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粮食产量高收入却不见得高,产不增收、高产穷县的现象屡屡出现。
青铜峡市一度也陷入了这一怪圈:1990年到1993年,该市农业总产值一直在2亿元左右徘徊,农民收入增长的程度也很缓慢,到1993年,人均只有827元,如果扣除物价上涨的因素,那更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数字。值得欣喜的是,从去年开始,这种情况有了转变。这一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24亿元,比上年增长7.78%;农民人均纯收入1088元,虽然只名列全区第七,但其增幅达43.77%,列全区第一。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人均达到82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2%。
(一)
1993年冬至1994年春,对青铜峡农业和农村工作来说也许是个不大不小的转折: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市委、市政府调整工作思路,确立了以奔小康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主导产业,建设商品基地,实施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指导思想。围绕这一思路,市委、市政府组织引导干部群众开展致富大讨论,认真分析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优势和劣势、经验和教训,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讨论中,不少干部群众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再也不能沉醉于“十分之一”和“六分之一”这两个数字了,要力争把农业大县(市)、粮食大县(市),建设成农业强县(市)、财政富县(市),达到富民强市的目标。在接下来制定青铜峡市经济上台阶的总体方案时,这一思路更加明确: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植地方财源和增加农民收入三大目标,争取每年上一个台阶。
(二)
思路明确以后,全市上下积极行动。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上,今年全市建立了3万亩优质水稻基地、3万亩优质小麦基地,苏子套种面积扩大到7万亩,种桑面积达到7000亩,甜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温棚蔬菜面积达2000亩;在兴牧促农上,奶牛发展到3000头,肉牛发展到1.6万头,生猪饲养量达12万头;在兴办龙头企业、加工转化农副产品方面,建起了精米加工厂、油脂化工厂,清真食品厂的生产规模逐年扩大,精粉厂、乳制品厂正在建设,各乡镇也建立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全市这类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0多家,一年可转化6000万公斤粮食和一大批其它他副产品。1994年,全市乡镇企业产值达3.1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利润、税金分别增长21.4%和25.1%,今年上半年,全市乡镇企业产值又比去年同期增长47.2%。产业结构的调整,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的逐步建立,加上工业、商业的发展,使青铜峡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今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976.1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0%。
(三)
要想使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市)变成经济强县(市),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对此,上任不久的市委书记范存德充满信心。他分析说,农业是青铜峡市优势产业,全市在册土地面积39万亩,但是去年农业总产值才2.2亿元,而相邻的吴忠市在册土地面积只有19万亩,去年农业总产值2.3亿元。差距就是潜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优势。我们要树立大农业的思想,在“精”字和“深”字上下工夫,努力做好四篇文章: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稳定和保持粮食总产量2亿公斤的前提下,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发展优质大米、林果、禽蛋和蔬菜。二是搞好粮食和农副产品的转化。卖粮食就等于卖原料,必须在粮食转化、多层增值上动脑筋,兴办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食品工业规模。同时,围绕着粮食的转化大力发展畜牧业。三是大力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目前青铜峡集市贸易成交额只有6000多万元,而吴忠市却达到3亿多,要想办法缩小这个差距。四是以大厂为依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要围绕大厂兴办卫星企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要通过全市人民的努力,提前3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到1997年,农民生活达到小康。
(摘自于《宁夏日报》1995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