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1500000015

第15章 山西首富(13)

孔祥熙回国后,一直忙于他的办校事务,对其他方面的情况还不甚了了。于是忙请会长坐下:“愿闻其详。”

原来,太谷商会本有一支称为“商团”的武装,义和团运动中,一些地痞恶棍被义和团杀死,还有些人吓得四散逃匿。这商团便从此一蹶不振。太谷城里商号、票号千以计数,每天都有大宗的银子过手进出,商家富户们特别关心县城的安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死后,3岁的溥仪登基做了皇帝,南方革命党不时暴动起义,这里就有些人心惶惶。朝廷一腐朽,就有些日子过不下去的人啸聚山林,不时出来打家劫舍。商会担心一旦出些事情,外地商人不敢再来,这“金太谷”萧条下来,就无钱可赚了。商会的人看了那天挎着指挥刀的孔祥熙,居然能把一帮学生都练得进退有方,以为定是在外国学过军事的大行家,一致同意请孔祥熙出面来重振商团军威。

老会长说完,拿出一张大红聘书说:“贤侄,委屈你出任这商团团长,薪俸嘛,按每月500两白银……”

孔祥熙连忙摆手:“老伯,你弄错了。我只是个文人,并未学过什么军事。那些学生操练的,也只是体育课的花架子,不中用的。你还是另请……”

老会长把胡子一捋:“得,你这是嫌官小,或者嫌花红少了!”

孔祥熙急忙解释:“老伯在上,叫我干什么也不敢瞎争竞的。只是我这学校确实离不开呀!”

“那你就看着咱太谷商会的事不管?别忘了,你孔家也是第一富商哩,真要来了土匪,还不先收拾你孔家?”老会长生了气,话说得难听起来。

孔祥熙叹口气,做出无奈的样子说:“老伯,这团长我确实不能当。不过,你们一定要我出面,我就做商团的顾问吧。”

“顾问?”老会长还从未听过这洋名词,“顾问是干什么的?”

“噢,这顾问只管商团的一些大事,不每天去点卯坐班。”

“是不是只有来问你的时候你才顾一下,不问你就不顾啦?”

孔祥熙赶紧说:“不是的不是的。他们有重要的事情决定不下,来问我我必然要管。不问呢,我也要经常去看一看,对他们的训练、巡守提出我的意见。我保证尽心尽力,但凡我说了的,团长以下都得听,按我的意见办才行。”

“原来是这样。行行,顾问就顾问,反正你得多操操心。”老会长又乐了。

从此。孔祥熙果然兼起了商团顾问,对商团的招兵买马、操练守夜提出了不少意见,还给他们讲些保境安民的道理,使这支队伍很快像模像样起来。

真是有其一就有其二。没几天,太谷的警察局局长也找上门来,请孔祥熙对警察局的事也顾问顾问。孔祥熙感到这也是扩大自己知名度和在当地势力的好事,也就应承下来。每月对警察们训训话,既讲警察应有的除暴安良责任心,也讲些美国治安管理的有效做法,连局长每次都听得连连点头,私下和他称兄道弟。孔祥熙乘机和一些警察建立起了私人感情,不少人愿意听命于他。

从此,孔祥熙不时挎着洋刀,带着几个人在太谷城里巡视,不论是铭贤学生,还是商团警察,见了他都得立正敬礼。

亦文亦武,孔祥熙成了太谷城里跺一脚四角落土的大人物。第八章民军司令第八章民军司令

发动兵不血刃的太谷起义

孔祥熙在革命事业上一帆风顺。然而正当他在太谷城炙手可热的时候,父亲孔繁兹却和他闹上了别扭。

原来,孔繁兹每餐必喝的杏花村汾酒,今天在餐桌上消失了。孔繁兹在学校讲授古文,他最欣赏的是《三国演义》开头的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他在课堂上讲,在书斋里会友时讲,而在餐桌上讲得却最多。不过,他讲出来时,已经变成了:“天下大势,逢酒必喝,喝酒必汾。”他自称:“吾是酒中仙,不喝难上天。”特别是孔祥熙在县里大力推行戒除鸦片烟,跟地方当局配合,把不少抽鸦片的人弄到戒烟所,强行戒烟,连老父的鸦片供应也控制到最低限度后,他更是顿顿必喝。今天大中午的,饭桌上竟然没酒,叫他怎么吃得下饭?

孔繁兹敲着碟子,大喊:“拿酒来,拿酒来!”颇有武二郎在景阳冈下酒店里的豪气。

伺候他吃饭的小姐们知道他脾气大,吓得不敢上前。孔繁兹看平日里对自己毕恭毕敬的这些人。今天连喊几声竟没人出来,不由大动肝火,把一盘子最爱吃的素什锦“啪”地摔到了地上。食堂主任看孔繁兹真闹起来,只好硬着头皮走了出来:“老先生,他们对您伺候不周,您别动怒,还是快坐下吃饭吧。”

“吃饭吃饭,没酒叫我怎么吃饭!为什么这半天还不拿酒上来?”孔繁兹情绪激动。

“啊,啊,是这样,到杏花村买酒的人还没回来,汾酒今天断顿了,我们知道别的酒您是不喝的,所以,所以,今天是不是,请老先生,啊……”

“好啊,连我的汾酒你都敢断顿,我看你这食堂主任是不想当了!你给我卷铺盖滚蛋吧,现在就走!”孔繁兹点着食堂主任的鼻子,步步紧逼。

食堂主任没有办法,只好说出了实话:“唉,是孔校长吩咐今后不必为您每餐备酒的,老先生,这不关我的事啊!”

“好一个‘不必备酒’,没有酒我还是什么老先生?我成后生了,成孙子了!你去把他找来,看看他是爹还是我是爹!”

孔祥熙来了。孔繁兹见面就嚷:“好你个不孝之子!我把经济大权交给你几天,你就抠门抠到老爹头上了,我喝两杯酒能把你喝穷吗?”

“不是的,爹。你看咱这是学校,咱们得为人师表啊,您老每顿喝得醉醺醺的,影响不好啊!”

“醉?我从来没真醉过。任你说得老槐树上开玫瑰,我吃饭也得要那杯‘醉翁之意不在’!”

孔祥熙慢慢地打开一瓶美国矿泉水,给老爹斟上:“那东西喝多了对身体不好,你老还是喝杯‘君子之交淡如’吧。”

“你少来这套!我抽点鸦片,你说对身体不好,我听你的,现在抽得少了。你又要断我的酒,这不是得寸进尺吗?你娘死得早,怕你受屈,我不给你找后娘。你现在又要戒我的烟又要断我的酒!没烟没酒没女人,我还活着干什么?你让我死了吧!”

人老了有时跟孩子似的。孔繁兹撒泼大闹,孔祥熙拉扯相劝,正难解难分,有人进来报告:“校长,商会来人说有十万火急的事,请你快去!”

孔祥熙只好对父亲说:“爹,今后您还是少喝点吧!”说完匆匆走了。

孔繁兹又有滋有味地当起了酒中仙,孔祥熙却遇到了大难题。

原来,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首义。接着遍布各地的同盟会员纷纷响应,在各地发动起义。

10月29日凌晨,山西新军二营管带姚以介在狄村大操场集合500多名士兵,宣布起义,打响了向山西清兵进攻的枪声。经过一个早晨的战斗,已如惊弓之鸟的山西清军即告投降。当天上午,太原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和山西同盟会人员以及社会名流,聚集省咨议局开会,推举阎锡山为山西军政府都督。他们拔掉大清帝国的黄龙旗,换上了八卦太极旗,并仿照武昌起义者的做法,采用黄帝纪年,称中华民国。

孔祥熙听到消息,决定在太谷也进行起义。因为他掌握着商团,跟警察局也是老关系,加上组织起来的学生军,在一个小小的县城,声势就很大了。清政府任命的县官手下没有几个清兵,孔祥熙派人跟县官一谈,连恫吓带劝说,要他参加起义。省里早宣布光复了,一个清政府的小县令,能保住脑袋就不错了,哪里还肯垂死挣扎,替清王朝做殉葬鬼?兵不血刃,拔掉黄龙旗,换上太极旗。太谷就算起义成功了。县官照做他的县官,只不过不再听从山西巡抚的调遣,等候山西军政府之令就是了。除了旗子和衣服,一切照旧,这也算是一场革命。

在许多地方,这场革命就这样完成了。它的不彻底性,留下了深深的后患。

孔祥熙回到校长室,一位商会会员急吼吼地说:“孔校长,有一股溃兵正向太谷扑来,县城要遭大难了!请先生为民做主,快想退兵之计!”

“有多少人马?”孔祥熙大吃一惊。

“行不成行,伍不成伍,总有几百人吧。”

“糟糕!”孔祥熙额上的汗珠子已淌了下来。

初战告捷——3000两银子打跑攻城溃兵

孔祥熙脑子里急速盘算:不怕绿营兵,不怕黑脸将,溃兵狠过土匪王。这些人手里有家伙,却没有军纪约束,奸、抢、烧、杀样样敢来。太谷城里,有什么力量抵抗?学生们拿支木枪比划比划,那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商团虽有百把人,也只能吓唬些白吃白拿的地痞无赖;警察局的几十号人,说穿了对付良民百姓还行,碰上凶恶点的罪犯就躲得远远的。哪能靠他们真刀实枪地战场厮杀?刚刚反水过来的县太爷手下几十号清兵,更是不敢指望,他们不跟溃兵里应外合、劫掠县城就谢天谢地了……孔祥熙越想越急。可眼下怎么办,逃跑?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溃兵来此,瞄得的是富商们的财产,平日里自己挎洋刀耀武扬威,事到临头,只能出个逃跑的主意,那今后就休想在这里立足了!孔祥熙忽然想起一句土话:该死该活鸟朝上!事到如今,只能一拼了。

孔祥熙打定主意,立即行动。全体学生紧急集合,开上城墙。传令商团马上到城头,遍插旗帜。以壮声势。命令警察和反水的清兵,维持城中秩序,暗中却嘱咐警察局局长,看住清兵。不许他们到城头观望形势。接着,安排了一些有枪的商团团丁,埋伏到城外的一个险要去处,嘱咐他们如果溃兵攻城,就在他们背后放枪。如果他们不攻城,就不必轻举妄动。

这一下,城里人心稳定了些。孔祥熙也觉得凭这坚固的城墙兴许能抵挡一阵。他给商会的人们说:“请父老兄弟们放心。那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今天绝不让他们进到太谷城里!”

孔祥熙登上城头,传令紧闭四门、严阵以待。

时间不长,一批在太原被起义部队打散的清兵,就乱哄哄地拥了过来。溃兵们一看城门紧闭,城上遍插旌旗,人来人往,就发出了恫吓。一个军官高声叫道:“城里的人听着!我们只不过在这里打打尖(吃饭喝水),你们这样对待弟兄们,我可要下令攻城了!我们被请进城和自己攻进城,那结果可是不一样的!”说着,一些兵已经选择地形,架起了火炮。

孔祥熙在城头女墙上露出半个脑袋,对着下面喊上了:“弟兄们,不要开炮,不要开炮!在下是太谷民军司令,你们有什么话请讲,请讲,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嘛!”

溃兵头子嚷道:“你什么鸟司令!好说就下来说,或者让我们进了城再说,我可没劲跟你这么城上城下地喊。我看还是让炮弹先上去带个信吧!”

说着,他就在那里举手比划,做出要下令开炮的样子。孔祥熙急了,这一开炮,城中就得乱,守兵也得散,局面就难收拾了。

孔祥熙挺起身子,做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对着下面说:“老总,这一开炮就难免一场血战,我想这不符合弟兄们的本意。你们从太原赶来,人困马乏,眼下最需要的不是打仗而是休息和吃饭。只是因为太谷城小,难以歇马,加上这地方穷乡僻壤,妇孺无知,不善招待,你们进到城里也难满意。兄弟我的意见,是不是由这里给你们筹措一笔饷银盘川,你们到前面打尖如何?”

“不行!你有什么话我们进了城再谈。量你这小小县城有什么守备?竟敢阻拦我们行军!再不开门,叫你连人带城一起坐坐土飞机!”

溃兵一说县城无守备,才真一下子提醒了孔祥熙:“他说小小县城无守备,是猜着说的;那么我要说县城有守备,不也可以蒙着他说吗?古语说,兵不厌诈。我今天何不诈他一把?诈成了,脱一场灾难,成一世英雄;诈不成,无非还跟现在一样,死拼一场再说。”想好了,孔祥熙换过刚才紧张兮兮的样子,用调侃的轻松声调说:

“弟兄们,要说放炮玩,我看你们不一定占便宜。我这里的炮也很脆哩,数量还比你们多几门。况且我们好歹有城墙护着,你们可是无遮无拦,炮弹皮不长眼睛哩。嗯,还有,刚才太原来了电话,还有一支队伍已经出发,正要找你们哩,要我们拦住你们。嗯,说实在的,本司令和你们平日无仇,素日无冤,不想为难弟兄们。革命了嘛,大家都要有饭吃才好。所以,所以嘛,你们还是拿几个钱赶路去的好。嗯,怎样呀?”

老油条似的军官一听就知道孔祥熙在耍花招,马上喊道:“你给我少耍滑头!老子走南闯北,什么阵仗没见过?我今天不开几炮,你大概也不知道炮弹会开花儿!”他回头招呼那些溃兵:“弟兄们,预备!给我轰他娘!”

倒是那些士兵听了孔祥熙的话,心中有些嘀咕。人一吃过败仗,往往心虚胆怯,以致才有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他们现在并不要真的攻城打仗,而是在哪里能捞一把就捞一把,既然不用打仗就有人肯给钱,何必冒死命的危险?于是士兵们不再听军官招呼,乱哄哄地跟孔祥熙侃上了价:“孔司令,你给多少钱吧?多给点钱,我们不开炮也行。”

孔祥熙一看这骗招有效,立即来了信心:“弟兄们,给你们白花花的1000两银子,不少了吧?有了这银子,你们还愁没饭吃?要在往日,你们怕是打一个月仗也不见得有人给这么多钱吧?”

溃兵们私下嚷嚷上了:“1000两银子,每人能分好几两呢,顶咱半年的饷银!我看也行。”

军官一看这架势,知道孔祥熙的银弹果然厉害,再让士兵们开炮已经难了。只好就坡下驴,和孔祥熙讨价还价:“孔司令,既然你不愿意挨炮,给钱也行。可谁不知道你太谷富甲三晋,弟兄们大老远赶来,给1000两银子,你拿得出手吗?”

同类推荐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本书以传记小说的形式,运用细腻委婉的笔触和曲折动人的情节,阐述了范仲淹“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的忧患人生,展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贵节操。
  • 奥黛丽·赫本传:独行不知芳华久

    奥黛丽·赫本传:独行不知芳华久

    于赫本而言,浮曳生姿的社交圈,声色犬马的好莱坞,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她孑然行在其间,身侧是艳羡的目光,身后是追逐的人群。从世俗的定义和标签中走出,将品位与情绪定格在喧嚣之外,她赋予了生活特立独行的质地。
  •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

    林语堂之于我们,是一种浓重的情结,就像村上春树之于日本,米兰·昆德拉之于捷克,卡夫卡之于奥地利。他们既是本国的,又是世界的。那一抹微笑或是自得,或是青涩,或是疼痛,或是幽默,都已随着文字的变迁深深地植入人们心中,不择水土地生根、发芽、长成。
  •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朱强编著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讲述了刘胡兰生平事迹。
  • 晚清有个李鸿章

    晚清有个李鸿章

    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去世不久,大儒梁启超便为他立传。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更是相融合的。它不仅仅是对李鸿章本身的困惑和清醒,是对中国文化的困惑与清醒,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以及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困惑与清醒。
热门推荐
  • 大漠月影

    大漠月影

    萧逸之:我要带走我老婆。匈奴太子:凭什么?萧逸之:就凭我可以夺走你的天下!
  • 恰似我还爱你

    恰似我还爱你

    十年前,他是被遗弃在大山里孩子,她是被爸爸赶到乡下的大小姐,他在梨花树下对她说“等我走出大山,我娶你……”十年后,他是商业巨子,高高在上的贵公子,业内说他手段狠戾!杀人如麻,性格古怪,传言不进女色,也有传言说他是花花公子,十分花心。他十分低调,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出现过,媒体报纸只是称他作“墨公子”十分神秘十年后,她是刚进职场新人,天天被上司打压,但是她还是十分的不在意,性格清冷,好像一切都入不了她的眼。有人说她故作清高,好引起别的注意。有人说她有后台,也有人说她被某富商包养!她在公司里出入自由,上班也是挂个职,谁也不知道她身份,大家都叫她“沫小姐”身份背景十分神秘。她为他写尽着世间最悲凉的情诗,他为她的诗找到了温暖的家。宴会上他问她“小姐,我们是不是以前认识”“我们不认识”他努力回忆,“不,我们一定认识”她微微一笑,“先生,你认错人了,我这样小人物怎么会认识您这样的大人物呢”说完转身离开!第一次尝试用原创诗歌来插叙小说,希望可以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 三洲之翼

    三洲之翼

    宇宙,唯一且永恒,无尽而超然。万物起于混沌。由简至繁,由低到高。前进!变革!不变的旋律!跟随一只龙,感受三洲的史诗传奇。【读者起义系列,目前缘更】
  • 拳纵异世

    拳纵异世

    武至极可通神,拳至巅峰,可破诸天!本想安稳一世,奈何人在江湖。且看武道宗师,如何在修仙世界纵横,又如何寻到自己心中的道!在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 且拭风雨

    且拭风雨

    天下有多少风流人物,能建业称王,立于万民之上?铁臂无敌拳脚无双之人如何?刀剑纵横万夫莫敌之人如何?驭使猛兽一骑当千之人如何?究竟谁才能做人上之人?挟来风味,引笔成一烩。明月天涯青平内,苍狗白衣吾辈。凭论木雁无争,雕虫自点名称。冠下青丝还有,何惧问鼎一声。
  • 碧血关山

    碧血关山

    亡国之恨、破家之仇未报,心爱之人偏是仇将之女,爱恨情仇纠结在一起无法化解;异宝现世,江湖豪杰追逐争抢,掀起轩然大波。本书故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真使人目不暇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镜湖情缘

    镜湖情缘

    天下纷争几时休,群雄逐鹿为谁雄。断壁荒草映斜阳,孤村寒鸦空自鸣。累累白骨弃陌路,夜夜但闻妇人啼。何日四方天下定,万千百姓乐太平。本书主要描写南宋初期江湖发生的英雄故事,围绕主人公江千峰重重奇遇经历为主线,着力再现那个动乱纷纷的年代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战火硝烟,国仇家恨,儿女情长,战乱江湖的序幕徐徐拉开……
  • 人妖殊途桃之夭夭

    人妖殊途桃之夭夭

    (本书两条线)伶然:“隋怿大将军,我是来报恩的!”伶然:“隋怿,我知你是三皇子,你心系皇位和天下,不该与我有何关联,可我控制不住喜欢你啊!”隋怿:“妖又如何,人又如何?”隋怿:“为你,舍了这个天下又何妨?”桃夭夭:“魔?我入魔又如何?今日我偏要血洗这九重天!”桃夭夭:“莫长风?你曾叫俞洋,是我的劫。”莫长风:“女帝何来天后之说?傻丫头。”莫长风:“老了又如何?灵力散尽又如何?你终于,肯与我成婚了。这次,不许再逃。”
  • 倾城红颜:玄王追妻勾勾缠

    倾城红颜:玄王追妻勾勾缠

    "穿越到异世,梁贝璇隔绝一切情爱,潜心修炼,将心底的悲哀彻底的放下。他,帝国的玄王爷,据称是冷酷邪魅强势霸道,天赋更是千年罕见。这个长相跟前世的劈腿未婚夫一模一样的人,竟然对她情有独钟,强势追求:“梁贝璇,你这辈子注定是本王的王妃,所以放弃挣扎吧!”片段: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某女飞入一座美丽的庄园,拉着某男人的领子,咬牙切齿的开口,“我什么时候怀孕了?为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某男带着笑意的眼眸深情的望着某女,“自然是我的!”“你!太无耻了!”“我还有更无耻的,你要不要试一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