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6300000026

第26章 道家的人生哲学(4)

儒道两家所论理想人格虽有相通之处,但更多的则表现为相互的对应和差异。与在理想境界上追求所谓道德境界相对应,在理想人格上儒家推崇现实的人世的道德人格。尽管孔、孟、荀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不论就其内涵抑或就其外显来看,都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根本精神上却并无二致,即都须具备“内圣外王”的品格。“内圣”指人的道德修养,“外王”指人的政治实践。“内圣”、“外王”在一个人身上的完美结合,意味符该人之理想人格之完成。不过,山于“外王”并不因为个人的努力即可奏效,所以棉对而言,儒家更注重“内圣”的品格要求,更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践履在完善其删想人格过程中的决定性作川。必须特别指出的足,儒家不足独善其身论者,他们从不曾忘怀于社会,忘怀于火下,他们有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责任感,他们主张通过兼善天下来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谓“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即是其理想人格之现实入世品格的高度体现。

与在理想境界上追求所谓自然境界、逍遥境界相对应,在理想人格上道家推崇即世而又超世的自山人格。尽管老庄心日中的理想人格在内涵和外显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根本精神上则同样并无二致,即都须具备超脱和放达的品格。“超脱”指人身处人伦世界却非“与人为徒”,身处世俗社会却不为世俗社会的繁文褥节所缚,而是拔开迷雾,“与天为徒”,超越有形有相界,认清真我,提升自我;“放达”指人在人生实践中能够适其意,遂其情,安其性,定其心,使身心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和解放。在道家看来,“超脱”和“放达”在一个人身上的完美结合,即意味着该人之理想人格之完成。他们没有象后来的佛家那样,主张抛弃人伦而遁人空门,他们对现实表现出较之儒家更强烈的不满,并从不满而走向对现实的批判和否定,但他们并没有象儒家那样进而走向对现实的改造与变革。他们提倡与政府不合作,抛弃礼法,隐居山野,以无事为事,乃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追求“自喻适志”,自得其乐,凡此皆体现了其理想人格的即世而又出世的自由品格。

在对儒道理想人格的品格特征作出总体的比较之后,我们再来审视道家关于理想人格的具体论述就方便多了。《老子》、《庄子》书中理想人格之名号的使用不是统一的,其中许多是老庄独创的概念,当然也有对儒家理想人格之名号的借用,“圣人”人格即是很显明的一例。不过,“圣人”作为儒家的理想人格,是老、庄批评的对象;而作为道家的理想人格,却成r被推崇的对象。他们批评“圣人”(儒家意义上的圣人)说:“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他们推崇“圣人”(道家意义卜的圣人)说:“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道家认为,儒家所谓“圣人”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屈折礼乐以匿天下之形,县(悬)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要以仁义礼乐等等一整套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限定在一个单一的呆板的模式之中,如若越出所规定的模式,即被认为是不轨不道,而受到世俗之指责和唾弃。孔子提出“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即是对此种单一模式的刻意讲求。按此种单一的模式生存生活,很难想象人们有什么人生价值与人生道路选择的自由,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思想和行为的真正自由。

道家借用儒家的“圣人”概念,却赋予“圣人”人格以新的内涵。

庄子定义“圣人”说:“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这里的“天”就是自然,“德”则非儒家意义上的传统的世俗的道德,而是指超越性的德性。庄子的意思是说,能够以自然为宗主,以源于自然的超越性的德性为根本,以法自然的道为门径,预见变化的征兆的人,才能称之为“圣人”。换句话说,“圣人”就是对宇宙人生的根源及其变化已有整体的深刻的体认的人。因为有此体认,故而能在人世间游刃自如,怡然自得,无任何困穷不适之感。

那么,道家设定和推崇的“圣人”人格又有哪些具体的特质呢?

其一,“圣人无名”。世人常因名之不得而心神不安,圣人则视功名为粪土,而不受它的迷惑和困扰。其二,“圣人为腹不为目。”他不求物欲的满足和享受,而只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故而能“去甚,去奢,去泰,”“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而无利欲之困扰。其三,“圣人愚芚。”庄子说:“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此所谓“愚芚”亦即老子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意思,亦即“被褐而怀玉”的意思。其四,圣人无私。就对己言,他能够做到“不积”,“不争”,而“为人”、“与人”,所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也;就对人言,他能一视同仁,无所偏爱,所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也。其五,圣人救人救物而不责于人。他认定任何人和物皆有其存在的价值,故不主“弃人”、“弃物”,而主“救人”,“救物”;他效法道的包容性,而对人取宽容的立场,从不侵害别人的利益。其六,圣人有很高的德性修养。他把自我的价值和尊严看得很重,而“自知”、“自爱”,却不自我表现,自我夸耀,也不认为自己比别人更高贵。老子又说:“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圣人方正而不死硬倔强,有棱角而不伤害人,耿直而不放肆,光亮而不炫耀于人。凡此皆是圣人修养高深的表现。其七,“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法天”即效法自然,“贵真”即珍重本真,“不拘于俗”即不为世俗之物所牵累。

“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愚蠢的人不能法天贵真,庸庸禄禄随世俗变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故终不能知足。庄子曾借一隐逸型人物渔父之口指斥孔子“饰礼乐,选人伦”,“苦心劳形,以危其身,”提醒孔子当“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还以物与人”,说的是以自然的方式处置人事,使人与物各还归自然,他认为这样才能“无所累矣”,“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其八,圣人“与世偕行而不替”。圣人的内心不曾存记着自然,不曾存记着人事,不曾存记着终始,不曾存记着物我,他“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与世同行而不中止,所行完备而不陷溺,“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其于物也,与之为娱矣;其于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己焉。

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使物与我、己与人各得其宜。其九,圣人“为大于其细”。这是讲做事的下手原则。圣人深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故而欲克服难题,成就大事,总是先予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高度的重视,而从细小处、简易处下手,循序渐进,稳打稳扎。然“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其十,圣人还具有某些神异的特质。老子说:“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认为圣人有着超乎寻常的能力。庄子说:“夫圣人,鹑居而觳食,鸟行而无彰。

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圣人之衣食住行如同鸟兽一般,无所用心,自然而行,既可以与众同昌,也可以修德闲居,甚而可以腾云驾雾,至于天帝所居的地方。

道家认为,圣人所以具有不同于常人、也不同于儒家之理想人格的诸多特质,最根本的在于圣人“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他对宇宙人生之道之理有了透彻明晰的体认和把握,故而能做到以效法天地的功德为根本,而又与万物的本性相通,“抱一”守道,而“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

老子所论理想人格除了“圣人”,还有“善为士者”和“大丈夫”。

他认为“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其内涵和外显特质具体表现为:他谨小慎微就好像冬天踏冰过河;他警觉四顾就好像提防邻田尉攻;他庄重严肃就好像赴宴作客;他松驰疏脱就好像春冰将融;他敦厚质朴就好像原木未雕;他空虚顺讷就好像深山幽谷;他浑厚宽容就好像江河混浊不清;他辽阔深沉就好像大海汪洋无边;他飘逸潇洒就好像长风疾吹不止。老子又论“大丈夫”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谓“大丈夫”尚自然之厚实和质朴,而斥礼文之浇薄和浮华。“大丈夫”在《老子》书中仅一见,其性格特征与后来儒家孟子所谓“大丈夫”是截然不同的。孟子论“大丈夫”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不难看出,孟子所谓“大丈夫”乃是一位顶天立地、大义凛然、气势不凡、叱咤风云、英勇不屈的英雄人物,他与老子所论“大丈夫”和“善为士者”的相通之处,只在对权贵和虚名的藐视,其区别之处则在一因藐视而大刀阔斧,勇往直前,一因藐视而谨小慎微,主动退缩。

庄子所论理想人格除了“圣人”,最重要的还有“真人”、“至人”、“神人”。庄子描述“真人”的性情状貌说: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事)。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诉,其入不距;倚然而往,倚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这是《庄子》书中关于“真人”的一段最为全面完整的论述。按照这段论述,“真人”具有许多为众人或俗人所不具备的特征:首先,“真人”既不谋求成功,也不违逆失败,不把世事之成败、得失放在心上。

其次,“真人”闪“登假于道”而具有某种特异功能,即“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这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其三,“真人”睡觉不作梦,醒来不忧愁;饮食随便,不求精美;吸呼深沉,却不同于众人用咽喉,而是用脚后跟呼吸。其四,“真人”超越生死,“不知悦生,不知恶死。”

何谓“至人?”庄子说:“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保持人之内在的真质而不分离者,称之为至人。庄子又说:“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达到“至美”“至乐”境界之人,称之为至人。在庄子看来,“至人”之境界与特征与“真人”大体棚仿。一是“至人无已”,他扬弃小我,而成其大我。二是超越生死,不计利害,“至人……死牛无变于已,而况利害之端乎!”三是德配天地,勿需汲汲于以修德为务,“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四足超凡脱俗,逍遥自由,“子独不闻犬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遗其耳日,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五是有某种超出常人的特异功能,“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

何谓“神人?”庄子说:“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不二之谓也。与纯粹精微之道相合不离者,称之为“神人”。“神人”与“真人”、“至人”系同一层次的理想人格。《庄子·天地》篇载:(苑风谓谆芒)日:“原闻神人。”(谆芒)日:“上神乘光,与形灭亡,此谓照旷。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万物复情,此之谓混冥。”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大字本)(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大字本)(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这是一个重大而又严肃的现实问题。本书将理论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用平实、流畅的文字集中回答了这一问题。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坚定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读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读

    本书主要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进行导读。书稿首先提纲挈领地描述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写作背景、书的结构、基本特点与出版情况,然后解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要思想。书稿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思想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对黑格尔思辨的理性国家观与王权理论的批判,其次是对黑格尔行政权理论的批判,再次是对黑格尔立法权理论的批判。最后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进行了评述。
  •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精选我们所熟知的国粹经典,比如古代图书典籍、种类不同的戏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武术、中医、民间艺术以及传统的建筑、服饰和烹饪等,根据与之相关的故事和它本身的特点,发掘国粹中所蕴藏的传统智慧,探寻个中滋味,让读者领悟立身处世的道理。
  •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自浪漫主义定义问题始,中经浪漫主义之滥觞、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至浪漫主义的巨大影响终。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耀着天才洞见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浑酣畅的即兴风格,是一曲令人魂销神醉的思想咏叹调。
热门推荐
  • 儒雅的杀人狂

    儒雅的杀人狂

    牟野自从在青山县成名以后,向他学写作的美女很多,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他一见而心动青山县群众艺术馆为了活跃青山县民间文化活动,组织了一个免费的故事创作培训班,并请青山县知名的故事作家牟野进行一次讲座消息一传出,青山县里一片轰动,许多故事爱好者以及中小学生纷纷闻风而动,包括县内两个大学校的校内文学团体,集体报名参加由于报名人数太多,群众艺术馆在大院里搭建了一个露天讲台,那天来的人竟有四五百牟野原名孙凯,大学毕业后和女友一同回了青山县,但女友的父母却嫌孙凯不擅谋生,整日舞文弄墨地不务正业,强行将女儿嫁给了某效益很好的企业的一名销售科的科长。
  • 医品尖兵

    医品尖兵

    陈义原本是特战界的神话,却被贼人诬陷叛国,他背负血海深仇,改头换面之后重回都市,一路扮猪吃虎,杀伐果决,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最终成就一方王者!
  • 一个霸者的江湖

    一个霸者的江湖

    什么是江湖?我所走过的地方就是江湖……(本书无限流,不喜勿入!)
  • 血帝愔宠

    血帝愔宠

    十年深情,一朝被负。她有百般怨气,却也心陷绝望。机缘巧合,重活异世。然陌世的温情救活了她的心。一个智近于妖,天生无情;一个沉静如水,以温柔换无情。他们有不同的外壳,却有着相同柔软的内心。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忍破乾坤

    忍破乾坤

    带着火影中十尾和六道的能力穿越到异界,忍术与华丽魔法的对碰,与热血斗气的争霸,谁强谁弱?清纯的亡国公主,妖艳的魔族堕落天使,精灵,魔宠。
  •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本书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深入分析了会展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理。同时,结合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环境,本书阐述了成渝经济区整体及各区县会展业发展概况,并对区域会展业发展趋势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在此基础上,本书定量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关联效应,并定性探讨了区域会展业在会展企业、活动、人才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
  • 穿书女主的幸福日常

    穿书女主的幸福日常

    夏知许在朝佛的转经路上穿越了穿成小侄女以她和爱人为原型,创作出来的半架空年代甜宠文中的女主从此,她宠男人,赚钱两手抓!【婚后】婆婆:臭小子,你又欺负许许!房间内揪着耳朵跪搓衣板的顾延卿,委屈巴巴地看着坐在椅子上,翘着个二郎腿一副大爷样啃香枣的夏知许:我欺负你?
  • 最强老婆奴

    最强老婆奴

    “本帝活了数万个纪元,曾一人独战魔界圣祖!曾一剑斩上古魔龙!曾以一己之力摧毁天道!本帝怕过谁?”“哦?给老娘好好跪着!不说出这几年干嘛去了一直跪着”“老婆大人啊,我……我腿麻了……”身为魔帝与其他四帝称兄道弟的叶尘,转世之后沦为老婆奴!最终跪倒在孙千琴大长腿之下无法自拔!
  • 风光大嫁,总裁先生强势宠

    风光大嫁,总裁先生强势宠

    她林落楚回归时羽翼丰满,稳坐自家公司,斗恶毒后妈。在商业界混得如鱼得水!却没想到被几只小老鼠给算计了!更没想到居然被她讨厌的人给救了!某天——林落楚;“我后妈后妹他们又给我找事儿,我干脆让他们领盒饭算了!”薄厉森(一把拦住她);“亲我一下,我帮你。”某次——林落楚;“我好无聊啊!薄厉森~(撒娇)我要去公司大展身手!”薄厉森;“亲我一下,我送你一座城!”某日——林落楚;“薄厉森,我有件事情要告诉你。”薄厉森;“嗯?你说,我听着。”林落楚;“薄厉森,我不讨厌你了!”薄厉森;“嗯。”林落楚;“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