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9700000006

第6章 近代日本中国哲学思想领域的《论语》研究(1)

第一节 服部宇之吉的儒教伦理研究

在近代日本中国学史上,服部宇之吉(1867—1939)是一位可以凸显其学术特殊性与复杂性的学者,这与其学术生涯的多变经历有关。1890年,服部宇之吉于东京大学哲学科毕业后进入文部省为官,但第二年即提出转任教职,先后于京都、东京两地担任高中教职数年。1897年再度从政,历任两届文部大臣秘书官, 1898年9月,服部宇之吉再度赴任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同时兼任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副教授。1900年,作为日本文部省留学生,服部宇之吉被派往中国留学,适逢义和团起义,短暂滞留后归国。[1]同年12月转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其间又接到前往京师大学堂任教职的命令,于是1902年8月,服部宇之吉匆匆回国,在被授予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后,于9月派驻北京。直至1909年10月,在中国作了七年“总教习”的服部宇之吉,获清政府授予文科进士学位后归国,之后一直任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教授,直至1927年退休,其间曾任文学部长(1924—1926年)并兼任朝鲜京城帝国大学校长(1926年)。退休当年,服部宇之吉获得东京帝国大学名誉教授称号。

一、服部宇之吉的学问倾向

帝国大学的西方近代学术训练,文部省公务员与一线教员两界的游走历练,日本与中国异文化之间的实际体验与考量,这一切无疑直接规定了服部宇之吉的学问走向。

自1909从京师大学堂任满归国后直至1927年,作为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教授,服部宇之吉一直长期主持“中国哲学讲座”, 18年间,除隔年一次主讲“儒教伦理概论”之外,服部宇之吉还讲授过很多其他课程,如“中国古代哲学史”(2次)、“论先秦诸子”(5次)、“三礼”(8次)等等。与其教学活动相关联并相延续的是,其一生留下了许多论著,兹罗列如下:

《汉文大系》(22卷)(富山房,1909年)

《井田私考》(《汉学》,1911年)

《支那古礼与现代风俗》,(《东亚研究》,1912年)

《宗法考》(《东洋学报》,1913年)

《伦理学教科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

《东洋伦理纲要》(京文社,1916年)

《孔子及孔子教》(明治出版社,1917年 )

《儒教与现代思潮》(明治出版社,1918年)

《中国的国民性与思想》(京文社,1926年)

《话说孔夫子》(京文社,1927年)

《仪礼郑注补正》(《支那学研究》1—3,1929—1933年)

《礼的思想附实际》(《东洋思潮13》,岩波书店,1935年)

《孔子教大义》(富山房,1939年)

《儒教伦理概论》(富山房 ,1941年)

透过服部宇之吉的执教与撰著,我们可以对其学术理路有所推究,从中不难发现,服部宇之吉学术生涯的关键词可以用“礼制文化”“伦理学”“孔子教”来加以概括。年轻时曾经的从政经历,使服部宇之吉对制度、组织等问题深感兴趣,而在北京生活的七年,又使他接触到中国社会实际生活的层面,深感不研究“礼”则不足以理解中国人的思想文化。[2]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部宇之吉的中国礼制研究是从文化史的角度考量中国古代思想,在其整体学问体系中,礼制研究是基础也是桥梁,最终与伦理学、孔子教相互渗透联系在一起。

与上述学术思考互为表里的,是服部宇之吉对现实中国的关注,其参与之深、介入之久,在近代日本中国学家中鲜有其例。前述任职京师大学堂的经历自不待言,其后的学术生涯中,服部宇之吉也始终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学术活动保持着很深的关系。

1923年,日本政府利用“庚子赔款”设立了“对华文化事业调查委员会”,服部宇之吉成为该委员会成员,于翌年到中国考察访问。1925年,由中日两国政府分别任命双方委员,在北京成立了“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总裁由中方柯劭忞担任,服部宇之吉任副总裁,京都帝国大学教授狩野直喜任图书筹备处委员,同时分别于北京下设“人文科学研究所”,于上海下设“自然科学研究所”。后由于日本出兵山东,中国国内形势不稳,服部宇之吉提议应在日本国内设立中国文化研究的综合机构。于是日本外务省于1929年在东京设立了“东方文化学院”及其下属的两个研究所——东京研究所和京都研究所,从广泛的专业领域,挑选出来自东京帝国大学和京都帝国大学的三十多位新老学者,共同展开东洋学研究。此时刚从东京帝国大学退休后不久的服部宇之吉出任了该“东方文化学院”理事长、兼任下属东京研究所所长,狩野直喜任京都研究所所长。[3]此后十年直至辞世,服部宇之吉一直主持着“东方文化学院”的运营,“研究所的管理与古籍复制事业,成为其晚年毕生的工作”。[4]考虑到服部宇之吉早年遇到义和团之事滞留北京,九死一生才回到日本,因此对于利用庚子赔款所展开的研究工作,格外地尽心尽力,这其中的情感因素也是很可以理解的。

二、伦理学与东洋伦理中的“孔子教”

服部宇之吉自青年时代开始,便对伦理学抱有特别的关注。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服部宇之吉即刊出教材《伦理学》(金港堂, 1892年,后于1896年再版)。担任文部大臣秘书官期间,又发表了论文《关于中等教育中的伦理科教授问汉学者》(《东亚学会杂志》,1897年)。或许因此之故,服部宇之吉后来获得了受聘于京师大学堂担任伦理学教师的机会。原本在1900年6月至9月,服部宇之吉曾作为日本文部省留学生来过中国,但其间适逢义和团运动而身困险境,于是在进行了为期9周的短期留学后,为保平安即返回日本,并于同年12月转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02年,新成立不久的京师大学堂,向日本方面提出希望派遣伦理学教员,服部宇之吉成为不二人选。但此时服部宇之吉尚在欧洲,为此,特于当年8月匆匆回国,被授予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后,于9月赴北京履职。当时的京师大学堂设有速成师范馆(相当于日本当时的文科大学、现在的教育学部)和速成仕学馆(相当于当时日本大学的法学部),服部宇之吉初始承担教授伦理学课程,但到任半年后便改为兼任师范馆总教习(相当于日本大学的学部长),直至1909年归国。

在服部宇之吉归国后数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了他撰写的《伦理学教科书》。从这部教材的“序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服部宇之吉对伦理学的关注与其对时势的关切二者间深刻的内在关联:

时至今日,列国交通,科学发明,研究之新法日开,我国旧来伦理基础,既岌岌可危,而社会国家之状态,俱与昔殊。斯人心之希望要求,亦以大异,非从来立政修身之说所能域也。自不能不以适当之教,为必须之务。故研究伦理,迫不容缓。[5]

服部宇之吉大学毕业之际的1890年前后,正值进入明治二十年代,旧有的道德渐趋僵化瓦解,新的精神力量尚在将生未生之际,人心刚刚开放,沉湎在各种各样的欲望之中,所谓人心沦丧的提法处处皆是。其时,明治政府先后颁发了两部教育政令——《教学大旨》(1879)和《教育敕语》(1890)。《教学大旨》中主张“道德之学以孔子为主”,提出“人伦性理之德,其功夫次第具在四书五经。”[6]《教育敕语》则指认忠君、爱国为两大道德规则。《敕语衍义》的执笔者,同属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科阵营的井上哲次郎(1855—1944)甚至更倡言“以伦理代宗教”,主张以尊奉“孔子的学问与人格”为彼时国民道德教育之大要。[7]天理人伦,修己治人,儒学的仁义忠孝成为明治中期以后国民道德的方针,并一直推行至大正时代。置身于这样的时代氛围之中,强烈的社会危机感也深植于服部宇之吉心中。但是,他深感当今的“社会国家之状态”,已“非从来立政修身之说所能域也”,必须以“适当之教”挽救“岌岌可危”之时局。那么,这一“适当之教”又是什么呢?即为伦理之教。“所谓伦理,即道德也”,此乃“孔子教”之核心。

服部宇之吉使用的“孔子教”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是在《东洋伦理纲要》(京文社,1916年)一书中。服部宇之吉这样写道:

孔子出于春秋之时代,集先圣之道之大成,变民族性教义而为世界性之教义。今广传于东亚诸国以及欧美者,实乃孔子教而非儒教。

孔子之后,儒教数变。宋之性理之说未必合孔子之教义,唯宋学之大义名分论得以阐发孔子教之要义。孔子教及于我国之影响,亦正以此为著。我国之所谓儒教,非广义之儒教而实为孔子教之谓也。

广义之儒教多含宗教思想,未必与我民族思想一致。然孔子教关于人间主宰、道德大本之所谓“天”之信仰,实意蕴深远。孔子教以伦理立其说而非以宗教立其说,此其初入我国即无遭遇冲突而化为固有思想之故也。

服部宇之吉站在东亚文明背景之下,对儒教与孔子教的相互关系作出分析。

服部宇之吉认为,所谓孔子教,要言之,即以“伦理立其说而非以宗教立其说”。在服部宇之吉看来,儒教所包含的宗教思想,与日本民族思想并不一致,而只有后世宋学大义名分论,最得孔子教之纲常伦理奥义,故作为东洋伦理之核心,孔子教才最适合日本、也最适合东洋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服膺于官方化的学术语境,服部宇之吉更指认“孔子之教绝非一时一局之教,可谓通之古今而不谬,施之中外而不悖,实为万古恒常之教。”[8]

服部宇之吉撰写《东洋伦理纲要》的时代,在日本近代史上被称为“大正民主时代”,这是一个思潮涌动、社会活跃的时代。但原本一些崇尚儒教伦理的社团组织,表现出对近代化社会的道德隐忧与文化排拒,他们集结在一起,于1918年成立了一个主张“尊孔”、提倡“修身”的文化社团——斯文会。该组织的基本宗旨在其《设立趣意书》中表述得十分清楚:

本会得朝野诸彦之赞助,以儒道鼓吹本邦固有之道德,着力于精神文明之振兴,以求与物质文明发达相陪伴。果能如此便足以永国运、扬国体之卓越光辉于世界之万邦矣。

这一社团,其目的即在于“以儒道为主阐明东亚学术,翼赞明治天皇教育敕语之趣旨,发扬日本国体之精华”,以儒教伦理辅助天皇政治。服部宇之吉也成为其中积极的参与者与指导者。[9]直至其晚年的1935年,服部宇之吉还在作为斯文会董事,主持筹划东亚儒道大会召开事宜。[10]事实上,斯文会的出现,正是学术界伦理主义儒学研究在社会层面的延伸,在倡导孔子教这一点上,服部宇之吉与斯文会可谓同气相求。

三、伦理主义孔教观

在长年的课程教授与研究著述中,服部宇之吉日益将“伦理学”与“孔子教”绑定在一起,对“孔子教”的伦理主义解读,构成了服部宇之吉“孔子像”的基础。基于对礼文化的理解,服部宇之吉提出“孔子教”不同于儒教,孔子教“非以宗教立其说”,而是以“伦理立其说”。在其相关著述中,服部宇之吉反复强调,意在明确指出的是,“孔子立教之主旨,即在于对多含宗教成分的礼,作伦理性阐说。”[11]那么,服部宇之吉的“孔子教”所指为何呢?在《孔子及孔子教》中,服部宇之吉首先作了如下分析:

孔子以前的中国已经存在着高度发展起来的政治及道德思想,其中有正系与旁系之分。所谓正系,即为构成政治、道德、教育等主义制度根基之所属,其余则为旁系。与政治、道德等组织、制度相统一并从中涌现出来的思想即为正系之思想,其余则为旁系之思想。孔子深入研究之结果,则弃旁系而择正系并加以发展,而成就孔子教。[12]

服部宇之吉在这里所指称的“孔子教”,即强调孔子思想学说中关于政治、道德、教育等的制度论说。服部宇之吉认为,正是这样的孔子教“很早就传入日本,且与日本固有之德教相融会,并被加以阐明,故而能够相沿维持,至今仍富有生命力”。[13]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服部宇之吉才充分肯定“唯宋学之大义名分论得以阐发孔子教之要义”。

结合在中国长达七年的亲身观察体验,服部宇之吉深刻认识到孔子及孔子教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正如他深谙“不研究‘礼’则不足以理解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一样,服部宇之吉认定,在中国,一旦抛弃了“孔子教”,就“找不到任何可以替代它来实现统一民心的力量”。[14]

对于准确把握“孔子教”的伦理主义色彩,区分“孔子教”与儒教的不同,服部宇之吉首先选择了以“道德”为突破口,因为“伦理即道德也”,“伦理者,人伦之条理也,即纲常也。”[15]服部宇之吉尝试从历史的发展沿革中,揭示“孔子教”的道德特质。服部宇之吉指出:

自古以来,道与德是被分别加以对待的,而孔子将其合二为一,立为一贯之道,将其本源归于天。孔子对旧来思想中所包含的宗教色彩,常作出伦理性阐释,孔子之立说,于伦理纲常方面,较之过去的思想,所涉及的内容要广泛得多。[16]

同类推荐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

    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

    《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是贝尔纳·斯蒂格勒在德里达指导下所写的博士论文的第三卷,被认为是20世纪末法国哲学界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本书描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视听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的广义上的“存在”所造成的重大负面影响。
  •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必读之智慧法宝。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古代哲学家曾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但随着哲学、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的研究,发现在人的潜意识中存在不为自己意识到的偏见、谬误和错觉,比如先入为主、事后诸葛亮、对人不对事(因人废言)、多数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迷信权威,等等。本书总结了在我们的思维中存在的61个偏见、谬误和错觉。针对每一个问题,作者用一篇生动的文章来介绍这个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的表现,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经济学家怎样通过思考或实验来解释它们产生的原因、在历史上或现代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案例,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偏见、谬误和错觉。
热门推荐
  • 当我进入了游戏世界

    当我进入了游戏世界

    从“天”而降的车祸将我撞入了异世界里。啊咧,这里可比地球有趣多了,只是为什么,越看就越觉得这里像是游戏世界呢。
  • 上清太一金阙玉玺金真纪

    上清太一金阙玉玺金真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专家诊治肺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肺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教你诊治肺病的书介绍了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
  • 穿越霸王花 第一册

    穿越霸王花 第一册

    恶毒的诅咒把她送回了古代--自私而野蛮的皇帝,砸碎了她瑰丽的初恋;追随而至的两世仇人,为她精心设下一个又一个的死亡陷阱;而那个莫名出现的男人,又和她究竟有着怎样的宿命姻缘?面对这步步惊魂的命运轮回之旅,她不肯屈服,誓要战胜诅咒,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于是,她反出皇宫,独闯敌巢,统率大军,抵抗外敌。她一次次战胜了磨难,却一次次错过了命定的情缘,而当他们终于拥抱在一起的时候,诅咒再度降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四人三途

    四人三途

    青春时的爱恋,有时候很无理。我们感性,执着,也疼痛。我要说的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事,只是很平凡很人性的生活。
  • 冒牌失宠妃

    冒牌失宠妃

    只是胡乱地许了个愿,居然就真的灵魂穿越,附身到了那位弱不禁风的失宠王妃的身体里。这样的烂桥段,她看了不下N遍,有朝一日,竟让她真的碰到。原想好好地在那不可一世的王爷面前表现表现的,没料想,那人竟不是怜香惜玉之辈。那么,他,如何才能接受那位改头换面、焕然一新、行为举止迥异于前的王妃?她,如何才能让那高高在上的封建专制大沙猪放下身段全心全意倾心于她?既然是那么有发展潜力的失宠穿越,那就让她在王府好好发展吧!本文已经完结
  • 豪门暖妻

    豪门暖妻

    暖妻逆袭,霸上面瘫老公,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 “我是军人,保家卫国是我的责任;我是老公,疼爱老婆是我的理想。” ——梁景天的自白 (改名了,因为某某某原因,正式更名为豪门暖妻,希望读者大大们继续支持哈,看了就点“加入书架,投推荐票”吧。拜谢啦!
  • 迫上沙场

    迫上沙场

    他原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这样在病床上度过,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年纪轻轻却命气将绝的他,眨眼间变成了桀骜不驯的少年。行动自如?他还不行。上场带兵?他不会。躲过这一劫?他还是有点脑子的。才刚换身份的他,该怎么适应这与自己原来天渊之别的人生······
  • 邓小平的故事

    邓小平的故事

    这套红色文化书系,突出红色文化这一主题。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纳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统一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