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累集中了全国约三分之一人口,只有不到6平方公里,它周围的大部分都修筑了防波堤,以抵御海水入侵。尽管如此,在2004年12月的海啸中,海水还是冲上马累城,给首都造成了不小的破坏。马累西北约100公里处有一个图拉杜岛。图拉杜岛岛长杜斯马尔说,从2002年填海造地开始,海水侵蚀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小岛的东侧,椰子树的树根在海潮的拍打下已经裸露出来,有的椰子树已经倾倒。
在全国约200个居民岛中,大约50个面临着海水侵蚀问题,其中16个岛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此外,很多居民岛的地下淡水资源正在枯竭,居民饮水出现困难。
当马尔代夫的政要用“水下内阁会议”的方式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和恳求的声音时,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全球变暖如果得不到遏止,将因此导致灭亡的物种,最终会蔓延到食物链的终端——人类。
作为一个人口不到40万的小国,马尔代夫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有限。但在气候变化面前,马尔代夫已经成为人类命运的一面镜子。纳希德总统和他的部长们潜入水下开会的另类行为能让更多的人醒悟过来,采取行动拯救马尔代夫,同时也拯救人类自己。气候是人类最大的公共产品。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2009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因此,很大程度上,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
在哥本哈根峰会的最后12个小时,全球主要强权国家的领袖以及最贫穷落后国家的领袖穿梭会面,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行动起来,对抗气候暖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沉重落幕。会议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无法律约束力,低于外界预期。
潘基文当天发表了一篇充满感情色彩的讲话。他说,过去的两天令人“筋疲力尽”。我们进行的讨论“时而有戏剧性,时而非常热烈”。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阵营分歧严重,数十年的谈判更像是口水仗难获突破。这其中就因为涉及利益问题。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个体利益,有着不同的诉求,气候合作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是需要各个国家为此做出牺牲,也是各个国家之间的一个博弈的过程。
从全球角度看,气候恰恰符合 “公共产品”特征——人人需要合适气候,但没有一个人或一个国家能独立提供,也无法独享专用。美国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是公共产品理论奠基人。他敏锐指出,公共产品的共享特征,使人们容易产生“搭便车”冲动,即他人栽树我乘凉。同样,从理性出发,人类应超越国家局限,成立“气候基金”等全球应对机制,像一国提供国防那样,为每个人提供气候安全这一“公共产品”。
美国也在中国减排的监督核查等问题上大做文章。毫无疑问,美国已将中国视为头号经济对手。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博弈,似乎也已成为两国争夺未来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广泛竞争的一部分。
其核心问题是:减排的成本是多少,由谁承担;而与成本相对应所产生的收入归谁?”他分析道,由于减排成本的存在,受减排指标约束的国家的有关行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可能受到影响,特别是相对于那些不受减排指标约束的国家而言。这是美欧在谈判中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它们试图通过推行“边境调节”对相关进口产品征税。此举将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实质是在推行“绿色贸易保护主义”,并可能会从根本上威胁现存国际贸易体系的运行,这是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所不能容忍和强烈反对的。
减排需要发达国家利用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欧盟和美国,他们手中掌握着节能减排的高新技术和雄厚的资本优势。如果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帮助发展中,发展中国家必然要走粗放型的发展发展方式。如中国,在电力、钢铁、交通、水泥、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与高耗能行业及通用技术领域中,未来低碳经济发展需要60余种骨干技术的支撑,但中国目前仍有42种尚未掌握核心技术和核心知识产权。美国同意带领西方国家每年筹措1000亿元援助贫困国家对付气候暖化,直到2020年。这等于承认西方贪婪的发展,是气候暖化的一个历史原因,也需要为此负责并作出补偿。
如果能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强有力的协议,全球碳市场将持续增长并成为支持发展中国家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来源。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400亿欧元,约合1900亿美元,全球碳交易在2008年至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500亿欧元。
青山绿水与生活改善同步——绿色GDP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的成果。
一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始终将GDP放在第一位,往往忽视了环保。因为强调环保就要投入,许多工程就不能开工,就会影响GDP的增长。在“重发展、轻环保”思想的指导下,有些领导甚至要求环保部门为违法建设开绿灯。
绿色经济GDP的简称。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称可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概念。
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提出。可分为总值与净值。总值即GDP扣减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净值即GDP扣减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组提出的绿色GDP为: GDP扣减自然部分的虚数和人文部分的虚数。自然部分的虚数从下列因素中扣除: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的退化与配比的不均衡;长期生态质量退化所造成的损失;物质、能量的不合理利用所导致的损失;资源稀缺性所引发的成本;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
其中人文部分的虚数从下列因素中扣除: 由于疾病和公共卫生条件所导致的支出;由于失业所造成的损失;由于犯罪所造成的损失;由于教育水平低下和文盲状况导致的损失;由于人口数量失控所导致的损失;由于管理不善(包括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
绿色GDP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程度,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低,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度越高。实施绿色GDP核算,将经济增长导致的环境污染损失和资源耗减价值从GDP中扣除,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直接体现,对“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有力的推动。同时,绿色GDP核算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增强公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
为正确衡量我国的经济总量并正确引导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正在积极推行绿色GDP的计算方法。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
绿色GDP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绿色GDP= 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
通过绿色GDP的试点,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日渐清晰的蓝本:民众需要舒适从容的生存空间,国家要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
2006年9月7日我国首份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即《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正式对外公布。该报告指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5118亿元。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占当年GDP的3.05%;
除了污染损失,还对污染物排放量和治理成本进行了核算。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
这是中国第一份有关环境污染经济核算的国家报告,从这份报告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GDP耗费了我们很多的资源,如果扣除资源治理的费用,我们的GDP增长非常有限。所以,在GDP的计算中采用绿色GDP 的算法非常有价值。
让低碳成为生活方式——低碳经济
2010年1月17日中午12点左右,从广州二号线万胜围站开出的地铁车厢里,20多名只穿短裤,露出大腿的青年男女旁若无人地翻阅报纸或看书,,这群年轻人是想借此宣传环保,提倡低碳生活。
前段时间,美国、英国等国家多个城市已经举行了“不穿裤子搭地铁活动”。受此启发,梁先生在广州发起了类似的活动,想借此宣扬低碳生活方式、迎接广州亚运。参与者夏先生表示,“虽然国外的这种活动纯粹是为了增加生活乐趣,但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宣传低碳理念、节约能源,为广州迎接亚运做一些宣传。”
这些参与者身上都打出各种口号,比如梁先生的背包上就贴着“低碳经济是地球的退烧药”标语,还有的手拿宣传纸牌“RESCUCE THE EARTH!(拯救地球)”,一位参与者的口号则颇有幽默感,上书“低碳生活 洒‘脱’到底”。
有些参与的网友坦言,一开始都感到很尴尬,但后来想,这也是为“拯救地球”出一分力,所以就豁出去了!”
20多岁的广州人小吴特别强调,“现在地球污染如此严重,我们再这样下去,地球就‘玩完’啦!但这道理如果在教科书上严肃地说100次,也不一定能吸引大家的兴趣,倒不如用这种搞笑的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
这种对待低碳生活方式虽然不可取,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轻人迎接低碳经济的积极心态,那就是让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要维持低碳的“热度”,要让低碳深入人心并成为我们自觉的生产方式、生活态度,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因此,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更需要有新机制,让民众和企业都能积极参与,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