封建主意识的骑士文学兴盛一时。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反映市民意识的城市文学开始异军突起,文学因而结束了萧条状态,日渐繁荣,成为近代文学崛起的前奏。欧洲封建社会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人与人之间等级森严,界限分明。一般来讲,社会成员分为神职人员、贵族、平民三个等级,每一个等级内部又分为几个不同层次。比如教会神职人员分成教皇、大主教、主教、神父等,贵族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层次以及后来的骑士阶层。平民起初是农奴和自由农,后来随着城市的出现而有了市民阶层。这种社会形态决定了每个不同的阶级、阶层都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要求,于是中世纪文学形成了几个以阶级性为本质特征的文学种类与文学风格。总体上来看,中世纪文学根据不同的创作主体与创作风格,大体可分成四种文学类型。

(一)教会文学 教会文学作为教会普及教义、宣传宗教的工具,多用正统的拉丁文写成,其主要样式包括宗教诗歌、基督故事、圣徒传、祈祷文以及后来的宗教剧和奇迹剧,在内容上主要宣扬上帝的权威,声称世俗生活只是通向天国幸福的一个小站,描绘人生无常、享乐有罪、彼岸力量无比强大。其主要人物大多是为基督教信仰而献身的殉教者、弃绝尘世生活遁世苦修的苦行者和长途跋涉去朝拜圣地的香客,以及禁欲的修女、忏悔的罪娃等,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通过象征、寓意、梦幻等方法来宣传抽象的宗教观念与宗教情感,充满神秘气氛。

宗教诗歌产生于教堂仪式的唱诗,最早出现于7世纪。凯德蒙(650?—680)被认为是最早的盎格鲁撒克逊基督教诗人,作品为“创世圣歌”,现存9行。《圣女欧拉丽赞歌》问世于8世纪末,被认为是法兰西文学的开端。德国则在9世纪末出现了用巴伐利亚方言写成的《穆斯皮利》。

宗教剧起源于弥撒仪式上的“衍文”,即弥撒仪式上的开场白、插话或结束语。这种“衍文”后来衍生出“圣歌”和“续唱”。据考证,最早的“圣歌”作者为修士诺克尔·巴巴勒(840—912),他的朋友图提罗(850—913)的“衍文”被认为是中世纪戏剧的萌芽,德国修女罗丝维萨(935?—1002?)则被认为是中世纪欧洲最早、最有影响的诗人和宗教剧作家,一生著有8部诗体的圣徒传奇、两部历史长诗和6部宗教剧,均用拉丁文写成。她的创作上承泰伦斯,使用有韵的散文进行创作,通过对话展开叙述,在形式上为欧洲近代剧提供了最初的范例。

(二)英雄史诗和民谣 英雄史诗是欧洲各民族文学最早的文学形式,根据史诗形成时代的不同,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早期英雄史诗是各民族在氏族社会瓦解时期产生、歌颂具有传奇色彩的部落英雄的英雄史诗,是欧洲各国封建化和基督教化之前的产物,反映的是氏族社会晚期各民族的生活,由于创作时间较早,早期的英雄史诗还保留着浓厚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代表作品有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冰岛的《埃达》和《萨迦》、芬兰的《卡列瓦拉》等。其中最重要、保存最完整的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它描写部落英雄贝奥武甫年轻时在丹麦除海妖、年老时在瑞典斗火龙的故事,反映了5至6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氏族社会解体时期的生活。主人公贝奥武甫英勇无畏、大公无私、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体现了氏族社会集体的理想与美德。这部史诗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直到10世纪才用古英语记录下来,成为英国文学中第一部重要作品。

到了中世纪中期,欧洲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融合已经初步完成,一些主要国家建立了君主制,王权的力量得到加强,作家们的国家意识大大增强,歌颂封建时代具有民族意识的爱国英雄的英雄史诗因而广泛流传,即后期英雄史诗。它反映了人们对建立统一国家的憧憬和意愿,表现了英雄人物英勇善战的大无畏气概。这类史诗一般都以一定的史实为基础,先是在民间流传,大约在12、13世纪被文人整理加工成文字,著名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四大英雄史诗。这些史诗与中世纪早期的英雄史诗不同,它们是欧洲国家封建化之后的产物,因此,诗中所歌颂的英雄不是那些体现氏族集体理想的人物,而是封建化时代的英雄,史诗除了表现他们的英勇善战,还充分体现了他们忠于国家、忠于君主,表现出封建制时代人民对国家统一、民族强盛的思想愿望。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成为后期英雄史诗的主要基调。另外由于它们产生在基督教统治的年代,再加上在传播过程中都经过了神职人员的加工整理,所以这些史诗往往带有基督教思想的影响,那就是英雄人物除忠君爱国外,同时还有虔诚的基督教信仰。

同类推荐
  • 烽火岛(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烽火岛(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天才脑筋急转弯(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天才脑筋急转弯(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唐·吉诃德(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唐·吉诃德(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本书介绍了牛、羊、猪、马的解剖学知识,家禽解剖学特征,动物细胞学、基本组织、主要器官组织和胚胎学基本知识。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

    新闻传播是社会活动主体间相互传达信息的交流活动,是社会结构体系中新闻传播机构利用媒介向广大受众发布和传递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报道的传播活动。人们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即是新闻伦理研究的内容。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确认新闻事业体制和隶属关系等因素的法律地位,建立业务组织、管理体系,划定新闻从业人员在法律上的职责关系,调节和监督新闻传播行为的指向,解决新闻机构间的纠纷,规定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后果特别是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以及规定和保障新闻工作程序。在本书的论述及分析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到这伦理与法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深刻内涵。
热门推荐
  • 无限始源

    无限始源

    九转金丹,超凡入圣的仙侠宇宙。病毒肆虐,丧尸横行的末日宇宙。跨越虫洞,探索真理的科技宇宙。无尽的轮回,无穷的宇宙。生与死的挣扎,这里,是充满无限恐怖的...轮回之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权倾宠爱:妖孽王爷太霸道

    权倾宠爱:妖孽王爷太霸道

    姜笙宛不知家道中落,竟被祖父差人抬到这个男人屋里面。洞房花烛夜,她盖头被挑起。哭肿的眼睛看到的却是这个恍若谪仙,气质尊贵的男人。不是说王跛子奇丑无比,游手好闲。“你真的是王……”,姜笙宛垂下头,不愿意把那难听的“跛子”二字说出口了。沈肆目光直勾勾,一刻都不愿意离开姜笙宛。简劣粗糙的红嫁衣并没有影响眼前人半分姿色,他笑意里融了前一世无处寄托的想念“笙笙,叫夫君。”见少女怔住,沈肆轻叹。“罢了,先别叫。这天下最珍贵的凤冠霞披配上你,才称得上是嫁啊。”姜笙宛呆呆看着眼前的男人,他眸中满是怜爱,是正心疼自己吗……“夫君。”眼前的少女红着脸垂下头,细弱羞涩的声音被沈肆捕捉,沈肆眸色陡然转深。
  • 凌天圣尊

    凌天圣尊

    白云天重生归来,发现自己正在被人埋,不过人已不同,乃是无上之界的道殿道子重生归来,凭借无上的武道意志,看他如何步步冲关,弥补前世之缺。
  •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1945年下半年,整个法国都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喜悦中。5月7日凌晨2时41分,德国在法国东北部小城兰斯签字向盟军投降。三个月后的8月25日,巴黎也回到了法国人民的手中。就在饱受苦难的人们正期待欢庆之时,法国人民的骄傲--戴高乐将军在第二天的下午4点,从奥尔良门进入了法国市政大厅。他面对欢呼的人群激动地说:“此刻,我只想说心中的一句话--巴黎万岁!”整个香舍丽榭沸腾了,整个巴黎沸腾了,整个法国沸腾了。
  • 恐怖的超研学校

    恐怖的超研学校

    丁丁龙在睡梦中被一个声音惊醒。原来是哈吉星的鹰嘴球球在《未来发明日历》里呼唤他。鹰嘴球球急切的告诉丁丁龙,他把雪豹大公鸡派到地球来了,叫他去赶快找,要是晚了害怕他惹出什么祸来……丁丁龙带着谜一样的使命踏上了寻找雪豹大公鸡漫漫之路。而雪豹大公鸡却在丁丁龙没找到之前,已经发生了一件又一件神秘的怪事,玄机重重下接踵而来的是信任、欺骗、关爱、利用、背叛。神谕的力量正式启动,与火雷子和野鸡脖的正义之战刚刚开始……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6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6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推荐阅读·2016中篇小说卷》选取2016年的中篇小说近十篇,包括迟子建、张楚、陈希我、王方晨等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内的多位名家新作,代表了年度中篇小说创作的高水平。本书主编为中国权威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他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值得阅读的中篇小说,每篇附有专业的、精彩的评论。既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成绩的梳理,更是为读者带来美味可口的文学盛宴。
  • 若许年:朱红卷

    若许年:朱红卷

    青玉纤尘,薄谅春秋。我有相思寄心魄,恨比一场平生,一去十里红装,未敢有相逢。本书甄选九篇小小鱼师姐奇幻小说代表作,每一篇故事里都有愁万千丝绕骨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剑灵不好当

    剑灵不好当

    在神墟中经历了三万年刑罚的夏辛,被天界赫赫有名的战神收为剑灵。于是乎,失忆的她有了两个新的身份——天界战神的恋人,魔界大将的青梅。在成为一名合格剑灵的路上,她找回了记忆,平定了乱世,失去了挚爱,追溯了前生。待到被鲜血浸染之时,她才发现,原来一切早在千万年前已经注定。那年桃花下的男子,便成了她三世逃不过的劫。想要拯救的人,却是她必须要摧毁的人。双男主,失忆梗,三生三世梗,非升级文,非套路文,各位客官敬请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