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49200000002

第2章

夫入靖修真,要資齋戒,檢口慎過,其道漸階。《南華真經》云:顏回問道於孔子,孔子曰:汝齋戒,吾將語汝。顏回曰:回居貧,唯不飲酒、不茹葷久矣。孔子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汝一志,無以耳聽而以心聽,無以心聽而以氣聽,疏淪汝心志,澡雪汝精神,捨擊汝智慮,我將語汝。夫道冥然難言哉,將為汝試言其約略爾。《混元皇帝聖紀》云:按諸經,齋法略有三種,一者設供齋,以積德解愆。二者節食齋,可以和神保壽,斯謂祭祀之齋,中士所行也。三者心齋,謂疏淪其心,除嗜慾也;澡雪精神,去穢累也;掊擊其智,絕思慮也。夫無思無慮則專道,無嗜無慾則樂道,無穢無累則合道。既心無二想,故曰一志焉,蓋上士所行也。夫齋者,齊也,齊整三業,乃為齋矣。若空守節食,既心識未齊,又唯存一志,則口無貪味,謂玆二法,表裹相資。《大戒經》云:夷心靜默,專想不二,過中不味,內外清虛是也。子雖薄閑節食,未解調心,故示齋法,令其受道,而末學之徒,孰能虛心一志哉。夫鄙乎祭祀之教,自謂得心齋之理,蓋嗊怠慢之失矣。雖口談空寂,無解其目,是自矜也。

洞玄靈寶六齋十直

道教五戒:一者不得殺生,二者不得嗜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盜,五者不得淫色。十善:一念孝順父母,二念忠事君師,三念慈心萬物,四念忍性容非,五念諫諍鐲惡,六念損己救窮,七念放生養物、種諸果林,八念道邊舍井、種樹立橋,九念為人興利除害、教化未悟,十念讀三寶經律、恒奉香花供養之具。凡人常行此五戒、十善,恒有天人善神衛之,永滅災殃,長臻福祐,唯在堅志。

年六齋

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

月十齋

一日北斗下,八日北斗司殺君下,十四日太一使者下,十五日天帝及三官俱下,十八日天一下,二十三日太一八神使者下,二十四日北辰下,二十八日下太一下,二十九日中太一下,三十日上太一下。

自下、中、上三太一下日,皆天、地、水三官,一切尊神俱下,周行天下,伺人善惡。

甲子日太一簡閱神祇,庚申日伏尸言人罪過,本命日計人功行,八節日有八神記人善惡,三元日天、地、水官校人之罪福。

六種齋

第一,《道門大論》云,上清齋有三法:一者絕羣獨宴,靜氣遺形;二者清壇肅侶,依太真儀格;三者心齋,謂疏淪其心,澡雪精神。

第二,靈寶齋有六法:一者金籙齋,保鎮國土;二者黃籙齋,救世祖宗;三者明真齋,懺悔九幽;四者三。元齋,首謝違犯科戒;五者八節齋,懺洗宿新之過;六者自然齋,為百姓祈福。

第三,洞神齋,精簡為上,絕塵期一靈。

第四,太一齋,以恭肅為首。

第五,指教齋,以清素為貴。

第六,塗炭齋,以勤苦為功。

已上諸齋,自古及今,登壇告盟,啟誓玄聖,或三日、七日、九日、十五日,皆晝夜六時行道,轉經禮懺,儀格甚重。除上清絕羣獨宴、靜氣遺形、心齋之外,自餘皆是為國王、民人、學真道士,拔度先祖、己躬謝過、禳災致福之齋,此時移代同異,不無詳略於靈寶齋中,為半景之齋,既無宿請,亦無言功,唯只一時或兩時懺悔,亦不三時上香,步虛、禮經並闕。或小小齋中,三禮歎願,隨時去取,逐便制儀,既非大集,心達而已。

二種齋

《本相經》曰:齋有二種,一則拯道,二則濟度。拯道者,謂發心學道,從初至終,念念持齋,心心不退。復有二門:一謂志心,二謂滅心。志心者,始終運意,行坐動形,寂若死灰,同於枯木,滅諸想念,唯一而已;滅心者,隨念隨忘,神行不係,歸心於寂,直至道場。濟度者,謂迴心至道,翹想玄真,願福降無窮,災消未兆。又云:虔心者,唯罄一心,丹誠十極,燒香禮拜,唯求於道。捨財者,市諸香油,八珍百味,營饌供具,屈請道士,及以凡器,歸心啟告,委命至真,內泯六塵,外齊萬境,冥心靜慮,歸神於道,克成道果,永契無為,救濟存亡,拔度災苦,隨其分力,福降不差,功德輕重,各在時矣。

十二齋

《玄門大論》:一者金籙齋,上消天災,保鎮帝王,《簡文》亦云:兼為師友;二者玉籙齋,宗云:正為人民,今此本未行於世;三者黃籙齋,拯拔地獄罪根,開度九幽七祖;四者上清齋,求仙念真,鍊形隱景;五者明真齋,學士自拔億曾萬祖長夜之魂;六者指教齋,諸福謝罪,禳災救疾;七者塗炭齋,拔罪謝殃,請福度命;八者三元齋,學士己身悔罪;九者八節齋,學士謝過求仙;十者三皇子午齋,輔助帝王,保安國界;十一者靖齋,如千日、百日、三日、七日,修真之用;十二者自然齋,救度一切存亡,自然之中,修行時節。

八節齋

凡八節之日,是上天八會大慶之日也。其日,諸天大聖尊神,上會靈寶玄都、玉京上宮,朝慶天真,奉戒持齋,遊行誦經,此日修齋持戒、宗奉天文者,皆為五帝所舉,書名玉曆。

心齋

《南華真經》曰:顏淵問道於孔子,孔子曰:汝齋戒,吾將告汝。顏淵曰:回貧,唯不飲酒、不茹葷久矣。孔子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汝一志,無以耳聽而以心聽,無以心聽而以氣聽。疏淪汝心,除嗜慾也;澡雪汝精神,去穢累也;掊擊其智,絕思慮也。夫無思無慮則專道,無嗜無慾則樂道,無穢無累則合道。既心無二想,故曰一志。

齋直

《三天內解經》曰:夫為學道,莫先乎齋,外則不染塵垢,內則五藏清虛,降真致神,與道合居。能修長齋者,則道合真,不犯禁戒也。故天師遺教:為學不修齋直,冥如夜行,不持火燭,此齋直應是學道之首。夫欲啟靈告冥、建立齋直者,宜先散齋,不使宿穢,皇腥消除,肌體清潔,無有沾汙,然後可得入齋。不爾,徒加洗沐,見穢在肌膚之內,湯水亦不能除。《三元齋品》曰:建齋之日,當輸金真玉光九天之信,置於五帝,以招神致靈。

《三元齋品》曰:學法未備,即俯仰之格多不合儀。《金鎖流珠經》曰:古來呼齋曰社會,今改為齋會。

《太上太真科經》曰:消遣世務,三業為修。齋,存三守一,齋為本基。齋者,齊也,潔也,諍也。不必六時行道,三時講誦,晝夜存念,懺悔請福,干噪玄虛,更失萬一。能得一者,心攝三業;能攝身者,端拱不擾;能攝口者,默識密明;能攝心者,神與道合。如斯為主,成聖真仙。未合此者,攝身朝禮,離殺、盜、淫;攝口誦經,免妄言、綺語,兩舌、罵詈;攝心存神,脫貪、恚、癡。十惡既去,十善自來,去來至極,與道合真。

釋齋有九食法

《玄門大論》云:齋法大略有九,一者麤食,二者蔬食,三者節食,四者服精,五者服牙,六者服光,七者服氣,八者服元氣,九者胎食。麤食者,麻麥也;蔬食者,菜茹也;節食者,中食也;服精者,符水及丹英也;服牙者,五方雲牙也;服光者,日月、七元、三光也;服氣者,六覺之氣、太和四方之妙氣也;服元氣者,一切所禀三元之氣,太和之精,在乎太虛也;胎食者,我自所得元精之和,為胞胎之元,即清虛降四體之氣,不復關外也。麤食,止諸嗜;蔬食,棄諸肥瞃;節食,除煩濁;服精,其身神體成英帶;服牙,變為牙;服光,化為光;服六氣,化為六氣,遊乎十方;服元氣,化為元氣,與天地合為體;服胎氣,久為嬰童,與道混合為一也。此之變化,運運改易,不復待捨身而更受身往來死生也。今意方法,未必止是食事,其或是方藥,或按摩等事可尋也。

說雜齋法

《三元品戒經》云:正月七日,天、地、水三官檢校之日,可修齋。《聖紀》云:正月七日,名舉遷賞會齋;七月七日,名慶生中會齋;十月五日,名建生大會齋。三官考覈功過,依日齋戒,呈章賞會,可祈景福。

《明真科》云: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一歲六齋月。能修齋,上三天帝,令太一使者,除人十苦。《八道祕言》云:正月、三月、四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此九真齋月;一日、十五日、二十九日,此月中三齋日。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十月一日,名民歲臘;十二月節日,名侯王臘。此五臘日,並宜修齋,并祭祀先祖。《明真科》云:月一日、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已上為十直齋日。庚申、甲子、八節,太一八神下,司察人過咎。修齋,太一歡悅。庚申日,人身中伏尸,上天言人罪過;本命日,受法人身神吏兵,上天計人功過。《三洞奉道科》云:正日一為獻壽齋,七日為延神齋,二月八日,為芳春齋,四月八日為啟夏齋,五月五日為續命齋,六月六日為清暑齋,七月七日為迎秋齋,八月一日為逐邪齋,九月九日為延算齋,十月一日為成福齋,十一月十五日為啟福齋,十二月臘日為百福齋,二十八日為迎新齋。立春為建善齋,春分為延福齋;立夏為長善齋,夏至為朱明齋;立秋為遐齡齋,秋分為謝罪齋;立冬為遵善齋,冬至為廣慶齋。如此等齋,各具本經儀格。故學道不修齋戒,徒勞山林矣。夫齋者,正以清虛恬靜,謙卑恭敬,戰戰兢兢,如履冰谷,若對嚴君,丹誠謙若,必祈靈應,檢勑內外,無使喧雜。行齋之人,特忌斬衰孝子、新產婦人、月信未斷,及痎瘧、瘡疥、病疾等,並不得昇齋堂庭壇,驅使如願。苦求預齋、乞解過咎者,任投辭為其陳懺悔謝,不得雜登堂宇。應行法事等,仍遷令別坐,兼忌六畜。蓋此等人穢觸真靈,賢聖不降,乃修齋無功也。

凡修,齋主虔誠,齋官整肅,至如香燈不備,亦曰疏遺,啟聖祈真,莫先於此。香,貴在沉水栴檀。依上清,香,珠丸合和,不得用甲麝。招真致靈,務存精志,如寒棲學真道士,修齋單貧不可致者,亦宜以少為信,無令頓闕;若純以乳頭,非道家所用也。

初登齋靖看焚香,氣向東、南、西、北、直上者,五帝依向而至。《登真隱訣》云:香者,天真用玆以通感,地祇緣斯以達信。非論齋潔,祈念存思,必燒香左右,侍香金童,必為招真達意。《登真隱訣》云:真人攝日暉以通照,役月精以朗幽,故然九光之微燈,晃八方之盡夜。

《四極明科》云:立春、春分,然九燈於庭;立夏、夏至,然八燈;立秋、秋分,然六燈;立冬、冬至,然五燈;本命日,十二燈。自此陳乞,謝過祈恩。用燈於庭法,與修諸齋,自有燈數於庭。訖,依記四時向王,唯本命向太歲,叩齒二十四通,咒曰:高上太真、萬聖帝皇、五帝玉司、總仙監真,今日吉辰八節,開陳陽罪陰考,絕滅九陰,於今永始,拔釋七玄,免脫火鄉,永離刀山,三塗五苦,不累我身,得同天地,長保帝晨,五願八會,靡不如言。咒畢,解巾叩頭百二十過,當令額向地而已;勿令痛。竟,復巾仰天,心念我身,今日上享天恩,賜反形骸,受生飛仙。畢,仰咽二十四氣止,如此三年,宿億並除,身與真同。案諸經齋法,略有三種:一者設供齋,可以積德解愆。二者節食齋,可以和神保壽,斯謂祭祀之齋,中士所行也。三者心齋,謂疏瀹其心,除嗜慾也;澡雪精神,去穢累也;掊擊其智,絕思慮也。夫無思無慮則專道,無嗜無慾則樂道,無穢無累則合道,既心無二想,故曰一志焉,蓋上士所行也,詳矣。齋者,齊也,要以齊整三業,乃為齋矣。若空守節食,既心識未齊,又唯在一志,則口無貪味之謂也,二法表裹相資。故《大戒經》云:夷心靜嘿,專想不二,過中不味,內外清虛是也。子雖薄閑節食,未解調心,故云玆齋法,令其受道,而末學之徒,孰能虛心一志哉。夫鄙乎祭祀之教,自謂得心齋之理,蓋怠慢之失矣。雖口談寂,無解其目,是自矜焉。《易》云:聖人以此齋戒。

齋科

道士王纂,金壇人也。居馬跡山,常以陰功救物,仁逮蠢動。值晉之末,中原亂罹,饑饉既臻,疫癘仍作,時有毒瘴,損斃者多,閭里凋荒,死亡枕藉。纂於靜室,飛章告玄,三夕之中,繼之以泣。至三夜,有光如晝,照其家庭,即有祥風景雲,紛郁空際。俄而,異香天樂,下集庭中,介金執銳之士三十餘人,羅列如有所候。頃之,珠幢寶蓋,霓旆羽節,紅旌錦旂,各二人相對前。行節最後,又有四青童執花捧香,侍女捧按。地鋪錦席,前立巨屏,左右龍虎,將軍侍從,官將兵士,二千許人,立兩面,若有備衛焉。復有金甲大將軍二十六人,神王十人,次龍虎二君之外,班列肅如也。須臾,笙簫駭空,自西北而至,五色奇花,灼爍豔逸。一人佩劍持版而前,告纂曰:太上道君至矣。於是百寶大座自空而下,太上道君侍二真人、二天帝,在座之左右。道君坐五色蓮花,二真、二帝立侍焉。纂拜首迎謁,跪伏於地。道君曰:子慜念生民,形於章醮,刳心瀝血,感動幽明,地司列名。蓋化育萬物而五行為之用,五行互有相勝,各有興衰,代謝推遷,間不容息,是以生之不停,氣氣相續,億劫已來,未暫輟也。得其生者,合於純陽,升天而為仙;得其死者,瀹于至陰,在地而為鬼。鬼物之中,自有優劣、強弱、剛柔、善惡,與人世無異。玉皇天尊慮鬼神之肆,橫害於人也,常命五帝、三官,檢制部御之律令、刑章,罔不明備。而季世之民,澆偽者眾,淳源既散,祆詐萌生,不忠於君,不孝於家,廢三綱五常之教,自投死地,由是六天故氣、魔鬼之徒,與歷代已來敗軍死將,聚結為黨,伐害生民,駕雨乘風,因衰伺隙,為種種病,中傷甚多。亦有不終天年、罹其夭枉者,尋於杜陽宮,出神咒經,授真人唐平,使其流布,以救於物,民間有之。世人見王翦、白起名,謂為虛誕。此蓋從來將領,生為兵統,死為鬼帥,有功者遷為陰官,殘害者猶居魔屬,乘五行敗氣,為療為瘥。然以陽威憚之,神咒服之,自當彌戢矣。今以神化、神咒二經,復授於子,按而行之,以拯護萬民兆庶也。即命侍童,披九光之韞,以神化經及三五大齋訣授之於纂曰:勉而勤之,陰功克克,真階可冀也。言訖,千乘萬騎,西北而舉,升遷上清矣。纂案經品齋科,行於江表,疫毒銷彌,生靈乂康,自晉及玆,普蒙其福者,不可勝紀焉。

持齋

《無上祕要》云:昔有道士,持齋誦經。有一凡人,為賃作治廚齋堂。道士見其用意,至日中持齋,因喚與同食。食竟,為其說法,語此賃人:今隨吾持齋,功德甚大,可至明日中時復食,勿壞爾齋,徒勞無益,能如此者,將可得兔見世窮厄。此人稽首,受戒而去。暮還家,其婦一日待婿,具以道士戒言喻婦。婦甚不解,遂致嗔怒。賃人不能免其婦意,遂壞其齋,與婦共食。其後命過,天使其人主蜀山千歲樹精,恒給其中食,其樹茂盛。暑夏之月,有精進賢者三人經過,依樹而息。賢者歎曰:此樹雖凉,日已向中,何由得食?此人於樹人曰:當為賢者供設中食,無所為憂。須臾食至,賢者共食。食竟言曰:我覓道,道在何所,此自然非道也。因問樹曰:不審大神,可得暫降形見,與其相面否?此人於樹,空中答曰:我非能使人得道者也,具記姓字處所,昔常為道士,勸使持齋,為婦人所壞,功德不全,致令使我守此樹精,不能得出。天以我昔經齋中食,今每至中,給我齋食,口不暇食,又無緣得遷,欲屈賢者,為至我舍,道我如此,能為我建三日齋戒,我身便得昇天。賢者感此人意,為尋其家,具以其言,語家人如此。家人即為建齋,請諸道士,燒香誦經,三日謝過。此人即得飛行,昇入雲中,於景霄之上,受書為散仙人。故齋之功德甚重,不可不修。此人半日持齋,死經一日,即時出身,不拘一年而得為仙。故天計功過,明之不虧也。夫為學者,可勤持齋戒,以期冥感。能修之者,必獲昇騰之舉。

陰陽雜齋日

三會曰:

正月七日舉遷賞會齋、七月七日慶生中會齋、十月五日建生大會齋。三會日,三官考覈功過。宜受符籙,齋戒呈章,以祈景福。

五臘曰:

正月一日名天臘齋、五月五日名地臘齋、七月七日名道德臘齋、十月一日名民歲臘齋、十二月節日名侯王臘齋。

五臘日,常當祠獻先亡,名為孝子,得福無量。餘日皆是淫祀。通前三元日,為八解日,皆可設淨供求福焉。

《明真科》云:甲子日、夜半時,甲戌日、黃昏時,已上天皇真官下日。

甲申日、哺時,甲午日、日中時,已上地皇真官下日。

甲辰日、食時,甲寅日、平日一時,已上人皇真官下日。

右其日修齋,五嶽四瀆神君各依方位,糾察善惡,無不上聞。

又丁卯日、日出時,丁丑時、雞鳴時,已上天皇真官下日。

又丁酉日、日入時,丁亥日、人定時,已上地皇真官下日。

又丁未日、日昳時,丁巳日、禺中時,已上人皇真官下日。

其日修齋,五嶽真人各遣五神營衛,記名仙籙。

同类推荐
  • 台战演义

    台战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碱水喻经

    佛说碱水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琉球国志略

    琉球国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百论本

    广百论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臣轨

    臣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权以情深

    权以情深

    睁开眼,只见满眼繁华,沉迷还是清醒。一朝溺水,却来到另一个时空,郭璃怎能甘于平凡。
  • 花都最强武神

    花都最强武神

    被老家伙带到深山老林长大,学的一身本事,随着老家伙被人打死,罗明川只能只身一人来到繁华的都市。没曾想,第一次跟人动手,竟然是有人半夜砸寡妇的门……
  • 狂后乖乖让朕宠

    狂后乖乖让朕宠

    她是妖娆狠辣的魔宫宫主。杀公主,废皇后,夺位登基。他是身体孱弱的哑巴皇子。抢皇位,征四国,君临天下。他的人生目标:【宠她爱她,将天下最好的都给她!】太子、王爷都想来抢她?!笑话!!你能比我更宠她?!她的人生目标:【陪他伴他,他若为帝,她必为后!】公主、名妓都打他主意?!没问题!!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他们的共同格言;【天下人的死活与我何干,只要他(她)在我身边就好!】【片段一】“殿下,南海国那边怎么办?”“停止一切行动。”“什么?!”下属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南海国如今已经唾手可得,殿下竟然要在这个时候停止一切行动?!“忆夕想要,就给她吧。”神色间尽是宠溺。“可是..”“有问题?!”温柔如玉的声音,却有着无形的压力。“没..没有!”殿下的命令不容抗拒。他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说个“不”字。只是,那可是南海国啊,和东临一样称霸苍穹大陆的四国之一啊!【片段二】“皇上,臣有本启奏!”新进入朝堂的官员义正言辞。“噢?爱卿请说。”某男慵懒挑眉,懒懒应道。“皇后娘娘行事张扬,为人善妒。。。。”不知死活的官员喋喋不休的数落着某女的恶行,其他官员纷纷同情的看向他。“说完了?”某男看了一眼那官员,悠悠问道,“众位爱卿怎么看?”“启禀皇上,皇后娘娘贤德大方,母仪天下,这人居然敢诽谤皇后娘娘,臣等觉得应该将他派去流放!!”众大臣异口同声。“既然如此,就依众爱卿的意见吧。”某男懒懒的勾唇。从此之后,朝堂之上再无人敢说皇后娘娘一个“不”字。皇后娘娘是对的。如果皇后娘娘错了,请参照上一条!【片段三】“皇上,皇后娘娘把北漠的使者拦截了。”小太监慌慌张张的说道。“拦截了就拦截了!大惊小怪。”某男温雅的挑眉。“皇后娘娘命人把北漠使者的衣服都脱了!”小太监焦急万分。“只要忆夕高兴,随她怎么做。”某男随意应道。小太监此刻已经汗如雨下。北漠可是现在唯一可以和东临抗衡的国家了。这位北漠使者,身份可不一般啊!“可是皇上,北漠的使者是北漠天家的少主啊!”小太监不怕死的说道。“什么!?”某男终于有了反应,一瞬间就消失在小太监面前。剩下的小太监一脸石化。他听见皇上消失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居然是男人!!”可是,这好像不是重点吧。【片段四】“娘亲,有人欺负凤儿!”某只小包子露出可怜兮兮的表情,拉着某女说道。
  • 浮生若若

    浮生若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人在秋晨遥望远方,将思慕落笔成章,随流水寄往。独坐幽篁,放歌长啸,有人在竹林悠然拨弦,蘸月光清幽澄净,于落叶寄情。少年侠气,豪情万丈,有人在舟上开怀畅饮,结五都英豪人杰,隧放声歌唱。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女皇:武则天》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一生。
  • 天气与心情

    天气与心情

    一切随心而写,不要让困扰打扰你的思维。随遇而安,随心所向。
  • 诸天修改器

    诸天修改器

    当周楠得到诸天修改器后,他就拥有了修改各个平行世界的能力。“那就让我来为你们逆天改命吧。”周楠悲天悯人的想道。“注意:令狐冲发来语音通话请求。”“又要开始忙了。”周楠叹了口气。
  • 挫爱

    挫爱

    莫可欣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单纯而多愁善感,信奉天长地久的爱情,然而她的情路却一波三折,不尽人意。先是和一个花花公子杜非凡堕入爱河,识其真面目以后初恋告吹,接着爱上曾被爱所伤而坚决报复爱情的陆志杰,分手以后的她已经伤痕累累。她,还会遇上真爱吗?如果遇上,她是否还愿意接受爱情呢?
  • 轻松回款47招

    轻松回款47招

    本书47个催款绝招是商场催款高手的经验总结!催款这份差使是足够苦的,但催款人也并不是催告无门。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欠债人这几招虽然够狠,但也不至于坚不可催,仔细揣摸,倒是处处有机可乘,有隙可钻。只要对症下药,找准突破口,全力攻之,还怕欠债人不乖乖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