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5700000012

第12章 梁启超谈儒学:君子不怨天,不尤人(1)

在梁启超的文化思想中,儒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只有正确认识儒学,才能认识到儒学对梁启超的影响以及梁启超对儒学发展的推动,这对于研究梁启超国学思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这对于认识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化,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儒家历来讲求的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及“内圣外王”之学,他们十分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梁启超曾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过激烈批评,不过,他的所有学术研究中,基本上都有儒学的影子,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直将“圣贤之学”谨记在心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就是“圣贤之学”的践行者。在他看来,儒学的根本意义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而作为过渡时期的知识分子,梁启超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带有先哲往圣的人文情怀。他始终以君子之义,看待和对待中国文化的转变和发展。

后世是否可以培养出“孔子魅力”

儒家可以说是发端于孔子,而儒家的很多经典著作也是出自孔子之手。但到了后世,儒学流派所产生的分歧现象日渐严重,不过他们依然尊孔子为先师、至圣。梁启超在起初也对孔子颇为推崇,并在书中这样描写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夫孔子诚教主也,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而孔子则凡有血气莫不尊亲,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我将用教主这个尊贵的身份来尊称孔子,然而仅凭教主这一身份,还不足以代表孔子的全部。教主的感化力量,只可以影响他的信徒,而对于孔子来说,但凡是生灵全部都将得到他的亲近,例如,很多中国人,虽然没有尝试着去读孔子的书,但依然受到孔子化的影响。可以说,孔子是德行的代表。自古以来,很多人都在模仿和复制孔子的人格德行,以孔子的行事准则为效法依据,从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这种独特的人格。

曾经,鲁国法律条令中有明确规定,如果人们可以从其他国家赎回本国流落在外的女奴,那么这个人将会得到嘉奖,并且可以去官府领取赏金。

有一次,子贡外出游历,在途中遇到了一名鲁国人并将其赎回国,但他没有要官府所提供的赏金。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对子贡说:“子贡,这件事情你做得不对,考虑不全面。众所周知,圣人处理事情时可以移风易俗,让其他人紧随效法,这样就可以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而不是仅仅彰显自己的道德。如今,鲁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穷的人逐渐在增多。如果人们在赎人回来后,在领取赏金时被人们指责为不廉,这样就会降低人们的积极性,导致自愿赎人的人大量减少。因此,你的这种做法仅仅是考虑到了自己的德行修养,而忽略了他人,这必然会导致鲁国人今后不愿意再去其他国家赎人。”

孔子的这番话,给子路带来了很大触动,让其深受启发。不久之后,子路将一位落水者救了起来,那人要送给他一头牛作为谢礼,子路没有推脱,就直接接受了。孔子知晓后,十分高兴地说:“今后,在他人危难之际甘愿出手相救的人,必然会增长很多。”

后来,子路被鲁国君主任命为蒲城的郡守,当时水灾泛滥,为了抗洪救灾,官府四处召集民工,对各处水利展开抢修。当时,大家工作十分辛苦,但是他们携带的饭菜常常都不够吃,子路看到这种情况,就利用自己的一部分俸禄,购买了足够的饭菜,接济民工。孔子听说此事之后,不但没有支持自己的弟子,反而让子贡将那些饭菜直接丢掉,并毁掉了那些做饭菜的器具。子路看到子贡所做的一切,十分气愤,极为不理解,并直接找到孔子那里去质问“老师,我所做的都是仁义之事,您时常教导我们,做人要以仁义为先,如今,我将自己多余的粮食,拿出来给大家分享,难道有什么不对吗?老师为何制止呢?”

孔子听完子路的话,叹惋道:“子路呀!你处理事情时,往往都太单纯了,做事情要从深层次理解,不要只看表面。如果你觉得民工的饭菜不够,那么你就应该上报鲁君,让朝廷开仓放粮。但你用自己的俸禄去做这种事情,无疑是在掩盖鲁君对百姓的恩泽,只彰显出你的德行,现在如果立即停下这种做法,或许还能挽回,如若不然,你被处罚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子路听完老师的话,十分惭愧地走了。果然,不久鲁君派来的使臣就找到了孔子,并说:“先生让自己的弟子自讨俸禄接济民工,这是在跟鲁君争夺民心么?”

看到这种情形,孔子知道大势已去,无论如何解释,鲁君都不会轻易相信了,于是便带着弟子,投奔他国去了。

其实,这件事情彰显出的正是孔子的特殊人格魅力,梁启超在其著作中,也曾多次提到“孔子专在养成人格魅力”。在他看来,孔子的言行举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属于一些庸言庸行,只要肯下功夫,就都学得会,“孔子的人格魅力,在平淡中展现出伟大的一面。它的可学习性和不可学习性都在此处有着充分体现。”

总而言之,梁启超认为,从关于智力、情分和意念等方面考虑,如果将古今中外的伟人相互比较,没有人能跟孔子一样处事圆满,所以,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孔子的人格魅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日常行为模范。

事实上,孔子的言行,旁人也可以学习,可以后天去培养。孔子身上特有的人格魅力,完全可以拿来参照己身,用于增强自己的德行和人格魅力。

为什么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句话历来被人们所诟病。很多人认为,孔子这是将女子和小人捆绑在了一起,这是对女子的不尊敬。梁启超对此持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古文一向注重微言大义,而且《论语》还是一部‘人类千古不磨之宝典’,显然不能用浅显的字面意思对其进行理解!”

《论语》自出现以来,就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其被列为儒家经典是经受了诸多考验的。北宋著名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对社会来说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人们才对《论语》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和研究。但是,仅其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一句却让孔子饱受非议。

在后世看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正是孔子歧视女性的最有利的证据。因为孔子直接将小人与女子罗列在了一起,很明显是将女子归为了小人这一类别中。《论语》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所以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更大,甚至是让人们深信不疑。所以,在孔子之后的大量有关《论语》的注释著述中,很少有人会对这一事件进行考究,追查个究竟。

北宋经学家邢昺曾在其著作《论语注疏》中写道:“正义曰:此章言女子与小人皆无正性,难蓄养。所以难养者,以其亲近之则不逊顺,疏远之则好生怨恨。此言女子,举其大率耳,若其禀性贤明,若文母之类,则非所论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文王的母亲是一位众所周知的贤惠奇女子,因此自然是不在这个范围之内的。但是对比孔子的《论语》原文,显然是没有这层意思的,所以,很明显这是邢昺在为孔子开脱,委婉地指出孔子的论述有失公允。

清代著名知县刘宝楠曾在自己的著作《论语正义》中写道:“此为有家国者戒也。养犹待也。左僖二十四年传:女德无极,妇怨无极。杜注:妇女之志,近之则不知止足,远之则忿怨无已。即此难养之意。”

这段话的大意是:孔子所说的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国家的统治者而言的,算是对统治者进行的劝告。这里的“养”指的是对待的意思。这种解释,其实与孔子的原意是极相符的。

近现代知名学者中,对《论语》研究比较多,并且颇有权威性的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有这样的表述,大意为:他认为孔子所说的“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是正确的,他没有为女子进行辩护。孔子的原意是如果对女子太好了,就容易导致她们变得骄纵蛮横。而此后如果一旦对她们有一点不好,就容易引来对方的仇恨。这是无解的难题,关键是,绝大多数男子也都没有逃脱“小人”这顶帽子。实际上,孔子所说的这句话,夹带着把全天下的男人也一起骂了。

从南怀瑾所表述的意思来看,他认为孔子将男人和女人都骂了,这种说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梁启超对此也进行过一番研究,他认为,仅根据《论语》中的句子来分析,不能十分清楚地了解到里面到底蕴含着何种意思,甚至不了解孔子当时说出这句话的缘由。《论语》中的句子,基本上都没有明显的前后联系,因此,仅凭此来推断出孔子说这句话的真实背景无疑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根本就不可能。不过,从某些著作中对孔子进行记载的字里行间,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有用信息的。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巿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丑之,去卫,过曹。”

梁启超在读《史记》时,曾对此处做过评注,他认为,孔子毫不掩饰地说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完全可以判断出孔子在说出这句话时的情景。当时,在卫灵公身边,还有弥子瑕这种佞臣,行的都是阿谀奉承之事。所以,孔子在看到这种情形后,直接将“女子”和“小人”归为了一类。从此可以得出,孔子所说的小人,指的是南子和弥子瑕等奸佞之臣。他们为了得到君主的重视,极尽阿谀奉承之能,相互勾结,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取悦君主。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无怪乎他会说出“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话。

梁启超还指出,除了《论语》之外,在孔子的其他著作中,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女性的不利言辞。而且孔子还在很多著作中,都表达出对女子的尊重和同情。

在《礼记·哀公问》中,文章显示的都是孔子对女子的尊重和关心。哀公曾向孔子询问关于国家治理的方法,孔子着重强调应该尊重妻子、儿子,同时爱护自己的身体。随后,哀公问:“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答:“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故臣敢无辞而对:人道正为大。”哀公又问:“敢问何谓正?”孔子答:“政者,正也。”哀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答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

在哀公与孔子论述治国之道的最后,孔子直接道出了治国的根本:如果想要处理好政事,那么首先要处理好夫妻、父子和君臣之间的关系。其中,孔子对夫妻关系的处理尤为看重。所以,由此可以得出,孔子对女子是保持尊重态度的。

因此,自古以来,认为孔子歧视女性的言论是有失偏颇的,没有经过客观分析的,没有可信度。

在梁启超看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其实就是在时代的背景下,孔子对当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治理难题的实时感叹,在孔子看来,君主在治理国家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主要出现在“小人”和“女子”的身上,但这并不是对女性的歧视,而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发出的感慨。

梁启超眼中的君子

梁启超在其著作《论君子》中写道:“君子二字其意甚广,欲为之诠注,颇难得其确解。为英人所称劲德尔门包罗众义与我国君子之意差相吻合。证之古史,君子每与小人对待,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君子小人之分,似无定衡。顾习尚沿传类以君子为人格之标准。望治者,每以人人有士君子之心相勖。《论语》云: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明乎君子品高,未易几及也。”

这段话的大意就是:君子两个字的意思十分广泛,如果想要对其进行注释,那么很难得到确切的答案。如同英国人所称的德尔门有众多意思一样,中国的君子也是这样。根据历史来看,每个解释都是君子与小人对立的,勤学从善的就是君子,不学无术的就是小人。君子和小人的区分,似乎是没有什么衡定的意义。所以从古至今,基本上都是沿用以君子来作为人们行事的准则。希望天下大治的人,都通过君子的德行相互勉励。《论语》中记载:君子之间的交往,都明白君子的品德高尚,没有什么不认同的。

自古以来,文人志士追寻的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他们认为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修身,由此可见,修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时的明君,之所以可以引天下人不远万里前来投奔,就是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德行,所以人们在他们麾下效力,自然可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因此,如果人们想要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就必须从修身开始,只有积极地去提高自己,才有能力去应对以后的事情。

在儒家看来,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应该将修身当做为人处世的首要修行课程。儒家坚持的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但具体应该怎样做呢?子曰:“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认为,但凡君子,都会通过提升自身德行,来消除社会对己身产生的种种影响,并树立良好的德行,去感召世人,引导更多的人从善,并在修德的过程中逐渐实现自我完善。由于儒家主张入世修身,同时又将“中正”作为修身准则,所以修身过程中树立“中正”之心便成为人们永恒不变的道德底线。

同类推荐
  •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华山名胜数不胜数,自山麓至绝顶,庙宇古迹,天然奇景,处处可见。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不仅山峰雄伟惊奇壮观,而且还是道教名山,从古至今,有多位学者在华山开馆受徒,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游览,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自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大视角、内容丰富的作品,涉及晚清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家庭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商业等方面,是近代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性著作。美国外交官何天爵结合十几年亲身经历,勾勒出了晚清中国社会全景,精辟地分析了中国人的特性。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是著名学者刘梦溪的学术学术文化巨著,围绕学术与传统的题旨,分上、中、下三卷, 内容则厘为六分卷,共百万言。入选文章取题义至今仍有价值而又不失学问之滋味者。第一卷为研究王国维、陈寅恪的专题文章。第二卷是关于马一浮、熊十力、钱锺书、张舜徽等王、陈之外其他现代学者的个案研究,以及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通论。第三卷专门论述传统文化与国学,是为著者近年特别关注的课题。第四卷系古典文学和文化史的思想与人物研究。第五卷以阐释“六经” 价值论理的《敬义论》、《立诚篇》、《论和同》以及《将无同》为领题,钩沉中国文化的“与人和同”的《易》理哲思,及对传统的反思和前瞻。第六卷为序跋之属,内容取与全书各卷能够承续相接之篇什,从中可窥见著者为学的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塞外奇侠传

    塞外奇侠传

    本书为梁羽生取材自蒙古民歌中,女英雄飞红巾的传说创作而成。连载时名《飞红巾》。梁羽生在一贯擅写的塞外民俗风情之外,更赋与异族儿女更深刻的人性刻画,呈现不逊於中原豪杰的侠义气魄!作为承上启下的作品,本书主要讲述了杨云骢、飞红巾和纳兰明慧之间的渊源。前接《白发魔女传》、后接《七剑下天山》,同属天山系列。
  • 时空教会我爱你

    时空教会我爱你

    他,景望集团的继承人她,慕愿集团的千金两人从小就有婚约,却连对方的名字都不知道一朝穿越,他成了楚燕国的“暴君”,她成了他的妃子从此开启互相嫌弃日常侍寝第一晚——赫连熠:国丈府没教过你规矩吗?洛锦:规矩是给人看的……洛锦:皇上,臣妾知错了,不如,让臣妾去冷宫?n天后——太监:皇上,娘娘的兔子生病了赫连熠:炖了吧洛锦:!!!!感谢观看联络夫妇的撒糖日常
  • 做事的智慧与禁忌

    做事的智慧与禁忌

    用智慧的方式做事,你将迅速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而如果做事触犯禁忌,一番辛苦之后也许是徒劳无功的。《做事的智慧与禁忌》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例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运用正反对比的方式,将告诉你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做事才能更容易获得成功。合上《做事的智慧与禁忌》后,相信你一定有所收获。本书由廖康强编著。
  • 党的好干部

    党的好干部

    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 我就是投资大佬

    我就是投资大佬

    记者:“请问楚小姐,作为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影后的华夏演员,您最想感谢的是谁?”影后:“我的老板毕总,当初是他选中了还是横漂的我做女主,我才能有今天。”……记者:“请问劳导,作为第一位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华夏女性,你的感想是什么?”美女导演:“感谢毕总,当初是他选中了落魄的我做导演,我才能站在这里。”……众记者:“毕总,您被誉为娱乐圈最有眼光的投资大佬,毕总出品,必属精品,请问您是怎么做到的?”“……”毕逵欲哭无泪,你才精品呢,你全家都精品,我只是想拍部烂片而已,为什么这么难啊?
  • 福晋心很宽

    福晋心很宽

    穿越了,穿越成马尔汉家的女儿。珍汐表示未来有阳光义气的十三爷做姐夫十分期待,只是没想到原来她才是十三爷的女人。某女心声:“嫡女嫡妻都不能把日子过好,她还怎么见江东父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家庭安全用药百问百答

    家庭安全用药百问百答

    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近年来,江苏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绩可喜。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引导群众不断提升文明素质。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武道邪神

    武道邪神

    私带食物者,死!长跑最后100名,死!这就是地域营!仍然有无数的疯狂修炼者蜂拥来到这里,接受九死一生的魔鬼式训练和互相残杀的争斗。而东方寒来这里,却是卧底!他所有的坚持,都是为了心中不为人知的信念……
  • 驸马的自我修养

    驸马的自我修养

    卫小白六岁在大唐向虞士南学过字、八岁和陆羽学过茶、十二岁认了阿青为姐姐、十六岁和唐寅喝过花酒,参加过高考、逃过学挂过科、鬼谷门下听过学、太平府中戏过婉儿。可谁想,作为穿越界的老船长,在调戏婉儿之时竟然遇到了霸气无双的则天大帝,逃跑之中落入被时空乱流包围的另一个大唐。被某个霸气的公主绑到琼崖之后,是离开,还是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