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2800000020

第20章 心理学学生的实习(1)

一秒钟变老师——小学生的苦恼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专业学生都会到相应的机构实习,心理学学生也不例外。我们的定点实习单位是小学和医院,根据行程先去小学,再去医院。按照原本的设想,小学生天真可爱、思想单纯,应该会比真正的心理疾病患者好相处吧,然而事实证明是我们太天真了。小学生们思想单纯是不假,可是小学生对话用火星文,玩的游戏都是什么LOL、DOTA、WOW、穿越火线、赛尔号,小学生的世界相当于二次元时空,根本无法进入!更有趣的是,小学生有烦恼哦(想我当年是如何没心没肺地长大的),而且千奇百怪、层出不穷呢。

有一天,实习班级的一个小个子男生过来跟我说:“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长不高吗?”看着他天真的眼神,我脑海中千军万马的疑惑奔腾而过:长不高?没头没脑地问我这个问题干吗?小学生的思维真的搞不懂。为什么长不高?呃,缺钙?也可能是遗传,要么就是你每天都站在门槛上,被诅咒了!

这么荒唐的答案肯定是不能告诉小学生的,于是我说:“因为你还没长大呀,等你上中学了,个子就长高了”。结果,小男生正言厉色地跟我说:“老师,你错了,我长不高是因为书包太重了,它压得我长不高啊!”——嗯?竟然还有这么逆天的答案吗?

于是,我站在一个倾听者的角度听他讲了15分钟“小学生的烦恼”,诸如“我的眼睛在一年级的时候还是5.0呢,才一年不到,我都看不见眼前飞来飞去的苍蝇了”、“现在考试越来越难,我都快被考成小笨蛋了,这么考下去,我就考不上大学了”……

听过了一大串的烦恼,我突发奇想,要不然做个调查吧,看看现在的小学生都有哪些烦恼。于是,我们对整个三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你有哪些烦恼?调查结果非常令人惊讶,原来小学生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或者说他们过得也很辛苦呢。

小学生烦恼最多的当然是作业了。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很简单,尤其是一到三年级,不过他们的作息时间却很紧张。学校规定早上8点到校,8:15上课。于是,小孩子不到7点就要起床,路远的可能还要更早。到了学校,收作业、早读,之后正式上课。中午11:30才能“下班”吃午饭,活动、睡午觉。下午还好,3点放学,可是有一大堆作业要写:语文两页纸,数学两页纸,还要背20个英文单词,手工课要交作业,还有一张自画像和手抄报,生物实验要准备用具。考试之前,除了常规作业,每天晚上还要“加班”2小时。

细想一下,我在童年时代每天必备的卡通片时间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奢侈。有的学生说:“我都忘记卡通片长什么样了,上一次看喜羊羊好像是寒假的时候”,还有人说:“只有考到100分,我才能拿到妈妈特批的户外运动时间,98分都没有,我还想和同学去滑旱冰呢!”看起来小学生的“工作”和上班族差不多,都是苦大仇深的主儿。

“老师说,我们小学生正在长身体,要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可老师又说,不写完作业不许睡觉,你说我到底是写作业,还是睡觉?”

“这个,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呢!”

“这个都不知道,你怎么当老师啊?”

无语有木有,在学校里混了二十多年,回过头来还要被小学生鄙视。鉴于小学生苦恼多多,就不和他们计较了。

此外,家长间的攀比心理也让小学生们苦不堪言。从小到大,一直被爸妈拿来和一个名叫“别人家的孩子”的同龄人比较。期末考砸了,老妈就开始唠叨:“别人家的孩子轻轻松松拿一百分,你怎么就不行呢?别人家的孩子在区数学竞赛拿了一等奖,你就不能争争气吗?别人家的孩子……”没想到,如今的家长还是原来的家长,小学生的命运还是依旧——永远被“别人家的孩子”打压着。

老师的批评也是小学生的烦恼之一。老师的批评总是良药苦口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学习,都能有出息。可是,料下多了,药太苦了,孩子也接受不了。在“犯错误时,我讨厌老师这样说”一题中,小学生们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有人讨厌老师说:“你是来学习还是来犯傻呀”,有人讨厌听到:“这样下去,你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这样的话,还有人说:“我讨厌老师说我是一个木头桩子多俩耳朵”……相信,如果做一个“我最不喜欢老师说的话”专门调查,答案会更加丰富多彩的。

虽然这个调查只能算信息收集,至多对“小学生的烦恼”做一个粗略的描绘,并没有多少实际的价值,唯一的收获就是让我们更加了解小学生的世界。的确,如今的小学生要比十多年前的我们辛苦得多。每天有一堆功课要做,周末还要被爸妈拉着去学奥数、练钢琴、背唐诗,有一个从一年级就开始学奥数的女孩说:“我本来觉得自己挺聪明的,自从上了奥数班后,我觉得自己变笨了。”

出于保密的要求,我们不能将调查结果给他们的老师看,无法提供有关小学生的意见供教学参考。这些观察、了解和数据的收集对我们的实习非常有意义。比如,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每一个班级里都有几个特别聪明的孩子,这种孩子头脑反应很快、记忆力好,是学生中最聪明的一类群体,我们称之为创造型聪明的孩子。

但是,这类孩子有时也会走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困境,聪明不仅没有帮助孩子持续优秀,反而成了他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创造型聪明的孩子学东西很快,书上的内容一看就会,老师讲的东西很快就能掌握。于是,上课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煎熬,不是走神去想别的事情,就是搞小动作,干扰其他同学,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也觉得厌烦。

实际上,这种毛病在大人身上也会存在。开会的时候,上司在前面讲话,下面的人聊天的、玩手机的、看微博的,忙得不亦乐乎,就是因为他们对工作已经了然于心,枯燥的工作汇报、工作总结根本无法忍耐。或许,这类大人正是创造型聪明的孩子成年后的样子吧。

说回创造型聪明的孩子,这类孩子学习成绩好,因此很容易骄傲,对他人态度轻慢,比如给其他同学讲题时会很不耐心,嫌弃别人笨。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时间久了会给同学留下傲慢、不易相处的印象,聪明的孩子反而变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就出了问题。

此外,这类孩子非常喜欢表现自己,自觉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反应快,课堂上总是非常活跃,当然这也是人之天性。这一时期的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表现自己,获得老师的肯定,不管是在教室里,还是班级活动中,总是聪明的孩子演独角戏,其他人成了衬托红花的绿叶,谁都不会开心的。

问题还没完。聪明的孩子都比较自我、比较独立,喜欢独立自主地做事情,不喜欢和他人合作。因此,他们在写作、手工等不需要他人配合的学习科目上非常出色,可学习中的很多任务还是需要与同学合作的,未来进入社会,团队合作精神也是考验一个人基本素质的指标。被老师整天骂笨的孩子一定想不到,在班级里风光无限的好学生也会面临这么多的烦恼。

在心理学上,国外有一些检测手段能够将创造型聪明的孩子筛选出来,然后组成单独的班级进行特殊教育。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技术,创造型聪明的孩子通常和普通学生混在一起,即使是所谓的重点班,也不过是把成绩好的学生放在一起。在成绩好的学生中,有的孩子是执行型聪明者,老师的要求他都会按部就班地做;有的孩子则是创造型聪明者,不同类型的孩子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这些都是心理学未来的发展任务——听起来,貌似任重而道远呢。

STORY TIME

每一位教师在站在讲台上为人师表之前,都会接受教育心理学的训练,了解学生每一阶段的心理。比如,一年级的学生适应能力差,特别依赖老师和父母,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模仿性强,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自我意识发展,有自己的见解;对社会现象和国内外新闻比较关心,敬仰英雄,想要成为英雄,实际上又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掌握了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是教育的前提,不过相比对孩子的了解,用适合的方法塑造孩子的行为更关键。这一节的STORY TIME,我们来看一则关于小学生教育的真实故事。

一位来自法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给法国的小学生和上海的小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请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

结果,有超过90%的法国小学生对老师提出了质疑,这道题根本没法回答。上海小学生的回答则恰恰相反,有80%的学生给出了86-34=52,即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是52岁的答案。只有10%的学生认为,老师出错题了,根本无法回答。

这位法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对上海小学生的答案非常惊讶,于是他对这些学生做了后续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之所以做出错误的答案,是因为老师经常说“只有做出答案,才有机会得分;不做的话,一分都得不到。”更重要的是,老师出的题目一定是有标准答案。

调查结束后,法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总结出了他的想法。一、笛卡尔说,怀疑就是方法;二、法拉第说,在学术上不应该盲从老师的话;三、爱因斯坦说,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由好奇、疑虑开始的飞跃;四、真理是怀疑的影子。学生应该敬重老师,更应该敬重真理。

知识、理论、规律只是老师从事教育的前提,回想过去经历过的所有老师,你能想起的不一定是他有多大的学问,他帮你解答了哪几道题,而是这个老师教学的态度、语气、人格魅力,或者说老师带给你的思想、思考问题的角度。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才是学生应该有的态度,同样是教师应有的态度。

如何对付熊孩子——儿童什么时候获得意识?

所谓“熊孩子”指的是惹人讨厌的孩子,同时也是对调皮孩子的爱称。亲戚家、朋友家、七大姑八大姨家里,总是有那么几个熊孩子。不懂礼貌、没规矩,要么抢别人家好吃的东西,要么乱动别人的电脑、游戏机,或者摔坏别人的珍贵摆设……对于孩子的爸妈来说,他们只是小孩子,但是他们也是亟须管教的小孩子。

过年过节期间,走亲访友是难免的。一些聪明、有见地的家长会和孩子约法三章:不准主动讨要红包、不要乱碰新奇的摆设物、不能随便走进人家房间……小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差,遇到新奇的事物总是会问这问那,手脚也不受管束了,主人看在大人的面子上也不好直接说什么。知趣的家长只好提前告辞,避免小孩子继续胡闹下去、闯出祸端,不好收场。

五六岁、七八岁的儿童,自我意识正在发展中,还不能明确地评价自我,而是根据大人对自己的评价做出判断。这时候,家长的“约法三章”就会成为孩子的行动标尺,指哪打哪。而管教孩子,就是让孩子不能为所欲为,要在一个限定的框框里行事。所谓管教,其实就是给他们划定界限。就像马路上,行人要走斑马线,驾车要看红绿灯,人在界限里才会觉得心里踏实,有安全感,而乱穿马路会有生命危险,闯红灯会遭到交警罚款,小孩子也应该懂得,超越界限就会受到惩罚。

从心理学上讲,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8个月到3岁是自我中心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处在最原始的状态,称为生理自我。1岁到2岁时,儿童以自己的认知、情绪为中心,无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或者多个角度理解外在事物,因此他们以为月亮是为了给他照明才出现在天空的,球是因为知道他想要才从坡上滚下来的。由于无法体会到父母的感受,他们在父母劳累、需要安静时依然打打闹闹、我行我素。

从3岁到进入青春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阶段。这时期,儿童开始感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逐渐建立起自我角色,这一阶段也是孩子最需要懂得规矩的时期,家长、学校的教育则起到关键作用。从青春期到成人期,人的自我意识趋于成熟,进入心理自我时期。

俗话说:“七八岁,讨狗嫌”,意思说七八岁是孩子最淘气的时候,淘到连狗都嫌烦了。这个时期的熊孩子正是最让人头疼,让人避之不及的时期,而那些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且有了攀比心和占有欲的熊孩子是最难缠的。熊孩子仗着自己不懂事就可以为所欲为,要玩具、破坏房间、摆弄电子产品、砸烂东西,在熊孩子眼里,手机、纪念品、水晶杯、墙壁装饰画就和路边五块钱一把的滋水枪差不多,只是吸引了他的眼球而已。他用号啕大哭讨要你的宝贝,以为自己要的是一根绿色心情雪糕。于是,他用西藏神石砸金毛犬,在车前盖上放鞭炮,剪掉电话线和网线,删除了200期的知音漫客……好像你的一切都和熊孩子有世仇,不弄到面目全非、支离破碎绝不肯罢休。

和熊孩子纠缠是要付出代价的。即使是经常打交道,很快就能打成一片的熊孩子,几个回合下来,大人也吃不消了。饭菜没法吃,和朋友们的聊天会被打断,刚刚整理好的房间会弄得杂乱无序,最要命的是小孩子不知道轻重,拉你一下恨不得用擒拿手。

同类推荐
  • 共鸣的灵魂:河合隼雄谈幸福

    共鸣的灵魂:河合隼雄谈幸福

    《共鸣的灵魂》是日本心理治疗大师河合隼雄凭借几十年心理咨询经验开出的五十多副“心的处方”。如果说,作息正常、均衡饮食、多运动,是提升身体免疫力,保持健康的好方法。那么,多读有意心灵的书,关注自己的思考与面对事情的走向,就是保持心灵健康的好方法。河合隼雄这些不寻常的观点,很值得细读深思。一边读,一边独立地思考,不知不觉间,你会赫然发现,自己内心的想法竟然大不相同来,对同样一件事竟有了完全不同的体会。在不经意间就能翻转对人性心灵的理解,河合隼雄不愧是日本第一流的临床精神分析大师。
  • 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需要心理学:言辞透露一个人的品格,表情反映一个人的内心,衣着、坐姿、手势会在不知不觉中表达着内心的真正意识,其实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暴露”自己。本书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为人处世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多角度挖掘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奥秘,让你拥有超过常人的洞察力,使你具备了解和掌控他人的心理策略技巧,使你在获得人心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 商用心理学

    商用心理学

    本书是一本商用心理学的智慧宝典,通过对消费者心理学、推销心理学、营销心理学、谈判心理学、公关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创业经营心理学、决策心理学、投资心理学和商用心理密码等十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阐释,生动而全面。
  • 微行为解读学

    微行为解读学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踪迹可寻、有端倪可察的。就算他掩盖得再严实,各种微动作、微反应、微表情也会悄悄地泄密。《微行为解读学》的目的,就是以“客观地观察”为指导原则,发现隐藏在人们的微行为背后的秘密,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轻松捕捉到他人各种日常小动作、小习惯、细微表情、随口而出的三言两语,从而轻松读懂身边的人,也更了解自己。
  • “想”安无事:想得开 得自在

    “想”安无事:想得开 得自在

    这是一部关于生活心理学的图书,作者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针对当下很多人在一些无关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较真,身心疲惫的现实,正反比较地讲述了想得开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对于当下很多人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全书内容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热门推荐
  • 父母恩重经

    父母恩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所有的念想都因了夜晚

    所有的念想都因了夜晚

    《所有的念想都因了夜晚》布老虎短篇书系由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先生主编,目的在于推动当下精致的写作和阅读。这一想法的萌生,是源于对当下文学状况的忧虑: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消费性的写作已经占据了文学创作的主流,这一被隐形之手塑造的文学环境,不仅激发了作家对市场诉求的积极性,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培育了读者粗糙的文学趣味。而在这种消费性写作的大潮中,短篇小说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显然成了市场的弃儿。但是从文学写作讲,短篇小说的精致更能够体现文学写作的某些特点,而对于精致的文学作品的追求,无论是作家,还是出版单位,都应该坚持下去。这套丛书正是本着如此的目的,策划编选的,所选的作家和作品,可以说能够代表了当下正在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的作家群体的一流水准。
  • 安静你好

    安静你好

    我只是一个人走了太久,久到我已经习惯一个人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
  • 重生之惜乐

    重生之惜乐

    对于女主来说是在前世无趣凄凉的死去之后珍惜今生的生活与快乐。对于男主来说是抛弃上一世黑暗的人生,找到前世暗恋的人并把她拐回家过自己的小日子。对于女主的婆婆来说就是要知足常乐才不会人财两失!不要小瞧一个眼里只有自己老婆的男人!
  • 至尊鬼道:邪魅大小姐

    至尊鬼道:邪魅大小姐

    苏清羽,16岁,公认的废材,相貌平平,经历了一场渣男贱女的洗礼,最后被沉塘。再次醒来,她不是她。鬼道是她,种花人是她,惊才绝艳也是她。渣男,踹了就是!贱女,千刀万剐也不足以消除她心头之恨!当她称帝之时,有个声音在耳边呼喊。“你是不是忘了什么?”苏清羽回头,看见身后的黑衣男子。“哦,忘了!”“我会让你永远记住的!”某人发誓,一边将她压倒在床。“跑不掉的!”
  • 混血异子

    混血异子

    初见时,古云苍受伤,被五岁的小皇子当做礼物送给了四岁的安淮年,此后十年,都陪伴着安淮年长大。安淮年十四岁,小皇子十五岁。“淮年,我喜欢你,你嫁给我做皇妃可好?”……三个月后,将军府被陷害,皇帝驾崩,捷皇子登基,将军府株连九族,念安淮年年纪尚小,幸免一死,逐出皇城,自生自灭……
  • 真人不露相

    真人不露相

    爱情的美好,经历风雨见彩虹,从而充满温馨浪漫,让人回味隽永;人生的豪迈,斗邪魔现侠义,从而充满艰险苦斗,让人唏嘘赞美;武功的精妙,展现变化多端,从而充满异能,让人视觉新奇;多变的角色,展现性格鲜明,从而充满魅力,让人百般喜爱;天局的不定,看似无始无终,却总是有律可踪,从而知律者常在!浪漫手法,把历史杂糅!从此,少年男主将展开自己的成长历程,演绎人性之美;武功高强,装疯卖傻的老叫花,常以滑稽怪诞的打法鏖斗强敌,梨花剑雨,金蝉脱壳幻影杀,蛇鹤八步等惊世武技谁可争锋,一个低等奴隶主成员如何在乱世中独占鳌头,一个狡诈多假的心理高手如何独霸一方,最终成三霸争夺局面,和平时期,如何演绎主人公浪漫人生,一双美好的爱情,如何在世事飘忽中捉摸不定……
  • 偶像争夺恋

    偶像争夺恋

    他的是一代少年新星,粉丝万千且万众瞩目的偶像。官方评论他琉璃般的眼眸里有星辰与大海,可是他却嗤之以鼻。他的眼中可真没有什么星辰与大海,他眼中更多的是她英姿飒爽的身影。他们是默契值逆天的青梅竹马,他曾为她而闪耀,也曾一度因她消失在自己生命中而堕落。当他们再次相遇,她被白莲给陷害,他不惜自己的荣耀替她澄清事实——他愿与她共生辉,共灰暗!而她,愿成为他眼前之灯,愿成为他背后之翼,可是却因为种种原因拒绝了他千百遍的告白。可他绝对不会就此作罢,他愿坚持不懈去争夺她的心!当有人问他:“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她的?”他笑了:“自然是从出生开始了。”那人怀疑了:“夏大哥,你是在开玩笑的吧?”他异常认真地回答:“不,可能我的出生就是为了爱她,为了守护她!”
  • 刁妃难驯:世子别心急

    刁妃难驯:世子别心急

    李君澈觉得卫静姝似足了只猫儿,尾巴翘上天,会卖萌,会撒娇,会护食,惹急了还会炸毛;脾气虽然大了点,可也挺好玩的;于是,为着这么只猫儿,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看着看着也就成了猫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世书(全集)

    三世书(全集)

    她曾是人间名妓,向往平淡生活,却惨遭陷害含恨而终;她做了千年的魂妖,始终心怀善念,机缘巧合得到人身,进入职场却遭好友陷害,邂逅美好恋情却因爱人去世而伤痕累累,最终还是躲不过阴谋算计,弄得自己魂飞魄散;她转世成了灵界公主,却还是躲不过前世孽缘,她含恨嫁入天宫成为灵后;天宫之中,有她前世的仇、今生的恨,更难以逃脱的却是历经三世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