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4600000069

第69章 兵政十一塞防上(4)

蒙古像教志序

龔自珍

夫染衣出家。沙彌之律也。肉食不淨。大慧之聞也。諸肉勿食。泥洹之訓也。讚歎毀戒。波旬之徒也。然其生於邊地。不生地穀。以畜牧為耕作。以血肉為饔。宗教既黃。相沿已久。有乖壞色之訓。聯別白衣之儔。戒或遮之。教必諒之。蒙古五十一旗。及喀爾喀四部。皆宗黃教。黃教之祖。曰宗喀巴。若具云者。租烏鞥卡巴羅阿阿鄂補匝阿昂查阿克巴阿也。自稱文殊師利之瑚必勒罕。生于額納特珂克地。而唐古特。庫車淖爾。四衛拉特之地。遍相宗祖。其法嗣之派繁衍難備述。述兩大支。曰在藏坐者。曰到蒙古住持者。在藏坐者又分兩支。宗喀巴第一弟子。曰根敦珠巴。實第五十四輩之達賴喇嘛。是為舍位出家之第一輩。遞傳至七輩噶爾藏加莫磋。當準噶爾擾藏時。 聖祖救其亂。噶爾藏加莫磋避至青海坐。 聖祖送之。俾歸于藏。至今傳付不絕。皆以其呼必勒罕為之。此一支也。第二弟子。號為班禪額爾德尼。名曰刻珠尼曲結。若具云者。刻珠尼馬曲結嘉勒布格爾也。至第四輩。名羅卜藏曲結嘉勒燦者。始與蒙古通。自蒙古至 盛京。受我 太宗皇帝冊封歸。死後。其瑚必勒罕遂有喀木之地。又九傳矣。此一支也。兩支外又有兩小支。一曰紅帽噶瑪巴。一曰黑帽沙瑪納。皆稱呼圖克圖。避達賴班禪位號。沙瑪納呼圖克圖之後。日就衰滅。噶瑪巴之後。近世有林沁班珠爾者。稱沙布隴於庫車淖爾。為庫車淖爾察罕諾門之屬僧。則並不敢號呼圖克圖矣。其來蒙古住持者又分三支。最先者曰帕克巴巴喇密特。是其道北行之始。凡六傳。至元順帝時。阿難達瑪第喇嘛。與帝爭政事。怒而歸于唐古忒。中絕凡八九十年。而索諾木札木蘇重至。又十餘傳。至邁達哩止。為一支。宗喀巴有第三傳嫡嗣。曰蘇爾第其瑚畢勒罕。託生喀爾喀地方。稱哲卜尊丹巴呼圖克圖。又兩傳。進丹舒克於 世祖朝。至今凡十六次瑚必勒罕。號位亞於西藏之達賴。而幾與班禪埒。又一支也。康熙間。有喇嘛章佳胡圖克圖。自藏來朝。其人乃是第六輩達賴羅卜藏札木蘇之支嗣。 聖祖優禮之。命其住持于多倫諾爾之彙宗寺。其第二次瑚必勒罕。 世宗優禮之。命其住持多倫諾爾之善因寺。其第三次瑚必勒罕。賜對 高宗朝。大加獎異。命其來京更定大藏經。應真名號。乃取自後漢至唐。各譯主所譯。悉以今藏語更校成。又以其圖首楞嚴已亡。借此土本四譯而歸。又佐莊親王辦理同文韻統。於四十一年趺逝京師。今又再瑚必勒罕矣。是最盛而最後出。又一支也。五支之徒。其論輪迴因果報應。與古德神不滅論合。其論初形狀。天地眾生日月。種種成立。種種出生次序。與樓炭經合。其書與符印明合。其念與聲明合。自漢以來。譯經之例。例不翻。疏抄之例。亦不妄釋。是密語。咒是秘印。佛無秘密義。有秘密語。既不譯不疏。徒恃音準。音若不準。妙陀羅尼。雖誠求之。亦恐迂窵矣。今按自修多羅至優波提舍。各有神咒。小者取用禁制神鬼。作諸幻術。大乘之。三世諸佛。由此出興。不可思議。具如首楞嚴說。且凡外道六師。亦能幻出宮殿天龍女樂大火大水。乃至幻一日演成極長。幻長日促成剎那境界。種種靈怪。聲靈故。符佛口故。又凡人世所求年命五欲。誦皆得。聲靈故。符佛口故。以上之事。天竺神僧。生于拉撒。視為固然。即蒙古道高喇嘛。尚能近似。而此震旦。耳根非劣。耳識非殊。雖有高僧。不臻神悟。故撰象教志。專以推尊因明門中聲明一門。而非讚歎夫食肉衣黃墮邪師見也。

聖人神道設教。因地制宜。此亦 國家控馭撫綏之一大端也。故錄之。

河套志序

儲大文

質夫陳君嘗分巡甯夏。甯夏東四十里。橫城東。即河套境。洎寓秦。纂河套志一卷。此君克勤其官之符也。予爰序之曰。要哉言乎。雖夏州暨六州圖經。不是過矣。夫明人議河套疏。無慮百十家。然而河套訖棄。既棄而訖不克復者。繇圖志胥佚。無所考覈故也。今君是志。自周朔方南仲建城。秦蒙恬收河南地。以陰山為塞。置新秦中四十四縣。徙臨河適戍以充實之。王恢曰。壘石為城。樹榆為塞。匈奴不敢飲馬於河。漢衛青收河南地。置朔方郡。隸三封修都朔方臨河呼酋窳渾渠搜沃野廣牧臨戎十縣。募民徙者十萬口。復置南部都尉治。徙山東貧民於關西北地朔方新秦中七十餘萬口。主父偃曰。河南地肥饒。北阻河。請城之。省轉戍。廣中國。攘外之本也。經畫河套之首議也。後漢朔方郡。隸臨戎三封朔方沃野廣牧大城六城。而度遼將軍跨河為營。以控制河東。西晉朔方郡廢。赫連夏建統萬都城。北魏置夏州。度河北列六鎮。北齊置朔州。隋置勝州榆林郡。而豐勝夏三州間。畫河為固。以居啟民。唐朔方軍經軍。轄六胡州。而度河北列三城。設紇那牛心山諸戍。千八百餘所。後置夏綏銀節度使。拓跋思恭遂世有銀夏綏宥靜五州地。通典曰。太宗納溫彥博議。置突厥餘種於河南朔方之地。元和志曰。高宗調露元年。以降突厥置魯州麗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以唐人為刺史。謂之六胡州。武后長安元年。升為匡長二州。中宗神龍二年。置蘭池州都督府。分六州為縣。元宗開元十年。復置魯州麗州塞州。遷北人於河南。及江淮間。二十六年。還所遷北戶。置宥州。宥州本漢三封縣地。天寶中改甯朔郡。後寄理於經略軍。憲宗元和十五年。復置宥州於長澤縣。宋雍熙中廢夏州。後熟番來義二族居之。併於夏。而唐龍鎮訖靖康時。為市易地。元豐志曰。唐龍鎮地勢險峻。東至黃河二十里。河東曰東纏。河西曰西纏。騎兵所不能越。金取宋六館舊地。元廢宥州。至元八年。立平夏中興行省以隸之。明棄東勝而守綏德。後又舍綏德而守榆林。棄河套於外。甯夏反在其北。孝宗十四年。北部遂駐牧不復去。班絕域矣。此河套置廢之本末也。繇朔方郡度河。東經五原雲中境。又東南經雲中楨陵縣南沙南縣北。又東屈西南過沙陵縣西。又南過赤城東。又南過定襄西過桐縣。河流二縣之間。以達西河。繇賀蘭山尾度河。逕接陰山之高闕陽山馬陰山陶山鍾山。凡昔號陰山。今號大青山者。且不翅千里有奇。又屈南經赤石山麓。而入偏頭之連山削壁。保德之天橋峽。石州之孟門山。以達龍門而浮轉運。載筆寫契之材木。暨豐州新秦中粟米者。此又河套三面形勢。而臨河指畫以藏是志者也。夫明人棄東勝又棄河套。築大邊城。王瓊又棄徐廷璋黃河石嘴之牆。蹙地二百里。秦紘徐斌水青沙峴之墻。號為二邊者。又復久以湮沒。不少存形。惟恃楊一清西距河東接大邊之橫城。牆裁四十餘里。王瓊之西距乾乾溝。北過定邊。又西過花馬池。又西過興武營。北接新邊牆二百三十餘里。唐龍之改築定邊花馬池牆四十餘里。劉天和之北起乾溝。西過乾。接二邊築城六十餘里。凡三百里。暨余子俊榆林鎮中路東路之舊邊牆。而陰霾浮壅。大率如定邊營南北二沙。比以此明邊患彌深。而河套圖志之宜考覈尤亟也。

今君是志。其編錄河套者。曰。河套。東西袤二千里。南北廣八九百里。首尾或五六百里。或三四百里。河水三面彎環。差類河州莽刺捏工二川小套。而雄闊且倍徙之。山有犁元麥海子牛心駱駝甕石崖沙嶺。川有紅鹽池長鹽池舊花馬池月兒海北海子川海子葫蘆海鴛鴦湖咂把湖叉罕腦兒可可腦兒圁水紫河鮓鮑河石崖河佛堂溝野馬灣那諾井。故城少存形者。有唐龍鎮麟州故城。連谷城銀州故城。金肅城連城武花城剋運城林州城紅子城黃羊城古城子白城子交城子忻都城石川城叉罕腦兒城峰城兒省嵬城。又有耿波黨把漢波黨佛堂寺狄青牢石牌樓。此業已舉其大凡矣。迺若東繇紫塞城經黃甫川。渡太子灘。娘娘灘。以達偏頭之唐家會。渡岢嵐之樓子營。西入紅山堡馬鞍山。以達橫城堡鎮遠關。而并循河西岸。以達賀蘭山後。南繇那諾井。可可腦兒。南入花馬池鹽場堡定邊營。以達乾乾溝。而環慶平固。罔不可達。又東繇忻都城。南入宋栲栳城兀刺城保安軍。以達蘆關。又東繇白城兒。南入紅山市左右而西。越無定河。以達魚河。歸德大川之衝。東達榆林鎮之城東駝山沙峰城下海潮寺。又東繇邵家梁甕山。迤東南間道。繇飛鴉川。取萬戶路。以北達宋麟州。今神木縣永興堡地。而清水橫城。分道南入。又經沙井驛臨河堡岳家樓。突至漢伯堡。以達靈州之大沙井。北繇君子濟盛樂渡。以達大小紅山口蚰蜒徑蜈蚣壩筆寫契襖兒都司。此又河套四至八達之樞要。而熟繹君志可以旁推交通者也。又若繇黃河石嘴西岸。經石臺壞洞黃羌頭灣雙河堡沙棗樹白塔。而達船站。又繇船站經歐德。而達達希圖垓。又繇達希圖垓。經布克特之東。而達鄂爾博爾阿博。又東繇鄂爾博爾阿博。經達拉布隆布古圖薩察莫都回蜆哈拉吳素都勒。而達烏蘭託落海。又東繇烏蘭託落海。經特木爾吳爾虎烏蘭諾爾紀特庫。而達哈刺烏蘇。又繇哈喇烏蘇。經鼐珠爾。而達喀喇蘇巴克。以北達喀喇蘇巴。南達偏頭。以西達葭州。東達老營堡ㄚ角山右衛。而北繇白道黑河。以達大青山者。此又以黃河故道計水程。而隔河套境即可步量也。夫君子濟盛樂渡。燕魏所交爭也。河清軍金肅軍。遼夏所交爭也。夏州城。則齊神武自北水攻之蹟。紅鹽池。則王威甯自南夜襲之勳也。舊花馬池舊邊大塞。則又本築於余青神。而棄於王晉溪者也。迺若志析支城渠搜城。則可參禹貢之註。志沙南。則可正懷仁志之。虞青白紅白之易溷。則志紅鹽池長鹽池。虞套馬駑下之說。則志紫河馬。虞前強後弱之說。則志套馬慣射兔。地煖宜畜駝。而麥山鐵以為兵。河柳以為笴。虞易取難守之說。則志赫連夏蒸土築城。暨秦漢諸故城。以破土淺沙深之疑。又志紅柳林園。沃野秸。而并志黃羊青羊魚諸物產。虞趙元昊芟草之策。唐襄文火攻之辯。則志野囗囗草酥油草白茨什把。以裁其利否。虞唐于將作議造戰艦。教水師。明巡撫張文魁戰艦之難成。則志北魏旌旗樓櫓。暨洛京材木之盡出陰山者。而尤歎甯夏水工之果為天下長技也。然則葉文莊之議河套無庸復。余青神之報榆林工。翁襄毅之駁復套議。得此而其說盡破。宜偕漢主父偃之議。北魏元暉業之經畫六鎮。曾襄愍之復套十二策。王襄毅之議套中款市。胥傳夏州暨六州掌故也。故曰陳君是志。綜秦邊紀而舉其要者也。

論青海事宜書

龔自珍

委檢各件敬檢上。青海本番地也。番子是吐谷渾之裔。唐以前實強。後少弱。亦不失為大國。一見逐於正德間之蒙古阿爾禿斯。再見逐於 國初衛拉特固實汗。三見逐於三傳之羅卜藏丹津。羅卜藏丹律者。叛 世宗朝。以覆固實祀。故今之青海和碩特。則並非固實嫡種矣。今和碩特二十有一旗。是不從羅卜藏丹津叛者。其餘喀爾喀一旗。輝特三旗。土爾扈特四旗。皆以雍正末乾隆初陸續徙往。以地未實故。與和碩特分居番子故地。天道好還。強弱迭代。今番子之事。必聲言報先世之仇。名近正。力近強。必非各旗所能禦。湟中諸旗距番遠。尚可自活。河北之帳必危。自然之勢也。聖者貴因天運之自然。矧番子未嘗獲罪 天朝。古未有外夷自相爭掠。而中朝代為之用兵者。且蒙古亦何可令之強。強即弗恭順。傳曰。糠及米。羅卜藏丹津之前事。可為之續邪。番人蒙古皆信佛。大喇嘛察罕諾門汗一旗最富盛。貧番子往往賴其牛羊以活。喇嘛位號。在西藏達賴之下。并在漠北哲卜尊丹巴之下。僅與後藏班禪比。若朝廷許進其位號。許造廟宇。必肯出力。以佛法兩勸而兩罷之。不調一兵。不費一粟。以外夷和外夷。智之魁也。今兵力物力。皆非開邊釁之會。克則殺機動。不克則何以收事之局。於事前思之。惟大喇嘛雖富而弗傳子。雖有功而無後患。無事則無患。有事則可用。此 列聖尊崇黃教微指也。走雖明習。何敢妄論邊事。承咨采再四。故條出大。以附直而勿有之義。其地形道里各件。程府丞昔歲開斜方而得之者。想明核。走處僅一分。覽畢當見還也。

論會典地圖里差書

程同文

所要里差各處經緯度。今日始得暇。檢尋註出。東三省吉林之北。有城曰烏喇打牲。黑龍江之北。復有打牲處。此皆打牲人所居。亦為添出。又青海蒙古及前後藏。俱隸典屬。而里差不及之。亦為缺典。茲補青海黃河源。以存青海蒙古之概。補布達拉札什倫布。以備前後藏。布達拉者。前藏也。札什倫布者。後藏也。由青海入藏。以木魯烏蘇為界。由四川入藏。以察木多為界。而阿里在後藏之西。為藏之西境。故亦及之。承垂詢雅薩克一條。足徵細心。舊會典所載經度五十一有奇。偏西度十七分者。乃尼布楚城也。其曰偏十七度者。度為分字之。尼布楚自康熙二十八年。與俄羅斯定界後。此城已入俄羅斯境內。自不應列入。雅薩克城。為中國土壤。居黑龍江全境之北。詳其里差。未為不可。但此城遠在尼布楚之東。經緯度皆不同。捉瓜替李。殊憒憒矣。又所示經緯度皆同諸處。惟布魯特安集延係兩部落。萬無同理。今更正。若阿巴噶阿巴哈納爾。雖亦兩部落。但係同祖。即今兩部落之左翼兩旗同境遊牧。其里差同者。當指兩左翼旗。若阿巴噶右翼。阿巴哈納爾右翼。乃各為遊牧。在兩左翼之西。舊會典遺之者。與科爾沁六旗。衹載一旗。鄂爾多斯七旗。衹載一旗者同例。謬難盡糾。惟有仍之而已。若布隴堪布爾噶蘇台。若薩克薩克圖古里克者。各合八字為一地。名布隴堪。亦有節去下五字者。薩克薩克圖古里克則不能節也。崆格札布堪。乃兩河名。若指兩河合處。則經緯度不符。若按舊經緯度處。札布堪河實經之。崆格河不相涉也。或改為札布堪河阿爾洪。則經緯度恰合。札布堪河甚長。里差當指其一處。札布堪河阿爾洪者。言札布堪河之側。有阿爾洪山處也。以他處例之。如曰克嚕倫河巴爾城者。言克嚕倫河之側。有巴爾城處也。曰喀爾喀河克勒和碩者。言喀爾喀河之側。有克勒和碩山處也。曰圖拉河汗山者。言圖拉河之側。有汗山處也。曰鄂爾坤額爾德尼昭者。言鄂爾坤河之側。有額爾德尼昭處也。唐古特語。謂廟曰昭。額爾德尼昭者。喇嘛廟也。曰額爾齊斯河齋桑諾爾者。言額爾齊斯河。匯為齋桑諾爾處也。以上各經緯度相同者。皆當合共讀。故於添出之木魯烏蘇。亦作木魯烏蘇庫克賽爾多渾。言木魯烏蘇河當庫克賽爾多渾渡處也。請大雅是正之。以為然否。其土默特喀爾喀左翼呼蘭城三處。檢覈未竟。客至而輟。明日再送覽。附承動靜不宣。

同类推荐
  • 佛说大方广十轮经

    佛说大方广十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ove's Labour's Lost

    Love's Labour's Lo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诗义固说

    诗义固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思印气文法

    思印气文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湛然居士文集

    湛然居士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超神学院之灼

    超神学院之灼

    独享整个文明资源的统治者华榷突然死亡,昔日强大的天使文明一夜之间变成散沙。分裂战争爆发初期,华烨建立了天宫秩序,各封王纷纷投靠效忠华烨,天宫王华烨,不可一世。但,不是每一个王都愿意放下权力……
  • 我的武功秘籍

    我的武功秘籍

    我听过郭靖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也见过索隆的三千大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知道活了多久,当我再睁开眼时,就见一猴子跪在我面前,求我教他长生之术。这满天的星辰啊,我当踏遍,不为什么,只是想逍遥罢了。
  • 萌宠千金:BOSS求宠爱

    萌宠千金:BOSS求宠爱

    他霸道,冷酷,对她采取独裁政策;可是他不一样,他却依旧温柔,热情,对她百般呵护,当她是温室中的花朵,丝毫不在意她曾经伤害过他……他看着他们相挽的手,说:“夏美景,良辰若离了美景,终究不算是良辰……”夏美景却只能淡淡一笑,“谢良辰,爱情不能用来交易,我夏美景并不是非你不可。”“夏美景,屌丝和炮灰都能逆袭,我谢良辰誓要逆袭!这辈子要定你!”为了重新追回爱妻,总裁也能做屌丝,且看大BOSS如何巧计掠夺美人心。
  • 白玉蝉

    白玉蝉

    陈致远死的那个晚上并无异常。十一点半蓝玲回到家里,他还出来过一趟,没戴眼镜,脸色疲倦,一年多了,他一直是那种脸色,黄中带青,眼睛下面有些浮肿。他刚画完一幅大油画,完成那天说最近什么也不画了,先把画室理一理,再带她去趟日本,结果没两天就又画了。蓝玲也不去说他。陈致远是去卫生间。蓝玲听他冲了马桶,洗了手,出来了,跟她说今天感觉不大好。她说,不大好就早点睡吧。他看着墙茫然了一阵,——后来无论怎么回想,蓝玲也未发觉那阵茫然有什么不对劲的,不大好,是人不大好?还是画得不大好?怔了二三十秒,看她打乱了头发,只穿着衬裙,知道她要洗澡,点头说,这就去睡。噢,好。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极品大奸臣

    穿越之极品大奸臣

    成了奸臣之后,我只能做一个有底线有道德有钱有颜值的四有奸臣了
  • 长沙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长沙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本书以各方遗存为依据、历史沿革为次第、文化名城为统揽,对长沙上下古今、名山胜水、人物遗迹、战火烽烟等进行了广泛搜集、概括与梳理,用“山水洲城 文化名城”“商周古邑 楚汉名城”“湖湘首邑 潇湘洙泗”“荆衡胜地 战略要冲”“革命圣地 时代先声”“伟人故里 雷锋家乡”等六大篇章,串起了长沙3000多年历史文化的“珍珠项链”,是一本力图较好地反映长沙历史发展脉络的通俗读物。
  • 樱桃弥漫十六夜の月

    樱桃弥漫十六夜の月

    《樱桃弥漫十六夜の月(终结版)》中多多蒙半岛的樱花开了,优菲里亚女子学院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樱花祭。在第一个无月之夜,樱花祭的假面舞会上,柚衣邂逅了“十六夜”的使者冰愿,并被他带入了“记忆的回溯”。在“记忆的回溯”中柚衣见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和自己的宠物——知更鸟小更。另一方面,绫司蔷和加茂一直在追查“十六夜”,但却突然断了线索。当红偶像乐队“KAMI”到优菲里亚开校园演唱会,这让乐队主唱神星夜的死忠FANS柚衣兴奋不已,但没想到在舞台上风流倜傥的星夜大人私底下却是一个喜欢碎碎念的四次元小子,他是绫司蔷孩小时候的玩伴,真正的职业是阴阳师。绫司蔷拜托他暗中调查柚衣的身世和“十六夜”的事情。在他们的努力追查下,真相逐渐水落石出,一个惊天秘密慢慢被揭开……
  • 中古士风与文学新变

    中古士风与文学新变

    本书以士风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古时期的新变问题,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人们内心世界的真实状态既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也可以经由行为容止来展露;前者促使了文学的产生,后者导致了士风的形成。文学与士风尽管有着不同的存在样式,但由于他们都缘起自人们的心灵,故两者间的内在关联向来紧密。其二,从东汉晚期到齐梁年间,中古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每当它进入一新的阶段,一种相同或近似的特征便会在不同的作品中逐渐形成,而这种特征几乎无例外地契合于当时的主流士风。充分把握住两者间的契合之点,既有助于我们准确清晰地描述中古文学的演变轨迹,也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面阐明其发生变化的复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