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1300000030

第30章

答曰。經云。三十二相得見如來否。須菩提言。如是如是。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佛告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若然。則法華所言三十二相豈有相之相耶。何以故。身子智慧第一。不在空生之下。未必以相見之也。參禪悟心之士。無相尚不取。況有乎。

客曰。三十二相是非相者。可少無疑。然佛有無量神通三昧。乃至種種功德。備如華嚴。今禪門既稱成佛。何以不具如此法門也。

答曰。若論稱性門中。一切皆具。禽獸昆虫皆能辨事。況人而不具神通乎。但迷昧不知。非謂無也。所以云。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且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子能知乎。且如眼之放光也。森羅萬象洞鑑分明。混而不襍。分而不離。重重涉入。彼此互容。此不碍彼。彼不碍此。相入則一為無量。相即則無量為一。如月印千江。海吞萬象。曾無間然。此即華嚴普光明殿無障碍大總持神通三昧之門也。耳鼻舌身亦復如是。彼時法身大士領覽法身境界。各各充足無疑。二乘凡夫執認根塵。未能證得。故楞嚴會上揀選圓通。令人自悟。將六根優劣推求。如悟圓通。則知根根塵塵週遍法界。所謂眾生與佛本不相差也。嘗論之。如鳥之處巢也。人負而置之別林。彼林不窄。此巢不壞。鳥即驚云。不知何等大人將我世界取之置於何方。我未之知也。如淨名住不思議神力。斷妙喜世界置于娑婆世界。彼界不壞。此界不窄。本性如故。彼諸菩薩除補處者。其餘皆作是言。不知何人取我世界。如來願見救護。所謂不思議神力者。比夫負鳥巢者。何以異矣。又如蟻之負微物也。勢如泰山。合于眾力。極其志思。竟日不能數步。有人運土者。連蟻担之餘處。易如反掌。蟻即驚云。彼大人者具不思議神力也。能負世界過于不可思議世界。我等不知。誰能救之。夫彼起未曾有之驚。此即以為尋常之事。豈許蟻之思議可知。是豈不類不思議菩薩之神力乎。故永嘉云。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又龐居士云。日用事無別。惟吾自偶偕。頭頭非取捨。處處勿張乖。朱紫誰為號。丘山絕點埃。神通并妙用。運水及搬柴。子所謂三昧者。一念不生。前後際斷。此即一行三昧。此是三昧王三昧。出生一切三昧也。苟能從此一念無為體上圓鑑萬機。即是海印三昧。隨機應變。事理無碍。即是獅子遊戲三昧。證此一心得決定解。一切不疑。即是師子無畏三昧。運決定法。稱機適教。巧盡三乘。即是現一切色身三昧。故法華云。妙音菩薩現一切色身三昧者。以妙音聲為能應之機也。觀音菩薩現三十二相者。以妙觀心為所應之機也。揀能非所而曰妙音者。以其不二之音稱適無虧。豈非妙乎。揀所非能而曰觀音者。本不自觀以觀觀機。豈非觀乎。群機雖異。能現之心常一。故曰現一切色身三昧。真心雖一。其所赴之機不同。故曰三十二相。群機雖多不出三十二者。三十二是總。一切是別。總別相攝。還是現一切色身三昧也。其餘三昧皆可例推。不盡舉也。

客曰。師所話及處多舉法華。謂一乘之譚無有過也。又云世尊拈花百萬人天唯迦葉一人得旨。似有過於法華。若然。法華會上諸大聲聞悟心得記不可信矣。何者。一悟之後不復再悟。一記之後豈有再記也。苟如是。何以於拈花之際皆不之知也。請師明示。

答曰。此有二義。一者為傳法故。是以百萬眾中咸推迦葉一人。知宗有所據。不相混濫。非無知也。如波離持律。目連神力。旃延論義。樓那說法等。豈餘則不能乎。如淨名以神通力示諸大眾。上方過四十二洹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今現在。乃至時彼佛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有諸天子皆號香嚴。悉發阿[少/兔]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供養彼佛及諸菩薩。此諸大眾莫不自見。時維摩詰問眾菩薩。諸仁者。誰能致彼佛飯。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既云文殊神力使之默然。非諸菩薩無神力不能往也。意顯淨名之德耳。二者顯頓法故。是華嚴以降。中間阿含.方等.般若多說往劫積功。如法華亦云。大通下種未設本地風光。或有說之猶涉言詮。未能言外知歸。雖則身子等乃如來許以信得入。因聞生信。因信發解。解同佛心。即得受記。豈曰即證佛乘。故曰過若干劫。供若干佛。乃得作佛。明知以信得入也。如拈花之際。言語不足以載。思惟不能以至。非功行可及。非意識可知。苟不以親證其心。他孰能擬哉。所以云。如將梵位直授凡庸。實非細事。豈易知也。且如來於無量劫中艱辛難得之法。到此方稱本懷。譬如良醫力窮藥性。撮此良方。狂子無知。視為毒藥不肯服之。深可嗟也。

客曰。蒙師委曲發明。則如來出世本懷以究心為本。固無疑也。未知教門諸師亦有棄教參禪者否。彼教家皆云。依經了義。觀教明心。離此別求異端。皆名外道。師偏主禪宗。未知孰是。請為辨之。

答曰。吁是何言歟。彼所謂識教者。未必其然。虎皮羊質豈真虎耶。昔者百丈.南泉.藥山.大溈諸大老。是真識教者。何也。初則愽學三乘。終則歸心的旨。所以云。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等語。備載群書。法華亦云。是法於久後。要當說真實。豈有尚言詮不求真實者哉。苟許其言。何以亮座主見馬祖潛隱西山。孚上座即入雪峯之室。長水.良遂彼何人哉。今之所謂識教者能如彼乎。

客曰。若如是。悟心之後還許看教否。

答曰。悟心之後正須看教。何以故。未悟以前涉獵文字障自悟門。所謂所知障障正知見。故教亦遮而不許也。悟心之後執掌藏鑰。廣會權實。利生接物巧應群機。苟執認不圓。是名法執不忘。非真大乘也。雖然。學與不學。當自知時節。不在問人。思之。

客曰。悟心明宗我知之矣。未知悟心之士還念佛否。

答曰。悟心之士。念與無念皆無定計。何也。古人終日無念。不乖於念。終日念。不乖無念。無念不乖念者。如趙州.大溈等皆云。念佛一聲噪口三日。又云。佛之一字吾不喜聞。此是高提向上機關。向空劫以前與諸眾生把手共行。遊於千佛頂[寧*頁]。密示本源。非故意貶佛。如雲門呵佛之類是也。後人既不悟心。効他嚬蹙。為過非細。可不戒諸。念不乖無念者。如永明壽.芙蓉偕.天衣懷.圓照本。不廢宗門而以念佛為事者。正如洞宗挾帶通途正中。妙挾空刼今時。二皆無碍。所以云行至水窮山盡處。也須作伴做工夫。此其事也。何以故。良由末法澆漓。人多乾慧。雖得悟心。苟不假念持心。恐有微細現流習氣難以速淨。故云。理雖頓悟。事假漸脩。彼人苟執一隅。皆非圓意慎之。

客曰。悟心之後正須念佛。吾已知矣。未審還假作福否。

答曰。悟心之後正好作福。何以故。凡夫所作福田。趣果惟在人天。二乘所作福德。發心僅求小果。菩薩所作福德。事事皆名佛德。故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所以然者。參禪悟心之士。佛慧開發。法法妙圓。如眾色歸空同為空色。百川入海咸名海水。故法華云。供佛造像乃至禮拜低頭無非佛行。且凡夫作福如蟻步。二乘作福如人行。大乘作福如雲飛。圓心作福如契虗。雲行猶有往來之狀。心契虗理則何所不該。是以圓心行人出入無相。非彼所知。豈曰悟心不必脩福也。又三乘之于六度必先布施。漸歷至于智慧。同異失准。圓心之于六度必先智慧。而攝前五度。一念圓該難易。皎然非常境界。極宜深究不可忽也。

客曰。如師所云。若悟自心無碍圓修。未知亦可生淨土否。

答曰。真正悟明。必生淨土。何以故。悟者悟自心外無土。土外無心。此界他方同歸方寸淨土。天宮總是家山。形直影端。聲和響順。大德大位理必如然。豈有悟心而不生淨土者哉。且念佛如不分證淨心。豈有決獲往生。何以故。隨聲唱和未必皆歸淨土。教有明文。所以雲棲勸人念佛以千繼計萬。今載往生者止有二三。馬祖會中眾惟五百八十餘人悟道。故知淨土之易不異參禪之易。參禪之難即是淨土之難。難易之事在人不在法。頓漸之宗在志不在得。所以云。小聖不及大凡。聖僧讚嘆仰嶠之宗。黃檗豈如羅漢破結。如世讀書。一人壯年而已職小宦。一人弱冠而頓發大心。未必定至三公。其志實為可尚。是二人較之。不啻霄壤矣。

客曰。若然。何以真如喆青草堂還轉輪迴即置而不論。且如五祖戒深獲悟明。叢林標榜。轉世還耽富貴。貪酒戀花。不得佛印提携。幾乎沈迷不返。

答曰。悟心之士得失是非曾無二致。生死涅槃豈有兩人。了達無生無死。生即無生。遊戲法海。廣作慈航。曾無有倦也。且如傅大士為彌勒化身。念法華仰山山應記。乃至豐干彌陀。般若勢至。達磨觀音。普賢拾得。諸大聖賢遞代出興。子胡不之疑而偏疑數者。子所謂不得佛印提携幾乎沉迷不返。假如彌勒元在天宮。大士曾為捕魚之叟。頭陀極陳方悟。勢至不離佛側。瓔珞還為丐食之童。遇師指授發明。世尊成佛塵點劫中。豈煩天人頻警。覩星方悟。盖表悟假因緣道有時節。豈曰沉迷不返。如是則東坡輩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未可知也。苟不然者。則圓覺銷金出鑛之喻必也徒然。佛語猶成戲論。

客曰。若然。何以永明云。有禪無淨土。十人九差路。彼為國師真子。法眼親孫。豈有不知禪外無土乎。而曰十人九差路者。何也。

答曰。彼偈目曰料揀。正揀四禪入定之徒。樂獨善寂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者說也。豈指如來最上乘禪達磨心印亦如之耶。何者。身心一如。心外無餘。曾無心外之土。土外之心。即身即心。即禪即土。所以云。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作人師。來生為佛祖。所謂來生者。亦即一念也。故佛云。汝今一念亦生亦老亦死。所以永明未生淨土感閻羅王禮拜。不出娑婆為韶國師的子。故天衣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猶如眾器含空。千江印月。是以器成非生。器存非住。器壞非去。何以故。空非有為。故佛性亦然。寧分來去。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經有明文。今有濫語之徒。謬引鴈過長空之語配之。違旨甚矣。且水如真心不動。鴈如六塵起滅。鴈有來去之形。水無去留之跡。元有二物。此古人喻心境交加之際。見理如是。豈可以決生不去之語配之也。彼所謂決生者。如器壞空消。似有所去。去即生也。空無方所。實無可歸。歸即去也。故如來於普光明殿入剎那際三昧。一念普觀無量劫非去非來非住。於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非心境對待之語可知也。

客曰。師之所論皆原經說。甚可知也。但如師等出家之輩。無鄉山可戀。無名利可拘。獨脫無為。參禪了達故可也。恐某在家之徒未能耳。

答曰。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彼有為法且當自強不應自屈。況乎無為本性人人本具。各各不無。但因迷悟有殊。聖凡似別。故世尊不得已權開僧俗之門。隨人力量。如龐居士.甘贄.陸釘校等未必出家而後悟道也。譬如越城四兵圍遶。危如累卵。急若噬嚌。頃刻之間命成灰燼。若也逃生。誰分僧俗男女富貴貧賤。除有甘為賊黨自棄其命者。不在此論也。人身亦然。生老病死四魔圍遶。危急過是。若論逃苦就樂。誰能不能。除有甘為魔子永輪三界者。亦不在此論也。子云不能者。但不能深厭生死之苦。樂著嬉戲。不肯出於三界。甘為火宅所燒。苟能厭之。別無方便。但於時中以何方便得出生死。如是思惟。如是究竟。如是檢點。如是訪問。日久年深忽然得悟。頓見本心。此時子來吾與汝語。僧俗跡也。男女亦跡也。生死迷也。涅槃亦迷也。誰知本地風光。祖翁田地。其來久矣。

客曰。男女乃權分之跡。生死乃迷背所成。據師所喻。某頗信矣。何云涅槃亦名迷者。寔所不預。重增迷悶。乞與決之。

答曰。佛為眾生違背自性。枉受生死尠不知止。為說涅槃。梵語涅槃。此云滅度。度生死故。苟能悟心。則知生死性空。苟知生死性空。則涅槃性亦空。何也。生死病也。涅槃藥也。若所迷之病既除。則能治之藥何有。病愈而服藥不休。返增病本。惑破而執心有得。即是迷源。故予言生死涅槃惟有其名。男女僧俗兩皆是跡。背寔迷名。豈識肇公無當之論。忘真執跡。相辜自己平等之心。所以二乘自謂身心疲懈。不能于五道利生。為厭生死。權趣涅槃。於寶所則不敢正眼相窺。于化城則自謂滿心受樂。世尊於法華會上斥彼不寔。元我化為。疲息既除。當求前進。及乎化城之執既破。乃告寶所在近而已。不言有處。若執為寔。豈不名迷。

客曰。我知之矣。經不云乎。窮子捨父逃走。久住他國五十餘年。及乎住立門側。猶生驚怖。乃至長者得病。大付家財。曾無二人。當時但謂我是聲聞。菩薩之法我等無分。誰知五道眾生同為佛子。亦猶聲聞聞般若之法。謂是菩薩之事。不敢希取。我亦然也。未知從上國王大臣在富貴之中。亦有參禪者否。

同类推荐
  • 宝章待访录

    宝章待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义盗记

    义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阿阇世王经

    佛说阿阇世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逍遥伴此生

    逍遥伴此生

    一场失败的刺杀之后,阴阳阁少了个武功平平的杀手,清平府多了个医术高明的医者。原以为能够过上平静无波的生活,但是在她解毒的那一天,这样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江湖?朝堂?终究抵不过那一世的携手逍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九零学霸小娇妻

    重生九零学霸小娇妻

    杨晶晶前一世没活明白,被继母和一对双胞胎弟妹算计的身败名裂,郁郁而终。重活一世,她誓死纠正上辈子的错误。继母装慈爱,恶意捧杀,她顺势而为,一边享受着被人宠爱的幸福生活,一边暗地里拼命发奋,学自己的习,当自己的学霸。继妹爱妒忌,挑拨离间,她祸水东引,一边当着自己的乖乖女,一边下狠手收拾白莲花继妹。前男友凑过来,还不等靠近,她一砖头砸下去,让对方血溅三尺。杨晶晶撸起袖子,正暗搓搓摩拳擦掌,一心准备投入新生活,卷土重来。某上尉:你姥爷一家人不是想要农转非吗,户口本拿过来,我帮你去办。户口本还回来,婚姻一栏上赫然写着,已婚。某上尉:不用谢,左右搭一次人情,索性一朝全办了。杨晶晶:。。。。。。
  • 万界共主是女生

    万界共主是女生

    现代杀手的灵魂穿越到玄幻世界,究竟会发生什么……万界共主,不可触及
  • 胭脂路

    胭脂路

    盛夏来急,六月中,没进伏,刚七点,天就热得见缝插针,像胭脂路菜场小商小贩们每一个火急火燎的早晨。菜场里讨生活,哪一个不早起?开着时速不超过四十码的电动小三轮货车,夜里一两点就要去白沙洲农贸市场打货,途经武昌火车站、白沙洲大桥,来回几十里,回菜场拆包、分类、洗摘、上台码堆一切就绪便是五点钟了。守着菜场做生意的。不管你是熟食早点、生鲜鱼肉、粮油作料、土产日杂哪一个的早晨不是从二三点就开始。到了七八点,普通人的早晨刚拉开序幕,菜场里的人已过完半天,忙碌兴奋,操劳疲沓,日复一日。郝姐就是在这个时候进的菜场。
  • 记录与美化JOJO的跑团记录

    记录与美化JOJO的跑团记录

    将自己当KP的过程记录下来,嘛,我也就开JO团,简介嘛随便写写就行了
  • Barnaby Rudge(IV)巴纳比·拉奇(英文版)

    Barnaby Rudge(IV)巴纳比·拉奇(英文版)

    A Tale of the Riots of Eighty is a historical novel by British novelist Charles Dickens. Barnaby Rudge was one of two novels that Dickens published in his short-lived (1840–1841) weekly serial Master Humphrey's Clock. Barnaby Rudge is largely set during the Gordon Riots of 1780. Barnaby Rudge is a story of mystery and suspense which begins with an unsolved double murder and goes on to involve conspiracy, blackmail, abduction and retribution. Through the course of the novel fathers and sons become opposed, apprentices plot against their masters and Protestants clash with Catholics on the pgsk.com its dramatic descriptions of public violence and private horror, its strange secrets and ghostly doublings, Barnaby Rudge is a powerful, disturbing blend of historical realism and Gothic melodrama.
  • 宫心谋:妃以为贵

    宫心谋:妃以为贵

    一朝选入君王侧,从此欢笑是他人。且看女主从新手小白,一步步走入深宫大神。什么皇后皇上,后宫三千人,当初欺我者,定要他付出代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曾经是少年

    你曾经是少年

    15岁的时候,陶然还是一个喜欢SHE的善解人意的乖乖女,苏木还是一个人设建立在不学无术之上的高冷坏小子,却没想到一次意外的打架,一包求和的辣条就意外的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从《恋人未满》到《说你爱我》,后来苏木对陶然说:我这辈子都会喜欢你!
  • 凌天女帝:绝代女帝倾天下

    凌天女帝:绝代女帝倾天下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撑起一片天。”家族衰落,强敌环饲,谁可担当重任?为了身边的亲人,少女手持三尺青锋,与人争,与地争,与天争,踩着累累白骨,一路杀伐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