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1700000091

第91章 韩愈(2)

注释:[1]谒:朝拜,拜见。衡岳:南岳衡山,在今湖南境内。[2]祭秩:祭祀礼仪的等次。[3]火维:火乡。此指南方。柄:权柄,权力。[4]泄:吐出。穷:尽。此指到达山顶。[5]阴气:指山间潮湿阴森的空气。晦昧:阴暗。[6]若有应:好像有了感应。感通:指自己的祷祝感通神明。[7]青空:天空。[8]紫盖:山峰名。腾掷:形容山势起伏,如腾如掷。[9]森然魄动:指人们仰望衡山诸峰的高峻,而惊心动魄。灵富:指衡岳庙。[10]粉墙丹柱:白墙红柱。[B11]伛偻:弯腰。脯:干肉。明其衷:向神明诉说内心的郁闷。[B12]睢盱:指张大眼睛望着。睢,张眼。盱,闭眼。[B13]杯珓:古占卜工具,用玉、蚌壳、竹头、木结制成。[B14]窜逐蛮荒:指贞元十九年(803)因上疏论天旱人饥被贬阳山县令一事。[B15]望久绝:愿望早已断绝。[B16]朣胧:似明不明的样子。[B17]杲杲(gǎo):指日出光明。寒日:因是秋天,故称。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于永贞元年(805)在被贬地连州阳山获赦,由待命地郴州赴江陵府任法曹参军,途中专程到衡山谒祭而写作的游记诗。诗歌通过赞美祖国名山雄壮奇险,深沉抒发了不满仕途坎坷的无奈。

首六句:在五岳中突出衡岳的雄壮。衡山是五岳中的南岳,上天授权予它镇压南方众多妖魔鬼怪,衡岳的奇险在于云雾从其腹中喷泄而出。

从“我来正逢秋雨节”到“松柏一径趋灵宫”:由远望衡岳到走进祭拜,叙写登谒的诚心和诸峰的伟大。逢秋雨,自料无机会赏衡岳山峰的雄伟高峻了,哪知“正直”的神灵为诗人的诚心所感,居然云开雾散,众峰中最大者芙蓉、紫盖、石廪、天柱、祝融等如腾如掷,望之使人惊心动魄。

从“粉墙丹柱动光彩”到“神纵欲福难为功”是全诗的中心:通过对祭神问天的描述,一吐无处申诉的郁闷情怀。首二句写寺庙特征,走进寺庙后所见四壁,白墙红柱,鬼怪图画满墙。以下文字,写行祭,向岳神表明诗人的心曲为“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当占卜为“最吉”后,诗人产生了怀疑,联想自己有心治世却屡遭不幸和当朝政治斗争形势,大发牢骚,深刻反映了诗人当时内心的极度不满。

结尾四句写宿寺,酣眠至猿鸣钟动日出还不醒来,因希望久绝,神难为功,流露出只求衣食满足的坦荡和对现实的冷漠。以“寒日”照应“秋雨”和“阴气”。这首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语言质健,笔力遒劲。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1]。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2]。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珮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3]。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4]。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鄏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5]。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6]。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7]。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8]。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得入,二雅褊迫无委蛇[9]。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10]。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B11]。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B12]。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B13]。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B14]。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B15]。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B16]。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B17]。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B18]。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B19]。

方今太平目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B20]。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注释:[1]少陵:指杜甫。谪仙:指李白。[2]周纲凌迟:周朝的政治秩序混乱。[3]蒐于岐阳:言周宣王在岐山南面打猎。蒐,指春秋打猎。[4]镌功:刻字于石鼓上记功。鹾峨:形容山势高峻的样子。[5]纸本:指石鼓文拓本。[6]隶:指隶书。蝌:指大篆,字形似蝌蚪,头大尾小。[7]蛟鼍(tuó):都指龙。鼍龙,鳄鱼的一种,俗称猪婆龙。[8]鸾翔凤翥:形容字体如鸾飞凤舞。[9]陋儒:指当时采风编诗的儒生见识浅薄。雅:指《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褊迫:指收诗的范围狭窄。[10]掎撼:采取。羲娥:指日月。羲,传说为日驾车的人名羲和。娥,指嫦娥。[B11]博士:唐官名,此指韩愈自江陵被召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B12]从军在右辅:韩愈友人为凤翔节度府从事。右辅,即右扶风,为凤翔府。臼科:指安放石鼓的圆形坑穴。[B13]毡包席裹:用毡包、用席裹石鼓方便运输。立致:指运输方便。[B14]太学:指国子监。诸生:指在太学的学生。切磋:此指对石鼓文的钻研。[B15]观经: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臣下奏请正定六经文字,并刻碑立于太学门外,即“熹平石经”。鸿都:为当时藏书之处。[B16]大厦深檐:大大的房屋,深深的庭院。期无佗(tuō):希望石鼓不遭损坏。[B17]讵肯:岂肯。媕(ān)婀:无主见,不负责任。[B18]羲之:指晋代杰出书法家王羲之。俗书:与石鼓文比较,属时俗的书法。趁姿媚:追求柔媚的姿态。博白鹅:得到白鹅。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很喜欢鹅,曾用自己书写的《道德经》换取山阴道士的白鹅。[B19]继周八代:泛指周朝以后的几个朝代。则那(nuò):怎奈何。[B20]尚论列:指向朝廷进谏。

鉴赏:唐初发现石鼓后,引起不少人研究。诗人以其文学家、史学家的特殊敏感,于元和元年(806)任国子博士时,曾对石鼓的保存和研究提出过建议,未被采纳。元和六年(811),诗人在张籍处又见石鼓文早期拓本,颇为爱赏,写作此诗进行呼吁。首四句诗人自谦没有李白和杜甫的文才,面对石鼓不敢作歌。“石鼓文”,指从石鼓上拓印下来的纸本。

“周纲凌迟四海沸”至“鬼物守护烦郧呵”:追述石鼓来源于周宣王的遗物。周朝政治秩序混乱,时局动荡不安,周宣王愤怒地发动战争并取胜,不少诸侯向周称臣。为了记录宣王的功名,开山凿石而制作石鼓,撰写文字刻于石鼓之上。

“公从何处得纸本”至“古鼎跃水龙腾梭”:刻划石鼓文的“辞严义密”和书法“不类隶与蝌”,突出石鼓文极具保存价值。在描绘石鼓文的书法时,想象丰富,比喻形象。石鼓文上那些笔画缺损处,像快剑把蛟龙斩断了似的;字体飘逸如鸾飞凤舞,似众仙至天而降;字体交错似珊瑚树枝干;笔画奇劲有力如金绳铁索;文字结构如锁纽般互相钩连。

“陋儒编《诗》不得入”至“对此涕泪双滂沱”:深表石鼓文不被《诗经》收编的遗憾。诗人认为《诗经》未收石鼓文,就像拾了星星而丢了太阳和月亮一样。诗人还为《诗经》未收石鼓文而潸然泪下。

“忆昔初蒙博士征”至“经历久远期无佗”:回忆自己最初发现石鼓的经过,并且建议将其保存于太学。诗人初识石鼓就以为是不可多得的“至宝”,毡包席裹即刻运输到太学,安置在高屋深房,不会遭受任何损坏。诗人运用“郜鼎”和“观经”衬托石鼓文的异常珍贵。

“中朝大官老于事”至“无人收拾理则那”:叙写朝廷大官深谙事故,诗人的进谏不被采纳,痛惜石鼓在时光流逝中被废弃。“六年”照应上文的“忆昔”,用“羲之俗书”衬托石鼓文的书法价值之大。

结末六句:痛切陈词,希望当局在尊崇儒术的时候,能够将石鼓列在太学。“呜呼”既照应“嗟余”,又叹息自己的意见也许是枉费心机。

全诗感情激昂,极具感染力;想象丰富,文简意丰。

同类推荐
  • 高陂桥

    高陂桥

    闽西首府龙岩市西南五十里处的永定县境里,有一县治遗址,名叫神仙渡。神仙渡是永定河上游的交通枢纽,是水运时期的商品集散地。这里是永定河上游的最后一个渡口,所有水货,到此必须上岸,通过神仙渡转手散发,于是渡口演化为圩场。神仙渡靠上附近,有一个村庄名叫田段,清一色姓廖。关于神仙渡,《田段廖氏族谱》里如此记载:“神仙渡,深杳莫测,水势潆洄……昔神仙渡开市时,船多泊此。夜静后,只见两岸灯火光映,如万点疏星。”自从有了神仙渡后,这里就有了神仙渡圩场。渡口和圩场,合二为一,均称为神仙渡。
  • 公考的那些日子

    公考的那些日子

    比真实更真实的“公考”故事;比现实还现实的“公考”真相!回味小平民跨过“华夏第一考”的喜怒哀乐!品味小草根考取“镶钻金饭碗”的酸甜苦辣!
  • 人直斋异闻录

    人直斋异闻录

    本故事围绕着天子魔波旬的三颗眼睛而展开,传说上古天竺天子魔波旬降尸雨作乱,上古圣僧究由陀罗得孔雀明王力降服了天子魔波旬,并挖去波旬的三只眼睛,这三只眼睛后来流落人间,化成“魔罗石”亦称“魔罗眼”,“魔罗石”本为天生邪魔,但是因为陪同圣僧究由陀罗修行,邪魔去尽,成为可以净化“生命”的石眼,传言“魔罗眼”最早出现在迦尸国的文献当中,为历代迦尸国国王保存,拥有净化生命,自由出入阴阳两界的作用,后来在战争中遗失,从古至今,寻找“魔罗石”的脚步从未停下。
  • 正红旗下

    正红旗下

    《正红旗下》是老舍的代表作和当代真正伟大的文学巨著。老舍为旗人,隶属“满洲八旗“”的"正红旗",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因此得名。《正红旗下》以清末北京社会为背景,老舍从出生写起,当时正是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小说中一个个小人物栩栩如生:老实巴交的父亲、善良正直的王掌柜、尖酸刻薄的姑母、聪明能干的福海二哥……他们在动荡历史洪流中都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 僰国秘史

    僰国秘史

    僰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异族,该族的悬棺至今是个谜,传说僰族曾兴旺一时,被奉为僰侯国,后来忽然就衰亡了,而且消失于人间。从此僰族便成为后世人们不解的一个谜团,关于僰族,众说纷纭,它为何突然消失?围绕僰族的猜疑推论不断,谁去揭开这个异族的神秘面纱?尽在《僰国秘史》
热门推荐
  • 那年的我们十五六

    那年的我们十五六

    简介:多年后,再次邂逅,他问:我们还能做朋友吗?她笑着说:可是我想做你干妹妹啊。他应允。后来,她发现自己喜欢上他。向他告白,他说:我也喜欢你啊,小妹妹。她为他付送折磨,他却狠心的丢下她远走他方。他离开后,她为他痴狂、开始堕落,用极端的方法麻醉自己。他却始终看不到。她终于下定决心放弃他,内心纠结着不舍,只把他放在内心最隐蔽的角落。后来,他问:为什么当初放弃了?当时你真的就要成功了。她才知道,原来他还是在乎自己的。可是成功与失败就差一步。命运却注定他们无缘……
  • 我只想用号看小说

    我只想用号看小说

    外太空的巨大陨石被击碎让地球免于被毁灭的命运,这不是灾难的结束当细小的陨石碎片进入地球后……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 影帝独宠:国民男神太高冷

    影帝独宠:国民男神太高冷

    part1:“作为一个娱乐圈的小透明,就要有一个小透明的自觉,要经得住寂寞耐得住打击”,祁婼握了握拳头,信誓旦旦的说道。旁边的经纪人听到她的话,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哼笑了一声,“混的都烂到这个份上,我相信你是能受的住打击的”。祁婼:“……”。part2:“我以前混的差,风评又不好,你怎么能看的上我的?”某一天,祁婼心血来潮,看着身边优秀的人问道。旁边的人轻描淡写的看了她一眼,“你现在混的好吗?”祁婼:“……”
  • 布丁里的银纽扣

    布丁里的银纽扣

    本书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言情伦理系列之三,囊括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言情伦理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言情伦理类中篇故事资源。故事表现了人性的复杂,理智与情感的碰撞,让热爱言情伦理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神魔大陆之魔武至尊

    神魔大陆之魔武至尊

    有的人不平凡,不是因为不甘于平凡,而是因为生就不凡!既然路不是自己能选择的,那么就将这条路走成自己的路!逆天!不一定能改命,但是却能留下我存在的意义!
  • 雷达兵

    雷达兵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军队梦,曾经的他文弱,如今的他,却如大树般扎根在部队,魔鬼般的训练,不断的严格要求,军队的氛围,早就了军人,钢铁般的军人,一个特殊军种的军人,是如何在铁与血中磨练成长的。
  • 这个杀手不太冷

    这个杀手不太冷

    她不过是不小心上错……,他用得着连续数夜让她补偿吗?呜呜,才不要捏,她要逃,逃的远远地,叫他找不着她…却没想到,那数夜的肌肤之亲已经让她有了他的宝宝啦…一年后,她来到他的公司做了他的秘书,好时刻观察这个男人够不够格当她宝宝的爹地?但是千算万算,她导演的这场戏码错算了他也会入戏,一切乱了套,她输了心输了一切…
  • 冬年幸而有你

    冬年幸而有你

    一场误会错别五年。五年后,她一身荣耀低调回国,与他不期而遇。“莫先生,你又要干什么?”同学聚会前他把她压在车座上。美名其曰:“帮你看看妆花没。”本以为五年后,他们的关系会是最熟悉最亲密的好朋友。结果,最熟悉最亲密是做到了,可是‘’好朋友‘’去哪了?
  • 白发国师惑人心

    白发国师惑人心

    “她”是为一国国师,因生下是雪白的头发血一般的眼瞳,出生当天被母亲交给一个黑衣人,让其收为徒。下山以后,又因样貌奇特被人成为不详、野种。最后听闻自己母亲被害的消息,愤怒不已,小小年纪便带上了眼袋,隐藏血瞳,隐藏自己,心随着时间渐渐的变成寒冰,武功高强,却无人能理解“她”。漫长的岁月里“她”遇见了他们。他是第一杀手;他是一国王爷;他是妙手回春的神医;他是右相之子。本来无关的四人都因“她”而心动。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殊不知阴谋也随之而来,他们能打破这重重阴谋在一起吗?
  •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