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1700000034

第34章 李白(3)

鉴赏:《子夜吴歌》为乐府民歌旧题,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抒写少女对情人的思念,表达真诚缠绵的爱情。李白的《子夜吴歌》共四首,此为第三首——“秋歌”,诗人通过妇女趁月明之夜为远行征人赶制冬衣的描写,表达了她们对亲人的无限怀念和对和平生活的迫切期盼,以及诗人对思妇们不幸遭遇的默契和同情。

诗的前四句勾勒景物,为抒情创造环境氛围:秋天的晚上,一片月光笼罩着长安的夜空,秋风萧瑟,家家户户不断传来此起彼伏的捣衣声,人们正忙着准备冬衣。所谓捣衣,其实是捣布,即把织好的布帛放在石砧上用杵捣击,使之软熟,以便缝制棉衣。诗人由景入情,由“一片月”连起“万户”,由“万户”引出“捣衣声”。从这捣衣声中,诗人想象这些妇女们是在准备为征戍的丈夫缝制征袍(《四时歌》第四首写的就是她们裁缝征袍寄往边地)。她们一面捣衣,一面怀念戍守玉门关的丈夫。“秋风”两句承上景而直接抒情:思妇的深沉无尽的情思,阵阵秋风不仅吹拂不掉,反而勾起她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不尽”既形容秋风阵阵,也形容情思的悠长缠绵。这吹不断的情思又总是飞向远方,那么执着,一往情深。最后两句直接抒情议论,喊出了思妇的共同心声:什么时候才能扫平胡虏,消除战争,亲人停止远征,结束这动荡分离的生活呢?这是对胜利的渴望,更是对和平的呼唤。由于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单纯表达相思愁苦的诗,它借思妇之口,表达了当时人民大众对和平的向往,所以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诗歌以激昂豪放为主旋律,但也不乏柔情婉约之作,《子夜吴歌》当为一例。全诗先景语后情语,将秋月、秋声、秋风织成浑然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情俨在。语言自然清新,流丽婉转,明白如话。

长相思二首[1]

李白

之一

长相思,在长安[2]。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3]。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4]。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5]。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6]。

长相思,摧心肝[7]。

注释:[1]长相思:六朝始以名篇。如陈后主“长相思,久相忆”,徐陵“长相思,望归难”,江总《长相思》《久离别》诸作,并以“长相思”发端。太白此篇,正拟其格。[2]长安:今陕西西安。[3]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一名蜘蟀,俗称纺织娘。金井阑:精美的井阑。簟(diàn):席。[4]帷:窗帘。[5]青冥:青云。[6]关山难:关山难度。[7]摧:伤。

鉴赏:《长相思·之一》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的作品。以秋声秋景起兴,叙写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诗人通过对秋虫、秋霜、孤灯等景物的描写抒发感情。思念的美人远在长安城中,秋天纺织娘在金井阑旁边鸣叫,微霜初降,薄霜凄凄送来阵阵寒气,竹席也显出了寒意。孤独的灯光昏昏暗暗,刻骨的思念令人欲断魂,但像花一样的美人仿佛相隔在云端!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下有清澈的绿水波澜。天长地远,关山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只能卷起窗帘仰望明月空自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中含有托兴意味。古代经常用“美人”比喻所追求的理想。“长安”这个特定的地点也暗示“美人”,这里是个政治托寓,表明此诗目的在于抒发诗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的郁闷心情。诗人将意旨隐含在形象之中,隐而不露,充满含蓄的韵味。

之二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1]。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2]。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3]。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4]。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注释:[1]素:洁白的绢。[2]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瑟:弦乐器。杨恽书:“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凤凰柱: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吴均诗:“赵瑟凤凰柱。”蜀琴:鲍照有“蜀琴抽白雪”的诗句。白居易:“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句。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注云:“蜀中桐木宜为乐器,故曰蜀桐。”蜀桐实即蜀琴。古人诗中常以蜀琴喻佳琴。鸳鸯弦:相传蜀人司马相如善鼓琴,有“鸳鸯弦,以雄雌也”。[3]燕然:《后汉书》:“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即燕支山。”[4]横波:目斜视如水之横流也。形容眼神流动。

鉴赏:《长相思·之二》以春花春风起兴,描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诗人写道,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皎洁的月光似洁白的纱绢,女主人公却因思念情郎无法人眠。她望月怀思,抚琴寄情,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祈愿琴声能随着春风,送到远在燕然的情郎身边。由于相思苦,她过去顾盼含情的眼睛,今天成了泪水的清泉。全诗通过描写人物的具体活动,利用推想等手法表达人物的心情。含蓄婉约,缠绵悱侧,感人至深。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1]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注释:[1]箇(gè):“个”的繁体,作“此、这”解;亦可作“一个”解。

鉴赏: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自我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出了强烈的感人之情。

上联似大潮奔涌,劈空而来,似火山爆发,骇人听闻。单看首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次句却豁然点醒,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知,“伍子胥过昭关,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是愁的、急的。而要白发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怨?十个字可以说有千钧重量,却都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诗中写愁的比喻很多,有以山喻愁者,如杜甫“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如李颀“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重,尤为新奇。因其兴中有比,更觉意味深长。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白发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地赞赏这出于常情而又人于入心的奇句,而且对诗人的长叹疾呼予以同情。

下联点明“白发三千丈”是因为照镜而来。能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上联已暗含照镜之意,下联则以秋霜之色代指白发。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而非重复。秋霜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代的。“不知”不是真的不知,也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两句都不是问语,而是激愤语、痛切语。“诗眼”就在尾句的“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和压抑。其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诗人素有“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雄心,又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始终不泯。写此诗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一照,触目惊心,发出“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李白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1]。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2]。

注释:[1]戎虏:与下句的胡尘皆指安禄山之乱。[2]日边:皇帝的身边。

鉴赏:这是一首充满爱国热情,意欲舒展抱负的抒怀诗。

安禄山起兵造反,攻陷潼关、长安,唐玄宗逃亡四川,途中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磷经营长江流域。永王请李白出庐山为幕僚。李白到永王幕府以后,踌躇满志,以为可以一展平生抱负,“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成为像东晋谢安那样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首句就用浪漫的想象、象征的手法,塑造了盖世英雄式的自我形象。“试借君王玉马鞭”,豪迈俊逸,可谓出语惊人,比起直向永王要求军权,又来得有诗味多了。这种超凡的豪迈,不仅表现在敢于毛遂自荐、当仁不让的举措上;也不仅表现在“平交诸侯”、“不屈己不干人”的大方风仪上;还表现在“试借”二字上,诗人并不稀罕权力“玉马鞭”本身,不过借用一次罢了。

要指挥战争,必须拥有军权,这是极普通的常识。一到诗人笔下,就被赋予了理想的光辉,一切都化为神奇。次句就指挥战争的从容自信而言,诗意与“为君谈笑静胡沙”略同,但境界更奇。比较起来,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都变得平常了。能自如地指挥三军将士已不失为一个高明的统帅了;而高坐琼筵之上,于觥筹交错之间“指挥戎虏”,赢得一场战争,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了。写战争而没有一丝火药味,还匪夷所思地用上“琼”、“玉”字样,这就把伏尸遍野、血流成河的战争也浪漫化和诗意化了。这又正是诗人个性的内心表达。

当时不是“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局面几乎不可收拾么?但有了这样的英才,一切都将变得轻而易举。“南风一扫胡尘静”,几乎转瞬之间,就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以南风扫尘来比喻战争,不仅形象化,而且有所取义。古人认为南风是滋养万物之风;“南风”句也就含有兴邦复国之意,而永王的军队和大本营都在南方,用“南风”设譬也非常巧妙。

当完成如此伟大的统一事业之后,又要怎么办呢,出将入相?这不是诗人的志向。诗人一向崇拜的人物是战国的鲁仲连,实现理想后即功成身退(见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末句诗人再一次表达了这一理想,而且以此推及永王。“西人长安到日边”不但意味着“谈笑凯歌还”,还隐含着诗人功成弗居、功成身退之意。诗人没有看到,永王李磷是个想取代父王皇位的野心家,在他那浪漫的心目中,永王同样被理想化了。

李白第二次的从政活动最后以悲惨的失败告终,但他燃烧着的爱国热情却并不因此减色。

在唐人绝句中,像本诗这样饱含政治热情,把干预现实和追求理想结合起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确属不多见。全诗形象飞动,词气夸张,写得兴会淋漓,如今我们读到,仍凛凛而有生气。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1]。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

注释:[1]影: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平羌江:又名青衣江,源出四川芦山境内,经峨眉山东北面流入乐山县城入岷江。[2]发:出发。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说:“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鉴赏:本诗是青年李白初离蜀地时所作,意境明朗,音韵流畅。

上联的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首句用一个倒装句点明蜀地秋高气爽,峨眉山月色光明。“秋”字入韵,既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又形容了月色之美,诗人信手拈来,天然自成。月亮只有“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次句的“影”指月亮在江水中的倒影。“人”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联动式谓语,意在说明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当然不会是真的流走了,而是被流动的江水扯成了一长溜的碎片,看起来像在流动。这个“流”字,是非常传神的,只有亲历其境,才会看到月影随江水流走的妙景。所以次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了秋江行船之事。

下联的人情实在令人陶醉。

次句景中已暗示有人,第三句中人已完全露面:作者正连夜从清溪驿乘船出发,从青衣江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故土,对故乡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让千里月光寄托我的乡思吧末句说,我虽然再三思念我的友人,可是仍然不得相见,只好任船随江流,直下渝州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在这里用七个字表达出来,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旅行图。除“峨眉山月”之外,诗中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之外,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穿于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传媒。由它引发和传递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诗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即,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是抒发江行思友之情处。

再者,诗人突破了绝句因短小而无法表现时空变化的限制,使这首短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并且人们读时还不觉得其重复。其原因就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浸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了起来。还有,诗中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将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且在句中位置也有所不同。这样,读起来也就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1]。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2]。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3]。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4]。

注释:[1]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2]红颜:指年青的时候。轩冕:指官职,《庄子·缮性》:“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物之傥来,寄也。”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卧松云:指退隐山林。[3]醉月:月下醉酒。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事君:伴随在皇帝身边。[4]安:岂。徒此:惟有在此。清芬:指美德。

鉴赏:此诗大约写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727-736)。这一时期,李白常到周围各处游历,与孟浩然相识并结下深情厚谊。本诗形象地概括了孟浩然隐居不仕的一生,热情赞颂孟浩然不图名利、淡泊清高的品格,表现出诗人与孟浩然深厚的情意,也从侧面展示了诗人自己的精神境界。

诗人首联点题,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我敬重孟浩然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爱”字为全诗的抒情主线,“风流”二字是孟浩然品格气质的主要特征,因此首联从意境上统摄全篇,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颔联以“红颜”对“白首”,从纵的方面概括孟浩然大半生的风流情致。他少年时鄙视功名爵禄,晚年在青松白云间隐居。“卧”字活脱脱地画出一位潇洒出尘的隐士的神态,确有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情韵。颈联以“醉月”对“迷花”,从横切面描写孟浩然在月光下饮酒常常沉醉,迷恋景色不愿意侍奉国君的隐居生活。在对于孟浩然的描写上,两联诗各有侧重,错综有致,笔法灵活,生动地刻画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高卧林泉,醉月中酒,风流自赏,迷花不仕,不为尘物所动的高雅形象。尾联回应首联,直接抒情,再度表现对孟夫子的景仰之意:你的品格像高山一样怎么能够仰望得到?我只能在这里向你作揖,景仰你清香的德行。

本诗以情构篇,线索分明。开头写“吾爱”之意,中间写孟浩然“可爱”之处,最终表“敬爱”之情,形成抒情——描写——抒情的结构。运用“赋”的手法而又极有情致,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全诗自然豪放,工整流畅,意境深远。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

同类推荐
  • 废墟上的精魂

    废墟上的精魂

    我从未像读《白鹿原》这样强烈地体验到,静与动、稳与乱、空间与时间这些截然对立的因素被浑然地扭结在一起所形成的巨大而奇异的魅力。古老的白鹿原静静地伫立在关中大地之上,它已伫立了数千载,我仿佛一个游子在夕阳下来到它的身旁眺望,除了炊烟袅袅,犬吠几声,周遭一片安详。夏雨,冬雪,春种,秋收,传宗接代,敬天祭祖,宗祠里缭绕着仁义的香火,村巷里弥漫着古朴的乡风,这情调多么像吱呀呀缓缓转动的水磨,沉重而且悠长。
  • 虫:虫子的世界

    虫:虫子的世界

    《虫子的世界》是刘慈欣领衔的一部科幻作品集。该书以刘慈欣的代表作《乡村教师(已签约影视)》为主打,文中既描述了人在宇宙中的卑微与渺小,同时又讴歌了人性的辉煌与伟大。在本文中,一位身患绝症的乡村教师与他的一群学生被放在星际战争的大背景下——银河系内正在暴发一场持续了几万年的星际大战,而在地球上,一位将死的乡村教师,却在为他的学生上最后一堂课。一方面是成千上万星系被外星文明毁灭的悲壮画面,一方面则是一位濒死的教师因为大爱而焕发出的生命回光——刘慈欣的作品总是能在不动生色间给人深深地震撼……
  • 阿来山珍三部(《河上柏影》《蘑菇圈》《三只虫草》)

    阿来山珍三部(《河上柏影》《蘑菇圈》《三只虫草》)

    “山珍三部”既充满对自然、生态的深切关怀,也充满了温暖、动人的人情之美。“我相信,文学更重要之点在人生况味,在人性的晦暗或明亮,在多变的尘世带给我们的强烈命运之感,在生命的坚韧与情感的深厚。”
  • 老乡

    老乡

    姚小帅的运气是从他35岁这年好起来的。之前他的日子不但过得捉襟见肘,而且有些凄惶:来京城工作七八年了,住的房子还是老婆单位提供的一间宿舍,刚开始那两年,宿舍还显得宽敞些,前年儿子姚郑又迫不及待地来到人间,一家三口挤在一起,屋子里简直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 立正,请向前倒!(中)

    立正,请向前倒!(中)

    朝旭和老王挨着坐的。老王用脚踢了下朝旭,示意朝旭别给说这些。说这些没用。现在的干部谁还这样想?朝旭一时语塞……老王咳嗽了一声,没接着朝旭的话说:“没哪个不让你回家、不准你外出啊!你还不是经常外出办事啊!但你老是回家睡觉就没对啊!你是排长,按规定该和兵同吃同住吧。这是条令规定的没错吧。你这三更半夜、三天两头的往家跑,夜不归营,比我和指导员还回家的勤些。总不对吧?!” 李跃进找了很多理由最后说:“……就是条令也是人制定的,总要有点人情味吧?!”谈话不欢而散。李排长走了。
热门推荐
  • 为你舍弃一切

    为你舍弃一切

    他毫不犹豫地抓住了异世少女的手——为了那个重要的人,舍弃一切又何妨!
  • 西游之火鳞大王

    西游之火鳞大王

    车祸后,再醒来,王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条金鱼……
  • 慕总等妻:可缓缓归矣

    慕总等妻:可缓缓归矣

    H大校花林梦涵,自三年前一场车祸后,每天晚上都会梦到一男人,直到有一天她看见了那个男人。H市首富慕宇,沉迷在痛失爱人的回忆里一直没有走出来,直到有一天他看见了一个和爱人长得一样的女孩。一团火遇到一团冰,不知道是火先熄灭还是冰先融化。现实中“诺诺,你终于回来啊,我就知道你不会离开我的。”慕宇抱着林梦涵的手不由得紧了紧,但是当他说完这句话,林梦涵却直接一把把他推开。在慕宇疑惑的眼神下,林梦涵却有些不高兴的说:“先生,你是不是认错人了,我不叫诺诺,我是林梦涵。”而在梦中“涵涵,你终于醒了。”欧诺撇撇嘴,推开他。“慕宇,我是欧诺呀”大梦初醒,是对爱人的不忠,还是对恋人的不平……
  • 周易参同契释疑

    周易参同契释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权王的糖妃

    权王的糖妃

    为了赶去参加死党的生日party的杨凌婴因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梦到可爱的糕点到流口水的地步而发生车祸,华丽消失了当她再次醒来时,她竟然成了一个不知名的王朝权王的第三十八号待妾云澜梦,杨美女直接来个华丽的晕倒,再第N次叹气之后,她终于认命了,她穿越了可是这第三十八号待妾,她是如何都无法接受的,况且还是个不受宠的...经过半下子的犹豫,她终于决定要离府出走,当然走时还不忘了毁尸灭迹,来一把大火...然后当起寡妇...他,赫连逸烜,当朝权王,连太子也要巴结他这个弟弟来确保自己的皇位,一次就送了他七个美人,他从来不缺女人,但却深陷只见过两次的寡妇情网无法自拔,可是寡妇却嫌他是千手货,只直退货..被一个寡妇嫌弃,真的很丢脸更麻烦的是,竟然还有不少人在窥视他的小寡妇,一个天下首富,一个天下第一庄庄主,就连他刚扶上皇位的弟弟也要来插上一脚为了早日将这小寡妇藏起来,他不但遣散了三十七个美女,还沦为妻奴,但当他为情沦为妻奴时才发现这寡妇原来是自己的逃妾..他悔啊,可是不敢说
  • 你又回到我心上

    你又回到我心上

    内心深处的记忆是铁箫声幽,还是栀子花开?我们活在未来,却无法忘怀过去。真挚感人的怀旧故事,直击灵魂深处的那份最深沉的感动。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的温情记忆都会在你的天空里闪烁。——枕边书系列之怀旧卷
  •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主要收录了不吸烟或少吸烟、少吃口香糖、计算机缓更新、集约使用物品、不乱燃放烟花爆竹、不乱扔烟头、不乱焚烧秸秆、不在野外烧荒、燃烧物品要慎重、不随地取土、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内容。
  • 楚江风华录

    楚江风华录

    天初帝楚温沨在世人眼里,不拘言笑,威严赫赫,雄韬伟略,杀伐果断,说一不二,年纪轻轻就有千古一帝的架势。直到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悄悄藏了个人,一藏就是七年的事败露,众人才知帝王动情,是何种模样。凤郦妖妃暮江虞在世人眼里,祸乱朝纲,蛇蝎心肠,祸国殃民,人人恨不得杀之而后快。谁知,天初帝霸气绝伦,偏偏被亡国之妃迷了心智。楚温沨:自己花尽心思坑蒙拐骗回来的媳妇儿,除了宠着只能宠着,藏起来谁也不给看!暮江虞:哼~娇软单纯貌美不谙世事小傻子×霸道腹黑坑蒙拐骗大醋精(ps:文案废,1v1,前期慢热种田)
  • 锦上添

    锦上添

    当名动江湖的妖女,藏身到了京城权贵的家里,原本以为从此可以高举白莲花大旗不倒,过上寄人篱下的完美生活。他人欺我,忍了;他人辱我,认了。谁让我拿的是娇弱无力的白莲花剧本?可是这世上为何总有人跟她这朵小白莲过不去?如花美男,包藏祸心;翩翩公子,腹黑无情。动我的钱,定我的亲,竟然还想要我的命?如今之计,也只有晓之以剑动之以刀了。一朝锋芒出,妖魔鬼怪皆退散!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独家史料,新锐观点,中国版维基解密“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彪悍开讲民国史历史长河波涛汹涌,传奇人物各领风骚!民国这趟列车,在历史的轨道上,高速行驶着!汽笛长鸣,呜民国列车驶入了“袁世凯时代”。称帝前异象连连,是天命所归,还是北洋集团运作的结果?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到底签署了没有?孙文运作的“十一条”,又是怎么回事?明知称帝违背历史潮流,袁世凯为何依然称帝?小凤仙因蔡锷而出名,史上真实的小凤仙究竟是怎样的?袁世凯最器重段祺瑞,两人后来又为什么有了激烈的冲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洪宪帝国”轰然倒塌?这所有所有的疑问,“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将用他特有的麻辣、幽默、深刻,向你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