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6100000022

第22章 寻思仙骨终难得,始与回头问玉皇(3)

司马承祯(646~735年)字子微,曾经师从潘师正,学习符箓、辟谷、导引、服饵等道术。他学识渊博,曾经获得武后、玄宗的高度赞扬。

他的著作有《坐忘论》、《修真秘旨》、《修真秘旨事目历》、《修身养气诀》、《服气精义论》、《登真系》、《素琴传》、《天隐子》(对《天隐子》是否为司马承祯所作尚有争论)、《采服松叶等法》、《太上升玄经注》、《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上清天地宫府图经》、《上清含象剑鉴图》、《道体论》等。其中《坐忘论》是最著名的。

受学习上清派法术的影响,司马承祯在其早期提出了与这些法术相一致的“道气冲凝”的哲学本体论。他继承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观点,又作了发展,认为:“夫气者,道之几微也。几而动之,微而用之,乃生一焉。故混元全乎道之几微也。夫一者,道之冲凝也,冲而化之,凝而造之,乃生二焉。

故天地分乎太极,是以形体立焉,万物与之同禀,精神著焉。”(《服气精义论·序》)道产生“混元”之“一”,是气的“几”而动生、“微”而顺化,二者交融的结果。“冲”表示分化,“凝”表示构造,混元之气冲而分为二,凝而为形体,就成为天、地,天地交通成和,于是人和万物开始产生出来。人不但有了形体,还有了精神。司马承祯以气释道,用道的几、微、冲、凝来解释老子的宇宙生成论,确实是对老子之说的一个贡献。以此为基础,司马承祯提出了炼质登仙的理论。他认为,人虽然与万物一样是道气冲凝的结果,但毕竟人还有比万物优越的特征,就物的形貌来说,人的最正。就阴阳之精而言,只有人的最灵。人与天、地合而构成三才,内含阴阳之精、五行之秀,所以“能通玄降圣,炼质登仙”(《服气精义论·序》)。

关于修炼方法,司马承祯指出:“隐景人虚无之心,至妙得登仙之法。

所学多途,至妙之至,其归一揆,或消飞丹药,药效升腾,或斋戒存修,功成羽化。然金石之药,侯资费而难求,习学之功,弥岁年而易远,若乃为之速效,专之赳成,与虚无合其道,与神灵合其德者,其唯气乎?黄帝日:食谷者智而天,食气者神而寿,不食者不死。”(《服气精义论·序》)

以“隐景入虚无之心,至妙得登仙之法”为评价、选择道术的标准,他认为,炼制金丹耗费资金很多,而且不容易炼成,服食之后见效也很慢。他虽然不完全否定金丹烧炼服食,但更看重的是养气、纳气。他说:“真人日:夫可久于其道者,养生也。常可与久游者,纳气也。气全则生存,然后能养志。养志则合真,然后能久登,生气之域可不勤之哉!”(《服气精义论·序》)在他看来,纳气能够使人生存,然后养志,逐步趋近于本真之道,自然就能长生不死。这显然是以上清派的思想为基础,又向心性方面作了发展。

司马承祯认为,众多的服气方法,或者分散在很多经籍中,或者没有讲透其实质,阅读后疑窦丛生,按照这些方法修炼则劳而无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广泛阅读和研究了这些经典,“纂类篇目,详精源流”(《服气精义论·序》)而写成了《服气精义论》。贯穿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纳气、养气、保气以安神全形。这部书的内容主要是:五牙气、服气、导引、符水、服药、慎忌、五脏、服气疗病、病候。五牙气法首见于上清经重要经典《大洞真经》卷一《诵经义诀》。后来的《灵宝五符经》也有类似的方法。司马承祯综合二者,简洁明了地叙述这种方法,认为五牙气法具有开窍、通畅五脏、治疗疾病的功效,服气应该先用它,久习成妙,积感通神,然后再使用其它方法。因为“夫形之所全者,本于脏腑也;神之所安者,质于精气也。虽禀形于五神,已具其象,而体衰气耗,乃至凋败。故须纳云牙而灌液,吸霞景以孕灵。荣卫保其纯和,容貌驻其朽谢(《五牙论第一》)。对服气何以能够长生,他从气与形的关系作了一些理论分析,认为万物没有有气而无形的,也没有有形而无气的。所以,“摄生之子,可不专气而致柔乎!”气是生命的元精,形体的本质:“夫气者,胎之元也,形之本也。胎既诞矣,而元精已散;形既动矣,而本质渐蔽。是故须纳气以凝精,保气以炼形,精满而神全,形休而命延。元本既实,可以固存耳。”(《服气论第二》)纳气可以使精凝、形休、神全、命延,充实本元,长生不死。服气的关键是呼吸的调节,“人命在呼吸之间”,应该以自然为本,“任性调息”、“忘心遗形”,不刻意地调节呼吸的频率和强弱。关于服气的具体方法,他讲述了服气断谷法、服六戊气法、服三五七九气法、养五脏五行气法等方法。

导引也是以畅通气脉,活跃气机为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司马承祯对它也从理论的高度作了分析。他认为,从生理结构来看,“人之形体,上下相承;气之源流,升降有叙。”(《导引论第三》)必须使气顺着人的形体的上下结构作有序的升降。这是因为人的肢体关节本来就是用来完成动作、使用物体的;经脉的荣卫也取决于气机的宣通畅达。人如果闲居而不做体力活动或不运动,往往会导致气血不通畅。为此,必须“导引以致和畅,户枢不蠹,气义信然。”针对当时流行的一些导引书“文多无次第的弊端,司马承祯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作了具体的阐明。

气在身中的运动犹如水的流动。所以司马承祯又从气本论的立场分析了符水养生的方法。他认为,符是“神灵之书字”而且“神气存焉(《符水论第四》),有利于人祛病延年。水是指“气之精,潜阳之润也”,也就是滋润万物生长的水源。从气本论的立场,司马承祯把它称为“气之津”。水是万物和人生长的源泉,“故水为气母,水洁则气清。气为形本,气和则形泰。”符水可以畅通五脏,“虽身之荣卫,自有内液而腹之脏腑,亦假外滋,即可以通肠胃为益津气,又可以导符灵助祝术”。这里固然有一些神秘主义的内容,但不可否认,符水所具有的心理暗示功能于生理机能是有一定的益处的。

服食草木之药祛病健身,也是养生的方法之一。司马承祯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述了服药。他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实六腑;清阳为气,浊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食气,形食味。气为阳,味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和气以通之,味以实之,通之则不惫,实之则不赢矣。”(《服药论第五》)阴与阳、气与味之间应该互补平衡,人体方能补虚化实,健康无病。

司马承祯强调,修仙应该多种方法并用,因为任何一种方法都既有利,也有弊。服气使得五脏之气充盈有余,辟谷则会使得六腑之味不足。

为此,养气必须服药。司马承祯进一步本着人体生理结构从理论上分析了养气的慎忌。他指出,养气重在“固气”、“保气”:“夫气之为理也,纳而难固,吐而易竭。难固须保而使全,易竭须惜而勿泄。”(《慎忌论第六》)固气、保气必须懂得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和谐的道理。“夫人之为性也,与天地合体,阴阳混气,皮肤骨体、脏腑荣卫、呼吸进退、寒暑变异,莫不均乎二仪,应乎五行也。是知天地否泰,阴阳乱焉;脏腑不调,经脉之侯病焉。因外所中者,百病起于风也;因内所致者,百病生于气也。”司马承祯从病理上主张,人得病的原因在于气,或者受害于外气的阴阳失调,即风;或者得咎于内气阴阳五行失调。养生“须知形神之性而全之,辩内外之疾畏而慎之”。就外在的方面来说,要“因天时而调血气”,促进体内体外虚实平衡。如果“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起至骨,入则伤五脏”,所以“天忌不可不知也”。为此必须象爱自己的面部一样爱惜气。知天忌,还要知人忌。人忌的根本就是要“精神内守”,做到“恬澹虚寂”。如此,气固而神安形全。关于五脏,司马承祯强调了其重要性,尤其强调心是五脏之根本,五脏如果“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殆也”(《五脏论第七》)。关于治疗,司马承祯发展了陶弘景提出的以气攻疾的方法,明确提出:“以我之心,使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服气疗病论第八》)。引气攻击病灶,虽然不能包医百病,但在中医上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关于病候,司马承祯认为,形神相资则生命长久,脏腑滋润则气和而延年。所以他强调“脏腑清休,则气泰而无病”(《病候论第九》)。

司马承祯在其中年时期,受时代的心性思潮的影响,迫于佛教心性思辩理论对道教的压力,不得不出入佛教,融汇佛教思想,进一步推展了他对道教义理和道术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他的《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中。《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据说有“保性不老”的护命功用。讲的是有无、色空等佛教般若宗之理。司马承祯隐居天台山时受佛教天台宗影响而为它作《颂》的指导思想是“妙性之本,万法之宗”,这应该说是扣住了其实质的。司马承祯在《颂》中主要是对道性论进行了探讨。

司马承祯认为,《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所说的“元始天尊”,只是不得已而用之的假名:“假名元始号,元始虚无老,心源是元始,更无无上道”。在他看来,“元始天尊”只是“虚无”之道的化身,道是人感知的道,是人的思维世界中的道。所以,心与道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

在心与道是一这个意义上,心就是万物产生最根本的源头,宇宙万物最根本的本体,所以称为“心源”。心源实际上是道心。道心的本质是虚无的道性。对此,他阐述说:“道性本虚无,虚无亦假呼。若生有无见,终被劫来拘”。用虚无来说明道性,并不意味着虚无是空无、无有。如果这样认为,那就落入了人为的有、无之偏见,就落入了浩劫的自我束缚。正如他所说:“物向无中有,道从有里无,莫生有无见,迷见自消除。”也就是说,作为“有”之“物”是从作为“无”的道那里产生出来的,道的无必须依托有来表现其存在。“物”是“无之有”,“道”是“有之无”。但说有说无,都是偏见,要真正把握道,必须有无双谴。这就把道归结为“心源”。同样,对色与空,也不能执著于其中任何一方,甚至“非空”、“非色”、“空及色”也不能执著,因为“空”、“色”都是假名。“要认真空色,回心向己观”。真正的空、色存在于自己心中。也就是说,心内的中道之性即是道性。这样的道性是人人都具有的。但由于“众生情性劣”,导致“如何颠倒性,自起万般心”,沉迷于声、色,迷惑于有、元,从而迷失了“道”。为此,要“虚心忘形,破疑悟道”。虚心即使得心成为虚寂而无所执著的“自由心”、“真心”。“忘形”即摆脱形体的滞碍和蔽障。

“虚心”、“忘形”的目的,必须破除人的视、听所带来的疑惑与偏见,了悟道性。总之,司马承祯通过汲取佛教的思想精华和思辩方法,大大提高了道教哲学的思辩水平。

但道性论必须落实于形而下的具体的修仙活动。所以,司马承祯在其后期撰写的著作《坐忘论》和《天隐子》中,以“修炼形气、养和心灵为主旨,比较令人满意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体现了他对先秦老庄思想的创造性领会,对他的老师潘师正所片面强调的上清正一派服气思想的超越和对陶弘景佛道兼摄,“调运丹液,形神炼化,同归一致”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司马承祯把得道划分为七个阶段:“举动顺时,容色和者,一也。宿疾尽除,身心轻爽者,二也。填补夭伤,还年复命者,三也。延数万岁,名为仙人者,四也。炼形为气,名为真人者,五也。炼气成神,名为神人者,六也。炼神合道,名为至人者,七也。”(《道枢·坐忘篇上》)“炼形为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就是五代之后内丹学所强调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修道的三个大的阶段。司马承祯的首创之功和对内丹学的贡献,于此可见。

同类推荐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孔子大讲堂

    孔子大讲堂

    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仁”为其核心,“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论语》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无可置疑的作用,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本卷分别评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布洛赫、葛兰西等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阐发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与不足,并就其对经典文本的阐释与误读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对于把握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脉络,反观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就与缺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由此,本选题不仅揭示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反思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而且透视了经典的资本主义、组织化的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这不仅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前瞻性的启示。
  •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灵修大师,他一生致力引导人们点亮自性之光:认识自我,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自由境界。在本书中,我们撷取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的精粹,在其的引导下深入探讨与心灵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心灵送去一星火种,点亮人类的自性之光。
  • 从审美形而上学到美学谱系学

    从审美形而上学到美学谱系学

    对于尼采,人们长期以来总是停留在“形而上学家”的认识上。当然,这个“形而上学家”是一个与“传统形而上学”有别的“新形而上学家”,或者是一个“反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家。就尼采早期提出“审美形而上学”命题以及中晚期提出的“权力意志”等学说而言,这种认识并没有错误。但是,如果仅止于此,我们就会忽略尼采思想、特别是其晚期思想的高度复杂性,忽视尼采在其写作生涯最后两年中彻底反形而上学的异质性。谱系学,正是这种复杂性和异质性的体现。
热门推荐
  • 某暴食之蛇和六个兄弟的日常

    某暴食之蛇和六个兄弟的日常

    某条可以吞噬天地的蛇和他其余六个头的故事
  • 创造者纪元

    创造者纪元

    世界剧变,人类遭受危机,平凡少年在求生之路上误入异世界,当各种世界的不同体系碰撞在一起又会产生什么不一样的火花?世界末日和穿越时空,各种异常背后的秘密等待人们揭开。这是新纪元,这是——创造者的纪元!
  • 踏天无痕

    踏天无痕

    大燕帝国三十六王侯之族的姚氏宗子姚兴犯下大罪,修为被废,记忆抹除,流放到边陲投靠舅父,从天之骄子如日中天的云端跌落,沦为二流宗门太微宗最低级的道兵弟子,在一次意外中摔落山崖而死
  • 阴翳礼赞

    阴翳礼赞

    日本文学界堪称唯美的大师只有两位,一是川端康成,一是谷崎润一郎。这是一本影响了安藤忠雄、原研哉的东瀛美学经典读本!《阴翳礼赞》由家装入手,论述了“阴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作者细腻的笔触以及对日本之美的深刻体悟,在带给读者以不同的美学感受的同时,也有令人深思的人生智慧。纵然阳光美好,使万物自由生长,阴翳却不可或缺。本书收录了《懒惰说》、《恋爱与情色》、《我眼中的大阪与大阪人》、《关于“白痴艺术”》、《故里》、《幼少时代的美食记忆》六篇随笔。均为谷崎润一郎散文的名作。
  • 只有在心梦中

    只有在心梦中

    静静的,在心梦中,用心,用情,用爱。原来如此,缘来如此
  • 引你入局

    引你入局

    这个故事一直在我的脑子里徘徊,反复的出现又突然的消失。我想把它写出来,以铭记我曾经天真而又虚幻的梦想。第一个故事,是一切的开始。那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一个和我们类似的时空。
  • 余生请跟我走

    余生请跟我走

    (全文完)他暗夜王者,嗜血腹黑,死亡的象征。她为了复仇,故意接近一个象征死亡的他,精心设计了一场死亡游戏。四年后,为了一颗心脏,‘死亡’的她再次与他相对...“好久不见。”她淡淡地嘴角一勾。“好久不见?!”他勾唇一笑,这一次他要做那颗心脏,因为它死,她也会死,她不死,就注定逃离不了他的手心!腹黑对腹黑,强者遇上强者,是相互刺伤还是追逐与逃跑的好戏....且看她如何一步步俘虏夜帝的心!
  • 侠骨仙影

    侠骨仙影

    宋朝末年最后一战“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出海逃生,在赤湾被围,陆秀夫舍生护主力抗强敌。危急关头,黑衣教江南护法严洁出手相救,自此赵昺改名汪远山。汪远山得石仙道长真传并修成阴阳魔法。其时,江湖一庄庄血案,黑衣教内部暗流涌动。严洁则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最终查明始作俑者乃本教之神秘教主,汪远山继承其遗志,斩杀教主及江湖魔头冷面侠,江湖终归平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冲喜小王妃

    冲喜小王妃

    讯息瞬息万变,穿越时时发生!夏雪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一个小小的种田妹,竟然也赶上了穿越的风暴!好吧,穿越她接受了,可是,为什么会穿越到了一个不受宠的还是冲喜的新娘身上?不过,话说,冲喜真的有那么灵验吗?那个病鬼一样的王爷,竟然真的因为她的冲喜奇迹般的好了起来。可是,好了起来,不是应该好好的感谢她这个救命恩人吗?为毛线却是如此的冷落她这个救命恩人?丫的,难道想过河拆桥吗?以为姐姐想在你这个王府呆一辈子吗?要知道,姐姐我也是有伟大的志向的,既然这里备受冷落,那姐姐就走好了!所谓此处不留姐,自由留姐处!当种田妹活的风生水起的时候,桃花,也开始朵朵开来。而当初那个病鬼王爷,在她离开的时候连一丝留恋都没有,此刻竟然妄想让她回去?靠,搞什么飞机,你当姐姐我是什么,既然走的时候毫不留恋,现在想让姐姐我回去,抱歉,姐姐我走远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一对一种田宠文,男女主身心皆干净,清爽无比,求包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