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我还记得她,反倒不是因为她的健美操很搞笑,而是她的那一次大哭。那一次大哭,让我们所有的人都见证了她的悲伤,以至于让我们不敢靠近她。那一次大哭,让我们觉得她特别可怜,觉得自己很幸运,而幸运的人怎么好意思和不幸的人一起快乐呢?那一次大哭,仿佛给她戴上了一层盔甲,她想笑都笑不出来了,所有人都见证了她的号啕大哭,笑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我想,倘若那时,她是笑着面对,以打趣自己的态度面对老师,即便心里流血,但面上还是开自己的玩笑,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也许,她会和我们打成一片,我们私下里都愿意帮助她;也许,老师会觉得她是个好相处的人,愿意课下多给她一些时间教她;也许,她会慢慢觉得自己没有那么糟,会发现周围还有几个人和她差不多,她们可以组成一个“联盟”,厚着脸皮,享受不一样的舞蹈的快乐;更有可能的是,快乐的她,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练习,终有一日,她的身体会轻盈很多,协调很多,将来成为一名健美操老师也说不定呢。
但是,她一哭让所有的可能都成为了不可能,哭泣的威力就是这么大。哭是具有破坏性的,而笑是具有建设性的,哭泣会让你在痛哭中越陷越深,而笑容则会激励你,拨开云雾重见天日。
更何况,所有艰难的路,不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吗?自己有能力去选择,自己就要有力量去承担、去面对所有的后果。再艰难,也要通过笑容,告诉给别人:你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在你的世界里,你是自己的英雄。
吴念真在《这些人,那些事》中说:“母亲说再艰苦也要笑给天看。”佐贺的阿嬷却更犀利,她说:“再艰苦,也要让老天笑出声来。”老天,就是命运,不屈服于命运,并且要让命运为自己喝彩。倘若我们还不能面对命运的种种,那就先从笑给别人看开始吧,你去引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别人定义你的情绪。
真真假假,就这样过吧
“装一辈子,不就是真的了吗?”
我曾经在一本英文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一则小故事:一个自卑的男性想要追求一位“万人迷”女性,某一天他得到一个可以和她喝咖啡的机会,因为紧张,他想对服务员说“加点糖(sugar)”,却不小心说成了“加点盐(salt)”,碍于面子,他没有勇气去纠正,那位小姐对他的这一爱好特别感兴趣,问他是否有什么特殊的缘由,他顺口胡编,说他小时候在海边长大,经常去舔咸咸的海水,现在离家很久了,却还是想要保持这样一种对家乡思念的方式,巧合的是这个女人对家乡也有深深的眷恋,于是二人有了新的话题,最后在一起。慢慢地,万人迷才发现原来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有着她理想男人的一切品德——善良、负责、细心……直到男人去世时,他才告诉她当时的错误,他其实更愿意喝放糖的咖啡,但是倘若有来世,他还要喝她泡的放盐的咖啡。
世人都道“伪装”是不好的,具有欺骗性,但这个男人的一次小小的“伪装”却给他带来了甜蜜的爱情。倘若没有这次的“伪装”,可能他一辈子都会错过她,即便他再优秀,她也没有机会去发现爱情中有些甜蜜且动人的细节。不必太在意它的真实性,只要出发点是真诚的、可靠的,哪怕有点小小私心在里面,都是值得双方去奔赴的理由。
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很难分辨事情的真实与虚假,看着镜中的自己,都不太能够确定是否真我。一两岁的孩子,你把他抱在镜子前观看,他会对镜中的自己盯着看好久,仿佛在想那个人是谁。镜子是很有趣的发明,它让人看到自身的同时,也让人怀疑自身。除了镜子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东西——语言。语言让人在表达自身的同时,也在虚构着自身。在日常的谈话中,我们看似在说心里话,但总是不自觉地“添油加醋”,不管是为了更有趣儿也好,对方身份地位的限制也罢,有时候,把谈话的内容录下来,都要惊呼:“是不是我说的?!”
自己了解自己的矛盾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去分辨是否伪装了。有时候,我觉得“伪装”就是个伪命题。2011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中,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刘金国。在这个官员腐败成风的时代,他做了太多两袖清风的事情;在这个党员的执政能力遭质疑的年代,他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按说作为党员,他做这些事情再正常不过了,但就是这些事情,还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他们说刘金国做这些都是做给别人看的,都是装的。当主持人把这些质疑反馈给他时,他微微一笑,反问道:“如果我是装的,那么我一直装下去,装一辈子,不就是真的了吗?”
这是我在那一年听到的最有力量的话语。是啊,装一辈子,不就是真的了吗?中国人讲究“盖棺论定”,到死才能对某个人的一生做出完整的评价,从百年去看,这一点点的怀疑,算得了什么呢?有时候,我想,在这个所有东西都有可能遭到质疑的年代,也许,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一直“装下去”。
看似对真假的怀疑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其实,真真假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有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记得上小学时,我们班有一个女生,特别爱慕虚荣,每天都要吹嘘她家里有这个,有那个,那时候,同村的小伙伴都嚷嚷一放学就去她家看,她是吹的,怎么能带他们去呢?于是,她用一个孩子的思维,哄骗说:“我们家养着一条大蟒蛇,专吃小孩儿,你们千万不能去。”小伙伴们吓得都快尿裤子了,无论如何也不敢去了。此后的很多年,她都一直保持着“吹嘘”的习惯,好像她说的那个有蟒蛇、有电梯、有不用电的电视的世界,真的存在一样。去年回家时,我又遇到她,手里抱着孩子,依然在吹,只不过,这次说的是她在外打工的老公,一会儿说去美国盖楼去了,一会儿说中彩票了,初中文化的丈夫显然一副“超人”的模样。
我料想,她一辈子应该都会在吹嘘中度过了。如果你盯着她的眼睛看,你甚至会相信她所说的,无论是细节还是感情,她都表达得恰到好处、斩钉截铁,和小时候一模一样。有时候,觉得她也挺幸福的,能够对一个“爱好”坚贞不渝地保持这么多年的热情,并且她所虚构的世界还是那么美好。
只要与人无害,无伤大雅,大家就“装”着吧。或许一个卑劣的小人,装着装着就成了一个热爱公益的人;或许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吹着吹着就成为了一个梦想家;也或许一个身体不太好的人,装着装着身体就真的好起来了,这些,谁敢保证真的不会实现呢?
唯一的敌人,就是你自己
当一个人开始树立起无形敌人时,就是他成熟的起点。
武术上讲究无形胜有形,即具体的招法简单,但内心的定力不易。音乐上也是如此,无声胜有声,老子也讲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即达到极致的东西是不可捉摸的——大音希声。其实,生活中更是如此。有形的困难比如没钱吃饭、不会开车、创业失败,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可以解决的,没钱吃饭时找个工作混碗饭吃还是可以的,不会开车考个驾照就行,创业失败积累经验东山再起也是有可能的,总而言之,有形的困难贯穿我们日常的始终,可以说日子就是解决一个个有形困难的线性序列,它繁琐、无孔不入,但易被识破进而攻破。没有谁会欢迎此种困难,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一马平川,但没有困难真的如想象的那般美好吗?我看未必。
我有一个观点:当一个人开始树立起无形的敌人时,就是他成熟的起点。解决有形困难,和有形敌人抗争,似乎是我们趋利避害的本能,但是无形敌人的树立,则是智慧和经验积累的结果,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是在有形的苦难中斗得你死我活,而真正伟大的人则是把无形的敌人放在首位,因而那些有形困难如同空中的星星一般,在无形苦难氤氲的这片天空下,一个一个,寂寂寥寥。
我有一个同学,高中学习时非常努力,但是高考失败,当我顺利考入了某大学一本时,她则在我所在大学的三本独立学校就读,但我们所学的专业一样。平时,我们的生活没有交集,我们如高中一般亲密是在我们考研复读的那一年。虽然我知道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奋斗目标的权利,但是当我都很惊讶自己竟下定决心要考北京大学时,从朋友口中得知——她竟然已跨专业考上北大,尽管考的专业不同,但是她取得如此成绩,还是让我对她刮目相看。后来,我问她,怎么可以做得这么好?她笑着说:“你们这些本科生学费才三四千块钱,而我们一年比你们要多交一万多,想想就心疼,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你看,命运有时就是这样有趣。如果说高中时,你比她聪明,你顺利考上大学,是命运在告诉你:聪明的孩子是会得到眷顾的;而到大学时,她比你努力,她的成绩远远超过你,则是命运在告诉你:努力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我一直相信命运是公平的,你在地上踩了多少个脚印,在你头顶的那片天空里,就会有多少星星为你指路。并且我觉得老天是有偏向的,它给予她的远远多于给我的,她给我的只是考研失败这个结果性的困难,而给她的则是大学四年无形敌人的树立,或者说上天给她的是一种信念,一种生活态度,我觉得她赚大了。你很难想象一个在暗处不停奋力拼搏的人,她的光彩熠熠是多么难得,就算是老鼠打洞,也总有破土而出的一天。
以前听到别人说失败是成功他妈,很不屑,但是回望自己过去的二十多年,之所以如今还是平平淡淡,或许根本的原因就是随大流地生活、随大流地克服点滴的困难、随大流地享受安逸,貌似内心有什么要成功的信念,但也只是模模糊糊而已,对自己没有实质性的要求。高考的成功是在老师安排下的结果,所有的复习、上课下课、假期都是学校给安排好的,你只需要像是做填空题一样,把自己填进去就可,而在大学,没有任何人管你,所有的安排都是自主的,所以我想在大学里面的佼佼者,到社会上依旧会是非常光彩的,因为他们学到了比课本上更本质的东西——不停地奋斗,不停地做自己,哪怕生活一马平川,也有属于自己的拼搏的理由。所以考研失败,在我眼里,也是我大学失败的表征,是我大学里贪图安逸的自然而然的结果,虽然看似每天的生活都很忙碌,但也只不过是小打小闹,有十分力气只用了一分就觉得很累而已,而不知道身旁的有些人有十分力气得逼自己用到十二分才可以。
终于,我幡然醒悟:失败就是成功之母,失败得越多,命运给予你的馈赠就越多。而如果你的生活顺风顺水,不是上天把你忘记了,而是它打算给你更大的馈赠,就看你能否察觉。我那个朋友奋力拼搏的故事,固然激励人,但她的背景是她觉得三本拿的学费多,而且她感觉低人一等,总而言之,她自觉处在一种劣势之中,所以这种奋斗就有咬牙坚持的意味。但我想更大的挑战是你身处顺境之时,日常生活平静如水,日子一天天过,你也随着时间一天天无所事事而毫无察觉,不出几年,你就有可能发现周围的每个人都过得比你好很多。
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树立一种无形的敌人意识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这就是奋斗的本质,永远不松懈,永远在奔跑,如同堂吉诃德一样,哪怕很傻很天真,但一直在前行的路上。
但这种无形的敌人意识,或者说竞争意识到底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对写作的人来说,可以是每天都要求自己写点东西,审视人生;对于读书人来说,每天都必须抽出一部分时间来读书;对工作的人来说,这周一定要比上周多学会些东西。这些东西看似有形,但其实都是无形的,需要你自己去发掘并且坚持下来,一天天,一年年。而放眼我们的生活圈,其实会发现,那些写东西的人可能一年什么也没写;那些号称读书人的人,一周也读不了一次书;那些工作的人,每天疲惫到深夜也没有一点技能上的进步,这些人到处都是,所以等到有一天必须要面临积累起来的巨大的有形困难,比如写的东西再也没人关注,读书人连书都读不下去了,老工人也面临失业的危险时,才会被人发觉。最终的有形困难,就是你忽视的一点点的无形苦难的相加。
恭喜一直没松懈的你,成了上帝的“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