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4300000039

第39章 谋进期:强在弱中取,进在退中求(2)

1.宁肯以缓求稳,决不高调冒进

沙漏,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器具。它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的。沙漏中的沙子有一个特点,就是流动得很缓慢。而正是这种缓慢,保证了它可以夜以继日地工作下去,而不会出现“堵车”的现象。如果沙子流动得过快,就有可能堵住漏斗口。其实,做事情也是这样,以缓求稳往往比高调冒进效率更高。

李鸿章曾当面指出,曾国藩的一大毛病是行事懦缓。殊不知,懦缓恰恰是曾国藩的超人之处,又恰恰是李鸿章所缺乏的。其实,曾国藩本来是一个生性倔强、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是个急脾气。后来他发现,心急最易坏事,才渐渐改变。

他考中进士后,师从唐鉴专攻程朱理学,程朱的治学之道,讲究铢积寸累的功夫,逐步深入,而心学因受佛学影响较大,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认为学问可以凭悟性速成。王阳明凭悟来研究竹子,即所谓探究事物规律的“格致”之学,结果他在竹子前静坐了7天,冥思苦想,终不得要领,还把自己“格”出一身病来。曾国藩受唐鉴、倭仁的指教后,对心学不太满意,却日益笃信程朱的渐进功夫。从此,他坚持从小事做起,每日必读几十页书,写一刻钟字。点点滴滴,渐渐进步。这种治学修身的方法深深影响了他的性格,使他由原来的急切好进变得稳重懦缓。

曾国藩宁肯以缓求稳,决不高调冒进的处世之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求学和用兵。

在求学方面,曾国藩认为,学问来自一点一滴的积累,不可速求:“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必要日积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候;愈欲速则愈锢蔽矣。”有人看书总是贪多求快,今天拿本书来乱翻几页,明天又翻开一本书,浏览几行,结果功夫花了不少,知识却学得鸡零狗碎、不成系统,这也是高调冒进的表现。曾国藩对此是坚决反对的。同治五年(1866年)正月,他在给正在练字的儿子纪鸿的信中说:“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在用兵方面,曾国藩更是极其稳健。他主张“临阵之际,务宜稳而又稳。佯作败不可猛追,孤军不可深入”,切忌焦躁。他对曾国荃说:“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总宜平心静气,稳稳办去。”他的这种战略战术在他的日记与往来书信中多次出现,我们也可以从其作战过程中明显地看出这一点。

曾国荃在围攻江西重镇吉安时,曾国藩曾经为他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后来这句上联成为曾国藩和太平军作战的指导原则。

不但在战略思考上,同时在具体战术上,如扎营修垒和拔营起寨上,曾国藩也是以缓求稳。他领导的湘军有两个特点:第一,队伍要严整,哨探要严明;第二,不求神速,但求稳妥。对此,李鸿章说:“楚军营规,无论调援何处,事势缓急,仍守古法,日行三四十里,半日行路,半日筑营。粮药随带,到处可以立脚,劳逸饥饱之间,将领节养其气力,体恤其艰苦,是以用兵十余年,卒能成功,为其能自立于不败之地,致人而不致于人。”故湘军用兵,不患敌袭,不患中伏,很少有在拔营的时候,遭到全军覆没的事,正是由于其扎营的成规周密所致。

从中,我们不难体会曾国藩“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的原则,而扎营看地则成为这一战术的关键。湘军用兵战术,稳步前进,步步为营,不慌不忙,以孙子兵法“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逐渐争取主动为原则。故湘军用兵很少陷于危地,常据险要之地以制敌命,出奇制胜。曾国藩用兵,重视“主客”的说法,以守者为主,攻者为客,主逸而客劳,主胜而客败。归结起来,其军事战略的主旨主要在于4个方面:一扎营垒以自固,二慎拔营以防敌袭,三看地势以争险要,四明主客以操胜算。

不仅曾国藩自己“稳扎稳打”,他还时常告诫带兵将领勿求速度,“步步把稳”“稳扎稳打,机动则发”“不必慌忙,稳扎稳守”。

以缓求稳是一种睿智的做事原则,是规避风险的好办法。处理事情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心急火燎,那只会使自己一无所得;我们不要因为前方看似风平浪静,就忘乎所以、高调前进,那只会使如火的激情加速熄灭。

2.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古今胸怀宽广、怀抱大志的人很多,然而真正能建功立业、传世不朽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固然与天赋、时机有关,同时也同他们的办事方法密不可分。一些人有了远大志向,却缺乏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认为自己志在天下,不愿去理会“琐事”,如果这样,就只能流于空想。

凡事都非一蹴而就,都要经过不断积累、由小而大的过程。如果只向大处看,而不从必做的小事上着手,就犯了一屋不扫而扫天下的毛病。儒家的成功学为每个人设计了由修身而齐家,由齐家而治国,进而平定整个天下的道路,就是一条由小处开始向远大目标前进的路径,曾国藩正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成就大事的。

曾国藩的成功之路始于修身,考中进士后,便师从唐鉴,专宗程朱理学。唐鉴教导他说,要精通理学,先应专治一部经典,从识字明义开始,一字通则一句通,一经通则其他诸经可以旁及。积少成多,逐渐长进。倭仁也是当时的理学大家,曾国藩向他学习检身功夫。

倭仁的功夫就是从小处开始,每天从早起到入睡,一举一动,坐卧饮食,都严格要求,并且记下札记,以备反省。这一点对曾国藩影响极大。

在实践上,曾国藩凡事都从全局、大处考虑,但小处的具体步骤又有条不紊,极有章法。他一生中,坚持早起,每日必读数页书,坚持亲自写家书、批文稿,以勤俭自戒,从不敢违背。正是在这些小事上能认真对待,才保证了他宏大目标的实现。曾国藩还据此总结出了“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这句名言。

在用兵治军上,曾国藩也是从小事抓起。咸丰五年(1855年),他教导刚刚从军不久的弟弟曾国荃说:“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所谓脚踏实地、克勤小物,正是说从小处、实处做起。曾国藩治军,不仅一切营制、规则、将领选拔任用都亲自决定,就是训练他也一手抓起。他经常亲临训练场,指挥训练,亲自进行思想工作。当时湘军的《爱民歌》、《水师得胜歌》等,都是他亲笔所写。

曾国藩对军中细事无不关心,地形勘察,他也要求主将要亲自进行,不能依靠道听途说。对武器军械,他更是关心备至,对规格都做了明确规定。如规定矛杆用的竹子必须是“老而坚者”,桐木必须是“小树圆身,大树锯开者不可用”。邹寿璋办事很朴实仔细,曾国藩委派他专门负责军械,但他自己也毫不放松,都要亲自检查。有一次做的矛杆不合格,立即下令重做。曾国藩还亲自研究炮子的打造,他发现用熟铁要比生铁好,便改用熟铁,解决了炮子“经药辄散”的问题,并且使射程增加了一里多。

曾国藩这种脚踏实地,从小处、实处着手的做法,保证了事情能按计划、有步骤地向既定目标发展,从而积少成多、由易而难,为最后的成功创造了条件。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用一功,实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在曾国藩眼里,志向大、不朴实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视事太易”,把做一件小事看得很容易,不屑去做,而是贪难求大。实际上,这种做法恰恰违背了做事的规律。再大的事,也要从小处做起,再难的事,也要从简单处做起,这可以说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3.势不使尽,进退有度

要低调做人,还可以借鉴中庸之道的处世原则,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变有所不变”。既不偏激,也不矛盾,时时求其命中目标,符合“时中”的精神。不管是进还是退,变还是不变,为还是不为,都能做得恰到好处,能够不偏不倚、不温不火、势不使尽、进退有度。简言之,只有掌握了处理事情的分寸,才能方圆自在、游刃有余。

咸丰年间,曾国藩写过一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两句话很有意思,也很耐琢磨。柔中有刚,可进可退,正是这种思想,使曾国藩游刃有余地在官场自由地待了几十年。

身在官场,不可不露,也不可太露。不露则徒有满腹才华,却永无出头之日;过露则会树大招风,弄不好落得“枪打出头鸟”。所谓爬得越高,摔得越惨。曾国藩深谙此道。在得意时,他一直在强调“势不使尽”、“弓不拉满”,可见他非常懂得进退之理。

曾国藩把握这个度,总是能恰到好处,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最典型的就是裁撤湘军和留存淮军之举。不裁湘军,恐“权”高震主,危及身家性命;如裁淮军,手中没了底牌,则任人宰割,因此他让李鸿章按兵不动,从自己处开刀。

他在给李鸿章的信中说:“惟湘勇强弩之末,锐气全消,力不足以制捻,将来戡定两淮,必须贵部淮勇任之。国藩早持此议,幸阁下为证成此言。兵端未息,自须培养朝气,涤除暮气。淮勇气方强盛,必不宜裁,而湘勇则宜多裁速裁。”

曾国藩的信写得很直白,但他的用意却很深。朝廷对手握兵权的湘淮将领心存顾忌,直欲除之而后快,为今之计,只有留淮裁湘,才能对清廷可能采取的动作有所牵制。从李鸿章这个角度来看,此事对于他来说有益无害。“兵者尤关天下大计”,手中有兵是硬道理,淮军的兴衰关乎他李鸿章个人的宦海沉浮。李鸿章既看出了清廷的用心,又相当了然曾国藩的意图。因此他决定,顺应两方面的意愿,坐收渔利。他给曾国藩写信,表示支持裁湘留淮的决策,同时强调淮军“改隶别部,难收速效”,同时意味深长地暗示:“惟师门若有征调,威信足以依恃。”这是在给曾国藩吃定心丸。由于曾、李达成默契,裁军工作极为顺利。

而耐人寻味的是,曾国藩在奏折中虽然大声请求遣散湘军,却对他个人的去留问题只字不提。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在奏折中说要求留在朝廷效力,必将落下贪权恋贵之疑;如果自己在奏折中明确请求解职回乡,又会产生多方面的猜疑。比如:可能给清廷以他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尽忠的印象,同时也有可能被许多湘军将领奉为幕后领袖而招致清廷猜忌。曾国藩深切了解到: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功高盖主。因而在事业达到巅峰之际,他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非常妥善地裁减了他的政治资本——湘军。此举成为他官场生涯的代表作之一。

“度”在中国古语中有多种解释。一种是“度量”的意思;还有一种是“限度”。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度”,是后一种“限度”的意思,这种意思是说,要注意事物变化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可能达到的程度。另外,“度”还指事物外部条件对事物对立双方量变的促成度。这就要求战略决策者在调动战略资源和运用战略力量时,要把握住外部条件的变化。这些外部条件有时间和空间的,也有精神和物质的,还有其他方面的。形象地说,“度”的这层意思,类似于中国老百姓所讲的“火候”,把握“度”就是把握“火候”,“不到火候不揭锅”。

老子曾有这样一句名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通俗一点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得再多,说来说去,不如守住一个“中”字。而这个“中”字,就是最佳的“度”。实际上,中庸思想中的“度”的核心就是这个“中”字,这里面有着非常深奥的辩证法思想,深刻反映了中国哲学的精华所在。

孙子也有一句话可与之验证。他说:“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在具体的战略指导上,傲到不可偏执,就要充分留有余地,不可把事做满。如冯梦龙所说:“处在局内的人,常留有一块余地,就会退进在我。这是处世的良策。”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得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亦同此理。

所以,无论有着怎样出众的才智,都一定要谨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要活用中庸处世之道,低调处世,收敛锋芒,势不使尽,从而让自己进退有度、左右逢源。

同类推荐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维持公正,哪怕天塌下来!”:“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豹”战斗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和总设计师。《陈一坚自传》通过陈一坚本人及其50多位同事、亲朋的回忆,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矢志航空报国,命运坎坷、成就卓著的飞机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多彩人生。 本书对于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沿革、关注中国造“冲天飞豹”前世今生的航空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王阳明传:心学大师修炼记

    王阳明传:心学大师修炼记

    书香门第奇葩子,龙场觉悟终得道。平定宁王、讨伐两广,且看一代圣贤的传奇人生。阳明者,姓王,名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一代圣贤。就让我们翻开这本书,看看这样一位文韬武略、拯救大明的“古今完人”传奇却又极其充满坎坷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农门温香

    农门温香

    李紫荆,农女一枚,还没出嫁,就背上了克夫的骂名,没人敢娶,受尽嘲笑和欺负。一朝身死,再次睁眼,身体里是现代的灵魂,从此,谁都别想欺负她!后,有个汉子不怕死的娶了她,还只知道宠她宠她宠她!可没人看好这门婚事,大家都说他会被她克死,却不料,他不仅没被克死,她还旺夫旺到他祖坟冒青烟。只是,她相公‘命中九子’是怎么回事……(爽文,男强女强,1v1甜宠文)(推荐树树老文《农门长安》~)
  • 自然:自然的传奇力量

    自然:自然的传奇力量

    大自然是指狭义的自然界,即自然科学研究的无机界和有机界。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和自然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可以说,我们所见的水、空气、山脉、河流、微生物、植物、动物、地球以及宇宙等,都属于大自然的范畴。研究大自然的科学就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又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而这些科学又都有着繁杂的分支学科:如生物科学又可分为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三大学科;进而又可以分出分子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生理学等;各学科交叉又会衍生出许多分支学科,如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结构生物学等。
  • 乱世最强领主

    乱世最强领主

    沃陵烽火平陵勾,不胜笙歌中谷楼。毫尘微末惊雷起,匠心之道证风流。这是一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水火风雷术法横行的时代。发展科技建立家业,用科学管理理念发展领地,将科技与术法结合纵横战场、争霸天下……一切,都从一道穿越黑洞的闪电开始……
  • 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

    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司汉

    司汉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他有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地理,不一样的历史。同时他又有一样的争霸天下,一样的诡谲毒计,一样的人心叵测。本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热血小胖子,在可怕的逆境中,以他的勇敢,机智,以及些许的运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历史!
  • 天煞毒尊

    天煞毒尊

    “凌歌只是挥了挥手,便有一道浓厚的毒瘴出现,那道瘴气迅速将黑衣人疑惑包裹起来”......凌歌不禁YY自己毒功大成的场景,然而,凌歌不经意间瞥见了自己桌上那朴素的陶土小瓶,想起里面装的还是不能称之为“丹”的药物。“呃,我还是赶紧修炼吧。”
  • 梅花拳系列小说第一部大义梅花拳

    梅花拳系列小说第一部大义梅花拳

    在中国旧社会时期,民间活跃着一大批靠拉大锯(解锯匠)为生的农民,大多都是艰苦出身,尤其是走南闯北的江湖生涯,都练就了一身惊人的胆量。三尺棍是解锯匠必备的工具,人手一把,任何地方只要见到手拿三尺棍的人,便知道是解锯匠,三尺棍便是解锯匠身份的象征。本故事讲的就是以河北邢台东八县几个解锯匠为原型改编的一部长篇小说。他们生在武术之乡,活在旧社会中艰苦讨生活。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与万恶的旧社会抗争,不得不与日本人巧妙周旋,不得不与土匪恶霸斗智斗勇。他们在辽东夜斗无头鬼,黑土岗勇挫日本忍者,血溅乌头岭,三打蒲世仁,山神庙打擂,剿灭黑风口,智擒鲁大头,泸沟桥秘密送信,一夜失三英,飞毛腿大闹宪兵队,刘长青智斗飞天上人,罗家寨逼婚,老虎嘴巧斗狐狸精,竹叶林夜探狐狸洞,三庙口施展法术,五虎斗群羊,大闹河南滩,等等热闹情节尽在其中。
  • 红颜剑

    红颜剑

    两个人,两把剑。两个年轻的人,两把年轻的剑。君子红颜本是人人羡艳的神仙眷侣,成婚之日,高朋满座,宾主相宜,奈何一夜之内鲜血浸染了名剑山庄的整片天空?是她包藏祸心想要抢夺名剑?还是受制于人无奈为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君子剑。七年之后,一场血案让听雨楼重现人世。他搅乱这江湖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他悔了,悟了?还是他不甘,不愿?这瑰丽的江湖啊,处处是生门,处处也是死地。什么才是他想要的?她爱的到底是谁?遗失在山谷的红颜剑静静的等待着她的下一任主人带它完成君子红颜的千年之会。
  • 重刻四明十义书

    重刻四明十义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对你不止一点动心

    对你不止一点动心

    “陈初然,糖吃多了会牙疼。”陆景延看着桌上的糖果量,不禁微微皱眉。他把糖果收了起来。“牙疼是会牙疼,可耐不住想吃啊!”陈初然一脸幽怨地盯着他手中的糖果。陆景延听到这话,嘴角微微上扬,他靠近她耳边,低喃,“你甜地发荒,正如这手中的糖果,我也想吃。”陈初然:………机缘巧合之下,他们成了邻居……在最美好的时光遇见,他和她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来日方长,爱你这件事,我会从一而终。【甜宠无限,放心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