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3000000013

第13章 借力使力,平步青云靠东风

第一节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兵经百篇》中云:“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刃,乏于财则借敌之财,缺于物则借敌之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巧妙经营,同样是企业成功的一把钥匙。

1978年,荣智健暂时把妻子儿女留在北京的父母家中,自己独自南下香港去闯事业。

.荣智谦、荣智鑫均是荣德生长子、荣智健大伯荣伟仁的儿子。荣智谦生于1931年,荣智鑫生于1934年。

.正是由于两位堂兄的盛情邀请,荣智健比较顺利地到了香港,开始了他的新事业。

.刚到香港时,他的堂兄荣智谦曾经问他:“健弟,你在内地耽误那么久,要不要到国外去深造深造?”

.荣智健思考了一会儿,回答说:“我已经是30多岁的人了,学问本来就不好,英文又蹩脚,还去读什么书?干脆做生意好了。”

.另一位堂兄荣智鑫在旁边听了,插话说:“这样也好。健弟既然有意从商,那就和我们一块干好了。依我看,健弟也和四叔一样,有经商的天赋。我们几兄弟联合来干,再加上健弟和四叔在内地的关系,肯定会干出一番大事业的。”

于是,荣智健接过他父亲的接力棒,开始了荣氏家族的再度创业,这对于荣智健来说,无疑又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

.要与人合作,仅有智慧还远远不够,必须同时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这一点荣智健比谁都明白。

.做生意需要资金。资金从哪来?荣智健想到了父亲在香港留下的老底,即荣毅仁于新中国成立前在香港的一些资产,主要是一些纺织厂的股份,如九龙纱厂、南洋纱厂在荣毅仁名下的股份。因为有30多年没有动过股息和分红了,如今一算,居然有一大笔钱,以此来做投资,还是绰绰有余的。

.1978年,荣智谦、荣智鑫在新界大埔开办了爱卡电子厂,荣智健应两位堂兄之邀,带着父亲留下的那笔资本,友情加盟。电子厂主要生产电容器、电子手表和玩具。后来随着电脑业的发达,开始转向以生产电脑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为主。起初合伙时,兄弟三人各占1/3股份。后来工厂赚了钱,荣智健把他分到的利润再投资进去,逐年增加,最后他的股份占到60%。据估算,荣智健前前后后总共投资了100多万港元。

.工厂开办时,董事长、总经理分别由荣智谦、荣智鑫担任,荣智健只是一个高级打工仔。随着荣智健股份的增多,他开始接替堂兄,出任总经理。销售渠道一定,爱卡的业务直线上升,产品供不应求,效益成倍提高。同时,不断加大投资,积极开发新产品,其中2微米64K的随机存取存储器,以性能良好、价格低廉而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市场占有率极高。

.爱卡的成功,被国外好多同行看好,不少人争相收购。因为荣智健占有爱卡60%的股份,所以出售该公司后,他个人得到720万美元,按照当时美元与港币的汇率折算,荣智健获得5600多万港元,是他当年100万港元投资的56倍之多,获利远远超过了股票收益。

.对此,荣智健并不满足,认为不过是小试牛刀。

1982年,荣智健与几位原来在IBM公司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合作,在美国加州的圣荷西(Saniose)合资创办了加州自动设计公司,简称CADI。这是全美第一家专门从事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的公司。最初投资大约是200万美元,荣智健个人占有60%的股份。

.由于CADI公司产品新颖、质量优良,加上管理有方,市场前景看好,盈利丰厚。创建不到一年,即被美国一家生产电脑设计硬件的Mentor Gaphics公司收购了28%的股份。1994年合并上市,成为美国第一家上市的电脑辅助设计设备厂商。股票上市以后,股民踊跃认购,价格一路狂涨,翻了40多番。

200万元中的60%是129万元,增加了40倍,所得至少4800万美元,折合港元3.74亿。再加上荣智健出售爱卡所得的5 000多万港元,总共已超过4亿港元。这是一笔数目不小的资产。从1978年到1984年,在仅有的6年时间,荣智健从不到100万元起家,发展到拥有4亿巨资,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荣智健的“商界天才”名誉威震天下。

我们研究荣智健的成功之路不难发现,他一路上遇山靠山,遇水靠水,巧借外力,巧于经营,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在越来越注重协作团结的今天,如何靠山、如何靠水,更需你用慧眼去识别。

第二节 三人行,必有吾贵人

人总是从陌生到相识。现在你遇到的某个陌生人,也未必不会成为你日后的贵人。如果你有这样的理念,谦逊恭敬地对待每一个人,你就永远都不乏帮助你的贵人。反之,如果你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么好运也不会眷顾你的。

在纽约富人区的一座豪华别墅里,有一位女士几乎拥有任何人梦寐以求的一切:美貌、财富、地位、名望,以及温馨的婚姻。但她同时也有一个任何人都不愿接受的遗憾:她的女儿罹患了一种会致命的病,医遍全美,均无良策。她无奈而又十分悲伤地看着死神一步一步地走近女儿。

有一天,女士看到一则报道:一位瑞士名医要来美国讲学。此人对她女儿患的那种病颇有研究,虽然未必能手到病除,却使这位伤心的母亲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她不停地打电话、写信、托人,恳求名医帮帮她的女儿,但都没有任何回应。这也难怪,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的生死是头等大事,而对一位名医来说,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全世界有那么多需要救助的人,他怎么可能为某个人随意更改自己的工作计划?女士深知这一点,她的心情变得越来越焦虑沮丧。

一个大雨倾盆的下午,女士坐在床前,一面安抚在痛苦中呻吟的女儿,一面暗自哀叹自己的不幸。她宁愿在美貌、财富、地位、名望中失去一两样东西,也不愿失去自己心爱的女儿。这时,有人敲门。她极不情愿地打开门,看见一个又矮又胖、衣服湿透、样子很狼狈的男人。他说:“对不起!我好像迷路了。您能允许我借用一下您的电话吗?我想让我的司机来接我。”女士冷冷地说:“很抱歉!我女儿正在生病,她不希望有人打扰。”然后,她关上了门。

第二天,她又在报上看到了一则有关那位名医的报道,上面还附有一帧名医的照片。她赫然发现,原来他就是昨天那个在雨中迷了路的矮胖男人。她居然将一个绝好的机会关在门外!名医虽然很忙,如果走进了她的家,看到了她可怜的女儿,情况也许就大不一样了。可她怎么知道这竟是命运之神送给她的一个机会呢?她不禁后悔莫及。

我们不禁为这位女士遗憾。生活就是这样无常,每天遇到的人中,说不定就有一些人有能力改变你的命运。三人行,必有吾贵人。只要其中一位对你另眼相看,你的一切便和现在大不相同了!但是,他有必要帮助你吗?你被他欣赏吗?假如你始终秉持一份好意待人,转运的机缘就大多了。

第三节 善于借力,则万物皆能为我所用

成大事者,都懂得借力而行的道理。

不过,“他山之石”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借到的,借力而行需要大智慧、大谋略、大眼光。

冯谖是战国时期齐国人,当初是邑国(今滕州市东南)大夫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之一,为战国时期一位高瞻远瞩、颇具深远眼光的战略家。孟尝君以“好客养士”、“好善乐施”而名闻天下,他对待门客,不惜“舍业厚遇之”,因而“倾天下之士”,门下食客达三千余人,冯谖是其中的佼佼者。

冯谖是以怪人的面目出现在孟尝君面前的,其实他是为了试探孟尝君的胸怀和眼光,因此曾三番五次地向孟尝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孟尝君一一满足了他的要求,从来都没有嫌弃。当他发现孟尝君是一个不势利、非常大度、值得人为他出谋划策的领袖时,毅然决定竭尽全力帮助孟尝君。

当初,齐国的孟尝君田文继承其父齐相田婴的爵禄,家累万金,加之他才思敏捷,善于因人成事,其声名远播各国诸侯。不久,孟尝君就当上了齐国宰相,在协助齐王与秦国争霸称雄的争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后来,齐王听信了秦国和楚国的挑拨,认为孟尝君独揽大权,其名声在己之上,有功高震主之嫌,于是罢了他的官,并没收了他的封地。孟尝君有苦说不出,于是向他的门客请教解决之道,这时冯谖说:“您如果信任我,可以让我带上礼物去秦国,我敢保证您会官复原位,并且得到更多的封地。”

孟尝君一直很信任冯谖,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冯谖到达秦国后,对秦王说:“所有说客无论到秦还是到齐,都是为了秦强齐弱或秦弱齐强。齐、秦二国是不分上下且不能并立的国家,谁称了雄,谁就可拥有天下。”

秦王听后问道:“您有何办法能使秦国称雄于诸侯呢?”冯谖说:“齐国之所以能得到诸侯的尊重,关键是有孟尝君。而现在齐王听信挑拨,罢了他的官,孟尝君固然心里不满,想离开齐国。您若乘机把他请来相秦,那将不只是使秦称雄而拥有天下的事。您若失去时机,待齐王醒悟过来官复孟尝君原职后,那将来谁雌谁雄就难说了。”秦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立即派人携重金去齐请孟尝君出任秦相。

冯谖从秦国出来之后,领先一步回到了齐国,他马上把自己对秦王说的话重复给齐王说了一遍,还说:“秦国很钦佩孟尝君的才智,听说秦王已派人携重金来迎他去秦。如果孟尝君一去,秦王肯定会任他为宰相。到那时各诸侯国就将都归附于秦,秦一旦称雄,齐国就处于下风,到时或许连临淄、即墨都难保了。您为何不乘秦使未到来之前,将孟尝君官复原职,再多封领地以示歉意呢?这样,孟尝君会乐于接受,对齐国也非常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齐王听后,心里一惊,觉得当初撤掉孟尝君的官位确实有些欠考虑,当即就采纳了冯谖的意见,并派人到边境打听到确有秦使来请孟尝君。于是,齐王立即恢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务,并在旧有封地外又多增加了一千户的俸禄。

冯谖借助外力从而保住了孟尝君的官位,这就是借力的力量。成大事者,都懂得借力而行的道理。

借,首先是借助人的力量,但往往不拘囿于人。趋势潮流、万事万物,只要能为我所用,都可以借来一用。但是这一“借”要借得巧、借得对,要充满智慧和可行性。能不能借、会不会借,关系到你的人生目标和事业的宏图。借得对,就会大大有益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相反,就会功亏一篑,竹篮打水,因此要慎重对待。

第四节 成大事者,当借力而行

古人讲:“智者,当借力而行。”意思是说聪明的人或组织,应当借助外力的帮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懂得借力的人,做起事情来不仅能事半功倍,而且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特别是在古代官场上,懂得借力的人,总能谋得权力,例如慈禧。

慈禧姓叶赫那拉,小名兰儿。她的父亲惠征由八品笔帖式做起,经过历次考核升迁,终于升为四品道员,成为主管一方行政大权的官员。

在惠征的两儿两女中,唯有这个叫兰儿的女儿天生丽质,长相秀美,因此在咸丰二年皇帝选秀女的时候,兰儿也以八旗女子的身份参选,没想到竟被选中,于次年五月送入宫中。入宫之后,兰儿凭借自己的心机,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五等小妃的兰贵人升到懿贵妃,地位仅在皇后之下。

由于咸丰皇帝沉溺于女色,加之原本就体质虚弱,他不到30岁就一副病态,对于每天堆积如山的政事根本没有精力应付。因此年仅23岁的懿贵妃在皇帝的纵容下开始批阅奏章,对朝廷事务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她权力欲的膨胀添薪助燃。

咸丰十一年,咸丰帝在承德热河病死,遗诏写明由户部尚书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八大臣辅佐年仅六岁的皇太子载淳,并改年为祺祥元年,尊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幼帝生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后”;同年十月四日,又分别为两宫太后上徽号“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从此懿贵妃又被称为“慈禧太后”,因其居住西宫,故又称“西太后”。

咸丰帝之死与幼帝继位,使辅政八大臣与两宫太后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争夺,肃顺等人企图以祖制来阻止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两宫太后对肃顺等人的骄横跋扈也早有不满,担心八大臣会乘机夺权。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太后再次施展借谋之术,把咸丰之弟——恭亲王奕作为两宫的联合对象,与奕联手对付辅政八大臣。

肃顺等人在咸丰帝驾崩后,就根据遗诏发布命令,禁止恭亲王奕和统兵大帅胜保到热河为咸丰帝吊丧。奕接令大为不快,但还是忍下来,同时通过亲信四处打听承德的动向。然后,奕又上奏折请求前赴热河。肃顺等人想借此机会铲除奕,便答应了奕的请求。

奕于九月五日赶到承德,见了肃顺等人后,又奉两宫懿旨去见两位太后。到了太后住处,慈安、慈禧与他商谈如何对付辅政八大臣,奕建议道:“现热河已被彼所控,若欲治之,非还北京不可。望太后再忍耐些时日,我回京严加部署,定可擒彼等听太后发落。”

两宫太后听取了奕的建议,随后又对权力分配问题进行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协议:由慈安、慈禧垂帘听政,同时奕以议政王的身份任首席军机大臣,兼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六天之后,奕就匆匆赶回北京,暗中进行部署,令胜保率军迎接两宫太后及幼帝回京,又令地方督抚中的亲信向肃顺等人表示效忠,以麻痹对手等。

咸丰灵柩启行回京。在慈禧的安排下,辅政大臣被一一分隔开来,互不通气,分别进京。

慈禧一行于二十八日先抵京郊,立即召见恭亲王奕,次日进京后又召见奕。在这两次召见中,他们商定了政变的步骤和时间,准备将肃顺等人一网打尽。

十一月二日,慈禧召见奕等人,细数肃顺等人罪状,并派奕等人抓捕肃顺等辅臣。当他们被捕时,肃顺骂载垣、端华二人道:“若早从吾言,何至有今日?”二人无奈道:“事已至此,哀何言?”

原来肃顺早就主张杀死慈禧,但二人不同意,结果养虎为患,让慈禧和奕走了先招,从而使辅政八大臣处处受制,最后落了个任人宰割的下场。

从此以后,慈禧将大权紧紧握在自己手中。

其实,以慈禧为首的集团只是一群“招兵买马”的人。慈禧一开始就以权力为诱饵向奕许以重任,算是收买人心。后来,她又与慈安合作,削掉了恭亲王奕的议政王头衔,她要使奕明白,生杀予夺之权均操纵在自己手中。

就这样,慈禧太后登上了权力的巅峰,统治中国半个世纪之久。慈禧一生,正是深谙借力谋权之道,从而获得最高权力。

历史上的很多事实都证明了,成大事者,都很善于借力,毕竟孤军奋战,其力微薄,众人拾柴火焰高。正如《诗经》中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它的本身含义是形容园林建筑巧夺天工的艺术,但无不揭示了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不断提醒自己:智者,当借力而行。

第五节 智者,绝不孤军奋战

古语有云: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若想在人生的海洋中遨游,并排除被大海吞没的危险,就要借助舟楫的力量。借船出海,对于那些初出茅庐并想大展身手的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下面要讲的就是清末容闳借力成事的故事。

容闳对许多人来说也许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其实他是中国第一位留学生。他是安徽安庆人,后迁居广东香山,少时入澳门马礼逊学堂,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赴美留学,后考入耶鲁大学。他系统地接受了西方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尤精英语,英文论说连获首奖,他的留学经历、交往广度、沟通中西能力堪称难得。但他尽管已经接受了西方的新化,却一直抱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摆脱任人欺凌的局面。

带着这一愿望,在他毕业以后,容闳就下决心“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中国,使中国日趋富强”。他力图通过西学东渐,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维新,使中国成为文明、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咸丰五年(1855年),容闳回到祖国,他计划先找到那些比较有远见的实力派,把自己的新式教育计划付诸实施。为此他先后从事文秘、译员、经商等职业,希望通过认识商学界的上流人物,以便于打开局面。但是经过8年的辛勤探索,他却一直劳而无功。

当时正处于清末,太平天国势力正盛,因为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信奉有浓厚基督教色彩的“拜上帝教”,容闳从情感上更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同,于是他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太平军的领导人身上。

咸丰十年(1860年),容闳亲自拜访太平军,希望他所主张的教育计划与改良政策得到太平军首领的支持与赞助。当时主持国政的是干王洪仁玕,他接见了容闳,容闳向他提出七项建议,主张在教育、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推行近代化改革,并表示“倘采纳予言,愿为马前卒”。

众所周知,洪仁玕是太平天国中最有思想和近代意识的领导人,但是他也不能接受容闳的建议,面对这种结果,容闳非常失望。一方面他对太平天国表示同情,另一方面,他又失望地断言:“太平军的行为,殆无造新中国的能力。”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与太平天国来往。就在此时,有人向他介绍了正在领导镇压太平军的清朝重将曾国藩。

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初三,容闳第一次来到曾国藩的府邸,曾国藩接见了他。容闳第一次见到曾国藩,就十分佩服他,他感到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幕主。而曾国藩也为有这样一个人才投奔自己而感到意外的惊喜。为了留住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曾国藩当时就对他委以重任,让容闳赴西洋采办机器,兴办工厂,制造船炮和枪械等,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洋务运动的序幕。

天之高远,地之广博。在这个世界上,个体是非常渺小的,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去创造世界,到达巅峰,如同痴人说梦。

真正的智者绝不会“单刀闯天下”,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总会有许多“后续力量”。不要永远认为自己最强大,不要永远都孤军奋战。适时借力,一切都会轻松百倍。

第六节 借他人之势,助你直上青云

如果自身的力量太单薄,势力太弱小,在人生这一战场上无疑会处于劣势地位。因此要学会借势。如何借势?或许我们从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成功历程中可以获得启示。

胡雪岩的许多经营活动,都十分注重借势经营,与时相逐,其中很多是围绕取势用势而展开的,他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取势用势的机会,从而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地盘,显示自己的势力。

在胡雪岩的借势过程中,他借的最多的便是官势,这也是他发家的资本。

胡雪岩幼时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作为长子的他经亲戚推荐,进钱庄当起了学徒,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就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的正式伙计。正是在这一时期,胡雪岩遇到了王有龄,他听说王有龄是捐班盐大使,便觉得机会来了。他利用收款的机会,为王有龄筹措了500两银子,资助他进京拜官。

王有龄因为胡雪岩这一帮助,得了机会补了空缺。王有龄知恩图报,胡雪岩得以借机有了自己的钱庄。随后,因为有了王有龄这个官声很好、升迁很快的后台,胡雪岩发现自己面前突然呈现了一个新世界。粮食的购办及转运、地方团练经费与军火费用、地方厘捐、丝业,各个方面的钱都往胡雪岩所办的钱庄流了过来。这样一来,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变得更加重要。

要寻找保护的办法很多,首先是继续帮助有希望、有前途的人。在这一点上,对于王有龄来说绝对适用。家中如何用度、个人是寒是暖、上司如何打点,都在胡雪岩的帮助行列。随后是何桂清,因为有了王有龄的例子,胡雪岩对何桂清更是不惜血本。为了他的升迁,一次可以放出15000两银子;为了讨他欢心,也为了日后自己的商业,胡雪岩甚至忍痛把自己的爱妾转赠于他。

胡雪岩明白,办团练、漕米改海运、征厘捐、购军火、借师助剿,所有这些应对办法,虽然是绕了一道弯,是在代他人操劳,但是到了最后,无非是帮助这些人得到朝廷赏识,巩固自己的地位。有了这些人的稳固,自己的商业势力也就有增无减了。

何桂清在苏浙之日,为朝廷出力甚勤,所以在这一带的影响日盛。因为这个缘故,胡雪岩的点子也有了市场,他的商业也有了依托。他在经营中逐渐打破了先前钱庄的经营观念,开始在官府为后盾的前提下向外扩张。

后来,在一位大官的帮助下,胡雪岩有了朝廷赏戴的红顶、赏穿的黄褂。天下人莫不视胡雪岩为天下一等一的商人,莫不视胡雪岩的阜康招牌为一等一的金字招牌。胡雪岩也敢放心地一次吸存上百万的巨款,也可以非常硬气地与洋人抗衡。

红顶商人胡雪岩能够在商场叱咤风云,固然与其自身能力分不开,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他懂得借势之道。

孙子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聪明人都懂得借势的道理,就是借助他人的力量、金钱、智慧、名望,甚至社会关系,用以扩充自己的大脑,延伸自己的手脚,增强自身的能力,借他人之光照亮自己的前程。如果你想尽快取得成功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载体,也就是说你想尽快地达到成功,就必须“借乘”一辆开向成功的快速列车。

第七节 借他人之手,巧除强敌

反间计是名副其实的毒计,其毒不仅仅是手段,更重要的是其对人性弱点的残酷利用和无情玩弄。对于人类来说,这既是一种让人津津乐道的谋略,又是一个讽刺。但是在生死战场上,这种借力打力的计谋却十分奏效,可以以弱胜强。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借力用力之计,那就是皇太极借崇祯皇帝之手除掉袁崇焕,扫除了灭明的一大障碍。

公元1629年10月,皇太极率领几十万后金军,从龙井关、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绕到河北,直扑明朝京城北京。当时明朝大将袁崇焕一直与后金军队周旋,在以前的战役中屡次打败后金军队。但是皇太极的这一着实在出乎袁崇焕的意料。

袁崇焕急忙出兵,想在半路上把后金军拦住,但为时已晚。后金军乘虚而入,一直打到北京郊外。袁崇焕得到情报,马不停蹄地率明军赶了两天两夜的路,到了北京,也没顾得上休息,就和后金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其他各路明军,也陆续赶到,并投入战斗。

皇太极突然进攻都城北京,引起了全城震动。崇祯帝更是急得心慌意乱,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后来听说袁崇焕带兵赶到,才放下心来。他亲自召见袁崇焕,慰劳了一番。但是大太监魏忠贤的余党却散布谣言,说这次后金兵绕道进京,完全是袁崇焕引来的,说不定里面有什么阴谋。正巧此时皇太极也散布谣言说袁崇焕已投靠后金。

崇祯帝是个猜疑心极重的人,听了这些谣言,也有些怀疑起来。袁崇焕向皇上请求说,将士们长途跋涉,十分劳累,请准允入城休整,但被崇祯帝拒绝了。

正在这时,有一个被金兵俘虏去的太监从金营逃了回来,向崇祯帝密告,说袁崇焕和皇太极已经订下密约,要出卖北京。这个消息简直像晴天霹雳,把崇祯帝惊呆了。

原来,明朝有两个太监被后金军俘虏以后,被关在金营里。有一天晚上,一个姓杨的太监半夜醒来,听见两个看守他们的金兵在外面轻声地谈话。

一个金兵说:“今天咱们临阵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极)的意思,你可知道?”

另一个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个说:“刚才我就看到皇上一个人骑着马朝着明营走,明营里也有两个人骑马过来,跟皇上谈了好半天话才回去。听说那两人就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已经跟皇上有密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

杨姓太监听了这番话,找准机会偷跑出去,然后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崇祯帝。而这个情报却是假的,是皇太极预先设下的计谋。

崇祯帝却不疑有他,命令袁崇焕马上进宫。袁崇焕接到命令,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匆忙进了宫。崇祯帝拉长了脸,责问说:“袁崇焕,你为什么要擅自杀死大将毛文龙?为什么金兵到了北京,你的援兵还迟迟不来?”

袁崇焕不禁怔了一下,这些话都是从哪里说起?他正想答辩,崇祯帝已经喝令锦衣卫把袁崇焕捆绑起来,押进大牢。

有个大臣知道袁崇焕平日忠心为国,觉得事有蹊跷,劝崇祯帝说:“请陛下慎重考虑啊!”

崇祯帝说:“什么慎重不慎重?慎重只会误事。”

崇祯帝不听大臣的劝告,一些魏忠贤余党又乘机诬陷。到了第二年,崇祯帝终于下令把袁崇焕杀害。

皇太极用反间计除了对手袁崇焕,退兵回到盛京。以后,后金越来越强大。到了公元1635年,皇太极改称女真为满洲;又过了一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叫清。这就是清太宗。

皇太极就这样利用反间计杀害了抗清最得力的将领袁崇焕,不仅如此,他还使袁崇焕背负着背叛的骂名而被千刀万剐,真是悲惨至极。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巧妙利用反间计助自己成功,当然,前提是不可过于损人利己,甚至伤人。

第八节 适时放权,借力成事

古人云:“得人之力者无敌于天下也;得人之智者无畏于圣人也。”确实,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样样精通,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能完成之事。但是,天下什么样的人才都有,所有你自己不能完成之事,总有人能够完成。所以,如果你善于借人之力,就是超人,就没有什么事是你不能完成的,自可无敌于天下。

孔子的学生子贱曾做过某县的地方官。平日里,大家只见他整天弹琴作乐,悠然自得,根本没见他走出过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下,地方上的百姓生活富足、人心安定。后来子贱离开了那个县,接替他的官吏每天天没大亮,星星还没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里繁星密布才疲惫不堪地返回公堂。为了工作,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事小事无不亲自处理,却还是有很多问题遗留未决。

这位官吏非常苦恼,便特意到子贱府上求教,探讨治理地方的窍门。子贱得知他的来意后,微微一笑,说道:“我哪里有什么治理的窍门呀!只不过我在任时凭借大家的力量处理政务,而你用的方法是只靠自己。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当然辛苦了。”

子贱的为官之道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人是万能的,你必须学会靠别人的力量,让别人为你办事,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这一点对于很多管理者来说极为重要,他们常常喜欢把大小事务揽在自己身上,事必躬亲,管这管那,从来不放心把一件事交给下属去做。这样,看起来似乎整天忙忙碌碌,实则大多在做无用功,没有什么实在的价值。因此作为管理者要懂得放权、借力的道理。

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黄盖曾经做过石城县县令。黄盖到任后,安排了两个属下官员协助自己,这两人分头主管各曹事务。黄盖下令说:“我这个当县令的没什么德行,只是凭借着武功得到的官职。对于文官的公务我不熟悉,现在外来的敌人还没有平定,军务比较繁忙,这点没有人能替我代劳。县里的一切公文案卷,全部交给这两个属下官员帮助我处理。他们替我约束管理各曹,纠正和处分有错误的人和事。如果他们中有人做了欺骗不法的事,我一定严惩不贷。”

命令下达后,开始时下级官吏们都因为畏惧黄盖的威名,各自恭谨地履行自己的职务。时间一久,下级官吏们认为黄盖不管公文案卷,渐渐懒怠、放肆起来。黄盖暗中调查到了这一点,并查清了这两个帮他处理政务的下属各自所做的几件违法之事,于是就召集所有官员,就这几件违法事来追究两个下属官员的责任。那两个人叩头向黄盖求饶。黄盖说:“我早就说过了,如果你们做了不法之事,我一定严惩不贷。”说完以后,竟然把两个人处死了。许多下属吓得两腿发抖,整个县的政治从此就变得清明起来。

黄盖虽然是一介武夫,在管人用人问题上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深知自己最重要的工作是军务,任何人都不可能替代他处理。而那些别人可以做,又相对来说不太重要的事情,就放心大胆地交给别人去做。做得好,固然皆大欢喜,也能为自己赢得荣誉和成果;做得不好,就狠狠制裁他们,同时也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我们知道,一个人即使是圣人,也不可能样样都懂。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智力所不能达到的地方。但是,任何你不知道的事情,总有人知道,如果你善于借人之智,即可比圣人高出不止一筹。对每个人来说,要做成一番大事业,单凭自己的能力与智慧总是不够,毕竟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光是细枝末节的问题就能把你搞得焦头烂额,疲于奔命。其实,你若能懂得让别人为你工作的秘诀,则无事不可成。

第九节 借力打力,轻松打败对手

荀子说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物当然也包括人,假手于人最高明的应用就是借助对手的力量制伏对手,这就是所谓的借力打力。

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位武将:古冶子、田开疆和公孙捷。他们力大无穷、勇猛过人,号称“齐邦三杰”。

“齐邦三杰”自恃有功,结拜为兄弟,在朝中傲视百官,在下面欺压百姓,即使对齐国国君景公,他们也傲慢至极,不讲君臣礼仪。齐景公畏惧他们,也不敢追究他们的过错。

当时的相国晏婴心有忧虑,他曾专门拜访三人,劝导他们说:“你们身为大将,当为人臣的典范,不该恃功自傲啊。各位若行为不检,不行善事,不仅于你们威名有损,也会让主公脸上蒙羞,你们难道不该自省吗?”

“齐邦三杰”不听规劝,仍旧我行我素。晏婴心痛之下,对家人说:“这三人为非作歹,是国家的祸患,我一定要设法铲除他们。”

晏婴的家人恐惧不已,颤声道:“他们三人都身怀绝技,势大力强,连主公都奈何不了他们,你这是自取祸殃啊。万一事情有所疏漏,你必受其害不说,齐国也要大乱,你一定要谨慎从事。”

这句话让晏婴沉下心来,不再气躁,而思虑万全之策。

一日,晏婴和其挚友谈论世事,晏婴随口说:“人心不古,恶人难制,我真怀疑天理一说了。”

他的挚友微微一笑,接道:“大人智慧过人,想不到也有迷茫的时候啊。人皆能制,恶人更不在话下,大人有此感慨,只是不得其法而已。”

晏婴虚心下问,其挚友回道:“置人于死,莫过于让他所求不得,断其欲念。罪恶之人欲念最盛,只要挑起他们的欲念,而后当头一棒,使其万念皆空,他们必难以承受,这样不费吹灰之力,恶人就难以为恶了。”

晏婴体会此语,深感奇妙,他茅塞顿开,心中已有了除贼之计。

一天,鲁昭公带着相国叔孙诺到齐国来访问。晏婴陪同齐景公一起设宴招待鲁国君臣。“齐邦三杰”佩剑立于堂前。酒至半酣,晏子请大家吃一种珍贵的桃子。鲁国君臣都吃了,分到后来,还剩两个。

晏子说:“还剩两个桃子,我建议大臣中谁功劳最大,谁就可以吃这两个桃子。”景公同意了。

公孙捷第一个站出来说:“我当年跟随主公一道上桐山打猎,力诛猛虎,这功劳够得上吃桃子吗?”

晏子点头同意。公孙捷吃了一个桃子。

这时,古冶子一跃而出,说:“我当年曾在黄河斩鱼妖,使主公转危为安,够得上吃一个桃子吧。”

景公然其说,又把桃子赐予他。

看到最后一个桃子也归别人所有,田开疆忍不住发起牢骚来:“我曾奉命攻打徐国,俘虏了500人,逼徐国称臣请命,威震诸侯,为齐国称霸作出了巨大贡献。我的功劳更大!应该受赏!”

晏婴火上浇油地对景公道:“田将军功劳确实在前面两位勇士之上,但可惜桃子已赐完,可否等他日补赐?”

景公也以同样的话安慰田开疆。但田听不进,大叫道:“打虎斩鱼,雕虫小技,我为国血战功勋卓著,反遭冷落,在两国君臣面前受辱,还有何面目立于朝廷!”遂拔剑自刎。公孙捷大惊,也拔剑曰:“我功小受赏,田将军功大而受辱,于情于理不容,我耻也。”说完也自戕。古冶子激动地跳起来说道:“我三人乃结拜兄弟,誓同生死,他两人已去,我不可偷生!”也拔剑自刎。

这就是晏婴“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晏婴不愧为当时齐国的一代贤相。

晏婴之所以能取得“二桃杀三士”的效果,其原因是他对“三士”的个性修养了如指掌。那就是三个人中没有一个是肯让人的“主儿”,也就是说,“三士”中没有一个是性情平和、遇事不怒的,所以,他在宴会上用两个桃子激怒“三士”,令其自杀。

“借力打力”是太极拳的重要技法。其高妙之处在于当事人不用主动出击,只是借助反作用力使进攻者受挫。这样既使自己完好无损,还可以打败对手,确实是高招,如果将这种方法巧妙地运用到生活中,若想成大事也就不费力了。

第十节 借刀杀人,坐收渔翁之利

在历史和现实中,不仅阴险小人借刀杀人,即使是胸怀坦荡的君子,在特定的情况下,也会借刀杀人。因此,无论是绝顶聪明的曹操、诸葛亮,还是赵匡胤等,都将借刀杀人之计用得炉火纯青。

“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叫“借刀杀人”,即借他人之手除掉对手,自己却不抛头露面,这虽然是一个狠招,但是却很有用。

中国历史中,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皇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使宋朝的经济和文化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软硬兼施,很好地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这是前无古人的。

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稳固了中央政权后,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通过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逐步稳定下来。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他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

在相继灭掉后蜀和南汉之后,赵匡胤把自己进攻的目标转向南唐。当时南唐的皇帝就是那位善于吟诗填词的后主李煜,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虽然他的词令人拍案叫绝,但是治理国家倒不怎么样,因为他性格软弱,整天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因此落了个昏庸无能的骂名,其实在现在看来,他也只是错生帝王家而已,如果他只是一位词人,后人给他的当是无尽的赞誉。但是不管怎么样,在他的统治下,南唐国力日衰。

赵匡胤此时有心灭唐,以求统一天下,但又不敢轻举妄动。原来,李煜的朝中有一位武将名叫林仁肇,他勇猛无敌,任何对手都会忌惮他几分。赵匡胤把他视为宋朝灭南唐的一大障碍,就在赵匡胤苦无对策时,开宝四年(971年),李煜派其弟李从善来到宋朝朝贡,赵匡胤灵机一动,心生一计,当即热情款待李从善,并任命他为泰宁军节度使。面对这一任命,李从善虽然不知赵匡胤的深层意图,但也不敢违命,只得报告李煜。李煜也想不出赵匡胤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正好想通过李从善探听一些宋朝的情况,便同意他在宋朝任职。后来,赵匡胤悄悄派一名使者到林仁肇那里,用钱财贿赂了林仁肇的仆人,得到了一张林仁肇的画像。画像拿回来后,赵匡胤就让人把画像挂在自己的侧室中显眼的位置。

有一天,李从善来见赵匡胤,侍臣先把他引到侧室。李从善走进侧室首先就看到了林仁肇的画像,不解地问道:“这是我国武将林仁肇的画像,怎么会挂在这儿?”侍臣先是欲言又止,半天才为难地说:“你既然已经是我们宋朝的人,告诉你也没什么。皇上爱惜林仁肇的才干,下诏书让他来京城,他已经答应,先送来画像以表示归顺的诚心。”侍臣又指着附近一座华美富丽的房子说:“听说皇上准备把这所房子赐给林仁肇,待他来到京城,就要封他为节度使!”

李从善心里甚是惶恐,于是立即回江南向李煜报告了此事。李煜听过之后,不加分析,就真的怀疑林仁肇有反叛之心,于是在一次设宴招待林仁肇时,让人事先在酒里下了毒药。林仁肇回到家中,毒性发作,七窍流血而死。

赵匡胤听到林仁肇的死讯后,立即发兵攻打南唐,南唐很快就灭亡了,从此赵宋王朝统一了中国。这就是赵匡胤借刀杀人的策略。

借刀杀人者,无须自己赤膊上阵,无须耗费自己的实力,更不会招致杀人凶手的罪名,真可谓绝顶聪明。

同类推荐
  • 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人生这场修行,就是不断提升格局的过程。提升格局,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人与人的差距表面看是智商、情商和运气的差距,长久来看则是格局的差距。所谓选手和高手,差的是格局与远见。你的能力决定你能得到什么,而你的格局,却会决定你终能走到哪里。有格局的人,看事物比常人更全面,更精深;有格局的人,心中有浩瀚宇宙,能包容万象;有格局的人,更能透彻地领悟人生,提升人生层次,拥有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 会说才能赢·论辩

    会说才能赢·论辩

    谢伦灿主编的《论辩》是“会说才能赢”系列之一。《论辩》摘录了古今中外有关说话技巧方面的名段子,读者通过自己阅读,可以感悟其中蕴含的说话应变应对方法。本书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口才实例,除了详细地介绍了常见的一些说话方法与技巧外,还交你论辩口才,本书实景实情,令人身临其境,发现口才的奥妙,学会说话的技巧。本书语言表达艺术情有独钟的青少年朋友的良师益友。
  • 谋人谋职谋事业

    谋人谋职谋事业

    一个有着敏锐眼光的人,一个凡事善于琢磨的人,一个行动果断的人,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定能从平庸中脱颖而出,成大事、创大业。《谋人谋职谋事业》从识人、用人、管人、谋人、谋职五个不同角度告诉读者如何从一个普通平凡的人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 方与圆处世术

    方与圆处世术

    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方是做人之本;第二章圆是处世之轮;第三章方圆之道,万世之规;第四章可方可圆是一种大智慧;第五章方圆兼修,可得大自在;第六章方圆艺术,左右逢源;第七章方圆立世,飞黄腾达。
  • 生意是谈出来的

    生意是谈出来的

    小到与菜贩的讨价还价,大到商业帝国间的博弈,都需要参与者具有得体、出色的口才技巧。本书全面讲解了开发客户、拜访客户、介绍产品、处理拒绝、打破谈判僵局、电话销售等商业环节的口才要领和技巧,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你修炼说话术,获得客户的好感,快速促成生意成交。只要不断学习、锻炼、积累,相信你一定能在残酷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热门推荐
  • 良配难求

    良配难求

    程昭曾两嫁徐玉,可是他都不爱她,可能比起爱她,他更愿意选择去死,所以她的丈夫总莫名其妙的死了……一见钟情的喜欢最是要命的,所以他从来不知她曾有何等的欣喜若狂,又是何等的心灰意冷。即便是重生,她也从未妄想过前世未有之命,只求保的程家一世平安,可一直以来她的重生只不过是为了圆别人的局。
  • 纂天下

    纂天下

    他是帝国无忧无虑的二皇子,天性开朗乐观,但突如其来的横祸毁灭了他的一生,自此他变得冷傲腹黑:既然你们亲手毁了我的一切,那你们一个都别想逃
  • 爱至荼蘼,夏季微凉

    爱至荼蘼,夏季微凉

    本书讲述了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一个让自己奋不顾身的人。那一年,属于夏镜的爱情,是纵使伤痕累累也不说分手。那一年,属于季然的爱情,是哪怕不能拥有也要拼命守护。居心叵测的小“青梅”和冷酷无情的季维安的突然而至,让曾经为了陆以铭连命都可以舍弃的夏镜,一次次地受伤寒心。随着时间流逝的,是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这也让夏镜看清了自己的爱情,那一直陪伴在她身旁,默默守护她的季然。可爱情之花已然开到荼蘼,他们,是否也将说再见?
  • 兴汉使命

    兴汉使命

    科技进步,基因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MK基因研究基地在比对唐代古尸与汉代古尸基因时发现:唐代古尸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为了探寻基因变异的真正原因,助理研究员刘正乘坐兴汉1号穿越时空,前往汉代。由于电磁风暴的突然爆发,时空机发生故障,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且看刘正在群英荟萃的架空三国里收赵云,战吕布,劝贾诩,得郭嘉。勇斗豪强世家,开启兴汉使命!为华夏打下一座铁桶江山,让汉字大旗成为永恒。
  • 我有个收藏馆

    我有个收藏馆

    某天,猪脚脑海中突然出现一个平行世界的收藏馆,里面有那个时间的知识和各种收藏……
  • The Gentle Grafter

    The Gentle Graf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法九决

    剑法九决

    武道之路,自古本就是强者生,弱者陨。谁言天定,武道本就是逆天行,转乾坤。谁在破败时崛起,谁就是奇迹!谁在枯弱中站出,谁就领风骚!谁在定数中破局,谁就名万古!生,人修武,死,鬼修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路,不同的境界有着不同的感触,不有一颗剑心难以抵达彼岸。少年林剑,几经波折,书写了这一笔灿烂的奇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半城叹息

    半城叹息

    我的远方缠绕着他的梦想,让他在世间摇摇欲坠,时而又跟着自己的梦想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