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6300000041

第41章 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9)

红军终于得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当天晚上,焦头烂额的张国焘再次开会,史称黄柴畈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鄂豫皖苏区党政军方面几乎所有的重要干部: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徐向前、徐宝珊、王平章、吴焕先,只是少了蔡申熙。这是一次气氛惨淡的会议,一次浪漫的革命精神和严重的战争现实的再争斗,一次对于红军前途和苏区命运的反思和重新确定。红军已打回了黄麻老区,却没有取得渴望取得的主动地位,反而陷入了更为险恶的处境:陈继承纵队从东面压来;夏斗寅十三师位于我军东南翼:胡宗南第一师、俞济时八十八师由河口镇星夜北上,欲与黄杰第二师合为一股;在我军的西北,一直进展迟缓的马鸿逵三纵队也向距黄柴畈几十里的四姑墩逼近。根据地已不存在,红军撤走之后,蒋介石下令“赤区房屋一律烧毁”,“赤区男丁一律枪决”,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被摧毁,群众成千上万被杀,幸存者逃入深山。红军目前在方圆几十里的“弹丸”之地内,四面受敌,无日不战,发发可危。回师黄麻竟是这般境地,张国焘始料不及,燕子河会议结束时,重新在他心中点起一点虚假的英勇精神至此完全消失。代之而来的则是对失败的预感和巨大惊恐。张国焘如临深渊,他明白燕子河会议自己做出的决定错了,分局和军委应当首先为此做出一个新的决定。

会议开始。张国焘一反常态,率先发言。他说情况大家都知道了。第四次反“围剿”以来,我军英勇奋战,黄麻城区不胜退往皖西,皖西不胜又退往黄麻,现在形势危急,根据地失去很多,如果不暂时跳到外线去,将遭受更大的损失。张国焘说,现在大概不会有人反对红军跳到外线去作战了吧?如果没有人不同意,就议一下突围的事!

灯火黯淡。他说话时并没望着谁,但与会者都知道他后面的话是对谁而讲。接下来是沉默。然后陈昌浩、徐向前发言,支持张国焘。会场上出现了一边倒的气氛。

沈泽民扶了扶眼睛。他说话的声音不高,却铿锵有力。他从来也没有在激烈争论时失却过学者风度。他说:国焘同志建议红军跳到外线作战,待机再打回来,恢复苏区。我认为这个建议不仅有害,还是行不通的。说它有害,是因为红军一走,整个苏区必全部落入敌手,苏区三百五十万人民必因手无寸铁而惨遭敌人大规模屠杀。有红军在敌人尚且如此猖撅,红军走了,苏区如何还会有存在和恢复的希望?

说它行不通,是因为红军无论跳到哪里作战,都将会受到蒋介石的‘追剿’,一支没有根据地的红军在外线能支撑多久就是问题,还谈什么待机打回来?我想严肃指出,国焘同志作为中央分局的书记,竟然同意某些同志跳到外线去的主张,表现的是一种动摇和失败主义的情绪。实际上,在此次反‘围剿’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能从国焘同志的言行中得出同样的结论。”

“你认为该怎么做呢?”陈昌浩冷不丁地插上一句。

“我认为红军应继续留在苏区内与白军战斗。只要红军还在战斗,苏区人民就能看到希望,苏区的恢复也就还有希望!”沈泽民的语音高亢起来,目光变得明亮,“就是红军打光了,没有保住苏区,我们这支革命力量也会给敌人以十分沉重的打击!我们还有大别山呢!当年吴光浩只有三百人,也在大别山坚持了下来!革命免不了牺牲和流血!我们创建红军是为了推翻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赢得工农阶级的解放,而不应当本末倒置,为了红军自身的存在,牺牲工农和革命的利益!就是我们这些人,参加共产党的当日,也就应当做好有一日为工农牺牲的准备!”

沈泽民的讲话完了。他代表了另一种人生境界,与残酷的战争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除去革命英雄主义与牺牲精神的高扬,包括张国焘在内,也还不能不承认他对红军跳出外线作战前途的分析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对张国焘触动最深的还是沈泽民对他的“动摇和失败主义情绪”的指斥。张国焘明白沈泽民就差没有明说他这个“老右倾”今天旧病复发了。张国焘的眼睛在灯火下眯得越来越细,他的内心既怒又惊又恨。现在他终于知道沈泽民对他的真实看法了,沈泽民是临时中央极为信任的人,他对自己的看法其实也代表王明、博古对他的真实看法。张国焘心里一时涌出两个念头:对于沈泽民的话不可不慎重对待;必须与沈泽民分道扬镳!

沈泽民拿着他的小烟斗,小胡子一翘一翘的,他不知张国焘的葫芦里要卖什么药。

张国焘在与沈泽民的激烈争论中,也许想到他错走了一步棋,这步棋并不是为了鄂豫皖造成如此局面,而是又一次想到了他自己。

1916年10月,十九岁的张国焘考入北京大学理工预科,结识了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教授***,受二人影响,思想日益激进。1919年,张国焘二十二岁,北京爆发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张国焘以极大热情投身其中,任北大学生会干事、学联讲演部部长,参与“火烧赵家楼”。1920年三月,张国焘和一群学生领袖,在上海拜会孙中山,同年参加***创立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长辛店开展工人运动。这一年,他频繁往返于北京上海之间,做陈独秀、李大别之间的联络人,筹划成立中国共产党。11月,北京共产党支部成立,***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事务。他是位能干的年轻人。1921年7月,张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和大会筹备人之一的双重身份,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主持会议,被推举为中国共产党宣言和党纲的起草人之一。党的中央局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任组织主任,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上海部主任,时年二十四岁。次年1月,他作为中共代表团的负责人之一,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劳苦人民大会,在克里姆林宫受到列宁接见。7月,张国焘在中共“二大”上继续当选中央委员并负责组织工作。这一时期,他性格的另一面即动摇性、小宗派观念、权力欲望开始显露出来,受到陈独秀在内的党内同志的批评。1923年,张国焘受命参与领导“二七大罢工”,在大屠杀开始前的五分钟擅离武汉江岸总工会办公室,躲人法租界。同年6月的中共“三大”上,陈独秀提出国共合作,建立两党统一战线,张国焘开始显示出他在理论上的“左倾”色彩,即认为只有工人阶级才是革命的,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不是革命的。他的“激进”观点与大多数代表相异,因而在中央委员选举时名落孙山。

张国焘这时第一次显现出了他生命中的机会主义特色。6月间他刚因反对国共合作被淘汰出中共领导核心,次年三月便以国民党北京市党部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国民党“一大”,并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成了共产党员中直接参与国共合作的中坚分子之一。张国焘的“改正错误”使他重新受到陈独秀的信任,2月他便被重新任命为全国铁路总工会干事,负实际领导工作。5月20日,张国焘从上海回到北京,立即被直系军阀治下的军警逮捕,北京警备司令王怀庆判他死刑。

张国焘于生死关头供出了中共组织情况和北京地区工人运动情况,被改判无限期监禁。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赶走直系军阀,张国焘被营救出狱,隐瞒变节行为,炫耀自己“坚贞不屈”,于次年1月中共“四大”上再次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出任中央工农部主任。

1925年5月,张国焘在上海参与领导了“五卅运动”,再次成为党内国内的风云人物。在当年11月国民党右派召开的“西山会议”上,他成了这批人要求国民党高层从中央执委和候补执委中开除的九员着名共产党人之一。12月,张国焘这个前陈独秀的反对派,作为陈的助手,在上海与国民党右派戴季陶等人秘密谈判,商讨与国民党右派“妥协”,维持国共统一战线。谈判结束,张又受陈委派,赴广州出席国民党“二大”,任大会共产党党团书记,压制党内同志和国民党左派向国民党右派妥协。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张国焘代表陈独秀与蒋介石会谈,继续执行退让政策。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举行,他不顾党内强烈反对,在蒋介石的“整理党务案”上签字,原在国民党中任部长的共产党员被迫全部辞职,蒋介石顺顺当当地爬上了国民党的权力顶峰。9月,北伐军克复武昌,张国焘调任中共湖北区委书记。面对两湖地区农民运动的蓬勃兴起,他又站在陈独秀的立场上极力反对,声称这样下去“要出乱子”。这时,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党外,他都成了陈独秀右倾投降路线的代言人,已经没有人能想起他曾是陈独秀国共合作政策的激烈反对派了。

同类推荐
  • 品读经典

    品读经典

    阅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品一篇美文,能让我们的心更加柔软、明净,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阅历,其乐无穷,受益匪浅。本书是一位在外漂泊的农民工,对经典名著名篇的读书笔记,值得一读。
  • 中国儿童文学史

    中国儿童文学史

    《中国儿童文学史》立足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和优秀的文学传统,并对近现代学习、借鉴西方文学的成绩亦寄予关注,系统论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史,论述的作品题材涉及诗歌、小说、寓言、影视与戏剧文学、科学文艺等。全书凡八编,第一编“中国儿童文学史前足迹”,第二编起分述1917年至2000年的中国儿童文学状况。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殷切期望新出现的或可获得版权的佳作加入。弘扬学术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园地上辛勤耕耘,收获颇丰,不仅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褒扬,也得到作者的肯定和信任。我们将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出版使命,为中国的学术进展和文明传承继续做出贡献。
  • 提升修养的118种现代礼仪

    提升修养的118种现代礼仪

    一个人的礼貌礼仪常常影响着他人对其的评价,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总是有着相应的良好品质和人格,这对个人成功、人脉积累都有所帮助。本书融合东西方经典礼仪准则,以实用而规范的解说,介绍了仪容礼仪、职场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等多种礼仪规范。希望本书能使您了解礼仪的魅力,为您迈向成功提供一些帮助,引导您走向锦绣前程。
  • 银踟蹰(民国美文典藏文库)

    银踟蹰(民国美文典藏文库)

    本书是我社“民国美文典藏文库”的其中一本,文库以作者为单位,收录了一系列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的经典美文。《泥泞》一书是现代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楼适夷的散文合集,另附几篇小说作为附录。将这些作品纳入典藏文库,是对这些作家及其创作的再次致敬,非常具有出版意义。
热门推荐
  • 篮坛精算师

    篮坛精算师

    没有乔丹?那给个流川枫的附加值。没有奥尼尔?那再给个森重宽的模板。化腐朽为神奇,助球星变超巨,只因大卫-阿德尔曼。
  • 我家青梅超难养

    我家青梅超难养

    【1v1甜宠】【青梅竹马,温馨成长】“他盖了我的章,就是我的人。”面对追他到家的狂蜂浪蝶们,程知夏理直气壮地拉起他的手,露出上面的“印章”。他满眼含笑,并未反驳,可私下却也不接受她的追求。数年后,受挫的程知夏对他避之不及,他却说,“是你说的,盖了你的章,就是你的人。”程知夏目光闪烁,想要逃走,干笑,“呵呵,我早就忘了。”江有汜唇角一弯,咬上她的唇,“那就再盖一次。”
  • 农家贵女:种田撩夫养包子

    农家贵女:种田撩夫养包子

    被闺密和未婚夫合谋害死,穿越古代,成为了软弱的小村姑。家有极品?那就一个一个踢出去。女人难生活?看她在异世混得风生水起。桃花太多?择优而栖。这是一个悲催的女人穿越到古代后,披荆斩棘后一步步登上颠峰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烟雨晓浮生

    烟雨晓浮生

    此书为记录作者的一些人生感悟和看法,写的一些随笔
  • 咕噜烧烤

    咕噜烧烤

    天桥盛产故事,是否与这地方的流动性过剩有关?我没把握,先说一个来听。三十年前,我们清都城有了第一座天桥。从它胯下轰隆隆穿过的火车,飙远了,让人想起娃崽们的胯下之物——他们喜欢夹一根竹篙,在晒谷坪里蹿,把自己想成火车司机,满嘴吆五喝六,牛皮哄哄,下一站,武汉都不停,直达北京。仿佛就在转眼问,我们胯下骑过了玩具车、单车、摩托,少不了时软时颠的女人,我们飙得比三十年前更远,却回想不起自己怎么就胡子拉碴了。过天桥人行道,大家都走得快,脸色像煤油灯罩子,一桥灯照着,更显烟熏腊肉色。
  • 归旅者

    归旅者

    一场空难之后,杜渐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斗气与魔法,帝国和联邦,兽人与精灵。这片土地精彩纷呈,令杜渐深深着迷。但当他迈入这个世界后,却发现,这里,已经不再是穿越者的处女地了,这里,到处都是“前辈”们留下的痕迹。
  • 在输得起的年纪,遇见不放弃的自己

    在输得起的年纪,遇见不放弃的自己

    年轻时就要胆大一些,在多变的世界面前,勇敢地打出自己的牌,展示出闪亮的自己!人生所有的完美演出,都是来自日积月累的准备;把握住当下,不怕输,执着追求梦想,你的生命会因此而精彩!年轻是最大的优势,绝不能作为浪费的资本;在“拼搏”的征途上,别让行动毁在口号上,你要做的除了行动,还是行动!
  • 上位萌妻

    上位萌妻

    因误会,他们分开了三年。三年后,她携帅炸了天的宝宝归来。在机场偶遇了要出国的他。“顾伊一…,你个没良心的还知道回来啊。”她的闺密在出口处朝她喊。“小姨…你再朝妈咪喊一句的话,你的礼物就没有了哦~”戴着鸭舌帽一身黑衣的宝宝双手插着口袋低低的对面前的人说。“…小豆丁,你是不是不爱小姨我了?”女人嘟着嘴说到。“你说错了……”男孩抬起头来朝她微微一笑。“我就知道你还是爱我的。”女人弯下腰刚要抱男孩却听到了一句让她吐血的话。“本宝宝什么时候爱过你?”男孩说完这句话拖着自己小小的行李箱大步朝前走了。………………
  • Goldsmiths Friend Abroad Again

    Goldsmiths Friend Abroad Ag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情深案浅之反穿福妻

    情深案浅之反穿福妻

    【这是一部披着蜜糖马甲的轻悬疑甜宠文】宋朝有个小孤女,姓田名九儿,跟着师父悬(tao)壶(kou)济(fan)世(chi)。一朝穿越。咦?现代的女子不但可以抛头露面,还可以求学做医生?九儿大喜!更好彩的是,这次收留她的师父出生名门望族。九儿摇身一变成了人人欣羡的白富美。独一点可惜,她命格太强悍,一出门就遇命案!这可怎么破?!算命的大师说,不要紧,找个命更硬的压一压就好。======初初遇上时,素来嚣张横行的阎煜,被田九儿这个来路不明的小孤女吓得雨夜遁逃。再遇时,田九儿改名潇安沅,成了阎煜他萧二叔收养的小徒弟。“潇安沅,你,滚远点!”再后来,天不怕地不怕的阎罗王就怕小女生哭!“祖宗,福星,只要你不哭不打嗝,什么都依你。”“真的?”“真的。”“那我不想喜欢你,不想跟你生崽子,行不行?”“不行!”======标签:古穿今、轻悬疑推理破案、成长式甜蜜互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