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2600000001

第1章

方孝孺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台州寧海人。世家侯城,里族甚蕃。父克勤,洪武初為濟寧守,學行政事,名聞一時。至正丁酉,孝孺始生之夕,有大星墮其所。自幼精敏絕倫, (「自幼精敏絕倫」,「精」原作「清」,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雙眸炳炯如電,日讀書積寸,

(「日讀書積寸」,「寸」原作「學」,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人以為善屬文,呼其為「小韓子」。十五六時,侍父宦游齊魯,歷覽周公、孔子之廟宅,問陋巷舞雩所在,慨然有願學之志。洪武八年,父被誣逮獄,上書政府,願以身代,不報。明年,以文謁宋濂,濂深驚器之,名流先進如胡翰、蘇伯衡、葉見泰輩皆讓不敢及。會父坐「空印」事,草疏將詣闕申理,而父沒,扶喪歸葬。又明年,濂致仕還浦陽,復往卒業,四載辭歸。濂尋徙蜀,孝孺欲往省,不可,為文籲天,願輸壽以延之。濂嘗欲甥之而不果,亟稱其文,至曰:「歐陽少師、蘇長公姑置勿論,其餘諸子與之角逐文場,不知孰為後先也?」然孝孺末視文藝,恒以明王道、闢異端為己任,進修所謂月異而歲不同,世咸以為程、朱復出。嘗臥病絕糧,家人以告,笑曰:「古人有三旬九食、甑無儲粟者,窮乏豈獨我哉?」其不為貧寠所動如此。

洪武十五年,上用吳沉、揭樞等薦,聘至,陳說多稱旨。上謂樞曰:「孝孺孰與汝?」對曰:「十倍於臣。」錫之宴,几稍欹,必正之而後坐。上使人覘之,喜其舉動端肅,謂皇太孫曰:「此莊士也,當老其才,以輔汝。」試靈芝甘露論,稱旨,諭遣還家。二十五年,復辟至,上方重賞罰,以其志存教化,謂左右曰:「今非用孝孺時。」乃擢將仕郎、漢中府學教授。明年閏四月抵任,漢中水土暴惡,病癭瘻者十人而五,孝孺安之,甘蔬糲,與諸生談道不倦,視其色若飽萬鍾者。二十七年春,蜀獻王延之,處以賓師,恒曰:「方先生古之賢者也。」孝孺每見,必以仁義道德之言陳於前,王喜甚,使之講經論文無虛晷,為名其讀書之廬曰「正學」,蓋以聖賢待之也。久于蜀,因得訪宋濂墓,卹其孤遺。癸酉、丙子,校文天府。

三十一年,太孫即位,用交薦召為翰林侍讀,日侍左右,備顧問,德望眷隆,一時倚重,凡將相所行,惟孝孺之咨。尋定官制,改侍讀學士為文學博士,以孝孺為之。靖難師起,日召之謀議,詔檄皆出孝孺手。及將敗。畫策守,誓死社稷。

嗣君既亡,文廟納姚廣孝言,召用之。孝孺不屈,繫獄。遣人諭旨,終不從。尋詔天下,廣孝舉代草者,曰:「必須方孝孺。」召出,自獄斬縗而見,命草詔,曰:「有死而已。」遂就戮。臨絕,為絕命詞曰:「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猷。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時年四十六。宗族坐死者八百四十七人。孝孺學術蓋源流於伊洛,文章大類蘇氏而正論過之,四方夷裔得一字寶於金璧,實一代之宗工也。嘗與郭濬、鄭居貞、林右、劉剛、王紳、王琦、鄭楷、趙象、王叔英相友善,皆海內名儒,每以書往來,切劘道誼,聞風者莫不興起,禮文為之復振。 自號遜志,有遜志齋集四十卷。 (「自號遜志有遜志齋集四十卷」,原作「自號遜志齋有集四十卷」,據明金聲玉振集本、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改。) 所著又有周禮考次、大易技辭、武王戒書註、帝王基命錄、文統、宋史要言諸書,皆逸不傳。洪熙初,仁廟嘗謂羣臣曰:「若孝孺輩,皆忠臣也。」詔奸臣黨與從寬典,方氏遺族因立祠堂以祠孝孺,後知縣郭紳從而新之。成化初,郡人謝鐸蒐輯其遺文,梓行於世。

謹按:孝孺在洪武、建文間,卓為一世儒宗。洪武末,太祖大漸,遺命必先召孝孺。孝孺固曠世異才,而我太祖所以待之者亦異矣。語曰:「知臣莫若君。」若我太祖深知孝孺哉!

黃子澄

黃子澄,名湜,以字行,袁州分宜人。少從邑人歐陽貞受易,周與學受尚書,清江梁寅受春秋,博學負俊聲,游鄉校,同舍避席,推為高等。嘗賦寒江把釣圖及枯梅詩,人爭傳誦之。洪武癸亥,膺貢入太學。明年,定科舉之制,中京闈鄉試第二。乙丑,會試第一,進士及第第三人,授翰林修撰。尋兼春坊官,侍東宮講讀。累遷太常寺卿。

皇太孫立,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遜服。一日皇太孫坐東角門,召子澄告曰:「諸王尊屬各擁重兵,何以制之?」澄以漢平七國事為對。太孫喜曰:「得先生謀,吾無慮矣。」及即位時,周、齊、湘、代、岷五府相繼煽動。 (「時周齊湘代岷五府相繼煽動」,原脫「相」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補。) 上朝罷,召子澄謂曰:「先生憶昔者東角門之言乎?」子澄曰:「不敢忘也。然須密。」退與齊泰謀之,泰欲先燕。子澄曰:「周,燕母弟,取周即剪燕之手足,而燕固可圖也。」入白之。上遂遣曹國公李景隆圍河南,迫周王橚至京師,遷之雲南;徙代王桂於邊;湘王柏聞討狼狽,闔宮焚死;執齊王榑囚之京師;岷王楩降為庶人;雖聖德如燕王,亦捃摭其事加譙讓。 (「亦捃摭其事加譙讓」,「捃」原作「招」,「譙」原作「謙」,據明鈔佚名國朝典故本改。) 朝廷以子澄為功,褒賞之。燕王於是上書救周,罪子澄,指為連坐,決意討之。

元年三月,命都督宋忠等北征。七月,靖難師起,移檄大意言:「上崇信奸回,離間骨肉,遵太祖高皇帝遺訓,奉天征討,罪人既得,則法周公以輔成王。」首以誅齊泰及子澄為名,遂破懷來、雄縣。遣長興侯耿炳文禦之,互有勝負。子澄慮師老,遂言於上班師,詔以李景隆為征虜大將軍,率諸將兵凡百萬以往。景隆自負有文武才,子澄亦薦,上寵信特深,甫行,餞之江滸,賜犀玉帶諸將各一,齎賫無算。子澄授以指畫,景隆亦唯唯而已。子澄甚憂之。未幾,景隆攻北平城,累戰俱大敗,奔還京師,上赦不誅。子澄泣諫曰:「景隆出師,無紀律,意在觀望,不誅之以謝宗社,何以懲將士?」不聽。已而,徐凱、盛庸繼踵敗衄,顧成等皆降。子澄拊膺大慟曰:「大事去矣,萬死不足贖誤國之罪矣。」乃賦一詩以志痛憤,詩曰:「仗鉞曾登大將壇,貂裘遂賜朔方寒。出師無律真兒戲,負國全身獨汝安。論將每時悲趙括,攘夷何日見齊桓。尚方有劍憑誰借,哭向蒼天幾墮冠。」聞者哀之。尋用侍臣議,詔謫子澄及齊泰于遠方,以快敵意,其實使之募兵也。時諸將猶守淮南,而文廟忽已渡江矣。景隆開門迎謁,尋有詔執子澄等,責問不服,子澄等死之。上命赤其族,一子逃難,易姓為田經, (「易姓為田經」,「田」原作「囚」,據明金聲玉振集本及明史卷一四一黃子澄傳改。) 宥赦,乃復姓,家湖廣之咸寧,至今不絕。近有登進士科者,袁州人,祀子澄于鄉賢祠。倡其事者,推官陳輅也。

齊泰

齊泰,應天府溧水人。洪武甲子,鄉貢。明年,舉進土。 (「洪武甲子鄉貢明年舉進士」,原脫「明年」,「甲子」作「丁卯」,據明史卷一四一齊泰傳及明進士題名碑錄補、改。) 始名德, (「始名得」,「得」原作「德」,據明史卷一四一齊泰傳及明進士題名碑錄改。) 後受知于高廟,改賜今名。筮仕禮部主事。一日雷震謹身殿,上躬禱于天,得九年無過官員陪祀,泰與焉。乙亥,為兵部左侍郎。戊寅,進本部尚書。嘗被召問邊將姓名,泰歷數無遺。又欲考諸圖籍,泰出袖中手冊以進,甚悉。自是益承眷遇。及上棄羣臣,泰預受顧命輔嗣君。親藩將入臨淮安,泰言于上,令人齎敕符勒使歸國。

及靖難師起,泰主征討之策,命將出師,多其籌畫。嗣君惟召學士輩討論周官法度,處便殿弄柔翰而已。詔閫外事,一以付泰。泰遂移檄指斥親藩。或難之,泰怒曰:「名正言順,敵乃可服,是何言耶?」語聞,太宗遂首以誅泰為名。泰以谷王漏師遁還,慮遼、寧二府為變,召還京師。惟遼王至,遂留之,於是天下勤王兵稍集。始戰猶有勝負,及勢不可支,朝廷乃謫其官,以求兵解,尋召還。嗣君出走,泰追之不及,至廣德州,語在王叔英傳。既而被執,泰抗辭不屈,遂族誅。

謝貴

謝貴,囗囗囗人。洪武末,黃子澄、齊泰建削奪諸王之策。 (「黃子澄齊泰建削奪諸王之策」,「削」、「諸」原作「成」、「懷」,據明鈔佚名國朝典故本改。) 時燕藩稱病,泰謀以備虜為名,乃以貴為北平都指揮使,張昺為布政使,俾計誘王府官屬,覘察王府動靜。

元年三月,朝廷師至燕,約貴先發。六月,貴等以在城七衞并屯田軍士布於城內,填溢街巷,迫圍王城外牆,久以木柵斷端禮等四門。燕王聞之曰:「我病不出,雖塞可也。」已而,軍士登城,擐甲執兵,飛矢入王城,四面鼓噪,震動城內。七月,王不得已命指揮張玉、朱能等帥護衞勇士八百餘人應之。能請先擒謝貴、張昺,王曰:「彼防守既嚴,猝爾難擒,須以計致之可也。今奸臣遣中貴人來逮護衞官屬,宜悉依所坐名收之,就令中貴人召貴、昺付所逮者,則貴、昺必來矣。來則縛之,一夫之力爾。」乃匿壯士端禮門內,遣人召貴、昺。久之乃至,衞從甚眾。至王門,門者呵止其衞從,惟貴、昺得入。至端禮門,壯士出擒之。其從者猶未知,移時貴、昺不出,稍稍散去。將士聞二人被擒,皆散走。玉等率勇士捕之。是夜,玉等攻九門,黎明已克其八,惟西直門未下。王命指揮唐雲單騎往諭, (「王命指揮唐雲單騎往諭」,「單」原作「軍」,據明鈔佚名國朝典故本改。) 守者皆散,乃盡克九門。上親問貴、昺,乃知其謀出於齊、黃,遂上書請誅之。於是靖難師出矣。貴等遂被誅死。

張昺

張昺,山西澤州人。革除年間,諸藩不靖,廷臣建議「凡藩國所在,悉更置守臣,必素負重望者使居其地。」乃擢昺為北平布政司左布政使。昺至,日求王府細事,將為不利。其司吏李友直密聞於太宗,遂命燕山右護衞副千戶潭淵於端禮門執昺及都指揮謝貴等,隨攻奪九門,己卯七月六日也。昺不屈而死,其親族皆坐焚如之刑。

葛誠

葛誠,字囗囗,人不知其所以進仕。為燕府長史。靖難師未起,王常病瘧,暑中四圍皆着火爐,猶自言寒。三司官入視疾,皆懼危篤,獨誠知之以不得于上之故,因令人告變。會王遣人至京奏事,齊泰等言于上,執之鍜鍊成獄。即發符逮王府官屬,且約謝貴先舉兵,誠許為內應,王府人無大小,誠皆籍以聞。後謀不密,見戮其家。

盧振

盧振,字囗囗,囗囗人。嘗與魏國公徐輝祖同謀抗禦靖難之師,事見輝祖傳。

宋忠

宋忠,始為鳳陽衞指揮使,以智勇聞。洪武三十一年,都督齊讓討西南夷無功,以忠代為參將,以虜功奏,革除君尤任之。

元年三月,詔忠調緣邊各衞馬步官軍三萬屯開平,燕府護衞精壯官軍悉選隸忠麾下,護衞胡騎指揮門童等悉召入京。調北平永清左衞官軍於彰德,永清右衞官軍於順德,以都督徐凱練兵臨清,都督耿瓛練兵山海,諸將防於外,張昺、謝貴防於內,約期俱發。時世子及二郡王高煦、三郡王高燧皆在京。齊泰曰:「三人在此,宜先收之。」黃子澄曰:「不可,事覺則彼先發有名,且得為備。莫若遣歸,使坦懷無疑也。」遂遣歸,尋悔,遣人追之不及。已而,齊泰傳檄使約謝貴先發,長史葛誠為內應,盡拘親藩官屬。七月甲戌,貴與張昺敗露,見執。靖難兵起。忠守懷來,大將俞頊守居庸關,相為聲援。己卯,靖難將指揮徐安等敗頊,拔其城。頊走依忠,而居庸為燕將所守。太宗嘗語諸將曰:「宋忠擁兵懷來,則居庸有必爭之理。伺其未至,可先擊之。」諸將皆曰:「敵眾我寡,難與爭鋒,擊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太宗曰:「此非爾等所知,當以智勝,難以力論,論力則不足,以智則有餘。彼眾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輕躁寡謀,狠愎自用。乘其未定,擊之必破矣。」癸未,太宗率馬雲、徐祥等馬步精銳八千捲甲倍道而進。甲午,至懷來。先是,獲敵諜者言:「宋忠誑其將士云,爾等家在北平城中,皆為親藩所殺,委屍積滿道路,宜為報讐。將士聞之或信或否。」太宗聞之,乃命其家人張其舊用旗幟為先鋒,眾遙識其幟,又識其父兄子弟無恙, (「為先鋒眾遙識其幟又識其父兄無恙」,原脫「為先鋒眾遙識其幟又識」十字,據明鈔佚名國朝典故本補。) 相呼輒應,喜曰:「我家固安,幾為宋都督所誤。」皆倒戈來歸。及戰,忠餘眾倉惶,列陣未成,而太宗麾師渡河,鼓譟直衝其陣,忠大敗,奔入城。我師乘之而入,忠急匿于廁,搜獲之。諸將以得忠頗有喜色,太宗笑曰:「忠庸才爾,得之不足為喜,喜則驕,驕則不戒,不戒則禍敗之機萌矣。爾曹戒之。」遂誅。

忠子謙,鎮南衞指揮使,始猶編伍,繼而賜死,年十六。

馬宣

馬宣者,革除中都指揮也。守薊州。戊寅七月, (「戊寅七月」,不確。按戊寅即洪武三十一年,與下文「靖難兵起」不合。明金聲玉振集作「己卯」,即建文元年。) 靖難兵起,宣謀起兵禦之。已而,張玉、朱能來戰,宣與鎮撫曾濬等閉城堅守,反復諭之不下。玉擁眾急攻,宣率兵出拒,玉遣精銳衝入其陣,執而殺之,並殺濬。事聞,革除君褒卹之。

朱鑑

朱鑑,都指揮也。提兵守大寧。戊寅十月, (「戊寅十月」,不確。同前。) 靖難師至,與戰,死之。事聞,革除君重加卹典。傳馬宣與朱鑑之死,嘗嫚駡不絕口云。

彭聚

彭聚以都指揮與同官孫太副、宋忠等守懷來,忠之敗也,與都督指揮俞頊皆見執,聚與太宗力戰,死之。

先為靖難師所俘獲者不可勝計,獨都指揮莊得遁走得脫。 (「獨都指揮莊得遁走得脫」,「莊得」下原衍「一」,據明史卷一四二莊得傳刪。) 其後反間得行,卜萬、吳高皆見疑,而耿炳文、李景隆相繼敗績,雖大將陳暉、平安,歷城侯盛庸,皆不能用兵,而亡勢成矣。

初卜萬將陳亨謀欲降燕,而為萬所制。太宗渡江,設奇以敗之。乃作書貽卜萬,盛稱獎萬,而極毀詆亨,緘識牢密,召一卒飲之酒,且厚賫之,而置書其衣中,俾歸與萬。其同獲之卒竊窺之,問守者曰:「彼何為者?」守者曰:「遣歸通意,故得厚賫。」卒跪告守者曰:「能為我請得偕行,惟命是從,不敢望賫。」守者如所言為請,遂俱遣而不與賫。不得賫者終不喜,至即發其事。劉真、陳亨搜卒衣得與卜萬書,遂疑萬,執下獄,籍其家。其間吳高亦用此策,高遂見疑,有詔削江陰侯爵,安置廣西。乃專命楊文守遼東,文用兵無紀律,太宗素知之者云云。

鐵鉉

鐵鉉,河南鄧州和豐鄉人。 (「河南鄧州和豐鄉人」,「南」原作「內」,據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改。) 洪武間,由國子監生授禮科給事中。一云初為都督府斷事,奏對詳明,高廟喜之,字之曰「鼎石」。凡遇法司有疑獄未能決者,必以屬鉉。文廟潛邸時,有訴違法狀者,召至所屬法司問之,數日獄未具,高皇帝怒,命鉉鞫之,片時而成,以此益愛重之。未幾,擢山東布政司參政。

庚辰,靖難兵起,曹國公李景隆駐師德州,鉉督漕運,飛芻輓粟,水陸並進,未嘗乏缺。既而軍敗南奔,與參贊高巍相遇於臨邑,遂協謀募兵固守濟南,被圍月餘不下,城有被攻破者輒完之。以計詐開門降,用板候其入下之,幾中其計。靖難師知不能克,越三月乃棄去。事聞,遣使賜以白金綵幣,封及三代,鉉入謝。上賜宴,陞右布政使,尋陞兵部尚書,佐大將軍、歷城侯盛庸統天下兵。太宗踐祚,用計擒至,正言不屈。令其一顧,終不可得,去其耳鼻,亦不顧,乃碎分其體,至死駡方已。壬午十月十七日也。時年三十七。

父仲名,母薛氏,皆壽八袠餘,並海南安置。子福安,年十二,發配編伍,康七歲,鞍轡局充匠,尋皆死。

按:建文諸將,北向拒戰,如耿、盛及平安、何福、景隆輩,初雖以歸附,一時獲宥,而後來俱不得其囗。噫,諸人之死,視鉄鉉之死僅遲歲月間耳,而易若鉉輩之為能自靖而無愧者。

鄭華

鄭華,台州之臨海人。洪武丙子,由貢士任行人,坐詿誤謫東平州判官。將赴任,聞靖難師至。時鄉人趙坎進丞無錫,華以妻託之。馳至東平,力疾戰死,壬午正月也。

陳彥回

陳彥回,字士淵,號訥齋,興化莆田人。父立誠,洪武間歷仕州縣,後以非辜罹重刑,彥回與弟彥國俱被遣, (「彥回與弟彥國俱被遣」,「彥國」,清借月山房彙鈔本及明史卷一四二陳彥回傳皆作「彥囦」。) 一戍滇南,一戍遼東。比入滇,家屬數人多道亡,至蜀,惟彥回與祖母郭氏存焉。既而遇赦,不及彥回,監送者哀而釋之。無所資以還,乃依鄉人定遠縣尹黃積良以居,遂從其姓,更名禮。未几,積良去位,乃依南充縣丞于仲和。其後,閬中教諭嚴德政以明經薦,為保寧府學訓導。九載考績至京,侍殿陛承顧問者四十日。高廟悅之,擢平江知縣。蒞任事甫十三日,高廟晏駕,彥回捧香入臨,給事中楊惟康等以文學廉幹薦,遂陞知徽州府。彥回下車甫數月,政教一新,士民感悅。明年為革除己卯,以考覈稱職,蒙賞賫甚厚。其年冬,郭氏卒,當承重持服,徽民詣闕,奏乞奪情終任,不報。彥回衰絰赴京,疏其改姓歷官情罪,乞正明籍。疏入,報可。仍從徽民前請,留治郡事,釋彥國遼東之役。彥回復上疏終制,不許,詔喪事畢即蒞郡供職。乃奉郭氏柩葬郡北十里北山之陽,搆堂數楹為羞饋所。事竣,始蒞郡視事,每旦必哀奠如禮,士民因名其山曰「太守山」。彥回自歷官,以避難亡命更易姓為非禮,每悒悒不自安, (「每悒悒不自安」,「每」原作「相」,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屢欲陳首,輒自籌曰:「祖母年既高,萬一蹉跌,將托之何所?」隱忍二十餘年,至是始得行其志,識者韙之。

後靖難師起,彥回奉命召募義勇至京,適彥國至,自遼東邂逅旅邸,悲喜交集。郡中土人曰曹從善者,偶聞而往駕焉,彥回顧謂曹曰:「予荷朝廷再造之恩,此生再生不足以報萬一,予固有以處之矣。到郡遣弟歸以治家事,予身許國,死不卹也。子其為我述一詞,以道吾家顛未,仍為索名,筆書「務本」二字以遣之,俾知孝弟為修身克家之道。」曹唯唯,固已知彥回之必殉身矣。未幾復蒞郡,會靖難師將渡江,彥回率義勇赴援,而勢已不支。太宗入繼統,械至京師,不屈而死,壬午十月十五日,時年四十七。

葉惠仲

葉惠仲,台州臨海人。兄刑部主事夷仲,嘗雅為方孝孺所知,有文名。惠仲亦不愧其兄,時稱「二葉」。惠仲嘗以知縣充修史官,考革除二年會試,後陞知府。永樂元年二月二十二日,被戮。時六十四,妻蕭氏為奴。

姚善

姚善,字克一,湖廣安陸州人。初姓李,後復今姓。家居魚寨,為人志行淳實,學識高遠。為諸生時,扁讀書所曰「待旦軒」,會稽唐之淳為之銘。善工詩,與唐相倡和。

洪武中,由鄉舉歷祁門丞,同知廬州、重慶,所至有能聲。三十年,擢知蘇州府。初上以吳民薰染夷俗,習為僣靡,明法以齊之,囂者或更籍持短長,譎詐蜂起, (「譎詐蜂起」,「譎詐蜂」處原空白,據明鈔佚名國朝典故本補。) 號難理。善洞達政體,周悉人情,張弛寬密,各協事宜,每數造請郡賢。考求治道,商略民生,休戚俗尚,淳漓以施,消息因革,由是吏民顧尚禮義,轉稱大治,為列郡最。隱士王賓,獨居陋巷,善往候見,舍車躬詣門,賓問為誰,應曰「姚善」,乃開門延語。及賓報謁見面府門,再拜而返,善自邀還,辭曰:「非公事不敢入也。」又將候韓奕,奕遜入太湖,善歎曰:「韓先生,所謂名可得聞面不可得見也。」錢芹自守甚高,善願見不可得,將往候,乃使人先道意。芹對使者曰:「芹誠幸見公,然芹民也,禮不可往見于庭。苟明公弘下士之風,請伺月朔晉會于學宮。」善如對至,迎芹置上坐,請質經義。芹曰:「公今有官守,請姑舍是事,有急於此者。」善問何事,芹出一簡以授善,竟不一言而去。視之,則守禦制勝之策也。善心嘉之。後為行軍司馬。

革除己卯,靖難師起,善畫策勤王,與有勞焉。壬午,京師平。時黃子澄朝廷索之甚急,避匿善所,約與航海。善曰:「在公則可,在善則不可。善守土之臣,當與城存亡。」子澄去,善竟仗節而死。其見危授命,節義可稱云。長子節發戍賀千戶所, (「長子節發戍賀千戶所」,疑「賀」下脫「縣」字。) 幼子繼兒蘇洲隨母給配,保兒、項兒送工部習匠。善以壬午六月二十一日送問,七月十日受戮,時年四十三。

又考之太宗實錄云:「燕師日迫,建文與方孝孺用漢破七國之策,貶齊、黃于外。善言于朝曰:『有文武才略可以扶顛濟危者反置之散地而不用,今事勢狼狽。』急召之,詢其姓名,不對,再三詢之,則曰:『於今人才豈有過於黃太卿哉?』遂復召二人,皆不至。」則是善嘗在朝也,然其詳不可聞矣。正德丙子,巡撫都御史秦金祀之鄉賢祠。

鄭恕

鄭恕,台州仙居人。由訓導陞任直隸徐州蕭縣知縣。靖難師至,力拒焉。被擒,死時年五十六。二女當配,亦死之。子源、湜,姪韞汲,皆從坐恕之戮也,在壬午八月十七日云。今仙居建祠,祀恕及其二女,春秋祭之。

宋徵

宋徵,囗囗囗囗人。宗人府經歷。嘗建議削親藩屬籍,故靖難之師討焉,事平就戮。其詳不可考。

戴德彛

戴德彛,寧波奉化人。洪武甲戌進士第三,入翰林為編修,甫三載陞侍講。上諭之曰:「官翰林者,雖以論思為職,然既列近侍,且多在朕左右,凡國家政治得失,生民利病,當知無不言者。唐陸贄、崔羣、李絳之徒在翰林,皆能正言讜論,補益當時,顯聞後世,爾盍以古人自期待哉!」德彝與侍讀張信皆頓首謝。由是感舊恩,所以稱上意,拾遺補闕,以直聲震于朝。後改監察御史,益善於其職。

革除年間,改左拾遺。靖難之師既迫,與太常卿黃子澄、兵部尚書齊泰、禮部侍郎黃觀、戶部侍郎郭任、刑部尚書侯泰、御史大夫練子寧、大理少卿胡閏、宗人府經歷宋徵、戶科給事中韓永等,日夕籌畫防禦,後死難。

盧原質

盧原質,字希魯,台州寧海人。世家桑洲,為巨族。父中,鄉稱善人,母方氏,孝孺之姑也。原質於孝孺為外兄,而問學得於方門為多。洪武戊辰,由縣學諸生登進士第三人,授承事郎、翰林院編修。二年庚午,聞父喪,詔賜驛舟楮幣遣歸。又四年,乙亥四月,陞中順大夫、太常寺少卿。革除間,多所建明。文廟登極,詔族其家。原質與其弟原朴等皆死於難。

林嘉猷

林昇,字嘉猷,台州寧海人。始師事同邑王琦。琦坐累,家徙雲南,姻族無一人顧恤者,嘉猷徒步千里追送,泣涕與之訣別,人高其誼。後復行數千里至漢中,求方孝孺而師焉。方氏之門嗜學之士至者無虛席,而孝孺獨以得嘉猷及鄭叔貞為善,曰:「助之使進乎?聖賢之道。」且曰:「匡我者,二子也。」洪武丙子,以儒士校文四川。蜀獻王訝其名字不相承,乃賜之名,曰:「良。」顧後以字行。由薦辟入史館為文官,累遷至陝西按察司僉事。嘗被燕邸召入,居處最久,得其隱情,以告孝孺。建文君以靖難師迫,遣錦衣千戶張安齎書詣燕,許世子襲王位,本嘉猷之言也。內難平,坐孝孺之黨,逮至京師,壬午九月丁亥被戮。

程通

程通,字彥亨,徽州績溪人。少有至性,動必遵禮,嗜學不倦,鄉先生奇之。年十四,補縣學生員。 (「年十四補縣學生員」,原脫「十四」二字,據明鈔佚名國朝典故本補。) 洪武己丑,以貢入太學,時年二十二。丙寅,遭父喪歸廬墓下,三年哀慟毀形,妻子至不相識。戊辰,復上太學。時祖平謫戍延安,年已耄耋,通乃上書言:「臣壯而無父,祖猶父也。臣祖老而無子,孫猶子也。更相為命,今邊徼戍卒如林,顧豈少臣祖者。」辭極懇切。書奏上,高皇帝憐之,持其章不下,私命兵部驛召平。既至,乃並召通東西立玉陛下,顧通曰:「汝識此人否?」祖孫相哽噎,不能仰視。高皇帝嘆曰:「孝哉,若人!」命兵部除其籍,驛送平還鄉。庚午秋,通以尚書舉應天府鄉試。時遣諸王將兵行邊,以封建策諸貢士於廷,獨所對稱旨,親擢第一。授遼王府紀善。辛未,隨王閱武臨清。壬申,從之國遼西。時王府未建,以祖喪免,歸復廬墓,三年服闋。復任未幾,高皇帝上賓。庚辰,從王渡海南還。辛巳,進左長史。明年,始從之國荊州,悉心輔導,王敬禮之,凡一國之事咨焉。

府中有衞士紀綱者,用詗事得幸,通每召笞戒之。會文皇帝舉兵靖難,遣人至荊州。通草上封事數千言。文皇帝既正大統,紀綱者以入賀留侍,歷官錦衣指揮使,被顧問,因乘間及封事,遂有詔械通京師。簿錄其家,得確田數十畝,遺書千百卷,牯皮數張。時黃希范者,洪武末先出知徽州府,雅與通善,至是亦為衞卒所捕,并籍其家,同赴京師。而績溪程姓最多,幸望使者仁恕,罪止一房,餘獲免焉。文稿百餘卷悉毀于官。

同类推荐
  • 魏伯阳七返丹砂诀

    魏伯阳七返丹砂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陵从政录

    海陵从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唯识三十论要释

    唯识三十论要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容斋四笔

    容斋四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流年知流年

    流年知流年

    “在青春时光里,我们两谁也没能成为谁的良人,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可愿成为我人生路上携手同行的家人?”贺璟拉着宋云影的手,小心翼翼地问出了他一直藏在心底没有问出的话,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强烈的躁郁不安感,无法纾解,无法消除。“当然。”一瞬间便似春风拂面,神清气爽。青春有点迷茫,有点懵懂,然而却是最单纯,最美好的时光,青春并不仅仅是打马而过,我们最终也不会落花成伤,相信最后时光沉淀下来的,是你与我的美好岁月。
  • 都市之王者再起

    都市之王者再起

    我的好兄弟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等我回去。重回至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初心不默

    初心不默

    初夏与初恋男友相爱三年,高考后男友不告而别消失七年。不曾打开心房的她却在入错房后与顾默风发生了不少乌龙误会。初夏离家出走,暂住酒店,急于藏身的顾默风翻过阳台到隔壁,正是初夏所住。两个人碰巧相遇,互看不顺。可却在顾默风被人追杀时,初夏出手相助。
  • 面对大海的诉说

    面对大海的诉说

    终于出现了开山岛的轮廓,可岛上只有一个简易码头,大风大浪,船无法抛锚停靠。渔政船被巨浪打得团团转,根本无法靠岸。远远望去,码头上等候多时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正不停地舞动双手导航,数米高的大浪不时遮住他们的身影。半小时过去了,左冲右突的渔政船依旧无法靠岸。无奈的周船长说:靠不上去了,还是安全第一吧。下令返航。这时我才切身感受到,王继才曾多次向我陈述的事实——遇大风浪,任何船只都不能靠岸。回到宾馆,我已经吐得不省人事了。服务人员把我扶到床上一觉睡了五个多小时。
  • 惊吓纹

    惊吓纹

    我站在钱副省长的别墅门口,目送他那辆黑色的奥迪悄然滑出,通过保安守卫的气象森严的大门,缓缓驶向滨江大道,融入那片火红之中。身后,传来鹦鹉鸟宝宝那阴阳怪气的叫声:“早晨!早晨!”我没有理会宝宝的问候。我的目光落在那片火一样燃烧的凤凰树上,眼前却不断浮现出钱副省长那张阴郁的面孔。这段日子,钱副省长变得脾气古怪,简直就像更年期的妇女,动辄发火,一点着就噼里啪啦的,我和司机古惑光像两条被烤得焦头烂额的热狗。“是自己人,我才屌你们。否则,懒得理睬你们!”心情好的时候,钱副省长这样安慰我们。
  • 艾约堡秘史

    艾约堡秘史

    《艾约堡秘史》称得上是一部出人意料的奇书:就高超精湛的语言艺术、层层递进的叙事技巧、深接地气的当下生活、复杂迥异的人物形象来说,无疑是当代文学中迷人的创作之一,也是张炜本人具有突破意义的长篇力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狂妃难驯:陛下,求别撩

    狂妃难驯:陛下,求别撩

    在终南山修仙的小侯爷被皇上亲手抱回来了,羡煞无数女子。据说,皇上还当众许诺,一辈子只抱小侯爷一人,天下女子皆心碎!他说:“朕对你,势在必得。朕可攻可守,可上可下,都行。”她怕极!“我不行!”于是,她逃他追,她躲他逮。直到某天,她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哭:“吃坏肚子了,一天比一天大,就这模样,还怎么泡女人啊!”他笑:“乖,不怕!做了皇后,朕‘治’好你。”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