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5700000035

第35章 二等奖(14)

接触到斯贝发动机资料以后, 我如饥似渴地学习, 从中汲取知识并通过实践验证新鲜技术。例如, 对于离心块这种发动机自动控制系统中常见的转速敏感元件, 过去苏联的资料对其的总结是“低转速时灵敏度不高, 高转速时稳定性不好”, 教科书还列出了计算临界转速的公式。但我们发现斯贝发动机燃油调节器中的几种离心块工作转速非常高, 远远超过用苏联教科书公式计算出的临界值, 却不存在不稳定的问题。最初我对此感到疑惑, 后来通过深入钻研, 很快就弄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对这些基础元件和系统的分析, 我曾发表过专题论文, 后来都编入到几所航空院校的专业教科书中。

合同开始执行后, 各承制厂都按计划开展了试制工作。其中, 也包括初期派出技术人员和工人去英国实习, 并接受英方人员来华进行技术服务等。1978年初, 我同部属厂所院校的其他9名同志一起组成一个小组, 委派到英国罗·罗公司学习斯贝发动机附件控制规范的编写。我任副组长, 后又担任英方工程师讲课的翻译。通过近5个月的学习, 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回国后, 小组分工整理出版了一整套附件控制规范,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通过几年的努力, 主机厂和机载设备厂用英方提供的毛坯和原材料完成了产品的试制并按合同节点通过了规定的各种试验。但不幸的是, 由于诸多原因, 斯贝发动机项目在20世纪80年代初停止了研制生产。除主机厂还保留一点力量细水长流外, 各机载设备厂都彻底停了下来, 且一停就是10年。斯贝发动机不搞了, 也没有其他航空产品可搞, 我当时感到十分郁闷和无奈。1981年, 我考取了三机部的出国培训班。从1982年到1984年, 我受教育部派遣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做了两年访问学者。回国后仍在133厂工作, 搞了多年的“军转民”。

20世纪90年代初, 国家提出恢复斯贝发动机生产。这时, 斯贝发动机配套的机种也终于明确下来, 即后来定名的“飞豹”。这一时期, 中央军委提出的斯贝发动机发展思路是“一装二修三化四改”, 即先把以前从英国购买剩余的一部分斯贝发动机装到飞机上用起来;然后修理并部分国产化; 再实行全部国产化 (中国型号为涡扇9发动机), 形成批量后装备部队; 最后改进改型。规定在“八五”期间 ( 1991~1995年) 要实现斯贝发动机部分国产化, 随后再逐步实现全部国产化。因此, 133厂又承担起斯贝发动机主燃油系统国产化的研制任务。我也从“军转民”的队伍中归队, 被任命为斯贝发动机工程项目的副总设计师。我的内心既激动兴奋又深感责任重大。

一次, 海军总代表找到我说:“承总, 我就想听你个人说一句老实话: 究竟这个厂有没有可能把斯贝发动机产品搞出来?”我回答说:“可能。只是要下大工夫, 出大力气。”自参加工作以来, 我与军代表的关系一直处得很好, 他们知道我说话办事可信可靠。当时, 军代表的担忧也是全厂干部职工共同的担忧。为了使同志们消除顾虑, 树立信心, 我经常给大家讲课, 宣传斯贝发动机任务对国家、对工厂的重大意义, 既讲技术也讲政治, 讲中国的南海权益被侵犯及南海周边严峻的军事形势, 还讲自己的学习体会。无论军代表或本厂任何一个单位要我讲课, 我都有求必应, 把讲课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分内工作。讲课对全厂上下统一思想、树立信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我也因此得了一个雅号“承斯贝”。

斯贝发动机部分国产化项目启动以后, 按照武器装备系统工程项目研制的管理要求, 项目设行政指挥系统、技术系统和质量师系统。技术系统内包括设计师系统、工艺师系统、冶金师系统、计量师系统和标准化师系统。作为项目副总设计师, 我同各个系统保持着密切联系, 融洽相处。经过全厂上下几年的艰苦奋斗、协同努力, 部分国产化的5型附件终于生产出来, 且性能试验成功; 经军代表验收后, 交付主机厂。我到主机厂参加了首台部分国产化斯贝发动机第一次150 h长期试车。听着久违了的发动机轰鸣声, 真是心潮难平。不料, 试车进行到40h, 发动机突然出现转速悬挂, 主燃油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附件燃油流量调节器出了故障。当时, 我的心情异常沉重, 压力很大。因为我知道, 这不仅仅是一般的产品质量问题, 而是关系到国家武器装备研制任务全部计划能否按期完成, 关系到工厂是否有能力和机会继续承担这项任务的问题。我向主机厂表示马上带着故障产品返厂查找原因, 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我打电话将长试情况向工厂领导做了汇报, 并通知设计所马上做好准备。1995年11月3日, 我背着产品从西安飞回长春。晚上10点多下飞机, 未入家门直接进了工厂, 会同相关人员连夜分析故障原因, 研究排故方案。次日, 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测试故障产品。业内人士常把发动机比做飞机的心脏, 而把燃油流量调节器比做发动机的大脑, 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该产品由燃油、空气、电子等众多系统的1000多个零组件组成。如果逐个系统测试、分解查找故障, 势必耗时很长。凭着对产品长期钻研达到的熟悉程度和积累的技术经验, 在测试了几个调节点的技术参数之后, 我准确地判断出故障的具体部位。经对产品局部分解、更换相关零组件后, 测试合格, 产品性能恢复正常。在短短3天之内, 我和同志们日夜苦干,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排故任务。11月9日, 工厂再次派人将产品送往主机厂继续进行长期试车。当长试成功的喜讯传来,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来, 我多次参加发动机试车, 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均能够较准确地判断出是调节器的问题还是发动机的问题。

斯贝发动机部分国产化的完成, 以技术鉴定为正式标志。作为斯贝发动机副总设计师,我多次参与了中航总其他兄弟单位的斯贝发动机项目鉴定和评审工作, 有时也帮助协调解决其他单位的一些技术问题, 工作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但我始终保持一个信念: 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坚持到实现斯贝发动机全部国产化。部分国产化成功之后, 中航总曾为有功单位和个人颁奖。133厂荣立集体功, 我立一等功。在133厂历史上, 作为附件厂的一名工程技术人员, 为发动机研制立一等功还是第一次。我感到光荣, 并深知今后任重道远。

军用斯贝发动机全部国产化项目开始以后, 工厂依然举步维艰, 经济效益不好。很长一段时间内, 全厂职工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 技术人员大量流失。有人多次劝我:“凭你的技术到私人企业去可以挣到大钱。”有人曾把几万元现金放到桌子上要把我立刻领走, 还有人以年薪几万美元的条件要同我签约。对此, 我都一一予以谢绝。许多人都说:“你太亏了。”我回答说:“我并不觉得亏。我评上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还享受着政府特殊津贴,亏什么呢? 而且, 人生的价值是不能单用金钱衡量的。”当许多人在为金钱忙碌的时候, 我在为工厂技术人员的流失而深感忧虑。为了把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传给年轻人, 我采取了和过去一样的做法, 经常给年轻的技术人员讲课。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斯贝发动机, 我就针对国家最初引进斯贝发动机的原因, 斯贝发动机的性能及关键附件的作用, 工厂承制这些附件的工艺、关键参数、技术难点等有关专业知识, 进行详细讲解。有人听完我的讲课说:“听承总讲课是一种享受, 他能把许多抽象难懂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对讲课,我自己也感到越来越得心应手, 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讲课方法: 对军代表和领导干部是一种讲法, 对设计人员是另一种讲法; 对一般技术人员是一种讲法, 对工人群众又是一种讲法。我曾在小范围内开设近百小时的专题讲座, 更多的是较大范围的几小时的综合性介绍。我感到, 不为名, 不为利, 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他人分享, 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对年轻的技术人员, 我尽力关心、培养。遇到暂时经济困难的同志, 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尽量予以帮助。一次, 一位年轻的技术人员受工厂委派去西工大进修英语。我知道他经济困难, 主动送他几百元买了一台小录音机, 鼓励他努力学好英语。后来, 这位同志调到设计所同我共事多年, 任斯贝发动机主燃油泵的主管设计师。对来斯贝发动机设计室工作的同志, 我都要先为他们做两件事。一是带他们到工厂档案馆去详细介绍馆藏的斯贝发动机资料, 从原文的产品图样, 到加工、装配、试验工艺规程, 到工艺装备的图样和各种技术规范, 等等, 指导他们学会查询资料的基本功, 掌握设计人员的应知应会。二是“纸上谈兵”, 用产品零组件图样把产品组装起来, 使其在研制的产品尚未做出来之前提前熟悉产品的具体结构。

我退休后, 不断有人登门高薪聘请我出去工作, 说:“你为工厂作贡献已经尽到责任了, 够意思了。如今退休了, 凭自己的技术多挣点儿钱吧。”我回答他们说:“工厂要返聘我继续为斯贝发动机国产化出力呢!”实际上, 办完退休手续后, 我一直照常上班忙碌。特别是1999年春节后, 斯贝发动机附件国产化进入关键的装配调试阶段, 我每天不离生产线,同技术人员和工人们一起工作, 常常夜以继日。同志们知道我有高血压, 担心我的身体吃不消; 为照顾我, 在工作现场为我配备了一把皮靠背椅, 让我边看试验边休息, 并多次劝我回家休息。鉴于我的病情, 医生曾多次向我发出严重警告, 要我完全休息, 甚至住院治疗。我感谢他们的一片好意。但是,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 每一天都以分、秒计算。在繁忙的工作中, 什么年龄、病情都被我忘得一干二净。1999年7月, 斯贝×型发动机附件的全部国产化产品终于交付出厂。

这里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 那便是燃油流量调节器的性能调试攻关。这是中航总批准立项的重大攻关项目, 立项的原因是该产品的性能调试十分复杂。该项目由我提出方案论证报告, 到北京通过答辩后, 制订了细致的攻关实施计划。产品待试项目有44个, 调整部位有26个。试验项目同调整部位之间多数存在交叉影响, 即一个调整部位可以影响到几个性能试验项目, 而一个试验项目又可以用几个部位来实施调整。因此, 性能调试过程中经常发生顾此失彼的情况, 技术难度很大。英国原文资料中对此项调试缺乏有效的说明。去英国实习过的同志说, 在英国, 一台装配好的调节器交到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手里, 一般要花整整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调试。为了满足将来国产化成功之后批量生产的要求, 一定要提前解决好产品的性能调试问题。工厂组织了一个“三结合”的攻关小组来攻克这一难题。我虽已退休, 不当组长, 但积极组织和参与了该小组的全部活动。我们主要采取直接的试验手段,在理论指导下, 探索该产品性能调整的定量规律。经过整整一年的辛勤努力, 小组取得了富有创新性的成果, 使产品性能调试技术水平有了突破性的提高。英国人用一周左右才能调出一台合格产品, 攻关成功后我们用两天左右的时间即可做到。为此, 大家都十分高兴, 还有人说这是我们厂自己创造的“诺号”( Know-How )。为了总结攻关工作中各项专题研究的成果, 我们组织大家撰写了15篇科技论文。在中航总组织的验收会上, 除通过了对该攻关项目本身的验收外, 这些论文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在15篇论文结集出版时, 都署上攻关组其他同志的名字。日后尽管企业遭遇困难, 但这些同志始终没有跳槽, 都成为斯贝发动机产品科研生产的骨干。其中, 攻关组中唯一的一名高级工人技师还当上了吉林省劳动模范。我为这个团队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高兴, 这也实现了我的初衷。

斯贝发动机国产化工程项目最后通过了技术鉴定, 我也到西安参加了隆重的鉴定会, 以副总设计师的身份在鉴定书上庄严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联想到35年前在斯贝发动机引进合同上签字的情景, 往事历历在目。谁能说清这一段历史的见证者们, 面对“我们终于成功了”这一时刻内心的万般感受呢?

133厂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工厂在实施政策性破产的同时, 分立组建了新的专门从事军工产品科研生产的长春航空液压控制有限公司, 斯贝×型发动机附件成为新公司的支柱产品, 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订货。为了满足国防建设的应急需要, 发动机厂还从英国购买了上百台库存的“堪用”斯贝发动机, 因此, 新公司每年还增加了数十台“堪用”斯贝发动机附件的修理订货, 公司的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此, 人们有各种议论, 时而也听到一些关于我“吃亏了”的说法。对此种议论, 我回答说:“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同类推荐
  • 向太空进军(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向太空进军(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向太空进军》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从人类早期的探索太空的活动开始介绍,一直到如今的探索活动,期间有关的发明发现也一并介绍,另外,还适当地介绍了一些有趣的太空话题,如一些前端构想和探索传奇等。
  • 走近太空之子(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走近太空之子(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在当今世界,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各发达国家在发展战略上都将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高科技的发展,而载人航天技术就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刘芳主编的《走近太空之子》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走近太空之子》内容涉及太空世界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罗尔斯·罗伊斯的传奇(发动机家族)

    罗尔斯·罗伊斯的传奇(发动机家族)

    丛书全面讲述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传奇故事,其时间跨度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创业伊始,直至当今。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这个品牌是极富魅力的,而这份魅力得益于它的员工和产品。
  •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墨翟曾提出过物质微粒说,他称物质的微粒为“端”,意思是不能再被分割的质点。但在战国时代,有一本著作《庄子·天下篇》中却提到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个短棍今天是一尺,明天取一半,余二分之一尺,后天取一半,余四分之一尺,以此类推,永远没有尽头。当然,这里并没有提出,也不可能提出用什么方法分割的问题。但在那个时代,我国古代学者就能用思辩的方法来这样提出问题,是难能可贵的。
  •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系列战斗机是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著名的战斗机,本书主要从型号入手,讲述了米格设计局从诞生至今的基本情况。从型号的研制背景、型号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介绍,在讲述型号研制生产的同时,还侧面讲述了世界政治和社会的演变,是了解米格战斗机较为理想的参考读物。本书适合军事和航空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从事飞机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专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热门推荐
  • 心灵之耳

    心灵之耳

    即使身处黑暗也不忘追逐光明,我对未来有多迷茫就有多渴望。你我本是擦肩而过的路人,为何要交织在一起,从这里出发吧寻找未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邪王夺妃记

    邪王夺妃记

    大婚之夜,心碎过后,温情不再,缱绻难留。王权天下、你争他夺,尔虞我诈、生死两茫茫。【她是一笑倾城的燕国帝姬,他是风流成性冷漠嗜血的楚国太子,一场联姻又让他们不期而遇,相守相伤。他心思深沉,她单纯善良,她聪颖过人,他胸怀天下,却必须承受魂飞魄散的苦痛与纠缠千世的孽缘。】梦回前世,她本是单纯美好的雪姬神女,而他是尊贵无比的天帝之子,却因凡心一动覆水难收而被贬轮回,历经千世情劫的他们,是否能冲破重重迷障,找回曾经至死不渝的爱恋?且看神女帝姬与深情太子如何上演这万年的缠绵悱恻……
  • 沟通决定你的一生

    沟通决定你的一生

    《沟通决定你的一生》一书,薛巍老师以多方面的角度来思考,把影响沟通成败的客体、主体、口才、心理、心态、语言、形象、环境等各要素一一加以论述,以让我们争取达到沟通的最优效果。
  • 嗨:我的顾先生

    嗨:我的顾先生

    "老公出轨闺蜜在先,却设计我婚内出轨,逼我净身出户。顾忆深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对我说:“做我的女人,借我的势,虐渣踩婊。”从此,我学会了仗势欺人。某日,想溜之大吉,却不想前门已关,后门已堵,某人正以爱之名通缉我。"
  • 异国他乡梦

    异国他乡梦

    出身浙江巨商家族的陶远尘与根正苗红的关澜从小一起长大,一起怀揣着满腔热血到革命圣地延安插队,一起参加高考,一起上大学,各自找到了理想的工作——陶远尘去了体改委,致力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关澜去了中国财经日报社,激昂文字,书写改革。为了追寻心中的梦想,陶远尘和关澜远赴美国深造。在异国他乡的举步维艰中,关澜遇到了美丽的中美混血姑娘凯蒂,收获了一段梦幻般的跨国之恋;陶远尘则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一心回国效力的关澜不得不忍痛与心爱的凯蒂分手,黯然回国。而一直默默爱慕着凯蒂的陶远尘顺利地赢得了凯蒂的爱情,留在了美国。二十六年后,关澜再一次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参加女儿关小霏的毕业典礼。
  • 我的爱豆为何不红

    我的爱豆为何不红

    痴迷爱豆12年,第一次见就陪爱豆过生日?爱豆的朋友都喜欢我,为何爱豆这么冷漠?明明这么喜欢还不承认,傲娇的爱豆实在太可爱了吧!什么迷妹这么厉害,见到我了还有空玩手机?什么迷妹这么厉害,个个朋友都夸她好?什么迷妹这么厉害,把我迷得五迷三道?
  • 陪你度过年少岁月

    陪你度过年少岁月

    三岁时,他搬来她家附近,第一次上门做客,她就奶声奶气的嫌弃:“怎么长得跟个娘们一样?”六岁时,她是一年级的小霸王,他是她的小弟,被逼跑腿买零食,背她回家,睡觉打掩护,放学抄作业,考试传纸条……化身田螺弟弟,随叫随到。“诶诶诶……?”宿好好懵了,小样,胆子肥了啊,信不信我抽你?!夜曜咬牙切齿的盯着她:“你以为这些年我伏低做小,是因为什么?”“不……不……知道……知道……”
  • 你好,慕先生

    你好,慕先生

    结婚两年的模范丈夫背地出轨,酒后吐真言,之后还带小三上门,害我失子引产。民政局门口,我和他前脚刚离,他就带着小三再结,我深深的望着他们苍白的笑着。好不容易我的生活恢复平静,没想到,命运使我再遇他们,同时也遇到了他——慕远。一个宛若神一般的男人,是他让我重新再有勇气去爱一个人。可是,一切都不过是个谎。慕远,假如你只是慕远……该有多好……
  • 克鲁索

    克鲁索

    1989年夏的东德,24岁的大学生艾德因女友意外去世而备受打击,他选择暂时逃离原来的生活,独自来到了希登塞岛上。一分是陆地,九分是天:希登塞岛是度假胜地,也是边境内的自由之乡,它属于那些得享极乐的人,白日做梦和梦中起舞的人,属于失败者和边缘人。艾德加入了岛上的克劳斯纳饭店,成为一名旺季洗碗短工。他结识了一群性格和背景各异的同事,其中有克鲁索——希登塞岛的精神领袖。他是一种奇特的混合物,包含着几达禁欲的严格和克己,近乎狂热的果决,对奇幻和禁忌的偏好,还有他那种神圣的严肃,静静振动着的气场,或者说——克鲁索能量。岛上,围绕克鲁索形成了一张由各种关系和活动组成的网。在克鲁索身旁,艾德拷问着自己和他想放弃的心……然而,随着时局变化,柏林墙倒塌,岛上的人们需要为自己的何去何从而做出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