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5600000003

第3章 重受戒父

予主巾峯壇席。累行重受。今因日本忍師泛舶遠來。探閱律藏。明達受緣。微有所礙。戒非增上。自疑先受。力乞重增。世多昧者。輙生疑阻。逆彼高懷。因考律論及諸祖明文。決彼迷情。使教門無擁。大分三段。

初引據者

先引有宗多論。不立重受。事鈔(中一)云。薩婆多宗。戒不重發。亦不重受。罪不重犯。依本常定。故羅漢心。中下品戒等(云云)次引空宗成論。立重受義。鈔引成論云。有人言。波羅提木叉。有重發否。答云。一日之中。受七善律儀。隨得道處。更得律儀。本得不失。勝者受名。其七善者。謂五戒。八戒。十戒。具戒。禪戒。定戒。道戒。共戒也。又薩婆多師資傳云。重受增為上品。本受不失。僧傳云。宋元嘉七年。罽賓沙門。求那拔摩。至揚州。許請尼重受曰。夫戒定慧品。從微至著。若欲增明。甚相隨喜。至元喜十年。有僧伽拔摩(此云眾鎧)。於揚都南林戒壇。為僧慧照等五十人。尼慧果等三十三人。重受具戒。有慧義法師。難曰。先賢聖哲。共有常規。豈獨改異。何穆眾望。僧伽答曰。五部之異。自此常理。相與棄俗。本為弘法。法必可傳。何忤眾情。又問曰。夫戒非可見之色也。頃見重受戒者。或依舊臈次。或從後受為始。進退之間。足致深疑。答曰。人有二種。故不一類。若年歲不滿。胎月未充。則今受為始。若年已滿。便入得戒之位。但疑先受。有中下心。理須更求。增勝而重受戒。即依本臈。而為定也。乃至曰。戒有九品。下為上因。至於求者。心有優劣。所托緣起。亦有不同。別受重發。有何障礙等。南山壇經云。余以乾封二年。二月八日。及以夏初。既立戒壇。仍依法載受具戒。于時前後預受者。二十七人等。芝薗集云。夫戒者。截苦海之舟航。發萬善之端緒。三乘聖賢之所尊敬。歷代祖師之所傳通。但受之者。心有明昧。學有精粗。而不能一揆。故有初受者焉。重增者焉等。

二立義者

原其戒也。即一佛乘。修言而教則有殊。得意而體實無異。須知文文即性。法法歸源。玄邈若虗空。深廣同法界。所謂深戒上善。亦曰戒德難思。而欲受者。直須知齊佛量。法達唯心。心法圓融。境緣皆妙。能緣所緣。始終一念。三誓三聚。前後皆如。是為上品心。方稱上品戒。契如來本志。合南山圓宗。苟一念有差。一毫有礙。難逃數寶之呵。豈免徒勞之責。呪或不逢良導。不具諸緣。虗上戒德之瓶。妄受明珠之喻。後或講聞始悟。閱教方知。憶前受或劣或無。嘆經生虗消虗喪。知非改過。見義勇為。決欲重增。必憑至教。載惟。大覺慈心益物。豈唯在於當機。教網被時。故實通於末世。盖空有傳集之不同。致教門去留之乃異。有宗局狹遺之。豈在於重登。四分通深得之。匪專於再受。鈔文所謂。接俗揩定。御法無准。薩婆多之責也。人法有序。軌用多方。曇無德之褒也。此方重受。僧傳廣明。疏鈔壇經。略提梗槩。如前列示。俾之有教可憑。更在資深方見。於心為慊。

三釋疑者

問。今言重受。的義若何。若據成論七戒各受。何見重義。有門十誦。五十具三。亦次第受。豈不為重。

答。重受之要。唯據發體。體性幽微。宗計有異。如多論中下心受五。上心受十。後五發上。前五仍下。體不增發。體既不增。故於前五。不為重受。彼宗不立。正據於斯。縱使三戒皆發上心。必應三體前後性別。由彼所計。能造是色。所造亦色。雖非見對。體是障礙。故業疏云。然為四大造。更相障礙。據所可分。故名色也。由體是色。不相融通。隨其所發。各各局定。故不言重。成實空宗。業由心造。體相虗融。隨緣轉變。從勝受名。如下心受五。中心受八。增發前五。並為中品。上心受十。前八增上。亦復如是。故就一體。次第增起。增小為大。增狹為廣。增劣為勝。其猶添波於海水。濕性無殊。但淺深之有異耳。亦猶加皂於黑。服色體一同。但鮮舊之乃別耳。重發重受。粗為可曉。

問。重發重受。如何分別。

答。資持云。重發據多戒。重受約一戒。

若爾。論明重發。那見重受。

答。由體重發。即得重受。由彼七受一體發故。

問。據教重增。宗歸成實。如何立義。乃約圓乘。

答。據彼空宗。縱云上品。猶屬偏擁。須究佛懷。及明開會。無法不妙。無戒不圓。吾祖疏鈔所明發心。准文約義。雖列三品。為在格量。令知深淺。的窮祖意。全依圓旨。妙發上心。期感圓戒。故名上品。鈔疏之中。示上品相。皆云為成三聚。及教開懷。妙發身心。總虗空界。容受法界微妙善法。記以上心。對唯識觀。又云。如是心受。即發圓體。今云增受。須依南山宗旨。圓發三心。圓成三聚。方為究竟上上品戒。

問。吾祖教門。自唐至今。盛行天下。孰其不知上心圓旨。豈有受者。尚滯中下。

答。教門雖顯。機器乃殊。或能授寡陋。開導無方。或所受愚蒙。識心昏散。絲毫落妄。千里乖差。其猶周孔之道。訓人以善。賢之不肖。今古咸然。何恠之有。

問。業體一也。空有何殊。

答。如來隨機。故於一法。或召色心。或召非二。種種不同。諸家論師。不體佛意。隨名執體。各計為宗。如涅槃云。我於經中。或說為色。諸比丘便說為色。或說非色。諸比丘便說非色。皆由不解我意。於是祖師窮究佛懷。立圓推體。即一識種。既得佛意。心色非二。隨名認體。皆得其實。言是心者。謂此業體。全心本具。唯心發生。能緣所緣。能發所發。無非心故。言是色者。乃即性之色。猶即水之波。了色真源。達色邊際。得色實相。則前有宗。雖得色名。不知實故。言非二者。體既唯心。故云非色。實有相狀。故言非心。言種子者。然此業種。即性本具。諸緣搆造。全性發現。體有功能。出生眾善。故名種子。南山考體。旨在於斯。

問。壇場既納圓體。更須增受菩薩戒否。

答。如他文已辨。請自尋之。

問。重受之旨。如前可知。業體差殊。會之可領。且重受人。事同新入。位分年臈。何以決之。

答。如前已引僧伽甚明。若前受年登。即依本臈。或虧年月。今受為初學是也。

問。前既得戒。犯重名邊。或戒先無。難逃賊住。二途有礙。重受若何。

答。如前引示。幸自有例。可攀可條。可准。佛開重受。正為當今。諸祖相承。必非妄據。求那言甚相隨喜。僧伽謂必可傳。南山達壇親行。靈芝長書陳秉。然諸祖行受。時當像季。機雜純浮。邊罪賊住。豈一無違。諸師皆四依示現。窮達化源。豈不明難之有無受之可否。今括疏鈔壇經僧傳重受之文。並無一句言及難障。竊詳諸祖。意必有由。盖戒之有無。難之成否。凡小莫測。唯佛能知。但在依教。隨順前機。為之重受。無非誘接總是結緣。今引諸文證顯。機性差別。業理幽微。智未及佛。如何妄詳。迷者及此。好為一明。齊僧傳云。魏文帝三年。設無遮會。帝問。此土僧尼得戒靈驗。眾無敢對。有一比丘。請往西國。問諸得道。於是發足長安。往至西竺。問一羅漢。答稱。小聖不知得否。即為入定。上升兜卛。問彌勒佛。佛答得戒。斯明得戒。非凡小所知也。如涅槃諍論品云。善男子。我於經中。作如是說。若有比丘。犯四重已。不名比丘。不復能生善芽種子。譬如焦種不生果實等。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諸比丘犯重禁已。失比丘戒(此執無也)。善男子。我於經中。為純陀說。四種比丘。一者畢竟到道(無學)。二者示道(初二三果)。三者受道(通內外也)。四者汙道(薄地)。凡四重者。即是汙道。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能我意。唱言。如來說諸比丘。犯四重已。不失禁戒(此執有也)。請視上文。得戒失戒。有邊名賊。豈宜妄量。隨二執之。非傷重受之教。其可得乎。又珠林云。智嚴法師在俗。曾受五戒。有所虧犯。出家受具。疑不得戒。禪觀不成。遂往西竺。諮詢達道。亦遇羅漢。不敢與決。為嚴入定。上詢彌勒。報稱得戒。嚴喜而迴。觀斯一節。犯邊明矣。不妨得戒。是知。機有明昧。志有勤墮。犯有成否。不可以一毫之麤見。礙千古之通規。涅槃又云。若犯四重五逆謗法。名為破戒。有因緣故。則可拔濟。若披法服。常懷慚愧。生護法心。建立正法。我說是人不名破戒。若據此文。有慚愧人。雖犯無罪。亦不失戒。今重受者。莫非心生慚愧。信樂志深。縱有所犯。豈成邊障。若謂必有賊住一難者。且賊住之難。律因為飢餓故。濫竊形服。冐為同說戒。盜聽羯磨。詐稱年臈。輙受禮施。名為賊住。今出家者。心懷正信。縱聞羯磨。意非剽竊。據僧祇律。或闇愚鈍。或緣餘念。不記初後。皆不為障。今時久在教門。尚於作法。不能曉了。況餘泛泛。或致愚魯。何因識達。或被緣奪。終無前後。如斯引示。可決疑情。又復作惡犯戒。律中尚有開緣。今發善心。勇志重增。當今末世。實為希有。如來隨機之教。豈無誘道之方。不可局執難緣。阻彼高興。涅槃四依。宜在一用。略茲敘釋。達者鑑之。紹定癸巳冬。日山迷。

戒體正義直言

(細色決有。分通決空。圓通空有。正顯分大)。

業疏戒體正義一門。始末文義。皆是大乘。與昔全別。中間再述空有。乃是引古騰計。意在對破決顯。能決之文。盡出祖懷。俱為正義。但先就計。義尚含容。故後立圓。分明指示。識藏種子。方顯其實。

初順有門。談體是色。然有宗諸師。一謂體是身口所成。二計體有損益。故判為色。如前引示。雖據雜心俱舍。無非皆是如來權巧。隨機而說。諸師不曉。乃成宗計。今立正義。且順彼計。以色決色。謂一切眾生。造善造惡。所發業體。相皃顯然。故名為色。乃全心即性之色。微細難知。凡小莫測。唯佛如來。種智圓明。窮盡業性。實知實見。如實而說。顯前所計。雖亦名色。不知其實。故總斥云。意言如此。

假宗中。鈔及今經。上品既令受大。今依受出體。須約大論。初略標古計。由下示今立。業既心起。色豈他成。則內外色心等法。全是一心。隨緣變造。故云分心成色。乃顯能受之心。起得其實。身口之具。體亦虗融。盖準此律大義。而有此示。能造既融。所發之體。豈是非二。且順教限。故云強目。考下重顯體用。決前空計。雖依成實。由彼止是小教空門。與四分旨取不同。彼云心造且據六識。今謂諸法體。唯一心隨緣變造。文云本由心生者。發起有從也。還熏本心者。依持得所也。心既真常。體乃微妙。故得熏習。有力用也。心道冥昧者。戒業之體。隱密難知也(體是心業。故云心道。如雜心論召無作為思顯道亦名業道等是也)。止可名通者。諸師通體。止在循名也。故約等語。重牒前計。斥其不知。雖云非二。猶是強立。又復前有宗中。直決所發之體。昔云假色。今謂細色。此假宗中。乃決能造。顯於所發。昔謂作戒能造體是色心。無作異前。體名非二。今決能造。造能在六。起必因八。所發之體。豈是他法。是則能所。方知其的。假宗諸師。以色心五義。推窮業體。全不知實。故又斥云。不知何目。強號非二。濟緣云。且附權意。故云強目。又云。今取道意。識達體皃。即知二非。附權而立。故云強耳(彼文)。若體權取通意者。豈唯四分。一切小乘。若教若行。皆附權立。若取通意。無非一實。有宗假色。非強號耶。今謂不然。兩云強號。前且順古。後是斥非。文意若此。何必他求。蓋南山已前。弘律諸師。不達四分宗旨。但依成實。非二出體。故此決之。若爾。此宗正義。以何為體。答。受既納大。體依大出。如前敘釋。心生熏心。體是心種。義實昭然。但教限局。在文尚隱。後圓決教。扶顯種子名。問。記釋心生熏心等文。並約六識。子何相違。答。就文釋義。不亂宗途。理當如此。不妨記主意自明白。如云即此乃是示體之處。豈不然哉。須知此科。正是考出無作。體是心種。決前不知也。請細讀文。其義自顯。又況攝大乘釋論云。眼等六識。生滅不定。餘識間起。熏習種子。不得成就。阿梨耶識。不生不滅。體唯是一。常受貪欲等。六識所熏。成世間果報等。準此文決。六不受熏。今文熏心。若謂熏六。恐非疏意。

疏接假宗能決文後。立問答云。如正義論。熏本識藏。此是種子。能為後習。何得說為形終戒謝。答。種由思生。要期是願。願約盡形。形終戒謝。行隨願起。功用超前。功由思生。隨心無絕。故偏就行。能起後習。不約虗願。來招樂果。記云。此問所來。由後圓教。決此二非。以為識種。識既常存。種則不滅。即違今家命終失義。故探取後文為難。(文)若云探取後圓者。何不直於圓教後難耶。今謂。此問即躡前科大乘之義。以難戒謝也。由前依宗。約大考體。能生所熏。唯一真常。所發業體。豈隨形謝。此問之來。其意若此。但正義所立。的在識種。前順宗計。語尚闇含。今特指決。故云如正義等。顯此生熏。即是藏識。顯此業體。即是種子。彰常存之義。俾問意分明。復使學者。曉前能決即大義也。問。能決既即大義。何不顯談識種。答。四分雖大。教猶在小。所以文隱。而義明也。若爾。此問答中。顯談識種。豈非混亂。答。若不顯陳。何彰問意。正恐混亂。故立問決。問。此問答中。既談識種。後圓教中。何再出耶。答。此問答中。且顯四分。後圓教中。通決空有。不妨重示。餘如前決。問。記釋疏中答文思願行等。並約受論。其義如何。答。約受釋文。其義雖善。但述意未明。致學者多昧。須知思即能緣能受之心。願即盡形斷惡。納戒之誓。行即隨願。而起奉持之志。若唯思願。而無持心。不發戒體。如戒疏釋共戒同戒云。前列共者。明同受願也。後列同者。明同隨行也。若受戒時。且論受願。無思學行。則但虗願。不感戒也。又鈔云。若但有受。無持心者。受戒不得。又云。寧起行用。不須願求。據此諸文。必須持心。方感戒也。今文以願期有謝。戒種無亡。而通來難。受既無獲。何論無亡。文中上二句。示思願之別。次二句示釋願期有謝。行下明戒種無亡。思之一字。即同鈔中測思明慧之思。皆指圓人。能緣能受。六識意思也。但圓解微妙。舉心動念。皆不思議。以此心受。戒體何量。成體之功。推行為勝。故云行隨等。行力雖勝。論其所自。還須思妙。是知妙思。非唯發體。亦起行功。二皆微妙。故得隨生死心。綿綿無絕。故云功由等。問。有宗云。感生集業。其行在隨。與此故偏就行能起後習。義何異耶。答。有宗體無力用。全假隨行。而成集業。此中體具妙能。假行莊嚴。行全體起。體假行成。若無行功。體難終續。故云偏就等。問。此云後習。乃推於行。後云牽習。而推於體。其義若何。答。此論習勝種存。故推於行。後論起習之能。故推於體。又復此雖推行。行全體起。後雖就體。體假行成。請考二文。義可見矣。問。思願行三心間起。相續不斷。共圓戒品。何以疏中。種存推於思心。後習推於行力。未詳何義。答。極有理也。且善惡諸行。悉由現前一念。造成業種。心堅業堅。心廣業廣。今圓受微妙。故體無終極。體既無盡。力用難量。至於顯發體用。要在行力莊嚴。故當深堅。行學奉持之心。始於初受。念念無違。及乎受後。對境防敵。心心無間。不思議力。展轉熏習。相續無窮。滌除妄業。顯淨心體。即成聖果。故云不約虗願。來招樂果。如是推之。行力超前。義可見矣。問。大小兩乘。皆云戒謝。義有何別。答。小教言謝。行體俱失。何耶。由彼小教。能發所依。皆即六識。命終之時。六識隨去。體亦隨滅。行亦無續。大教乃論心具心造。造雖在六。全八而起。如海之浪也。能所發既皆常住。體有何謝。但是願行。形終則止。故云戒謝。大小不同。其義若此。今文問答。正據後義。問。地是無記。結界亦發無作。受戒納體。何得須論受心。答。地是無記。功推能秉。要緣限域。眾念業力。結成無作。納戒不爾。體是道基。非能所而不克。法為行本。非授受以何歸。故得事鈔羯磨。受前具緣。並列五種。要須能所相應。方發無作戒業。經不云乎。戒是生死舟航。正法根本。必須緣集相應。有違雖受不得。斯葢稟法修道。要在前機。體備功成。必須緣具。當知戒法。佛佛相承師師相授。授非虗授。要須前機。受心分明。方顯傳授之益。受非易受。必須澄心。一毫無妄。方彰領納不虗。豈非受戒發體。唯推受者心耶。故事鈔云。戒者以隨器為功。行者以領納為趣。而能善淨身心。稱緣而受者。方克相應之道。此文明矣。何得昧焉。疏云。後約圓教。明戒體者。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支無始。隨妄興業。動興妄會。無思返本。是以大聖。樹戒警心。不得隨妄。還淪生死。故律中云。欲修梵行。盡苦源者。便命召之。入聖戒數。此根利也。後漸澆濁。不可示本。乃就傍緣。廣開衢路。終依心起。妄分前境。

初言體者。乃此章正意也(前標分云。二陳體狀是也)但體非孤起。必攬法成。法之偏圓。體之麤妙。由機執之異也。今出圓體。須究設教本意。決偏小執情。受全心起。境緣心作。方顯其體。乃是識種。苟不究能受所受之妙。何以見能成所成之圓。略提如此。更就文釋。警意緣者。推戒功也。警即戒義。戒是能警。意即所警。對境防警。雖有萬差。成業之本。唯在於意。故須警之。文雖在圓。義通空有。有宗警意。但禁身口。以彼唯制。在於七支也。空宗言警。禁在重緣。此宗通大。制同十業也。圓之論警。義又天殊。能警既妙。所警亦融。推佛本意。凡所設教。無非佛乘。況經開會。殊途同歸。一乘妙戒。究竟圓明。圓人持奉。機教俱妙。真俗並運。修性全彰。豈唯上業。直破無明。如斯警意。豈思議哉。以下約義科三。初七句。究佛懷以明教意。次故下。顯隨機暫施小法。三終下。約圓實決小不了。初中。言返本者。復本淨心也。不隨妄者。意在破惑也。斯以大乘實義。而推戒功。次中利乃小中之利。但會偏空。不明中道。宿世戒緣種熟。一唱善來。納法具足。鈍者既昧唯心。制須託境。受必假緣。方便立法。曲順彼機。三中決上二受。迷法異心。受從外入。盖不知全心而起故也。問。既云受依心起。則不用諸緣。亦無法可受耶。答。非圓教學。子必未識心。唯心之理。雖未明見。義載祖文。非不分曉。當知下凡介爾一念。廣大圓融。包徧一切。豈有諸緣及所受法。而出心外。一切諸法。既唯心徧。豈有緣法。而非唯心。是則依緣納法。並由心起。近有人云。圓宗中。不列受法。故壇場行受。非可論圓。蓋不知圓宗。但在開決機教。無非一實。使開妙解。受成究竟。至於緣法。悉依經別。又圓宗正在決小。記中返云。此借偏文。以證圓戒。偏乃圓家之物。何須言借偏即是圓。豈云引證。余意未安也。問。此既已決偏小。下愚人等。又何重決。答。此則且以圓義。決於小法。然諸劣機。不體權意。空有異執。通於滅後。故須更決。問。前第三門。既出異執。後何再明。答。前且引示。令知昔非。未彰決會。此正義中。以圓決小。以智決愚。使機教但圓。俾能所皆妙也。疏云。愚人謂異。就之起著。或依色心等。記謂愚人通指諸計。或下二句。正決當今所受之體。前明細色。已破有宗。今此唯決四分作無作耳。(記文)問。記主於戒體章中。破斥隆師。妄謂疏家。三宗迭癈。其義甚明。今記云。四分細色已破有宗。圓宗種子唯決假體。豈非三宗迭癈耶。答。古來義學。不細考記。錯會此文。以為三宗迭癈。相延至今。子亦未省。然不知細色乃大乘義。細色種子。其義是一。細色決假色。種子決非二。並是以大決小。即非迭癈。記意如此。何不細推。任從臆說乎。問。記謂此文唯決四分。其義如何。答。記家意謂。有宗假色。已用細色決之。空宗非二。未曾會決。故以此文。唯決四分。今更難云。立圓應在通圓空有。何得出體。唯決四分耶。答。通圓空有。理不在言。今受既依四分。上品大受。體是心種。教限所拘。未敢明示。故前考體。但云心生熏心。在文尚隱。若非圓決教門。何得法體明顯。細詳圓意。乃正決於今受也(記云唯決四分。與我意別)。

疏又云。智知境緣。本是心作。不妄緣境。智知謂圓機。明慧了達。境緣如記所示。境即前境。緣即戒法。作謂造作。當知若境若法。本即一心。隨緣徧造。故並云心作。如鈔云。觀事是心。豈不然耶。又經云。一切唯心造。即斯義也。一切諸法。既唯心具心造。全體是心。真如微妙。圓融廓徹。絕思絕議。無相無形。疏欲掃蕩妄著。故云不妄緣境。正是真諦。泯一切法也。問。造義如何。答。推其能造。雖本六識。全八而起。故異小教。此之造作。即隨緣義。當見次科。第六緣念。猶如伎兒。亦如幻師。所成幻相。迷謂實有。識者謂無。問戒律教法。乃是佛說。何為心作。答。諸佛說法。常依二諦。一切教門。乃於真理。假名建立。真俗雖異。無非一心。教從此有。故云心作。雖則戒由妄立。妄全是真。真俗相即。豈離一心。

又云。但唯一識。隨緣轉變。有彼有此。斯明真識。隨緣而徧。所謂俗諦。立一切法也。緣即眾生心念。乃成業之緣也。真理無礙。隨念而起。記云。不守自性。隨染淨緣。造黑白業者。是也。不守自性。謂體理無礙。染淨緣即善惡心念。善念成人天及四聖。惡念成四惡趣。則十界依正。由一念造。此據從因感果言之。又復若執念為念。則十界依正。紛然而有。若了念非念。則能所境緣。平等一相。故起信云。若離妄念。則無一境界者是也。占察經云若無覺知。即無一切境等。今記前依楞伽三識圓融之義。開發行者。使觀妄即真。了浪即水。如云真如隨緣不變。不與妄合為真識。不變隨緣和合現起為現識。餘之七識。為分別事識。引經證云譬如巨海浪。無有若干相。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是則但了一念圓融微妙。則能緣所緣。能受所受。究竟一相。諸法未甞增。一念未甞減。即於彼此。達無彼此。即於差別。了達無差別。下云了妄即妄是真又云知業達業實際作法。則全性成修。言受則不從外入。如是開解。如是論受。方契圓宗。納法究竟。問。前云境緣。後云隨緣。此二緣字。義有何別。答。前召戒法。後召心念。並因緣義也。問。約何義故。召戒為緣復與受前總別諸緣。有何異耶。答。總別為納體之緣。戒法是立行證果之緣。即疏云。戒是警意之緣者。豈不然耶。問。上云境緣。緣即戒法。未審戒法與境。同異若何。答。若了境緣。究竟一實。無非唯識。有何彼此。至於約事約相。不無同異。境是色心。戒是佛制。但有言句。體非色心。異可知矣。若芝園云但留名句文。徧在塵沙界。(文)如云媱戒。殺戒戒豈離境。是為同矣。問。今論於受。為受境耶。受戒耶。答。受謂受戒。諸文甚明。但戒之所起。不離於境。如鈔云。戒發所因。還偏法界者。是又如犯戒。犯必托境。今論於受。戒從境起。如此引明。義又顯矣。

又云。欲了妄情。須知妄業。此二句正述受意。情即瞥起妄念。此囑惑道。業即行心運造。此屬業道。情業雖並六識意思。盖是無始。結成妄惑。蘊積八識。染濁習氣。觸境生情。動成結業。今此圓機。妙達境緣了妄即真。知業是識。至於無始。微細妄種。卒難頓淨。又復欲證妙果。須憑妙行。故須受戒持戒也。問。若論戒限。但止業非。何能破惑。答。此謂圓機妙達唯心。則見秉行作用。一念之心圓明微妙。業何所起。惑何不破。圓受圓持。疏記甚明。

又云。故作法受。還熏妄心於本藏識。成善種子。上句能熏。次句所熏。於下謂去妄顯真攬真成體。作法之言。通於能所。能謂十師。深明圓旨。舉法皆如。所即受者。頓開圓解達法唯心。始請師終白四妙熏妙用念念現前。如此作法。豈思議哉。疏中但云作法。不言發三誓。納三聚。致使學者。從來未徹。當知既達唯心。則三誓三聚。豈非唯心。況是圓機發則盡發。受則徧受。豈同聲聞。但徒斷惡。唯受篇聚。又鈔敘發心。而云為成三聚。彼明發心。為成今圓受。而為成之言。正在作法。況下疏明隨行。令三聚並持。則見作法。已納三聚。上能熏竟。所熏中。妄心即上妄情忘業也。問。熏妄心者。妄即六心。六不受熏。如前可見。今何論熏。答。前謂小教。心唯六識。以大斥小。六不受熏。今圓實教。妄乃全真之妄。六即體全是八。前引楞伽三識。其義明矣。又如注中。海浪之喻。豈不然耶。問。受心亦現前一念。妄心亦現前一念。何分能所。答。受心之體。真淨圓明。妄心之體。穢染昏結。發動受心。以真奪妄以淨除染。以明破昏。即記云。此心反妄。即是真心。是也。問。妄乃無始結成。一夕受心。何能頓淨。答。圓達唯心。究竟一實。一發勝心。發亦究竟。如敬儀云。發心必究。初後心齊。亦即楞伽一發真歸源。十方界消殞。若此作法。以真奪妄。妄何所依。如灯破暗。明未甞增。暗未甞減。了妄即真。妄體何動。若爾發心作用。使成究竟。何須歷劫修斷。答。圓人見理。雖初浚一如。克論所見。不無明昧。如智論云。如人於暗室中。然灯照諸器物。皆悉明了。更有大灯。益復明審。菩薩智惠。雖與煩惱習合。能得諸法實相。猶如前灯。亦能照物。諸佛智慧。盡諸煩惱習。亦得諸法實相。猶如後灯。倍復明了等。成體中。問。前論成業。唯左現前一念。何云於本識成耶。答。既發圓解。了妄即真。真即藏識。識體圓融。隨緣而起。結成戒種。前之起妄。亦在此識。今成戒種。亦在此識。故云於本也。斯則圓人。以不思議善心。熏不思議識藏。攬不思議善法。成不思議業種也。上論作熏。若無作熏。當見下文。問。言善種者。為始成耶。為本有耶。答。種子之義。如釋圓教五門。并解十業章。及答芿師文。已為辨明。恐不見彼。更略示之。一言於種。修性不同。言性種者。即一真識。具隨緣義。名之為種。言修種者。昔於何日。曾受佛戒。搆成業種。應知全性成修全修是性。如水為浪。濕性同也。但緣守心不固。隨緣成染。造業輪迴。宿種所牽。今獲重受。非性種不能相續至今。無修種不能遇緣重受。種雖本有。望前隨染。今重顯發。故云成也。深加勝心。業力資熏。搆攬無邊善法。莊嚴。則此種體。功力勝妙。又復種子體全是識此識前無力用。今假熏成。而有功力。能生後果。乃名種子。攝論中義也。

疏又云。由有本種熏心。故力有常。能牽後習。起功用。故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本種熏心者。種即無作為能熏。心即八識為所熏。由能受心妙。所發無作功能力用。皆不思議。一能熏滌八識妄染。二能發起後習。後習有二。一於現報。能憶持防。二則習氣力強。展轉資熏。盡未來際。或受或持。皆是今日。無作力用作憶持防。三據是隨作。行心運為。細詳所自。皆是無作。功力發現。當知二六時中。起善起惡。悉由善惡業種。任運使然。問。能熏之義。唯推無作。須隨行否。答。受時無作。雖有功能。還須隨行。作與無作。資顯受種。同共熏滌八識也。問。無作業種。既能任運防歒。何得更起惡念。答。發心不妙。念力不堅。業種力弱。故被惡欺。強惡習熟。觸境而起。如古今達士。得處既深。始終固守。皆無作之力。如鈔云。上品高達。能受能持者。是也。無作熏義。如記自明(瞥爾有犯等義。釋五門及答芿師文已明)。

疏又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為法佛清淨心也。上文雖論無作功力。若無行功。何能嚴果。是故自此以下。正明依體起行。又復前文論受。須達境緣。即妙唯識。今明起行。須論大小無殊。因果不二。用斯五句。融會開解。行方圓妙。文局初聚章。義貫下二依而作之。應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善法。用為報佛圓明心也(準記應云自在心也)。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眾生。用為應佛。平等心也。前云智知。今云行人。並召能受能持之士。此行即白四所受。三聚行也。恐昧宗致。猶同昔見。止奉篇聚。故囑依受起行。圓修三聚。文中三聚。因行也。三佛果德也。既云用為。乃即因是果也。三心體一。約義分異。當知三聚。亦即一心。三佛亦即一心也。故文結云清淨心也。記文以三誓三聚三德三佛。交絡融會。蓋體是唯心。融通無礙。相雖差別。如水上波。體即真諦。相即俗諦。相全體起。俗不離真。於上諸法。措舉其一。無非三諦。圓融微妙。圓受圓持。其義若此。斯即祖師圓義。記中明之又顯。且如三聚大小通収。其中小行。在彼劣機所修。唯斯脫苦。故為小乘。若圓機上達。了一切法。悉是唯心。豈小乘行。而非唯心。如來隨機。小是似名字說。大乃契實而談。吾祖弘律教乃囑小。恐諸行者。猶滯權乘。故取大乘中了義。前決受法。即一唯識。此決隨行。大小因果。即清淨心。佛於法花雖已決顯。至於傳演。尚有滯情。故特稟佛嘉模重敷妙旨。問。有云。圓受止納小法。隨中方修三行。其義何耶。答。此不究祖師立法。令依上品。且上品心。即是大義。今經又依多論起慈悲心。既發大乘心。即納大乘戒。況鈔明云為成三聚。則白四作法。納三聚明矣。鈔及今經並無一言。今受止得小法。為後方便。又無一言。語及善戒。從古妄傳。蓋失考祖文故也。問。前叚五句。與後以妄等文。義有何別。答。前乃開解。後示起行。雖圓人解妙。舉行皆如。至於法相。須識差別。歷行要須徧周。斷證不無次第。見理不無淺深也。學者至此。應須通曉。餘如記中。問。如斯論受。還用更受菩薩戒否。答。據此疏記義理分曉。何須更受。如前諸文中。已與決顯。

疏又云。今識前緣。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矣。今必對昔。若在佛世。法花已前。並名為昔。二乘小器。既昧唯心。不明一實。為之愚人。法花開顯。深悟一乘。是為今識。若佛滅後。南山已前。故為之昔。空有異計。全昧歸源。故為愚人。亦為不識。立圓融會。妙達諸法。即唯一心。大小體同。受隨無別。如此了達。豈非今識。言前緣者。指戒法也。前云境緣唯識。決法無殊。次思此行。即是三聚。顯行無別。今又斥世不智宗致。執受是小。今須達法花開顯。會小歸大。小亦一乘。豈非終歸大乘也。心體深廣。微妙莫測。故云大也。運載眾生。直至寶所。故云乘也。當知大乘。即一心也。餘義如前常思等文。已釋明也。故須等語。正囑行者。用觀持奉。常符妙理。一切作為。常置此心。於中道唯識。如理之中。斯須無妄。故云域也。鈔又云。測思等語。前云智知等言。皆受戒得處也。又前常思此行等句。此科今識前緣之文。並隨行得處也。又鈔云。五眾犯罪。理事兩緣等。懺罪得處也。又復如前引鈔出家學本受戒篇令開妙解。懺篇無生明唯識觀。今疏圓宗。融會受隨。意使以唯識妙理。為安心之處。若得此處。則法法皆圓。行行皆妙。念念皆常。頭頭合道。無能所相。無因果相。無染淨相。無聖凡相。清淨圓明。微妙廓徹。方得稱之。微妙大乘。是謂究竟域心之處。前云常思此行即攝律儀。此云今識前緣。終與大乘。其語雖異。其義實同。不可纔逢此說。便向教相上求。葛蕂裏走。須知三聚大乘。全體是何。嗟乎學者。動經年臘。無箇入頭。由於謹切提示之言。不能留心用意。甓鷄捕雀。徒自啾啾終無大見。沉屈己靈。抑絕宗旨。實可痛傷。問。言前緣者。指何為前。答。今決隨行。望受為前。問。前云境緣。今但云緣。未詳何意。答。前文論受。受必假境。今明隨行。唯指制法。故但云緣也。

疏又云。大小俱心。律儀不異。上句即前智知境緣。本是心作。等義。下句。即前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等義。前決境緣。小法實唯一心。與大無別。又決此行即攝律儀。清淨心也。則顯大小教門。體無有異。疏指出家學本。即唯識妙觀。顯教觀相須。方成圓受。究竟一如。問。記云為成本宗分通義者。此意如何。答。本宗分通。亦通佛乘。與圓無別。但教囑小。不可混濫。故須別立。扶而成之。若爾。本宗分通。可立圓成。有宗無大。圓不可會耶。答。此文且據今受。又是所承。而云扶成本宗。通圓空有。諸文甚明。無足疑矣。又復纔成本宗。便成有部。何以故。蓋空能兼有故。嘉熈庚子冬。日山出。

四諍要論

問凡情迷倒。諍競千差。何為四種。而能攝盡。

答。君子小人。諭義爭利。世分善惡。出家入道。與世懸殊。諍因名利。非教所被。縱有諍論。捨於教行。餘何所評。惑為教相而生。或因舉治而起。或犯罪懺評有濫。或秉法被事乖差。以斯四種。攝無不盡。察病立教。數極於此。

問。四諍七滅。病小藥多。何相當之有。

答。大聖觀病設藥。必無差濫。病分輕重。故九品之不同。藥有總通。故分對而無爽。戒疏贊云。病藥觀對。機用權儀。得非是乎。

問。諸文或云七藥。或謂七滅。藥滅互舉。其義若何。

答。藥從服食。調治得名。滅據藥行。病差立號。故義鈔云。毗尼名滅。以無為體。若對經文。現前等七。名藥也皆云。毗尼即滅也。

問。七皆云藥。即法也。皆云毗尼。毗尼名滅。未審此二。與現前中法。與毗尼。何分同異。

答。現前中法與毗尼。與下六同。諍起雖異。至於用滅。無非五現前三現。今更明下六中。藥法同異。憶念。不癡。罪處三種。藥即是法。如義鈔云。憶念等三。法藥同體。是也。自言治者。若對下品。藥只即法。但取自言。即滅於諍。無別法故。若對中品。法是揀人單白。藥即自言也。多人語者。法即羯磨。藥取多語。草覆一種。法藥同體。如下對品。更細明之。

問。法藥同異。於斯略悉。法滅先後。其相如何。

答。如前義中法藥同者。滅亦無異。法藥殊者。法先滅後。如言諍上中及犯諍中品法。是單白必在先作。後用教評。或取多語。或取自言。諍方滅也(上略決法藥滅三種。下詳示分品用藥及生事諍)。

問。言覓犯三。約何分品。

答。覓諍三品。能諍為下。狂犯為中。具犯為上。詳斯一諍。約境分三。言犯二諍。據在臨時。酙酌諍情。分上中下。用藥始之。如義鈔云。覓中三品。上中下定。言犯二諍。執情流轉。不定用藥無準。是也(上明分品。下示隨品用藥)。

問。言諍三品。用藥如何。

答。下品情輕。三現即滅。諍情既輕。不須集眾。但一二德人。喚兩諍人。面對各敘(人現)。德人引教證勸(法現)。既引教證。是非可見。諍情即息(毗尼現也)。由彼諍者。闇教成競。教旨既明。疑暗自遣。當知此中。法藥體一。義不無異。軌度不濫。名法。勸諭調治。名藥。若對法滅。軌用調諭。並囑於法。教明諍息。故為滅也。中品言諍。情是次重。須眾同詳。眾混智愚。或雜持毀。難伏前人。先作一白。揀集智人。後作一白。出彼破戒。不誦戒等。却喚兩爭。面聚各敘(人現)。德人引三藏教。詳而評之(并上單白并法現也)。引教明白。判息諍情(毗尼現也)。既須作法。六和無乖(僧現)。既秉羯磨。應須法地(界現)。

問。戒疏云。法現須僧作法詳評。毗尼現前。須用羯磨有德同評。又義鈔云。五中法指羯磨。又云。羯磨判滅。名毗尼。疏鈔二文。法與毗尼。語似相濫。如何明之。

答。若約進用。法先滅後。若以義詳。羯磨揀德。即兼滅義。後正滅時。乃彰法用。故得法滅。文義互舉。如義鈔。法與毗尼更無別體。軌用名作法。能滅名毗尼者是。

若爾。法現一種。正指何法。

答。準義鈔云。法者揀集智惠羯磨。藥者正用三藏教法判者是也。(文)據此法藥雖殊。義類是同。并囑法現。斯二力行。諍息無處。名為滅也。

問。以滅是毗尼。分判為毗尼。今五現中。正取何義。

答。戒疏云。毗尼現前。有德同評等。斯取分判義也。義鈔云。毗尼者。勿不皆是。諍無之處。此取滅義也。義鈔又云。羯磨判滅。名毗尼者。此雙取判滅義也。上品言諍。兩朋相援。應集屏處。先作一白。揀集智人。破戒無德。作法出之。評量兩諍。誰是誰非。然後公集一處(僧現前也)。喚兩爭人。面對迷情(人現)。白二羯磨。差行壽人(法現)。顯露覆耳。三種隨時。籌有二種。一完一破。如法捉完。非法捉破。如法人多。道理應是(此多人語藥也)。諍情即息(毗尼現前界現可知)。又義鈔云。如法多者。彼應作白言。諍事已滅(準此應更作一單白滅方究竟)。若如法少。應作亂起去。待如法人多。後更與滅。

問。正行籌時。是非無語。何為多人語耶。

答。行籌之人。應先告之。如是語人捉完籌。如是語人捉破籌。後但數籌。以籌表語也。

問。此言諍中。但爭教理。未必有犯戒。經何云多滅罪相。

答。諍之既多。身口乖違。豈非犯耶。

問。覓諍三品。用藥如何。

答。下品覓諍。清人被謗。或有錯舉。數詰不止。而生競諍。上座德人。喚兩爭人。各取自言。清淨無犯(人現)。與白四法(法現)。憶記無犯(藥也)諍情即息(毗尼現也。僧界可見)。

問。用揀人單白否。

答。據義鈔云。憶念不癡罪處所中。僧應揀取具不愛等四(文)。準此應須揀人。諸文未見用法。若論中品。狂時曾犯。狂止無違眾。謂有犯數。誥舉覓遂生其諍。眾中德人。喚取自言。狂犯無心。狂止無犯。故與白四。證彼不癡。實無有犯。上品多犯。德人詰舉。前後語逸。遂生其諍。僧作白四。徵取處所。諍情方息。未伏本罪。又彼剛戾。觸惱僧多。白二羯磨。更重治。奪七五事。待彼伏順。方與解也。

問。何以此中。亦云自言。

答。義鈔云。不現前。不自言。皆不如法。正謂憶念等也。況自言乃治懺常法。但非正滅諍。故不在藥數也。

問。犯諍三品用藥如何。

答。下品諍輕。三現滅之。能懺所懺。議犯悞濫。而生其諍。上座德人。喚兩爭人。面對各敘(人現)問。取所懺。自言著實(法現也亦藥也)。自言無隱。諍即息也(毗尼)。

問。自言是藥。何云法現。

答。如義鈔云。或自言懺法。名法者。是此即法藥體同。約義分異。軌用名法。調治名藥也。

問。何以自言。為毗尼現。

答。義鈔云。或以自言懺滅。名為毗尼者。是斯亦體同義異。有軌用義。名為法。具決判義為毗尼。

問。自言是藥。藥但滅諍。何云懺法。

答。所言懺者。無非彰露已犯。斷相續心。今既自言。情無私隱。知過自悔。必無續念。如義鈔云。自言草覆。罪諍俱滅。是應單提下。可作此懺。上三不得。

問。單提已下。可一向自言懺否。

答。不然。聖人立法。各有其旨。此因滅諍。情念決徹。可云但淨。餘非因諍。還須依法。中品次重。五現滅之。應須集眾(僧現)。兩爭面述(人現)。單白和僧(法現)。其所懺者。自言引過(藥也)。情既無隱。諍自息也(毗尼)。

問。中品自言。亦滅罪否。

答。如前已示。提下可示。已上不得。

問。如鈔云。若罪在一比丘前懺。應至一清淨比丘所。而作懺法。二三四等。皆亦如是。(文)據此。一人前懺。單提已下為下品。二三四等。捨墮已下。為中品耶。

答。此文通敘起諍。不明分品。當智分品。須約諍情。且如雖懺單提。若能懺所懺。各有朋黨。諍競情深。可作三現。而得滅耶。雖懺上篇。起諍情輕。無黨相援。何須五現。故義鈔云。言犯二諍。得通多少人起。此言通於中下二品。又前引云。言犯二諍。執情流轉。不定。用藥無準。義可見也。上品兩朋闘諍。歷爭情重。過犯亦多。故用五現。草覆滅之。用與如經註及記文可見(已上決三單諍。已下決三事諍)。

問三種單諍。義可粗悉。各生事諍。未知的論。古來章藻。或云用藥殄諍。評議此藥。是非成諍。為藥上生病也。或云用藥殄諍。秉法雖己。仍諍前事。此病上生病也。並引疏鈔評量已起羯磨等文證之。未如孰是。

答。偏局之見。未合教意。如前略敘。入道之人。凡有諍論。悉從一切犯制教行上起。佛立四諍。攝盡教行。如疏鈔列敘四諍。前一通化制。後三局制教。四種文相。敘事述義。四皆不同。攝教被機。無不整足。若為從藥生病。則攝教不盡。如義鈔云。評量已起百一羯磨。又云。爭其一切已作羯磨為事諍。若如彼云。除七藥外。爭餘羯磨。何諍所収耶。若從病生病。則被機不足。如用藥已。前諍雖息。同和理難。別生諍競。或因其餘羯磨。而起紛諍。又囑何耶。願窮諍教意。不可情裁。

問。謂事諍者。從何得名。

答。義鈔云。言覓約因。犯事從境。斯可見也。泛論羯磨。若不秉行被事。只囑於教。今諍已秉。縱爭餘緣。還歸事攝。如秉羯磨。名為行事。又翻羯磨。為之辨事。從境立名。義亦明矣。

問。上云四諍各立。事義皆殊。復觀疏中三種事諍。與三單諍。文義亦別。既各不同。有何意故。収歸上三。而云言事。覓事。犯事。耶。

答。一則以類相從。二則用藥無別。戒疏總敘三事云。羯磨被事。義在順明。乃至各執一見。事法成壞。由斯致諍。故曰事諍。義鈔總敘云評佗已起百一羯磨。彼此不和。故名事諍。(文)但將一切羯磨僧法。三類分之。一切懺罪羯磨。則歸犯事。一切治舉羯磨。如七治法。並為覔事。除此二種。其餘羯磨。並囑言事。但言事則通。一通生善滅惡。一切僧法。二通人法事處。四緣是非。三通本眾佗人。皆成言事。覔犯則局。一局所被一緣。二則覓局能舉所舉。犯局能懺所懺。如義鈔云。但使爭其一切已作。百一羯磨。道理是非。事同見異者。是言中事作。若爭治人舉罪(治人則四羯磨舉罪則三舉也)。能舉證犯所舉諍犯。不肯引過者。是覔中事作。若前人羯磨。惡心懈怠心者。是犯中事作。文詳此鈔文。豈非言事則通。覓犯則局。通局之義。下更點顯。

問。九品單諍。除言犯下品。不秉羯磨。爭餘七品。殄諍之藥。歸何諍攝。

答。義鈔既云百一羯磨。百一之言。如何不収。古人所謂。藥與非藥。皆生事諍。即斯義也。如三單諍。用藥殄除。仍諍不已。能舉所舉。能懺所懺。唯爭所被。則歸覔犯二事。若餘僧人。爭於四緣。並歸言事。若能所爭餘三緣。亦歸言事。如疏鈔中。覔事只爭治舉。三根虗實。犯事則爭定罪輕重。若爭餘緣。乃囑法相。道理是非。豈非言事。前云言事通者。是也。

問。前破古人。藥病生事。皆是偏局。今何取用。

答。非無此義。但古人唯就藥病生事。故成偏局。前謂攝教不盡。被機不定。豈不明耶。

問。若爭言犯下品用藥。及爭墮等。對首懺法。并袈裟等別法。何爭所収。

答。並囑單諍。準疏鈔中。事諍唯據僧法羯磨。行宗云。若非羯磨。並歸上三(上通決三事。下別決三事)。

問。言諍之言。為說示教理之言。為諍論之言耶。

答。乃說示教理之言。化制教門。理事行相。假言以顯。因爭此言。為之言諍。故義鈔云。理不自斑。藉言以顯者。是也。

問。若評羯磨。何亦云言。

答。表彰法事。唯據言音。豈非言事。以類相從。得非是乎。

問。覓犯事三。亦由言起。何不云言。

答。各有起因。何得混濫。言諍因言。覔諍因覔。犯諍因犯故也。

問。若不因被事。餘時泛論羯磨四緣。為囑何諍。

答。此諍法相是非。囑草言也。

問。疏云。同和理難。各執一見。(文)此據本眾。若有別眾。或外二比丘。爭此所秉之法。何諍所収。

答。亦歸言事。如義鈔云。若二比丘。爭尼羯磨。成與不成。在言中事。可例明也。

問。覓諍生事。其相如何。

答。謂三舉四羯磨法因前人有犯。或不見罪。或見犯不懺。或惡邪不捨。或比丘俗人前倒說四事。或污家惡行。犯該五篇。三根顯露。眾中具五德人。舉來詣僧。若聞便伏從。此不勞治。或有拒逆應須治罸。於七治中。隨用何法。而治罸之。前人諱舉。不肯引過。與五德人。遂生諍競。未治前諍。則囑單覓。若經治法。則歸覓事。若能舉所舉爭餘三緣。或有餘人。爭於四緣。並囑言事。下犯事中。通局亦爾。如前所謂。言事通生善滅惡者。是也。

問。犯事之相。可得聞乎。

答。犯中事諍。乃目懺罪。能懺所懺。爭其輕重。若二三人懺法。及上篇未羯磨前忽有諍競。即囑單犯。或懺上篇。僧作羯磨。其所懺者。忽生惡心懈怠。爭云犯輕或犯輕罪。眾中惡心懈怠心生非法羯磨。定罪行懺。所懺諍爭。故囑犯事。

問。餘時泛諍五篇輕重。為囑何収。

答雖爭罪聚。只囑教相。還歸單言。不因行懺。能所評諍。故非單犯。既非羯磨。又非犯事。略此敘之。餘見疏鈔。

嘉熈庚子季夏在丹丘日山出

同类推荐
  • 玄中记

    玄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琴说

    琴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商界现形记

    商界现形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京师坊巷志稿

    京师坊巷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轩笔记

    北轩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你好,林子珊

    你好,林子珊

    一位医学临床毕业的医学生,在繁杂、喧嚣的社会中,始终保持初心,不忘前行,坚守岗位。用她的一份执着、敬业、纯朴,耕耘医学事业,用她的真心、真诚、善良,感动身边的人。故事内容还涉及2003年非典和2009年甲流疫情暴发,疾控人战斗在疫情一线,呈现的置生死度外,救死扶伤的一群可歌可泣的白衣天使。小说背景为疾控中心,故事地点为人事总务科,故事人物为人事总务科五位年轻女性,故事情节为五位女性之间的相处关系、性格特征及人物不同的发展命运。
  • 烽烟起兮战三国

    烽烟起兮战三国

    跨国公司总裁穿越至三国,开启他的争霸之路。戏志才、郭嘉、徐庶、庞统为他出谋划策;赵云、典韦、黄忠、太史慈为他保驾护航;曹操、袁绍、刘备、孙策对他无可奈何,鲜卑、东瀛、匈奴、高丽对他俯首称臣。治下吏制清明,万民富足,百姓交口称赞;麾下兵精将广,战无不胜,群雄纷纷退避。
  • 恋恋四季

    恋恋四季

    栖霞山庄住着一户林姓人家,男主人退休后工作由大女儿接替。二女儿考上了师范学院,在凤城扎根;小儿子则在山庄务农,三人不同的生活道路成就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生活环境对她们的生活和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戴尔·卡耐基亲子睡前故事:五分钟名人传记

    戴尔·卡耐基亲子睡前故事:五分钟名人传记

    戴尔·卡耐基5分钟道尽一个名人的一生,本书根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金牌节目整理而成,书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37个名人成功路上的坎坷经历,大人物,小视角,故事不长但非常精彩,每天晚上孩子睡前讲一则故事,有利于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目标并锻炼其抗挫折能力。
  • 我的山河,我的家

    我的山河,我的家

    本书为散文精选集,主要收录的是刘醒龙老师的散文作品,其中有写家庭、亲情的,有写故乡的,心灵的,还有关于城市文化的,旨在通过这些作品,能够充分反映刘醒龙老师散文的特点,汲取其中的精华,让读者领略到刘醒龙老师散文作品的魅力。
  • 诸天圣尊

    诸天圣尊

    圣石化作天地,一座座祭坛冉冉升起,祭祀的是谁?灼日血月群星,无数身影注视着他,为何要关注?真实世界如何谈真实?眼见为真,耳听为虚?这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只有世界才是最真实!
  • 剑修神主

    剑修神主

    身在乱世中的少年,仗剑走天涯,做最狂的人,做最狂的事。
  • 精灵之传奇再现

    精灵之传奇再现

    小智已经成为一代传奇,那么100年后的世界,又将会有谁会成为像小智那样的传奇呢。
  • 与庄共舞就这几招

    与庄共舞就这几招

    《与庄共舞就这几招》主要讲述作者的看盘跟庄技术分析理论和投资理念,这些新的理论观点相信会让你耳目一新。只要用心苦读,细心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你便完全可以独立对一只股票进行客观地研判,这些都是作者近十年沉浮股海的经验精华。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与庄共舞就这几招》特别适合那些致力于金融(股票、期货、外汇)投资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士学习和阅读,相信《与庄共舞就这几招》一定会让你少走许多弯路。用心做一件事,做你喜欢的一件事,坚持下去,成功只是迟早的事。请相信自己: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