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此歌,旋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演唱者也显不出什么歌唱技巧,但歌词却牵动着你的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对家的那份眷恋。家是什么?有人说,家是港湾,在外面累了,回来歇一歇脚;休整了休整,还要出发,去外面闯荡。家给你的是慰藉、安抚,和轻轻的抚摸,给你的是幸福、动力的源泉,当然也会有压力。所以,我说,凡对家没有感觉的人、没有责任心的人,不去为家努力奔好日子的人,就不配做人。
什么是公家的事呢?简言之,你为了自己的家出来混,要去跟外界发生的关系,并由这种关系所产生的之于你的权力相对应的义务,就是公事。当然,你也可以不去给别人做事,只给自己打工,或者为其他个人打工,在今天,我们这个多元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也是可以的。但我想说,除了你给自己打工,即便是给外企或私企打工,你也该一并视为是在为“公”做事,那样,于你更好理解一些你的工作和事业。过去,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时候,我们的生产,基本上是计划经济。那个时候,我们只要进了企业,我们便被称作“主人”。后来,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并存,以及生产和经营与市场充分地对接起来,现代管理的理念逐渐凸显。于是,企业与员工的契约关系便逐渐确立。也就是说,你尽可以把自己当作主人,但你必须先做好企业要求你必须做到的岗位职责,如果做不到,你不但不可能成为企业的主人,反而会因为你的不称职而丢了做主人的资质。公事与家事相比,公事更多地体现的是理性。它不排斥人性化,温情,但这一切服从企业的利益、生存和发展。家事则可以最大化地温情一些、感性一些。
做好家事的原则:爱字当先。有了爱的家庭,会很和谐。理解、包容,甚至于宽容,都是必要的内容。家和万事兴,是有道理的。家的管理,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模糊性。像《颜氏家训》那样的情况,在中国并不多见。《颜氏家训》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是一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共7卷,20篇,分别为序致篇、教子篇、兄弟篇、后娶篇、治家篇、风操篇、慕贤篇、勉学篇、文章篇、名实篇、涉务篇、省事篇、止足篇、诫兵篇、养生篇、归心篇、书证篇、音辞篇、杂艺篇、终制篇。家训的意义在于示人、育人。在治家篇中,颜之推说: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之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而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我们只引读这么一小段文字,且也不论颜大人所论在今天有没有可商榷之处,只就其家训的理性思考,从古至今恐无第二人。
中国大多数的家庭,知道“齐家”的意义重要,但于理论上的探讨并不多,多数的家庭,还都是靠常年积累下来的治家经验来要求自己的家人和管理家事。颜之推对于家事的重视,体现了一种深沉的爱。有此持守,家事才能做得好。
与做好自家的事相比较,要做好公家的事,需首当一个“善”字,与其意义相当且并列的是一个“严”字。“善”字的理解,一是对员工要善,他们是你的员工,咱们先不说主人不主人,只说即便他是你的孩子,你也该对他好;二是如果你对他善,懂事的人,知敬畏和感恩的人,他会尽最大可能释放能量,为企业去做事情,这也是对企业最大的善。但善不是无原则,只讲善而不知严管,那很容易流于放任。一般而言,有责任心、懂事的人,不需管。他们知道既给人做事,拿人钱财,就该有付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谁也不会白养你,白给你钱。严管,只是针对两种情况。一是对那些责任心、事业心、职业操守差的人,二是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对于制度的约束还没有达到自觉的地步,有规章制度的明令要求,会逐渐成为大家的一种自觉行为。出于善的严,是一种爱,一种真诚的爱。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把严格的管理当成是一种对你的束缚,是跟你过不去,甚至于藐视规章制度,你不会成为一个好员工、合格的员工,你也干不好公家的事。
从主体的角度讲,做好公家的事,愿望重要。你要有心,有一种把公家的事当事来对待的态度,这样你才会去认真地去做。如果你打心眼里都没把公家的事当回事,你自己都觉得无所谓,不上心,怎么可能会去认真地做,并做好呢?
面对一份工作,我们就是一职业人。职业人做好自己职业的事,是一种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关于职业化,无非是强调人的素质的问题。你干一行,即便不精通,也得称职。凡够得上和当得起“职业化”3个字的人,那一定是人中龙凤。我们提倡把公家的事做好,我们提倡每个做事的人的职业化素养的提升,企业管理千条万条,在当下的中国,我们只要强调一点,把公家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对待,我们的员工、国民就会把素质提高一大块。如果把我们的故宫、长城的墙当成自家的墙,就不会有人去乱涂乱画,我们也不可能跑到国外的景区去乱涂乱画;如果把你生产制售的假药想到是卖给自己家人吃的,你还会去生产假药和卖假药吗?如果我们把公家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我们就不会对我们自己的工作有那么多的随意性,做出那么多的不该做的事情。
我曾跟身边的同事多次聊起过做好家里的事与做好公家的事的关系。二者之间,是一种水火不容的关系吗?生活中看到太多的负面的东西,有的人心里只有小家而无公家,家事高于天,无论多小的事,无论是否需要自己出面,都要占用大量的工作时间去办。有的人甚至于常年以自家有事的名义,迟到、早退;有的人请假仅仅就是3个字:“我有事!”至于什么事,不说;到没到必须请假的程度,自己不请假是不是也能解决?根本不想。仿佛只要跟领导说了,就已是高看你了。至于批假,你应该只有批的份儿,而没有准与不准的权力。简单说,请假只是我单方的告知,就这么简单。我们说,家事不是不重要,但你总是公家人,就要尽公家人的本分。自家的事有的时候,确也有与公家的事发生碰撞的时候,家事严重,请个假或早走一会儿谁都能理解,但若把这种企业和同事、领导的善意,理解成是一种对你的福利,那就大错特错了。今年招聘时,有鉴于此,我特别问了这样的问题给应聘的学生。
我说:你们的年龄都不小了,参加工作后,恐怕很快就会成家。
她们不否认。
我接着说:你们认为,个人的事情和家庭的事情与单位(公家)的事情,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果一旦二者之间发生冲突,你们会怎样来处理个人的事情、小家庭的事情?或者说,怎样来对待单位(公家)的事情?
她们稍作思考,便做了回答。她们说,单位的事和家事并不是天然的敌对关系,相反,如果处理好了,应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她们还举例说自己的父母便是榜样,没有见到她们的父母因为个人的事情和家庭的事情而影响工作。最后,她们说,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事业心的问题。对一个人来说,如果有事业心,这便不是问题;如果没有事业心,当然这方面就会出问题。
她们的回答,我很满意。倒不是说她们的回答多么深刻,初涉社会,能有这样的认识,就比我们有些干了多少年的老职工强。我们有的人至今执迷不悟,抱着陈旧的观念,老是觉得,我是老人,有过贡献,如今虽然落伍了,但凭过去的功劳、苦劳,无论我现在做得如何,业绩多么不好,你也得养着我!我不希望企业未来的员工像这样去思考问题。面对自己的事业,我知道,这样想、这样做行不通,会把自己毁了。对于应聘的学生,我相信她们未来的路会走得好。她们是一张白纸,只要她们坚持梦想,有关于职业化的要求,只要她们努力,那张白纸就不会被污染,会画出一幅美丽的人生图画。
我有时想,要做好公家的事,都需要在哪些具体的方面做得好一些呢?思来想去,除了要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外,我也就想到了以下几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等。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从我们和企业签订劳动协议那天起,我们实际上就已经与企业确定了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的核心,就是对彼此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对于我们一方来说,我们的核心诉求,就是我们的劳动能够换得多少报酬,包括直接和间接的部分;从企业一方的角度,为了你的得到,你要对企业有承诺,要规定你的职业行为与职业目标。这种双向的约定,在法律的层面上,是认可的。也就是说,任何一方都必须按照这种约定来要求自己。单方面强调一方的利益而不顾及对方的利益,约定实质上已经没有意义。因此,如果要想长期在企业发展,任何一个人都要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想清楚,就不要盲目去找企业,去应聘。即便你一时进了企业,你也不会干好。因为这种情况下,你往往更多的只会关注自己的权利,而从心里忽视你应尽的义务,剃头的挑子一头热,那怎么可以?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就是剃头挑子的两头,两头都热才是平衡的根本。想清楚了这层关系,你会自然地去为企业做事,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怨言,就会很务实地去做,你的业绩也差不了,因为你明白,这样做,企业会承认你的价值,企业也会为你的付出而回馈于你。如此说,你是给企业在做事,同时,也是在给自己做事。
人和环境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过去我很少关注,主要是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近来发现,环境与人的关系很大,对于人和企业都有影响。人一进企业,就自然产生个人与企业环境的关系。企业环境好,人干工作就舒服,心情就舒畅,劳动生产率自然也高,反之,结果就会截然相反。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一个适合干事业的文化氛围,需要长期营造和积累。这是一个工程。一个好的企业,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一个有长期发展能力的企业,企业的人文环境必好。我看到很多的企业,根本没有干事业的氛围,人文环境极差。上下关系不协调,同事之间少信任,部门之间不配合,规章制度有但不执行,一切都可以打折扣,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瞪眼睛,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甚至于私相攻讦,当面吹捧,背后捅刀子……这样的环境,让干事的人感到空气憋闷,呼吸不畅,久而久之,便懈怠,此时的企业,就演变成了一个大染缸,不干事的自不必说,即便干事的人也没了干事的欲望。我们有愿意做事的人,也有有事业心的同志,他们还能于这种污浊的空气中,保有一种清者自清的操守,他们还在勉力而为之。企业的可怜之处就在于还有这样一部分良心未泯的员工在坚守着自己的职责,这是企业的万幸。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是啥?集体就是大家。你从家庭中走出来,到社会上混,多数的情况下,你就会跟集体发生关系,跟大家打交道。有的时候,你的个人利益还会和大家的利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企业的生产,往往不是一个人的独立作为。你可以有自己的岗位职责,有的时候,你的工作形态好像还真的不与别人发生什么关系,但实际上,你一天都离不开集体的制约。个人应该说是集体这辆战车上的一个部件,你的良好运转,别人的良好运转,保证了整辆车的良好运转。反过来,整辆车的良好运转,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你们的价值。从这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发现,集体并不排斥个体的存在,集体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作用的集合。集体最大限度地包容着个体,个体的健康和富于活力,是对集体的最大贡献。集体和个体都不可以只顾自己而走极端,谁走极端,客观上都会是一个不好的结果。集体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和利益,就会抹杀个体的活力;个体更多地强调自我,集体的力量就会削弱。所以,作为员工,要想干好工作,就要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心里装着集体,装着大家,这样,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反之,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企业里自然会有管理层,管理层,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成就是领导者。而作为员工,自然就是被领导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如果机械理解,就是我说,你听。但现实又绝不是这样简单。我的理解,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既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同时还存在一层相互促进的关系。领导者不是全能,领导者不是神,领导者是人。领导者有他优秀的地方,但不是说他没缺点、没短项。被领导者不是没优点、没长处,更不只是被动地被领导,听话是一方面,积极地发挥作用也是一方面,帮助领导,积极地建言献策,把工作做好,也是一方面。上下级的关系融洽,是做好事业的必要条件。
拉拉杂杂地写了这么多,把一个本不该是问题的问题如此小题大做了一番,心头自然是沉重的。也许有人会说,就你忧国忧民,就你会把问题看得那么严重。其实,你不说,太阳也每天照常升、照常落,月亮照常圆、照常缺,我们的日子不是在如常地运转吗?天塌不了,地陷不了。我们活在当下,没必要为未来担惊受怕!每当这时,我就想,倘我是大家公认的一个哲人就好了。哲人说话,大家都信,有权威,也有号召力、影响力。我总想以一个哲人的身份和思考告诉大家: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彼此相通的。有昨天,才有今日;有今日,才有未来。做好当下的事,把公家的事当作自家的事,做个好的职业人,这是我们通向好的未来的唯一途径。
只可惜,我不是哲人,故我说的话没人听。悲哀!
201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