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2900000009

第9章

念佛正愿说

理由智导行由愿兴。行愿得均理智兼备。理智兼备则心心念念总是弥陀。刹刹尘尘皆为净土。自非大愿行力。曷能臻此哉。欲人人证此三昧者。要在信愿深其根本也。夫愿者乐也欲也。欲生西方净土乐见阿弥陀佛。故发此愿。是以凭大愿力直要到彼也。所以慈照云。时时发愿乐慕往生。日日祷祈勿令退失。如无愿心则善根沉没。华严经云。不发大愿是为魔事。所以普贤广无边愿海。弥陀有六八愿门。是知十方诸佛上古先贤。皆因愿力而得成就菩提。不兴愿乐之心不成愿乐之行。故云法门广大无愿不成。是以佛随人之心满人之愿。何况专修念佛愿生净土。安得不遂心满愿哉。忏云。愿我不退菩提心。愿我决定生安养。愿我速见弥陀佛。愿我尽生无别念。唯心净土独相随。又阿弥陀经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又忏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此则谓之四弘誓愿。故我慈照集忏恐人著事迷理。乃云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此四句直明真理。欲令一切人于自性中度了。一切妄念众生。所谓邪迷杂想贪痴嫉妒。嗔恚恶毒等心故。令发大誓愿自性自度也。又于自性中断除一切烦恼。所谓尘劳业识邪思恶念。犹如浮云障覆自性。光明不现。故令发大誓愿。自断除之永不令起。又于自性中修学一切法门。所谓念佛三昧悲智行愿无量法门。故令发大誓愿自悟自修。常无退失直至菩提。不以得少为足。又于自性中自信有佛发大誓愿。常自观照自愿成佛菩提。此乃慈照老婆心切明明。与后人开了一个门户。只要尔诸人自信自肯。从这裹入头悟自性弥陀。达唯心净土入诸佛境界。成就无上菩提。嗟乎世之善人不知此意。向外别求。何异持神珠而巡乞也。可不惑乎。普愿见闻递相劝策。同兴正念早上玄途。觉前前非明后后位。立大志气。奋大勇猛。发大誓愿。誓度无边众生。誓断无尽烦恼。誓学无量法门。誓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誓同一切善人。圆成无上佛道。可谓不得春风花不开。花荣须感春风力。

劝发大愿

慈照云。有行无愿其行必孤。有愿无行其愿必虚。无行无愿空住阎浮。有行有愿直入无为。此乃佛祖修净业之根本也。备观今时信人归投佛会。或为病苦而发心。或为报亲而举意。或为保扶家宅。或为怖罪持斋。虽有信心而无行愿。虽云念佛不达本根。凡修善缘皆为了还心愿。罕有为自己生死。发愿念佛求生净土者。往往香烛道场祝愿回向之辞。皆是表献神明消灾延寿而已。故与经忏本意相违。不合诸佛本愿。纵使一生修诵。不明理趣错用工夫。是谓终日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也。临终所以不得往生净土者。盖无行愿故也。又有一等痴人。投佛受戒乃于三宝前。焚香誓愿云。我若破戒甘当恶病缠身永堕地狱。或言左眼出血右眼出脓。自肯自甘类官司之执结。多见有口无心破斋犯戒。自愿受报痛苦奚堪。甘心堕落之门。自取丧身之兆。殊不知佛祖兴慈运悲。何尝教人如此皆是邪师过谬错。将罚咒以为发愿耳。何惑之甚哉。予尝悯念劝令同发正愿。求生净土愿同作佛。彼则曰我是凡夫。岂敢望生净土要作佛耶。我有此心。又成妄想。予应之曰。不然善知识佛是觉也。净土是心也。此心谁不有之觉即佛也。迷则众生也。世人背觉合尘轮回三界四生六道善恶业缘受报好丑。皆因妄认四大。为我身六尘为实有。随他幻境日夜流转。未尝暂省回光。从生至老惟忧家缘。不办财不称心。愈多愈求愈贪不足。虽曰积善奉佛礼拜作福烧香。只愿富贵荣华长生不死。才做些小好事。便有伏愿数般要保。谷米盈仓蚕丝倍万。子孙光显牛马孳生。才有一不如意便怨佛不保全。日日财喜增添始道天龙感应。如此贪谋正是妄想自不知觉。却言念佛求生净土之说作妄想者。岂不大颠倒乎。凡曰作福尽属有为。盖世间有漏之因。非出世无为之道修行。佛子宜善思惟。今日有缘得逢佛法。当须究本莫竞枝条。一念回光修出世法。愿舍娑婆愿生净土。亦如久客在于他乡。思欲归于故里也。此愿生净土。愿作佛之心。岂可比同凡夫妄想哉。岂不见忏中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者是也。可谓一朝踏著来时路。始觉从前错用心。

慈照宗主示念佛人发愿偈并序

弥陀节要云。念佛之人最急一事不善相应。何以故。虽云持戒念佛。不曾发心愿生净土。皆是埋头过日自失善利。大凡念佛。先要发心。欲超生死往生净土。须以大愿自为主意常须念佛。早晚专心礼拜弥陀。如朝帝主两不失时。日近日亲心口与佛相应。去佛不远。口念心想心愿见佛。发深重愿决信无疑。日久岁深工夫纯熟自然三昧成就。临命终时弥陀接引净土现前。更愿现生之内常遇善知识。不值邪见师。无惑我心不生懈怠。若也如此念佛深信发愿是信行愿三不亏也。临终见佛。即非外来。尽是唯心显现。犹如种子。在地逢春发生。岂是外来皆从地出也。今之修行亦尔。念佛信愿纳在八识心地。临终发现净土弥陀。即非外来皆从自心出也。偈云。

万法从心生  万法从心灭

我佛大沙门  常作如是说

持戒无信愿  不得生净土

唯得人天福  福尽受轮回

展转难脱离  看经无慧眼

不识佛深意  后世得聪明

乱心难出离  不如念佛好

现世无名利  行坐不多罗

则是阿弥陀  发愿持戒力

回向生乐国  正是合行持

千中不失一  释迦金口说

弥陀亲摄授  诸佛皆护念

诸天善护持  见此念佛人

与佛不相远  应当坐道场

转于大法轮  普度无边众

譬如贫家女  腹孕转轮王

诸天常爱护  贫女自不知

腹中有贵子  今此念佛人

其意亦如是  忆佛常念佛

不久当成佛  诸佛善护持

其人自不知  我当生净土

却要来后世  再得生人中

譬如贫人家  地内有伏藏

藏神常守护  不令其有失

贫人自不知  家内有宝藏

逐日趁客作  求衣食自济

今此念佛人  其意亦如是

不知念佛人  具足如来藏

自说我无分  返要生人中

譬如病人家  自有真妙药

不知妙药性  不能自治病

每日床枕边  痛苦受无量

今此念佛人  其意亦如是

不知念佛心  能灭贪嗔病

能为大医王  能为大宝藏

利济一切人  能为大法王

覆护一切众  将为是凡夫

不得生净土  且自持斋戒

后世愿为人  展转更修行

方可生彼国  多见修行人

常作如是说  不称弥陀愿

不合净土经  邪见障覆心

毕竟难出离  非是他人障

皆是自障心  今世不得生

一蹉是百蹉  劝汝修行人

信我如来说  佛无不实语

岂是虚诳言  但当自精勤

一心求净土  因风吹于火

用力不消多  幸有念佛心

回愿超三界  逢宝不取宝

遇食受饥寒  咄哉大丈夫

不见真实意  我今略劝赞

展转传与人  代我广流通

作于如来使  真是诸佛子

真名报佛恩  普愿如说行

同生极乐国

求生净土要在发愿

智度论第八卷问曰。诸菩萨行业清净自得胜报。何必要立誓愿然后得之。且如田家得谷。岂复待愿耶。答曰。作福无愿无所标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如佛所说。若人修少福少戒。不知解脱正因。闻说人天之乐心常愿乐。命终之后各生其中。此皆愿力所致。菩萨求生净土在乎志愿坚强。然后得之。以此故知。因彼愿力得受胜果。古德云。佛果夐绝登之则有阶法。云峻极届之则有渐大心。初发玄德照于来生。弘誓才兴妙愿遍于空界。一念兴志。即尘劫之瑞华。半刻虔躬乃大千之甘露。大庄严论云。佛国大事独行功德不能成就。要须愿力资助引而成之。以愿力故福德增长。不失不坏当生佛土随愿见佛。华严经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乃至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善导和尚修行发愿仪

修净土入观。及睡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西向十声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竟发愿云。弟子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弟子(某甲)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等。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发此愿已一心正念即随意入观。或临卧发愿而睡。或有正发愿时即得见之。或睡时得见。但办专志自然圆满所愿。

白侍郎发愿求生净土文

记曰。我本师释迦如来说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号极乐。以无八苦四恶道故也。其国号净土。以无三毒五浊故也。其佛号阿弥陀。以寿无量愿无量。功德相好光明无量故也。谛观此娑婆世界。众生无贤愚无贵贱无幼艾。有起心归佛者。举手合掌心向西方。有怖厄苦恼开口发声。必先念阿弥陀佛。又范金合土刻石绣纹。乃至印水聚沙童子戏者。莫不率以阿弥陀为上首。不知其然而然。由是而观是彼如来。有大誓愿于此众生。众生有大因缘于彼国土明矣。不然则南北东西。过去现在未来佛甚多矣。何独如是哉。何独如是哉。唐中大夫太子少傅白居易。当衰暮之岁中风痹之疾。乃舍俸钱命工人。杜敬宗按阿弥陀无量寿二经。画西方世界一部。高九尺广丈有三尺。阿弥陀佛坐中央。观音势至二大士侍左右。人天瞻仰眷属围绕。楼台伎乐水树花鸟。七宝严饰五彩彰施。烂烂煌煌功德成就。弟子居易。焚香稽首跪于佛前。起慈悲心发弘誓愿。愿此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者。愿离苦得乐断恶修善。不越南部便睹西方。白毫大光应念来感。青莲上品随愿往生。从现在身尽未来际。常得亲近而供养也。欲重宣此义。而说赞曰。极乐世界清净土。无诸恶道及众苦。愿如我身老病者。同生无量寿佛所。

凭济川施经发净土愿文

其略曰。予之施经一事而具二施。何故以财赎经。是谓财施。以经传法。是谓法施。按佛所说。财施后世当得天上人间福德之报。法施当得世智辩聪。盖世之报当知此二报者。皆是轮回之因苦报之本。我今发愿。愿回此二报。临命终时。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为胎托质于中。见佛闻法悟无生忍。登不退阶入菩萨位。还来十方界内五浊世中。普见其身而作佛事。以今日财法二施之因。如观世音菩萨具大慈悲。游历五道随类化形。说诸妙法开发未悟。永离苦道令得智慧。普与众生悉得成佛。乃予施经之愿也。

右出舍经碑凭察院施经。不求人天路上富贵聪明。而以此功德悉回向净土愿见弥陀。可谓智识高明深达佛理大乘人也。嗟见莲社人终日念佛而求后世福报。岂不谬哉。予愿一切人同生净土。故举凭察院施经发愿文。与诸人作样子凡有修福念佛。乃至一毫之善悉皆发愿回向西方。有所归趣。临终定生净土也。

同类推荐
  • 红楼梦

    红楼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白经

    太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onditions of Existence

    The Conditions of Exist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漏网喁鱼集

    漏网喁鱼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ome Roundabout Papers

    Some Roundabout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上古清河

    上古清河

    清河中的每一个灵魂的都是被净化过的,每一个都是可以直飞上神的。但不知为何,都不愿飞升,只是一心一意的守护清河。——“清河,你为什么不想守护自己的河道?哪里可都是上神实力的元神啊。”——“切,那些不过是我的小跟班罢了,我寻的不是想要跟随我的人,而是我想跟随的人。”只见阎王大人伸出手,一把将清河搂入怀中说到:“你们别听她吹牛,她这个人就是欠管教的,待我将她带回清河好好教育一番。”
  • 幼学求源幼学须知

    幼学求源幼学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司梦人

    司梦人

    平淡如你,超凡为仙。仙界之上,万神之尊,名为自在。每个众生都在不经意间追寻着生命的真相,但每个真相终究是虚无之中的幻像。面对着孤寂苍白的无穷宇宙,经历着如影随形的锐利时光,千秋万世,轮回几度,又有谁能与你同在,幽悠炽烈,历劫沉浮?
  • 末世之姐开挂了

    末世之姐开挂了

    末世土特产是什么?超人?丧尸?妖魔?还是各种恐怖的厉鬼?不、不,应该是各种异能者,飞天遁地无所不能,酷炸天的产物。我苏米米,原本也是这类精英之中的精英,却让自已作死给作没了。苍天、大地阿!我后悔了,还好老天爷开眼了,竟然让她开挂了,重生回到了高中时代,人生的转折点。这次姑奶奶绝对不会活的那么窝囊,誓要脚踢白莲花,拳打穷屌丝,火烧连盟军,手推优质男,怎么精彩怎么来。呃?等等,怎么情况跟我想象的不一样啊!“小妮子,赶紧从了爷吧!”“从,从你妹啊!姑奶奶好不容易重活一世,怎么着也得找个阳光、帅气、任劳任怨,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超级优质男,就你这种货色,那里凉快那里去,我闪”“哟喝,还真敢说啊!给我回来。”
  • 常识

    常识

    托马斯·潘恩(1737—1809),英国出生,后来拥有美国国籍。他在诸多领域都成为一代翘楚。他是政治活动家、哲学家,又是一个革命者。尤其作为一个革命者(revolutionary),他被列入美国建国之父行列。之所以被冠以“革命者”头衔,是因为在美国革命之初,他撰写了两本小册子。这两本小册子,都在后来的革命风潮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煽动作用。其中一本就是这本《常识》。这本小册子所起的最大作用,就是它将“共和”理念传播开来,燃起人们“独立”和从军的热情,与英国这个强大的统治者一决雌雄的强烈愿望。而且,它不仅仅有启发,还有解决方案。它给民众指出英国专制的危害,其司法制度的腐朽性;它还告诉民众,应该建立一个自由的国度。托马斯·潘恩知道有很多人从开始时就幻想着与英国统治者妥协。他在小册子里告诫民众,只有“独立”,才是通往自由之路。托马斯·潘恩的写作风格也十分了得,他懂得要使用生动的言辞,激发民众的潜在热情。他在这本小册子里所使用的语言风格,也成为后来很多政客们惯常使用的文风。可以如此说,正是因为有了《常识》,读过它的民众,才在内心里坚定了走独立道路的决心。也正是因为有了托马斯·潘恩,才有了美国革命走向成功的理论保证。因此,称托马斯·潘恩为“美国之父”之一,不会令人感到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