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300000017

第17章 拓展研究报告(2)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慈善需求

随着老一代农民工的老去,外出务工青年现在主要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到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2010年的两会仍然将此作为讨论的重点,突出中央对这一群体的高度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新生代农民工处在体制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新阶段,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使他们的需求层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新生代农民工明显带有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特征: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绝大多数在农村长大,但缺乏务农经验;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是“社会流动”,他们更多地把进城务工看作谋求发展的途径,目的是成为“新市民”,不仅注重工资待遇,也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权利的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更关注工作环境、劳动关系,心理预期高于父辈,然而耐受能力却低于父辈,就业的稳定性差;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比较高,社会不公平感更重;随着生活、就业的稳定性增强,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趋势日益凸显;新生代农民工从单一关注工资待遇,转向更多地关注自身职业前途和发展潜力,不再一味追求赚钱多的苦、脏、累、危、重的工作,而是更希望获得“体面工作”的机会[36]。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有着生存、工作等基本的权益需求,他们还有着职业技能、人文修养、精神文化生活等更高层面的需求与权利。

1.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权益需求

相较于上一代农民工,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城中获得基本的生存资料,他们的基础性慈善需求往往并不是特别突出。李培林等也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压力有可能并不直接来自物质生活的本身,而是来自合法权益的相对剥夺、实现生活预期的焦虑等等[37]。

和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获得平等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基本公共服务权、政治参与权以及话语表达权等公民权益有着更高的期望和诉求,并在整体上表现出维权态度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的转变。而且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现实中越来越多地面临着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欠薪时有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高等劳动权益受损问题,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在特殊性权益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平等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公共服务权等权益诉求十分强烈。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在城市处于社会的底层,而且他们未来的社会经济地位也不容乐观,这些都表明他们中的一部分对社会保障有着强烈的需要。

2.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需求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已成农民工主体,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主体,他们具有不同于父辈的新特征、新诉求。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更希望通过技术来改变命运,他们希望在业余时间接受教育培训,提升自我。相关部门也已经意识到职业技能培训是解决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出路。然而,目前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教育培训无法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这表现为:一、培训内容单一,以技能培训为主。新生代农民工不仅需要技能培训,他们同时还需要心理辅导、职业规划、沟通与社会交往能力提高等等。二、培训手段落后。传统的培训手段忽视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性,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由于缺乏实践性教学,缺少实践基地,从而大大降低了教育培训的实效性[38]。

3.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入城市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对融入城市、公平享受公共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王春光比较了新老两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和社会融入方面的差异,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状况概括为“半城市化”状态[39]。作为一个外来打工的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感到难以融入城市生活,普遍面临着安身、立业、成家等诸多难题。人们普遍都认为农民工的融合问题是由于户籍制度导致的。不过谢桂华指出户籍制度的改革并不能完全、甚至不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问题,因为他们的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地位。现有的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而不是提升他们的就业层次[40]。而彭国胜和陈成文关于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表面看来,户籍制度限制、社会保障不健全、城市的居住、子女教育的高成本等都是他们无法在城市扎根的原因,但核心的问题仍然是务工者的报酬偏低,负担不了进城生活的成本,只能在城内城外反复徘徊[41]。

4.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与父辈们相比,挣钱养家已经不再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第一目标,他们的归宿也不再是返乡,而是谋求在城市的发展与立足,因此他们有着更迫切的文化融入愿望和需求。这些特点一方面表现为这一代农民工文化参与的自觉和主动,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他们文化要求的提高和文化需求的多样——传统的被动接受型的送书送电影送戏已经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42]。然而他们在城市的边缘地位,使得他们难以真正融入城市,从而表现为茫然、痛苦与安全感的缺失。

五、城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的总体特征

从以上对贫困大学生、城市家庭困难青少年、流动儿童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这四大群体的分析中,可以说他们都面临着人力资本不足、社会资本不足、制度结构障碍等困境,都被排斥在主流社会群体之外,成为游离于社会的边缘群体。其中流动儿童与新生代农民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群体的两个不同的年龄段,除非流动儿童的问题得以改善,打破代际循环。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于农村或者城市困难家庭,他们与流动儿童、城市家庭困难青少年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如果贫困大学生的困境没有打破,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弱势群体的失望。这些群体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要准确把握住他们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慈善服务。同时,他们又面临着相似的处境和困境,在慈善需求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

1.青少年的慈善需求是一个综合体系

通过已有研究发现,城市弱势青少年群体往往同时处于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重困境之中。经济贫困往往导致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贫困,而社会、文化、心理的贫困反过来又进一步导致经济贫困,如此循环往复。造成他们贫困的原因很复杂,是中国经济与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公平而出现的一种现象,而不是由贫困者个人或家庭因素所致。与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户籍制度以及非正式规则等方面(经济、政治、社会)的社会排斥关系密切[43]。因此青少年的慈善需求具有综合性的特征,是经济、文化、心理、社会等方面需求的总和,并且这些需求之间具有内在的关系,可以互相进行转化。所以,慈善资助不能停留在救济性资助上,这仅仅是为资助而资助,而应该从整体出发,除了实施经济资助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援助、思想文化上的脱贫、能力上的帮扶。

2.青少年的慈善需求具有不同的层次

城市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慈善需求是有层次的,表现为基础性慈善需求、特殊性权益需求和发展性慈善需求这三大需求。基础性慈善需求是基础,主要表现为在基本的生存保障方面存在困境,这些需求只要提供足够的资金基本就可以得到满足。特殊性权益需求是重点,它仍然属于基本生存层面的需求,但不是通过钱就能够满足,而是与特殊的困境相关联,属于一些专项的权益。处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户籍、不同生理心理状况的弱势青少年具有其特殊的权益需求。发展性慈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慈善需求,它难以通过金钱满足。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来说,青少年群体还处于接受教育、成才成长的阶段,因此有着更为强烈的发展性慈善需求。

基于满足基础性慈善需求的供给方式是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方式来减少贫困,这是一种事后的补偿性措施。然而预防性措施的效果远比再分配措施更为有效,更符合成本效益。满足发展性慈善需求就是一种预防性措施。通过对家庭困难青少年的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利于从根源上消除贫困。西方的慈善已不局限于扶危济困,而是扩大为寻找贫困的根源,探索防止贫困产生的途径,从而造福人类[44]。

城市弱势青少年群体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出现,经过了十几年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弱势青少年群体各方面的情况都有所改善。因此,应该重视对他们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满足他们的发展型慈善需求。以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为导向,拓展了慈善资助的内涵与外延,既考虑到弱势青少年的暂时困难,又为他们的未来发展负责;满足他们各种层次的需要,包括物质层面的帮助、精神扶持和能力提升等等;重视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建立相应的行为约束机制,真正实现助困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3.青少年的慈善需求具有代际延续性

弱势青少年往往来自于农民、农民工、城市下岗或失业家庭。他们的父辈处于社会的底层,而他们的子女也在教育、就业、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这反映了当前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被甩出主流社会结构的底层社会。这种社会壁垒的存在,一方面来自于家庭背景,其中的强势群体在社会变革中所积累起来的经济财富、组织资源、文化资本、人脉关系等会影响个人发展的社会因素;另一方面来自于现有的制度性安排,如教育制度、户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等,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种社会分化与区隔的形成,如果不加以改变,更会加剧这种状况的发展[45]。无论是流动儿童,还是城市家庭困难中小学生,抑或是已经就读于大学的贫困大学生,教育都已经不是向上社会流动的渠道,而只是阶层再生产的工具。阶层固化使得贫困家庭难以摆脱代际的延续性。因此,对青少年的慈善资助,应该以家庭作为基本单位,重视对贫困家庭的资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青少年的困境。

报告2

青少年慈善需求供给研究

自产生至今,慈善组织提供的福利一直都属于“选择性福利”而非“普惠性福利”,慈善福利的供给对象不是全体社会成员,而是社会成员中的特定人群即社会弱势群体。所谓弱势群体,是指拥有社会资源较少、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社会经济地位低、需要外部力量支持才能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社会群体。弱势群体在任何国家都普遍存在,是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层的必然产物。在慈善福利发展史上,最初的福利供给对象就是弱势群体,中外都是如此。从年龄结构上看,青少年与老年人因其生理特征,在社会人群中处于相对弱势群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数量由2005年年底的31万个增加到49.9万个,接收社会捐赠470.8亿元[46],其中许多社会组织将青少年慈善作为服务宗旨,将弱势青少年群体作为服务对象。

一、青少年慈善需求供给的基本类型与形式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有生存、安全、爱和归属、自我实现等多种需要,慈善组织针对青少年的需求也提供了相应的服务。本研究认为,青少年慈善需求供给的基本类型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可分为三种。

1.青少年慈善需求供给的两大类型

面向青少年的现代慈善主要体现在慈善助贫、慈善助残、慈善助学和慈善助灾等方面。本研究认为,青少年慈善需求供给的基本类型可分为生存型慈善供给和发展型慈善供给。生存型慈善供给,包括贫困儿童的慈善救助和失业青少年的慈善救助等,保障其基本生活;改善身体有残疾的青少年居住环境,为其提供志愿服务,兴办助残实体,向其提供职业培训等;向受灾的儿童和青少年募捐筹集救灾款物并及时发放给青少年家庭,保障其基本生活等;向身体有各种疾病的青少年提供帮助等。发展型慈善供给,主要是帮助有困难的青少年接受教育和获得职业机会,顺利成为可以自食其力的人。这类项目主要面向包括城乡“低保”和特困家庭子女、农民工子女、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等,主要形式有发放慈善助学金、岗位助学、结对子帮扶和设立奖学基金等。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和组织的“希望工程”就是当代中国慈善助学的“典范”;中国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开展的相关项目是帮助青年就业的有效项目。

同类推荐
  • 黄昏记

    黄昏记

    《黄昏记》为著名诗人、作家雷平阳先生近年随笔作品的结集,体例特别,写作清湛,前两部分发出后,引起国内理论界和读者的高度关注。
  • 王火文集·第九卷:西窗烛 带露摘花

    王火文集·第九卷:西窗烛 带露摘花

    《王火文集·第九卷》收录了王火曾出版的四本散文随笔集:《西窗烛》《带露摘花》《王火散文随笔集》《王火序跋集》,共收文章百余篇。囊括了王火各时期创作的各类型散文,有怀古咏史的史事随笔,带露摘花的生活抒情,也有遍访海内外的旅行游记,作品的创作感受和书评序跋。这些文字多侧面地反映出了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经历、与之交往的同好友人、文学批评精神及人格风貌,对研究作家作品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这也是一部文集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之一。
  • 山水怒江

    山水怒江

    大怒江,又名黑水河(上游)、璐江(中游)、萨尔温江等,全长3200多公里,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它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南麓,由泰国境内毛棉淡附近注入印度洋。它流经我国西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县、和云南省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州等,在我国境内流程约1540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大怒江的上游和中游地带,大都是高原和高山地段,两岸山峰挺拔、陡峭,因而,切割成了高山、深谷地区。尤其怒江中游地区,高黎贡山、碧罗雪山高耸入云,平均深度在2000多米以上,最高山峰嘎娃嘎普峰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仅为738米的泸水县上江蛮云怒江边形成了水急滩高、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世界东方大峡谷,可与美国科洛拉冬大峡谷相媲美,或有过之而无不及。
  • 飞鸟集·新月集

    飞鸟集·新月集

    《飞鸟集·新月集》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其中《飞鸟集》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集;《新月集》是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创作主旨的散文体诗集。
  • 黄河金岸

    黄河金岸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丰厚;黄河文化广纳百家,兼收并蓄;黄河文化内涵深广,意蕴深邃。作为中华民族母体文化、本源文化的黄河文化,融入了各民族的血脉,成为连接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黄河金岸”具有强烈的文化启示意义和高度实践价值。“黄河金岸”是大自然的启示,是历史进步的启示,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启示。“黄河金岸”是宁夏迎接一个伟大时代的厚礼。《黄河金岸》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以及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千百年来,历代诗人留下关于黄河的千古诗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
热门推荐
  • 起源界之双生世界

    起源界之双生世界

    进了《起源》,吴煌才发现,游戏中也不比现实好混。饿了得吃饭,困了得睡觉,练级练技能的时候、更是没日没夜的。若非有着长生的希望在前面吊着,他想说,这种游戏、谁爱玩谁玩、哥就不奉陪了……
  • 超凡兵王在都市

    超凡兵王在都市

    被开除的王牌兵王陈峰,回归都市后,莫名其妙的成为了高冷校花的未婚夫,脚踩狂少二代,怀拥女神校花的妖孽人生从此彻底开启......读者QQ群:611781892
  • 此情温暖人间

    此情温暖人间

    《此情温暖人间》以散文体,撰写了人世间最纯粹的亲情,笔调朴实,打动人心。人是情感的动物,活着,就不能不讲情感。亲情、友情和爱情丰富着我们的人生,也美丽着我们的心情。
  • 恐怖第三人

    恐怖第三人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总感到无比伤心,悲痛欲绝。如今,已经事隔多年,可是每每想起来,还像从前一样,令人心痛,久久难以忘怀。那天,我觉得身子发冷,直打寒战,心神不宁。你不听我“哪儿都不要去,跟我一块留在家里”的劝告,硬是一个人赴约去了。我跑到阳台,看你上了汽车,用忧伤的目光看你离去。随后,响起了电话。可等我把话筒拿起来,里面又没有声音了,就像最近一些日子出现过的那种情况一样。打来电话的时间有时是在白天,有时是在夜里。电话线的那端一片沉寂,没有一点儿声音。
  • 党务工作1000问

    党务工作1000问

    本书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问答的方式,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应知应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工作制度规范和方法、工作实务和事例等串连起来,按照国有企业党群工作部门的职能和业务范围进行编写。问答简明生动,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指导性、知识性、针对性、实用性。可作为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工作、学习、培训、考试必备的参考工具书。
  • 国师驾到:狂宠腹黑妻

    国师驾到:狂宠腹黑妻

    一场噩梦伴随她许久,一场任务让她失去生命,穿越异世卷土重来,宿于身体的灵魂究竟是何来历,那些熟悉的、似乎从未见过的人,又为何出现在身边。片花一:“差点要挂了,这是要完啊。”“聒噪。”一个男子的声音幽幽传来。……天锦突然感觉自己内心无法抑制的愤怒喷薄而出:“所以你是寄存在我的身体里汲取我吸收的灵气!”片花二:风寒宇放下酒杯起身,“父皇,儿臣如今十八,还未曾娶亲,能否将洛小姐嫁与我呢?”说罢,又举起酒杯对着天锦扬了扬,一饮而尽。
  • 一瓮醍醐

    一瓮醍醐

    凡世俗之人皆饮酒,无非多少;凡酿酒之人皆多情,无非深浅;世人离不开这酒的,无论开心也罢,伤怀也罢,只要情绪来了,多少都会喝上一点,而醍醐酒,从酿制起便注定口感浓烈,且回味悠长。未历人生者,不得其味。
  • 头等玩家

    头等玩家

    虚拟与现实的交替转换。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世界中扮演不同角色。不完成游戏里的任务居然无法退出?!虚拟的游戏背后又蕴含怎样的阴谋......
  • 我要当天帝

    我要当天帝

    开天古树下,林修远盘膝而坐,身前横着一杆戮仙长枪,肩头一只报丧的乌鸦。当林修远睁开眼睛时,乌鸦鸣叫出声,留给敌人的只有毁灭。林修远:“杀戮非我本意,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想镇压一世当天帝的帅小伙。”书友群:243686947
  • 微风未曾知我意

    微风未曾知我意

    相识于初中,相伴于高中,相离于高中。是不是人总是逃不了异性相吸原则,长期的相处总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为了和他“一起”,她奋起直追,毫不松懈,一个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人,心中也有不一样的……为了她,他努力保持优秀,一个看似距离感满满的人,实则内里……一次关键的错过,一句未传达的讯息,一次一次……暮然回首,那人是否仍在灯火阑珊处。———致青年时期的朦胧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