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7800000004

第4章

淳于意

按《史记》本传: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灾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然左右行游诸侯,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意家居,诏召问所为治病死生验者几何人?主名为谁?诏问故太仓长臣意方伎所长,及所能治病者,有其书无有?皆安受学,受学几何岁?尝有所验,何县里人也?何病?医药已其病之状皆何如?俱悉而对。臣意对曰:自意少时喜医药,医药方,试之多不验者。至高后八年,得见师临灾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意得见事之,谓意曰:尽去而方书,非是也。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书甚精。我家给富,心爱公,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臣意即曰: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臣意即避席再拜谒,受其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受读解验之。可一年所,明岁即验之,有验,然尚未精也。要事之三年所,即尝已为人治诊病,决死生,有验精良。今庆已死十年所,臣意年尽三年,年三十九岁也。齐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臣意诊其脉,告曰:君之病恶,不可言也。即出,独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内发于肠胃之间,后五日当痈肿,后八日呕脓死。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成即如期死。所以知成之病者,臣意切其脉得肝气,肝气浊而静,此内关之病也。脉法曰:脉长而弦,不得代四时者,其病主在于肝。和即经主病也,代则络脉有过。经主病和者,其病得之筋髓里;其代绝而脉贲者,病得之酒且内。所以知其后五日而痈肿,八日呕脓死者,切其脉时少阳初代,代者经病,病去过人,人则去。络脉主病,当其时少阳初关一分,故中热而脓未发也;及五分,则至少阳之界;及八日,则呕脓死。故上二分而脓发,至界而痈肿尽泄而死。热上则熏阳明,烂流络;流络动则脉结发,脉结发则烂解,故络交;热气已上行至头而动,故头痛。齐王中子诸婴儿小子病,召臣意,诊切其脉,告曰:气鬲病,病使人烦懑,食不下,时呕沫,病得之少忧数忔食饮。臣意即为之作下气汤以饮之,一日气下,二日能食,三日即病愈。所以知小子之病者,诊其脉,心气也;浊躁而经也,此络阳病也。脉法曰:脉来数,病去难而不一者,病主在心。周身热,脉盛者为重阳,重阳者逿心主,故烦懑食不下,则络脉有过,络脉有过则血上出,血上出者死,此悲心所生也,病得之忧也。齐郎中令循病,众医皆以为蹶,人中而刺之。臣意诊之曰:涌疝也,令人不得前后溲。循曰:不得前后溲三日矣。臣意饮以火齐汤,一饮得前溲,再饮大溲,三饮而疾愈。病得之内。所以知循病者,切其脉时,左口气急,脉无五脏气;右口脉大而数,数者中下热而涌。左为下,右为上,皆无五脏应,故曰涌疝。中热,故溺赤也。齐中御府长信病,臣意入诊其脉,告曰:热病气也。然暑汗脉少衰不死。曰:此病得之当浴流水而寒甚,已则热。信曰:唯然。往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擥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至今不可以见寒。臣意即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即使服药,出入二十日身无病者。所以知信之病者,切其脉时并阴。脉法曰:热病阴阳交者死。切之不交,并阴。并阴者,脉顺清而愈。其热虽未尽,犹活也。肾气有时间浊。在大阴脉口而希,是水气也。肾固主水,故以此知之。失治一时,即转为寒热。齐王太后病,召臣意入诊脉,曰:风瘅客脬,难于大小溲溺赤。臣意饮以火齐汤,一饮即前后溲,再饮病已,溺如故。病得之流汗出滫,滫者去衣而汗晞也。所以知齐王太后病者,臣意诊其脉,切其太阴之口,湿热,风气也。脉法曰:沉之而大坚,浮之而大紧者,病主在肾,肾切之而相反也。脉大而躁,大者膀胱气也。躁者呻有热而溺赤。齐章武里曹山跗病,臣意诊其脉,曰:肺消瘅也。加以寒热,跗病得之盛怒而以接内。所以知山跗之病者,臣意切其脉,肺气热也。脉法曰:不平不鼓形弊,此五脏高之远即告其人曰:死不治。适其共养,此不当医。治法曰:后三日而当狂,妄起行欲走,后五日死。即如期死。山数以经病也,故切之时不平而代。不平者血不居其处;代者时参击并至,乍躁乍大也。此两络脉绝,故死不治。所以加寒热者,言其人尸夺。尸夺者形弊,形弊者不当关灸镵石,及饮毒药也。臣意未往诊时,齐太医先诊山跗病,灸其足少阳脉口,而饮之半夏丸,病者即泄注,腹中虚,又灸其少阴脉,是坏肝刚绝深。如是重损病者气,以故加寒热。所以后三日而当狂者,肝一络连属,结绝乳下阳明,故络绝,开阳明脉,阳明脉伤即当狂走。后五日死者,肝与心相去五分,故曰五日尽,尽即死矣。齐中尉潘满如病少腹痛,臣意诊其脉,曰:遗积瘕也。臣意即谓齐太仆臣饶、内史臣繇曰:中尉不复自止于内,则三十日死。后二十余日溲血死。病得之酒且内。所以知潘满如病者,臣意切其脉深小弱,其卒然合合也,是脾气也。右脉口气至紧小,见瘕气也。以次相乘,故三十日死。三阴俱搏者如法,不俱搏者决在急期,一搏一代者近也。故其三阴搏溲血如前止。阳虚侯相赵章病,召臣意。众医皆以为寒中,臣意诊其脉,曰:迵风。迵风者,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法曰:五日死,而后十日乃死,病得之酒。所以知赵章之病者,臣意切其脉,脉来滑,是内风气也。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者,法五日死。皆为前分界法。后十日乃死,所以过期者,其人嗜粥,故中藏实,中藏实故过期。师言曰: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济北王病,召臣意诊其脉,曰:风蹶胸满,即为药酒,尽三石,病已。得之汗出伏地。所以知济北王病者,臣意切其脉时,风气也。心脉浊病,法过入其阳,阳气尽而阴气入,阴气入张,则寒气上而热气下,故胸满。汗出伏地者,切其脉气阴,阴气者,病必入中出,及瀺水也。齐北宫司空命妇出于病,众医皆以为风入中,病主在肺,刺其足少阴脉。臣意诊其脉,曰:病气疝客于膀胱,难于前后溲而溺赤,病见寒气则遗溺,使人腹肿,出于病。得之欲溺不得,因以接内。所以知出于病者,切其脉大而实,其来难,是蹶阴之动也。脉来难者,疝气之客于膀胱也。腹之所以肿者,言蹶阴之络结小腹也。蹶阴有过则脉结动,动则腹肿。臣意即灸其足蹶阴之脉,左右各一所,即不遗溺而溲清,小腹痛止;即更为火齐汤以饮之,三日而疝气散,即愈。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臣意告曰:热蹶也。则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无出血,病旋已。病得之饮酒大醉。济北王召意诊脉诸女子侍者,至女子竖,竖无病。臣意告永巷长曰:竖伤脾,不可劳,法当春呕血死。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竖何能?王曰:是好为方,多伎能。为所是案法新,往年市之民所,四百七十万,曹偶四人。王曰:得毋有病乎?臣意对曰:竖病重,在死法中。王召视之,其颜色不变,以为不然,不卖诸侯所。至春,竖奉剑从王之厕,王去竖后,王令人召之,即仆于厕,呕血死。病得之流汗。流汗者同法,病内重,毛发而色泽,脉不衰,此亦内关之病也。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太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嗽。灾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臣意往,饮以莨砀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臣意复诊其脉而脉躁,躁者有余病,即饮以消石一剂,出血,血如豆比五六枚。齐丞相舍人奴从朝入宫,臣意见之食闺门外,望其色,有病气。臣意即告宦者平。平好为脉,学臣意所。臣意即示之舍人奴病,告之曰:此伤脾气也。当至春,鬲塞不通,不能食饮,法至夏泄血死。宦者平,即往告相曰:君之舍人奴有病,病重,死期有日。相君曰:卿何以知之?曰:君朝时入宫,君之舍人奴尽食闺门外,平与仓公立,即示平曰:病如是者死。相即召舍人奴而谓之曰:公奴有病不?舍人曰:奴无病,身无痛者。至春果病,至四月泄血死。所以知奴病者,脾气周乘五脏,伤部而交,故伤脾之色也,望之杀然黄,察之如死青之兹。众医不知,以为大虫,不知伤脾,所以至春死。病者胃气黄,黄者土气也,土不胜木,故至春死。所以至夏死者,脉法曰:病重而脉顺清者曰内关。内关之病,人不知其所痛,心急然无苦,若加以一病,死中春,一愈顺,及一时。其所以四月死者,诊其人时愈顺,愈顺者,人尚肥也。奴之病,得之流汗数出,灸于火而以出见大风也。灾川王病,召臣意诊脉,曰:蹶上为重头痛,身热,使人烦懑。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病得之沐发未干而卧。诊如前,所以蹶,头热至肩。齐王黄姬兄黄长卿家,有酒召客,召臣意。请客坐,未上食,臣意望见王后弟宋达,告曰: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胁痛,不可俯仰,又不得小溲。不亟治,病即入濡肾。及其未舍五脏,急治之。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宋建曰:然。建故有腰脊痛。往四五日,天雨,黄氏诸倩见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建亦欲效之,效之不能起,即复置之。暮,腰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建病得之好持重。所以知建病者,臣意见其色,太阳色干,肾部上及界腰以下者,枯四分所,故以往四五日,知其发也。臣意即为柔汤,使服之,十八日所而病愈。济北王侍者韩女病腰背痛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也,臣意诊脉曰:内寒,月事不下也。即窜以药,旋下病已。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所以知韩女之病者,诊其脉时,切之肾脉也,啬而不属。啬而不属者,其来难坚,故曰月事不下。肝脉弦出左口,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临灾泛里女子薄吾病甚,众医皆以为寒热笃,当死不治。臣意诊其脉曰:蛲瘕。蛲瘕为病,腹大,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臣意饮以芫华一撮,即出蛲可数升,病已,三十日如故。病蛲得之于寒湿。寒湿气宛,笃不发,化为虫。臣意所以知薄吾病者,切其脉,循其尺,其尺索刺粗而毛美奉发,是虫气也。其色泽者,中藏无邪气及重病。齐淳于司马病,臣意切其脉,告曰:当病迵风。迵风之状,饮食下嗌辄后之。病得之饱食而疾走。淳于司马曰:我之王家食马肝,食饱甚,见酒来即走去,驱疾至舍,即泄数十出。臣意告曰:为火剂米汁饮之,七八日而当愈。时医秦信在旁,臣意去,信谓左右阁都尉曰:意以淳于司马病为何?曰:以为迵风,可治。信即笑曰:是不知也。淳于司马病,法当后九日死。即后九日不死,其家复召臣意,臣意往问之,尽如意诊。臣即为三火剂米汁使服之,七八日病已。所以知之者,诊其脉时,切之尽如法,其病顺,故不死。齐中郎破石病,臣意诊其脉,告曰:肺伤不治,当后十日丁亥溲血死。即后十一日溲血而死。破石之病,得之堕马僵石上。所以知破石之病者,切其脉,得肺阴气,其来散,数道至而不一也,色又乘之。所以知其堕马者,切之得番阴脉,番阴脉入虚里,乘肺脉,肺脉散者,固色变也。乘之所以不中期死者,师言曰:病者安谷即过期,不安谷则不及期。其人嗜黍,黍主肺,故过期。所以溲血者,诊脉法曰:病喜养阴处者顺死,喜养阳处者逆死。其人喜自静不躁,又久安坐,伏几而寐,故血下泄。齐王侍医遂病,自练五石服之。臣意往过之,遂谓意曰:不肖有病,幸诊遂也。臣意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论曰,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亟勿服,色将发痈。遂曰:扁鹊曰: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剂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臣意曰:公所论远矣。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合色脉,表里有余不足顺逆之法,参其人动静与息相应,乃可以论。论曰:阳疾处内,阴形应外者,不加悍药及镵石。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诊法曰:二阴应外,一阳接内者,不可以刚药,刚药入则动阳,阴病益衰,阳病益着,邪气流行,为重困于俞,忿发为疽。意告之后,百余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此谓论之大体也,必有经记,拙工有一不习,文理阴阳失矣。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众医皆以为蹶。臣意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臣意即以火剂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病得之内。诊之时不能识其经解,大识其病所在。臣意常诊安阳武都里成开方,开方自言以为不病,臣意谓之病苦沓风,三岁,四肢不能自用,使人喑,喑即死。今闻其四肢不能用,喑而未死也,病得之数饮酒以见大风气。所以知成开方病者,诊之其脉法奇咳,言曰:藏气相反者死,切之得肾反肺,法曰:三岁死也。安陵阪里公乘项处病,臣意诊脉曰:牡疝。牡疝在膈下,上连肺,病得之内。臣意谓之慎毋为劳力事,为劳力事则必呕血死。处后蹴鞠,要蹶寒,汗出多,即呕血。臣意复诊之曰:当旦日日夕死。即死。病得之内。所以知项处病者,切其脉得番阳,番阳入虚里处,旦日死。一番一络者,牡疝也。臣意曰:他所诊期决死生,及所治已病众多,久颇忘之,不能尽识,不敢以对。问臣意所诊治病,病名多同而诊异,或死或不死,何也?对曰:病名多相类,不可知,故古圣人为之脉怯,以起度量,立规矩,县权衡,案绳墨,调阴阳,别人之脉各名之,与天地相应,参合于人,故乃别百病以异之。有数者皆异之,无数者同之。然脉法不可胜验,诊疾人以度异之,乃可别同名,命病,主在所居。今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所以别之者,臣意所受师方适成,师死以故表籍所诊,期决死生,观所失所得者,合脉法,以故至今知之。问臣意曰:所期病,决死生,或不应期,何故?对曰:此皆饮食喜怒不节,或不当饮药,或不当针灸,以故不中期死也。问臣意,意方能知病死生,论药用所宜。诸侯王大臣有尝问意者,不及。文王病时,不求意诊治,何故?对曰: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皆使人来召臣意,臣意不敢往。文王病时,臣意家贫,欲为人治病,诚恐吏以除拘臣意也,故移名数左右,不修家生,出行游国中。问善为方数者,事之久矣。见事数师,悉受其要事,尽其方书意,及解论之。身居阳虚侯国,因事侯,侯入朝,臣意从之长安,以故得诊安陵项处等病也。问臣意知文王所以得病不起之状。臣意对曰:不见文王病,然窃闻文王病喘,头痛,目不明。臣意心论之,以为非病也,以为肥而蓄精,身体不得摇,骨肉不相任,故喘,不当医治。脉法曰:年二十脉气当趋,年三十当疾步,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当安卧,年六十以上气当大董。文王年未满二十,方脉气之趋也,而徐之。不应天道四时,后闻医灸之即笃,此论病之过也。臣意论之,以为神气争而邪气入,非年少所能复之也,以故死。所谓气者,当调饮食,择晏日,车步广志,以适筋骨肉血脉,以泻气。故年二十,是谓易(上夗下贝),法不当砭灸,砭灸至气逐。问臣意师庆安受之?闻于齐诸侯不?对曰:不知庆所师受。庆家富,善为医,不肯为人治病,当以此故不闻。庆又告臣意曰:慎毋令我子孙知若学我方也!问臣意师庆何见于意而爱意,欲悉教意方?对曰:臣意不闻师庆为方善也。意所以知庆者,意少时好诸方事,臣意试其方,皆多验,精良。臣意闻灾川唐里公孙光善为古传方,臣意即往谒之,得见事之,受方化阴阳及传语法,臣意悉受书之。臣意欲尽受他精方,公孙光曰:吾方尽矣。不为爱公所,吾身已衰,无所复事之,是吾年少所受妙方也,悉与公,毋以教人!臣意曰:得见事侍公前,悉得禁方,幸甚!意死不敢妄传人。居有闲,公孙光闲处,臣意深论方,见言百世为之精也。师光喜曰:公必为国工!吾有所善者皆疏,同产处临灾,善为方,吾不若。其方甚奇,非世之所闻也。吾年中时,尝欲受其方,杨中倩不肯,曰:若非其人也。胥与公往见之,当知公喜方也。其人亦老矣,其家给富。时者未往,会庆子男殷来献马,因师光奏马王所,意以故得与殷善。光又属意于殷曰:意好数,公必谨遇之。其人圣儒,即为书,以意属阳庆,以故知庆。臣意事庆谨,以故爱意也。问臣意曰:吏民尝有事学意方,及毕,尽得意方不?何县里人?对曰:临灾人宋邑,邑学,臣意教以五诊。岁余,济北王遣太医高期、王禹学,臣意教以经脉高下,及奇络结,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正逆顺,以宜镵石,定砭灸处。岁余,灾川王时遣太仓马长冯信学方,臣意教以案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齐汤法。高永侯家杜信喜脉来学,臣意教以上下经脉五诊。二岁余,临灾召里唐安来学,臣意教以五诊上下经脉,奇咳四时,应阴阳重,未成,除为齐王侍医。问臣意:诊病决死生,能全无失乎?臣意对曰: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治之,败逆者不可治,其顺者乃治之。心不精脉,所期死生,视可治,时时失之,臣意不能全也。

按《琅嬛记》:仓公梦游蓬莱山,见宫室崔嵬,金碧璀璨,光辉射目。忽一童子以杯水进,仓公饮毕,五内寒彻,仰首见殿榜曰:上池仙馆,始知所饮乃上池水也。由是神于诊脉。

秦信

按《古今医统》:秦信,不知何郡人,少敏,有量,好经方本草及黄帝扁鹊之书,为当代良医令。

宋邑

按《古今医统》:宋邑,临淄人,至性爱人,酷尚医术,就齐太仓公淳于意学五诊脉论之术,为当世良医。

高期 【王禹】

按《太平御览》:高期、王禹仕济北王为太医,王遣就仓公淳于意学经脉高下及奇络结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正逆顺,以宜镵石,定砭灸之法。岁余,亦颇通之。

按《古今医统》:高期、王禹仕济北王太医令,王以期、禹术未精,令就淳于意学经脉及奇络结俞穴所在,定镵石刺灸之法。岁余尽通,以此知名。

冯信

按《太平御览》:冯信,临淄人,为淄川王太仓马长,好医。淄川王令就淳于意学方,意教以案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剂汤法。信受之,擅名汉世。

杜信

按《太平御览》:杜信,高永侯家丞,自知身病,乃专治学医。仓公甚怜之,教以上下经脉五诊之法。

唐安

按《太平御览》:唐安,临淄召里人也。性好医,学于仓公淳于意。意教以五诊上下经脉奇咳四时应阴阳之法,除为齐王侍医。

苏耽

按《列仙传》:苏耽,桂阳人也,汉文帝时得道,人称苏仙。公早丧所怙,乡里以仁孝着闻。宅在郡城东北,距县治百余里。公与母共食,母曰:无鲊。公即辍箸起身取钱而去,须臾以鲊至。母曰:何所得来?公曰:县市。母曰:去县道往返百余里,顷刻而至,汝欺我也。公曰:买鲊时,见舅氏,约明日至。次日,舅果至。一日,云间仪卫降宅,公语母曰:某受命仙箓,当违色养。母曰:我何存活?公以两盘留。母需饮食扣小盘,需钱帛扣大盘,所需皆立至。又语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橘树,患疫者,与井水一升,橘叶一枚,饮之立愈。后果然。求水叶者,远至千里,应手而愈。

刘安

按《汉书》本传:准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每宴见谈说方技赋颂,昏暮然后罢。

按《古今医统》:淮南子刘安资性天成,穷格事物之极,博览群书,善医药,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王安道谓:淮南子多寓言,夫岂不信?

王遂

按《古今医统》:王遂,不知何郡人,习经方,工于治疗,学业精博,为齐王侍御医。

楼护

按《汉书》本传: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护少随父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长者咸爱重之,共谓曰:以君卿之材,何不宜学乎?由是辞其父,学经传,以荐为广汉太守。

元俗

按《古今医统》:元俗,河间人,饵巴豆卖药都市。河间王病瘕,服元俗药,下蛇数十余头而愈。王见元俗于日中无影,以女配之,元俗夜逃去,隐于常山下。

李少君

按《神仙传》:李少君与议郎董仲舒相亲,见仲舒宿有痼疾,体枯气少,少君乃与以成药二剂,并有用戊己之草后土胎黄良兽沉肪先义之根,百草华酿,亥月上旬,合煎铜鼎中,童男沐浴洁净,调其汤火,合成如鸡子三剂,齿落更生;服尽五剂,命不复倾。

安丘望之

按《高士传》:安丘望之者,京兆长陵人也。少治老子经,恬静不求进宦,号曰安丘丈人。成帝闻欲见之,望之辞不肯见。上以其道德深重,常宗师焉。望之不以见敬为高,愈日损退,为巫医于民间,着《老子章句》,故老氏有安丘之学。扶风耿况、王汲等皆师事之,从受老子,终身不仕,道家宗焉。

涪翁 【程高】

按《太平御览》:广汉人郭玉,见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见效,乃着《针经诊脉法》传于代。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玉少师事高,学方诊六征之技,阴阳不测之术。

同类推荐
  • 圣经学规纂论学

    圣经学规纂论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Ballads and Lyrics of Old France

    Ballads and Lyrics of Old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真秘录

    修真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水陈先生文集

    明水陈先生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辰章醮立成历

    元辰章醮立成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逆乱苍穹

    逆乱苍穹

    山村少年携魔尊九圣传承,自神荒中强势崛起,在灵武大陆上掀起了血雨腥风,斗五方天帝,灭诸天妖邪,救天下苍生……杀域外天魔,以一人之力灭杀上古邪魔,威震寰宇,成就无上伟业。
  • 华亭百咏

    华亭百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考我们永不言败

    高考我们永不言败

    2015年9月,英华中学正式迎来了2015届高中新生,学生们为了拼搏高考,开启了各种各样的奇葩努力。但是其中坎坷颇多,以至于有些学生没能如意进大学而选择复读。
  • 袁中郎全集

    袁中郎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马的末段人生

    老马的末段人生

    天上人间,万类不齐,人心如面。勿言早成天才,勿笑半百寒微,勿夸晚成大器,命途多舛,人生如花,始终参差。《老马的末段人生》讲述的是一位如铁树一般刚健又谲诡的老人,小说以老马为主线穿针,以喜剧开场引线,在七大主角、二十多位配角的牵引下,上百位小人物共同铺开本世纪第一个世代的现实生活;上百位小人物共同谱写一段横截社会的真实与虚幻、悲愤与坚毅、不幸与更迭。每一小人物如同一种植物,他们在肮脏的土地、圣洁的雨水、或洁或浊的空气、或强或弱的光照中顽强存活,在转瞬即逝的时光中凝结出独一无二值得品玩的性子,绽放出欣欣向荣百折不挠的生命力。苦究荣辱八十载,拂袖逍遥奔蓬莱,请君随老马一起体验一段人生,在体验中反观,在反观中觉悟、超脱。
  • 高冷君主宠不停

    高冷君主宠不停

    在职场,他是王;在G国,他还是王。可是,他甘愿宠着一个S市的大学生……去S市视察,第一晚住酒店,被醉醺醺的她缠上床,一晚缠绵,使他迷上了她。查出她是S市彭氏集团彭董的孙媳,之后上演一个夺妻的戏码。终于,她是他的了,可是只能宠着,不能娶……
  • 45度角仰望星空

    45度角仰望星空

    在时光机成长,我们终究要学会习惯一个人的无尽孤独与寂寞……
  • 道人赋

    道人赋

    闲看云卷云舒处,蓬乡别叙离歌。仙关辗转道曲折。本心终未改,抵首任蹉跎。而今愿作浮生曲,叹得尘世南柯。醉拈一指笑灯蛾。只为夙愿尔,飞火又如何?企鹅交流群:865668829
  •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本书是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对中国文化以及对近代大师级学人的评述性的著作。任继愈先生是我国哲学宗教学界的一代大师,他在佛教方面的研究成就被誉为“凤毛麟角”。他一生潜心治学,敢为天下先,始终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本书较为集中地录入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释、道三教文化本源及流变的精辟见解。作为曾经西南联大的学生,任继愈先生在本书中以他的亲身经历,用文章深情地回忆了他与汤用彤、贺麟、熊十力……诸位先生浓厚的师生情谊,让先生们的大学问和真性情皆跃然纸上,真实可感,也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时局动荡但学术星光璀璨夺目的时代。
  • 九五纵横诀

    九五纵横诀

    “九,为数之极,五,为数之中,九五者,至尊也。上古时期,神州大地三教并立,百家争鸣,儒释道三教呈鼎立之势,然则有天纵之人横空出世,以一己之力抗衡百家,欲一统神州,致使神州大地战火连绵,乱世纷争,儒家之主孔夫,带领儒家十杰欲结束纷争,不料惨遭失败,儒家近乎灭门,传承被断,消失在神州的舞台,一万年后,一位少年穿越星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