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1800000008

第8章 唐诗篇(7)

首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了诗人自己中年以后就开始厌倦俗世而信奉佛教,最终晚年隐居终南山边。

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写诗人隐居终南的生活。“兴来”是说随意而行,“每”是说常常这样做,“胜事”强调了这种生活的快乐。在这里,诗人并没有详细描写所见到的美丽景色、所遇到的快乐的事,但一个悠然自得的隐者形象却凸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进一步写诗人寻访的雅兴。简单的两句勾画出了一个心境闲适自由的隐士的形象:他溯流向上,不知不觉竟然走到了水的尽头。看样子好像是无路可走了,那就干脆就坐下来休息吧。悠闲的看着眼前的朵朵白云……最后一联写诗人偶然间遇到一个老翁,两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谈笑”“无还期”。写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风采。

归嵩山作[1]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2]。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3]。

注释:[1]嵩山:又称嵩高山,在今河南登封北。[2]薄:草木丛。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3]迢递:遥远的样子。关:本意指门闩,这里代指门。

鉴赏:首联“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写归隐路上出发时的情景。“清川”,清清的流水。清清的流水围绕着草木丛生之地,这是写所见之景。“车马去闲闲”,是诗人写自己的车马悠闲自得地行走在路上。车马本无心,何来“闲闲”之感?这正是诗人所谓“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脱离了官场的是非,诗人感觉就像清川一样的自由,像车马一样的悠闲。

颔联继续写景,托物寄情,写自己归隐之情如流水归海之心不改。“暮禽”二字也包含着“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暗示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和仕途的失望与厌倦。

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四个景物。城是荒废多日的;渡口是很久以前的;阳光是夕阳西下时的;连眼前的山景都是秋天的景色。四个景物组合在一起反复地在说一个词——萧索。这两句诗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不知想到了什么,隐隐地诗人的心绪又开始低落下来。

末联“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写诗人远远地来到嵩山下安家落户,决心归隐。“迢递”二字,暗示归隐之高洁和诗人从此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意愿。而“闭关”二字不仅是关门的动作,还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1]。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2]。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3]。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天都:一说指帝都,即唐都长安:一说指天庭。海隅:海边。[2]霭:云气。[3]分野:古时以地卜的州国同天卜的星辰位置相配,谓之分野。

鉴赏:这首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是远景,“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用了夸张的手法。山高到接近了天庭,当然是极高了;山脉绵延不断,能从长安附近延伸到海边,当然是远到极致了。这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

颔联写近景,写身在山中之所见。“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云雾在回望中合成一片,但真的走近了却什么都看不到。诗人以简单的十个字,唤起了有过游山经验的人的遐想。“青霭人看无”与前句“白云回望合”相互补充。

颈联是写景。这首诗首联从大处着手,写终南山的全景;颔联则从细微之处入笔,写云雾之妙;颈联再次从大处着眼,进一步写山的南北辽阔和千韧万壑的形态。“分野中峰变”,乃是作者立足中峰,纵目四望的感受。“阴晴众壑殊”乃是写山大,大到全山沐浴在同一片阳光下,由于山势有所遮隔,各山的阳光强弱不一,这边阳光普照,那边却是一派阴云密布的景色。

末联笔锋一转,不再写景,而是写诗人自己想投宿在山中人家,隔着水问对岸的樵夫。这句看似来得突兀,但细细品味,不单写出山的辽阔荒远;还为原本无声之景加入了“隔水”的空远的声音;并且点出了主人公的活动,给全诗又添一笔动感。

汉江临眺[1]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3]。

注释:[1]汉江临眺:一本题作《汉江临泛》。[2]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三湘:湘水合漓水称漓湘,合蒸水称蒸湘,合潇水称潇湘,故称三湘。荆门:在今湖北荆门南。九派:九条支流。[3]襄阳:在今湖北襄樊。山翁:指晋代山简,是竹林七贤山涛之子。他曾镇守襄阳,好饮,每饮必醉。

鉴赏:首联“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写奔涌而至的三湘之水连接到荆楚要塞,又在荆门一带与长江九派支流汇合的景象。这一联虽无一字提到汉水,却已经给人以汉水雄浑壮阔的整体印象,为全诗渲染了气氛。汉水全景不是单纯的登高远眺所能看到的景色,倒像是俯瞰所见。诗人通过想象,仅用两句五言就将这样一幅盛大的画面表现出来了。

颔联开始结合自身的感受来写眼前所见之景。前句“江流天地外”,用夸张手法来写汉江极浩瀚空阔,看起来好像都流到天外去了。后句“山色有无中”,写在江边眺望远山,山色很淡,若有似无,若隐若现。一句“有无中”将那种迷离朦胧、变幻不定的山色逼真传神地描绘出来。这一联意境高远。

颈联转而写近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写眼见江水一片浩淼,指襄阳城好似浮在水波上一般;波涛激荡滚动,就连远方的天空似也似乎被撼动了。一“浮”一“动”,全从诗人的主观的印象着笔,令眼前的景色似乎都动起来了,更能传达出汉水浩淼的神韵。

末联“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引用典故,说想与山翁共谋一醉,表现出诗人对眼前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与前三联之景相互呼应,言尽而意无穷。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1]。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2]。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3]。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4]。

注释:[1]绛帻:红色头巾。鸡人: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好像鸡鸣,以警百官,故名鸡人。晓筹:即更筹,夜间计时的竹签。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翠云裘:饰有绿色云纹的皮衣。[2]衣冠:指文武百官。[2]冕旒: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旒:冠前后悬垂的玉串,天于之冕十二旒。这里指呈帝。[3]仙掌: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宫中的一种仪仗,用以蔽日障风。衮:指皇帝的龙袍。[4]五色诏:用五色纸所写的诏书。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氛围与皇帝庄严的威仪。

诗的前两句描写早朝前的情景。作者选取了“报晓”和“进裘”两个细节为随后将要写到的早朝渲染气氛。在古代宫中,天快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在朱雀门外高声喊叫,以警示百官。这是取公鸡打鸣的意思,所以名曰鸡人。尚衣局是专门掌管皇上服饰的部门。诗人用了一个“方”字准确地表达出早朝前那种有条不紊的秩序感和时间感。诗人有意用了“绛色”与“翠云”形成颜色上的鲜明对比,突显了皇家华丽的环境。

中间四句从正面来描写早朝的情景。在前两句中,诗人用“九天阊阖”比喻皇宫,为早朝设置了一个神圣的背景。以万国使臣前来朝拜来进一步衬托天子的尊严。诗人在此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场景。“九天”两句描写的磅礴气势。后两句着意细节,写足以蔽日的障扇在晨曦的照耀下向前移动;香炉的轻烟萦绕;皇上的龙袍中所绣的龙好像浮游在烟雾之中。在这里,诗人用“才”字来强调了时间的准确性,同时,在细节描写中突出了光与影的效果,“香烟欲傍衮龙浮”一句,一个“欲”字把香烟描绘的好似活了一般。

最后两句“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风池头”,写朝拜后贾舍人就开始用五色纸起草诏书;可听到服饰铿锵的声音时他已回到中书省。诗人用“五色诏”写色,“佩声”写声,并没有直接写到贾至,但在声色的描写中却是生动地展现了贾至的活动情况。

赠郭给事[1]

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乌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2]。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3]。

注释:[1]给事:即给事中,门下省的要职。[2]奉:通“捧”。[3]无那:无奈。

鉴赏:这是一首酬和诗,是王维赠与给事中郭某的。

首联意在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霭余晖”,“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柳絮飞”,“桃李阴阴”是描写郭给事桃李满天下,“柳絮飞”是写他的门生个个都飞扬显达。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运用象征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郭给事上承皇恩,下受门生拥戴,从而突出了他地位之显赫。

颔联“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着意描写郭给事恪尽职守,居官清廉而闲静。这里除了用“疏”与“稀”两字来渲染这种闲静的气氛外,还描写了“省中啼鸟”的现象。省中本应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的地方。但现在却是清闲安静得可以听到鸟叫。这是侧面描写,讼事无多,时世清平,所以官吏往来的稀少,省中十分清闲。这一句看似在描写郭给事居官的环境,写他居官清闲,实则是在暗示他的政绩卓越,乃至衙门里清闲。

颈联“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这是直接写郭给事本人的,早晨盛装朝拜,傍晚捧诏下令,不辞辛劳。两个动词“趋”、“拜”形象的刻画出郭给事毕恭毕敬的样子。而“晨”、“夕”二字又使人很容易想到郭给事从早到晚侍奉在皇帝左右,深受皇恩。

尾联“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是诗人感慨自己老病,无法相从。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意愿。

积雨辋川庄作[1]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2]。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3]。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4]

注释:[1]积雨:久雨。辋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3]空林:疏林。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这里指蔬菜。黍:这里指饭食。饷东菑(zī):往田里送饭。菑,开垦了一年的田地,这里泛指田亩。[3]朝槿:也叫木槿,落叶灌木,其花早开晚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露葵:即绿葵,一种绿色蔬菜。[4]野老:指作者自己。

鉴赏:这首诗意在描写积雨之后辋川庄的景物,从而叙述隐退后的闲适生活。

首联描写怡然恬淡的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之所见。“迟”字不仅写出连日的雨天使树枝与空气都极其潮湿,烟火不容易燃烧。形象地表现出在这样潮湿的空气中,烟气上升徐缓的画面。后一句“蒸藜炊黍饷东蕾”,写村妇正忙着做好饭,为东边田里劳动的男人们送饭,点明了炊烟的由来。

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写水田广漠,白鹭飞,深山密林,黄鹂唱,一片画意盎然的景象。“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构成一片青绿的背景,而“白鹭”、“黄鹂”为这片青绿描绘出色彩鲜明的几笔。“漠漠”、“阴阴”四字,更让人觉得气象万千,面目一新。

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栖于松林之下,观早开晚谢的木槿而悟出人生苦短;夜宿松林,餐食露葵,以避尘世之纷乱。“静”、“清”二字,正是诗人远离世俗生活的写照。

末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称。这里连用两个典故来抒写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心志。

鹿柴[1]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

注释:[1]鹿柴:“柴”通“砦”,“砦”同“寨”,即栅栏,篱障。鹿柴是辋川的一个地名。[2]但:只。[3]景:通“影”,指日光。

鉴赏:这首诗表现的是鹿柴附近山林中傍晚的幽静景色。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什么也没有”,而是含有“寂静、空明”之意。这里既有人语,山是“空寂之山”,可见,这里的“空”字是为了强调山的宁静。一个人身处这样一片寂静的树林之中,周围什么声音也没有。突然,远远的传来几声人说话的声音。再细听听,好像又什么都没有,只剩下长久的寂静。在这里,诗人以有声来反衬无声,无声更能渗入人心。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是写景。夕阳的余晖透过茂密树林的缝隙,射在林中的青苔上。密林本来已经很是阴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显出一分阴暗。但在突出阴暗的同时,诗人笔下却闪出一缕夕阳斜照,投射在青苔之上。这样的写法与上句相近,用了反衬手法。阳光本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但是这是夕阳的余辉,已不再有太多热度;另外,在密林深处,周围是大片的阴暗,被大片阴暗包围着的小小光斑不是更显得弱小了吗?这样也更突出周围阴暗的强大。这是用光亮来反衬无光。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1]。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1]幽篁:深密幽暗的竹林。

鉴赏:这首诗诗人选取了一个相当典型的场景来表现描绘隐居辋川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幽篁,是幽静的竹林,烘托出一个清新出尘的环境。他在这样的环境中独坐,弹琴,长啸。这里仅用了三个简简单单的词,把一个潇洒自在的隐士形象描绘的跃然纸上。在这样的深夜之中,静谧的树林里,隐隐地传来几声琴声,间或一声长啸划破夜空,何等的潇洒出尘。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引入了一个新的意象,明月。在这里,皎洁的月光不仅仅是用一个象征高洁的意象烘托诗人的形象;更像是和诗人志同道合的一个友人,在幽林中陪伴着诗人。一个“来”字将皎洁的月光写活了,月亮好像是有意地参与诗人的活动。这一句把诗人高雅出尘的情致描绘的淋漓尽致。有高洁的明月明白我,以明亮的月光安慰我、陪伴我,就算没有别人来理解我,我同样不会感到孤寂。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1]。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2]。

注释:[1]柴扉:柴门。[2]年年:一作“明年”。王孙:贵族子孙,此指送别的友人。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描写送别友人之后,诗人一个人慢慢地回到住处。这时已经接近傍晚,诗人回到家中,轻轻地关上柴门。这两句平淡如白话,但看似平淡的字里却隐含着汹涌的感情。有过送别经验的人都知道,送别最销魂的那一刻,并不是离人起身远离渐行渐远的那一刻。而是送别之后独自归来的那一刻。感觉离人似乎还在身边,但其实“他”已然远去。那种孤寂与失落,远胜送别时的伤感。首句即看出诗人别后的落寞与黯然。诗中交代送别归来正是夕阳西下,暮色袭来的时候,令诗人又平添了几分伤感。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一个“绿”却是用得意象飞动。这两句是写诗人送别归来的心理活动。回到家里,他不禁去想,明年春草绿了的时候,友人会不会回来呢?这句话本来应该在送别之际问友人的,却当时没有问。现在友人已经远去,这句话又浮上心头。真有一分欲说还休的情致。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1]。

注释:[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同类推荐
  • 山海经密码(全集)

    山海经密码(全集)

    4000年前,一个叫有莘不破的少年,独自游荡在如今已是繁华都市的大荒原上,本是商王朝的王孙,王位继承人,此时却是一个逃出王宫的叛逆少年。在他身后,中国最古老的两个王朝正在交替,夏王朝和商王朝之间,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争。 本书将带您重返远古战场,和那些古老的英雄一起,游历《山海经》中的蛮荒世界,您将遇到后羿的子孙、祝融的后代、看到女娲补天缺掉的那块巨石、您将经过怪兽横行的雷泽、战火纷飞的巴国,直至遭遇中华文明蒙昧时代最原始、最神秘的信仰。 本书依据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山海经》写成,再现上古时代的地理及人文风俗。我们今天能看到这些,全拜秦始皇所赐:《山海经》秦始皇焚书时,唯一看了舍不得烧的书。
  • 背后的眼睛

    背后的眼睛

    事情发生以后,刘小水躺在看守所里反复地想着事情的前后经过。他现在有的是时间进行思考。他总是觉得吴大川的死与这事有着直接的关系。刘小水听到那一阵刺耳的警笛声时正坐在餐桌前喝最后一口牛奶,也就是说他的早餐正进行到最后阶段。当他听到那警笛由远而近一直到自己家的门前停下来时,他一时竟呆在那里不知所措,而嘴里的最后一口牛奶竟然忘记下咽,顺着他的那阔大的嘴角流下来,一直滴到他那件蓝色的圣雪绒羊毛衫上。他妻子秦芳看着他那个样子,有点吃惊地问:“小水,你怎么了?”这时脑海中一片空白的刘小水的意识里才有了颜色。
  • 难道他非死不可

    难道他非死不可

    林肯被一枪毙命,他可有生还余地?贾菲德死于枪击?腹痛?还是败血症?麦金利中弹后竟然没有找到子弹?为何华盛顿最后的愿望是“平静地死去”?蛰伏在小罗斯福身边的杀手是谁?爱因斯坦肚子里有“炸弹”?贾里格被囚禁在躯壳里?迈克尔·杰克逊是自杀还是他杀?在网络与媒体广受欢迎的医师作家小志志与白映俞,化身医学界侦探福尔摩斯,打开一箱箱尘封的名人医疗档案,重回死亡现场,以扎实学养深入浅出剖析每一桩死亡事件,道出一则则引人入胜、曲折离奇的真实故事。人死后有没有知觉?死人骨头可以治病强身?死人可以复活?永生不死如何实现?灵魂究竟有多重?窥视生命的奥妙,理解自古至今的医疗困境,科技与知识的突破赋予了生命更高的价值与意义。欢迎来到福尔摩斯医师的探案现场,这里的死亡真相大解密,全部都是你所不知道的惊天秘闻。
  • 神手

    神手

    没有人会忘记,当年的宋世庠走在麻衣街上是只迈右腿。这种步态有些怪异,似乎左腿总被拖在身后。但看上去不疾不慌,很像戏曲舞台上的老生那种亮靴底的四方步。那时的宋世庠在街上已不再被人直呼其名,虽然只有三十几岁,却被官称宋爷。宋爷每次踱着这样的步子走进麻衣街,两边的商铺老板立刻就会紧张起来。人们屏住呼吸,远远看着,似乎想从宋爷那悠闲的步履中寻找出一点信息。有胆大一些的试探着上前打招呼:宋爷,好啊您哪?宋爷一般不很经意,只用眼角朝斜下方瞥一下就算理睬了。打招呼的人则也会稍稍松一口气,知道自己的商铺这一次并没进入宋爷的视野。
  •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全景展示了推翻清朝政府、结束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辛亥革命的整个过程。以孙中山的革命历程为主线,围绕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以及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后进行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到取消帝制等重大历史事件,真实地展现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艰难曲折,生动再现了伟大先行者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九死不悔的奋斗历程,讴歌了暗夜下追求民主自由的民族精英、仁人志士的不屈意志和下层群众、新军官兵奋勇投身革命的牺牲精神。全剧尊重历史真实、尊重革命实践,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中国近代史风云激荡的多彩画卷,堪称一部形象的辛亥革命教科书。
热门推荐
  • 小公主

    小公主

    为了能使自己的女儿像一位公主那样美丽、优雅和高贵,我看到过不少父母作了方方面面的准备。他们有的每周都兴冲冲跑去参加培训课,以期得到切身的经验;有的则忙着购买从胎教音乐磁带到学步车等等一系列物品。虽然这意味着花费不少时间,但作为父母,他们无疑已经下定决心,要帮助自己的小宝贝尽可能完美地成长。记得我当年得知自己将为人父时,不分好歹买了一大堆相关书籍,并且准备了一个很高档的大笔记本,准备在理论上大大提高一番。如今这个笔记本已密密麻麻记满我的心得……
  • 观猎三首

    观猎三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二生肖:男神的错误打开方式

    十二生肖:男神的错误打开方式

    不就是在渡劫的时候被放了点水么,至于让她刚飞升就被派回凡间教十二生肖什么是真正的感情么?要知道这十二生肖虽然看着养眼但都不正常啊有没有!老鼠中二也就算了,暖男牛牛居然是技术宅...遇到这群逗逼神仙,也是醉了有没有!小武建了个QQ书友群,群号是96588410,大家一起来提提建议啊~~~~
  • 齐天野史

    齐天野史

    所有人对修炼这件事在微观上的原理都含糊其辞,为什么?修炼究竟真的只是一种幻想还是人类未来进化最正确的方向?所有人都认为修炼资源是修士争夺的核心,貌似只要有了资源就有人一定能修炼到功参造化,真的么?这个宇宙中所有生命体的存在终归只是利益论吗?那谁是最终受益者?所有人都说地球上元气枯竭,所以没有厉害的修炼者,可所有人又都说一切都是天地元气构成的,这不矛盾吗?天地元气构成了万物以后都死哪去了?要么是猜测,要么是谎言。可猜测并不可怕,没有猜测就没有进步,人类的成就都起源于幻想。但是谎言,一定要拆穿它。我们来拆拆看,看看古往今来的经典论调有多少能经得起拆解。我可能疯了,作为一个从未来异空间回来度假的人,居然在这些事情上和你们认真了。闲得蛋疼准备把这一切解释解释,还选了一个谁也惹不起的人来做主角。
  • 答问

    答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个误导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个误导

    孩子的可塑性极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言行会成为他们仿效的样本,如果做父母的常用一些落后的、自私的甚至是邪恶的言行去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在这种误导中偏离健康航向,甚至误入歧途。本书中的100个误导,在我们的许多父母中,在我们家教的许多时候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我们需要的是引以为戒,减少或杜绝对孩子的误导。这是因为:对孩子的任意一个误导,将可能造成孩子一生的误走。
  • 不要跟着我

    不要跟着我

    她叫阿莲,抱着红皮球穿着黄色雨衣,在黑夜里孤独出现的小孩。她很早以前就死了。有个变态凶手杀死了她,把她的尸体扔在小河里。她是个寂寞又潮湿的鬼魂。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小河边的树林里有一群小孩子在拍广告,她偷偷跟在了小朋友们的后面,谁也没有察觉到她,广告上拍下了她快乐的身影。
  • 外星穿越之绝对宠夫

    外星穿越之绝对宠夫

    且看星际第一杀手穿越异世大陆,如何将强大的男主宠成奶狗,大有将夫管严发扬光大的趋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星星与米粒

    星星与米粒

    世界上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或许你身边最亲近的人来自外太空,但是你知道吗?“哇,男孩,你好帅,嫁给我吧”米雪怡眼里闪着光说。“我已经有女朋友了”郑星逸冷漠的说。“不就是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