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2100000006

第6章 遭遇“恶魔诗人”

我和朱育琳最初认识是通过波德莱尔。那个炎热的下午,我在旧书店里和他同时在挑书,以前虽未招呼过,仿佛已是面熟的了。他问:“拣到什么没有?”“没有,你呢?”见他手里是一本翻译的书,我说:“戴望舒翻译过一本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掇英》。”那时找这本书成了我淘书的主要目标,他说:“我看过,译得不灵。”此语出口不凡,我的眼孔放大,随口问:“你自己翻译过?”他神秘地笑笑,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记住波德莱尔是出于好奇,或许自以为在诗国里曾经沧海,在期待“恶魔”掀起惊涛。那年在提篮桥一带的上海船厂实习,发现附近有一家小旧书店,见到架子上厨川白村的《近代欧洲文艺思潮》一书,译得拗口,简直不忍卒读,但翻到末了,在介绍波德莱尔时,称他“恶魔诗人”,说他吸大麻,被尊为现代派的鼻祖。还引一首诗来说明他的“颓废”,有些阴郁、蛆虫和潮湿之类的字眼,像被电触的感觉。上下两册纸页已经黄得发脆,要价一块五毛。须知那时我一个月的实习工资是七块钱,去了那家小店好几次,最后咬牙买下了。记不起在哪里又知道戴望舒在四十年代出版过《恶之花掇英》,一向喜欢戴诗,既然他翻译波德莱尔,其中必有名堂,由是挂在心上。

下回在书店又见朱育琳,给我一张纸,四首他翻译的《恶之花》:《厄运》《秋天小曲》《异域的芳香》和《月亮的悲哀》。那种欢喜,好像小孩得到梦寐以求的礼物。天哪,哪里像“恶魔”啊,美妙的意象、浓厚的抒情气息把我一烙铁烫得服服帖帖。但这些诗有待慢慢消化,青涩的我还难以体会像《秋天小曲》对于玛甘丽的复杂感情;追求艺术的决心远未达到《厄运》的坚贞清绝的境界。直接打动我的是《月亮的悲哀》,如其描画的月亮流下悲哀的眼泪,被诗人双手捧起,装进他不见太阳的心里。中国诗人对月亮的钟爱和虔诚,唯有溺水追月的李白冠绝千古,这一传说不意在波兄笔下赋形生动,如此传奇化景观化的自我塑造,完全超乎我对诗的观念和想象。

知道朱育琳翻译波德莱尔,引起我们小圈子兴奋。后来陆续得到他三首,烦闷、死亡、颓废的主题凸显了“恶魔”面貌,特别是《致J.G.F.》一诗,一幅自虐者的心理刻画,如“我打你没有愤怒,/没有憎恨,像屠夫”;“希望增长我的欲念,/在你的泪上航行”。从今天来看,似有“家暴”倾向了。对我们来说,读波兄这类怪诞的诗,多半是猎奇,但我已是个波迷,有心从朱育琳那里要过来,抄了再还给他。再后来他又带来三首,竟没有让我们抄,可惜不已。

“恶魔”闯进了我的想象世界,在我的创作背景引起阵阵骚动,虽然悲哀和死亡对我并不陌生,但那种强烈的异质性,给欲望与想象注入了迷药,有机分子在肌体中扩散,渗透到血脉,突破淤塞,在新空间里张开了新的修辞与意象的翅膀。不过那是个缓慢的化学过程,《月亮的爱情》是较早的征候,这首十四行诗题材上是《月亮的悲哀》的近亲。如第三段“我们的爱情是悲哀的。/我是失望的鱼,空吻你水中之影;/你是渔夫,怨叹无力的银网”。这几句自己喜欢,因为觉得是自己的。

回看四十年前自己的诗,不禁会自问:明知写诗是件危险的事,为何还要写?这很难说清楚,受冲动的驱使,经过分娩的阵痛,那种迷狂无可理喻。怀着恐惧,生怕被发现在写诗,于是躲东藏西,在诗稿上涂改日期,或制造出一套类似韩文的符号,把诗记录下来,但结果自己也忘了它们的指涉。某种意义上那是在冒险,既是政治的,也是美学的。在“影响焦虑”的压迫下,陷身于丛林仄径之中,在和古典的、“五四”的、波德莱尔等等的影响交涉之中,辨认出自己的身影和足迹,便欣喜无量,是否能抵偿恐惧?或者如阿多诺所说,艺术自主犹如碉堡般能抗御外在的暴力?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那种得之于创造的自我,难忘其果实收获的快乐,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那种“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快乐”,只有波德莱尔能做出如此表达,这出现在一首表达爱的渴念的诗中,但被人比作波氏诗作的魔力。1957年为《恶之花》百年诞辰,法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阿拉贡写了纪念文章,即以这句诗为标题。该文被译为中文,连同陈敬容翻译的九首诗,刊登在同年出版的《译文》纪念专号上。这本杂志流到我手中,好像是王定国借来的,限期要还,只记得是在航校的宿舍里,同学们在操场上笑啊闹啊,我一个人在屋里赶紧把阿拉贡的长文和陈敬容的译文全都抄了下来,抄在航校造反组织“东方红公社”的信笺上。

这是一顿突如其来的野蛮的宴飨,囫囵吞下再说。阿拉贡文中引用了不少段落和句子,多属绝妙好词;而陈敬容选得很精,《天鹅》《仇敌》等一向脍炙人口,而《穷人的死》《朦胧的黎明》等偏重暴露资本主义现实的一类,那也是波德莱尔的精华所在。整个的印象阴郁而沉重,如黑云压城。陈氏在四十年代不顾众议而翻译波氏,在她自己的诗作也留下影响的痕迹,这九首译诗不追求形式的整齐,但对波氏的拿捏相当到位。其中《不灭的火炬》:“它们引导我走向‘美’的大路,/从一切迫害与严重的罪过把我救起;/它们是我的仆人,我也是它们的奴隶,/我整个身心服从这不灭的火炬。”读到这里,和朱育琳给我的《厄运》比对,感到一阵震撼和战栗,灵魂好像碰触上了火炬,体验到那种悲壮和崇高。这一专号也刊登了一幅波德莱尔的画像,卡通画风,但脸部画得很细,表情挺温和的。蓬卷的长发垂肩,留着大胡子,而一双眼睛仿佛在注视着你,如儿童一般。

那时在学英语、法语,偶尔借到文学作品选之类的书,如果有波德莱尔的作品,就令我惊喜,还有其他如兰波、马拉美的诗,也照抄不误。后来搞了一架老旧打字机,从附近南京路青海路口对面的旧货店买来,花了二三十块,十多斤重,个别字母不清楚,色带也暗淡,却为我敲下了几首《恶之花》,如《前生》《美的颂歌》《给一位褐衣女子》是以前没见过的,另外还有几篇散文诗。

那时也读些理论,朱光潜的《美学》是“文革”前的高校教材,读起来不轻松。开头讲艺术起源于游戏倒还有趣,到鲍姆嘉通所谓真正建立了美学体系,一大串概念令我头涨。最后讲克罗齐却眼前一亮。朱光潜虽然批判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却把他的理论介绍得相当认真。我的诗属于小我的世界,对于克氏的“移情说”读来亲切。我试图做笔记,却明白自己不善于抽象思维。反复阅读那些章节,费了好几天工夫,才写下几页心得,如“美与真、利一样,是人心中某一范畴中的价值观念。”“我们可以把这种同情感称为快感,但这不等于一般的愉快的情绪。这种快感实质上是对自己的感情上的满足……”“这种同情之所以被称为美感的另一个原因是这种快感纯粹从我们的情绪与想象中得到,它不会引起实践活动的因果的责任。”所谓“快感”属于认识论层面,如果诉诸文字,就难免“因果的责任”,在“文革”时期尤其是这样。

(刊于《书城》,2010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杜甫和草堂

    杜甫和草堂

    一座草堂,几间茅房,坐落在乡野,掩隐在绿荫,堂前有花木,宅畔有流水,春燕在屋檐下筑巢,秋雁在屋顶上落脚。寒风吹过,屋上茅草飞扬,冰雪袭来,梁架摇摇欲摧。一座最普通的乡间草堂,为什么风雨无法摧毁,冰雪难以掩埋?一千多年,荒而不废,塌而又起,亿万人络绎不绝来到这里,站在柴门边看草堂内外的景象,亲近宅院中的一草一木,倾听园林里的天籁。杜甫草堂,是成都的魂魄所在,也是中国诗史上的一块举世无双的碧玉。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饱尝人间的风霜和苦难。
  • 见证光荣

    见证光荣

    2012年5月3日,中国,北京,地坛体育馆门前。上午8点,写有“神华集团劳动模范先进集体表彰大会”的巨幅红色背景板,赫然矗立,高高的台阶铺着鲜艳的红地毯,耀眼而夺目。那天的天空格外湛蓝,太阳闪着金色的光芒,一大早就把体育馆妆点得出奇的艳丽,似乎老天也知道,神华集团,作为世界煤炭最大的经销商,作为中国能源企业的超级“航母”,今天,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表彰典礼,天公也给足了面子……这是神华集团成立以来,为劳动模范、先进集体首次举行如此盛大的表彰典礼。
  • 心若浮尘,浅笑安然

    心若浮尘,浅笑安然

    岁月需要流转才有戏,人间没有悲欢不成篇。自然给女人的,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一味子,杂陈五味。面对这些生活的赐予,女人们应该懂得珍惜,崎岖顺畅,都是命运的真谛。需要救赎的是我们这些拿不起、放不下、好高骛远、忘乎所以的人,是我们这些蹙眉窝心、抱怨连连的女人。这也正是本书的写作主旨。本书没有从放下、淡定直接入笔,而是提倡追求奋斗,人生需要经历精彩,需要经历挫折,生活给我们的痛苦欢乐,都是一种财富。只有经历了,才能够淡然,只有痛了,才能放下。
  • 如意菩提

    如意菩提

    “菩提十书”之《如意菩提》:“没有此世岂有彼世,逃避今生何有来生?”我们日日月月岁岁年年都是悲欣交集的日子,能平安度日时固应欢喜,在忧患时更不应失去感恩之心。智慧第一的文珠菩萨手持如意,启示我们:唯有悲智双运的人能以如意的态度面对世界。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四部,平安处有禅悦,动乱里何尝没有法喜,能响起我们心中的阳光。
  • 你又回到我心上

    你又回到我心上

    内心深处的记忆是铁箫声幽,还是栀子花开?我们活在未来,却无法忘怀过去。真挚感人的怀旧故事,直击灵魂深处的那份最深沉的感动。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的温情记忆都会在你的天空里闪烁。——枕边书系列之怀旧卷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日本电影110年

    日本电影110年

    《日本电影110年》将日本的文化传统、电影技术的发展、日本与东亚乃至世界的关系史、日本社会意识的演变等多维度交织在一起,围绕日本电影的兴起与发展,娓娓道来。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本电影的新进展,从方法论的意义上,它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文化与日本社会近来呈现出的各种新特征。比如对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民族主义、环保主义、东方主义、全球化、日本社会的保守化与内向化等问题的关注视角就拓宽了对电影本身考察的视野。一部日本电影发展简史也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
  • 浮屠月

    浮屠月

    玄修之道,乃百破化圣。然赤瞳所至之处,万物尽噬。一袭黑袍,一双血瞳。臂锁血链,驱邪碎魅。身怀魔血,心具浮屠。来历不明的鬼血,缠绕在手臂之上的诡异锁链,遭人唾弃的异族身份,软弱,即是罪过!扬尘,意味着风起。风起,天亦变色!
  • 我在明日方舟做策划

    我在明日方舟做策划

    FGO倒闭了。作为主策划的李昂光荣下岗,收到了来自樱角网络的面试通知短信。明年方舟主策划,上岗!上线首月营收四亿,立志成为二次元最秀的手游策划,目标让所有玩家变成氪金母猪。…………《我做的塔防游戏一章价值一个亿》、《我就是不改你还不是要乖乖氪金不爽不要玩》。关键词;FGO、明年方舟、狗策划通过双穿门往来伽勒底罗德岛。
  • Only the Worthy (The Way of Steel—Book 1)

    Only the Worthy (The Way of Steel—Book 1)

    From Morgan Rice, #1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SORCERER'S RING, comes a riveting new fantasy series.ONLY THE WORTHY (The Way of Steel—Book 1) tells the epic coming of age story of Royce, 17, a peasant farmer who senses, with his special fighting skills, that he is different from all the other boys in his village. There resides within him a power he does not understand, and a hidden destiny he is afraid to face.
  • 花木鸟兽集类

    花木鸟兽集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个游戏要修仙

    这个游戏要修仙

    新生代的游戏梦,传说中的5G游戏。你敢下载吗?小心点,会上瘾上瘾的!……“喂,明明我才是主角,凭什么机缘送给他?”炎水凝甩着芊芊玉手,一口粗壮的男音气呼呼的说道。“呃,那是因为你的主角光环没他亮!”“……”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不踏轮回

    不踏轮回

    轮回六道,自业自得,我欲封魔,故而天人道,我欲葺天,故而地狱道。道分善恶,人掌其道,魔亦天人,天人亦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