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2100000013

第13章 成长的烦恼——童年 生活方式和父母教养(1)

在每一对父母的心中,都想要把子女种植成一棵树,以年月培育,以心血浇灌,以无尽的爱松土施肥。有人会让小树苗躲避风雨阳光,结果栽培出温室番茄;有人期望种出香蕉梨、苹果橙,结果落得树干弯折、树叶枯黄。父母并不知道,无论用什么方法,栽培出来的孩子依然是父母的样子。

三岁看八十——童年的终身作用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这一首罗大佑的经典之作,已经成为无数学子难以忘怀的歌曲。

从这首歌诞生到今天,它已经成为陪伴学生校园生活的保留曲目。不管长到多少岁,每个人都能够从《童年》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清澈的池塘、茂盛的梧桐树、聒噪的知了和期待中的漫长夏天。童年代表了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纯真时光,也成为决定一个人性情、品格的重要时期。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八十”。字面意思是,看一个人三岁时的样子便可以推断他八十岁的样子。按照古文的习惯,这里的“三岁”和“八十”都是虚指,这句话便可以理解为:“看一个人小时候的样子,便可以推断他未来人生的样子”。

也就说,一个人是如何度过童年的,往往会影响他的一生。小时候便受到艺术熏陶的人,成年后可能在艺术方面有所成就;童年期在科学方面有所涉猎的人,日后不一定成为科学家,但是从事理工科行业的几率比较大。

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人在成年后的兴趣爱好往往来自于童年。就像有的人爱吃某一样东西一样,可能已经吃了好多年,却没有发现,这样东西正是自己小时候爱吃的。品尝美食的过程,就是回忆童年、追忆美好时光的珍贵时刻。

你还会发现,从小在海边生长的人,无论以后生活在哪里,最常吃的东西都是海产品;童年时期生活在山水之间的人,往往对各地的山水景致有特别的喜好。好像童年的乐趣藏在了大脑的某一个隐秘的角落,当相似的场景出现时,大脑就会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形成了神经回路的条件反射。

当然,童年期对人的影响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便是补偿作用。成年后喜欢吃的东西、想要做的事情,也可能是童年时想要吃、想要做,但是当时没有完成的。就像《童年》中唱到的那样:“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当初的不满足、不了解成为后来拼命追寻的目标。

同理,小时候便生活快乐、和父母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的人,往往更有自信,表现得天不怕、地不怕,甚少表现出自卑感。反之,亲人疏离或者从小生活在破碎的家庭环境中,则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认知和人格问题。

“三岁看八十”这句话虽然流传许久,国内却从来没有专业的学者对这句话的真实性进行考证,相反,这句话引起了英国一些精神病学专家的兴趣。众所周知,英国人一向以严谨到近乎刻板的作风着称,这些精神病学专家也不例外。1980年,一位来自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院的卡斯比教授就和他的团队调查了1000名3岁的儿童,并且对这些被试进行跟踪研究。

23年后,也就是进入21世纪的第三年,卡斯比和他的团队再次找到了当年的1000名被试。当年的3岁儿童已经长大,他们或者进入了高等大学深造,或者提前进入职业生涯,或者已经组建家庭、结婚生子。卡斯比教授重新访问了这些人以及他们的亲戚朋友,最后,卡斯比教授公布了他的调查结果。

卡斯比教授根据新的调查结果,将所有的被试分成了五种类型,其中包括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五种类型在1000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8%、40%、8%、14%、10%。而这些人之所以会发展成不同的人格类型,和他们3岁时的表现有某种一致性。

幼童时期非常活泼、主动和小朋友玩耍、敢于争抢玩具的人,成年后也非常开朗,性格坚强,做事果断,在求学、职场和生活中都表现得很有自信,成为充满自信型。

幼童时期性格随和的人,成年后相对沉着、冷静,不容易因为环境、人事的改变而心烦意乱,属于良好适应型。

幼童时期不喜欢说话、性格内向的人,成年后依旧会继续发展这种性格,表现得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人和事不太关心,并且喜欢隐藏内心真实的感受,生怕个人感情受到伤害,成为沉默寡言型。

幼童时期表现出较强自制能力的人,成年后则遵纪守法,拿到信用卡账单、违章停车罚单都会惴惴不安,在第一时间缴费。因此,这样的人发展成为自我约束型。

坐立不安型的人情绪不稳定,容易烦恼和恼怒,冲动行事,幼童时期的他们则非常好动,注意力分散。

从卡斯比教授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在人格方面的发展,往往具有连续性。童年期形成的人格特点会跟随到成年期,甚至一生。由此可见,“三岁看八十”这句古话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当然,这个说法也不是绝对的。毕竟,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还有父母的教养、教育的方式和社会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无论是民主还是权威的,无论孩子喜欢或者反叛,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印记。成年后,这些因素会渗透到他们的人格中。当家庭中的第三代降生,小时候的教养方式往往会在新的家庭中延续下去。

和童年晚期或者青春期的教育相比,年龄较小时接触到的事物,往往对将来性格、兴趣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洛克曾经用“白板说”比喻小孩子的心灵。刚出生的婴儿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后天环境在上面画上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即使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的许多观念都发生变化,从小的教育模式却会像大树生根一样,在泥土中越扎越深。

美好之外还有规则——孩子的睡前故事

人们常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一双能够发现美、感受美的眼睛,是多么难得。世间众多的眉目中,儿童的眼应该是最干净的,虽然没有过多的审美观念,也没有理解美的理论系统,他们却能够用最纯粹的感受去了解美、了解故事。

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孩子们都是直接地去感受艺术的,就像对空气和水那样,要用手去摸——这太凉了,或者是太烫了。”可以说,亲身的体验和感受是儿童感知世界最主要的方式,也是父母培养孩子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

所有的妈妈都知道,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那些精彩的句子、丰富多变的场景和非常有画面感的怪兽,都能够成为孩子缠着大人讲故事的理由。“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是很深很深,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要想从海底一直达到水面,必须有许多许多教堂尖塔一个接着一个地连起来才成。海底的人就住在这个下面……”即使孩子并没有真正见过大海、矢车菊或者教堂,文字的丰满已经足够开启他们的想象。

对于童年期的孩子来说,不管是睡前故事,还是课堂上的故事,都是一种比较浅显、直接记叙的文字形式,除了优美的景色、拟人化的人物造型和生动的故事外,人物情感往往都是爱憎分明的,就像白雪公主和王后一样,所有孩子都喜欢白雪公主,不喜欢王后,即使他们尚未真正理解什么叫善良、什么叫丑恶。

因此,孩子单纯地听一段故事的同时,也是他们增长知识、发展智力、辨别真善美的关键时期。不过,如何避免填鸭式地将美与丑的道理强加给孩子,对家长和老师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一位美国的小学老师曾经这样给她的学生们讲述《灰姑娘》的故事。老师绘声绘色地念完最后一段——“在灰姑娘与王子的结婚宴会上,灰姑娘的两个姐姐也去了,鸽子在门口,看见她们,于是啄瞎了她们各一只眼睛”——之后,对孩子们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听完了故事,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不喜欢哪个人呢?”

虽然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发言,却也能听出来,大多数人都喜欢灰姑娘和王子,不喜欢她的后母和两个姐姐。一个孩子说:“灰姑娘很漂亮,也很可怜,可是后母和姐姐却对她不好。我讨厌后母和她的两个姐姐。”

这时,老师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到了十二点,灰姑娘没有跳上南瓜马车,结果会怎么样呢?”一个学生说:“那她就会变回原来的样子,也不会遇到王子了。”另一个学生说:“回到家里,后母会继续对她不好,那样她就太惨了。”

孩子们争论一阵后,老师说:“对呀,如果灰姑娘迟到了,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她还要回去穿着脏兮兮的衣服,住在壁橱里,每天辛辛苦苦地干活。所以呢,你们一定要养成不迟到的习惯,否则的话,可能会比灰姑娘还惨哦!”

在剩下的时间里,老师还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姐姐,你会阻止她参加舞会吗?如果有人像灰姑娘的后母一样对你,你要怎么办?”整堂课下来,老师没有说过“总结中心思想”、“你从故事中领悟到了什么道理”这些话,而是在每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背后,将有关“守时”、“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等信息传递出去。

萨特说:“人类一直是一个说故事者,他总是活在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他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切的事物,并且以好像在不断地重新述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可以说,故事创造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价值。”

不要以为孩子年幼无知,讲故事这件事就和价值观、人生观这些看似宏大的东西扯不上关系。一份来自伦敦的研究表明,即使儿童的表达能力不强,但听过的故事,他们都能明白。研究人员称,三到四岁的儿童非常喜欢睡前故事,近三分之二的儿童希望父母能给他们讲故事,尤其是妈妈来讲故事。

和看电视、玩网络游戏相比,有近八成的孩子觉得听父母讲故事能够睡得更好。尤其是当妈妈用不同语调模仿故事中的人物时,他们往往感到非常快乐。对于父母来说,睡前故事还是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情绪的机会,这一点,将在下一节中详细探讨。

不过,研究人员也建议,虽然讲述不同类型的故事能够丰富儿童的大脑、扩展儿童的知识视野,但那些带有恐怖成分的故事还是少说为宜。相对于《龟兔赛跑》的故事,恐怖故事以及带有恐怖情节的故事的确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父母喜欢用恐怖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

《白雪公主》的故事中也有恐怖的情节,因为不是故事的整体基调,即使像王后勒死白雪公主、用毒苹果毒死白雪公主的桥段,孩子也会因为期待后来的美好结局而欣然接受。如果父母试图用恐怖故事来锻炼孩子的胆量,在睡前讲述通篇制造恐怖、诡异气氛的故事,甚至是民间传说式的鬼故事,往往使得孩子怕黑、怕晃动的黑影,甚至不敢一个人留在房间里。如果孩子的紧张心情得不到释放,将现实和故事中的情节混淆在一起,则容易变得疑神疑鬼。相信每一位家长给孩子讲故事的初衷都不是如此吧!

不再让你哭泣——情绪与亲子关系

所谓亲子关系,在心理学上的意义便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当子女出生后,往往要依赖父母的养育,在此基础上,父母和子女之间建立了一种纵向的亲子关系。当子女渐渐成长,成为独立的社会个体时,这种纵向的关系渐渐发展为横向。当父母年老时,转由子女赡养父母,持续几十年的横向关系再次转为纵向。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亲子关系的第一个阶段,即父母和年幼的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决定了父母和子女情感互动的方式,也决定了未来亲子关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当子女在父母身边生活十多年,无论是对人生的基本观念还是应对外界的方式都来自父母,在某种程度上,亲子关系塑造了子女的人格,还会影响子女成年后和下一代的互动方式。

如果父母和蔼可亲、宽容忍让,子女就能够在相对平和的环境中成长,个性发展也会相对平和;反之,严厉的、脾气暴躁的父母往往制造出一种紧张的家庭气氛,这种气氛容易压抑孩子的人格发展。

对于刚刚认识世界的孩子来说,家的环境便是他们对外界的最初认知。孩子会觉得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互动,整天面对互相嘲弄、贬损的父母,孩子就会只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负面评价,而看不到积极的一面。如果父母之间的互动是积极的、互相鼓励的,孩子会在这种家庭气氛中吸收更多阳光的、乐观的元素。

此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也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有人常说,看一个人说话做事的方式,往往能够判断他来自什么样的家庭。反之,一个在某种类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必然具有某种特色的语言和行为模式。

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情感上的认同往往左右一个人的情绪。容易获得他人接纳的人,朋友比较多,很少感到孤独;反之,难以进入他人世界,不被人喜欢、接纳的人常常觉得孤单、寂寞,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在人际关系中比较被动。

同类推荐
  •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最有意思的分支,探究的是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本书是变态心理学的入门读物,以形象、贴切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变态心理学知识,引领大家走向这座幽深的心理学殿堂。每一章就像殿堂前面的一级台阶,每上一级台阶,呈现给我们的都是变态心理世界不同的画面。盛唐老师介绍了众多变态心理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读者可以逐一对照,查看自己是否拥有某种变态心理,是轻微还是严重,能否控制在合理限度,是否需要求助心理医生。盛唐老师想告诉读者:别怕,你不是变态!有轻微变态倾向,也很正常,并不可怕!
  • 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你觉得能够从一个人的笔迹里面看出他的个性吗?你觉得有些人为什么就爱给自己找不自在?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个观点有不同的见解和争论吗?你知道现在的“男身女相”和“女身男相”都是为什么吗?你知道颜色和减肥之间存在关系吗?你觉得“笔仙”和“灵魂出窍”是非常诡异难辨的事情吗?在这本书里,描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在这些千奇百怪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人类在不同层面的秘密心理。我们探索的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就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
  • 心理学与微表情微反应

    心理学与微表情微反应

    微表情,就是持续时间很短的面部表情,大概只有1/25秒,它一闪即逝,很难伪装,很容易暴露一个人真实的情绪、想法和心理状态。微反应,是指人类无法控制,也没办法伪装,在遇到有效刺激后第一时间出现的本能反应。
  • 青少年心理健康课

    青少年心理健康课

    怎样去除心理阴影?怎样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本书针对青少年生活中的性格培养、情绪控制、对自我和身边世界的认识、青春期特殊心理、常见心理症结,以及交往和学习中的心理问题等,采取故事和说理相结合的形式,以鲜活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给出各种有效的方法。给予你一定的启发,帮助你解决成长道路上的迷惑,带给你更多的快乐和关于成长的思考。
  •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本书全面系统地揭示心理学在口才技巧中的运用,指导读者把握好沉默的分寸,把握好说话时机、说话曲直、说话轻重和与别人开玩笑的分寸,把握好调解纠纷时和激励他人时的说话分寸,懂得怎样问别人才会说,怎样说别人才会听。
热门推荐
  • 脑髓地狱

    脑髓地狱

    本书虽然以精神病院为主要事发地点作为开端,但内容文体与插曲繁多,除了故事主轴外,还加入了精神分析的论文、新闻报导体、民俗学、考古学、遗书、回忆录等等文体与故事,就像是一场作者与读者互相挑战的过程,值得让人读了再读,每次阅读都会产生新的想法与体会。
  • 萌仙驾到:捡个魔尊做夫君

    萌仙驾到:捡个魔尊做夫君

    二十一世纪一个吃喝玩乐的小太妹,因为一次醉酒,华丽丽的穿越了。神马?这个世界的人怎么都飞来飞去的,这是神马情况?卑鄙?在本小姐那叫计谋!无耻?喂喂喂,那明明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好吧!什么什么?小贼?那是本小姐捡的,是谁规定拾金就要不昧了?本小姐是那么可爱的萌妹子,为什么你们非要对我喊打喊杀?这样真的好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Pickwick Papers(V) 匹克威克外传(英文版)

    The Pickwick Papers(V) 匹克威克外传(英文版)

    Published serially in 1836–1837, The Pickwick Papers was Dickens' first novel and its rousing success launched his lasting fame. This narrative of coach travel provides a vivid portrait of a world that was soon to vanish with the coming of the railroads. From the grim depiction of Fleet Prison to the exuberant account of the cricket match at Dingley Dell, the tales of the immortal Pickwick Club offer memorable scenes of nineteenth-century England. Readers were captivated by the adventures of the poet Snodgrass, the lover Tupman, the sportsman Winkle ampersand, above all, by that quintessentially English Quixote, Mr Pickwick, & his cockney Sancho Panza, Sam Weller. From the hallowed turf of Dingley Dell Cricket Club to the unholy fracas of the Eatanswill election, via the Fleet debtor's prison, characters ampersand incidents sprang to life from Dickens's pen, to form an enduringly popular work of ebullient humour and literary invention.
  • 恶魔住隔壁:国民女神,请指教

    恶魔住隔壁:国民女神,请指教

    他是帝都矜贵高冷毫无人性的恶魔。但是他只对一个女孩宠爱有加,简直宠的毫无人性。他宠她,她离他千万之远。直到某一天,某女悄咪咪地溜回来,搂着大熊睡觉,可是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搂了一个恶魔。从此——“云晚轻,你睡了我现在对我负责。”云晚轻指着他怒吼:“韩末泽,敢说他妈不是你睡了老子?”(宠文,日常高甜,日常一搞笑趴。)
  • 山里农妻

    山里农妻

    沈青霜一朝穿越,成了偷钱私奔未遂的泼辣村妇。村里人说她和人厮混不检点,偷钱补贴娘家,还欺负疯婆婆,活该被猎户相公嫌弃。且看沈青霜如何洗白之后,人人夸赞,猎户相公宠翻天。“我家娘子身娇体弱,家里重活累活我全包。”身手矫健在悬崖峭壁采药的,是谁?“我家娘子心软心善,蚂蚁都不敢踩,你们别欺负她。”把镇上的痞子打得嗷嗷叫的,是谁?
  • 我老婆是状元郎

    我老婆是状元郎

    (爽文:幽默搞笑+文采内涵)年轻的网文苦逼作者,从山顶坠落至另外一个世界,砸中一个状元郎的几率有多大?娶一个状元郎的酸爽有多少?
  • 佛说九横经

    佛说九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甜味生活

    我的甜味生活

    顾糖结婚了!对方是一个她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帅气多金,可心里有一个白月光,她以为,她的婚后生活会过得特别苦,现实却是意想不到的甜。南宫莫原本的生活是无味的,加入顾糖以后,混搭出不一样的甜蜜。
  • 佣兵的战争

    佣兵的战争

    高扬是一个军迷,一个很普通的军迷,爱刀,爱枪,爱冒险。一次意外,高扬跑去了非洲,结果不幸遇到了空难,侥幸活命,却从此只能在枪口下混饭吃了,因为他成了一个雇佣兵。一个军迷,能在国际佣兵界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请拭目以待吧。
  •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2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2

    我为什么总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妈妈为什么总爱唠叨?初恋为什么是美好的?为什么第一印象很重要?怎么样才能看懂别人的身体语言?优秀的同学为什么总是知而不言?什么是习得性无助?这些都是与心理相关的常识。余苗编着的《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中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战胜困难、如何获取成功、如何摆脱心理困惑等等。这本书就是苗苗姐送给初中生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能让我们打开心灵之锁。《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中引用了大量心理学理论、原理、效应和案例等,不仅让内容具有一定深度,更是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