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8400000005

第5章 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广大人民先后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在贏得政治独立的同时,亚非拉美各国的民族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城市化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总体来说,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1950~1960、1960?1970、1970~1980、1980~1990、1990?1995这些时间段的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是2.47%、2.02%、1,35%、0.29%、0.70%,而发展中国家在相同时段的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87%、3_59%、3.90%、4.68%、3.46%。如前所述,从1950年到19%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居住在人口100万及以上的大城市的人口占世界人口100万及以上的大城市的人口比重及属于世界上前100个最大城市的城市数量都有大幅度的上升。从而使这些国家成为推动战后世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力量。

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依赖,或者说二者的相互依赖可以在世界历史中得到广泛的印证。二者相协调是经济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条件。反之则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过程中就有不少这方面的教训。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的主要表现有两种:“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所谓“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二者不相协调,不相适应。由于这种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城市化速度大大高于工业化速度,所以属于过度城市化。由“超前城市化”而导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城市的正规部门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不能满足增长的城市人口对就业的需求,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在非正规部门就业,而城市的非正规部门以低劳动生产率和低收人为特征。失业和贫困因而急剧增加。(2)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不能满足城市人口的需要。这些国家和地区财力有限,再加上人口的持续增长,因此,道路、排水管网、供水系统、学校和医院等根本不能满足城市人口的需要。(3)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由于基础设施不足,加之人口在不断增长,拥挤、污染等问题不可避免,使得城市环境恶化。“超前城市化”的典型实例是非洲的城市化。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非洲较大城市的人口年均增长率一般都在5%~7%,这种增长势头一直延续,终于导致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非洲爆发“城市危机”。

所谓的“滞后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这种状况固然减轻了城市压力,避免了“城市病”,但会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育不全,城市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滞后城市化”的典型实例是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以中国为例,2000年,我国的市镇总人口为4.5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36.1%。当年,我国的GDP总量已达到1万亿美元。美国GDP总量达到1万亿美元的时间是1970年,当时美国的城市化率为87%;日本GDP总量达到1万亿美元的时间是1978年,当时日本的城市化率为65%。按照钱纳里等早期预测的结果推算,2001年中国人均GDP为911美元,与之相对应的常态城市化水平应在60%~63%之间,而当年中国实际的城镇化水平只有38%。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只有40.5%,不仅明显地低于世界上同等收入和工业化水平的其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而且明显低于48%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化的滞后使50%的劳动力滞留于农村,他们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不超过15%。在中国现处的发展阶段上,城市化水平的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公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它还将成为制约现代化进程的“瓶颈”,成为限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竞争优势的“瓶颈”,成为影响中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在知识经济时代集聚财富的“瓶颈”。

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

农村人口大量、持续地向城市转移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之一。而人口地域分布的这一调整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只有农业生产率提髙了,农村才能析出剩余劳动力,为非农产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劳动。也只有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一个农业劳动力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城市的发展才能有食品保障。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之所以必然会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是因为农业生产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恩斯特?恩格尔(Ernst.Engld)在19世纪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人们的食品开支比例会不断下降。由于农业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生产食品,所以其发展空间便十分有限。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会像对工业品和服务的需求那样不断膨胀,决定农业产出在国民产值中的比重必然持续下降。这已被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证实o城市的发展要以农业的发展为支撑,古今皆然。在历史上,城市产生的前提是:农业的发展使一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在供自己食用之外还有剩余。因为只有当农业发展到那个程度,一些人脱离农业生产、从事非农经济活动才有可能。而城市就是以非农人口为主体的聚落。在以后数千年间,城市的规模取决于周围地区所能生产的粮食的数量,因而,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存在于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随着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古代的城市也在曲折中前进。城市发展对于当地粮食生产严重依赖的状况直到大规模的河上运输和海上运输发展起来以后才有所改变。但农业对城市发展的基础地位至今没有改变。在农业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一个农业劳动力所能供养的人口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在享受城市文明、创造城市文明的时候没有食品方面的后顾之忧。

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希望在于工业化和市场化。在历史上,是工业革命使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中,1780年?1790年,安德鲁?朱克尔经反复试制终于造出了第一台打禾机。到1813年,打禾机巳经普及。1830年,北方诺丁一昂附近的农场主已广泛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1850年前后,英国相继出现了以蒸汽机带动的打谷机、簸谷机、切割机、碾磨机等,农业实现了机械化。美国农业的革命性变革也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出现的。1820年,美国西部首次使用了马拉耕田机。此后,割草机、马拉收割机、脱粒机、播种机、捆扎机和其它各种机械相继问世并推广使用,使美国农业在其它各国之前实现了机械化,极大地提髙了农业生产水平。工业化还会导致国民收人迅速攀升,政府財力大大加强,从而极大提髙政府扶持农业的能力。政府财力的增强使它有能力建立农业院校,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资助农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推广。而这些都对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除工业化而外的另一个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是农业的市场化。市场化之所以能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是因为它不仅可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而且可以深化农业生产内部的分工,而这两个方面都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在农业市场化的条件下,大农场具有的成本优势使它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结果就是农业的规模经营。在历史上,这种情形可以说非常普遍。以美国为例,其农业生产主体在19世纪就曾经历过这样的变化:原先自给自足的小农场迅速地向商业化的大农场发展。它们往往生产数量巨大的单一作物,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农业的市场化还必然促进农业生产内部的分工,使各种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更臻完善。

相反,农业生产的落后必然会制约城市化的进程,恶化城市的环境。前苏联和中国都曾实行过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的“剪刀差”政策,靠牺牲农民利益和农业来发展工业,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削弱。而农业的落后又严重地阻滞了这些国家的城市化。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家也忽视了农业生产,结果使得农村大片土地荒芜,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导致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过大。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合力”的结果是大量贫困人口涌入大城市。尽管从表象上看,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但它们的城市常患有“城市病”,还蕴藏着不少社会矛盾。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坚实基础

配第克拉克定理(Petty 一claik’s law)指出了劳动力转移的总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将首先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将由农业或工业向服务业转移。上一世纪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的轨迹是对这一定理的最好诠释。在法国,1901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41.4%、31.5%、27,1%;到1960年,上述三部门的就业比重变为22.0%.36.9%、41.1%;到1990年,上述三部门的就业比重进一步变为6.1%、29.2%、64.6%。在意大利,1901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就业的比重分别为61.7%、22.3%、16.0%;到1960年,上述三部门的就业比重变为32.2%、36.2%、26.7%;到1990年则进一步变为8.7%、31.6%、59.7%。在英国,1901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13.0%、43.9%、46.1%;到1961年,上述三部门的就业比重则为:3.7%、8.4%、47.9%;到1990年,上述三部门的就业比重分别变为2.1%、28.7%、69.2%。在德国,1907年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33.9%、39.9%、26.2%;到1960年,上述三部门的就业比重分别变为13.8%、47.7%、38.5%;到1990年,三部门的就业比重进一步变为3.5%、9.1%、57.4%;在日本,1906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就业的比重分别为61.8%、16.2%、22.0%;到1960年,上述三部门的就业比重分别变为32.6%、29.7%、37.6%;到1990年则进一步变为7.2%、34.1%,58.7%。在美国,1900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40.4%.28*2%、31.4%;到1960年,上述三部门的就业比重变为8.6%、30.6%、55.7%;到1990年,三部门的就业比重进一步变为2.8%、25.7%、71.5%。这就说明,从长期看,服务业的就业比重经历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但也有证据显示,既使在短期内,这种趋势也是明显的。在1979年到1990年这一时段内,加拿大农业、工业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公共行政部门就业的年均变化百分率分别为1,0%、0.3%、1.7%、一3.0%、一1.4%;同期美国上述五部门就业的年均变化百分率分别为一0.5%、一0.5%、1.6%、2.7%、1.1%;日本上述五部门就业的年均变化百分率分别为一2.5%、1.0%、0.3%、2.3%、0.2%;法国的分别为一3.7%、一1.6%,一1.2%、1.7%、1.5%;德国的分别为一3.1%、一0一1%、一0.8%、1_8%、1.0%;英国的分别为一1.6%、一2.9%、1.2%、2.8%、0.5%;澳大利亚的分别为0.6%、一0_2%.2.0%.3.4%、2,2%。

就业结构变化的规律说明,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是城市吸纳劳动力和人口的希望所在。特别是在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意义会骤然凸显。在当今发达国家,一方面一些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和港口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另一方面以高级服务行业为支撑的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势头进一步加强,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如果说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那么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同类推荐
  • 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本书将古代智慧与现代商业经营紧密结合,以全新的解读方式,通过精辟的活用解析与经典的经营案例,多层次、多角度阐述了现代商战的策略与技巧,堪称商界有识之士赢得商战竞争的智慧之源。
  • 镜厅

    镜厅

    过去百年中发生了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始于2008年的大衰退。为什么在我们认真反思了大萧条之后仍然没有预测到,更没有准备好应对2008年这场严重的危机呢?当今国际学术界最活跃、最富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巴里·埃森格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失败的根源恰恰在于对大萧条的乐观解释。身为金融史权威学者,埃森格林强调,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对于大萧条再现的恐惧影响了欧美的政策应对,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后果。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现实应用篇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现实应用篇

    《房租管制法》为何无法有效限制租金?医疗保险才是造成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以男女平等为目的的政策为什么反而加剧了性别歧视?仔细检视现实就不难发现,许多决策的实际效果往往与其初衷背道而驰。是什么影响了决策的质量,经济学又能为此做些什么?经济学绝不只是书本上的数字、图表和公式,它更是与政治、社会、心理密不可分的现实生活。当我们上班、纳税、买房、投资、储蓄、看病时,我们都该成为经济学家。在本书中,托马斯·索维尔将带领读者用经济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住房、医疗、就业、移民、歧视等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抽丝剥茧,透视决策失误背后的经济学逻辑。读毕此书,你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摆脱短视思维的桎梏,并有能力在面对新问题时提出兼具高度与深度的独到见解。
  • 博弈游戏

    博弈游戏

    博弈是一种策略的相互依存状况:你的选择将会得到什么结果,取决于另一个或者另一群有目的行动者的选择。人生是永不停息的博弈过程。作为博弈者,最佳策略是最大程度地利用游戏规则;作为社会的最佳策略,是通过规则引导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著名经济家保罗·萨缪尔森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
  •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100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场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0世纪中国发生的历史性的伟大变化,都同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系的。
热门推荐
  • 万灵各行道

    万灵各行道

    于虚幻中寄真情,以所思所想续情景。虽虚幻而离真实愈远,宛若空中楼阁,然美轮美焕如至善之源,故更引人入胜。问世间灵归何处?可有苍天容魂住。取虚实变化而成幻境之世界,名为千幻。取魂有所归处而构灵界,万物有灵,造化通玄。
  • 蠢蠢的爱上你

    蠢蠢的爱上你

    30岁还不结婚就是罪该万死的年纪吗?我碍着谁了?……苏以恩越想越伤心,放下电话,突然放声大哭起来。电话那头,是刚刚又催婚的老母亲。虽然知道妈妈旁敲侧击的提醒她年纪不小了,就是怕惹她不高兴,但是苏以恩内心仍然被戳中了痛点。身后,一个帅帅的身影走过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云汐缘

    云汐缘

    世界上最悲衷的事情莫过于推你进地狱的人,曾经带你去过天堂。她原本是这天地之主,上古最后的一位龙神。可以真情被一只狐狸精给骗了,后落得一个魂飞魄散的结果,心酸啊,怨恨啊。原以为永世不得超生,可是,却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另外一只狐狸身上!老天,她怎么就是和狐狸精过不去呢?
  • Letters on the Study and Use of History

    Letters on the Study and Use of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俘虏CEO哥哥

    重生之俘虏CEO哥哥

    欧阳娟子和她的养哥哥欧阳强从小就喜欢捉弄别人。十五岁那年欧阳娟子被一辆车给撞飞了起来。就这样一撞,欧阳娟子的灵魂跑进了已经有十七岁的苏如清的身体里。重生后的苏如清就以陌生美女的身份,以超搞笑、超恶作剧的行为来捉弄欧阳强。欧阳强也不是吃素的,他照单全收、并打包加倍奉还。谁输谁赢?结局当然是——
  • 遗族-现颜记

    遗族-现颜记

    遗落在无尽的黑暗中,面对死亡,你唯一能做的只有与恐惧为伍,同鲜血作伴……倘若善良变成了一句空谈,那么将它埋葬,尽情杀戮吧!
  • 高门嫡女:弃妃重生

    高门嫡女:弃妃重生

    高门贵女在家如珠如宝,一朝进入后宫博弈,却是满盘皆输。庶妹争宠,姨娘凶残。高墙深宫内,她的君王她的丈夫对她恨之入骨,不惜毁掉怀胎中的皇子,虐杀废后。恨意滔天,她浴血重生,势必要让这对狗男女血债血偿。踩庶女,虐渣男,姨娘种种靠边站,重生历劫归来,过招拆招她要换来一个完美人生。当遇到对她情深似海真心以对的心上人,她是否可以依旧对爱情奋不顾身?都说曾今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你,还是我的唯一。如雪读者群172138457
  • 身体的透视·下

    身体的透视·下

    本套《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丛书,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破解的天书》、《真实的梦幻》、《复活的古城》、《古老的密码》、《出土的谜团》、《灾祸的降临》、《科学的黑屋》、《大脑的神奇》、《人类的奥秘》、《生命的密码》、《身体的透视》、《长寿的钥匙》。它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到震颤。
  • 纳尼亚传奇7:最后的决战(中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7:最后的决战(中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系列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都曾表示自己深受C·S·刘易斯作品的影响。随着《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改编成电影,全世界更多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纳尼亚冒险故事中,这绝对是你一生难忘的神奇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