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5000000003

第3章 宫荒:王朝的气数已尽(1)

1908年7月的一个傍晚,窗外突然有大光亮,同时还伴有隆隆霍霍的响声,似雷非雷,似鸟飞鸟。只见天上一颗大流星从西北掠过,声如巨雷,尾长数十丈,光芒耀眼,速度很慢,在哔哔啵啵的爆裂声中,最后飞向东南方向陨落。目睹者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紫微星坠落,要出大事……

1.御史尸谏:

皇位世系不能说乱就乱

光绪五年(1879年)的早春三月,正当西北的漫漫风沙袭往京城之时,一位名叫吴可读的六品主事突然在惠陵附近的荒僻小庙中服毒自尽。消息传出后,州官驰报,京城哄动,众人脑海里涌现出一连串的疑问:吴可读何许人也?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其中又包含了怎样的玄机与隐情?

自古以来,官员自杀原本并不稀奇。官场上也难免制造一些失意者。这些人或畏罪自尽,或因亏空催逼而自寻绝路。极少部分人甚至因为升迁无望、有志难申而轻率地了却残生。这官场上的死亡事件千奇百怪,自杀还真不能算个稀罕事。

但这一次,这位道光朝老进士的死却显得非同寻常。因为他选择的自杀地点与时间似乎出于精心选择,甚至是有意而为之:就在同治皇帝惠陵的毗邻,而且正是同治皇帝与皇后梓宫(即灵柩)移陵大典结束的当晚。

非常时期的非常死亡,难免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但令人困惑的是,这位六品老官员按例并无参加移陵的义务。而据其官长事后的追述,吴可读随同吏部参加祭礼原属主动要求,因其对先帝至忠至哀方获允准。如果事实如此,读者心里或许会心存疑惑:既然吴老进士“至忠至哀”,那他为何要在此敏感时期,选择在同治的陵墓附近做出此等不敬,乃至于惊世骇俗的举动呢?

70老翁何所求。按官场惯例,已近七旬的吴可读完全可以告老还乡,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但他最终选择了曝尸荒野,不得善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吴可读的自殉绝不是无由头的自寻短见,其非常之举事前即有计划。这就是历史上最惨烈的谏议方式:“尸谏”。

问题的答案,或许就在吴可读留下的遗疏上。在这道生前即已拟就的折子里,吴可读公开指责慈禧太后不为同治皇帝立嗣,以至皇位承续的头等大事一拖再拖,一误再误,最终酿成“纲纪不振、礼法大坏”的巨患。有鉴于此,他决定“以死相谏”,以求慈禧太后明降谕旨,确保新皇帝光绪在将来生子后以同治之子的名义承继大统,以防止因同治无后而紊乱皇位世系。

遗疏中,吴可读称自己“曾一时激愤,妄言圣主,罪当囚禁斩首,但大行皇帝(即同治)却免我之罪。臣三次获死罪而未受罚,毫无希望却获重生,罪臣这些年得以苟延残喘乃大行皇帝所赐”。然而,“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五日,噩耗传来,天崩地裂,上苍动容。当日,两宫太后联合下谕:‘大行皇帝龙驭宾天,未留子嗣,不得已,立醇亲王之子载湉为文宗显皇帝(即咸丰)子嗣,承继大统,待其以后生子,再行过继于大行皇帝同治。’微臣跪拜,含泪诵读谕旨,泣不成声。思虑之后,臣以为太后为咸丰皇帝立嗣,而未给大行皇帝立嗣实为不妥。如今新帝为咸丰皇帝子嗣,继续大统,并非大行皇帝遗愿,而是受太后指命。照此推理,即便朝廷没有明言,将来皇位肯定有光绪后人继承。无视既存法度是为错,没有法度更是大错。要想改变一误再误的状况,为今之计只能请太后再下谕旨,明确规定将来皇位由大行皇帝子嗣继承,任何人不得更改。只有如此,立嗣一事才能名正言顺,此后不至于引起争端。也唯有如此,大清皇位由父传子的家法才能流传”。

“转眼间四年过去,朝中大臣却无人看重立嗣一事。如今,大行皇帝将永埋山陵,臣恐人们会将以往之事渐渐淡忘。时间紧迫,罪臣不能再无所作为,束手等待。仰望先帝驾龙宾天,无限怅惘;近看山水依旧,不禁追思先帝。微臣将先帝恩赐的余年奉上,以死平息太后之怒,谨代表大行皇帝乞求朝廷降旨立嗣。罪臣曾为御史,所以才敢冒死上奏。实值今日大行皇帝入土为安,万民同悲之际,哀号痛哭,上言陈情,以明罪臣恳请朝廷为大行皇帝立嗣之心。”

据野史传说,慈禧太后接到吴可读的遗疏后勃然大怒,其当场掷折于地,并拍桌大骂:“不要让此獠走掉!”身旁大臣从容上奏,说此人早已将身后之事安排妥当,现已从容赴死。慈禧太后听后大为震惊,其捡起折子拜读再三后,最终被吴可读的忠诚感染,并勾起了对亲生儿子同治早逝的伤心往事。

时间拉回到4年前。在1875年那个酷热的夏天,紫禁城内哀声四起,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在患天花之症一个多月后不治身亡。同治原名载淳,生于1856年,他既是慈禧太后的唯一所出,也是咸丰皇帝的唯一继承人。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后,年仅5岁的载淳被推上皇位,是为同治。

同治继位不久,慈禧太后联手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一举推翻咸丰死前所定的“八大臣”辅政制度,并在清朝历史上首开“太后垂帘”之制。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本意,或许是因为“八大臣”危及了皇权,而她垂帘听政的最初,也只是为了代儿子看管江山,日后仍要大政奉还。但令人失望的是,同治皇帝自幼天性顽劣,不好读书,待到亲政之时,读折仍不能成句,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最要命的是,同治生前并未留下任何子嗣,这给皇位继承出了个大难题。同治驾崩当晚,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在养心殿西暖阁召集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等二十多人讨论皇帝继承人的问题。会场上,丧子之余的慈禧虽说悲痛却也不乏冷静——既然同治驾崩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当下之计也只能是尽快确定皇位大统。对于传统的专制社会而言,此事不决,势必天下不安乃至天下大乱。

在前任皇帝没有留下子嗣的情况下,皇位继承变得极为棘手。首先是名分问题,中国自古讲求“名正言顺”,如果名分不对,势必引发极大的混乱。对此,与会的亲贵、重臣们私下里想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究竟谁才能够名正言顺地继承同治留下的帝位呢?

按通常做法,如前任皇帝没有子嗣,那就应该为他立嗣,这样皇位就可以继续传袭,帝王世系也不会乱。从辈分上说,同治当时是“载”字辈,他的下一辈是“溥”字辈,按理就应该从“溥”字辈里挑选一个候选人,来充当同治嗣子并继承他的皇位。

但是,众人将“溥”字辈人选在心中再三捋了几遍后,却发现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因为当时“溥”字辈的人只有一人,即道光皇帝长子奕纬的孙子溥伦,溥伦当时未及周岁,年龄偏小,能否养活尚是问题(清朝皇子夭亡率很高,溥伦前面的三个兄长均夭折)。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问题出在血缘上。由于溥伦的父亲贝勒载治,他不是奕纬的亲生儿子而是由旁支过继的养子。因此,从血缘上来说,溥伦不应算是近支宗室。

正因为如此,当有人提出由溥伦承继帝位时,很快遭到恭亲王奕訢等人的反对,而慈禧也不同意。据揣测,慈禧反对溥伦继位的主要原因是,如果他承继帝位的话,慈禧势必成为太皇太后,无法继续垂帘听政;而垂帘听政的将是同治皇后阿鲁特氏,而这又是慈禧太后所厌恶的人。

据帝师翁同龢在日记中的记载,两宫太后在同治驾崩一个时辰后即召诸臣入,问此后垂帘如何?枢臣中有人主张“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恳乞垂帘”,慈禧太后称:“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则即宣曰某。”

事实上,慈禧太后早有人选,她也早已料定各王公大臣不敢有所主张,于是斩钉截铁地宣布:“溥字辈既无可立,就不必勉强。醇亲王奕譞的长子已四岁,又是至亲,由他继位最合适。”

听了这话,醇亲王奕譞大惊失声,当场倒地晕厥(真晕还是假晕无从得知)。对于慈禧的决定,与会诸人面面相觑,但反驳也说不出所以然。同时也无更好的合适人选,众人只好陷入了集体沉默。恭亲王奕訢见七弟奕譞晕倒,便命太监将之扶出。主要的当事人奕譞以这样一种戏剧性的方式缺席后,其他人再无异议。于是奕譞长子载湉就这样被推上了皇位,即后来的光绪皇帝。

奕譞的昏厥并没有影响慈禧的下一步计划,宫中随后派出一队人马,抬着八抬大轿前往醇王府接人。据记载,当晚“狂风怒号,沙土飞扬,夜间极冷”,当时还不满4岁的载湉尚在睡梦之中,就这样被糊里糊涂地接到了皇宫。

传位既定,年号也随后拟好,是谓“光绪”,其含义是“缵道光之绪”,也就是说,载湉是继承道光一系传下来的皇位。对此安排,朝中重臣私下里虽颇有微词,但慑于慈禧太后的威势,当时也无人敢公开表示反对。

立载湉为新皇帝引发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载湉和载淳是同一辈分(堂兄弟关系),这样做等于由传统的“父死子继”变成了“兄终弟及”,这在继位制度上与礼法不合,势必引发皇帝世系的紊乱。从明朝历史来看,因礼法问题而发生激烈冲突的案例屡有发生,其结局大多以悲剧而告终。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往大里说,合乎礼法的皇位承续乃数百年立国之本;往小里说,这也是朝政正常交接运转的根本保证。

醇亲王奕譞是咸丰皇帝的七弟,但这并非慈禧太后选择其子载湉为皇位继承人的主要原因。奕譞的好运气主要来自于他的福晋,因为她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如果单纯的从皇族血缘之亲近来说的话,载湉在当时未必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但问题的要害在于:宗法制度如何解决?

慈禧太后所提出的折中方案,其要点有两条:一是宣布载湉承续的是咸丰皇帝的皇位,她仍以皇太后的名义承担将小皇帝抚养成人的责任;二是光绪将来生子之后,其子作为同治的子嗣继位,以此将继位名分及皇帝世系的问题加以纠正抹平。

就实用主义而言,慈禧太后的方法尚称切实可行,但以往并无先例且有违祖制,因而言官们在背后不免议论纷纷。光绪继位第一年,内阁侍读学士广安上了一道折子,其在对光绪未来的皇子承继同治的安排表示颂扬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要求,即请求慈禧太后立下铁券,昭告天下,以免此事在将来旁生枝节。

“铁券”典故出于宋朝初年。据说,昭宪太后临终前告诫宋太祖赵匡胤,宋之所以得天下,“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太后之意,赵匡胤的儿子太小,其“百岁之后”当传位于其弟,以避后周覆亡之前鉴。赵匡胤表示遵从后,昭宪太后又命宰相赵普制立誓书,“藏之金匮”,以保证之后再传位于太祖长子赵德昭。但是,这种“兄终弟及”之后再“还政归本”的皇位继承方式显然是昭宪太后与赵匡胤的一厢情愿,因为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即违背诺言,并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嫡长子继承制再次成为主流。

慈禧太后未必充分知晓前朝故事的利害关系,但她心里也清楚,这次的皇位安排虽有不得已之苦衷,但毕竟经不起儒家宗法制度的严格推敲。倘若将此事公开讨论的话,势必让问题更加复杂化,稍有不慎,即有无穷之后患。因此,慈禧太后的态度从一开始便十分坚决,她在下发的谕旨中将广安疾言厉色地申斥了一顿,并称其为“冒昧渎陈,大胆妄为”,硬是将一场潜在的政治风波给强行打压了下去。

4年后,正当慈禧太后以为人们已经遗忘此事时,“吴可读自殉事件”在同治移陵大葬的敏感时期发生了。中国士大夫饱受孔孟之道的浸染,对于不合祖制的安排往往会采取极端行为。譬如明朝嘉靖年间的“大礼狱”一案,一些大臣宁可被廷杖打死,也绝不让皇帝违反儒家礼法。即便是吴可读的“尸谏”之举,道光年间也曾有过先例。当时军机大臣王鼎弹劾朝中第一权臣穆彰阿“奸诈害国”后,仿“史鱼尸谏”之义,自缢而亡,朝野为之震惊。由此,当时的清流党们对吴可读的义举大为赞叹,并称其为“从容就义,视死如归,非匹夫之勇,是君子道义之勇”。在这些人眼中,吴可读是一个真正崇高赤诚的殉道者,其非常之举,绝非一般人所能比拟。

事已如此,慈禧太后只得颁下谕旨再次申明,光绪生子后将作为同治的子嗣继位,事无更改;吴可读“以死建言,孤忠可悯”,命廷议加恩按五品官例议恤。天语褒奖后,清流们随即在宣武门外的文昌馆内为吴可读设奠开吊。那天的场面可谓规模空前,盛极一时。上至大学士各部堂官,下至各衙门一般司员,馆外素车白马,前来吊唁者人流如织。就连一向自视甚高,持名清贵耿介的翰林御史们,也都自发地代丧家接待吊客,场面极尽一时哀荣。

众多的挽联中,翰林院编修黄贻楫所撰最为传诵一时:“天意悯孤忠,三月长安忽飞雪;臣心完夙愿,五更萧寺尚吟诗。”此联颇有些说法,这年3月下旬的某日午后,京城忽然飘起“太阳雪”(白日飘雪),时间虽短,但亲眼目睹,亲手触碰的大有人在。异事发生后,京中人议论纷纷,以为近日必有奇冤(如家喻户晓的《窦娥冤》之故事)。直到“吴可读尸谏”一事发生,士林遂将之比附为“奇节”而不是“奇冤”。

“回头六十八年中,往事空谈爱与忠。坯土已成黄帝鼎,前星犹祝紫微宫。相逢老辈寥寥甚,到处先生好好同。欲识孤臣恋恩处,五更风雨蓟门东。”吴可读死后,其生前所做的这首徇道诗在光绪年间为士大夫们广为传诵。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吴可读的死所换来的慈禧太后的政治承诺,这个看似圆满的安排,在后来却又再次遭遇了变数,而这次的问题出在光绪身上。

同类推荐
  • 倭奴之主

    倭奴之主

    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刘林平时爱好历史,大四毕业聚会因为酒精中毒被送至医院,醒来后的刘林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摇身一变,变成了刘阿知,从此开启了一段神奇的人生。东汉使主,最终奋斗成为倭奴之主,这是一段不平凡,不一样的故事。
  • 权场

    权场

    大周传国200年,无数风雨走过来了,无数次中兴,也无数次权奸当道,而我们的故事在这大周元和9年开始了。
  • 文唐

    文唐

    新书《五胡烽烟》已经签约,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移步去看看。现实中的历史老师,网络上的键盘侠,魂穿初唐农家子。此时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李世民还不是后来的太宗皇帝。主角机缘巧合与长孙无垢结为姐弟,然而只有十岁的他纵使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选择蛰伏。蛰伏期间他重操旧业,在初唐修建了一所学塾打发无聊的生活。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为学生编写的教材震惊了整个文学界;他的随堂笔记掀起了文化风暴;他无聊之下创立的学塾也成为新文化的圣地。而他本人……
  • 两千年不死

    两千年不死

    江晓活了两千年。第一世,她走过先秦的风土;第二世,她随着项羽逐鹿天下;第三世,她和汉武帝一起征战塞北;第四世,她成为枭雄曹操一生的挚友;第五世,她选择站在女帝武曌的身后;第六世,她……对于一个不会死的人,这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如今,当江晓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已经是她的第三世。好吧,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睡了几十年了,江晓的肚子现在有点饿……ps:看了NPC大佬的上下两千年,感慨颇多,于是准备动笔……有着不算低也不算高的历史水平,文风较为欢乐。为了贴合剧情,会对一些无关痛痒的历史做出修改。另外,这是变身不嫁的……新书《江羽有个师父》已开
  • 三国全史(全集)

    三国全史(全集)

    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烽火连天,刀兵四起的时代。三国,一个智计并出,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的时代。鲁迅曾说,中国是一个有三国气的民族,一直以来,受文艺作品《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以及易中天《品三国》的影响,人们对三国所发生的事都似乎早有定论,但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被误读误解?南门大守耗费20多年时间遍查史籍、分析史实,亲历数十处三国古遗迹,用正史的笔触、全史的概念,数易其稿,撰写了皇皇巨作,为读者讲述三国的历史真相!真相往往会颠覆观念,超出想象!让人大跌眼镜!
热门推荐
  • 穹天劫

    穹天劫

    她是将军女。五岁那年,源于对金戈铁马的向往,她做出了改变人生的第一个选择,从此女扮男装。她相信,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十年过去,当她手握霜月,志在千里,却发现原来所谓的命运其实是她命中注定的劫数——“美人,倾城倾国,狼烟四起;英雄,志在千里,尊长九天。”五岁,达瓦河畔,落难少年在她左腕留下了一生不灭的齿痕。十年后,赤血罗刹为恨挥戈,血浴坤仪,火染皇乾。五岁,莲花池边,清冷少年在她心里留下了铭记一生的名字。十年后,金穹帝王为情倾城,弃江山,捍美珏。五岁,她志在千里,手握霜月,隐名掩颜。十年后,狻猊将军麾军天下,金戈铁骑,踏烽烟。---------------------------------------------惊世容颜,难平于世;英雄美人,气盖山河。一个沉敛漠然,一个强悍冷血;一个深情,一个狂烈。爱恨情仇,纠缠半生。谁将执手一生,谁将深爱一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文不小白,不H,不NP.
  • 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是由薛晓路执导,李连杰、文章、桂纶镁、高圆圆、董勇、朱媛媛等主演的亲情电影。该片讲述了一个父亲被确诊患肝癌晚期,生命只剩3—4个月的时间倾尽所有,守护孤独症儿子的感人故事。
  • 盛宠嫡妃之世子追妻

    盛宠嫡妃之世子追妻

    【互宠,一生一世一双人,欢迎入坑】华宁国京都发生了两件大事,瞬间就轰动了整个京城一是丞相府寻回了沧海遗珠的嫡女可这嫡女却只是混迹街头的一个小痞子,实打实的女混混?二是皇帝将这个嫡女指给了景王府世子为世子妃但关键是景世子竟然答应了?一个是不学无术、不思进取、无才无德,只会插科打诨的小痞子一个是温文尔雅、云端高阳、众星捧月,年少便成名的王府世子世人皆道:云泥之别无人知晓,大婚之夜,她将一张纸递到他的面前,上面洋洋洒洒写着一行字——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他道:甚好。所有人都在等着这场所谓的闹剧收场,包括她自己只是却不曾想到的是,后来当着所有人的面,他揽着她的肩膀:夫人,昨夜是为夫折腾的厉害了,你莫要生气,对肚子里面的宝宝也不好。众人:战况激烈啊……不对啊,这与传言不符啊?她:我什么时候怀孕的?不对啊,我是怎么怀孕的!——*——*——没有人知道景初迟有多么爱虞笙,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些没有她的日子里,他用尽所有的力气去活下来光阴辗转变换,只有她,才是他的救赎若无虞笙,景皆为迟余生有她,景未初迟
  • 菩萨戒本疏

    菩萨戒本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起名通书

    起名通书

    本书详述了作者在中国第一个创立的入名策划识别成功系统“NISS”与品牌策划成功操作系统“BISS”,介绍了作者长期研究的十二生肖起名法、五格数理起名法、生辰五行起名法、意音翻译法、英文起名法等13种中英文起名方法。其中作者取各家之精华、去起名各法之缺陷而创立的“五维全息起名法”是中国最吉祥的命名法,本书提供了用此法为个人、企业、产品等起名、改名或进行标志设计的实例。讲解了《易经》的阴阳五行理论与姓名吉祥传统文化研究成果。解说了中国20位著名人物的姓名来源故事以及名人的名字对其成长与成功的重大影响。
  • 夜帝独宠:天才萌宝俏娘亲

    夜帝独宠:天才萌宝俏娘亲

    她是二十四世纪名声赫赫的化妆界女神,一双巧手,化腐朽为神奇。或而妩媚、或而妖娆、或而可爱、或而清纯、或而霸气、或而温婉……俗称“百变女王”。一朝穿越,肚子里却莫名多了一个娃,偏偏她还不知道孩子的爹是谁!等到孩子出世,谁能告诉她,这孩子的性子到底是随了谁?“娘亲,那个叔叔好酷啊。”“娘亲,那个叔叔好帅啊。”“娘亲,那个叔叔跟我好像,我要让他做我爹爹!”“……”颜控小包子半路认爹,最后却认了个亲爹?!哦买噶,来道闪电劈了她吧。
  • 幸福是一场修行

    幸福是一场修行

    一个天真单纯的女人带着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憧憬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五岁的成熟男人。婚后生活短暂甜蜜过后,只剩下柴米油盐、鸡零狗碎的日子了。女人对于婚姻家庭的美好想象全部破碎,这让她一度对丈夫极其失望,争吵不休,怀疑人生,几近崩溃。偶然机缘,女人接触习练了瑜伽,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与开悟的良方。从瑜伽习练者到瑜伽会所经营者,瑜伽修行让她心智成熟,心胸豁达。修练瑜伽后的她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并通过沟通解开了夫妻之间的心结,从此坦诚相待,相爱如初。
  • 以婚换爱:娇妻求放过

    以婚换爱:娇妻求放过

    剑桥中心湖的四目相对,他和她便开始了生生的纠缠。他和她一步一步进入命运的齿轮,这段路,掺着血、和着泪。先爱了,便输了。只是后来,你我都分不清是谁先爱了,又是谁被拉入爱的漩涡之中,一沉再沉?最后才明白,爱本来就是一场计谋。......乔欢是一个有很多坏习惯的女人,抽烟、酗酒……陈右烯帮她戒酒戒烟。乔欢:要是我烟瘾犯了怎么办?陈右烯:我不介意你吻我!乔欢:如果我想喝酒呢?陈右烯:我比较喜欢用另一种方式让你沉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春的十二首诗

    青春的十二首诗

    有很多情怀无法书写,有很多思想无法触碰。只是想,记下岁月中的点点滴滴,看清自己行走的轨迹;只是想,给时间加上标点,给人生打下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