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2800000005

第5章 心理学学生们都在学什么?(4)

异常心理学理论认为,正常心理具备三种功能:一是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二是进行社会交往,肩负责任;三是正确地反映和认识世界。心理学家用统计学标准、医学标准、社会适应性和内省的标准来区分正常或者不正常,此外还有社会学角度、文化角度、精神医学角度的区分方法。

不正常的心理,又称异常心理或者变态心理(和常态相对应),作为心理障碍必然存在相应的病理改变和外在行为表现,以此来判断一个人正常与否。根据统计学的标准,人类的心理特征是呈正态分布的,处在中间的部分是正常,处在两边的为不正常。当然,每一种心理特征还有具体、细致的衡量标准。对于非专业人士,出现古怪、离奇的行为可能就认为是不正常;偏离某一种文化习俗,破坏了社会普遍遵守的规范,也会觉得“那一定不正常”,比如同性恋。这些非标准化的区分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过于主观和笼统,并不足以判定一个人正常与否。

话说回来,心理学学生之所以给人这样的印象,也不是没有原因。记得大一时同学分享“你为什么要学心理学”时,有人说,我想解决自己的问题——此君刚刚经历了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车祸,经常从噩梦中惊醒,长时间无法释怀。他的理论是:学心理学吧,这样我能治疗自己的“病”。有人说,就是喜欢啊,平时愿意研究别人的想法,对心理现象有兴趣,此君说:“屏蔽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将报考志愿全部填成‘心理学’,我觉得如果喜欢,就要去做!”

也有人凭着一腔热情走进了心理学的世界,看了一部心理学电影就爱上心理咨询师,买了一本《精神分析引论》就决定了人生方向的,当然啦,这是我。难道因为这样,就判断研究心理学的人都是精神病吗?

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应该让人拥有独一无二的看待世界的理论系统:数学训练了人的抽象逻辑思维,物理学训练了人的实证精神,美术培养了人的审美情感,心理学也不例外。学心理学的人更能看清楚许多社会现象,看到人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至于心理学让人变得特立独行,思维怪异,至多是对有些人坚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评价。

任何和大多数人表现得不太一样的人,都有可能被看作异类。因为人们喜欢亲近与自己相似的人,而将和自己不同的人看作“异类”、看作“有毛病的人”,这只能算作将自我存在合理化的手段吧!就像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通过比照精神病人来证明自己的正常一样。而且,影视作品、广告宣传中被夸大的负面信息,也将学心理学的有病人士放在了放大镜之下。

如果真的要深究这个问题,不能说只有学心理学的人是“不正常的”,是“精神病”,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是“精神病”,人人都是精神病,个个都是精神病。有的人学心理学,硕士、博士念下来,结果却自杀了;有的人做心理咨询,帮助过许多人走出心理困境,后来自己患上了抑郁症,这样的案例也确实存在。

反过来说,不学心理学,不搞心理咨询的人就等于正常,等于没有心理毛病吗?一个人从年幼到年长,再到年老,20年,30年,40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可能一点创伤没有,一点压抑没有,一点挫折没有。有的创伤、压抑、挫折会造成重大的心理伤害,这时候去学心理学是聪明的做法,如果一味地逃避,连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都不知道,不是更不幸吗?

面对非心理学专业同学的误解,我们曾经特别去找老师咨询过。我问Z老师说:“未来的某一天,您会不会考虑自杀?”老师说:“这个我不敢保证,会或者不会,未来的事谁也不能说清楚,因此不应该把话说死。不过有一点非常肯定,如果有一天我自杀了,不会是因为我学心理学或者做心理咨询而自杀的,而是因为我自身的问题。如果没有学心理学,可能我早就自杀了。”

你我都是精神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之所以没有被送到康复医院,是因为我们还有安抚自己情绪、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而且,精神病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也不是现代心理学发展之后才被人们发现的,过去的思想家、艺术家中就不乏精神疾病患者,比如凡·高、爱伦坡。只不过,过去的医疗水平未能找到很好的治疗方法,人们也无法理解精神病人的行为,于是人们发明了“精神病院”,将被看作“极端异类”的人安置在贴有统一标签的空间里,以安抚其他人的恐慌情绪。可是对于那些被看作异类的人们,精神病院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宿吗?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成果之一,就是不再把心理上的问题看作严重的问题,心理工作者也不再将求助者称为“病人”,而是将他们视为“客户”、“当事人”或“来访者”。早年心理学的立论基础是,所有的人都是精神病,但现代心理学的立论前提则是所有人都是正常人,只不过在某些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精神困扰而已。因此,有情绪问题或者行为问题的人可以直接去找心理医生,就像是划破了手指去找外科医生包扎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STORY TIME

这一节的STORY TIME,我们来分享一个关于O小姐的故事。在心理学历史上,O小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病人,她是《歇斯底里研究》一书第一个病例中的患者,也是一位患有复杂的歇斯底里症的病人。

O小姐是一位21岁的女性,秀外慧中,但是经常沉溺在白日梦中。某一年夏天,她的父亲卧病不起,在不眠不休地照顾父亲期间,她却生了一场离奇的怪病。

一开始,她觉得自己全身虚弱、没有胃口,家人见她脸色苍白,认为她是过度操劳,情绪哀伤所致,并劝说她暂停照顾父亲,但她仍然坚持。后来,她开始严重地咳嗽,不得不卧床休养。每天白天,从早晨到午后,O小姐都会觉得十分疲惫,黄昏时分,她会进入恍惚的、仿佛睡眠的状态,醒来之后,她整个人就变得非常亢奋。入冬之后,O小姐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开始出现新的症状——头疼,视力障碍,肌肉僵直或麻痹,先是颈部的肌肉麻痹,继而是右腿,接着是右手、左腿、左手。

家人请来了许多医生帮助O小姐治疗,可是都不见好转,最后,B医生成为她的主治医生。然而,第一次诊疗就出现了问题。B医生根本无法接近她,一见到陌生人,O小姐就变得焦虑不安。根据观察,B医生发现,O小姐有两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第一种意识状态,她认得周围的人,情绪忧虑、焦虑;第二种意识状态,她则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认识周围的环境,情绪亢奋,惊慌、害怕,甚至出现了幻觉——她将自己的头发、绸带看成“蛇”,并且恐惧地大声尖叫。

O小姐在两种意识中转换,自己却全然不知。当她从第二种意识状态回到第一种意识状态时,常常抱怨别人弄乱了她的房间,她对自己撕碎的床单和摔碎的东西毫无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找到了存在于同一身体里的两个“我”,一个是真实的我,一个是邪恶的我。

第二年春天,O小姐出现了新的症状,她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说话了,她的母语是德语,说话时却将德语、法语、英语、意大利语等拼凑起来,一段时间内,她竟然完全说不出话来。之后,她能说法语和意大利语,却始终无法用自己的母语交流。

O小姐生病后,很少照顾挚爱的父亲,当她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时,一瞬间陷入了疯狂,在一阵狂乱爆发之后,整个人陷入木僵状态。两天后,O小姐渐渐清醒,情绪平静了下来,却性情大变。她说自己身边的人都像蜡人,对她喜爱的鲜花也失去了热情,除了B医生之外,她谁都不认识。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O小姐发病的原因,B医生对她进行了催眠。在催眠状态下,B医生让她回忆了之前的生活,尤其是父亲病重期间的点点滴滴。原来,在父亲卧床期间,她和母亲轮流照顾。一天深夜,由于太累,她在朦胧中睡去,醒来后发现父亲正在发高烧,此时母亲不在身边,她无计可施便在焦虑中再次睡去。

这一次,她在意识恍惚的状态下做了一个梦。她梦见一条蛇沿着墙壁爬下来,慢慢爬向父亲,想要咬他,她想要赶走那条蛇,右手臂却不听她的使唤,情急之下,她想要祈祷,却找不到合适的祷词,后来,外面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梦境。醒来后她发现,右手臂因为长时间靠在椅背上而变得麻木。

此后,B医生再次对O小姐进行了催眠,在催眠状态下,B医生终于了解了她为什么会表现出诸如肢体麻痹、丧失语言功能等怪异症状。一切都源于她照顾父亲时的痛苦经历,而她每日白天昏睡、醒后亢奋的时间也和她照顾父亲的作息时间吻合。在催眠的帮助下,O小姐慢慢将心中的痛苦发泄出来,所有奇怪的症状也都消失了。O小姐最终恢复了正常,并且接受了父亲病重去世的事实,开始了新的生活。

为O小姐治疗的医生是19世纪末维也纳着名的医生布鲁尔,《歇斯底里研究》则是他和晚辈弗洛伊德合著的一本书,这本书后来成为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着作。这位O小姐名叫Anna O,她的故事也被弗洛伊德写进了《梦的解析》一书。

心理测验与诊断——全班都在量表的某个分项目上有问题!

在杂志或者网站上,你一定看过各种各样的心理测试。在没有正式接触规范的心理测验之前,我最喜欢的就是将新买来的杂志翻到心理测试那一页,满怀期待地完成诸如你的心理年龄是几岁、你适合的人生角色、你会成为完美情人吗、你是左脑人还是右脑人等心理问卷。这些心理测试的基本模式都是列出几十个选择题,根据选某一项的多少进行判断,或者根据选项计算分数,得出A、B、C、D四种类型或者其他不同标准的分类。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和杂志中的心理测试类似的问卷:你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吗?

在以下问题中,请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的选项。

1.时常担忧自己的工作状况和前途。

2.觉得生活压力很大。

3.不喜欢独处,常常需要有人陪。

4.总为自己和亲友的安全担心。

5.常担心随身财物被偷,总担心车门没上锁。

6.曾经被别人说有某种“强迫症”。

7.睡觉时喜欢蜷缩成一团。

8.常为各种传言和小道消息感到恐慌。

9.独自处在陌生人群中会感到很不自在。

10.迷恋各种肥皂剧。

11.没有手机在身边就觉得无所适从。

答案分析:

满足其中1~2项,你有些轻微的迷茫和担忧;满足其中3~5项,轻微缺乏安全感;满足5项以上,你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首先,一个人是否缺乏安全感根本不需要测验,但凡有自知力的人都会对自身的紧张状态做出判断。其次,只能说这是一个“纯属娱乐”的测试,这些选项全部是对缺乏安全感的描述,如果一个人没头没脑地全部都选择“是”,那么他就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而事实到底如何?这个测试并不能告知答案。

所以说,这11个问题只是一份未曾标准化,未曾经过常模处理的问卷,并不能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缺乏安全感的标准,只能算是对于缺乏安全感的人的描述。对号入座的人,说明你表现出了缺乏安全感的行为,况且对于什么叫“缺乏安全感”,有人知道它的具体定义吗?

放下杂志上那些不靠谱的恋爱测试、星座测试、运势测试吧,来看一下传说中的标准测试长什么样吧。

以下选项,请分别根据“没有-1”、“很轻-2”、“中等-3”、“偏重-4”、“严重-5”进行选择:

1.头痛。

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4.头昏或昏倒。

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

6.对旁人求全责备。

7.感到别人能控制你的思想。

8.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9.忘性大。

1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11.容易烦恼和激动。

咦,这11个问题和上面那11个问题没什么根本区别,都是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描述呀!此言差矣。这11个问题来自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对于16岁以上的被试,这份一共90个问题的量表可以从十个方面呈现出被试现在或者近一个星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上面的安全感测试相比,SCL-90将同样的问题从是与非的两维度分成了五个维度,“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的具体定义由被试自己体会,没有做硬性规定,反映的是被试最真实的状态。

在问题设置上,SCL-90中的每一个问题都针对着一个因子,比如“头痛”、“头昏或昏倒”测试的是身体的不适感;“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涉及强迫症状;“感到别人能控制你的思想”则属于精神病性症状……此外,还有“感到比不上他人”、“一阵阵恐惧或惊恐”、“感到要很快把事情做完”等问题和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焦虑等因子一一对应。

实际上,将SCL-90和上面的安全感测试进行对比,简直就像以影后级的人物对比刚入行的菜鸟,一个专业,一个非专业,毫无可比性。同时也证明,一份充满趣味性的心理测试想要变成具有权威性的心理量表,还需要完成许多步骤,完善各方面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SCL-90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的门诊中比较常见,是医生或心理咨询师了解来访者的一种测评工具;在综合性医院中,SCL-90也用来了解躯体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另外,它也可用来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状况。

同类推荐
  • 说服心理学

    说服心理学

    人事之间,难在说服;说服之间,成在心理。对于现代人来说,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采取最合理的方法打动对方的内心,用语言控制对方,谁就能拥有非凡的影响力。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说服的对象有很多,他有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顾客、你的朋友或者是你应聘的主考官。并且,我们随时可能遇到要说服别人的情况,如果不掌握说服的技巧,就难以达到让他人理解认可的目的。本书从八个方面对说服心理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讲解了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成功说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帮助,掌握自己的命运,甚至改变身边人的人生方向。
  •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一个人,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人在遇到有效刺激时,会做出真实的面部反应——微表情!但微表情转瞬即逝,从浮现到消失往往不到1/4秒,经常为人所忽略。微表情不受思维的控制,所以很容易暴露一个人的真实情绪。比如,摸鼻子是撒谎,撇嘴是不屑,嘴唇紧闭是生气……人生就是一场博弈,生活就是一场较量。微表情心理学将帮助你识人、观相、查心,瞬间看穿他人的心理诡计和玄机,直击内心真相,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了解和影响对方,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 大人的友情:河合隼雄谈友谊

    大人的友情:河合隼雄谈友谊

    这是一本关于“友情”的小百科全书,不止探讨友情,更解开所有人际关系的烦恼与困惑。亲子、夫妻、手足、同事、主管及部下……任何一种人际关系背后,都有“友情”在运作;思考友情,也就是思考人性。日本心理学权威、文化学大师河合隼雄,以临床经验和东西方文化传统,剖析成年人之间友情的全貌,力图解开纠缠人际关系的最根本原因。请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本书:你,有“真正的”朋友吗?
  • 荣格谈心灵之路

    荣格谈心灵之路

    本书收录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一生的智慧经典。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的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极富有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情怀的思想家的心灵之路。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价值理念,为全人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最有意思的分支,探究的是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本书是变态心理学的入门读物,以形象、贴切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变态心理学知识,引领大家走向这座幽深的心理学殿堂。每一章就像殿堂前面的一级台阶,每上一级台阶,呈现给我们的都是变态心理世界不同的画面。盛唐老师介绍了众多变态心理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读者可以逐一对照,查看自己是否拥有某种变态心理,是轻微还是严重,能否控制在合理限度,是否需要求助心理医生。盛唐老师想告诉读者:别怕,你不是变态!有轻微变态倾向,也很正常,并不可怕!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医娘子超凶哒

    神医娘子超凶哒

    又又又重生了!阮伊人成了美貌蛇蝎,臭名远扬,人人喊打的楚家小媳妇!草药,医术,服饰……她发家致富,成为了威名远扬的神医!原本对她不屑一顾的男人纷纷凑上来。纠结,选哪个?算了一个都不要!逃!阮伊人收拾行李离家出走……
  • 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

    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

    华夏历史悠久,文物世代传承,鸿殖丰厚,仓促之笔不能尽显中华数千年瑰宝之美。所选文物挂一漏万,每篇文章寥寥千字难以绘出她们的容姿丽质。传世之国宝重器,包含了众多轶闻野史,甄别缕析,稽古钩沉,实非易事。在《文物·图像·历史系列: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的撰写过程中,首先由衷地感激我的同事杜卫民兄长的无私帮助,杜兄博学多识、殚见洽闻,有深厚的文物知识,他为《文物·图像·历史系列: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的文物进行了遴选,并奉献出数篇自己的佳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在美漫里兼职英雄

    在美漫里兼职英雄

    繁华夜色下的幽灵蜘蛛惩恶扬善,幽深肃冷的艺术馆内留下黑猫的脚印。“我是尤利西斯的一生死敌!”博得加强盗抱着八哥犬,再次举着玉米热狗威胁着淳朴的纽约市民,“所以,要命?还是要你的樱桃苏打水?”尤利西斯捂着额头:“不是吧,你又来?”第一卷Earth-65:【尤利西斯】ing-【蜘蛛女】ing-【爆炸野心】end-【甜血蜜喉】-【噩运昭昭】-【致命玩笑】
  • 别人的故事

    别人的故事

    作品讲述了音乐奇才高牧甫从一个自小酷爱音乐的青年,成长为一个音乐才子的故事。高牧甫乃将门之后,却一改先辈持刀征服世界的做法,笃信“乐使人和”的古训。1962年逃港,赤手空拳、衣衫褴褛,在命运的安排下,渐次成长为横跨新加坡、香港、台湾中乐界的音乐奇才、中乐交响化的奠基性人物。故事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为切入点,采用浅近的语言娓娓道来,使人流连忘返。正如席容的诗句: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作者深绿洋为广东省作协会员,长篇小说《鸟儿才听得懂》曾获广东省2004年度新人新作提名奖,多部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
  • 你是我的专属小奶狗

    你是我的专属小奶狗

    温希被喻为商业上的奇迹,有着良好的家世,不凡的能力,是个女版的钻石王老五。就因为少不更事迎来了人生中唯一的败笔——秦千程。小时候的温希——“程程乖,要什么都给你买!几条gai都行!”秦小盆友羞涩的买了十几条gai上的棉花糖.长大后的温希——“秦千程,你踏马这个月又把劳资新包养的二十三个小白脸给赶走了!”某只秦小盆友单纯的数了数,一本正经道:“希希,应该是二十六个。”【缘更,我随便写,你随便看。喜欢就加上书架,偶尔看眼就好/】
  • 最穷仙尊

    最穷仙尊

    李晓川穿越仙界之后,经历百般磨难,一统八城,创立天庭,却依旧不忘初心,落的一穷二白。成为仙界史上最穷的一位仙尊。
  • 为人清白谈何容易

    为人清白谈何容易

    糖!一块大大的糖!此文为沙雕文。轻松搞笑!衔接部分有点乱哈!主角:清渊X陈钏、清容X忆芳师徒组的爱恨(划掉)情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