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25700000026

第26章

在天王岭旧半岭园见《第宅园亭》。地,祀宋朱文公,配以门人黄榦、详《人物》。陈孔硕、字肤仲,侯官人。陈枅字自修,长乐人。蒋康国、字彦礼,古田人,学者称鼎山先生。潘植、字立之,怀安人,著有《观象元契图》、《尚书解》、《性理书》。潘柄、字谦之,植弟,著有《易解》,学者称瓜山先生。刘砥、字履之,长乐人,著有《论语解》、《孟子解》、《王朝礼编》。刘砺、字用之,砥弟,著有《禹贡解》及文集。国朝康熙四年,提学道陆求可字密庵,山阳人。建。二十四年,提学道丁蕙、字次兰,丰城人,入府志《名宦传》。捐俸增置祀典,后秩满,郡人立去思碑于祠前,以颂其德。四十四年,巡抚李斯义字质君,长山人,入府志《名宦传》。重修,祠后有堂,郡人黄晋良字郎伯,闽县人。题曰“景堂”。旧列祀宋儒,近以陆、丁、李三主袝焉。国朝提学丁蕙《增置道山文公祠祀典记》:“皇帝御极二十有三年,海宇宁一,百度维新,遣使祭告名山大川。诏天下有司葺治学宫,隆举祀典,文教蒸蒸焉,盛哉。八闽郡县建学外,率多考亭朱文公夫子祠,盖从祀之外特行专祭,实夫子过化存也,缅惟夫子,讲学闽中,往来三山日多,城之西南曰:‘道山,有祠岿然在焉,岁两祭,兼行庆诞礼,予初谒夫子于祠,见规制颇宏敞轩豁,爽人心目,询厥祀事则祭费出司,年顾弗饶,既成礼,则执事者退思人之至诚,莫虔于将享,凡春秋郡县释奠,诸生有事其间多限员,或止食饩者。且各为祭,不相闻,独祀夫子之祠,则福郡十庠皆得与而无间食饩与否。易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礼曰:‘祭有馂可以观政,使当祭而粢盛,牲牷之属弗备弗虔,祭毕而骏奔走,执豆笾者不获邀神贶而分黍稷之馨,其何以光兹大典?于是捐俸百金,请乡先生董其事于隙地,建书舍五间,并购近祠廖邦伟楼屋三间,安泰桥陈夏若店囗一间,令三学广文轮收其息,给值祭诸生承办,以佐将享所未备焉。或有余,仍归诸公,不得侵,囗今而后祀事其孔明也,文教其益章也,人才其日盛也。后之绅士及官是邦者推而广之,俾囗然具举,以仰副朝廷修学宫隆崇祀之意。予实有厚望焉。” 黄晋良《道山祠雅集》诗:“山半宏开景行堂,乐游还喜近羹墙。巾车暇日欣倾盖,扶老连朝愧杖乡。四面云峦围白日,万家烟火压骄阳。此时嘉礼犹真率,会见骚坛意味长。”

朱子祠

在观音岩旁,祀宋朱文公。康熙四十年,郡人黄瑶林建。乾隆二十二年,子守儛修,额“漱经堂”于祠右。嘉庆十六年,邑人刘照重修。

紫阳祠

在宿猿洞,祀宋朱文公。乾隆四十八年,邑人陈道谱募建。

勉斋书院

在山之西,本宋儒黄榦详《人物》。修三礼处,后即其地祀之,中有榦手书“修三礼处”见《石刻》。石刻。元至正时,勉斋书院在太平公辅里。《八闽通志》:“勉斋先生祠堂在府治东南仙迹坊内,以祀宋儒黄榦,今圮。按:《府志》:勉斋书院在鳌峰麓,旧为勉斋先生黄榦宅。榦卒,门人学士赵师恕即其故居拓为精舍,后圯。元至正十九年建为书院堂,曰‘道源阁’,曰‘云章’,于阁之后,叠石为山,曰‘小鳌峰’,后废。《府志》所谓鳌峰麓,即《八闽通志》所谓仙迹坊,贡师泰《记》所谓太平公辅里,勉斋先生故宅也,今观巷仙迹境旁皆勉斋先生旧宅。”按:三牧坊里社称太平公辅境,祀宋平章朱倬,人因疑勉斋书院旧在今之三牧坊。明洪武八年,将鳌麓勉斋书院改建左卫,后又移乌石山西。嘉靖间圯。隆庆间移建府学射圃。宋真德秀《勉斋祝文》:“勉斋先生黄公,惟公之在考亭,犹颜曾之在洙泗,发幽阐微,既有补于学者,继志嗣事,又有功于圣门,采诸众言,奉以侑食,英灵未泯,必乐于斯。”元贡师泰《勉斋书院记》:至正十九年冬十月,福州始作勉斋书院,明年秋八月告成。丁亥廉访使率郡大夫士行释奠礼,己丑经略使李君国凤谒祠下,用便宜署今额,以儒人张理为山长,执事者间具本末,请记于贡师泰,曰:“书院遍天下,而闽中为盛,大约祀徽国朱文公师弟子居多,若延平、武夷、考亭、建安、三山、泉山、龙溪、双峰、北山之属皆是也。勉斋先生实文公高弟,独无专祠,顾非莅政者之缺欤?昔者佥事张引尝图经始,以调官浙东,不果,经历孔汭,锐意作兴以拜南台监察御史,又不果,未几,行部闽广,适郡士林祖孟祖益请以太平公辅里故宅一区为学宫,厥位面阳,广轮合制,遂倡成之。而廉使赡思丁,副元奴,佥事事亦怜真必剌的纳刘完者,郑潜、经历答理、蒙古知事黄普颜帖木儿、照磨傅居信协心相事,议若出一,且移郑君董视,而佐以属吏王兰焉。行省平章普花帖木儿闻之,亟发白金五千两及租田一百五十亩有奇以给以赡,于是即旧以图新,拓隘以增广,礼殿中崇象圣人之燕居,祠宇旁峙严先生之祀事,堂曰:‘道源’著师友之授受也。阁曰:‘云章’以郑君正字端本时所得皇太子书麟、凤、龟、龙四大字,刻置其上也。堂后叠石山曰:‘小鳌峰’,不忘先生读书精舍之名也。斋左曰‘凝道’、右曰‘尊德’,栖士有舍,待宾有馆,燕休有室,更衣有次,庖湢库庾,各有其所,重门衙衙,层庑翼翼,瞰以方池,度以石梁,其周九百八十四尺有奇,东西广九十尺,深视广之四,雄规伟观,穆然靓深,然后师道之统有所尊,而讲学之士,知所向矣。惟子之学,盖亦得于先生者,请文书石以纪其成。”师泰荒陋,何足以知此,然窃闻之,斯道也。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所以为治,孔子、颜氏、曾子、子思、孟轲氏之所以为教,不幸而变于管商,惨于申、韩,杂于荀、杨,暴于鞅、斯,磔裂破碎于毛、郑、贾、马、王、范之徒,幸而唐之韩愈氏能以所得著之《原道》之书,然其于性也,主三品;于仁也,专博爱。则犹未免于不详不精之失焉。至宋全盛,濂溪启其源,伊洛溯其流,渡江再世,文公始集诸儒之大成,使千载不传之道,复明于天下后世,吁,盛矣哉!于时门人弟子聪明卓越固不为少,然求其始终不渝、老而弥笃者,先生一人而已。先生因刘子澄一拜文公于屏山之后,即慨然以斯道自任。听风声于屋头,对孤灯于天曙,其坚志苦思为何如也,自是得执子婿之礼,从登庐阜,涉彭蠡,过洞庭,望九疑,宦游江淮湖湘,吴越瓯闽间,不惟口传心授于师门,愈久而愈博。而其所见名山大川,渊深高厚,皆有以助夫精微广大之学矣。是故征诸事业,则城安庆、御汉阳最为伟绩,著之方册,则《四书通释》、《仪礼通解》尤为有功,盖先生有志于斯文,以陆沈下官,不能大行其学,固可深慨,然圣贤坠绪,非文公无以明;文公遗书,非先生无以成,则斯文吾道,确乎其有所归矣。先生没,其传之著者,在闽则宓斋陈氏、信斋杨氏,在浙则北山何氏,江以西则临川黄氏,江以东则双峰饶氏。其久而益著者,则西山真氏《衍义》诸书,凡今经帷进讲、成均典教,皆出先生讲论之余也。呜呼,先生之道传之后世,先王之书行乎天下,孰不想慕其高风,渐被其余泽,况鳌峰箕山之间,云烟苍莽,神气流行,慨然萧然,犹若有见乎其位,闻乎其音容者乎?书院之作,其有功于世教,岂曰小补之哉。”按:贡师泰《勉斋书院记》,系初建勉斋书院时立于太平公辅里勉斋先生故宅,与乌石山勉斋先生修三礼处无涉。国朝萧震《道山纪略》云:“道山之文次于曾子固,而亦可传者,唐欧阳詹之《南涧石像记》、宋郑昂之《刚显庙碑记》、元贡师泰之《勉斋书院记》而已矣。”按:贡师《泰记》中叙出太平公辅里,则此记是于山之文,蛰庵以为道山之文,究之道山、于山,为山则二,其为勉斋书院则一也。故附录于此。

九贤祠

在般若台旁,祀宋儒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彦、李侗、蔡元定、蔡沈、黄榦、详《人物》。真德秀。国朝康熙间,提督学政沈涵疏请建立。嘉庆十八年,提督学政方振修。道光十七年,郡人何道观同众重修。

顺懿宫

在霹雳岩侧,祀宋临水陈夫人。按:陈夫人名靖姑,世传夫人事多异。《罗源志》云:“靖姑姓陈,闽县下渡人。唐大历中,南湾巡检黄演之配,少而灵异,后得许旌阳之秘,能除邪魅,尝收蜘蛛精于云梯里。”《古田志》云:“靖姑,宋时闽县人,陈昌女也,少孤,其兄守元牧牛山中,靖姑饷,遇馁妪,以所饷食之,妪因托身焉。靖姑母事之。未几,妪死,敛而葬之。既而妪复来,笑谓靖姑曰:‘勿疑也’。以神箓授之。靖姑由是善符篆,能驱使百神除魑魅。尝过荒垅,肉白骨而生之,畜为女弟子。乡有虎,靖姑降之。永福白蛇为害,掩杀之。嫁刘杞,生一子而卒,年二十四。”又云:“闽王璘封为顺懿夫人,食古田三百户。靖姑辞,乃赐宫女三十六人为女弟子,以其子为舍人,建第于古田临水,后数岁逸去,隐居海上。”或曰靖姑乃莆田林真妃之妹。诸说不同,或唐或宋,皆不可考,惟罗源旧志载墓在重下里西洋岭。岂其生于闽县,居于古田,而卒于罗源耶。大历距闽王氏百余年,若卒年仅二十四,岂得及见闽王,况南湾巡检之名至宋始见,黄演又宋时人,夫人之归于演,似也生于大历之说误,无疑矣。淳祐间,郡守徐清叟请于朝,封“崇福昭惠慈济夫人”。国朝雍正七年封“天仙圣母”,初宫在五通庙在山南麓旁。万历间都督王尚文移建今所,旋圯。旁有巨石,禖祀邹氏夫人,名“灵应庙”。

薛公祠

在山麓,祀明先儒薛瑄。

叶节愍祠

在山麓,祀明刑科给事中叶福。字叔畴,闽县人。建文庚辰进士,授刑科给事中。靖难兵起,福守金川门,死之。初,福见金陵势危,遣家人归报母曰:“儿不能为孝子矣。”尝语人曰:“孟氏所欲,有甚于生,吾人心事不当尔耶。”福死二十余年,建安杨荣感其节,追铭于墓。

忠烈祠

旧圆觉庵见《寺观》。地。明嘉靖间,改祀给事中姚铣。字孟声,侯官人。永乐甲辰进士,宣德间授刑科给事中,改工科,请告家居。正统初荐授兵科都谏。己巳从征,死于土木之难。先时,铣自誓必死,在军中贻家人诗曰:“许国丹心今日尽,输忠白骨几时还。”闻者悲之。今姚氏子孙环居之。

宋公祠

在山麓,祀明户部主事宋宣。字世逵,侯官人。成化乙未进士,授定海令,荐擢户部主事,榷盐闽广,后归里,有御倭功,郡人祀之。后圮,移建丽文铺。

两贤祠

同类推荐
  • 雷虚篇

    雷虚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顺权方便经

    顺权方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碧鸡漫志

    碧鸡漫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警世钟

    警世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智力比拼

    智力比拼

    经典智力大比拼,看看你的智商如何,没个简短的问答里都藏有大智慧,快来开启你的智慧之门吧!
  • 玉梨簪

    玉梨簪

    一支玉梨簪,一曲伤别离。他是为守护仙界而生的圣君,她是为赎罪而来的上古魔神;他已重获新生,她在一世又一世的转生中不得安宁。第一世,她对他说:神女又怎样,这一生我求的只不过是一个心安!心若不安,神亦成魔!第二世,她对他说:你要诛魔,好,我以我魔尊之血封印魔界,以我元神尽毁了结你我的孽缘!第三世,她携着两世记忆对他一避再避,她说:我能不受大道法则制约却终是逃不开你!他们注定相遇不相知,相爱不相守。然而一步步解开谜底,赫然发现这一切皆是幕后之人刻意为之……
  • 谁家侧妃闹天下

    谁家侧妃闹天下

    不平凡的她,拥有控制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的灵力,在这个以武功为主,斗气为辅的大陆,如何站稳脚跟?她引水,差点淹死腹黑嗜血的王爷夫君;她纵火,差点烧死冰冷如山的武林盟主;她砍树,差点砸死温润如玉的一国之君;她掘土,差点活埋神秘莫测的杀手帮主;她淘金,差点噎死痴心痴情的富家少爷……阴谋浮出水面,她被迫远走高飞,多年之后携带着他的一双儿女归来,儿女却叫别人爹地,而她,翩然而至,只是为了要他的命……【本文女主由弱变强,男主极其强悍,团圆结局,有虐】
  • 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

    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

    意识是一个明确的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它是最困惑人类智力的现象之一。当代“意识研究”涉及了三个基本层次的问题:即意识的现象学问题、意识的实证科学问题和意识的形而上学问题。
  • 以身饲龙

    以身饲龙

    常言道,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宫里,就是个水深火热,一不留神就小命不保的地儿。 走在刀尖上,赵朴真和他第一次见面,就差点被灭口。赵朴真一向聪明智慧,但却没有算计心机,一个没有靠山的小宫女想在这宫里要活着,惟有——以身饲龙。
  • 雷武战神

    雷武战神

    传承世家平庸嫡子“雷宇”被逼无奈,入驻伽蓝学院,却幸得雷龙逆鳞。从此雷宇修武道,战天穹;灭天尊,驭神龙;以神雷淬体,修无上雷诀!从小人物迅速崛起,登战神云顶!于万域称尊!美女相伴,万强伏首,亿万诸天,唯我至尊!【新书《重生之武法无天》已经上传。一本很独特的玄幻,求鼎力支持!】
  • 我真不是剑圣

    我真不是剑圣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剑仙在武道世界发生的故事!简介无力,大家点开看看就知道了!
  • 去相亲吧爸爸

    去相亲吧爸爸

    本来杨小光是准备给四岁的女儿找个妈,却不知怎么就变成了女儿给自己找老婆。-----“老爸,你今天的相亲对象是我的老师...”杨小光脸色大变:“朵朵,爸爸可不是这种人!”
  • 一等宫女:皇上太腹黑

    一等宫女:皇上太腹黑

    初见他,她是被上供的宫女,他是天启国的三皇子,身份尊贵。再见之时,她却成了他。“少侠好剑法,可否教教本王。”某人眼底划过一丝笑意,单手轻佻她的下颚。“王爷请自重,在下是男儿身!”某人轻笑,长臂一伸,将其搂入怀中:“茹儿,你胸前那块破布其实还可以绑的再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