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读书做事都需专心致志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引自《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的成功,也可以说是读书人的成功。封建社会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只有读书这一条路。曾国藩对于读书总是有很深刻的见解,他治学的严谨和专注,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曾国藩在中了举人之后,参加了会试,可是首次考试就名落孙山了。当时,正好遇到太后的60岁大寿,按照当时的规矩,是可以增加一次会考的。为了节省路费,曾国藩就留在了京城,为下一次的会考做准备。当时,他对唐诗宋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能够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发挥出很多自己的见地,可是八股文就不能。所以,他渐渐将学习的重点偏颇到了古诗词上,而忽略了八股文。因此,第二次会试,曾国藩再一次落榜。
尽管经受了两次打击,但是曾国藩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专心于学习了。在返乡的时候,他意外地在路边的书店里看到了《二十三史》那一套书,这套书可是他找了很久也没找到的啊。于是,他赶紧向老板询问价钱,想要把书买下来。老板的报价让曾国藩又是欢喜又是忧。喜的是自己身上的钱正好够买这套书,忧的是买了书之后就一点盘缠也没有了。稍微犹豫了一下,他还是决定买下了书。为了凑路上的盘缠,不得已,他把自己的衣服都卖掉了。当时恰好有人要回乡,他就与那人一起搭了一条船。
一路上,曾国藩一句话也没有说,只专注地看自己买的书。即使有人跟他说话,他也常常听不见。船老板见他对于读书如此专注,也说这个人以后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湖南,可是曾国藩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还是同船的人叫他,他才意识到船已经靠岸了。
到了家里,父亲曾竹亭翻看他的行李,发现只有书而没有衣物,就询问他其中的缘由。他将卖书和读书的事情说了,父亲说:“你这样专注于学问,我是不会反对的。但是从此之后你要更用心地学习,不然就对不住你卖了衣服换书的这份心情了啊。”曾国藩当然明白父亲的苦心,从此更加专注于做学问了。
曾国藩说:“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意思是说,用功就好像在挖井一样,如果每一个地方我们都挖一个坑,但是不能深入,那么到最后我们也不能挖出水来。做学问,如果不能专注,那么就必定领悟不了其中的精髓。所以,曾国藩说“人生唯常是美德”,在这里他将“有恒”强调为人生的品质,更显示出了在做学问的过程中,专注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意识到专注重要而成功的不知有多少人。
古希腊的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时,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地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了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如此一来,因为头发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演讲水平突飞猛进。正是凭着这种专心执著的精神,戴摩西尼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戴摩西尼因为要练习演讲而剪掉自己的头发,克制了自己想出去游玩的念头。这个办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是限制自己贪图玩乐的很好的方法。法国大作家雨果正是用了这个类似的方法,才专心地写出了一部文学巨著。
1830年时,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要求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都锁在了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小说里,除了吃饭与睡觉外,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了。而这部仅用了五个月时间就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不能专注于一件事,就不能把事情做好。有位哲人说过:“如果一个人能用十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研究一门学问,或学习一门手艺,或从事一个职业,他一定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成就大事的人,都不会把精力同时集中在几件事情上,而只是关注其中之一。手里做着一件事,心里又想着另一件事,这只能让每件事情都变得糟糕。黑格尔说:“那些什么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也不能做。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内,如果欲有所成,必须专注于一件事,而不能把他的精力分散在多方面。”是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成就,就必须集中精力,一次只做一件事。
在生活中,在做事时我们也应该专注于某一件事情,而不能三心二意。很多时候,人们都希望能够全面地发展自己,多接触一些不一样的生活,可是这往往是在有一定的基础以后的事情。如果在积累的阶段就三心二意,不能很好地领悟到其中的道理,那么到最后不但不会成为全才,反而会成为“提起样样中,干起样样松”的杂家。
7.实践当中求真知
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若果事事做得,即笔下说不出何妨;若事事不能做,并有亏于伦纪之大,即文章说得好,亦只算个名教中之罪人。
——引自《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非常重视学问的“经世致用”,学问即服务于社会的实用性,因此特别强调学问要从家庭日用中来,又反过来为家庭日用服务。对于弟弟们而言,绝大的学问,就在“孝”、“悌”二字上,在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两个方面尽一分力,便学得一分学问,尽十分力,便学得十分学问。如果真的能事事做到,那么就是笔下写不出来,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件件事做不到,即便是文章写得再好,也只算得上一个欺世盗名的罪人。
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曾国藩的见解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比如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在今天又提倡多读生活这本“无字之书”,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曾国藩如此谆谆告诫弟弟,也是怕他们成为《三国演义》中葛亮所讽刺的——“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小人之儒,成为空谈军事理论、纸上谈兵的亡国之将赵括。
仔细分析曾国藩的观点,就能发现其中的妙处:一是强调学问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服务,强调学问的实用性;二是强调生活是学问的最终评判者,要用生活来检验自己的学问是否可靠。
曾国藩把这样的观点带进自己的生活,每每从书上得来的知识,他都会想尽办法去生活中检验,亲身体会其中的道理,这样才为他以后带兵打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个文人,却带领湘军打败太平军,其中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曾国藩之所以没有犯纸上谈兵的错误,是因为他一直都在重视实践,根据实际的情况作出判断。
可是,如今人们过分注重书本中的知识,对文凭有着狂热的追求,却丝毫不重视实践。结果,很多人学历很高,可是做起事情来,就没有办法应付了。有时候甚至在别人看来很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
明朝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见父亲常常用白花蛇做主料泡制药酒,就很好奇白花蛇的功效。可是问了很多人,说法上也没能达成统一,所以他决定到深山里去,亲自了解一下生活在野外的白花蛇。但是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全家人的反对:白花蛇生活在深山里,而且剧毒无比,他们怕李时珍会丢掉性命。但李时珍并没有被困难吓住,他一心想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就找了一个捕蛇人与他同行。两人在山里耐心地寻找着,突然,李时珍“哎哟”叫了一声,捕蛇人回头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有一条白花蛇缠住了李时珍的左腿,蛇头正好被踩在脚底下!
捕蛇人赶紧来到李时珍身旁,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这条白花蛇给抓进了蛇笼里。捕蛇人对李时珍说:“如果不是你碰巧踩在蛇头上,今天你就没命了!”这次深山之行,李时珍不但亲自考察了白花蛇的栖息环境,而且还亲手抓住了野生的白花蛇。他又接连走访了好几位捕蛇人,掌握了大量有关白花蛇的第一手资料。
医学关乎性命,如果不这样躬行实践,仅凭理论来救人,也许就会将别人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李时珍正是凭着这种勇于实践和勤奋刻苦的精神,才终于完成了划时代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要系统的掌握知识,也应该像李时珍一样,既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又要走上社会,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真学问。
实践总是能让人们更好地去理解理论知识,很多东西看起来都是简单的,但是真正做起来,就会凸显出很多细节上的问题,而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收获的,是没有经历的人没有办法领会的。