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意志联盟的建立
1.维也纳会议上的《最后议定书》
拿破仑失败后,英、俄、普、奥四国立即扮演了欧洲主宰者的角色,尤以英、俄为最。
1814年,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后,路易十八政府于当年5月30日同英、俄、普、奥、西、葡、瑞典等7个反法同盟的国家签订和约,即《巴黎和约》。和约规定,法国恢复到1792年战争开始前的国界。同时规定,于10月1日在维也纳召开所有参战国(包括战胜国和战败国)参加的国际会议以处理战后问题。接着,英、俄、普、奥四国的代表便开始了频繁的幕后活动。9月20日,它们达成了如下协议:欧洲领土的分配要由四国共同决定,事后通知法国和西班牙代表,再通知全体与会代表;由普鲁士、奥地利、巴伐利亚、符腾堡、汉诺威等国代表组成处理德意志问题的专门委员会,拟定组织德意志联盟的草案;整个会议的程序由四国与法、西两国代表讨论决定。
1814年10月1日,维也纳会议召开,与会代表总数达216人。实际上维也纳会议称不上是一次会议。从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解散为止,期间从未举行过全体会议,一切都由四大国在幕后决定,其他代表则在无休止的社交活动——包括宴会、舞会、观剧和私下交谈中度过,等待大国安排自己的命运。当大国作出总决议时,随后分别召来各国代表签字,没有全体通过的手续。这次会议充分暴露了霸权主义的蛮横。
英、俄、普、奥四国各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俄国自恃是打败法国的功臣,企图依仗其强大的军队,夺取欧洲的霸主地位。因此,亚历山大一世要把法国削弱到适当程度,既无法东山再起,又可以牵制普奥两国。在德意志的问题上,沙皇为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的威力而震惊,他认为保持德意志适度分裂更为有利,使其既可以与法国抗衡,又无法统一起来对俄国的霸权形成威胁。具体而言,亚历山大一世的策略是极力在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这两个德意志君王间挑起不和,以便于俄国控制。由于此时奥地利实力强于普鲁士,俄国便采取了扶普抑奥政策。此外,俄国希望独占华沙大公国,从而控制通往西欧的东欧走廊。
英国继续推行实力均衡政策,在欧洲大陆上,让东欧的俄国与西欧的法国互相抗衡,在中欧则使普奥两国互相牵制,并维持德意志的分裂状态。英国要夺取法国的殖民地,使其无法对英国的海洋霸权构成威胁。为了防止法国复仇,在法国周围建立一些屏障以扼制法国。
奥地利虽然不及英、俄强大,但首相梅特涅也力图构建对自己有利的政治格局,其目标有三:一是抑制普鲁士势力的发展,维持奥地利在德意志的霸权;二是阻止俄国势力向中欧和巴尔干扩张,限制其欧洲霸权;三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包括德意志的民族解放运动,因为民族解放运动会使哈布斯堡君主国解体。
普鲁士在拿破仑战争中遭到重创,几乎从欧洲地图上消失,所以普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主张严厉制裁法国,收回自己在战争中丧失的领土,从而在中欧能够与奥地利对抗,提高自己在德意志的地位。具体讲,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想得到整个萨克森和莱茵河两岸领土。由于本身实力较弱,他采取了联俄策略。
长达8个多月的会期中,四大国为安排欧洲政局和分赃,进行了频繁而激烈的讨价还价。维也纳会议的秘书长根茨在1816年6月26日的一封信中以目击者的身份写道:
拥有无限权力的四大强国,彼此有更多的理由陷入意见分歧和种种纠纷之中。其实,他们只有在向其他国家发号施令时才会完全一致,但是各国本身的利害关系往往又使自己陷入内讧。
四大国之间矛盾的焦点是波兰—萨克森问题。
18世纪末被瓜分一空的波兰,1807年又局部地重新出现了,那就是拿破仑搞的华沙大公国。1812年拿破仑征俄失败,俄军乘机于1813年占领华沙大公国,而且宣布将建立波兰王国,由沙皇兼任国王。对此,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反应强烈,认为那原是普鲁士第二、三次瓜分波兰所得的领土,不肯轻易放弃。然而,他无力同俄国对抗,便提出了“补偿”的要求,就是将萨克森王国的全部领土划归普鲁士。俄、普两国的领土野心是奥地利和英国都不能容忍的,因此遭到了他们的联合反对。奥地利首相梅特涅认为,如果俄国的计划得逞,俄国的边界将离维也纳只有270英里,这是对它极大的威胁。而萨克森是德意志境内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若归普鲁士所有,将使它的国力大大增强,动摇奥地利在德意志的领导地位。英国从传统的大陆均势出发,支持奥地利作为对付俄国的筹码。因此,围绕着波兰—萨克森问题,四大国分为了俄、普与英、奥两大对立阵营。
战胜国的矛盾为法国摆脱外交孤立提供了有利时机。从自身利益出发,法国加入了英、奥一方。为了共同对付俄、普两国,英、奥、法三国于1815年1月3日签订秘密条约。规定,条约参加者在维也纳谈判期间应该一致行动。如果缔约国一方受到威胁,其他两国通过和平干涉防止对该国的侵犯。如果和平干涉不能奏效,则其他两国保证各出兵15万援助该国。同日,奥、英、法三国与荷兰、汉诺威、巴伐利亚也达成类似的秘密协定。秘密条约的缔结使得英、奥态度变得强硬起来。俄、普两国慑于三国同盟的强大,不得不作出妥协,英、奥也作出让步。于是在2月11日达成协议:在波兰的大部分领土上建立波兰王国,由俄国沙皇兼国王(不久被宣布为俄皇室罗曼诺夫家族的私产);奥地利继续占有它瓜分的加里西亚地区;普鲁士重新占有波兹南和但泽;克拉科夫一带约1000平方公里的地带成立克拉科夫共和国,俄、普、奥派驻使节,实际上是三国共管。同时,将萨克森2/5的领土划归普鲁士,其余3/5的领土保留,仍由原国王统治。另外划归普鲁士的领土,还有莱茵地区、易北河沿岸几个要塞、威斯特伐利亚大部分地区和原属瑞典的波美拉尼亚。
大国在波兰—萨克森问题上达成了妥协,满足了俄国的大部分要求和普鲁士的部分要求,基本上维持了英、奥等国所主张的欧洲均势。
最为棘手的波兰—萨克森问题得到解决后,列强即开始着手制定会议的总决议。这时突然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拿破仑又回到巴黎,重登帝位。各国首脑惊恐万分,急忙拼凑第七次反法同盟,调动70万—80万大军扑向拿破仑。
俄、普、奥的君主们留下来继续会议工作。6月初,会议总秘书长根茨将拟出的包括121项条款的总决议草案发给了巴黎和约的8个签字国代表。除西班牙代表因决议未恢复西班牙王室在意大利的旧日权力而拒绝签字外,其余7国代表于6月9日正式签署了这个最后总决议。
接着,各国代表被逐个召去签字。从未开过全体会议的维也纳国际会议收场了。
除维持2月11日列强就波兰—萨克森问题达成的协议内容之外,总决议其他关于领土问题大致内容如下:
俄国,占有芬兰和比萨拉比亚。
奥地利,占有萨尔斯堡、蒂罗尔、达尔马提亚沿海地带,以及意大利伦巴第和威尼斯。
普鲁士,占有原属荷兰的欧庞、马尔梅迪。这样,维也纳虽然仍作为德意志的政治和文化首都,但它的重心更往东移,即移至非德意志地区的捷克、匈牙利、加里西亚和北意大利,而普鲁士的重心向西移动,日益成为德意志境内最重要的经济强邦。
北欧地区,原属丹麦的挪威,合并于瑞典。
丹麦,得到了德意志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公国。
总决议关于德意志问题的处理,基本上体现了梅特涅提出的方案。决定建立德意志联盟。此外,英王所辖的汉诺威获得了希尔得斯海姆、戈斯拉尔和明斯特兰北部,并升格为王国,横在东部普鲁士和西部普鲁士中间。南德诸邦除稍有变动外,基本上保持莱茵联邦时期的领土状况。其他诸侯国也几乎都保存下来,但拿破仑时期的还俗教产和被剥夺的教会领地仍维持现状,不予恢复。
德意志大大小小的君主们纷纷登场,掀起了一股复辟的逆流。
2.德意志联盟的成立
维也纳会议让德意志人民万分失望的是,他们盼望的德国统一成为了泡影,全德范围内政治新秩序并未形成。维也纳会议保持了德意志的分崩离析。
1815年6月8日,在列强的直接干预下,由奥地利、普鲁士、巴伐利亚、汉诺威和符腾堡组成的专门委员会,签署了《德意志联盟条例》。6月10日,由各邦代表签署,并被收入9日通过的《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据此,38个君主国和自由市结合成为一个德意志联盟。它包括:个帝国(奥地利)、5个王国(普鲁士、萨克森、巴伐利亚、汉诺威和符腾堡)、1个选帝侯国(库尔黑森)、7个大公国、9个公国、10个侯国、1个伯爵领地和4个自由市(汉堡、不来梅、卢贝克、法兰克福)。其中有3个非德意志的君主,即英国国王代表汉诺威王国,丹麦国王代表荷尔斯坦因公国,尼德兰国王代表卢森堡大公国。这就给欧洲列强的干预德意志民族事务埋下了伏笔。
《联盟条例》第一条规定,联盟是德意志各主权邦和自由市之间“一个持久的、不可分离的联合体”,各邦不能自由退出,也不能被排除在外。但是,奥地利帝国只有它的德语区、捷克和摩拉维亚属于联盟。普鲁士王国的东普鲁士、西普鲁士和波森没有加入联盟。第二条规定,“联邦的目的是维持德意志外部和内部的安全,以及联邦各成员国的独立和不可侵犯”。对外,联盟不能作为整个德意志的统一体行使外交权力。对内,没有中央政府,没有国家元首,没有统一的最高法院,没有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没有邮政,虽然《联盟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将在各邦中制定一部邦议会宪法”,但这仅仅是在战后民族运动高涨的背景下所做的一个口头许诺。
作为中央机构的唯一象征,就是设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城的议会。它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奥地利任主席。全部事务的领导由一个委员会负责,其成员共17人,普、奥等大邦各有一席,其他小邦共同拥有6席。涉及对内对外重大问题,由共有69票的全体大会决定。票数的分布也是大小邦不等的,帝国、王国均拥有4票,小邦只有1票。这个议会主要是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创设的,对他来说,它主要是德意志各邦君主对付外敌的防御联盟,而不是德意志统一的形式,它的对外职能是保护德意志各邦君主来对付法国和俄国,它的国内职责是拯救他们摆脱德意志的自由主义。
德意志联盟实质上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仅仅虚构了一个统一的外貌,根本没有一个真正国家实体的内涵,它完全是一个维护旧秩序、维护分裂割据的工具。
3.沙俄与梅特涅的阻挠
最悲惨的也许是德意志民族的命运。
德意志人民19世纪初反对拿破仑统治的斗争,是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独立的德国。拿破仑被打败后,德意志的民族运动进一步高涨起来,然而德意志的统一却成为泡影,主要原因是沙俄与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的阻挠,沙俄的出发点是称霸欧洲,而梅特涅是为了维护奥地利帝国。
1815年9月下旬,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成立俄、奥、普三国君主的“神圣同盟”,同盟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其政治目的十分清晰的:三君主彼此视为“兄弟”,随时随地互相支持,保卫“宗教、和平和正义”,也就是说三君主彼此要互相协调,确保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政治体制。
沙俄的考虑在于通过这种方式控制奥、普,实现其欧洲霸权。
1818年秋,“神圣同盟”在神圣罗马帝国故都、查理大帝的诞生地和墓葬地亚琛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神圣同盟”的最终形成。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德意志—欧洲政策,其实是历代沙皇扩张政策的继续。他们把瓜分和吞并波兰进而分裂德意志作为政策的重要支点。当俄国根据1815年条约侵占绝大部分波兰领土后,它就向德意志挺进,它的领土不仅楔入奥、普之间,而且楔入东部和西里西亚之间,这种控制和分割德意志的边界关系,甚至引起奥、普统治阶级的惊慌:德意志也面临着波兰的命运。沙皇们总是支持奥、普对立,同时又支持其他中小邦联合去反对奥、普、使他们互相牵制,从中渔利。沙皇们都明白,一旦德意志成为统一的国家,俄国争霸欧洲的政策就会失去基础。
作为德意志人的梅特涅为什么也反对德意志统一呢?
梅特涅生于德意志莱茵区的科布伦茨一个世代封建小诸侯的家庭。法国大革命爆发,梅特涅举家来到维也纳,后同名门显宦考尼茨家族联姻,使自己同奥地利封建君主国紧紧联结在一起。先后出任驻萨克森邦公使、外交大臣、首席大臣等职,自1809—1848年一直领导着奥地利的政治和外交,并对欧洲事务起重大作用,成为奥地利著名的保守主义政治家和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