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歸音釋
如來
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
佛
梵音具云。佛陀。此云覺。功成妙智。道登圓覺。故名為佛。葢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覺具三義。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肇法師曰。生死長夜。莫能自覺。自覺。覺他者。其為佛也。福慧具足。金身丈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巍巍堂堂。眾聖之師。四生之慈父也。
世尊
佛有無量德。亦有無量名。今以十號德具。為物欽重。天上人間。所共尊故。故曰世尊。
麨
音炒。熬米麥磨為粉屑也。
三昧
此云正定。
僧
梵音具云僧伽。此云眾。謂清淨和合眾。乃四比丘已上之稱。受持如來二百五十大戒。所謂禁戒守真。威儀出俗。故名僧也。
呵梨勒
此云天主持來。此果為藥。功用至多。無所不入。俗名訶子。
五比丘
一憍陳如。二馬勝。三跋提。四婆敷。五拘利。
四諦法輪
苦集滅道也。
阿羅漢
此云無著。亦云不生。又名應真。謂一切煩惱斷盡。於後世中。不受生死果報。應受一切人天供養故。
耶舍伽
此云寶稱。
舍利弗
此云身子。
目犍連
此云釆菽氏。二人共領五百門徒。從佛出家。俱成阿羅漢。
三迦葉
一優樓頻螺迦葉。二伽耶迦葉。三那提迦葉。此三兄弟。領一千徒弟。俱從佛出家。成阿羅漢。
須跋陀羅
此云善賢。年一百二十歲。聞佛涅槃。來至佛所。聞法悟道。出家成阿羅漢。
梵志
梵語婆羅門。此云淨行。亦云梵志。梵者淨也。謂是梵天之苗裔。唯天竺國有。餘國所無。其種別有經書。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如此方儒宗。或出家。或在家。多恃己道術。我慢人也。
四不壞信
歸依三寶。并正法也。
釋迦文
梵語釋迦。此云能文。是此方之言。義名能儒。亦名能仁。是姓也。號牟尼。此云寂默。
三世佛
三世者。過去。未來。現在。
五分所成
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脫。五解脫知見。佛以此五法成身。即五分法身。
學無學
學。即初果。二果。三果聖人。有餘煩惱。尚須學斷。故名為學。四果阿羅漢。煩惱斷盡。故名無學。
貝葉
梵語貝多。此云岸形。其葉長廣。其色光潤。凡所書寫。皆采用之。
三藏聖教
經。律。論。
十二部經
一契經。二重頌。三授記。四孤起。五無問自說。六因緣。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未曾有。十二論義。
三智
一一切智。謂於一切內外諸法。能知能解。是聲聞緣覺之智。二道種智。謂用諸佛一切道法。發起眾生一切善根。是菩薩之智。三一切種智。謂能以一種智。知一切諸佛之道法。知一切眾生之因種。此是佛智也。
三諦
三者。空。假。中也。諦者。審也。謂諦審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諦。真即真空。泯一切法之謂也。即假是俗諦。俗即世俗。立一切法之謂也。即中是中諦。中即中正。統一切法之謂也。
三乘
一菩薩。二緣覺。三聲聞。
七眾
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式叉摩那。四沙彌。五沙彌尼。六優婆塞。七優婆夷。
四向
須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向。
四得
四果聖人。
六神通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知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六漏盡通。
世間八法
一利。二衰。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
五德離身
亦名五衰相。一寶衣垢穢。二寶冠華萎。三腋下汗流。四身體臭穢。五不樂本座。
天帝釋
梵語釋提桓因。此云能天主。謂能為三十三天主也。姓憍尸迦。
忉利天
梵語忉利。此云三十三。是欲界第二天。居須彌山頂。四面各有八天。帝釋居中。共為三十三也。
阿惟越致
此云不退轉。證無生法忍菩薩。乃得不退轉地。
毗婆尸
此云勝觀。
鬻
音欲。賣也。
南無
此云歸依。歸是反還之義。謂反邪歸正也。依是依憑。謂憑三寶得出三塗。及三界故。亦云歸命。謂心馳散六塵。令舉自命根。還歸本源。故曰歸命。又舉自身命。歸投三寶。即以三寶為所歸。所歸以救護為義。如大方便經云。譬如人有罪於王。投向異國。以求救護。異國王言。汝求無畏。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相救護。眾生亦爾。繫屬於魔。有生死罪。歸向三寶。以求救護。若誠心三寶。更無異向。不違佛教。魔王邪惡。無如之何。
摩尼
此云離垢。即如意珠寶也。
涅槃
此云圓寂。德無不備。謂之圓。障無不盡。謂之寂。舊云不生不滅。乃三乘聖人所證者。
阿修羅
此云非天。亦云無端正。男醜女端正故。宮殿園林七寶所成。居大海底。常與天鬥。
摩竭魚
此云鯨魚。眼如日月。齒如白山。口如赤谷。所謂吞舟魚也。
毗尼
此云善治。謂自治貪瞋癡。亦能治眾生之惡。即律藏也。
阿毗曇
此云無比法。即論藏也。
阿含
此云教。亦云法歸。謂萬法之淵府。總持之林苑。乃大小乘教之通號。而小乘中別出四部。一增一阿含。二長阿含。三中阿含。四雜阿含。
阿鼻地獄
亦云阿毗。此云無救。亦云無間。罪人在中。一劫受苦不可救。而無彈指頃息苦故。在贍部洲下。第八重。縱廣八萬由旬。一人多人。皆徧滿其中。
阿難
此云慶喜。是佛從弟。出家侍佛。為傳燈二世祖。
南贍部洲
此云勝金洲。其土南狹北廣。縱廣七千由旬。居須彌山南。
舍利
三乘聖人身骨。皆名舍利。
西牛貨洲
彼土多牛。以牛為貨故。其土縱廣八千由旬。形如滿月。居須彌山西。
東勝身洲
勝南贍部洲故。其土東狹西廣。形如半月。居須彌山東。
北俱盧洲
此云勝處。其土方正。縱廣一萬由旬。居須彌山北。
辟支佛
此云緣覺。悟十二因緣得道。中乘聖人。
十善
身不殺。盜。婬。口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不貪。瞋。邪見。
沙彌
此云求寂男。出家稟受十戒。
沙彌尼
此云求寂女。受持十戒。
式叉摩那
此云學法女。於二年中。修學六法。然後受比丘尼戒。
比丘尼
此云乞士女。稟受三百四十八戒。
比丘
此云乞士。外以乞食資身。福利檀越。內以乞法資心。而長慧命。稟受二百五十大戒五戒音釋。
至真等正覺
如來斷盡一切煩惱。令身口意清淨。無染無著。無虗妄。故名至真。以一切平法。開覺一切眾生。成無上覺。故名等正覺。
三惡道
亦名三塗。謂地獄。餓鬼。畜生。
自在天
梵語婆舍跋提。此言他化自在。謂奪他所化而自娛樂。別行疏云。是欲界頂天。假他所作。以成己樂。即魔王也。若大自在天。則居色界頂。字威靈帝。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云無上正等正覺。乃諸佛所證之道。
三十六失
善惡所起經云。飲酒三十六過。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三因與鬥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秘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婬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獄。受苦無窮。
五陰
色。受。想。行。識。
五欲
色。聲。香。味。觸也。又財色名食睡。亦名五欲。
五葢
一貪欲。二瞋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葢也。
五神通
如上六神通。除漏盡通。
五道
一天。二人。三地獄。四餓鬼。五畜生。
黠慧
上音轄。堅慧也。
閻羅王
此云雙王。地獄主也。贍部洲下。過五十那由他。是其住處。
伊羅鉢龍王
伊羅鉢。此云臭氣。樹名也。此龍迦葉佛時。作比丘。因折此臭樹葉。遂墮龍中。頭上生此臭樹。受大苦惱。因以為名。
四等果人
一須陀洹果。二斯陀含果。三阿那含果。四阿羅漢果。
四禪
初禪定。二禪定。三禪定。四禪定。梵語禪那。此云靜慮。
四空定
一空處定。二識處定。三無所有處定。四非非想處定。
阿那般那
此云出息入息。即數息觀也。
酒澱
音電。
橫罹
音離。遭也。
一天下
即南贍部洲也。
果蓏
音裸。在木曰果。在地曰蓏。即蔓生者。
旃陀羅
此云屠者。即屠殺手。
摴蒱
上音樞。下音蒲。老子入胡作。今人擲之為戲。
泥犁
此云無有。謂無有喜樂。或言無赦處。即地獄也。
煖法
如人以木鑽火。火雖未出。先得煖相。譬行者修四諦觀。以定資慧。加功用行。以智慧火。燒煩惱薪。雖未得無漏之智。已得智火前相。故名煖法。若觀行轉明。善根無退。見道即證須陀洹果。
檀波羅蜜
梵音檀。此云施。波羅蜜。此云到彼岸。
揣
音團。
四天下
即四大部洲。
頌願
即經中佛所說偈。呪願於彼。令得善利。如有頌云。世間五欲樂。或復諸天樂。若比愛盡樂。千分不及一。由集能生苦。因苦復生集。八聖道能超。至妙涅槃處。所謂布施者。必獲其義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八戒音釋。
布薩
此云淨住。又云天語淨住。人語或云精進。亦云長養。通僧及俗。俱稟修行。所謂淨身口意。如戒而住也。
八日十四日十五日
此以上半月。下半月。各三日言之。下半月。二十三日。即上半月初八日。二十九。三十日。即上半月。十四。十五日。此名六齋日。
尸羅
此云清涼。即戒之別名。謂能持戒。則貪瞋癡諸煩惱。得清涼故。
明相出時
謂日未出前二刻也。又云觀見手掌文時。
五眾
即出家五輩。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式叉摩那。四沙彌。五沙彌尼。
三惡八難
三惡。即三惡道。八難者。前三即三惡道。四長壽天。壽五百劫。外道得無想定。故生其處。五北俱盧洲。六盲聾瘖瘂。七世智辯聰。謂世人邪智聰利。躭習外書。不信出世正法。八生在佛前佛後。此八者皆不得見佛聞法。故稱為難也。
輪王
輪王有四。金輪王化被四洲。銀輪王則政隔北俱盧洲。銅輪王則除北俱盧。及西牛貨洲。鐵輪王則唯贍部洲。此四輪王將即大位。隨福所感。有大輪寶。浮空來應。則感有金銀銅鐵之異。故為四焉。
梵王
居色界。初禪二禪中間。統小千界。
薩雲若
此云一切智相。因名般若。果名薩雲若。
四恩
一父母恩。二眾生恩。謂無始劫來。一切眾生。輪迴六道。於多生中。互為父母故。三國王恩。四三寶恩。三寶是良福田。能令眾生。出生死苦。至涅槃樂。
三有
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有生有死故也。
六欲天
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
色無色界天
色界。即四禪天。無色界。即四空天。
聲聞
修四諦法。證得小乘四果。
緣覺
梵名辟支佛。如前釋。
鬘
音曼。貫花以嚴身首也。
五濁惡世
一眾生濁。謂諸眾生。不畏惡業果報。不修善法。二見濁。謂邪見增盛。不修善道。三煩惱濁。謂諸眾生。多諸愛欲。貪瞋癡盛。惱亂心神。四命濁。謂人壽轉減。百歲者稀。以惡業增故。三十二十十歲。壽數長短不定。五劫濁。謂刀兵。饑饉。疾疫。三災起時。眾生更相殺害也。
迦旃延
此云文飾。亦云不定。
四果
即上四果等人。
菩薩
梵語具云菩提薩埵。今人尚略。故云菩薩。菩提。佛道也。薩埵。此云大心眾生。謂有大心入佛道也。又薩埵。名成眾生。謂用佛道成就眾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