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7200000028

第28章 时人莫小池中水,静水流深有卧龙(1)

美的与东芝合作投产典礼

美的的经营管理,不仅从“术”的层面给了我们做事的方法,奉献了经营、管理企业的精华,而且还在“道”的层面给了我们做人的启示,用通俗实用的哲理和智慧,告诉我们基业常青的秘诀。

何老总是一个不张扬的人,很少面对媒体;美的企业文化也是如此,低调务实。许多人只知道美的是一家强大、优秀的企业,却难以探究其中的道理。究竟何老总是个什么样的企业家,美的又有怎样浓郁的企业文化,人才战略又是如何?这些内在的精华,才是美的之所以在经营、管理、营销等领域成功的原因所在。

看完之后,你定会恍然大悟,由衷感叹:“时人莫小池中水,静水流深有卧龙。”

第十一回 伯乐总爱千里马,心有人才万事成——美的人才之道

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靠北滘人,70年代靠顺德人,80年代靠广东人,90年代靠全国人,现在要靠全世界的人才。宁愿放弃100万元销售收入,绝不放过一个有用之才。

——何享健

从北滘人出发

2004年9月11日,温家宝总理视察美的,在谈到美的的用人特色时,美的董事局主席何享健介绍说:“美的(20世纪)60年代用北滘人,70年代用顺德人,80年代用广东人,90年代用中国人,21世纪用全世界的人才!”

陈序强回忆说:“70年代的时候,何老总通过镇公交办找到我,第一次见我就请我到他家吃饭,诚意相邀,还强调为确保工作与生活的方便,替我落实住房、交通工具,当时就是单车了,这也是相当级别的待遇。”

说到此处,早已退休的陈总爽朗地笑起来。他说:“何老总相当真诚,因为70年代我是另一家工厂的技术工人,专门做发电机的,我自学机电,曾经做过发电机,获得镇上的表扬。何老总就在现场,此后主动联系我,邀我加入美的。我刚进厂时,负责做发电机,但没多久就停了,开始转做风扇。”

这应该类似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只是陈序强不像诸葛亮,因为彼此相识,非常了解何老总的人品,便毫不犹豫地加盟美的,共图大业。

其实,更多的人才是后来挤破脑袋进入美的的年轻人,黄妙姬便是其中之一。

“2000千禧年发的‘美的’牌手表我还一直戴着,现在还走得挺准的。”黄妙姬微笑着抬了抬左手,然后长时间地凝视着这块至今还走时很准的“美的”牌手表。看得出,这位在美的生产一线工作了23年的老员工对美的充满了深厚的感情。黄妙姬是北滘人,19岁进入美的风扇厂工作,现任微波炉公司运营部五金组组长。

“我1985年高中毕业就进入美的工作。”黄妙姬介绍她在美的的经历,“当时还是何老总亲自面试的”。据她介绍,1984年美的的销售已突破了1000万元,在当地影响力很大。她说:“当时本地很多人都想进美的。”美的的招聘信息是她从在美的工作的哥哥那里了解到的。得知美的招聘的消息,她就去报了名,两天后她被通知去面试。

“当知道是一把手面试我时,我心跳都加快了。”黄妙姬回忆道,当时大家都称呼何老总为“何厂”。她没想到的是,面试的内容很简单,“何厂”当时就问了她一些基本的情况,随后笑着问她:“你想做什么样的工作?”“我当时是很想进美的的,想都没想,就回答了一句:我干什么都行。没想到一说完,‘何厂’就让行政科的人去安排了。”事隔多年回想起来,黄妙姬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

后来经过文化测试,黄妙姬被分配到了美的风扇厂注塑车间工作。

“1985年风扇厂厂房还在美的新村,当时大概有700多名员工。”黄妙姬介绍说,那个时候美的就开始采取计件制了,工作一天,下班就能知道自己赚了多少钱。待遇非常好,一个月发25张餐票,吃饭不要钱;她妹妹在其他企业工作一个月才120元时,她就已经拿到了300元一个月。当时风扇厂外面就是美的托儿所,1990年她女儿出生,就在那里上学,“一个月才21块钱,每天还可以在上午10点半和下午3点半去喂奶。”“可惜当时妹妹考试不及格,没能进入美的。”

“为了赶时间生产,我们那个时候中午吃饭都跟打仗一样,通常半个小时吃饭,然后马上投入生产。”梁燕霞说。她和黄妙姬一样,也是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美的的北滘人,她说:“我们每天在8个小时内就能完成任务。”当时美的是很难进的,本地人对它梦寐以求工厂。“那个时候不光看文凭,还要进行文化考试。”据了解,黄妙姬、梁燕霞等老员工进来的时候都进行了初中文化考试,在当时文化程度算是比较高的了。

如今,美的早已打破“人缘、亲缘、地缘”的枷锁,从“北滘人”出发,采用多种创新形式来实行人才战略。2007年7月10日,540名新毕业生正式到美的集团报到,这只是1000多名新毕业生中首批到总部报到的新鲜血液。在未来三年,美的总部将引进管理人员5000人,其中外籍员工300人,科技创新人才3000人。在这些人当中,就有不少是何老总所说的“全世界的人才”。

在现在企业竞争中,谁拥有人才,谁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强者。美的总是将人才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通过这一系列“做”人措施使得美的集团在家电行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沉稳。

冯静梅的眼泪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广东卫视曾做过一期节目,叫做《改变》,其中就谈到美的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变迁。该栏目对何老总等美的高层进行了采访,他们回忆了创业的艰辛和未来的发展。访谈中,除了美的的变化让人欣喜印象深刻之外,原美的董事、创业元老冯静梅的眼泪也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我与冯静梅非常熟悉,常称呼她为静姐。谈到动情处静姐潸然泪下,她说:“那天我根本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集团负责主管媒体宣传的领导,突然来电话,说何老总让我速去公司一趟,说有些以前发展历史的事,我比较清楚,给他们讲讲当时的情况。”

谁知道到了现场,当几台摄像机对着静姐的时候,她才明白这是广东台在拍片子,主要问的情况是当年美的资金最困难的时候,美的是怎样的一个状况。

说到那段艰难的岁月,静姐感慨:“真是一言难尽啊!”她说:“美的最初向内部员工募集资金,那是1989年左右,募集120万元,现在这个金额不算大,但这在当时却可以让一家企业生存下去,个别员工就几千元、一万元的借,当时按银行利率1分息给他们计算回报,这是第一次通过募集渡过资金难关的,然后企业赚钱了就都连本带息还给他们了,后来我们在1992年开始进行股改,改造成股份制企业。”

在那个时候,乡镇企业要发展,困难重重,事事受制,最困难的就是资金问题。财务部门工作相当难做,工作量非常巨大。静姐回忆说:“那时几乎常常工作10几个小时,根本没怎么休息,忙到凌晨3点后才可以回家。”

半夜三点休息,早上起来还要正常上班。三天两天这样许多人就吃不消了,长期如此,有几个人受得了?但是,这些困难静姐都挺过来了,在她印象中,有两次危机让她记忆深刻。

第一次是在1985年、1986年期间,美的由于做贸易生意不慎亏损,导致资金极为困难,财务人员压力非常大。当时,该部门五个财务人员除了静姐,走得一个不剩。偌大的办公室空空荡荡,成堆的账单等待处理,催款的电话响个不停。这个往日充满欢歌笑语的地方,只剩下她一个女人了。

面对此情此景,静姐流泪了,百感交集的她无法不流泪。但是,擦干泪水之后,她咬着牙说:“这个担子我挑起来。既然公司已经困难到这个地步了,我如果走掉就太没义气了,先把这些账单、电话处理好再说,坚决不能走。”

面对庞大的工作量,特别是一切都乱糟糟的,静姐看到很多是白头单(指无签名审批的借条、收据及报销单),也有很多是各种不符合财务流程的单据。后来,美的重建财务队伍,花费大量时间在财务基础管理建设上,严格制度和审批流程,重新核算成本,特别是用比较原始的办法。那段时间公司要求财务人员每天下午,不得坐在办公室,必须下到生产车间去,根据生产流程逐一对零配件和成品称重,计算水电耗费,核算出单价,计算出成本,开始实施责任制考核方式,讲求效益最大化,为后来我们能顺利上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就这样,美的解决了危机,熬过了困难,静姐也守候到了喜悦。

十年之后,第二次危机出现了。1996年、1997年期间,是美的最困难的时候,当时空调业绩大幅下滑,库存严重,资金周转不灵,情势非常危急。这时候,何老总冥思苦想,终于找到化解危机的妙招——推行事业部制。

当时有个别董事不理解,以为权力下放太大,担心造成失控局面。静姐坦诚地说,其实这些何老总都心中有数,他早在1996年年初就跟她说,要有系统(指部门)把全公司的资金管理好,所以美的在1996年10月3日正式运行“资金结算中心”,也就是在1997年实施事业部制之前,就做好了这个准备。

早在1996年年初,何老总嘱咐静姐做好资金结算等财务工作后,她就陆续到深圳华为、华强等企业参观学习,因为当时这些优秀的企业也实行了“资金结算中心”的管理方式。静姐跑去取经,学习招商银行的模拟资金结算管理系统,将资金使用为企业服务达到最大化。这样做之后效益就体现出来了,后来更进一步,实行企业内部银行,为下属各大事业部统筹管理资金,充分盘活资金作用,效果更是明显。

但是,集团成立资金结算中心以后,几乎所有事业部都反对,个别事业部不愿意将其资金归到集团来管理,总怕削弱其资金调度权和使用权。美的运行系统(指整个电脑系统联网)正式运作后,各大事业部的销售回款一律集中到结算中心,各事业部全部按照预算申请资金用款,结算中心先行硬性处理,后来效果凸显,各事业部享受到好处了,也就自然接受这种管理方式了,不再反对。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何老总的全力支持。当有事业部提出反对意见时,何老总曾经在会议上,发脾气拍着桌子骂道:“我让这么做的,你们如果不愿意,可以马上走人。”这是强行实施的政策。当时由于威灵电机、美芝压缩机两大事业部是合资公司的关系,只好暂缓加入系统,其他全是强制纳入管理。后来威灵电机、美芝压缩机也陆续加入集团的资金结算系统。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美的不仅转危为安,而且就此踏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回望这么多年的坎坷,有辛酸,有喜悦,有笑容,有泪水。静姐没法不激动,没法不流泪,不同的是,这一次她是喜极而泣。

静姐是北滘人,从1980年到2004年,整整为美的奉献了25年。岁月匆匆,弹指一挥,静姐说,把这25年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美的,自己从不后悔。跟我一样,她至今都关注着美的每天的变化,关于美的的一切信息她都会关心,因为她永远是美的人。

其实我不是女强人

在美的,我常常有一个感受:巾帼不让须眉。除了静姐让我非常尊敬之外,邓工也是令我佩服的榜样。

我所说的邓工是当上全国人大代表的邓明义,她总是说,能当上人大代表真的是幸运,自己根本没有想到。从一个普通老百姓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突然一下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邓工说:“既然给我这个机会做这些事,我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做好。”

邓工1978年考上重庆大学,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当时社会上普遍认为机械制造专业是“万金油”,不管在哪里都用得上。邓工也深受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口号鼓舞,选择了机械制造专业,从此开始了和技术打交道的生涯。毕业之后,她先在国有企业工作了十年,也就是这十年的时间,她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底子,才会有如今的厚积薄发。

邓工和爱人老孟在20世纪80年代就想到南方闯荡,但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他们深受影响,坚定了去南方的决心。当年的国庆节,他们请了一个月的假,全家一起来到广东东莞,一个月后就回四川把工作辞了,户口档案都没带就过来了。虽然户口1994年迁到广东,档案却被原单位卡到2000年。

1995年,邓工和老孟一起来到美的,老孟跟我非常熟悉,也是老朋友了。刚来的时候,邓工就做空调产品设计开发,一心想着把产品做好。她说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做技术,一个一个产品做下去很开心,根本就不想做好以后会有什么奖励、会实现什么价值。她当时所想的就是做好每一件事情,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只是没想到回报会这么多。

一年后,邓工开始负责开发“冷静星”静音节能分体机,这是她第一次做项目经理,现在想来当时也是硬着头皮上的。这个产品是美的首次自行设计开发的第一款全新分体机,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噪声及能效比等主要性能指标均居同行榜首,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同时也使美的空调的研发、设计、制造、测试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记得当时设计的“多折式蒸发器”需在日本改模,有位日本技术人员问“多折式蒸发器”是由谁设计的,当被告诉是邓明义的时候,他特意向她竖起了大拇指。时隔这么久,邓工说到这一幕还记忆犹新。

同类推荐
  • 好朋友,好关系

    好朋友,好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朋友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在诸多“快餐式”的社交活动中,每个人都想真正结交到有利于自身发展,并且能陪伴自己一生的挚友。因此,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交到真朋友,如何在浮躁的现实中让友情更稳固,如何运用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工作、事业添砖加瓦,就成了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书从多方面详细阐述了朋友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并通过一些小故事告诉读者如何使用自己的朋友。阅读本书,你可以学到结交朋友的具体策略,经营朋友圈的具体方法,以及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通过学习和锤炼,相信你一定能够在交际场上左右逢源,让朋友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发挥出更显著的作用。
  • 世界的何处有你

    世界的何处有你

    假如心灵得不到滋养,必将一天天变得憔悴和衰竭。可以说比身体的老去更可怕的是心灵的干枯。清扫心灵,就是净化内心的环境;清楚烦恼,才会留下沉静;抹掉虚荣,才会留下真实;擦掉悲伤,才会留下坚强。只有经常呵护心灵,才能拥有一份宁静超然的心境,才愈能发挥自我潜能。每个人,都需要一次全身心的心灵自疗。本书以平凡通俗的语言,为读者讲述潜伏在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故事,以超脱和开阔的视野,帮助身心疲惫、迷茫压抑的读者清除心灵中的杂草,看见生命的阳光,感受生命的力量。
  • 别跟自己过不去

    别跟自己过不去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首歌,生活是一场游戏,生活是一壶陈年老酒……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享受生活,轻松而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把自己的心态摆正,用一颗平常的心,去体味人生,享受生活,去迎接大自然和灾难对人生的挑战,深刻认识到酸甜苦辣乃是人生的真谛,兴衰荣辱既是自然界赋予人类永不衰败的交响曲,同时还存在着大自然与万物之间相生相克的深奥道理。只有学会享受生活,才能做到更加珍惜生活,从而,激发你创造生活,生活才会有奇迹出现。
  • 唯有青春,最难将息

    唯有青春,最难将息

    中国年轻人和日本年轻人是性格反差很大的两个文化群体,本书围绕爱情与婚姻、职业与梦想、情绪与自我展开讲述,是作者近藤大介先生在日本成长、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笔记和观感,着重对比了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差异,中国年轻人与日本年轻人的区别。分析了日本人没有梦想、家庭教育失败、工作方式僵化、虚荣和贪婪冒进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日本从蛮荒之地、欧洲的弃儿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突出作用。在对比中日两国年轻人的一些迥异的同时,点出了属于两国的优劣之势,让我们更加了解青春,也通过一个异国人的眼睛参透自己应如何度过青春。
  • 人生要小心处理的50件事

    人生要小心处理的50件事

    社会并不复杂,人生勿须感叹。当你走过路过,小心谨慎处理每—件事,你就能快乐幸福。生气不如争气,翻脸不如翻身,傲最好的自己。你就是最耀眼的明星。人生有宠辱,你必须小心处理,受宠时,不沾沾自喜。不盛气凌人,你就能获得好的人缘,万事皆大吉;受辱时,你不能意气用事。抱怨不公,认真做事,小心做人。你就能逢凶化吉,出人头地。
热门推荐
  • 重生相府三小姐

    重生相府三小姐

    她,穿越成青菱国相府嫡三小姐,不受宰相父亲待见,府里姐妹也欺负她。本和清河王爷有婚约在先,庶出妹妹却抢了她的未婚夫,夺夫之仇不共戴天……对她好的人她会好好珍惜,对她不好的人她要以十倍百倍还回来,就这样他们开始了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纠葛!
  • 龙渊圣明之帝者天临

    龙渊圣明之帝者天临

    血龙王战死,狂龙王隐世,傲龙王殉情自杀,龙界堕入黑暗,十大圣兽重聚,七大星恒初露冰山一角,重生龙王,成就帝境,降临龙界……
  • 寻了半生你的笑

    寻了半生你的笑

    在该爱的年纪里,爱一个一辈子都不放手的人。在不后悔的年纪里,做一件疯狂的故事。
  • 三花(中篇小说)

    三花(中篇小说)

    这江里有过三条鱼,鳌花鱼、鲫花鱼和鳊花鱼,俗称关东三花。关东三花身上都开着好看的花,小鳌的花是蓝色的,如一颗又一颗的星星绣在身上,莹光闪闪;小鲫的花是白色的,像一片一片的雪,落在身上,久久不化;老鳊惨点儿,它的花是黑色的,老鳊本来就长得灰突突的,黑色的花开在它身上,咋瞅咋别扭,带着几丝怪异、惊悚和不祥。离开那道铁丝网之后,小鳌重归大江的过程非常顺利,它所担心的其他障碍没有出现。铁丝网成为恐怖的记忆,总在小鳌的心头久久盘绕,挥之不去。小鳌没有在大江里过多停留,它把航程确定在远方。奋力游动时,有两个声音似乎时刻回响在小鳌身后。往前游啊,别停下呀!老鳊的声音不无焦虑。加油,鳌兄!小鲫慢悠悠的口吻带着几分亲热。
  • 蝶葬

    蝶葬

    为何高崎舞会从一个善良智慧的天才女子变成荼毒人类的恶魔?为何深爱着林京道的曼莎会把自己的亡魂寄居在高崎舞的冥所——那个通往长平坊尽头古宅院的八音盒里究竟隐藏着什么?
  • 心若阳光,世界才会与你温暖相拥

    心若阳光,世界才会与你温暖相拥

    这是一本帮你驱散内心阴霾,重拾积极人生的正能量读本。我们常常因一些小事而焦虑、忧郁、后悔、迷茫。其实,让我们不幸福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看待事实的心态。没有稳定的内心世界,就没有美好的生活世界;赶不走坏情绪,就无法迎接好情绪。本书就从心态和情绪两方面入手,帮助你打造阳光心态,树立积极情绪,建立不抱怨、不焦虑、不忧郁等正面情绪,助你超越悲观,助你一生好运。
  • 故人不知秋霜事

    故人不知秋霜事

    季苏喜欢苏尘,以至于忘了曾经的自己是一个骄傲的人十个女孩不同的故事或许很美好,或许很遗憾让我们对青春说一声你好
  • 食物排毒与养生保健全书

    食物排毒与养生保健全书

    永葆青春、延年益寿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医学界通过多年的科学实践,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它能够使人不早衰,少得病,并且可以达到养颜美体、延年益寿的效果。这条路就是清理体内的垃圾和毒素。
  • 系统之古代生活体验游戏

    系统之古代生活体验游戏

    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秦朗为了爱慕的大明星陈默而不断努力着,一个神奇游戏机的出现却打乱了她追赶的步伐……一部可以让任意时空中两人灵魂互换的沉浸式虚拟游戏机,一个长相酷似陈默的少年,一个穿越时空的爱情喜剧故事。“这个游戏怎么这么真实?我不会真穿越到古代了吧?”秦朗心中嘀咕,“但是明明有人给我公布任务,还有任务奖励啊!嗯,这就是个游戏。”秦朗:“古代生活体验游戏”嘛,那我就尽情游玩了!李牧天:那不是游戏啊!你要对别人的人生负责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