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1700000108

第108章 李商隐(4)

广寒宫里,云母屏风上摇曳的烛光的影子愈来愈黯淡,苍茫的夜空,璀璨的银河渐渐落下去,启明星沉入了天幕的深处。天已近拂晓,又一个夜晚即将过去。广寒宫是富丽堂皇的,美轮美奂,衣食无虞,但那个独处广寒宫的人却那么凄清无聊,没有了凡间的喧嚣嘈杂、痛苦烦恼,也没有了世俗的温情和幸福。在初到广寒宫几天的新鲜、兴奋、喜悦过去后,一个个漫漫长夜只能守着孤灯,细细地去看云母屏风上的烛影是浓是淡,而且永无止境。一、二两句从室内陈设的明暗变化到屋外的斗转星移,构筑了一个浩瀚、空旷、悠远、凄美的意境。那个孤独、寂寥、百无聊赖的主人公,未着一字,却呼之欲出。这部分环境的描绘非常真切,给人设身处地的感觉。

三、四两句诗人换了个角度,以第三者的身份揣测主人公的心思。当初得到不死之药,能够得道成仙、长生不死,是何等的幸运,绝对未料到今日“高处不胜寒”的凄凉。嫦娥是不是后悔了呢?嫦娥应该是后悔当初偷了灵药,以致岁岁年年,日复一日,夜夜对着碧海似的青天,凄清寂寞难以释怀。

本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嫦娥的幽清孤寂,嫦娥内心活动折射的意蕴,吻合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某些情绪的理解,如成功后的失落、热闹背后的寂寞、执著后的懊悔,等等,并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共鸣。全诗意象的选择贴切而巧妙,“烛影”、“长河”、“晓星”、“碧海”、“青天”等,都是一些具体可感又引人遐思的词语,非常优美;意境的营造,悠远而深邃,情韵绵长。

无题二首

李商隐

之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1]。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2]。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3]。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4]

注释:[1]凤尾香罗:织有凤纹的薄罗,此指薄罗做的帐帷。碧文圆顶:有花纹的碧绿色圆顶罗帐。[2]月魄:月亮,美人面如满月,此指女子的面也。班婕好《怨歌行》:“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3]金烬:金属烛台上的余光。[4]斑骓(zhuī):杂色马。

鉴赏:本诗以隐晦的笔调抒写了对一个女子的爱慕之情。似乎是偶然相遇,一见钟情,此后难以忘怀,期待重逢。

首联“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园顶夜深缝”写一女子深夜在灯下缝制帷帐:绣有精美的凤尾图案的的丝罗,轻薄柔软,如烟似雾,散发着阵阵幽香,被裁剪成重重的帐帷;桔黄的灯光下,碧绿色有花纹的圆顶帐子在宁静的深夜缝制。那个飞针走线的人儿定有一双灵巧的手,那个在夜深忙碌的身影是那么专注、贤淑。诗人并不曾写出缝制罗帐的人,但“凤尾”、“香罗”、“碧文”,让我们感到诗人是怀着美好的回忆在想象着那个女子的一举一动。

颔联“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是回忆和那个女子的相遇:两人在街上偶然相遇,四目相对,刹那间擦出心灵的火花,女子赧然一笑,赶紧以团扇遮面,虽遮着了明月般的脸庞,但无法掩饰羞怯。凝神间,言语未通,佳人的车子已匆匆驶过,辘辘车声渐行渐远。这应该是一见倾心的感觉,虽只是惊鸿一瞥,但女子靓丽的脸庞、娇羞的神态,却深深地印在诗人的脑海里,从此念念不忘。诗人可能认为那个女子也有同感,所以会在首联出现那样的想象。

颈联“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写诗人后来的感受:曾经为她相思,在漫漫长夜,独自守着金属烛台,看着黯淡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寂寥的潮水淹没了身心,而她却“断无消息”。时光流逝,石榴树已绽放出红艳艳的花朵,斯人依然音讯全无,让人感到无限惆怅。

“斑骓只系垂杨岸”寓意着自己对她是情有独钟,斑骓只愿系在绿丝拂地的杨柳树下,将一种抽象微妙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何处西南待好风”化用曹植《七哀》的诗句“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哪里有好风吹来,使相爱的人得遂所愿?这里有无法可想的苦恼,又蕴含着隐隐的希望。

这首诗表现得很含蓄,物象间的跳跃很大,故说法颇多。但诗情的多意,并不影响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情感的真挚、深厚,表达的细腻、形象,言辞的清丽、优美,使这一段无法明言的感情委婉动人。

之二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1]。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2]。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叫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注释:[1]莫愁堂:此指青年女子的居所。乐府古辞《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古代常将莫愁作为淑女的代称。[2]神女:宋玉《神女赋·序》:“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原:一作“元”。小姑: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鉴赏:这首诗表现一个独居深闺的女子如梦似幻的情怀,隐隐寄托了诗人个人的身世之感。

首联“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写环境:层层叠叠帷幔低垂的闺房,幽邃宁静;夜深了,闺房的主人上床后却心事重重、辗转反侧,凄清的长夜何其漫漫。她为何迟迟不能人眠?她在想什么呢?诗中什么也没说,任由读者去想象。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是她长夜无眠的思绪吗?如巫山神女一样有浪漫的奇遇,过恩爱的生活,原来只是一场梦。至于这场梦是她的向往,还是曾经的巫山云雨,已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如梦似幻,我们无从得知。但现状很明显,她还像清溪小姑一样,独处无郎。“本无郎”有孤单、寂寥、无奈,也有自我安慰的味道。

颔联巧妙化用两个典故,融会了神话的传奇色彩和乐府的文化韵味,写得瑰奇迷离,摇曳多姿。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叫桂叶香”转以客观事物来影射主观感情:菱生水中,大风吹来,波起浪涌,激得菱叶翻飞,菱枝欲折;菱枝本柔弱,而风波“不信”,是否意味着有些纤如菱枝的东西,是经不起生活的波浪的,即使“不信”,要逆势而为,终究是枉然。月下露珠,谁会滋润桂叶,让其吐出馨香,流露出无可依靠、无所寄托的幽怨。

颈联的意象具体而鲜明,但象征的意味相当隐晦,可能是抒写那个女子在长夜无眠时的慨叹,可能是暗示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可能是诗人自伤身世,历来说法颇多。

尾联“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直抒胸臆:就算相思全无益处,仍不妨碍为相思而惆怅的情怀执著、狂放。明知相思无益而惆怅不已,实已是情至深处,铭心刻骨,欲罢不能了。

本诗文笔清雅俊逸,神思跌宕,意蕴朦胧隽永,耐人寻味。

贾生[1]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2]。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3]。

注释:[1]贾生: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才华横溢。[2]宣室:西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即贾谊。贾谊因遭谗言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才调:才华格调。无伦:无比。[3]虚:徒然。前席:在座席上向前移动坐处。

鉴赏: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撷取汉文帝与贾谊深夜促膝谈心却“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史实,替天下所有有抱负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包括他自己)不能为苍生社稷尽展其能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首句写汉文帝求贤若渴的姿态。文帝刚祭祀完毕,在未央宫前殿正室向那个被放逐长沙刚回来的臣子咨询,求贤之心非常迫切。

次句借汉文帝的口赞叹贾谊的才华,“贾谊的才华格调更加无可比及”,文帝的赞扬从侧面烘托出贾谊的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学识过人。看来贾谊深得文帝的赏识,我们应该为贾谊庆幸,得遇明君,有了施展抱负的空间。一二两句层层铺垫,极力渲染汉文帝的虚怀若谷、求贤若渴,真可谓君臣遇合的盛事。

从第三句开始,笔锋却陡转直下,“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如此虚心垂询、凝神倾听,原来并不是为国为民,而是追问鬼神的本原!一个才子的雄才大略不是用在苍生社稷上,不是为国家大事谋划、为百姓造福,而是去解答一些无聊又无谓的问题,实在是可悲、可怜、可叹。皇帝关心的不是苍生而是鬼神;皇帝的求贤,只是满足他自己的消遣。这样的“求贤”,太虚伪!贾谊有才,也得到皇帝重视,但其实他的才学还是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三四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撕破了沽名钓誉的面纱,揭示了某些封建统治者所谓重视人才的本质。

诗中的皇帝并不局限于汉文帝,诗中的贾谊更是晃动着诗人自己的影子。“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刘学锴语)。全诗内容跌宕起伏。诗人的讽刺非常犀利,但含而不露。

凉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1]。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2]。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注释:[1]槛(jiàn):栏杆,此指水边堤岸。[2]南陵:唐时属江南道宣州,今安徽南陵。寓使:传书的使者。

鉴赏:清凉如水的秋夜,诗人思绪悠悠,有对远去的友人的思念,有秋风起万物枯的愁怀,有天涯飘零的悲凉,《凉思》正反映了诗人在秋夜的种种愁思。

首联写离别之长。客人离开时,水波还和堤岸平行,现在蝉已停止了鸣叫,清露挂满枝头。涨水时当是春夏,蝉休时已是深秋,霜凝寒露了,由自然景观的改变形象地说明朋友已经离去很久了。

颔联写思念之切。这一时刻,永远的思念还在我心头萦绕,我倚栏伫立秋风中,不觉时间已无声无息地流逝。诗人长久地沉浸在冥思苦想中,忘记了一切,足见其情丝之绵长,其愁绪之纷繁。

颈联写与朋友远隔万里,音信渺茫。“兼”,加上;“春远”,春天已离我们很遥远;“南陵”,是诗人今日怀思之地。北斗星远在天际,加上春天已离开我们很久远了,从空间、时间上形象地暗示朋友和诗人是天各一方。朋友不能相见,那就通通信吧,却迟迟不得友人的音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故?正是诗人苦思之处。

失去朋友的信息后,诗人陡生天涯漂泊的孤独感,数次根据梦中的景象占卜,揣测友人是否已把自己遗忘,怀疑自己误会他有了新的知交。这里的感情很微妙,怀疑故人有新交,又怀疑自己的怀疑是否正确。天气已经转凉了,人间也是人走茶凉、离久情疏吗?尾联隐隐透出诗人的失望和抑郁。

我们并不知道那个让诗人苦苦思念的人是谁,但我们从诗人屹立秋风中的背影,从诗中含蓄而浓烈的抒怀,感受到诗人的萧瑟与落寞。

北青萝

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1]。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2]。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3]

注释:[1]入崦(yān):日落。《山海经》:“鸟鼠同穴山西南日崦嵫,下有虞泉,日所入处。入崦,谓日下山。”[2]初夜:黄昏。藤:藤杖。[3]微尘:《法华经》:“譬如有经卷,书写大千世界事,全在微尘中。”爱憎:《愣严经》:“人在世间,直微尘耳!伺必拘于僧爱而苦此心也。”

鉴赏:诗题《北青萝》,一说有江淹《江上之山赋》:“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这里指所访孤僧居住的环境在山阴险峻处,但也有认为“北青萝”指地名或其他。本诗通过访僧悟禅经过的叙写,表现了诗人想抛开人世间的一切爱憎。

首联写造访的时间和对象。残阳西下,层林尽染,光影变幻,踏着落日的余晖,到茅屋去拜访一位独居的僧人。诗歌一开始就渲染出温馨、迷离、古朴、清朗的氛围。

颔联写造访途中的风景。已是深秋,落叶遍地,寂静的山林哪里有人的影子,只有倦鸟归巢的啁啾,“鸟鸣山更幽”;清寒的雾气缭绕,润湿的山路层层叠叠向云深处延伸。走在这样幽深空灵的山林中,心便也变得澄澈纯净起来。

颈联写见到僧人。到达僧住的茅屋,已是黄昏,独自敲击的磬音在暮色中传得很远很远,诗人先闻其声,后见他悠闲地拄着一枝藤杖。僧的形象在诗中一直没有正面出现,而通过环境的描写和侧面的烘托,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淡泊从容的孤僧形象已跃然纸上。

清幽雅静的深山,超凡脱俗的孤僧,让诗人顿悟生命的真谛。既然大千世界人如微尘,爱憎都是虚妄,还有什么看不开呢?诗人仿佛从现实的苦苦纠缠中得到了片刻的解脱。尾联借佛经的话意点出自己的感悟。

李商隐的诗常为世俗的名利得失苦恼,其实生活除了当官发达,应该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本诗正试图表明这一点。诗人也许并不曾真的抛却,即使是暂时地自我安慰,也反映了一种生命的豁达。这样的内容在李商隐的诗作中并不多见。诗中“残阳”对“初夜”,“孤僧”对“独敲”,非常工整;以“落叶”、“寒云”、“独敲”、“闲倚”写山林、孤僧,用词精当而形象鲜明,意蕴深长。

同类推荐
  • 小人物

    小人物

    老大收工时,天已煞黑,但所幸的是今夜有微薄的月光。尽管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背在背上的犁铧敲打出的节奏有点紊乱,老大还是觉得受用。用他自己的话说,坐办公室的爱他的笔,我种田的人没有理由不爱自己吃饭的“家伙”。在老大跨越一道田坎时,五个脚趾没能抓牵,脚下一滑,身子往下一沉,整个人倒在田里,犁铧咚地一声撞在田坎上。老大爬起来,伸了伸背,腰扭了一下,有点疼。老大狠狠地骂了一句,你妈那个X,在这时节还跟老子过不去。这些日子老大很忙,插秧时节,要收要种。自己一家子五口人的田地,老二一家四个人的田,还等着他去犁耙呢。
  • 部族

    部族

    作为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阿拉伯裔家族“巴特亚当”的子孙,巴尼还不能理解家族与外界的文化差异。他的枕头下放着《古兰经》,喜欢玩乐高,卧室门外挂着猫王的挂毯。七岁的巴尼懵懂地观察“亚当之家”里三代人错综复杂的关系;九岁的巴尼担心叔叔婚礼上来自远亲的威胁;十一岁的巴尼悲伤却欣慰地目送祖母的去世。部族中发生的事情让巴尼逐渐明白,他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一代人,他应该在探寻本民族的独特性,在追怀家族历史变迁中找寻真正的自我。
  • 战友

    战友

    我和朱俊玲认识四十多年了,当时她正和我的战友贺会利在热恋中。他们结婚后她成为一名军嫂,都在一个部队生活,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因此,对她有所了解。她的原籍是河北,在宁夏长大,从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国家干部,从基层到自治区机关的部门的领导,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靠自我奋斗,走自己的路,确实不易。她聪明好学,大胆泼辣,敢作敢为,具有男子汉的性格,是我认识的女性中的佼佼者。
  • 走在我身后

    走在我身后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大哥

    大哥

    大哥今年正好六十周岁,也终于在北京的一所大学的计算机学院院长位置上退休了。想想大哥这一生,真的是让人不能不说几句了。打小就看大哥不一般,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在中学学习的大哥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爱上了数理化,那个时候,讲究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虽然大哥的智力也看不出什么出奇的地方,小时候还可以说玩各种游戏都是一般水平,根本就不是孩子头那种样样顶尖的主儿;但就是有那么一股子犟劲儿,认准的事情谁也说不得,非要干出个名堂才罢休。要说大哥那才是真正的高干子弟,父亲是当时所在城市的一所正牌大学的党委书记兼校长,用现在话说那叫“文革”前的省军级干部。
热门推荐
  • 穿越兽世:兽夫要抱抱

    穿越兽世:兽夫要抱抱

    她不过就是趁着师傅午睡的时间睡了一个觉嘛。为毛还给她来一个穿越,穿越神马的也就算了,勉强接受吧,可这些都站在她面前的裸男是怎么回事?布依依承认自己长得不漂亮,但为什么这些帅哥都要跟她啪啪啪是怎么回事。什么?蛇兽人居然有两个丁丁,不干不干,神马交配生崽崽的,我才不要ヽ(≧Д≦)ノ欢迎入坑,不喜勿入,可提建议,但求别喷,前方高能来袭(~O~)
  • 幻想国世界经典名著:吹牛大王历险记?

    幻想国世界经典名著:吹牛大王历险记?

    敏豪生男爵是一个快乐的冒险家,也是一个著名的吹牛大王。他编了许多离奇古怪、异想天开的冒险故事讲给人们听。例如,他的马怎样挂到房顶上,他怎样骑炮弹飞行,怎样到月亮上去旅行,怎样被大鱼吞进肚里又逃出来,怎样遇到干奶酪岛上三条腿的人……他的奇特故事也许是笑话和疯话,但充满了想象力和机智。
  • 桃之夭夭凤临天下

    桃之夭夭凤临天下

    (全书短篇免费)一次金风玉露的相逢,一段风花雪月的故事。她,是高丽国公主,嫁入天朝,从未见过皇帝,只想安安静静地生活。然而,那一天,在竹林深处,他恍如谪仙临世,白衣翩跹,闯进了她的世界,打破了这片尘世以外的安宁。在这深宫高墙里,似醉似醒,他终究不是她的归属。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谁,牵起她的手,在封后大典上,给了她一份意外之喜?
  • 乔治·华盛顿的秘密六人组:拯救国家命运的美国间谍

    乔治·华盛顿的秘密六人组:拯救国家命运的美国间谍

    一段尘封往事揭开高度保密的美国谍报网机密组织内幕一段惊心动魄的美国谍战历史,影响延续至今一群英勇无畏、精明机智、侥幸脱险的美国间谍1776年8月,当乔治·华盛顿将军因兵败仓促撤离纽约时,许多人都认为美国的独立大业很可能化为泡影。但是,华盛顿又重新夺回了纽约,美国的独立战争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个鲜为人知、高度保密的被称为库尔珀间谍网的组织。他们秘密潜伏在纽约,所有成员身份都严格保密,长期不为外人所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萤火与雪窗

    萤火与雪窗

    一个乖乖女的人生,因为太过简单,像一条直线一样没有波澜。这样的人生,固然单纯美好,可是,缺失了丰富跌宕,终究会不满足。乖乖女李婧,不可能像弗朗索瓦兹·萨冈那样身体力行地去生活的各个层面探险。她不会那么任性、那样混乱地生活,不会伤害那些爱她的亲人。乖乖女的内心不够强大,不抗击打,承受不起那种烈焰般的经历和伤害。
  • 星途闪耀之天后进化论

    星途闪耀之天后进化论

    颜荞伊噙着泪道:“我不想唱了……我有点累了……” 萧寒羽冷声道:“没想到,你是一个这么容易就放弃梦想的人,你这么软弱,你对得起死去的景宇吗?!” 颜荞伊道:“……实不实现,都已经不重要了!” 萧寒羽抢过她的吉他:“既然不重要了,那你还抱着它干嘛,把吉他扔掉好了,你舍不得扔,我帮你扔,给我!” 颜荞伊死死地抱着吉他,热泪滚落道:“你干嘛!我不给!这是我的!你放手!是扔是留我说了算!你算老几呀!凭什么管我!你走开!” …… 萧寒羽道:“请问房东大姐,她的房租需要交多少?” 房东:七千! 萧寒羽对助理示意道:“孟钧把卡拿过来,刷后续一年的房租费给她!” …… 颜荞伊顶着选秀冠军的头衔,风生水起的踏进了娱乐圈,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歌手! 她再也不是付不起房租的酒吧驻唱女歌手了。 某日媒体报道:新生代天后颜荞伊是萧寒羽女友! 她却一脸懵圈:“我是萧寒羽女朋友,我怎么不知道…...”
  •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一卷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穿今我妻太强大

    古穿今我妻太强大

    异世嫡女穿越现代孤儿,无意发现空间体与前世某样东西有关。
  • 窦尔敦外传(武林小说)

    窦尔敦外传(武林小说)

    话说清朝康熙年间,有位江湖大侠,绿林英雄,姓窦名尔敦他武艺高强,善使护手双钩,外号人称铁罗汉。往昔,他在老家燕赵河间府献县一带,行侠尚又,杀富济贫后圆与大清作对,被官府张榜悬赏捉拿。为不累及全家,他独自一人,来到长城口外连环套。窦尔敦敦生最敬重黑旋风李逵的憨直、花和尚鲁智深的豪爽行者武松的侠胆,所以,他来到口外连环套之后,赁着自己的武功,坐了第一把交椅.当了大寨主,原寨主白恭戟当了二寨主。又招兵买马,效仿当年水泊梁山,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专与朝廷官府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