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1500000018

第18章 石嘴山古诗文(1)

1.法海笔下的平罗风光

李洪图1990.6.27

“长堤一带柳毵毵,永字题桥闸有三。若说良田无限好,风光谁亚小江南。”清代雍正年间,在今平罗地方修昌润渠。工竣渠成之时,诸多官员吟诗记事。此诗是其中之一,作者是法海。

法海的这首诗与其他主诗大有不同。它不但是当时诸多诗作中唯一的七言绝句,而且不似其它诗作那样讴歌皇恩,颂扬朝廷,只是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昌润渠的长堤绿柳,渠桥水闸,赞美塞上良田的江南风光。

法海曾任兵部尚书。在皇室的权力争斗中,被视为“阿附允禵,极力钻营”而获罪。雍正五年,诸五大臣又参奏他“擅自回京,行为狂妄,应按法律拟斩。”后雍正帝下旨将其“从宽免死”,“发经查汉托辉(即今平罗县黄河西岸的滩地)交与通智、单畴书管辖,在水利处效力行走。”这样,他便以获罪之身,被发配来宁夏参与渠工。雍正帝在圣旨中还特别强调不许他干预任何事宜,“如仍不实心效力,狂妄虚诈,著通智、单畴书即行参奏。”获罪官员的诗作自然与仕途通达者有异。但也正因为如此,法海的这首诗免去了陈词滥调,以简练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昌润渠成之后,平罗地方的美好风光。

2.切忌讳灾须直陈

——乾隆皇帝关于赈济平罗灾民的诗

李洪图1990.4.14

清代吏治腐败,官吏们贪污花样甚多。虚报灾情贪污救灾钱粮是常有的事。乾隆皇帝曾下旨查办过甘肃省管理的这类贪污行为。但此后又出现了官吏们怕涉嫌贪污,有灾不报的情况。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降旨“加赈甘肃四县被灾贫民”时,曾赋诗一首,以志其事。诗曰:“向来甘肃每加赈,墨吏侵之弗逮民。墨吏抵罪民何罪?因噎废食谕谆谆。去岁报灾者四县,前弊尽去兹应真。轻者借种重加赈,惠兹地瘠与民贫。申谕大吏体予意,切忌讳灾须直陈。”

所谓甘肃四县系指平罗、宁朔、宁夏、陇西。其中有三县均在今宁夏境内。这四县在前一年因“河水泛滥,秋水被灾”已“照例给赈”。次年春“青黄不接”时,乾隆皇帝又下旨再予赈济。诗的大意是:朝廷历来对甘肃加以赈济,但贪官污吏从中侵吞,使平民百姓未得到实惠。贪官污吏犯罪应予查办,但百姓无罪。不能因噎废食,怕有贪污嫌疑而不赈济百姓。先前虚报灾情的弊病消除后,次年所报四县灾情应当是真实的。受灾轻的要借给籽种,受灾重的要加以救济,是穷困地区的贫民得到实惠。封疆大吏应当理解我的旨意,切不可讳言灾情而应当据实陈报。

从艺术的角度看,乾隆皇帝此诗是无艺术性可言的。但诗中关于惩治贪官污吏,救济受灾贫民,特别是要求官员据实际报灾情的主张,应当承认是正确的。然而,封建社会的官吏们绝不会因为皇帝的旨意而变得清廉起来,他们还会变着法贪污。大清王朝最终未能逃脱覆亡,自然也与腐败密切相关。

3.叶叶风帆塞上行

——关于黄河水运的清诗

李洪图2000.8.2

石嘴山地处水陆交通要冲,市境内黄河水流平缓,可通船运,事故石嘴山曾以水旱码头著称。旧时此地水运可上至兰州下至包头。每年春回大地,黄河解冻之时,舟船扬帆行于河上,其情其景,颇具江南韵味。

石嘴山为宁蒙交界处,黄河由石嘴山流入内蒙古。于是清代诗人有诗云:“华夷两地共长川,来往遥通宾客船。河水悠悠流不尽,未知辛苦到何年?”内蒙古是汉代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的居住地。王昭君死后葬于今呼和浩特附近,据说塞外草色皆白唯昭君墓草绿,故称青冢。诗人们便由沿河而下的行船想到王昭君,写下了怀古之句:“曾闻青冢在津头,过客杨帆触旧愁。魂逐桃花三月浪,朝东犹望汉宫流。”然而,更多的诗人则由黄河春帆触发思乡之情,想起自己的故乡。郭鸿熙是安徽人,他见黄河春帆而思家乡之赭湖,为诗曰:“春生磴口绿波多,为挂轻帆一夜过。回忆赭湖风景好,水云乡里听渔歌。”磴口今属内蒙古,清代为平罗县的地方。塞上风光能令诗人忆及江南水乡,足见黄河春帆颇具江南风景之诗意。“黄河百害,惟富一套。”河南人张梯面对宁夏黄河之利,想到的是黄河在河南造成的灾害,其诗云:“塞门波浪涌苍烟,远送征帆近灌田。流到豫州休汛滥,万家今已叹滔天。”在宁夏可供灌田可以水运的黄河,给河南带来的是水患。

在写黄河水运的诗作中,蒋廷禄的诗写得最为形象生动。其诗云:“叶叶风帆塞上行,黄河渡口认归程。分明春水江南岸,天际咿呀一橹声。”舟船扬帆,橹声咿呀,竟使塞上黄河给人以春水江南之感。

黄河水运已随宝兰铁路的通车而终止,“叶叶风帆塞上行”的景致已不复见,但从这些诗篇中仍可领略当年黄河风帆之景色,黄河水运之发达。

4.天然隧洞此中开

——清人关于白虎洞的诗

李洪图2000.7.14

在距石嘴山区约二十里处的贺兰山山腰上,有个巨大的洞穴,名为白虎洞。每当雨过天晴之时,浮云便向洞口飞去,清人称之为“虎洞归云”,并以此为题写过一些诗篇。

白虎洞位于山腰,且远离城镇,即使是当今,涉足其地者也未必多,更何况交通不便的古代!所以当时诗人之作,大抵是遥望山洞,观看流云,在“虎”与“云”上生发出来的,亦即是借洞名生义再与山间白云相联写成的。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玉诏曾颁白帝宫,为霖来奏雨师功。功成又召嘘风虎,吹送残云入洞中。”诗中说雨师奉西方之神白帝之命行雨,为人间降下甘霖。功成之后又召嘘风虎将残云吹回洞中。全诗句句皆神话,并无实际内容。

还有的诗着意于借景抒情,表达个人感情。“天然隧洞此中开,云锦谁家幅幅裁。我已无心空山岫,何年彭泽赋归来。”隧者,深也。隧洞即深洞。诗人望着山上那天然深洞,看着一朵朵如锦帛的白云,有出仕后无所作为之感,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彭泽令陶渊明自况,欲归隐田园。诗中表达的是一种消极情绪。同是借景抒情,同是以云出岫为喻,张梯写的诗则高明得多。其诗云:“山川一代放新晴,润物功能顷刻成。愧我不同云出岫,遍施霖雨慰苍生。”诗人看到白云出岫为雨,顷刻成就润物之功,自愧不如出岫之云,未能遍施霖雨,抚慰百姓。这种心系苍生,兼济天下的思想情怀是积极可取的。张梯的这首诗当时清代诗人关于白虎洞的诗作中出色的一首。

其实,白虎洞乃是石嘴山市境内的冰雹发源处之一。夏秋之际,源起于此的冰雹,经简泉农场,再至平罗县城方向,移动所经地域内,往往形成雹灾。是故地方百姓大抵视白虎洞为凶险之处,不祥之地。也许清代诗人还未认识这一点,在他们的诗中对此全无表现。

5.风光谁亚小江南

李洪图2000.4.28

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通智奉旨来宁修建水利工程,历时两年建成了惠农渠和昌润渠,初步解决了今平罗、惠农两县大部分地区的农田灌溉问题。昌润渠是改黄河支流六羊河为渠,长一百一十余里,渠上建正闸一座、退水闸两座、通水闸三座,各闸之上均有桥。昌润渠连成后,通智、当时的官员及参与工程的有关人员赋诗纪事,以示庆贺。

通智的《昌润渠工峻恭纪七律》是这样写的:“黄河别派六羊通,石闸巍然跨彩虹。激起众流增浪力,引开曲水灌天功。川辉原润千村聚,野绿禾青一望同。从此遐荒欢鼓腹,群歌大有慰宸衷。”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昌润渠工程设施。诗的后四句描述了昌润渠建成后的效益。全诗大意是,疏通黄河支流六羊河,改河为渠,连闸设桥,引水灌田。人民将荒野开垦为农田,聚众而居,形成千村万落,得到灌溉的田野,极目所见,一片青绿。从此这边远荒僻之地的百姓可以获得丰收,衣食无虑。

通智赋诗后,唱和之作甚多。这些诗作,是官场文人雅集的产物。内容大抵与通智制作雷同,艺术上也大抵无甚新奇。唯有法海的一首,写的清新明快,较有诗意。其诗云:“长堤一带柳毵毵,永字题桥闸有三。若说良田无限好,风光谁亚小江南。”渠堤上柳树成行,柳枝如丝随风摆动。渠上的三座逼水闸桥,分别以永字冠名,名为永慧桥、永润桥、永屏桥。田园风光无限美好,不亚于江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实,后两句比喻,高度概括了农田水利工程完工后,灌区犹如江南般富饶美丽。从这些诗作中,是可以窥见当年平罗、惠农一代的乡野风光的。

6.边城画阁最称雄

——清代平罗地方文人岳钟仙的诗

李洪图2000.3.31

平罗是“古朔方用兵之地”,民风尚武轻文。“以文字登科目者鲜,而武林较盛。”古代为数不多的土生土长的平罗地方文人,有作品存留者甚少。岳钟仙是仅有的一位。

岳钟仙是清代平罗贡生,未出仕。为人正直,性情高傲。其生平事迹无从考查,留存的作品有诗一首赋两篇,均见于《平罗纪略·艺文志》。《平罗纪略》的编修者徐保字认为岳钟仙的“诗赋摩唐格而典瞻未足”,但代表了当时平罗文人的文字水平,所以选取了他的这三篇作品,录入县志“以见斯邑文风”。

以今之眼光来看,岳钟仙题为《河津雁字赋》和《春耕赋》的两篇赋,内容空泛,似不足取。他题为《登文昌阁》的诗,虽难称佳妙,但还可读。其诗云:“边城画阁最称雄,渠向西流客向东。乍扫松花开酒瓮,还翻麦浪索诗筒。檐牙鸟度双生曲,殿角铃敲四面风。乘兴归来情不尽,一鞍斜趁夕阳红。”

文昌阁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址在平罗城东南,早已不存。但当年此阁是平罗的重要建筑,曾被冠以“杰阁层阴”之名列入“平罗八景”。岳钟仙等临高阁,望渠水行人,绿树麦浪;听檐牙鸟鸣,殿角铃响,饮酒吟诗,流连终日,日暮归去,兴犹未尽。从诗中既可以看出清代平落文人的生活情趣,亦可看出文昌阁的景致,最主要的是,这首诗显示着当时平罗文人的文学创作水平。一部县志在《艺文》中仅有当地一名作者三篇作品入录且并非佳作,可见当时平罗文化之落后,文学创作之冷清。

7.难忘济物心

——清人徐保字在平罗的诗作

李洪图2000.3.24

徐保字,字阮邻,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他以“名孝廉出宰秦中”,在清道光四年(1824年)、道光八年(1828年)两次出任平罗县知事。他在任时多有善政,并编纂了石嘴山市境内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平罗纪略》。徐保字善诗文,“诗尤长于七律”。他在平罗任职时多有歌吟,写了许多诗篇。他将自己在平罗的诗作选录了八题十一首,收入《平罗纪略·艺文志》中。可以说徐保字是我国古代亲临平罗吟诗留存诗歌最多的诗人。

徐保字的诗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多有佳句。他在诗中时时表达着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他的诗为后世留下了一幅幅当年平罗县境内山河风光、乡村景色的剪影,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一定的思想性。他在《通润桥散步》中写道:“公暇揽幽胜,渠水跨土梁。水田飞白鸟,野庙矗青杨。小市人声散,空街夜色凉。萧然尘外意,一曲在沧浪。”通润桥即黄渠桥,从诗中可以看到当年黄渠桥的风貌。他在《昌润渠梢晚行》中写道:“戍鼓已沉沉,沙堤向晚临,溪声流暗洞,灯影出遥林。讵有均田法,难忘济物心。独行风露里,不觉此宵深。”昌润渠梢在今惠农县礼和乡。诗中不仅描绘了这一带的景色,且表达了诗人的救世济物情怀。他在《夜宿枯蒿梁》一诗中更是生动传神的描述了贺兰山下的一个小村庄的夜色。诗是这样写的:“一片贺兰雪,照人冻裂肤。边云寒欲落,塞月淡疑无。曲突薪稀焰,荒村酒罢沽。山窗不成寐,时有夜禽呼。”至于他的《由灵沙至庙台堡》和《初冬石嘴子作》两诗,更是近年来人们时常引用的诗作,前诗描写了今惠农县庙台乡因“苦旱”而“极目断炊烟”的情景,后诗因“碱滩双落晴沙白,煤洞云开野火红”一联而成为古代的“煤炭诗歌”。人们引用前诗以说明当年这一带地方的荒凉贫困与民生艰难,引用后诗来说明当年石嘴山已有采煤业且存在煤炭自然现象。

徐保字的诗连同他编修的志书《平罗纪略》,是他留给他任职的这片土地的一份文化财富。他的名字后世不会忘记,他的诗作值得今人一读。

8.荆关图卷今何在

李洪图2000.6.30

在今惠农县下营子乡五渠村附近原有一座古代兵营,称为哨马营。当年站在哨马营向北望去,贺兰山上树木葱郁,景色甚美,成为清代平罗地方的一大景观,名为“马营远树”。当时诗人留下了一些描绘此景的诗作。

蒋廷录的诗是全景描述。其诗云:“深林掩映北山崖,一面河流一面沙。绝好荆关图卷在,绿云天外白云家。”北山崖树木茂盛,崖下一面是大河流水一面是沙滩,绿树犹如绿色的云,绿云深处飘着白云,是一幅绝妙的景观图卷。春秋时称楚国为荆,楚国地处江南,荆关图卷意即江南画卷。

王以晋的诗则侧重写哨马营。其诗云:“难辨唐家与宋家,旧时壁垒为黄沙。不知多少英雄血,散入长林化晚霞。”旧时营垒已倒塌在黄沙中,分不清是何朝何代的了。为保卫这片土地而征战的英雄的鲜血,已化作了北山林带上空的晚霞。诗中废垒黄沙,长林如带,晚霞似血。整首诗写景抒情,悲壮沉郁,颇具艺术价值。

同类推荐
  • 格萨尔王传:藏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格萨尔王传:藏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气势磅礴,流传广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本译本以华甲同志的青海贵德分章本为底本,分为在天国里、投生下界、纳妃称王、降伏妖魔和征服霍尔五章,语言简练优美,富有生命力。
  •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2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世界文化博览1

    世界文化博览1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热门推荐
  • 真理之血

    真理之血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所坚信的真理而生活、战斗。可究竟什么是真理?没人能给出答案。法师在遗迹里寻求古代先贤的智慧,学者在故纸堆里发现崭新理论与奥秘,商人操纵金钱影响着国家的未来,贵族推杯换盏间阴谋若隐若现,骑士秉持着传承千年的信条与恩怨,刺客在杀戮中渐渐迷失,神使争论着圣灵的对与错,剑师无心无我超然于尘网中。世界将沾满鲜血的面纱摘下,露出冰冷的面容。光与影、生与死、实与虚、错与对,其界限又在哪里?三洲往事一页页翻开,斑驳间如一场微雨朦胧。
  • 艺术哲学提要

    艺术哲学提要

    《艺术哲学提要》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智慧美学的世界视域会通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1018)的阶段性成果。该成果在借鉴和消化中国智慧美学非二非不二思维方式和无所执著、明白四达生命智慧的基础上,围绕艺术哲学有史以来形成的诸多主要标志性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艺术的观念、性质、起源、类型、结构、创造、鉴赏、品格、功能等艺术哲学基本问题,高度凝练和阐发了艺术哲学旨在发明无善无恶、无关无丑、无真无假之原始本心的学术宗旨及艺术旨在为人们提供诗意地栖息的场所,启发人们获得无所执著、周遍含容、平等不二智慧关学精神的终极目的。对人们重新反思有史以来艺术哲学诸多基本命题、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等,建构具有世界视域、中国精神的艺术哲学研究新格局,富有极其重要的尝试和启发意义。
  • 晓寒深处浴红衣

    晓寒深处浴红衣

    轻松诙谐的古典仙侠文,没有BT的主角,没有恶俗的套路,回归正统。
  • 不忘法心

    不忘法心

    这是一个怀抱梦想的底层年青人自强奋斗的励志故事,这是几个至情至性的年轻男女爱恋缠绵的情感宣泄,这是两个法律人在情与法之间艰难抉择的心路历程。最终,在奋斗中成长,在爱恋中成熟,在抉择中蜕变。人在变,情难留,法高悬,贯穿其中的是法律人维护公平正义的初心!
  • 灵气从未衰竭

    灵气从未衰竭

    自己的老师是张道陵?自己的校长是广成子?华夏历5020年。高仁看看手中的【蓬莱学堂录取通知书】,再回头望着车辆满街的现代都市,再瞅瞅那顶着牛头和兔头的妖族路人。“末法时代?灵气复苏?”旁边头顶兽耳的妖族女学生一脸疑惑地说道:“你在说什么啊?自从女娲娘娘促进人族和妖族联合发展后的5000年后,四洲之地的灵气一直很充沛呀。”高仁倒吸一口凉气。自己好像一不小心穿越到某个很厉害的世界。
  • 参商一梦

    参商一梦

    大融三百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三,传说中的血纹黑月突现夜空。而后煞星,魔星双星齐耀,诡异非常。问元宫苍鸿道人与八仙夜占星相,不由蹙眉长叹:魔煞双星共临人世,只怕六界苍生又将面临一场浩劫。三年一次的试剑大会上白钰结识神秘男子云甄,她病发之症引起封门门主游见风的猜疑,重重阴谋诡计被撕穿的背后,不仅牵扯出十几年前的封门秘事,更涉及上古魔剑——诛魂,和白钰的真实身份…历经百年轮回,这最后一世是否能解开仙魔纠缠上古千年的爱恨情仇?
  • 阿弥猫:庆庆的妙幻博物馆

    阿弥猫:庆庆的妙幻博物馆

    陈庆庆是一位从事装置艺术创作的女性艺术家,她采用废旧物品,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给人以全新的感官刺激的作品。同时她又把创作缘由和感悟,以文字的方式抒写出来。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我的它们”、“欢乐只有一点点”、“花谢了”,文字与作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全面展示了一位感情细腻的女性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 甜宠娇小新娘

    甜宠娇小新娘

    薇蕾只记得自己下了班坐公交车回家,却没有想到公交车在一个十字路口处发生了自燃,一车人还没有来得及跳车,就已经是发生了爆炸,她当时脑海一片空白,什么都来不及想,没想到,竟然穿越了。庞薇蕾,峰国庞府的千金大小姐,进而认识了昊焱,展开一系列感情纠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帘卷未央楼

    帘卷未央楼

    她是历史上和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齐名的一代女政治家,这个由民女到宫女的杰出女性,辅佐文景武三位帝王,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本书叙写了她从贫寒的草根美女,到天下第一国母,从位卑的宫女到有雄才大略的女政治家,她曾经走过艰辛的人生历程。
  • 凰涅天穹

    凰涅天穹

    “南宫沐白!你护我两年,两年之后我们互不干涉。”女子裙裾翩然,素净绝美的容颜不食烟火般,朱唇轻启,这狂妄的话语,脱口而出。男人掐着她纤细的脖颈,嘴角嗜血般的笑容,“你觉得,本王会给一个废柴当护卫!?”……一纸契约,将两个本命运不同的人绑在一起。他本明白这是互利关系,这个女人,无情。可还是沉沦了进去,且一发不可收拾……他护她,爱她,惜她。不曾想自己也会有一天将情付之东流。“南宫沐白,两年之期到了,放手吧。”她冷酷决绝,却始终不愿直面自己的心。他额头青筋突起,冷眸如寒潭般幽冷,“你早已是我的女人!”她即无情,他便无义。(慢热宠文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