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1000000001

第1章 序 生态文学领域的勇气之为

文/孟繁彪

认识李春元先生多年了,我知道他的工作经历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先是军人,后来转业成为环保干部。看见眼前摆着的他的厚厚一摞书稿,马上我就对他的两种工作经历与书稿有了紧密的对接——军人经历赋予了他敢闯敢干的勇气;环保工作使他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担当。自打他提到要以小说的形式写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长篇新作,到不长时间里二十多万字的小说出来,我便由当初的那种将信将疑变成如今由衷的赞叹了。

承蒙春元的信赖,在这部小说出版之际,让我为他的作品写点感受,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我知道他的作品成篇速度快,而且敏锐地紧扣着当今的时代主题——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追求美好生活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这样的近距离艺术贴近,是需要勇气和能力的,纵观春元的小说《霾来了》里边的四个组成部分《盼姐与老猫》《的哥有梦》《敲钟的老康》和《辐射风波》,可以知道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作品反映生活、反映时代及时迅速,因其快,传播效果就好。其中一些也曾在报纸副刊上进行刊载。我想,报纸的功能是宣传,文学的功能是审美。他的作品正好以文学审美的形式反映主题、反映生活、反映思想,把环保知识传播给读者。如果说报纸是一座城市文化高地的重要支点,那报纸就需要更多这样的优秀文学作品的支撑。

春元是位坚守在一线的环保工作者,他根据工作中的所见所闻,通过猫事与人事的梳理叙述,通过的哥的所见所闻,通过敲钟人老康的感悟,通过吕副县长等诸多人物的故事得到了艺术的展现,对于污染的危害以及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展开,入情入理,引人深思。尤其对于刚刚被人们关注的“雾霾”危害,他融进小说元素之中,很是难能可贵。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既是刚性要求,也要有道德层面的教育引导,更要有一批优秀文学作品的艺术营造。他在每日的呼吸时,想到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可以说这正是经济发展与群众生活矛盾的辩证思考与艺术再现。

如何艺术地再现生态之忧,我也思考了许多。面对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促使作家借助文学创作表达对生态危机的真诚愤慨和深重忧虑,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单纯的义愤填膺之辞和人道主义呼吁,并不能给人以更多更深的启示。生态文学的优势在于它为作家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空间,以进一步反思人类文明的弊端,但前提是作家必须克服盲目趋同的心态,尽快从一味的情感宣泄和浮躁的攻击咒骂中摆脱出来,对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出现的生态问题进行更为理性、全面的剖析与反思,并努力为人类走出生态困境寻求可能的出路。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生态文学作家们做到“心中有数”比“胸中有情”更具建设意义。显然,春元在小说中的拓展能力是很强的,他在作品里穿插了很多环保知识,又让人物在诙谐的对话和情节中消融知识的单调,做到了亦庄亦谐、寓庄于谐。让读者在感受阅读的快乐时,也得到了教育和启发,这就是一部作品的成功。

艺术表现不同于行政执法,艺术的优势使他在社会发展中有很强的预感性,还能触及人们的心灵深处。由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所引发的生态危机,是生态文学产生的现实背景,春元先生的小说正好切中了这个背景,所以说他是有胆识与慧眼的。生态危机大致包括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两方面:一方面,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利用,使人类正在失去可以安顿肉身的物质家园;另一方面,自我意识极度膨胀所导致的精神危机,又使人的精神家园离人类生活越来越远了。生态文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揭示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这正反两方面的努力,最终养成大众的生态意识和科学的发展观。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那个“杞人忧天”的老故事。从前在杞国,有个人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从此,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儿吧。”无论人家怎么说,他仍然时常为这个问题担忧。

以前,我们总是嘲笑那个忧天的杞人,现在看来我们都应该敬佩他呢,他有忧患意识,有前瞻意识,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如今,土地、空气、水源,这些我们曾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正在人类的挥霍中发出警报,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认真思考。

很高兴,春元先生涉足文学不久,就以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灵动多变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呈现了这样的生态大餐。祝他不断进步。

(孟繁彪,廊坊日报社总编辑)

新版自序 用良心尽责

“环保局长写小说,你是吃饱了撑的吗?”

“有人叫你是‘拌菜局长’,你愿意背着这个‘怪’名吗?”

“你小说中讲的县长与环保局长的环境博弈与冲突,在现实中是真实的吗?”

面对中央电视台新闻部女编导童盈和中国“名嘴”崔永元犀利并暗含敏锐的追问,我的胸口一时发憋,头皮发涨,嗓子眼里也好像是站了个门卫一样,一时语憋。

“我不是撑的,是在尽责!”

“我不是在造新闻,是读者和网友看了我的小说后真的在感悟治霾、真的在行动!”

“环保执法困惑与艰难的现实,在很多地方,要比小说里写得更糟糕!”

我突然的爆发,让崔永元的两只眼睛突然惊得圆圆的,他直勾勾地盯着我的脸,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从“抑郁”中解脱出来,继续他对我的访谈:“看出来了,你是一个愿意让环境好的人。”

到2015年立春那一天,我创作的环保小说《霾来了》已出版发行整整九个月了。也是这一天,省登宇先生通知我,作家出版社决定出版新版《霾来了》。

由于长期素材积累的原因,我的小说《霾来了》从谋笔到结稿,仅有百日。发行九个月的日日夜夜,我始终被纸媒、音媒、像媒、网媒和众多读者、网民乃至全国各个地方的官员和环保人关注着。众人的关注点,不仅仅有污霾对人的危害、环保法规落实的艰难,还有环保局长为什么“不务正业”、环保局长用小说讽刺官员会不会遭受责难与攻击……

“春元啊,你的小说火了,给廊坊争了不少的光啊。问题抓得很准啊,善意的批评也是对政府和官员的帮助啊!”环保问题是普遍的,表扬是地方官员给的。廊坊一把市长先生的鼓励,发自内心,且是当众畅言,令我像省环保厅一次购书千册一样备受鼓舞与感激。由此,《廊坊日报》和《廊坊都市报》把《霾来了》作为当地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开展新《环保法》宣传和动员公众向污染宣战的一把利器,数十篇评论、报道、专访,持续见诸报端;数月中《人民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日报》(英文版)《中国青年报》《中国环境报》、东方卫视、香港凤凰卫视、河北电台、廊坊电视台、《解放日报》、人民网、新浪网、新华网……把《霾来了》和我的名字一起“炒”成了“汉英一体”的“全球通”。万余本小说有赠有销,在读者手中传阅。百余家网站网民点击、阅读量迅速升至六千多万人次,数万条网民留言、评论、点赞,有褒有贬,有感受有同情,有鼓励有鞭策,让我真的一时不知所措,也让我体验了客观报道的力量。

我晕了,但我很有自知之明。

人世间没有任何人能教会我们该如何尽责。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职业的责任……世上之人都是这样,尽责中有数不清的追求与梦想、困惑与彷徨、痛苦与幸福、义务与责任、选择与拒绝,就看你是否能够在新事物到来时凡事都能辩证地问一问为什么、是什么,看一看结果怎样;能否抓住了那稍纵即逝的成功机会;能否有一个明智、睿智的选择。此时此刻,当众多的媒体记者来访,问及我当初写小说为什么?面对突来的火爆”想什么?下一步创作写什么的时候,在我脑海中浮现最多的“答复”却往往是众多领导、同仁、朋友的关爱与支持,读者、网友和媒体的关注、鼓励与推介。《霾来了》作为长篇小说是我的处女拙作,她为何能受到众人的广泛关注?其正如《人民日报》武卫政先生《〈霾来了〉为何受关注》评论所言:“环保宣教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要紧扣社会热点,不断回应群众关切。只有早说,敢说,会说,才能凝聚共识,促使社会各界形成向污染宣战的强大合力。”媒体的舆论支持是无私的,这期间,有十几位媒体才女记者的客观力作让我对她们的长篇专访和求实品格实在难忘: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记者童盈、中央电台中国之声记者刘飞、《中国日报》(英文版)记者刘志华、《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记者陈璇、《北京晚报》记者魏婧、《中国环境报》观点版记者李莹、《解放日报》专刊记者陈俊珺、《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李珊珊、《廊坊日报》记者张萌萌、刘元琨、吴立业等。此外,廊坊新华书店常立发先生和众多环保志愿者的支持也是无私的。我要用敬业和担当感谢他们和她们!

此次出版新版,充实了环保知识、法规百题,意在助力新《环保法》实施。霾来了,政府在思考、公众在行动、法规在发力、媒体在疾呼。穿透雾霾,崔永元先生虽然在过去的关注中发出过“炒作”网料,我也“恨”过他,但我也深知,他与她们关注的不仅是小说本身,而是人类生存。对此,我坚信当初的创作选择没有错,我就是想用良心、用尽责去对得起我的工资!因为我知道,那些给我发工资的百姓,每天都在期盼着霾能早一天离去,无序的污染能早一天停止,蓝天和白云能早一天永在。因此,过去、现在、将来,摆在我面前的路只有一条:用良心去尽责。哪怕有时会面对“赎罪”。否则,我会不会在沉默中变得“圆滑”了,甚至,会不会连那些倾心关注环保事业的记者们也对不住了呢!

《霾来了》出版后,不断有人问我:“霾何时去?”我无言以对。但看过众多媒体的客观报道与读过“治国理政”方略后,我突然眼前一亮:这些高声疾呼,这些实话实说,这些科学道理,才是支助这个时代孕育社会德行的输卵管,是上苍孕育人间正道使用过的脉管。这个脉管,能助力上苍传输防霾治污风暴,更会让旷世一切害世伤人之霾,在法制与监督面前,闻风而散。“治霾不能等靠来东风”,这该是我用下部小说,用心深究的吗?

李春元

2015年3月6日节逢惊蛰

社会需要规则、需要制度,更需要尊重规则和制度的人。为了生存,每个人不得不推崇规则与制度至上,不得不屈服于规则和制度。没有人顾及共同的空间,共同的规则,共同的制度,清水会变成污水,空气会变成毒气,秩序会变成乱序,甚至,有一天,地球真的会因此惨遭毁灭,人类的梦想,真的会变成善愿无果的空想与梦想。

——题记

同类推荐
  • 朝阳门外旧事多(外一篇)

    朝阳门外旧事多(外一篇)

    现年头儿要真能在北京城里找见地道的北京老爷子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说其地道,不光是说其土生土长在北京城,还得说他亲眼见过老北京城的四墙九门,那城墙仰脖抬眼望有三丈六尺六高,墙头上并排跑得开十二匹高头大马。那九门分布在北京城的东西南北,九门为旗,九门为栓,九座城门把个北京城拱卫得严严紧紧。九门就是九位大将军,一字排开的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东直门、阜成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 狼山

    狼山

    600年前,明成祖朱棣进行“燕王扫北”的时候,在困顿中于蕲阳市狼山斩杀了一头猛狼便一路奏捷,后人便在狼山修造了一座寺庙以示纪念。600年后,庙前的一座纪念碑在夜间能够神秘映出燕王斩狼雄姿的幻影,一时在坊间传为奇谈。事情见报后引起三伙人极大关注:资深在逃惯偷刘一手敏感地嗅出政府会将狼山打造成旅游胜地,打算组织盗窃团伙长驻狼山,向前来探奇的旅游者下夹子;明代大将军李景隆后人二李因蒙耻急欲毁掉纪念碑,千方百计使尽手段;而蕲阳市旅游局规划处长雷金桥欲亲自赴狼山踏勘,准备向局领导和市政府写一份可行性报告,在狼山投资,真的要打造狼山旅游胜地。
  • 北大老教授的耶鲁三题

    北大老教授的耶鲁三题

    5月的纽黑文牵动着多少人的心。一年一度的耶鲁毕业典礼总在5月最后的一个星期一(阵亡将士纪念日)举行,2003年是5月26日。城中的旅馆早已住满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家长和亲朋好友,就连附近城镇的旅馆也火爆一时。这是耶鲁建校以来第302个毕业典礼,首届毕业典礼是在1702年9月16日。但那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学院,校名还不叫“耶鲁”,地址也不在纽黑文。我和学敏来纽黑文,已是第二次。
  • 斯巴达克斯

    斯巴达克斯

    公元2889年,木卫三,新罗马。壮硕异常的雄狮焦躁地用牛排刀一般锋利的巨爪刨挖着覆满沙土的地面,幽绿色的双眼在粗重的鼻息声中透过铁栅不怀好意地来回逡巡着。它那一尘不染的浓密鬃毛泛着丝绸般的黄铜色光泽,修长的尾巴像瓶刷一样竖立在肌肉虬结的后腿之间,鲜红的舌头耷拉在沾满唾液的弯曲犬齿之外。那帮审美能力不比仓鼠强到哪儿去的大赛组织者大概认为,这副龇牙咧嘴的模样就是所谓“野性”的表现。但在我看来,这头畜生更像是中世纪贵族纹章上画着的那些傻乎乎地吐着舌头、蠢头蠢脑地扶着盾牌或者别的什么玩意儿的家伙,而不是一头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野兽。
  • 惊天谋杀案背后的秘密:代价

    惊天谋杀案背后的秘密:代价

    水库沉尸案、轿车爆炸案、卖淫女被杀案和蹊跷的车祸,扑朔迷离、惊世骇俗。孟飞雪的心里洋溢着一种说不出来的畅快和喜悦,心想:“我终于把我最珍贵的东西,献给了我的恩人,献给了我深爱的男人,我今生今世没有悔恨,也没有遗憾!如果没有他,我可真的要在那个‘猪圈’里自生自灭了。”程士新点燃了一支烟,狠狠地吸了一口,将烟咽到了肚子里,又从鼻孔冒了出来:“搞一个轿车爆炸。要给外人造成是两车相撞后引起油箱起火爆炸的假象。交警来了,也不能看出啥破绽来,他们只能按照交通事故处理。就算交警心存疑虑,没有证据,他们折腾一阵子也就过去了。”单一恺的仕途曾经那样艰难坎坷,但他依然锲而不舍,奋力向前,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他为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又一步一步地靠近罪恶的深渊,最后栽在了这个女人的手上……事实上,刘姝静不是他的知己,是他的掘墓人!
热门推荐
  • 浮世大千

    浮世大千

    佛闭眼不见众生,神端坐却掌红尘。刘辰,生于草莽。离故乡,登朝堂。权盖天下,武通古今,回首只见一片血海。既登绝巅,仁心安在?“每当我想起苟且挣扎之苦,内心便越加坚定。”世间有我,寰宇澄清,天下太平。
  • 当代欧美身体研究批评

    当代欧美身体研究批评

    身体是什么?人究竟是精神灵魂性的存在,还是身体性的存在?为什么身体研究热潮会在20世纪中后期出现?本书是目前为止国内对欧美身体研究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分析与评述,不仅对欧美身体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梳理,还论述了欧美身体观念的发展史、身体研究的理论资源及其发展史、身体为何会成为一个问题、身体研究为何会出现、身体研究所针对的主要问题等。在此基础上,还把欧美身体问题置于中西比较视野中,辨明了欧美身体观念与中国传统身体观念的异同以及各自所产生的哲学文化背景。本书运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视野非常开阔,跨越了哲学、文学、文艺理论、艺术等学科领域,兼具对中西文学文本的深入解读。在阐述欧美身体理论的同时,初步思考了与此相关的中国问题,由此不仅凸显了欧美身体研究的特点,而且有利于推动中西身体理论的学术交流和对话。本书虽为学术著作,但行文平易晓畅,所探讨的许多论题既有学术性,也是人们感兴趣的通俗话题,兼具学理性与可读性。
  • 我只想安静的做梦

    我只想安静的做梦

    别人做梦休息,你做梦却在修炼。你不愿听什么早睡早起身体好,你晚上从来都是在梦里修仙。洗剑阁弟子陆仁:我只想安静的做梦,可是系统你给我安排的怎么全是噩梦?
  • 奥特曼战士闪耀无限

    奥特曼战士闪耀无限

    光,照亮了星空,为万物发展提供了条件,而光的后代——奥特曼,将为世界进化保驾护航。
  • 开局一只皮卡丘

    开局一只皮卡丘

    作为全息网游——精灵神域的内测玩家之一,安素明明打算凭借自己做的笔记,好好当个生活玩家赚钱糊口的,只是……开局随机的第一只精灵,发给了她一只皮卡丘是个什么鬼?难得要她向辣个男人学习嘛,想了想某智永远的十岁,皮神换地图必然强行5级,以及无法夺冠的魔咒,安素不禁打了个寒颤……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口袋妖怪同人。
  • 旧时光里的仰慕

    旧时光里的仰慕

    爱情是永不止息的思念,不管有没有结果,我还是情愿和你好好爱……七年之痒,我没有想到我们的结局会是这个样子!也许是命中注定!但终究我们还是改变了,变得面目全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脚气

    脚气

    一个星期过去,周道强觉得,自家的工地上也该直的像直的,方的像方的了。可是,当他走到工地上时,发现还是乱糟糟的,水泥、石沙、型材,横七竖八地堆放着,加上挖墙基时新掏出来的渣土,整个工地看上去犹如遭到了炮击。周道强走到工头李秀海跟前,脸上笑着,说出来的话却是埋怨的口气:“老李,怎么不见活呀,我指甲都剪两次了,你这墙根还没牙根高呢?”李秀海正蹲在一块砖上,手里捏着截烟尾巴,眯缝着眼,目光空洞地看着前方,听周道强问话,他努了努嘴。周道强顺着李秀海努嘴的方向看去。不远处,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正坐在一堆砖上向这边瞭望。
  • 你是宇宙里恰好相遇的浪漫

    你是宇宙里恰好相遇的浪漫

    你是宇宙里恰好相遇的浪漫而我的眼里,只有你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