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6600000018

第18章

諸文戒行門第六

依體起修名為戒行

事鈔(上一)云。言戒行者。既受得此戒。秉之在心。必須廣修方便。撿察身口。威儀之行。克志專崇。高慕前聖。持心後起。義順於前。名為戒行。故經云。雖非觸對。善修方便。可得清淨。文誠驗矣。記云。方便有二。即教行也。教謂律藏。必依師學。行謂對治。唯在己修。由本興心。稟教期行以為受體。今還如體而學而修。文明撿察。似偏約行。然離過對治。非學不立。廣修之語。理必兼含。撿察即心心即行體。準疏具三。能憶能持能防。一心三用。無非順受。方成隨行。

約喻顯明受隨二戒

又(中一)云。三者戒行。謂受隨二戒。遮約外非。方便善成。故名戒行。然則受是要期思願。隨是稱願修行。譬如築營宮宅。先立院墻周匝。即謂壇場受體也。後便隨處營構。盡於一生。謂受後隨行。若但有受無隨。直是空願之院。不免寒露之弊。若但有隨無受。此行或隨生死。又是局狹不周。譬同無院室宇。不免怨賊之穿窬也。必須受隨相資。方有所至。

受已示持(壇上說相。須先誦此一段)

事鈔(上三)云。善男子。汝受戒已。必謹奉持。若但有受無持心者。受戒不得。空願無益。寧起行用。不須願求。經論如此。但佛世難值。正法難聞。人身難得。奉戒者難。故上品高達。能受能持。修道會聖。下品小人。能受能破。心無慚愧。現世惡名。不消利養。死入惡道。中品之徒。善不自發。望上而學。可準下流耶。若遂鄙懷。毀破佛戒。不如不受。必須依佛正教順受隨學。五夏已來。專於律部。若達持犯。辦比丘事。修定習慧。會正可期。自此已外。雜學言說。汙染淨戒。定慧無由生者。佛則不許。故律云。若師闕教授。當餘處學。為長益沙門果故(接羯磨經說相文去)。

受隨二能趣果優劣

又云。問。今受具戒。招生樂果。為受為隨。答。受是緣助。未有行功。必須因隨。對境防擬。以此隨行。至得聖果。不雜受體。故知一受已後。盡壽已來。方便正念。護本所受。流入行心。三善為體。則明戒行。隨相可修。若但有受無隨行者。反為戒欺。流入苦海。不如不受。無戒可違。是故行者。明須善識。業性灼然。非為濫述。

業疏(三下)問曰。何名受隨。答。言受戒者。創發要期。緣集成具。納法在心。名之為受。即此受體。能防非義。故名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隨心動用。還熏本識。如是展轉。能靜妄源。若不勤察。微縱妄心。還熏本妄。更增深重。濟緣云。能憶謂時中不忘。能持謂執守不失。能防謂塵緣不侵。由憶故持。由持故防。一心三用。無前無後。隨心動用。語該始終。熏本識者。此隨行中熏。通作無作展轉有四。一對境差別。二起心前後。三來報相續。四入位階差。靜妄源者。語通因果。準下修顯。圓證三身。則究竟永盡。故云靜也。問。瞥爾增妄。即應有犯。若有犯者。則與菩薩戒何異耶。答。制業分之。即無有濫。問。熏有幾種。答。初受作戒熏。熏成無作。次則無作熏。熏起隨行。三則隨中作無作熏。還資本體。若論所熏。通熏心識。問。如起信說。內外二熏。此屬何收。答。彼以真如為內熏。師友教法為外熏。今以一識本真。則為內熏。作無作戒。並外熏耳(制業分者。圓教微縱。犯制結吉。大戒瞥爾。犯名化業。問。若據四分。乃約重緣。微縱犯吉。依何律判。若不依律。那名制罪。答。亦依律也。因涅槃扶談。即成了義。此經有云。出家菩薩遮性等持。羅剎乞囊。菩薩一塵不與。一塵喻微縱犯吉。斯即明據。問。大戒是佛所制。有違亦結制罪。何止化業耶。答。資持云。大乘三藏。制不制別。則大戒是制明矣。但通被道俗。故名化業耳)。

以圓融會即小是大

業疏云。是故行人(召受具人)。常思此行(指篇聚律儀也)。即(此一即字貫下二聚)攝律儀。用為法佛(律儀體本真淨。即用此為法身佛)。清淨心也(即律儀體。亦法身之體也)。以妄覆真。不令明淨。故須修顯。名法身佛。以妄覆真。絕於智用。故勤觀察。大智由生。即攝善法。名報身佛。以妄覆真。妄緣憎愛。故有彼我。生死輪轉。今反妄源。知生心起。不妄違惱。將護前生。是則名為攝眾生戒。生通無量。心護亦爾能。熏藏本。為化身佛。隨彼心起。無往不應。猶如水月。任機大小。

記釋上文先示來意

(以圓決小。小無不大。白四所受。即納三聚。凡持一戒。三聚圓修。先明來致)。

濟緣云。先知來意。眾生識體。本自清淨。離諸塵染。由妄想故。翻成煩惱。又復本來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結業。又復本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差別。由妄想故。翻成生死。今欲反本。故立三誓。一者立斷惡誓。受攝律儀戒。修離染行。趣無作解脫門。復本清淨。證法身佛。名為斷德。二者立修善誓。受攝善法戒。修方便行。趣空解脫門。復本自在。證報身佛。名為智德。三者立度眾生誓。受攝眾生戒。修慈悲行。趣無相解脫門。復本平等。證應身佛。名為恩德。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隨舉一誓。三誓具足。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爾。言有前後。理無各別。如是心受。即發圓體。如是心持。即成圓行。華嚴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淨名云。能如此者。是名奉律。涅槃云。欲見佛性。證大涅槃。當須淨戒等。皆此意也。

重點即字的顯祖懷

濟緣又云。即之一字。點小即大。乃是圓宗融會之意。智論以八十誦。即尸羅波羅密。勝鬘謂毗尼即大乘學。須得此意。可通彼文。

重決一異顯無偏局

(前雖已示。意猶未盡。故又微釋。顯通圓旨)。

濟緣又云。問。三聚三身。為同為別。答。語異義一。隨舉一戒。三聚具足。隨舉一聚。互具亦然。故知初受圓發三誓。隨中奉持。圓修三行。成因感果。圓證三身。三誓即是三聚三身。三聚。亦即三身三誓。三身亦即三誓三聚。心佛無差。因果不二。能如此者。始名圓戒。是波羅密。即究竟木叉也。是知行人。若發此心。若獲此體。當知即是三佛之種。如何自輕。不加珍敬。然雖三戒。彼此互具。至於修奉。恒用攝生。則能任運含攝一切。豈止餘聚耶。問。教有分齊。何須此示。答。為成本宗。分通義故。何以然耶。如前善戒。五十具等。迭為方便。是故受五習十。受十習具。受具習大。故前三戒。並名方便。假宗知權。不住方便。符通深之部意。為稟大之先容。所以鈔敘發心。為成三聚。此明隨行。次對三身。願行相扶。彼此交映。彼則期心後受。此乃即行前修。方見圓宗。深有來致。若爾。既顯分通。何須別立。答。義雖通大。教終局小。不可濫通。故須別立。隨意盡理。不亂宗途。請觀前明實宗。無一心字。次述假宗。無一種字。始見聖師。深體權實。自餘凡愚。未足擬議也。

囑以惠持為成出離

業疏云。今行學者。多依隨戒。忪[勞-力+凡]守護。不知戰兢。本有何意。若不為出。空奉外儀(此中明出須論究盡二種生死)。或以汙心。為名為利。諂誑無慚。詐現持戒。心為業本。終墜生死。不如不受。無犯持也。但順故業。減損集因。故百論中罪福俱捨。為天持戒。名不淨也。又成論云。行者深心。不樂為罪。名淨持戒。持世佛藏云。若不為除我倒。而持戒者。名破戒人。廣訶如彼。記引百論云。有漏淨福(即人天也)無常故尚應捨。何況雜罪福。又云。持戒有二。一者不淨。二者淨。何等不淨。謂持戒求樂報。一者生天。二者人中富貴。何等為淨。行者作念。一切善法。戒為根本。持戒則心不悔。心不悔則歡喜。歡喜則心樂。心樂則得一心(得定)。得一心則生實智(發慧)。智生則得厭。得厭則離欲。得解脫。解脫則得涅槃。是名淨持戒。又準事鈔持犯篇四種分齊。可括諸文。一賊分齊。即上名利諂詐等。二罪分齊。即成論不樂為罪。三福分齊。即百論為天持戒。四道分齊。道通三乘。無非出離。前令反妄。下誡域心。必指佛乘。是今分齊。

唯修事福非出離道

又云。凡出家者。出有為家。為解脫者。謂脫纏縛。此為本也。如五分說。不為解脫出家。不得名僧。次不受供。今有行者。但知持戒。無心在道。道在虗通。達累為本。此而不思。但持戒善。自餘講解。修習觀務。悉為非道。內多瞋忿。久汙淨心。此戒取結。謂為最勝。文是見取。體是欲界。增生下業。若修世禪。緣色緣心。雖經上界。終還生死。未有出期。如鬱頭藍。上極非想。還沉阿鼻。後作飛貍。佛記無出。若修多聞講誦經典。不為解脫。並增欲有。未成無漏。若營世事。供養三寶。塔寺等相。心無欣道。最是我所。或沉下趣。由善造時。自愛憎他。行諂行誑。雜惑成樹。故受鬼趣。相似果報。以心非實。生在惡道。以福事成。故受勝處。

立圓指據教有所憑

(決顯體行。囑勸奉持。故有此文。重提四科。引經示據)。

業疏又云。今識前緣。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矣(前緣等語。通決法體行相也)。故經云。十方佛土。唯有一乘。除佛方便假名字說。既知此意。當護如命如浮囊也。故文云。我為弟子結戒已。寧死不犯。又如涅槃中羅剎之喻。記云。識前緣者。塵沙萬境。無邊制法。無始顛倒。迷為外物。故受輪轉。今知唯識。無有外塵(上伸決戒法意)。故正受時。徧緣法界。勇發三誓。翻昔三障。由心業力。結成種子。自為戒體。應知能緣所緣。能發所發。能熏所熏。無非心性。心無邊故。體亦無邊。心無盡故。戒亦無盡(上伸決戒體意。已下通伸行相。有云。文引二經。但在勸修。然不知立圓。通圓法體行相勸修。後引通證四科也)。當知即是發菩提心。修大慈行。求無上果。此名實道。此即大乘。三世如來十方諸佛。示生唱滅。頓開漸誘。百千方便無量法門。種種施為。莫不由此。故曰。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此即行人域心之處。然而濁世障深。慣習難斷。初心怯懦。容退菩提。故須期生彌陀淨土。況復圓宗三聚。即是上品三心。律儀斷惡。即志誠心。攝善修智。即是深心。攝生利物。即迴向發願心。既具三心。必登上品。得無生忍。不待多生。成佛菩提。了無退屈。此又行人究竟域心之處矣。故下引證。即法華開顯文也。經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十二部中。九部屬小乘。同歸一佛乘故也)又云。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十方皆爾不獨釋迦)。無二亦無三(大小相對為二。三乘相對為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餘乘修證因果色非色等。皆方便假名耳)。既知等者。躡上開悟。由識前緣。若起毀犯。即是犯自心故。增妄業故。淪生死故。汙佛種故。退菩提故。失功德利故。大小經論廣勸奉持。雖不顯彰。聖意在此。若不知此。得失尚微。既知此已。所護既深。所失亦大。理須謹攝。不可微縱。命與浮囊。世人所重。且舉為喻。諸經論說。鵝珠草繫。海板比丘。皆忘生護戒。則壽命浮囊。亦未足為重也。

立圓濫宗釋疑防難

同类推荐
  • 俱舍论实义疏

    俱舍论实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观音玄义记

    观音玄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oughing It

    Roughing 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敕赐滁阳王庙碑

    敕赐滁阳王庙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urious Republic of Gondour

    Curious Republic of Gondou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神级魔头

    神级魔头

    自从得到了大魔头系统,姜无道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1.他必须做坏事2.全世界都是他的敌人3.他要成为天下第一大魔头4.他要征服整个天地,奴役诸天姜无道的宗旨:不服者,杀!读者群:大日魔教495262460!
  • 听心痛的声音

    听心痛的声音

    我们手牵手,是最好的朋友,曾经靠过对方的肩,握过对方的手,亲过对方的脸颊,抱过对方柔弱的身体,也曾不断地在对方耳边说:“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可是。小甜,丢丢,又从什么时候变得分隔两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英群侠传

    明英群侠传

    武林至尊杀道僧,铁捕神探范功高,黄山昆仑九华山,打虎巾帼后人唐,江湖百事逍遥王,名震八方陆道宽,南北镖局刀和斧,墓盗神偷有玄机。这就是江湖传言的十四榜单但更有恶人江霸天武功高强无人能敌,欺男霸女横行水乡,更有阴险歹毒的谋士殷羽风助其大业,二人联手横行彭浬江为所欲为,使得两岸百姓来往船只苦不堪言。少年才子刘志目睹水匪恶行义愤填膺,立誓要剿匪屠魔,开场说书委身于匪营觅良机择英杰,终得武铮相助一战定乾坤还彭浬江锦绣水色。缔造了一个新的传说:武铮之功无人与争,刘志之谋,绝无二智本书纯属虚构系列作品,是泣血伏魔的前传,讲述水颜的身世,冷江的出身,屠炫忠武功和北口沉江,以及武林群雄结盟剿匪的故事。
  • 符魄zero.零舞

    符魄zero.零舞

    在一个十分久远的年代里,久远到人类还没有用“公元”来记年,久远到人类早已忘却了这个时代,天际任然一片灰暗。这里有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们。不过,好在还有忠臣不二的他们。这里,这个飞沙走石一度年轻的战场,就是【异次元空洞】。这异次元空洞的统治者居然是是女神女娲?!哦,难道你还不好奇这飘落的传说?欢迎进入【异次元空洞】!
  • 某不科学的神乐御助

    某不科学的神乐御助

    书友群:780195834主世界以魔法禁书目录+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的原创+同人小说,主角自带系统,偶尔会去其他世界。目前第一卷:魔禁/超炮、第二卷:刀剑神域、第三卷:火影忍者、第四卷:魔禁/超炮、第五卷:Minecraft(我的世界)、第六卷:综合卷写作讨论群:390091175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你让我一见倾心

    你让我一见倾心

    唐辰,以前从来都是与作业相伴,不爱说话,所以也没几个和他关系好的人,凭借着一张颠倒众生的脸,让学校无数少女对他倾心。这些年本来一直都是高冷的校草人设,却在遇到她之后,便自己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话连篇...
  • 沉默的经典:杜弗的动与静

    沉默的经典:杜弗的动与静

    博纳富瓦的诗宗于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以来的象征主义传统,又融入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创新活力,代表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法国诗歌主流。他的诗优美而繁复,时见玄秘,通过语言的创造从日常经验上升到空灵无上的境界。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在整个20世纪法国诗坛上独树一帜。《杜弗的动与静》收入博纳富瓦早期的四本诗集,包括《杜弗的动与静》《昨日,大漠一片》《刻字的石头》《在门槛的圈套中》,均为诗人代表作。
  • 热预

    热预

    “跟我回去,嗯?”“唐先生,我老公要来接我了,麻烦让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