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25700000015

第15章

一作庵。即“瑞云台”久废。云道,人名。 明林鸿《宿云台燕集》诗:“海雨净炎歊,昏星换斗杓。天开青杳霭,帝返赤摽摇。历览龙宫迥,攀跻鸟道遥。碧筒通露饮,白雪度云谣。列岫疑看画,泠风讶奏箫。竹深凉气早,苔密露痕饶。祇树栖驯鸟,禅枝咽暝蜩。园红将下叶,海白欲归潮。北阙休通籍,东林喜见招。栖迟心石古,衰飒鬓蓬凋。失路孤生感。观空万虑消。漫游聊取醉,何必蹑洪乔。” 又《夏日登宿云台寄霜月上人》诗:“投簪返初服,蹑屐谢纷扰。永言卧丘壑,庶以狎鱼鸟。兹台昔所憩,磴石出烟篠。况逢朋簪盍,燠景共临眺。前瞻极空阔,下看洞深窅。地古云木残,天长海山小。真僧此冥栖,宴坐阅昏晓。喻心青莲净,说法天花绕。愿闻微妙音,意泯万缘了。岂必东林人,相逢可同调。” 又《重游宿云台忆肃上人》诗:“昔日谈经处,今来独上慵。古台黄叶积,斜磴紫苔封。片月疑禅观,孤云想化踪。夜灯无续火,秋院有鸣蛩。人倚题诗竹,谁栽出世松。夕阳无限思,几杵莫天钟。” 周元《宿云台宴集》诗:“山川迎白帝,风雨度青宵。曙气孤城出,商声一叶飘。宿云行处起,絓月望中遥。湖水舒长荇,坡原藉绿苗。赋思平子作,兴逐阮公邀。鸟去南天尽,江随楚岸饶。猎行围草泽,渔唱散枫桥。远眺嗟成癖,清吟讵作谣。客心澄桂子,禅性静芭蕉。竹逞贤人节,花回舞女腰。蹁跹凌霁爽,潇洒轶余歊。赐韵题银谱,赊壶解玉貂。囗栖应有托,元想独难招。弱水同蓬岛,长歧怅寂寥。”宿云台今遗其处。按:《三山志》所载乌石山三十六奇,有宿云庵。注:云道,人名。

观音岩

明嘉靖初,华严岩雷震巨石成观音像,名曰“雷劈观音”,万历间建为“大士阁”。又山之阴有“赖壁观音”极灵,俗亦呼“雷壁观音”。

便民桥

在大中寺东,见《三山志》。

幞头石

在神光寺碧云禅壑上,高二丈余,色黑,又名“黎公崖”。明嘉靖初,万安指挥佥事黎鹏举以御倭有功,郡人勒“乌石在,黎公在”见《石刻》。六字于石,以颂其德,因名。明陈衎《黎公崖记》“乌石神光寺大殿后有峭壁,高广将十寻,嵌空而俯,翠色黯然。嘉靖初年,郡中士民铭其腰曰,‘乌石在,黎公在’,遂名为黎公崖。游者望崖读铭,永怀往哲,未之暂忘也。黎公者,名鹏举,字冲霄,先世合肥人,移袭泉州卫千户,军中称忠勇将军者也。岁戊午,倭夷跳梁海上,将军守备汀漳,夷聚舟树帜,屯漳浦后江土城。将军部署合围,夷守御严,将军设伏于郊,取牛车载草蒙以抵城,夷开门突战,既而入伏中,将军双鞬、左右射,率亲兵夹击,人人摧锋,十当百,遂斩其渠魁及首功二百余级。夷素忸官军,是役出不意,惊阻崩溃。因乘胜蹑草车登城,破其巢穴,尽歼之。幕府上功,赐金币,官指挥佥事。已奉檄镇万安,夷从宁波随风至者,轴轳崖立。五虎门失守,烽燧接郡城,士女框忧震叠,大夫但坐视,郡城危甚,将军逆潮鼓棹,尾而牵之,嚣战移时,焚其舟,夷遁,追及梅花大金,八战八克,皆身先士卒,夷复崩溃散去。晋爵参将,守福宁。而崙山沙澳诸夷万余,势张甚。将军昼夜兼程,别令一军从焰岭捣其后,劲呼,声动地,江水为立,斩首千五百六十余,焚溺无算。夷之巨舰利器皆尽,复崩溃散去。时福宁无赖年少受夷啖,许为内应,设福宁为夷所据,则郡复危矣。于是士民食始甘味,眠始帖席,仕于官者,出于涂者,耕于野者,商于市者,诵读于序者,咸为将军颂祝,曰:“微将军,其如吾之父母何,其如吾之妻孥何,海枯石烂,惟将军寿无疆。乌石,郡之护山也,嵯峨磊落,与将军名俱永矣。故铭而勒之。然将军战功不止于闽,在吴有上海之捷,在浙有烈港之捷,有临山平湖突石啖浦之捷。凡复二城,解八围,手斩夷酋之雄长,为中国患苦者潘若海、江一峰,故名将如戚公继光、俞公大猷皆与将军先后建树相推服。而将军之复五虎、全福宁,则戚、俞二公尚未至,其绩尤峻烈云。事闻,世宗皇帝嘉其忠勇,赐敕书褒奖,因称忠勇将军,今倭不敢入犯矣。东奴之桀骜未息,中国之萑苻四起,望崖而止者,安得起将军于九京哉。山高水长,白云在远,予将枕藉于斯崖。

碧云禅壑

在神光寺幞头石下。

新 庵

在山之阳。明嘉靖间建,南俯白龙江,西据横山之胜,游人接踵及。三十八年,倭寇逼郡城,御史阮鹗桐城人。以闽中有“乌石青,动刀兵”之谣,命毁之。 明龚用卿《晚步新庵》诗:“盛夏草木长,元游惬予意。良朋夙招寻,清谈怀古谊。高楼与山齐,薰风倏然至。好鸟鸣前楹,山光会予趣。遵径陟石麓,披榛入古寺。层林出幽渺,悬崖转空翠。对此不觉暝,偶然成一醉。” 邓迁《冬日同陈敷谷州太守产游新庵》诗:“祇树空香合,珠林胜果稠。背临丹凤壑,面对白龙湫。百二江关会,三千世界遒。岹峣兰若径,迢递太虚楼。杯渡于焉至,云游故自投。而今神圣地,在昔帝王州。大士缘天竺,高人住沃洲。芳华森郁郁,云水共悠悠。法侣时来往,名卿互唱酬。城闉连宝刹,岛屿接芳丘。此日追文旆,元冬慊壮游。有怀双鹤下,无念一鸥浮。作偈青莲界,题诗白石头。冥心何住著,浩荡海天秋。” 又《新庵》诗:“谁道新庵僻,山僧大晤居。城闉秋日暮,岩壑夕岚虚。谈道祇园树,移觞清草庐。烨然簪组会,放旷复何如。秋日过兰若,轩车坐竹林。香花临石上,宝刹俯城阴。共说无生话,长存不住心。寂然空世界,一径白云深。” 又《游新庵》句:“云影一川龙卧久,松声万壑鹤归迟。” 王应钟《游新庵》诗:“汤休邀我听三车,坐向山亭览物华。春服喜随童冠乐,清尊疑到野人家。沧江一棹看如叶,桃李千村遍著花。白眼步兵多放达,竹林元自傲烟霞。” 林燫《游新庵》诗:“兰若山城迥,登临谒梵筵。群峰浮户外,万室俯阶前。胜地仍扶病,迷津欲问禅。幸陪谈妙义,愿谢域中缘。”

摹刻禹碑

在山之南。明嘉靖中,御史李元阳摹《岣嵝碑》见《石刻》。于郡儒学,又摹其一于此。 明王应山《邻霄台览禹碑》诗:“高台独与白云齐,览胜乘秋有杖藜。绮席叨陪惟旧侣,采毫属和总新题。苔封蝌蚪文谁识,气作虹霓望不迷。千载禹功长可颂,岣嵝还忆楚天西。” 郭文涓《禹碑》句:“丹岩幼出岣嵝字,玉检探来蝌蚪文。”

石 天

三十六奇之一。在山之南邻霄台东,三石撑架,外广内狭,中可宴坐数十人,上行书镌“石天”见《石刻》。二字。 明陈勋《石天》诗:“片石如倚盖,罡风吹其间。我来发清啸,泠泠非人寰。”

白 塔

见《闽书》,地未详。

石 团

在观音岩西,有一巨石,形圆而平,旁楷书镌“石团”见《石刻》。二字。

射乌楼

在山之南,前临城濠,今为“滴楼”。国朝顺治十三年,布政使周亮工字元亮,祥符人,入府志《名宦传》。御甘、蓝、郝三姓海寇于此。后人刻石以纪其功。 国朝周亮工《射乌楼纪事》诗:“红云满限万家凋,文石舟翻车样翲。畏使渔矶鸣羽镞,愁闻雁渚击金鐎。鲸声渐息兵堪洗,鹰眼犹存衅未销。惭愧十年父老泪,重来不敢怨狂飚。城南城北鼓声寒,城上乌啼夜入阑。雁外天高烽燧阔,弓前月冷阵云残。桑麻忍下穷檐泪,刀翦空余谴吏瘢。亦有空言羞曲突,王师无日解征鞍。秋风尽夜响弓鞘,候水争看乱舞蛟。大将自能光壁垒,羁臣但学谨蒭茭。十年舍筑书空上,一夕潮乘事尽淆。谁使登陴徒应卒,创余惟愿听金铙。岩城逐吏学趋跄,乌石楼前万弩张。三匝几如华不注,独存私幸鲁灵光。阴森夏木号山鬼,幼渺青燐照野伥。闻道捷书朝夕达,宝刀锈尽未堪藏。” 王子彪《登射乌楼》诗:“天吴波涌海云愁,万里烽烟逼戌楼。壮士寒披金鏁甲,将军醉拥锦貂裘。刀环色冷城头月,杨柳声残笛里秋。忽报上公分节钺,一时谈笑扫福州。” 施闰章《射乌楼》诗:“越王城边鸟哑哑,射乌楼头乌不下。周侯破寇此城头,到今杀气城乌愁。先皇丙申岁七月,寇来海畔成山丘。疾如长鲸吞巨舟,城中号哭声啾啾。侯方解官听吏议,争推要害守乌楼。抗言立功须宿将,使贪使过皆保障。中有健手王老虎,陷阵摧锋气偏壮。群凶争踞豹头山,咫尺乌楼正相向。蚁附蜂屯顷刻间,何人敢立女墙上。周侯清啸决戎机,誓师慷慨裹铁衣。指顾中坚发大炮,须臾万骨黄尘飞。紫袍戎首正糜烂,一军气尽舆尸归。总戎援兵适继至,三山是日解重围。当途方略固多有,功成乃出闲官手。烽烟既息乌楼空,乌楼壮绩在人口。他年再集头白乌,射乌还有周侯无。”

杏 台

以山南麓,前有杏树,大可十围,参天蔽日,后萎。人遂呼其地为“杏台里”,中有井曰:“杏井”。

蒙 泉

在榕庵后,形如覆盂,大旱不竭,旁楷书镌“蒙泉”见《石刻》。二字。 明林蕙《汲蒙泉》诗:“别去蒙泉三十霜,今朝来汲沸茶铛。山翁面相都非旧,一勺何曾改冷香。” 国朝林皦《汲蒙泉》诗:“身世原同不系舟,于今我复傍林丘。乌峰阅历游人老,独有流泉不肯休。”

邻霄石

在山之顶,环视群峰,岸然耸立,上即邻霄台。 国朝萧震《邻霄石赋》:“康熙十有一年,壬子之夏五月六日,予游道山,登邻霄石,俯视四虚,广漭无际。少顷,云雷作,风雨窅冥,嗒然丧其心目焉。因感阴阳万物之变,作《邻霄石赋》。其辞日:“夫何一卷石兮,连云山之岌岌。渺四极以无垠兮,若违世而独立。势蜿蜿以南下兮,貌碕嶬以不移。浑沌其犹未剖兮,岂知生人之劬劳。聊偃蹇于兹土兮,见阴阳之回薄。在鸿濛而固然兮,讵慌慌之非昨。惟六气之推移兮,春与秋其纷错。伊郁华之按辔兮,忽折丹兮吾将御。袭土囊而暴起兮,驱云雷其来去。羌冥冥其昼晦兮,纵波臣之赍怒。翻渤澥以漰浤兮,曾不辨鵾鹏之与斥鷃。及随复之已解兮,安白日之晏晏。彼陵谷之易所兮,随大化之飘摇。何况群生之纷糅兮,曾不能以崇朝。期汗漫于罔兮,无羽翼以踟躇。望蓬莱之已浅兮,揽千岁之须臾。渺星辰之剡剡兮,乍参差其有无。倘太初之不分兮,虽搏伏其焉如。错之以日月山川兮,任上下之纠缠。彼二仪之寥廓兮,尚不能以一息。嗟五运之相嬗兮,千变万化其未有极。乱曰天之行兮,地之载物兮,庶类之怫怫兮,维兹石兮。火兮不焦。云雷兮不蚀。倏忽兮无耳目之视听。惝怳兮抱神以灭。眇眇兮无闷。填填兮入于窅冥之门。邴邴兮义而不朋。离离乎游于物之遁而无不存。扩四虚之洞兮,绝前后之毗邻。任质性之自然兮,岂霄汉之可因。髣髴乎,开辟之初兮,崱屴于闽海之滨。横地轴之有三千六百兮,历岁年之何故何新。奈何一男子兮,与我说无生兮,缓罗婆之无死。超苍莽以弥六合兮,窥浑元之大始。悲沃焦之扰扰兮,问归墟之何骇。安有至道兮因人以起。安有神人兮久立于姑射之鄙。理穷则变兮,物极则否。劳劳者如斯兮,芒芒者其已矣。问天兮何辞,视地兮如舟,流之莫知所倚,留清言之诩诩兮,一卷石兮终古。”

法祥院石盆

在闽山方井东,宋宣和六年,僧了然造。其地属今南门后街英达铺,为唐闽山保福寺大殿旧址。柱础殿砖俱没土中。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穿漾月池,得于土中,旁镌“宣和六年甲辰季冬造盆,了然建置”。楷书漫灭,光绪辛已,郭柏苍摹刻其字于左。又保福寺、法祥院各石盆。俱见《石刻》。

亳州翼哈刺鲁千户所

在今洋尾园。元时建,久废。《八闽通志》:“亳州翼哈刺鲁千户所在驿馆之西南隅右三厢罗汉洋。”

养济院

元时置,今遗其处。《八闽通志》:“元时置养济院五,一在乌石山。”万历《府志》:“侯官县养济院五所,在乌石山文儒坊,北禅三合社坛俱府城西南隅。”

常丰仓

同类推荐
  •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九真明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公金匮

    太公金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今词话

    古今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华三昧忏仪勘定元本

    法华三昧忏仪勘定元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蒋介石的密友近臣(亲历者讲述)

    蒋介石的密友近臣(亲历者讲述)

    身为曾经的第一家族的核心人物,一代枭雄蒋介石与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秘事?本套丛书通过亲历者的亲见亲闻,揭开一个短暂王朝的尘封秘史。本书介绍了蒋介石身边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包括张静江、黄金荣、吴忠信等,通过一手独家史料,揭秘蒋介石与他的密友近臣之间的权谋秘术。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
  • 那年夏天那年的风

    那年夏天那年的风

    在炎炎的夏日中,在青涩的年纪,他们相遇,同样在那个夏天她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当他埋下对她感情微妙的感情时,她拍着他的肩膀说“做我的哥儿们怎么样?”同样是一个夏天,他们一起来到另一个地方。他看着她“迷恋”一个又一个帅哥让他忍无可忍的鼓起勇气对她说:“我追你吧。”
  • 美丽的村庄

    美丽的村庄

    这是一本回溯中国农村近三十年改革历程、探讨社会主义农村发展模式的书,本书由《美丽的村庄》电影编剧、我省著名作家潘小平与曹多勇根据剧本改编而成。著名作家刘醒龙认为“在一切皆向城市化迈进之际,这部关于淮河的新作,再次证明了乡土小说的无边魅力”。本部小说第一次以小岗变法为背景回朔农村20年改革历程,探究农村改革发生在小岗的历史人文渊源,展示淮河流域乡村人文与生活原生状态,描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和发展愿景,情节生动,可读性强,著名评论家李建军称其为“一幅抒写当代农村生活巨大变革的画卷,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美好的爱情、承担苦难的勇气、改变生活的激情”。
  • 书断

    书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艺术照

    艺术照

    在印刷厂工作的梁丽很漂亮,和老公洪庆元过得和和美美。一天艺术摄影室的卞经理遇到了梁丽,说她很有潜力,应该照张艺术照。梁丽照了,效果好得太出人意料了。梁丽的艺术照在厂里有了名,大家都说她比影星还好,应该去当影星,老公洪庆元也积极筹划,准备圆这个影星梦,可结果却有些出人意料。
  •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生活孕育了哲理,哲理浓缩了智慧。往往大道理并不完全是从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被人们发现和理解的。反之,正是一些平时不被人们注意与重视的小事情,恰恰能够很好地诠释这些哲理的内涵。《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别出心裁,将每个小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与当代小学生的切身生活连接起来,让小学生从取材于社会、历史、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哲理故事中细细品味人生的意义。
  • 最后一次集结

    最后一次集结

    作者方军从1997年开始采访曾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并以口述实录的形式将这些采访整理成文。本书所集,为方军自2003起采访到的曾服役于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幸存老兵,共17人。侥幸活至今天,他们已成为活着的历史巨著。方军将他们当作活着的历史,一篇篇记述下来,其中既有老兵们口述的战争经历:如何在缺少兵器的情况下用大刀杀敌,在卢沟桥事变中,作为最前沿的部队,如何应对敌人的挑衅,以及如何在后方照顾伤兵,等等;也有方军从采访者的角度,对他们现在生活的实录。对于这些耄耋老人曾经遭遇的种种悲欢离合,甚至不公待遇,方军有自己的看法:抗日英雄不应被忘记,无论他是国军还是八路军。
  • 太子殿下的婚事儿

    太子殿下的婚事儿

    仙侠虐恋1V1纵使君临万世,纵使一统三界,霸业枯骨峥嵘,此后无你共享,又要之何用?他是神,她是魔,一场大战,她联合魔族和天界杀了他,终于报了仇。她一袭磊落青衫茕手里拿着在邪魔山中镇压魔族斩杀神魔的噬均剑。他一身白衣混身是血,嘴角口吐鲜血抬眸看着她:“从前你一直问我喜欢什么花,我喜欢开在魔界的曼珠沙华,而你就是在魔界开的最耀眼的那一株,我想将你摘回去,放在我身边养着你,可是,现在我却不想了”他以前只想岁月静好的陪着他,自始至终是她弃他而去。不知何时,她问他:“你,为何偏生喜欢我?”他的眼睛像是能装满天上的星星一样,笑着说:“我随我心,情不自禁”她戏谑道:“我是魔,有一天会走火入魔,而世人皆会弃我而去,将我这魔女杀了替天行道”他收起了笑,沉着个脸说道:“有我在,你不会,就算你堕了那魔道,我宁愿弃了神藉,受万世唾骂,也会陪着你”阴谋皆踵而至,杀亲之仇,屠城之恨,他们自相残杀,斩断情丝。当背后操控之人浮出水面,所有真相大白,三界震惊,可一切早已无法挽回,他们又该如何正视自己的心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