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6700000006

第6章

定品第七之余

已说功德自性。亦说有漏无漏。成就今当说。

当知未离欲  成就味相应

离下未至上  成就净诸定

当知未离欲成就味相应者。若人若此地未离欲。成就此地味相应。离下未至上成就净诸定者。离欲界欲未生第二禅等中梵世。若离欲若不离欲。成就净初禅。及彼地余善功德。

住上应当知  成就下无漏

方便生功德  当知非离欲

住上应当知成就下无漏者。圣人生梵世上。成就无漏初禅及余无漏。三昧神通及智等诸功德。彼地有漏功德生处缚。无漏断缚。是故离生处舍有漏非无漏。如是一切地随其义说。方便生功德当知非离欲者。已说离下地欲成就诸功德。当知说得成就不现在前。方便现在前者彼非离欲。方便得者如天眼耳。彼无记故。无漏净味相应不摄。是故得彼三种禅时不得灭尽。是灭尽定者方便故。彼得现前二十三种正受。八味相应八净七无漏。问曰。彼中一一几种因。答曰。

所谓无漏定  一一七种因

味净相应禅  当知因有一

所谓无漏定一一七种因者。一一无漏七种无漏中。自分因中因自地者。亦相应共生因。味净相应禅当知因有一者。味相应初禅味相应初禅因非余。初禅因不相似故。非余地秽污因行相违故。非秽污行相违亦非自分。如是净初禅净初禅因。非秽污非无漏。何以故。不相似故。非余地净因自地果报故及自地系缚故。如是一切。问曰。一一次第生几种。答曰。

无漏禅无色  逆顺超次第

次第生六种  当知乃至十

无漏初禅次第生六种。自地净及无漏。如是第二第三禅如是超越正受。无漏无所有处次第生七。自地二下地四上地一。无漏第二禅次第生八。自地二初禅地二上地四。无漏无边识处次第生九。自地二下地四上地三。余无漏次第生十。自地二下地四上地四。

或六至十一  谓净次第生

从二乃至十  当知说有味

或六至十一。谓净次第生者。净非想非非想处次第生六。自地味相应及净下地四。净及无漏非味相应。离欲故。净初禅次第生七。自地三上地四。净及无漏净不用处次第生八。自地三上地一下地四。净第二禅次第生九。无边识处次第生十。余十一。如是一切当知正受时如是说非死时。是故彼中上下地味相应不摄生。得净次第上下味相应生。从二乃至十当知说有味者。味相应初禅次第生二。自地味相应及净。彼此不相违故。有顶味相应次第生十。正受味三自地二。及下地净自地烦恼所恼故。依不用处地净以自救护。如是一切地下地净三。及死时上地退下地一切味相应。问曰。前说正受。烦恼今当说。答曰。净次第正受烦恼说味相应。及受生烦恼。何以故。烦恼力生非定力。是故此中说一切烦恼净必定定力。是故说共正受烦恼。问曰。彼中一一缘几种。答曰。

净及无漏禅  一切地中转

自地有漏法  味相应所缘

净及无漏禅一切地中转者。净及无漏禅缘一切地一切事。自地有漏法味相应所缘者。味相应禅缘自地味相应。及净非无漏。何以故。非无漏缘。有爱亦非爱他地。

无色则不行  于下有漏事

若根本彼善  秽污如味禅

无色则不行于下有漏事者。无色正受不缘下地有漏法。何以故。下地不寂灭故。亦缘下地无漏。如比智分。问曰。一切有漏不缘下地耶。答曰。不尔。若根本彼善。若根本无色净及无漏。彼缘自地及上地不缘下地。未来禅若缘下地。彼于下地粗想缘厌离秽污。如味禅者如味相应禅说。无色秽污亦如是。

色界若有余  无量等功德

彼欲界境界  世尊之所说

若色界功德。谓四无量一切处。等彼缘欲界。何以故。除神通说无量等。彼五神通缘欲色界。问曰。如前说熏禅中修智。彼云何熏。答曰。

若能熏诸禅  是依第四禅

三地爱尽故  净居唯广果

若能熏诸禅是依第四禅者。得第四禅能熏禅非余。彼人数数入无漏四禅起无漏。数数入有漏禅复还入无漏。还入有漏渐略乃至住二刹那。如是方便若一无漏心若一有漏心。是时一念有漏一念无漏。二念一有漏一无漏。是说成就。问曰。此何处得果。答曰。净居天中。何以故。三地爱尽故。净居唯广果。若得第四禅离三地爱。是故此得第四禅人。净居广果中凡夫共修熏禅。不与凡夫共。五种者。下中上上中上上。彼如是五种不广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及色究竟天。是故彼中得果。问曰。如前说七种愿智是云何。答曰。

无著不动法  得一切正受

彼三昧智力  能起顶四禅

彼人烦恼不能逼恼心相续故一切正受力心相续生故得三功德。谓愿智无诤及无碍。彼愿智者。若欲知过去未来现在及无为。彼时愿智边际。住第四禅正受能知。无诤名于他相续中。烦恼诤不欲起。此人他相续中。不起烦恼诤。无碍名如前说。问曰。愿智何地摄。答曰。

三地有愿智  无诤五地中

二地法辞辩  二辩依九地

三地有愿智者。第四禅初禅及欲界。决定第四禅中得。欲界唯人中能起欲界。梵世相应心记起言说心。彼处有。是故说三地。无诤五地中者。根本四禅及欲界。此决定于四禅中得。人中能起非余处。二地法辞辩者。法辩欲界梵世。此五地根本四禅及欲界。此但名缘言从名转。是故起语言道。有觉观处说辞辩。欲界及梵世。何以故。言语缘故。二辩依九地者。义辩乐说辩。欲界四禅中及四无色定。未来中间禅根本初禅摄。问曰。云何得此正受。答曰。

离欲及受生  而得于净禅

秽污退及生  无漏唯离欲

离欲及受生而得于净禅者。净初禅二时得。离欲时得及上地没生梵世。彼地过舍。如是一切。秽污退及生者。味相应禅退上得下。或第二禅中若欲界缠若梵世缠退。尔时得味相应初禅生得者。如上地没生欲界及梵世。尔时得味相应。初禅如是一切。无漏唯离欲者。无漏禅离欲得。谓圣人离欲界欲。彼得无漏初禅。昔所未得故得。如是一切。问曰。此功德何者能除烦恼。答曰。

无漏除烦恼  正受中间者

一切定中间  相应于舍根

无漏除烦恼者。无漏禅无色除烦恼非世俗。问曰。何故世俗不断烦恼。答曰。同一系缚故。世俗共烦恼一缚。是故自地烦恼不能断。如人被反缚不能自解。若彼对治及断中生。问曰。一切世俗不能断烦恼耶。答曰。有世俗能断烦恼。问曰。何者是。答曰。正受中间者。谓未来禅犹未得根本禅。若作方便得离下地欲。彼初禅未来有漏无漏。余未来一向有漏。为根本禅无色正受。是故说世俗不断烦恼。问曰。此近禅何处。答曰。一切定中间相应于舍根。一切正受中舍根相应。未得所求故不生喜。问曰。虽说神足境界智证神通。未说几种变化心今当说。答曰。十四欲界初禅果。初禅地初禅果。欲界二禅果。初禅地二禅果。二禅地二禅果。乃至第四禅亦如是。问曰。彼谁成就。答曰。

下地变化心  成就彼种果

随彼识相应  彼上地成就

下地变化心成就彼种果者。若人成就禅。是人成就彼果下地变化心。如得初禅是初禅地欲界中初禅果。成就如是一切应当知。问曰。汝先说第二禅等无五识身。若生于上若欲见闻。彼云何见闻。答曰。梵世识现前。问曰。何故上地无此识。答曰。无觉观故。问曰。彼几时成就。答曰。随彼识相应。彼上地成就。乃至彼识相应尔时成就。或眼识或耳识或身识。随尔时现在前尔时成就。此识灭时名舍。何以故。系属根故。

修多罗品第八

一切智口所说最深微细义。此余我今当说。

一切智口说  甚深微细义

我今说少分  修多罗谛听

问曰。如佛说三界。彼何者是。答曰。

欲界十居处  色界说十七

无色界有四  决定唯彼有

欲界十居处者。谓地狱畜生饿鬼人六欲界天。种类此十居处。当知说欲界。此众生有欲想转。若此处具足彼一切爱欲相应。是故说欲界。色界说十七者。梵身梵富楼。少光无量光光曜。少净无量净遍净。无荫福生大果无想众生。不广不热善见善现色究竟。此十七居处说色界。此居处欲想不转。彼极大色非男女相。是故说色界。无色界有四者。无色界有四居处。无边虚空处。无边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此居处中色不生。何以故。离色欲故。又次第灭故。若无色中生色者。便无次第灭。然有次第灭。若无者。应色中生欲过。是故无色中不生色。是故说无色。问曰。如佛说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此云何。答曰。决定唯彼有。前所说界此即是有。问曰。如世尊说七识住。彼何者是。答曰。

善趣是欲界  及色界三地

无色亦三地  当知为识住

欲界善趣数。谓人天。色界前三地。无色界前三地。此七地说识住处。问曰。何故三恶道第四禅有顶不说识住耶。答曰。若地为见断修断。若不断生识彼说识住。三恶趣中无不断事。第四禅中无想众生。及净居天。无见断事。是故第四禅不摄。有顶一向有漏。若识乐住说识住。三恶道中识不乐住。何以故。苦逼迫故。净居天向涅槃故识不乐住。无想众生亦一向无心。是故第四禅不摄。有顶行不捷利。是故彼亦不摄。三种众生或乐境界乐乐乐想。彼中乐境界众生人及欲界天。乐乐三禅地乐想三无色。是故彼说识住。问曰。九众生居云何。答曰。

有顶及无想  是说众生居

四种有漏阴  当知识住处

有顶及无想是说众生居者。前说七识住。及无想天有顶。此说九众生居。问曰。何故恶道无想众生外。第四禅不说众生居耶。答曰。随何处乐住不欲去。彼处名众生居。恶道中无此二。广果中虽欲乐住亦欲乐去。问曰。如佛说四识住。彼云何。答曰。四种有漏阴。当知识住处。有漏色受想行。是名阴说识住。取俱识生住执着长养故名识住。是故无漏非识住。彼坏有故。彼亦非取和合识住处。问曰。何故识非识住处。答曰。彼因由不成。如王道王非是道。无住分俱生识名住处。三和合名住处。此识非如是。问曰。无有他识现前缘耶。答曰。自和合不生故。彼亦不成就彼。亦众生数非众生数。问曰。云何外识。住处事作。答曰。和合俱生依缘住多故无过。彼亦缘住彼自分地界非他分地界。问曰。如世尊说十二缘起。彼有何相。答曰。

诸烦恼及业  有事次第生

当知是有支  众生一切生

无明爱取是烦恼。行及有是业。余支是事。如是此烦恼业事。彼彼生中次第起故说缘起支。彼中烦恼依事。烦恼作业业作事。如是。

彼诸分建立  谓众生受生

过去及未来  中间当知八

彼诸分建立谓众生受生者。此分差别说十二支。问曰。此云何。答曰。过去及未来中间当知八。于中无明者过去烦恼。行者过去业。识者相续心及眷属名色者已受生相续连缚不灭。未生四种色根六入未具。是名名色。六入者已生四种色根。未能为触作所依。是时名六入。触者此诸根已能为触作所依。未能分别苦乐。不能分别利衰。是时名触。受者能分别苦乐利衰因。能知差别食分别爱不起淫欲。是时名受。爱者于欲具中。爱求欲不能求有分别。是时名爱。取者能取有分别。有者此于彼境界求趣向速疾。广生诸有趣当来生。是时名有。生者彼死次第相续连节缚。是时名生。老死者次后名色受等是名老死。问曰。世尊说六界。此云何。答曰。

所谓四大种  及诸有漏识

亦色中间见  是界说生本

所谓四大种及诸有漏识亦色中间见者。四大及五识身有漏意识。若色孔眼所取虚空数。此说六界。问曰。何故十八界中。别说六界耶。答曰。是界说生本。彼法生本此中丈夫想。地所成立。水和合润渍。火熟除臭烂。风界推。空中间孔。饮食入出。相应识力建立得名丈夫想。是故此名界想。何以故。是生性故。如世尊说。因六界因缘入母腹胎。修多罗句如是。彼大亦生是故名大生。如大众生如大生。于此中地坚相水湿相火热相风轻举相。色边受色相名虚空界。色者是与思异事也。识者了知相也。问曰。圣谛有何相。答曰。

果相似诸行  有漏是说苦

因相似是集  灭谛众苦尽

果相似诸行有漏是说苦者。一切有漏行从因生。逼恼相是故说苦。因相似是集者。一切有漏行他因相似。是故彼说苦集。如一稻种子前后相望故。亦说果亦说因。如是有漏行观已生当生故。亦说苦说集。灭谛众苦尽者。一切有漏行究竟尽灭。是说灭谛。

若无漏诸行  是说为道谛

彼二种名故  从粗次第见

若无漏诸行是说为道谛者。一切无漏行说道谛。彼一切苦灭故说道。问曰。何故说名谛。答彼二种名故。二种事故名谛。谓自相不虚。及见彼生不颠倒心觉。问何故虚空非数灭非谛摄。答曰。非因果故。此观察苦尽故。观察圣谛彼非苦苦因非离苦方便。但欲尽苦故观察。譬如病因病药。病差如观察病。问曰。圣谛有何义。答曰。圣者如实觉已。为他显示故名圣谛。是中逼迫相是苦。生相是集。寂静相是灭。出离相是道。问曰。如见因有果。何故佛先说果后说因耶。答曰。从粗次第见。如是但见无间等故世尊前说果。行者先得苦无间等。后苦因。先灭后道。何以故。先知果已。后断因。修智生故。彼行者于苦自性无间。已彼时为断苦因。故决定智生是过患因故。如是彼行者先见灭相。彼时为欲证灭。故修方便生决定智。是故先说果。如是先见粗后见细故。苦粗集细施设推求故。信故灭粗道细。是故先说灭后说道。如修多罗说。比丘当为说灭为趣灭故说道。如是等。是故先求灭后修道。如向城道先觅道已然后得入。一切皆信灭而不信道。是故欲易知故从粗次第说。问曰。世尊说四沙门果。彼几事。答曰。

圣果事有六  最胜在九地

第三在六地  二种依未来

圣果事有六者。六事说沙门果。五无漏阴及数缘灭。问曰。沙门果何义。答曰。圣道说沙门。彼精进成就故名沙门果。问曰。世俗道亦精进丈夫得。彼亦得沙门果。答曰。彼见圣道果差别。问曰。此何果何地摄。答曰。最胜在九地。阿罗汉果九地摄。未来中间四禅三无色。第三在六地。阿那含果六地摄。除无色。二种依未来。须陀洹斯陀含果未来摄。何以故。未离欲故。问曰。迹有何相。答曰。

随信行诸法  无烦恼钝根

随法行诸法  无烦恼速相

随信行诸法无烦恼钝根者。随信行人自身无漏法软分摄者。当知钝信行摄故。信解脱时解脱亦摄。当知软根故。随法行诸法无烦恼速相者。随法行自身法利根所摄故。当知速相彼摄故。见到不时解脱法亦摄。当知。何以故。利根故。

彼禅根本中  当知是乐通

小及难得故  当知余说苦

彼禅根本中当知是乐通者。根本四禅若软根法。及利根法当知乐迹。止观等得道故及乐行故。小及难得故当知余说苦者。余者无漏地摄道名苦以少故。彼未来中间禅止道少。无色中观少无漏。未来禅难得。何以故。世间从未来得故得彼故易修。禅中间禅一地中间心心数断除现前。谓觉断观现前成就如木断木。无色界微细难成就五阴转断。四阴转现前。彼难如是难得故说难。非圣道苦自性非苦受相应。此中建立胜道故。入涅槃城义故名迹义。问曰。不坏净云何。答曰。

佛及声闻法  解脱亦余因

清净无垢信  圣戒谓决定

佛及声闻法解脱亦余因清净无垢信者。一切种正觉智菩提佛。彼阿罗汉摄功德佛法。当知于彼中若无漏信彼名佛不坏净。他教授得正决定声闻。当知彼中学无学得声闻法。若彼无漏信彼是僧不坏信。若于涅槃若无漏信。转余有为法中。如苦谛集谛等信如是无漏。菩萨功德学无学辟支佛法。一切法中不坏信。彼苦集中正信清净。灭道中希求信。无漏戒圣道俱生第四不坏净。云何名不坏。知已决定清净信名不坏信。问曰。何所知不坏。答曰。四圣谛中。问曰。何故无漏不坏信。答曰。决定故彼实智俱生无漏信。及戒决定有漏信者。能障欺呵不信。持戒破戒呵欺障。无漏余不生能障欺呵。是故决定无漏不坏信差别者。问曰。修定有何相。答曰。

初禅若有善  当知现法乐

谓得生死智  是说名知见

初禅若有善当知现法乐者。净及无漏初禅现法乐住。是名修定得现法乐。谓得生死智。是说名知见者。生死智通是说修定得知见。

慧分别当知  方便生功德

金刚喻四禅  是名为漏尽

慧分别当知方便生功德者。所有方便生功德。乃至欲界有教戒闻思修功德。三界中随所有。若有为无漏。彼一切说名修定得分别慧。金刚喻四禅是名为漏尽者。金刚喻定者。最后学心彼共眷属相应。第四禅地漏尽故是说修定。此世尊自说已功德。菩萨阎浮提树影中。初禅正受彼见法乐住。十一起烦恼清净天眼智见。如趺只罗经说。彼经说知受生如是等慧差别。依第四禅无上正真道证漏尽。问曰。如意足何自性。答曰。

善有为诸法  方便之所起

佛说如意足  是亦说正烧

善有为诸法方便之所起佛说如意足者。若彼方便所起法。已说彼一切如意器故说如意足。自心自在起种种功德。成就如意足名如意足。足支具因一义也。何者是谓三昧。彼四种增上差别。如欲增上生三昧名欲三昧。如是精进心增上生名简择三昧。初起欲故欲增上。欲生已欲所求为得故。精进定增上起精进已。不舍精进随顺趣向心名心定。此欲精进心道理现前。如意足具身中究竟故名慧三昧。若不简择余此一心一切成就。一切心中生故方便差别。彼增长故说余功德。彼亦说正烧。此如是所说功德亦说为正烧。依道理能烧烦恼草故名正烧。或以能断烦恼故说正断。入正决定故名正胜。彼舍过恶功德生。守护增长策勤业名精进正胜。彼四种业差别故。一心建立精进能作四业。现在烦恼得断。未来不生。于善法容受生故。生已相续不失方便力。彼亦四种差别。

彼亦说念处  亦说四圣种

随其势力生  以彼名说彼

彼亦说念处亦说四圣种。彼前所说功德说念处如修多罗。身受心法内外俱自相共相是名念处。彼四种缘差别故。彼一切缘分齐差别故。身念处身缘非余法。如是受念处说受念处非余心念处。说心念处非余法念处。二种余法缘。以想阴行阴有为缘。及坏缘。以身受身心受。如是等乃至一切法缘。问曰。云何圣种。答曰。圣种亦如是。彼所说功德亦说圣种。圣以此为种故名圣种。此法自性是圣种故说圣种。于此种中生故名圣种。四种爱生对治故。说四差别。因衣服故爱生。广说四种如修多罗。问曰。云何以此功德为如意足。乃至四正断等耶。答曰。随彼势力生以彼名说彼。此法以定力生故名如意足。精进力生故说正断。念增上生故说念处。知足增上生故说圣种。已说助菩提分。共此自相今当说。

净信精进念  智慧及喜猗

觉分及与舍  思戒三摩提

如佛所说三十七助菩提分法。彼名有三十七事有十。于中信等如偈中结集。彼中信根信力名信。正断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精进。此是精进。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是名念四念处。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是等名慧。喜猗舍觉支。正思惟戒。是正语正业正命。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八支是定支。问曰。何故如是多种说。答曰。

处方便一心  软及利亦然

见道亦修道  故说三十七

处者正缘处故说念处。方便者正方便说正断。一心者一心中住处。是故说如意足。软根相续见名根。利事此亦是根利根相续见故名力。彼中增上义是根义。余不能陵名力见道得见故名道分。修道见故名觉支。说三十七。此十法如是各各业差别故佛说三十七。此中觉支一向无漏。余有漏无漏。问曰道品云何有漏。菩提是无漏。彼菩提器菩提眷属。是故名菩提分。如是此中与菩提远有漏。随顺菩提故名菩提分。是故无过。

二禅三十六  未来禅亦然

三四及中间  是悉三十五

二禅三十六者。除思何以故此地无觉观故。未来禅亦然者。亦三十六除喜觉支。何以故未成就是故无喜我已先说。三四及中间是悉三十五者。第四第三中间三十五除喜除正思惟。

初禅说一切  三空三十二

有顶二十二  欲界亦如是

初禅说一切者。初禅中一切三十七。三空三十二。除喜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有顶二十二者。一切无觉支道支是故二十二。随何处觉支次说道分。彼中当知有漏无漏。欲界亦如是者。欲界亦二十二。一向是有漏二处一向有漏故。问曰四食何地何性。答曰。

诸食中抟食  欲界说三入

识食及思触  是食说有漏

诸食中抟食欲界说三入者。抟食是欲界三入香味触。事有十三十一事是触。四大七种造色。所谓涩滑重轻冷饥渴及香味。问曰何故色声非食。答曰见闻非增长。满足根大资益义是食义。或见或闻妄分别力故生。乐受触生喜彼喜不能润益根大。是故触为食能利益。非色声香味离分别亦能资益身。识食及思触是食。说有漏者识思触是有漏。彼持生相续缚能牵有是故名食。无漏触等虽利益诸根大。彼不能牵有故断除有是故非食。有三种事故名食。能牵后有。牵已复牵摄持自身是故名食。彼意思识牵未来有。抟食触食生已诸有摄持。或复一切诸食皆能牵有。皆能摄持诸根。问曰先所说诸三昧。何者三昧几种转。答曰。

无愿有十行  空二行当知

四行说无相  是说为圣行

无愿有十行者。无愿三昧总说十行。缘三谛故十行转。苦中无常苦二行。集中四行如前说。道中四行亦如前说。问曰何故不缘灭。答曰不愿求故名无愿。是不乐求义也。不愿何等谓苦彼因尽则无。是故彼因亦舍彼因修道尽是故缘道。是故此定缘苦因道不缘灭。或复说于有为不愿是故缘三谛。是中修道如服苦药。如是如空二行当知。身见近对治故。空三昧有二行。何等为二。空无我。身见取我我所行见。我对治故说无我行。我所对治故说空行。如彼法无我是故无我。四行说无相者。无相三昧灭四行转。除有为行但缘于法。行说无相此中显示解脱门。故一向无漏三昧。问曰颠倒云何断何自性。答曰。

谓彼四颠倒  当知见苦断

于彼增上见  见实者废立

谓彼四颠倒当知见苦断者。一切四颠倒依苦转。是故见苦断已说三见中。于彼增上见者。此四颠倒三见中少分是见自性。经中想心浊故说想心倒。见实者废立。何以故增上见中。若得增上如是力颠倒建立。如我见颠倒非我所见。如是边见常见颠倒非断见。见取净乐见颠倒。问曰谁增上。答曰推建立一向颠倒。是故颠倒彼如是想。是故非一切见是颠倒。邪见断见虽推及一向倒。坏事转建立戒取。推建立非一向颠倒。取少净非胜见胜取少胜。我见力建立我所。是故我所见不立颠倒。问曰世尊说多见如六十二见彼见何见摄。答曰五见摄。问曰此云何。答曰。

诽谤于真实  此见说邪见

非实而建立  二见及是智

诽谤于真实此见说邪见者。若见谤真实有义言无所有。如无施等是为邪见。非实而建立二见及是智者。于阴中非实我所建立身见。非真实乐净建立见取。若余非实建立。如见杭建立人想。邪智非邪见。

又戒威仪取  非因而见因

若摄受边见  依常见断见

又戒威仪取非因而见因者。如自在天因牛戒见等。生天世间流转解脱。若摄受边见依常见断见者。若见诸行常是名常见。如说常者彼不知因果连续。是故于事中立断是名断见。是二见名受边见。除此更无余见。是故一切见入此见中当知。问曰此见何断何不断。答曰。

诽谤而建立  因见依二边

随于此事转  若见彼则断

诽谤邪见已说。彼若谤苦彼说见苦断。如是集等建立不实说二见。彼身见于苦建立见苦断。见取若见苦断乐等建立是故见苦断当知。如是见集断等戒取。若依于有漏转彼见苦断。若依无漏转彼见道断当知。断见常见依苦转。是故见苦所断。

同类推荐
  •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

    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易筮通变

    易筮通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瑞竹堂经验方

    瑞竹堂经验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一法文修真旨要

    正一法文修真旨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江湖街

    江湖街

    段姑娘小我一岁,但我从来没叫过她段姑娘,因为她是我的亲小姨。十二岁那年,外婆去世后母亲便把段姑娘从乡下接到我们家,从此我和段姑娘便一起在江湖街小学上学,风里雨里来去像是一对兄妹,虽然我年纪稍长,但母亲从来不准我叫段姑娘的名字,只准我喊她小姨,梳子去掉齿,背(辈)儿在。反正我也顺口了,只把“小姨”两个字当作她的名字叫。段姑娘白白净净的瘦细身子,性格却像个男孩子,比我顽皮的多,没少让母亲烦心。记得小学五年级那年暑假,有一天段姑娘跑到江湖街尽头的老庙里抓壁虎,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儿,她竟爬到了庙顶上。
  • 垃圾筐电影院

    垃圾筐电影院

    我们在看着,我们在听着,我们在感受着;我们在嬉笑,我们在苦恼;偶尔也有想留在心间、难以替换的日子。也许都是什么事都没有的日子;可是,我们依然等待着。我们等待着有什么来临,或回忆年少时的光影趣事,或以独特方式解读通俗影片,或记录片场拍摄花絮。《垃圾筐电影院》,或许就是岩井俊二心中的电影理想国。
  • 精灵之虫族崛起

    精灵之虫族崛起

    穿越重生,发现自己变成了口袋妖怪中最苦逼的刷钱机器——捕虫少年。原本以为人生从此灰暗无望,但一枚紧随着他穿越而来的水晶却让他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金手指虫典。虫典在手,天下我有。因为虫典,少年可以利用自己的鲜血打破虫系神奇宝贝种族极限,甚至激发出从未有过的强大能力。原本一直让人吐槽的最弱系虫系神奇宝贝终于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从那以后绿毛虫吊打喷火龙将不再是梦想。二次元练笔之作,求大佬们的收藏推荐温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同时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比较研究

    “同时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比较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是就社会革命而言的,并不否定政治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就政治革命而言的,并不否定社会革命的最终胜利必定是世界性的胜利。因此,所谓列宁在帝国主义条件下用“一国胜利”的新结论代替马克思恩格斯“已经过时”的旧观点的说法,没有准确反映他们关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思想。其实,“一国胜利”论与“同时胜利”论的精神是一致的。列宁的新贡献,一是结合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明确提出“一国胜利”论,二是在俄国国内战争结束后,根据国内外的新形势,提出一国可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思想,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而斯大林认为列宁在“一战”期间就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则是对列宁思想的严重误解。
  • 故事会(2015年7月上)

    故事会(2015年7月上)

    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老人是个收藏家,大半辈子收藏了很多宝贝,可惜的是,老人的三个儿子都在国外,老伴去世后就剩下老人独自生活。这时,老人昔日的学生出现了,他自愿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跟进跟出地伺候着。邻居们在背后议论:“看他这么殷勤,一定是图人家的钱财。”老人装作没有听见。老人的三个儿子也慌忙从国外打来电话:“小心被骗,他肯定别有目的。”
  • 天亮才见马牙霜

    天亮才见马牙霜

    队长秦庆良站在掘进迎头上,嘴巴鼻孔里出来的全是酒气,新鲜风到处乱窜,刮得他有些站不稳。他扶住岩层,吐了口唾沫说:技术科这帮骡子日的,一会儿从下面开口,一会儿从上面开口,皮尺拉得像条死麻蛇,真不知道红旗煤矿花这么多钱养着他们有什么用,骡子的鸡巴——摆设。队长一身帆布工作服,洗得发白。他骂完技术员,眼睛血红,接着骂我们这帮懒狗日的,照这样干下去,烧死麻蛇吃都要起早一点儿。一群黑鬼大气不出,把头低在裤裆里。唯有我爹老子满脸堆笑,站在队长身边。虽然他是我爹老子,但我还是要说,他笑的样子比哭还难看。
  • 豪门冷少轻轻亲

    豪门冷少轻轻亲

    她救了他,却被冤枉!他是全球第一CEO,身份尊贵,却不近女色。她是一名小兽医,无意中发现惊天秘密:他患有隐疾,对女人只能看不能吃。都说嘛,哪有不吃腥的猫?“女人,我不仅要得到你的人,还要得到你的心!”
  • 天赋石嘴山

    天赋石嘴山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仙凡变

    仙凡变

    诸夏修真三大宗门之一空冥宗的天骄许落,一名在温室里成长起来的元婴大修士,终于……被掌教师尊一脚踹下山,开始了他的第九回“入世之旅”。对了,他两年前曾娶过一个凡人女子,却在洞房花烛夜跑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吧。——自恐多情损修行,又怕入山误倾城?好像也未必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